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完整的诗句
月是故乡明完整的诗句
【诗句】: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赏析】:
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作教师于战乱中,颠沛流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
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萦怀家国之情。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密,环环相扣,句句转承,一气呵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句,可见造句,的神奇矫健。
月是故乡明的意思100字
月是故乡明的意思100字
“月是故乡明”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意为月亮总是故乡的明亮照耀着它。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表现了人们对家乡、亲人、故土的眷恋之情。
在文学作品中,这句话常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怀旧之情、爱国之情等情感,也常常被用作诗歌的标题或句尾。
它寄托了人类普遍的情感和价值观,也反映了人们对家乡、亲人、故土的热爱和追求。
除了诗歌,这句话也常常出现在歌曲、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中,表达主人公对故乡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同时,它也引发了人们对故乡的感慨和思考,让人们更加珍惜自己的故土和亲人,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原文
季羡林的《⽉是故乡明》原⽂季羡林的《⽉是故乡明》原⽂ 每个⼈都有个故乡,⼈⼈的故乡都有个⽉亮,⼈⼈都爱⾃⼰故乡的⽉亮,事情⼤概就是这个样⼦。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个⽉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
因此,在中国古诗⽂中,⽉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和⽔,什么“⼭⾼⽉⼩”、“三潭印⽉”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东西北部⼤平原上。
我⼩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也不知⼭为何物。
我曾幻想,⼭⼤概是⼀个圆⽽粗的柱⼦吧,顶天⽴地,好不威风。
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恍然⼤悟:原来⼭是这个样⼦呀!因此,我在故乡⾥望⽉,从来不同⼭联系。
像苏东坡说的“⽉出于东⼭之上,徘徊于⽃⽜之间”,完全是我⽆法想象的。
⾄于⽔,我的故乡⼩村却⼤⼤地有,⼏个⼩苇坑占了⼩村⼀多半。
在我这个⼩孩⼦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湖⽔”那样有⽓派,但也颇有⼀点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有时候在古柳下⾯点起篝⽕,然后上树⼀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天⽤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轮明⽉,清光四溢,与⽔⾥的那个⽉亮相映成趣。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乐之,⼼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在梦中见到两个⽉亮叠在⼀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第⼆天⼀早起来,到坑边苇⼦丛⾥去捡鸭⼦下的蛋,⽩⽩地闪光,⼿伸向⽔中,⼀摸就是⼀个蛋。
此时更是乐不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
在济南住了⼗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回到济南呆了⼀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年,重⼜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多年了。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亮。
在风光旖旎的瑞⼠莱芒湖上,在平沙⽆垠的⾮洲⼤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海中,在巍峨雄奇的⾼⼭上,我都看到过⽉亮。
这些⽉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
月是故乡明的中心句
月是故乡明的中心句月是故乡明,这句话来源于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讲述的是杜甫思念故乡的故事。
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月亮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物。
在许多文艺作品中,月亮也往往承载着深刻的情感和寓意。
下面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月是故乡明这句话的含义以及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一、月是故乡明——远方的思念月是故乡明这句话的含义很简单,就是用月亮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古人眼中,月亮是阴阳之气转化而成的,有着统御万物的神秘力量。
因此,月亮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象,更是带着深刻的情感的,是诗人、文人表达深情的理想载体。
在我国许多才子佳人的诗词里,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比如宋代诗人苏轼的《赤壁》,就有“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阳城,市南青苔满地。
”这句话。
他在文字中使用了诸如“垂杨”“紫陌”等地方性的物象,来表达自己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因为他经常随着岳父父亲出使外地,因此对故乡的思念异常强烈,这句话表达了他深深的乡愁情结。
二、月亮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月亮在我国文化中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拥有着深刻的寓意。
首先,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是一个家庭团圆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花灯、赏中秋文化等等,其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无疑就是月亮了。
在古人眼中,月亮代表的是团圆、家庭和睦、和平安宁的象征。
其次,月亮还可以和诗词联系到一起。
在唐宋时期,文人墨客们常常写诗吟咏月亮,将月亮作为自然之美的代表。
如唐朝时期王昌龄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在这里就运用了月亮,表达一种令人思绪万千的情感。
在元朝时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也有“长空万里无云,鹰击长空,浩气长存。
此间山静无声,不闻不问,天宇清澈。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
雁阵惊寒,声断已随风。
黄叶落风,孤舟蓑笠翁。
相看愁绪几重,语言落泪,泪流黄卷。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中的月亮、秋水、树叶、垂柳、渔舟等元素,展现出他浓烈的国家大义与家国情怀,表达出自己对祖国的爱护之情。
月是故乡明的全诗
月是故乡明的全诗《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意思: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注释: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
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
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鉴赏: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原文及赏析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原文及赏析季羡林《月是故乡明》赏析原文:我的家乡在农村,那儿美丽的风景星罗棋布,美不胜收。
尤其到了秋天,大自然更是美轮美奂,目不暇接。
成熟的气息弥漫着在园子里,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丰收在望,庄稼人一个个笑逐颜开,喜上眉梢。
梨儿黄橙橙的,泛着金光,闪闪发亮,在青绿间露出一张张笑脸。
绿油油的白菜,这儿一丛,那儿一丛,翠色欲滴,如同给园子铺上了一块绿色的地毯。
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是站在园外望园子:满园一片金黄,偶尔点缀着一点绿色,分外和谐。
赏心悦目。
树披金装,一阵阵微风吹过,片片黄叶飘飘扬扬,如同一只只彩蝶,随风翩翩起舞。
漫步在花园里,整个花园尽态极妍,美不胜收。
看,黄色换得淡雅、白色花的高洁,紫红色花的热烈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烂漫争艳。
当然,故乡的秋天,雾是最迷人的,也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
每到早晨,云雾弥漫了世界,雾山雾海,连绵起伏的群山,时隐时现,如同蓬莱仙岛一般,令人心旌神驰。
偶尔在云雾中露出一座农舍,炊烟周围缭绕着,早餐散发的阵阵香气,和着略带含义的晨雾构成了和谐迷人的画卷。
每当起雾的时候,故乡的秀丽山川和心中的海市蜃楼就融为一体了。
不论何年何月,离得多远,身处何地何方,故乡的秋景永远朦胧在我的生命中。
故乡的秋天,也是风的世界,雨的天堂。
秋日的早晨,微风丝丝的歌唱着。
送来了珍珠般的露珠。
送来了秋日的凉爽,吸取了夏日的炎热;带来了雪白的云雾,擦去了酷暑的残迹。
雨是最寻常的,细如牛毛,密密的斜织着,有如花针,闪闪发亮。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得多好呀。
家乡的秋雨来临之前,。
总是先有秋风的征兆。
秋雨落在地面上,毫无半点声响。
秋雨是和谐的,它带走了夏日长久的干旱,送来了期待已久的湿润清凉,我喜欢秋天的雨。
故乡的秋天啊!每当您到来,我心中的欢愉总是无法言表的,只能用大诗人杜甫的一句诗“漫卷诗书喜欲狂”来概括了。
我爱我的故乡,我更爱故乡醉人的秋天。
赏析一:季老以细腻的笔触把家乡留在脑海中的记忆细心的写了出来,没有迷人的山,没有多情的水,没有流芳百世的古迹,也没有勾人心弦的神话传说,有的只是一个赤字对家乡的爱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全诗出处、作者及赏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全诗出处、作者及赏析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年代:唐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赏析: 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军鼓。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秋边:一作“边秋”,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
边城荒芜秋风凉,只听见孤雁哀鸣。
今夜霜露格外白,仍是故乡的亲切,月亮也是故乡的明亮。
兄弟离散各一方,家已残破,生死消息何处寻?书信久已不能抵,何况战火还没有停息。
这首诗的第一句“戍鼓断人行”,在一开始就点出了“深夜”和“战时”那种戒备森严、冷清的样子。
第二句的“边秋”和“雁声”则更加说明了他在怀念他的手足时候的季节和地点。
当时的季节正好是秋天,花草树木都开始凋谢,而自己又是身处在边境,再加上孤雁凄惨的哀叫声,就更令人觉得空虚寂寞了。
“露从今夜白”这一句,则是写出了当时的节气,而白露又可以和下一句的明月相互呼应,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由“白色”这个颜色来感受出当时那种冷清的样子。
最后四句,杜甫则是在描写他思念兄弟的情怀。
因为战争的关系,他和自己的弟弟们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第六句的“无家”则让人更觉得悲哀,因为他不仅和亲人分离,连老家也都因为战争的关系而破坏了。
最后两句,他则描写出因为战争的关系,又收不到家书,因此对大家的安危感到十分忧心的心情;特别是第八句的“未休兵”三个字,又可以和第一句互相呼应,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非常的完整。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原文
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原文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原文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
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
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
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原来山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
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小苇坑占了小村一多半。
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
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
月是故乡明完整的诗句
月是故乡明完整的诗句月是故乡明完整的诗句,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这句诗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诗中,意味着即使身在他乡,也能透过明亮的月光思念故乡。
故乡,是每个人的情感寄托。
无论身在何处,人们总会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而“月是故乡明”的这句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种思念之情。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解析这句诗的含义,并探讨人们对故乡的向往与忆念。
一、月亮的明亮象征故乡之光“月是故乡明”,这里的“明”可以理解为明亮,也可以理解为照明。
在远离故乡的地方,当人们仰望夜空,看到明亮的月亮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故乡的景象。
明亮的月光犹如是家乡的灯火,象征着家的温暖,引发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月亮作为情感的纽带“月是故乡明”,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更体现了月亮作为情感的纽带。
无论身在何处,只要人们抬头仰望那轮明月,就会联想到与亲友的相聚,与故乡的情感交流。
虽然身处异乡,但望着共同照亮天空的月亮,人们的思绪便能穿越时空与亲友相连,消弭心灵上的距离。
三、月亮见证着人生离别和融合“月是故乡明”,月亮见证了人们的离别和相聚。
当人们背井离乡,离开故土,月亮似乎就是唯一的守望者,目送他们远行。
在异乡,当月光洒在人们身上,犹如故乡的温暖包围着他们,给予他们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而当人们重逢,团聚在月下,月亮又成为故乡的象征。
在月光下,人们互诉离散时的思念之情,彼此分享乡愁,融合在月光下的家庭团聚之中。
月亮作为故乡的见证者,见证了人生中离散与相聚的情感历程。
四、月亮的美丽引发的思考“月是故乡明”,这句诗也引发了人们对月亮美丽、变幻的思考。
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月亮以其美丽的形态吸引着人们。
在杜甫的诗中,月亮的明亮不仅让人联想到故乡的繁华,更引发人们对自然美的思考。
在异乡漂泊的人们,或许通过仰望月亮,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进而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和追求展开了思考。
月亮的存在,不仅给予人们对故乡的向往和思念,也唤起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总结:“月是故乡明”这句诗道出了每个人对故乡的留恋之情。
《月是故乡明》全诗赏析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抒情,思乡,节⽓,⽩露 名句 露从今夜⽩,⽉是故乡明。
出处 唐·杜甫《⽉夜忆舍弟》 戍⿎断⼈⾏,边秋⼀雁声。
(“边秋”⼀作“秋边”) 露从今夜⽩,⽉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家问死⽣。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注 1.从今夜就进⼊了⽩露节⽓,⽉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2.露⽔从今夜起显得更凉更⽩,⽉亮永远是家乡的最亮最明。
说明 《⽉夜忆舍弟》是唐代诗⼈杜甫创作的⼀⾸五⾔律诗,这⾸诗是759年(乾元⼆年)秋作于秦州。
这年九⽉,安史之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个弟弟正分散在这⼀带,由于战事阻隔,⾳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这⾸诗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诗中写兄弟因战乱⽽离散,杳⽆⾳信。
在异乡的戍⿎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
颠沛流离中的诗⼈杜甫,看到⼭河破碎,思念不知⽣死的兄弟,更为国家⽽悲痛。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语句精⼯,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
赏析 “露从今夜⽩,⽉是故乡明”这两句点题,同时也点明时令。
夜⾊莽莽苍苍,⽩露漙漙,秋的寒⽓阵阵袭来,在这样⼀个⽩露零零的夜晚,本来就容易⼼⽣思乡情绪,更何况⼜是⾝处战乱之中,兄弟离散,⽣死难料呢。
“露从今夜⽩”,从今夜就进⼊了⽩露节⽓,露⽔就显得越发洁⽩;“⽉是故乡明”,天底下只有⼀个⽉亮,可是哪⾥的⽉亮都⽐不过家乡的明亮。
上句描写的应是实景,下句则融⼊了⾃⼰的主观感情,偏说家乡的⽉才是最明亮的,可见诗⼈是⽤⽆理之笔来写深切之情。
这样来写并不使⼈觉得于理不合,读者反⽽被诗⼈同化,觉得就是这样。
⽆论你⾝处何地,当你抬头望见议论明⽉的时候,再回想故乡的⽉亮,毫⽆疑问,“⽉是故乡明”。
这两句表达的不过是“今夜⽩露”、“故乡⽉明”,经诗⼈调整语序,语⽓就显得⼗分有⼒。
《诗⼈⽟屑》:“杜⼦美善于⽤故事及常语,多离析或颠倒其句⽽⽤之,盖如此则语崚⽽体健,意亦深稳矣(《麈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 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是一首情意绵长的思乡曲。洛城即洛阳,是唐代的 东都。“暗飞声”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扣住了“夜”字, 显示出此时喧哗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种喧嚣至此已经平静 下来了,正因夜静,才听到了暗中飘渺而来的笛声,因其 飘渺,又不知发自何处,是演奏者情不自禁地只管吹奏, 把无限的离愁别绪洒向城中,洒向夜空。“谁”字是写这 笛声出处不明,突出一个“闻”字。在这万籁俱寂的春夜 里,如丝的笛音散入春风,随风飘进整个洛阳城里无数没 有睡着或者睡不着的人的耳朵里。初不经意,待静心一听,
附: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 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 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简析:一小题分成三问,或要求表态,或要求阐 述。考生不理解《折杨柳词》为唐代赠别乡思名 曲就不可能得分,不理解折柳赠别是唐代著名风 俗也不可得分。在这里,表面上考查考生对常用 典故的了解,实际上考的是考生的文化素养和底 蕴。(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 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 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 全诗的关键。 )
原来吹奏的是凄清婉转思乡怀家的《折杨柳》。“此夜曲 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即是故乡。诗人为 施展才华,追求理想,离家赴远,听到这怀乡之曲,不免 情怀波动,与吹笛人以及笛音产生共鸣。诗句妙在没有停 留在一己之情怀波动上,而是由己及人,推想“满洛城” 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啊,这不期而 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 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何人不起”, 这是一个用否定的语气强化肯定的心态的句子,是说只要 是听了这春夜中的玉笛之声,每一个离家的人不能不被它 勾起对家的怀念。中华民族是一个故土难离的民族,李白 抓住民族精神的这一特点,牢牢扣住读者的心理,所以, 千百年来,这首诗成了游子们经常挂在嘴边心头的诗篇之 一,同时,也不断滋养、强化着民族的一种向心力、凝聚 力。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一首曲是马致远的名作。写飘泊他乡的旅 客,在秋日里的愁思。作者在前三句用了几个静 词,把旅途中见到的景物——一幅萧瑟凄凉的秋 景呈现在眼前。写景自上而下,自远而近,写得 很有技巧。第三句的“古道”和“瘦马”,就已 隐约见到仆仆征途的旅人,再用“夕阳西下”一 句,点出时间,这样,天涯旅客的愁思,就真够 使人断肠了!
3、进一步认识诗歌、散文的文体特点。
学习要点:
1、理解诗歌的情感主旨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重章叠唱的手法及叠音词的 作用。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 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最 初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被儒家尊 为经典,才称《诗经》。其中的诗歌原是为观察 民风和制礼作乐的目的搜集来的。分为“风”、 “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 是各地的民谣,共160篇,绝大多数是下层劳动 人民所作,是《诗经》的精华部分。“雅”分 《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两部分, 共105篇,大都是纪录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 颂》5篇,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课前知识储备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在唐代咏中秋的诗作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 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 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 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 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 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 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杜甫在“安史之乱”
中携家逃难至鄜州,自己到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 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是诗人秋天月夜望月思家 之作。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思 家,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 幼“未解(母亲)忆长安”衬出妻之孤独、凄然, 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
本专题将带领大家体会“家园之思”这个永
恒的主题。本专题中不同的作者关于家园的深沉 思考各有特色,但都是基于对故土家园的爱并在 此基础上加以升华,这一点需仔细体会。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 的精神世界的滋养,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 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与 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 的阅读感受。
结构图解
1—3章
追忆思 归之情
叙述难 归原因
薇:作 柔 刚 戍役漫长
岁:初 暮 阳
我戍未定王事靡盬
狁狁之故
4—5章 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
第6章
写现实地哀伤
今昔之对比 现实的困境
学习要点
1、体味《奥德赛》这不古典作品的艺术特色。
2、学习通过语言、心理、神情刻画人物性格 特点的方法。
解题
本文选自《奥德赛》。《奥德赛》和《伊利 亚特》合称“荷马史诗”。
《诗经》在艺术成就上,除强烈的现实主义精 神外,还开创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 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者也”,即不 借助于更多的形象化的修辞手段,而是直截了当 地铺陈叙述,把要表达的内容有层次地叙述出来。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和比拟, 它是用形象事物来打比方,使被比喻的事物生动 形象,给人以真实感、形象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它是 一种借对自然界事物的描写,先起个头,然后借 以联想,引出要描写的对象,或内心的思想感情 的表现手法,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