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科学发展观重要考点精解

合集下载

科学发展观考试要点

科学发展观考试要点

科学发展观考试要点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科学发展观考试要点(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根本目的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 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具体地说 ,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全面发展是核心,协调发展是关键,可持续发展是重要支撑,以人为本是根本目的。

(二)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个新发展观,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了中国共产dang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对地球、对人类的负责态度。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

如果将这一发展观付诸实践,将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将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考研时事政治:十八大报告热门命题点总结

考研时事政治:十八大报告热门命题点总结

考研时事政治:十八大报告热门命题点总结十八大命题点一:对科学发展观的新定位报告原文: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理论知识易出考点:1、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新定位,即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了出来。

2、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四个自觉",即: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这个知识点是近几年考研的高频考点,对于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要做到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十八大命题点二:改革开放报告原文: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全]考研政治冲刺必背-科学发展观部分[下载全]

[全]考研政治冲刺必背-科学发展观部分[下载全]

考研政治冲刺必背-科学发展观部分一、单选题:各种“核心”、“关键”、“实质”、“本质”等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3.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4.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努力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5.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6.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7.科学发展观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

二、多选题:各种“条件”、“必须”、“主要”、“坚持”等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2)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3)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2.抓紧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3.如何做到坚持以人为本?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考研知识点归纳科学发展观

考研知识点归纳科学发展观

考研知识点归纳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种重要理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根本目标。

科学发展观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考研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等方面。

本文将对考研必备的科学发展观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梳理。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科学发展观是指在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人的发展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全面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人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经济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以资源节约为核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 优先发展教育。

科学发展观指出优先发展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5. 推进改革开放。

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对外开放,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三、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并在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为我们确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发展目标提供了基本框架。

考研政治考前知识点预测 科学发展观

考研政治考前知识点预测 科学发展观

考研政治考前知识点预测:科学发展观
【分析点拨】
 原理: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1)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推动社会的发展。

 与案例结合:科学技术对中华民族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1)科技是能促使社会在经济和社会上获得跨越性的发展的条件。

(2)促使国家制定”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3)促使国家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命题角度二: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作用的两重性,如何解决全球性问题?
 【分析点拨】
 原理:科学技术既能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人类,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1)一方面,科技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

考研知识点归纳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考研知识点归纳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考研知识点归纳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理论指导,对于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行归纳和分析。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主要特点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的一种发展观,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

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根本目标,必须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注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创新驱动发展。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都是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必须不断进行创新,适应时代的变化。

最后,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必须弘扬法治精神,保障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环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总结国内外经验和教训,探索和发展的一种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政治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特点。

其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国坚持以市场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注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再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发展人民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此外,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勇于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最后,坚持和平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学发展观主要考点

科学发展观主要考点

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中央为何提出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三、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科学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功运用,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坚持求真务实,掌握并运用好发展规律;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好”与“快”的辩证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又好又快发展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本质认识上的深化,是对新形势认识的深化,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四、我国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1)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2)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3)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4)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5)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

初中政治知识重点科学发展观

初中政治知识重点科学发展观

初中政治知识重点科学发展观
初中政治知识重点科学发展观
初中政治知识重点精选:科学发展观
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①科学发展观的含义:以人为本,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使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城乡、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坚持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②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①强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强调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和谐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以人为本;
②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③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科学发展观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科学发展观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三农问题考研政治分析题考察不同的知识点,答案的组织和要点侧重也不相同,因此,凯程网考研频道整合了分析题涉及较热的不同知识点时的答题模板,考生可以参考。

下面是涉及三农问题时答题模板。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一、是什么1、农村改革问题:——陈述农村改革的历史⑴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⑵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农村新经济体制⑶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2、农村存在的问题:——陈述农村改革的问题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⑵城镇化水平低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二、怎么说三农问题的必要性、紧迫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三个“没有,就没有”)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三、怎么干1、解决三农问题:⑴目标: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⑵具体措施有:1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2为农民进城镇变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

2、新农村建设的要求:⑴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的投入⑵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⑶还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⑷“加快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3、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例题:1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怎么说:三农问题的必要性,紧迫性: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全社会的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2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的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怎么干: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具体措施、新农村建设要求、目标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结合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说明为什么一些过去农民“想都不敢想”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

考研科学发展战略知识点串讲

考研科学发展战略知识点串讲

考研科学发展战略知识点串讲科学发展战略是指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战略,也是我国在新世纪面临的发展问题中进行科学决策、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考研中经常会涉及到科学发展战略的相关知识点,接下来我们将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串讲。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世纪和新阶段的需要,是由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前景广阔的要求所决定的。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把党的基本路线写入党章、确立党的指导思想而作出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创新。

以人为本,是指发展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根本目的,努力增进人民福祉。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指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全面创新,是指要坚持以创新为主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科技进步的加快和人力资源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实践要求,其中包括: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全面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

四、科学发展观的历程与发展科学发展观最早是在2002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

随后,科学发展观逐步成为我国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中共十七大和中共十八大党章。

目前,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已经相对成熟,成为指导我国发展的重要思想。

五、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的影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使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有序,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科学发展观也赋予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的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的知识点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思想。

本文将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和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念,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全面性思想。

强调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全面贯彻不留死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以人为本。

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与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发展。

强调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了创新、创意、创造等新的发展观念,将创新放在发展的核心地位。

(四)协调发展。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与安全等方面,体现了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均衡发展。

(五)可持续发展。

强调发展应以人的一切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实现可持续持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渊源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

在这些渊源中,科学技术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一)科学技术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在新中国建立后,为了迎接现代化建设,我国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形成了新中国所有领域共同探索的科学技术的风潮。

(二)城乡协调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大国,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方面。

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城市和乡村同样重要,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城乡生产力的同步性和各地区间协同配合。

(三)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是绝不可以丢掉的。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金融稳定、改革开放等各种经济政策,还要配合人口、自然资源等条件都得到良好的保障。

三、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一)以人为本。

2017考研政治核心考点解读之唯物主义发展观

2017考研政治核心考点解读之唯物主义发展观

2017考研政治核心考点解读之唯物主义发展观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也是考研政治马原部分的必知考点。

复习进入冲刺阶段,对于这类重要考点更加不能放过,每天背一背,考场上可以信手拈来,对于答题会非常有用哦!一、发展的实质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二、发展与过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

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三、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这就深刻地启示我们:要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我们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几种体现,既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又是有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思想,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都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更集中而具体地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学解读

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学解读

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学解读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学解读“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学解读党和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从政治角度与我国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党能力建设,对外开放等知识联系密切,应引起高度关注。

一、结合政治常识复习需要注意和运用以下知识: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

我国是人们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内对外都是为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和国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新的发展观念,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有利于完善和发挥我国的国家和政府职能。

国家的公共服务职能主要表现为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科学发展观涉及的大量问题属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完善国家和政府职能,特别是完善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2.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了人们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国家依法治理、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案,体现了实现依法治国的原则。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也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相贯通的。

科学发展观是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实施的发展战略,从这一点上说,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考研科学发展观知识点浓缩

考研科学发展观知识点浓缩

考研科学发展观知识点浓缩科学发展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科目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要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需要对其核心要义和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

本文将对考研科学发展观知识点进行浓缩,帮助考生准确把握考点。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正式提出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发展的基本方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基本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推动科学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 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

统筹兼顾要求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中,注重协调各种关系,推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3.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在发展中要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

4. 全面创新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在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全面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5. 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

在决策过程中,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路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我国发展的新路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战略定力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稳定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

2.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2017考研:政治备考必知——科学发展观

2017考研:政治备考必知——科学发展观

2017考研:政治备考必知——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五点论断(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

(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

(四)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在“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指导下,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和一切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五)科学发展观的终极指向是:促进生产力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使之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增进社会和谐,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

所以,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提纲挈领的理论。

四个特征(一)、科学发展观唤醒创新基因的特征(二)、科学发展观“一观二论”结构的特征(三)、科学发展观在飞秒瞬间判断派别的特征(四)、科学发展观成长过程的特征七大主题(一)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

它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

所谓健康的增长一般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

初中政治科学发展观知识点汇总

初中政治科学发展观知识点汇总

初中政治科学发展观知识点汇总科学发展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07年提出的一种发展观,它是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发展理念。

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发展、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下面将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历史背景、主要特点和对我国发展的指导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

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的统一协调发展。

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即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保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最后,科学发展观重视公正发展和共享发展,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历史背景的产物。

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出现了一些发展滞后、不平衡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这使得中国需要更加科学、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来引领中国的发展进程。

科学发展观具有几个主要特点。

首先,科学发展观注重全面发展,既强调经济增长,也注重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其他方面的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人们建设绿色环保的家园。

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最后,科学发展观注重公平正义,要求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参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针提供了准确的指导。

它明确了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坚持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原则。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党的领导,为我们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并明确了党要统筹各方面的工作,推进国家整体发展。

2017考研政治重点内容-

2017考研政治重点内容-

考研政治精华汇总!!一、马原1、社会发展的动力。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

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④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革命力量)。

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自主性力量)。

⑥社会革命(质变)和改革(量变)推动着社会发展。

2、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求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3、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①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即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两极分化,形成经济活动中的优胜劣汰。

价值规律的实现方式: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实现其作用的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由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构成。

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4、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必要劳动时间不变,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工作日长度不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指个别资本家采用新技术提高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从而使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所产生的差额。

5、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其一,划分的依据不同。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是根据生产资本之不同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划分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是根据资本之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划分的。

科学发展观知识点(100条重点记忆)

科学发展观知识点(100条重点记忆)

1.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政府职能应更多地放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我们做到发展经济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

5.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思想,是胡锦涛提出来的。

6.我们党处理国际事务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立场是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7.建立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8.宣传工作的“三贴近”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9.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邓小平的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0.《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11.按世界银行标准,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二位。

12.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1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4.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7.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8.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9.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0.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21.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2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23.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考研:政治科学发展观重要考点精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需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第二,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要适应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推进现代化建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第三,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世界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它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吸收了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的认识和实践上取得的积极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在这次全会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树立和落实全面
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006年3月,全国人大[微博]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歩,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他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更加有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形成了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的科学理论,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各方面建设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发展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理论;不仅是指导
第3页共4 页
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方法论。

第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党的建设各方面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