团鱼山普查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
7
54
7
修路
5
5
8
报告编制

1
1
2007年完成了设计批复下达工作量,12月28日由青海省国土资源厅项目管理中心组织人员对青海省大柴旦行委团鱼山煤炭预查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验收结果为良好,各项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并且提交了《青海省大柴旦行委团鱼山煤炭资源二维地震预查报告》和《青海省海西州团鱼山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提交时间:二00九年三月
1
该项目为2007~2008年青海省地勘基金项目。经过两年的实施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2009年项目申报中以普查项目进行了申报。2008年12月29日项目论证会上拟安排为2009年第一批省地勘基金项目,2009年2月10日的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会上,与会专家审定了2009年主要实物工作量,我队根据要求编制了青海省大柴旦行委团鱼山煤炭普查设计。
2、2002年,青海煤炭地质一O五勘探队,在区内东部的老高泉北露天煤矿进行了煤炭地质普查工作,面积仅1.68km2,进行了 1∶2千地形测量1.68km2,并进行同比例尺的地质填图1.68km2,施工钻探424.5m/5个孔(均为浅孔),探井一个40m。提交推断的(333)煤炭资源量156万吨。为本区勘查工作提供了地质依据。
4、2001年~2002年青海石油局在该区进行了二维地震工作,并在2005年施工了东台1井验证孔,该孔在820~1150m处见可采煤层数层,煤层总厚度77.62m且煤系地层倾角较小约20°。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收集了一部分地震资料。
5、2004年10月~2007年10月在勘查区中部由青海恒新源机电有限公司,申请取得了《青海省大柴旦行委红柳泉煤炭普查》项目的探矿权,委托我队在本区工作。我队在2004年11月~2005年底施工了10个浅孔和ZK-1号孔,未见到煤层。2006年由甲方自行施工了ZK-2号、ZK-3号两个钻孔,其中ZK-2号见到7个煤层组,煤层总厚约68.90米。该孔采用了无心钻进,岩屑录井,在终孔后由于孔内事故,在774.10米以下含煤层段未进行系统的地球物理测井,所以资料只供参考。2007年我队施工了T-4、T-5、T-6、T-7号4个钻孔,其中T-7号见煤系地层30米,见一个煤层组,煤厚1.06米。T-6号孔见煤系地层113.6米,见两个煤层组,煤层总厚14.75米。
(3)通过岩煤层对比,大致确定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大煤沟组和石门沟组,其中大煤沟组含煤2层属全区主要可采煤层,石门沟组含煤5层属局部或大部可采煤层。据东台1井、4-3、红柳泉T-6号孔、T-7号孔见煤情况分析埋藏深度在600~1200 m。各孔见煤情况见表1-1。
地质任务
1、确定普查区的地层层序,详细划分含煤地层,研究其沉积环境特征和聚煤特征;
2、初步查明普查区的构造形态,初步评价普查区构造复杂程度;
3、查明可采煤层层数、厚度和主要可采煤层的分布范围,大致确定可采煤层煤类和煤质特征,初步评价普查区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
4、调查区内自然地理条件、第四系地质及地貌特征,大致了解普查区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环境地质现状;
二维地震、钻探质量评述
(1)二维地震
从2007年7月2日正式采集施工,至8月29日结束,共计历时59天,施工测线总长达60多公里,共计完成3502个物理点,其中生产3172个物理点,试验300个物理点,低速带30个物理点。
获生产记录3172张,其中:
甲级记录1300张,甲级率41%;
乙级记录2174张,乙级率58.9%;
②东经94°06′25″ 北纬38°31′26″
③东经94°15′04″ 北纬38°27′00″
④东经94°17′49″ 北纬38°27′44″
⑤东经94°18′22″ 北纬38°05′53″
⑥东经94°18′26″ 北纬38°26′38″
⑦东经94°18′37″ 北纬38°26′54″
⑧东经94°18′41″ 北纬38°26′46″
项目工作周期自2009年3月~2011年3月为期两年。
1.1
本次普查工作的目标是:对工作区煤炭资源的经济意义和开发建设的可能性做出评价,为煤矿建设远景规划提供依据,结合2007~2008年预查成果,提供进一步详查的煤产地1~2处。全区预计提交推断的(333)和预测的(334)煤炭资源量60000万吨。
序号
工作项目
单位
设计工作量
完成工作量
2007
2008
2007
2008
1
控制
测量
B级点

5
5
E级点

50
50
2
1:5万地质调查
km2
165
165
3
地 震
点/条
3500
3500/8
4
机械岩心钻探
m/孔
1900
3250
2055.68
2848.80
5
测 井
m
1800
3250
2046
828.00
6
采样测试

170
青海省大柴旦行委
团鱼山煤炭普查设计
设计编制单位:青海煤炭地质一O五勘探队
设计提交单位:青海煤炭地质一O五勘探队
二00九年三月
青海省大柴旦行委
团鱼山煤炭普查设计
编写单位:青海煤炭地质一O五勘探队
项目负责:赵国德
主 编:赵国德
参编人员:毛晓勇、张丽霞、隋玉霞、窦路、何君
总工程师:文怀军
单位负责:蔡玉良
提交单位:青海煤炭地质一O五勘探队
5、大致了解普查区开发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煤的开采技术条件;
6、大致了解其他有益矿产赋存情况;
7、初步了解煤层气赋存情况;
8、估算各可采煤层推断的(333)和预测的(334)资源量。
1.2
1.2.1位置
普查区位于青海省大柴旦行委辖区内。在柴达木盆地北缘,赛什腾山南麓。地理坐标:东经94°05′14″~94°19′08″,北纬:38°05′53″~38°31′26″ 。
(2)大致了解了北、中、南三个区段的煤系地层、煤层延展方向及分布面积、煤层层数、一般厚度和埋藏深度,其中北部区段煤系地层及煤层经北露天煤矿外围勘探含煤四层,其中可采煤层两层,煤层平均厚34 m,向N50°W方向延展,推测分布长约1.5km。根据21-1号孔结合二维地震资料分析,区内北部区段含煤面积比预期的要小,只保留了老高泉北露天煤矿外围的一小部分。区内中部区段煤层的分布范围约16 km2,含煤七层,其中可采煤层三层。南部区段在老高泉煤矿有侏罗系中统大煤沟组(J2d)出露,长约3.5km,侏罗系中统石门沟组(J2s)及侏罗系上统(J3)出露并向N50°W方向延伸长8km,并且有4层可采煤出露。在前人露天开采废弃煤坑中大致测得4层煤厚度分别为2.4m、3 m、4.6 m、2m总厚12m,25-4号孔见煤3层组,煤层总厚33.77m。该条带煤系地层初步预计含煤面积沿走向长8km,煤层的分布范围约9.6km2。
F1、F3、F4三条断层使区内煤系地层形态变由一单斜构造成为三个叠瓦状的单斜构造,其中把F4断层下盘以北划分为北部区段,把F4断层上盘到F1断层下盘之间部分划分为中部区段,以F1断层为界把F1断层上盘划分为南部区段。经过2007~2008年预查项目施工的7个钻孔结合《青海省大柴旦行委红柳泉煤炭普查》项目施工的4个见煤钻孔验证和地质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区内3条主要断层基本与二维地震解释成果一致。
3、2004年10月~2006年3月,青海煤炭地质一0五勘探队在老高泉北露天煤矿外围进行了由普查到勘探的地质工作,面积1.8km2,施工钻探4191.22m/42个孔,提交煤炭资源/储量4777万吨。工作区面积虽小,但对普查区内构造剖析和煤系地层、煤层发育及其分布有一定指导意义,对本次工作提供了地质依据。
该区为典型的高原内陆盆地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3℃,最高气温在7月,可达15.3℃,最低气温在1月,可达零下15.6℃,昼夜温差大,可达34.7℃。区内强风季节一般在每年11月至来年5月,多为3~4级西北风。
区内人烟稀少,现有马海农工商高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老高泉北露天煤矿生产,年产煤炭6万吨以上。区内经济状况比较落后。
1.2.2交通
普查区北距敦格公路(215国道)23km,与主要城镇距离见表1-1。工作区内为山地、丘陵、戈壁,交通较方便。
普查区与主要城镇距离一览表 表1-1
城镇
敦格公路
(215)国道
马海农场
敦煌
大柴旦
格尔木
德令哈
西宁
距离(km)
23
百度文库72
215
138
364
312
850
普查区的拐点坐标为:
①东经94°05′14″ 北纬38°30′15″
钻孔见煤情况及评级一览表表1-3
孔号
终孔孔深
终孔层位
见煤深度(m)
煤层层数
煤层总厚(m)
评级
备 注
1-1
833.43
O
/
/
/

5-5
457.05
O
/
/
/

4-3
765.20
O
660.20
2
9.12

1-2
938.00
J3
保孔
21-1
210.80
D
/
/
/

13-3
1082.80
964.40
3
9.98
保孔
通过红柳泉普查工作,结合东台1井资料分析,普查区中部煤层赋存和老高泉北露天煤层不属于同一个构造单元。对认识区内构造起到了一定作用。
6、2007年3月~2008年12月,青海煤炭地质一0五勘探队在本区进行了省地勘基金项目《青海省大柴旦行委团鱼山煤炭预查》。设计和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1-2。
2007~2008年设计和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表1-2
F1逆断层,位于勘探区中部测线D3、D4上,落差大于500米,走向南东东,倾向北东东,倾角70°。该断层由两条地震勘探线控制,在测区内延展长度约7700米。
F2正断层,位于测区中部测线DL上,落差100-300米,走向北北东,倾向南东东,倾角70°。该断层由一条地震勘探线控制,在测区内延展长度约2540米。
废品5张;
生产合格记录共计3167张,合格率为99.9%;
试验记录300张,全部合格;
低速带30张,全部合格。
本次二维地震测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采集的原始资料合格率99.9%、甲级率41%,达到了《规范》要求,质量可靠,完成了探区野外二维地震勘探采集工作。
(2)钻探
全区两年共施工钻孔7个总工程量4904.48m,各孔见煤情况见表1-3,对终孔5个钻孔严格按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进行了认真验收评级,甲级孔5个无乙级孔及废孔。
⑨东经94°19′02″ 北纬38°26′59″
⑩东经94°19′08″ 北纬38°25′50″
本次普查区范围:东西长约24km,南北宽约4.2km,面积101km2。
1.3
该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海拔3112~3167m。大部为平坦戈壁,植被稀少,广为第四系冲积物所覆盖,干旱缺氧、寒冷,缺氧量为35.2%,降水多集中在6~9月,12月至翌年1月有微雪,年降雨量仅81.84mm左右,蒸发量达2154.64mm,平均湿度25.36%,最大冻土深度为1.12~1.19m。
1.4
普查区内无任何生产矿井及小窑,在普查区东有青海省格尔木农垦(集团)马海农工商有限公司大柴旦老高泉北露天煤矿在生产,年产量6万吨以上,昆源矿业公司年产45万吨高泉煤矿正在筹建中。
1.5
普查区以往进行过如下地质工作,现简述如下:
1、青海省区调队进行过1∶20万《马海幅》区域地质调查,在结绿素发现可采煤层,即原老高泉煤矿所在地。
2008年设计批文下达钻探3250m/4个孔,到目前完成钻孔两个(其中21-1号孔未见煤,25-4号孔见煤4层,煤层总厚33.77m),保孔两个(其中1-2号孔在孔深878m处见J3地层,13-3号孔在孔深1085m处见第一层煤到保孔是共见4层煤,煤层总厚9.987m)。2008年在区内南部区段施工的25-4号孔见煤3层组,煤层总厚33.77m。结合2007年资料综合分析该条带煤系地层初步预计含煤面积沿走向长8km,煤层的分布范围约9.6km2有了更可靠的地质依据。根据21-1号孔结合二维地震资料分析,区内北部区段含煤面积较小,只保留了老高泉北露天煤矿外围的一小部分。
F3逆断层,位于测区中部测线D3-1、D3上,落差大于500米,走向南东,倾向北东,倾角70°。该断层由两条地震勘探线控制,在测区内延展长度约4000米。
F4逆断层,位于测区东北部测线D5、D6上,落差大于500米,走向南南东,倾向南西西,倾角70°。该断层由两条地震勘探线控制,在测区内延展长度约3900米。
25-4
617.20
D
58.90
3
33.77

2009年施工的13-3和1-2号孔,由于多种原因在2009年未能完成,作为保孔。
取得的主要成果:
(1)通过本次二维地震勘查及地质调查,结合2001年~2002年青海石油局在该区进行的二维地震资料及验证钻孔综合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大致确定了区内构造总体构架为N50°W,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从地震资料分析预查区构造较复杂,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不甚发育,构造线方向基本与区域构造相一致。本次二维地震解释区内主要有4条断层即:F1、F2、F3、F4断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