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完整——鼻饲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鼻饲护理PPT课件
鼻饲注意事项
04
膳食和饮料的温度应在摄氏38—40度,流经胃管 的速度不宜过快,每次注入量不超过200毫升。
05
每次抽吸鼻饲液后应反折胃管末端,避免灌入空气, 引起腹胀。
鼻饲注意事项
06
鼻饲完最后应用温水冲洗胃管,防止鼻饲液寄存变 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胃管.
07
灌注完毕,将胃管末端反折,用线绳扎紧,纱布 包好,整理用物,并做好记录
鼻饲护理
主讲人:梁修慧
鼻饲定义
鼻饲法(nasogastric gavage)是将导管经鼻腔 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 方法
鼻饲目的
供给不能经口进食 的病人流质食物、 水分及药物。适用 于昏迷、口腔疾患、 食管狭窄、食管气 管瘘、拒绝进食的 病人,以及早产儿、 病情危重的婴幼儿 和某些手术后或肿 瘤病人
08
口腔护理
鼻饲常见并发症
1
胃肠道并发症
2
代谢并发症
3
机械性并发症
胃肠道并发症
A
腹泻
B
恶心、呕吐
C
胃内营养液潴留 便秘 消化道出血
D
E
代谢并发症
A
高血糖症
B
低血糖症
C
高钠血症性脱水
D
维生素缺乏
机械性并发症
A
误吸
B
鼻咽食管损伤
C
其他并发症 : ( 1 )堵管,( 2 )脱管, (3)呼吸道感染
谢谢!!!
鼻饲法操作流程
1
备好用物,携至床旁
2
3
准备好病员:神志清楚者应做好解释,以取 得合作,取坐位或卧位。昏迷病员应平卧, 头稍后仰,颌下铺好治疗巾,用湿棉签检查 和清洁鼻腔。准备胶布:二条6cm,一条 1cm. 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血管钳夹住胃 管前端比量插管长度。成人45-55cm(耳 垂—鼻尖—剑突),婴幼儿14-18cm,用1 厘米胶布作好标记,润滑胃管。
鼻饲ppt课件
控制注入速度
注入食物或药物时,要控制速度,避免过快 导致患者不适或反流。
注意体位
在鼻饲时,患者应保持半卧位或坐位,以防 止食物或药物反流。
观察反应
在鼻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 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04
鼻饲的并发症与处理方法
并发症类型
感染
由于鼻饲管插入鼻腔,可能导致鼻腔 、食管感染。
目的
01
02
03
提供足够的营养
通过鼻饲,可以提供足够 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满足患者的营 养需求。
维持肠道功能
通过鼻饲,可以保持肠道 的蠕动和消化功能,减少 肠道细菌易位和感染的风 险。
药物治疗
鼻饲可以用于给药,如抗 生素、止痛药等,方便患 者接受药物治疗。
应用场景
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外伤、脑卒中等导致 吞咽困难的患者。
局部黏膜保护
对于肠道菌群失调,可以补充益生菌以恢 复肠道菌群平衡。
对于鼻咽部黏膜损伤,可以使用局部黏膜 保护剂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定期更换鼻饲管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更换鼻饲管,避免长期使 用导致的感染和损伤。
保持口腔清洁
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 。
合理选择鼻饲液
选择营养均衡、易于消化的鼻饲液,避免对 肠道造成负担。
特殊情况处理
呕吐和反流
如宝宝出现呕吐或反流症状,应 暂停喂养并通知医护人员。
管道堵塞
如发现管道堵塞,可使用适量温水 冲洗管道,或请教医护人员处理。
过敏反应
如宝宝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 喂养,并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06
鼻饲的科研进展与展望
科研进展
鼻饲技术的研究
注入食物或药物时,要控制速度,避免过快 导致患者不适或反流。
注意体位
在鼻饲时,患者应保持半卧位或坐位,以防 止食物或药物反流。
观察反应
在鼻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 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04
鼻饲的并发症与处理方法
并发症类型
感染
由于鼻饲管插入鼻腔,可能导致鼻腔 、食管感染。
目的
01
02
03
提供足够的营养
通过鼻饲,可以提供足够 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满足患者的营 养需求。
维持肠道功能
通过鼻饲,可以保持肠道 的蠕动和消化功能,减少 肠道细菌易位和感染的风 险。
药物治疗
鼻饲可以用于给药,如抗 生素、止痛药等,方便患 者接受药物治疗。
应用场景
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外伤、脑卒中等导致 吞咽困难的患者。
局部黏膜保护
对于肠道菌群失调,可以补充益生菌以恢 复肠道菌群平衡。
对于鼻咽部黏膜损伤,可以使用局部黏膜 保护剂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定期更换鼻饲管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更换鼻饲管,避免长期使 用导致的感染和损伤。
保持口腔清洁
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 。
合理选择鼻饲液
选择营养均衡、易于消化的鼻饲液,避免对 肠道造成负担。
特殊情况处理
呕吐和反流
如宝宝出现呕吐或反流症状,应 暂停喂养并通知医护人员。
管道堵塞
如发现管道堵塞,可使用适量温水 冲洗管道,或请教医护人员处理。
过敏反应
如宝宝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 喂养,并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06
鼻饲的科研进展与展望
科研进展
鼻饲技术的研究
《鼻饲的护理》ppt课件
常见问题及解答
问题1
宝宝不接受鼻饲怎么办?
答
可以尝试更换食物种类、调整喂养方式或与医生沟通寻 求帮助。
问题2
鼻饲对宝宝的健康有何影响?
答
鼻饲是一种有效的喂养方式,能够保证宝宝获得充足的 营养,但也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胃食管反流 等。
问题3
如何预防鼻饲并发症?
答
保持鼻饲管道清洁、定期更换、注意喂养安全、合理控 制喂养量和速度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鼻饲并发症的发生 。
04
鼻饲的家庭护理与注意事项
家庭护理要点
01
02
03
04
保持鼻饲管清洁
定期更换鼻饲管,确保管道清 洁,防止感染。
观察喂养反应
留意宝宝在接受鼻饲时的反应 ,如有无呛咳、呕吐等,以便
及时调整喂养方式和量。
保持营养均衡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搭配食 物种类和营养素,确保宝宝获
得充足的营养。
定期检查
定期带宝宝到医院进行相关检 查,评估宝宝的生长和发育状
胃食管反流
总结词
胃食管反流是由于鼻饲过程中食物或胃酸回流至食管而引起的不适症状。
详细描述
胃食管反流可能导致胸痛、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了减少反流,可以抬高患 者的头部位置,减少鼻饲液的容量和输注速度,并在鼻饲后保持一段时间的半卧 位。
肠道感染
总结词
肠道感染是鼻饲患者面临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通常与营养液 的储存和制备过程有关。
详细描述
肠道感染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为了预防肠道 感染,应确保营养液的储存和制备过程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定期对鼻饲设备进行消毒,并注意患者的个人卫生。
代谢紊乱
总结词
代谢紊乱是鼻饲过程中由于营养成分不 足或过量而引起的体内化学物质平衡失 调。
鼻饲的课件ppt
鼻饲的目的
提供营养支持
通过鼻饲输注营养液,满足患者的营养需 求,维持身体健康。
药物治疗
将药物直接输送到胃内,提高药物的吸收 效果,保证治疗效果。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通过鼻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 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促进康复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和药物治疗,有助 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
02
鼻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食管黏膜损伤
长期鼻饲可能会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应定期检查食管黏膜情况,如 有损伤,应及时处理。
吸入性肺炎
鼻饲过程中,如果发生呕吐或胃内容物反流,可能会引起吸入性肺炎 ,应立即停止鼻饲,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05
鼻饲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临床应用范围
吞咽困难患者
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吞咽困难 的患者,鼻饲可以提供必要的 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正常生
康复促进
对于意识障碍和围手术期患者,鼻饲可以 促进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
生活质量提高
对于吞咽困难患者,鼻饲可以改善生活质 量,减轻家庭护理负担。
并发症减少
正确使用鼻饲可以减少因营养不良导致的 并发症,如感染、压疮等。
鼻饲的课件
CONTENTS
• 鼻饲的定义和目的 • 鼻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鼻饲的步骤和方法 • 鼻饲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处理 • 鼻饲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01
鼻饲的定义和目的
鼻饲的定义
01
鼻饲是指通过鼻腔插入胃管,将 食物、药物等营养物质或治疗药 物直接输送到胃内的技术。
02
鼻饲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措施,主 要用于无法经口进食或无法正常 消化吸收的患者,如昏迷、口腔 疾病、消化道梗阻等。
避免过度喂食
注意食物温度
鼻饲患者护理ppt课件全文
胃潴留及胃出血处理
若残留量>100ml,提示有胃潴留,需延长输注间隔或暂时 停止鼻饲,或将胃内潴留物抽干净后,按常量减半进行鼻 饲,同时可加服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西沙比利,促进胃 排空。
若抽出物为咖啡色液体,则很可能有胃出血发生,应抽出 胃内容物,观察出血量大小。少量出血时,可喂食米汤、 牛奶等一些保护胃黏膜的食物,温凉、少量。出血量大时 要暂时禁食,行胃肠解压,同时遵医嘱予以止血、护胃等 对症处理。
4.喂养时辅以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 利等,可解决胃返流等问题,一般在喂养前半小时由鼻饲 管内注入。
恶心、呕吐的预防及处理
1.可减慢输注速度,液量以递增的方法输入。 2.溶液温度保持在40℃左右可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3.注意区别因颅内压增高而引起的恶心、呕吐,可及时给
予脱水剂,以缓解症状。
鼻饲法及护理
2013.9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操作步骤
3
置管护理
4
并发症的预防
概述
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 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目的: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各种营养要素。
概述
适应症: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导致的吞咽困 难,口腔疾患,手术后或肿瘤,食管狭窄,早产 婴或病情危重的婴幼儿,及拒绝进食者,给予鼻 饲饮食。
整理用物,并做好记录。
留置人工气道患者鼻饲护理
鼻饲开始的时间 留置经鼻/口气管插管超过24h以上者常 规放置胃管,引流观察胃液颜色及量,若胃肠功能已恢复, 无消化道出血,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即可鼻饲流质饮食。
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初期,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较多,需要 经常吸引,吸痰的频繁刺激,易使患者发生呛咳、呕吐。 如果在此期间进行鼻饲,势必会造成胃内容物反流入气管 内,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因此气管切开术后1-3天,暂 不鼻饲,可选择胃肠外营养,静脉滴入氨基酸、脂肪乳、 白蛋白及各种营养袋等。3天之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减 少,不需要频繁吸痰时,可给予鼻饲。
鼻饲的护理ppt课件
鼻饲的护理
1
概念
鼻饲是将胃管(或硅胶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 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 。对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 手术后或肿瘤,食管狭窄,早产婴或病情危重
的婴幼儿,及拒绝进食者,给予鼻饲饮食。
2
相关知识
• 胃管插入深度:小儿14-16cm,成人45-55cm,相当于病人前
20
鼻饲时的体位
• 采用鼻饲时及鼻饲后30-60min,让病人
保持半卧位的方法,可使腹腔内脏器下 移,减少对胃的挤压。同时也可采取右 侧卧位,使胃贲门位于体位的高处,能 有效地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21
合理安排鼻饲时间及吸痰时间
• 给患者鼻饲前,进行彻底吸痰 • 鼻饲后1h内尽量不要吸痰,如必须吸痰
15
• 脱管、堵管
脱管多因患者烦躁时自行拔除或翻身时 不慎脱落。
16
• 维生素缺乏
长期应用要素饮食应注意必需脂肪酸、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防止维生素 缺乏症状发生。
17
喂养法
• 持续喂养法
此方法能有效防止胃过度扩张,有利于 胃的消化、吸收,减少胃潴留及食物反 流,达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成功的目的.
13
• 误吸
机械通气患者,喉咽部肌肉松弛,易发 生口腔分泌物误吸衰弱、年老或昏迷患 者由于胃肠功能低下,胃肠蠕动缓慢造 成胃潴留发生呕吐。液体反流,误吸至 气管。
14
• 便秘
由于患者卧床时间长,肠蠕动减弱,加 上鼻饲牛奶等少纤维食物, 造成便秘。 需及时调整营养液配方,增加含纤维素 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24
心理护理
• 根据不同患者的身心状况给予适当的心
理支持
25
26
10
插管后护理
1
概念
鼻饲是将胃管(或硅胶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 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 。对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 手术后或肿瘤,食管狭窄,早产婴或病情危重
的婴幼儿,及拒绝进食者,给予鼻饲饮食。
2
相关知识
• 胃管插入深度:小儿14-16cm,成人45-55cm,相当于病人前
20
鼻饲时的体位
• 采用鼻饲时及鼻饲后30-60min,让病人
保持半卧位的方法,可使腹腔内脏器下 移,减少对胃的挤压。同时也可采取右 侧卧位,使胃贲门位于体位的高处,能 有效地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21
合理安排鼻饲时间及吸痰时间
• 给患者鼻饲前,进行彻底吸痰 • 鼻饲后1h内尽量不要吸痰,如必须吸痰
15
• 脱管、堵管
脱管多因患者烦躁时自行拔除或翻身时 不慎脱落。
16
• 维生素缺乏
长期应用要素饮食应注意必需脂肪酸、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防止维生素 缺乏症状发生。
17
喂养法
• 持续喂养法
此方法能有效防止胃过度扩张,有利于 胃的消化、吸收,减少胃潴留及食物反 流,达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成功的目的.
13
• 误吸
机械通气患者,喉咽部肌肉松弛,易发 生口腔分泌物误吸衰弱、年老或昏迷患 者由于胃肠功能低下,胃肠蠕动缓慢造 成胃潴留发生呕吐。液体反流,误吸至 气管。
14
• 便秘
由于患者卧床时间长,肠蠕动减弱,加 上鼻饲牛奶等少纤维食物, 造成便秘。 需及时调整营养液配方,增加含纤维素 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24
心理护理
• 根据不同患者的身心状况给予适当的心
理支持
25
26
10
插管后护理
《鼻饲及其护理》ppt课件
鼻饲病人的营养需求
蛋白质
满足机体基本代谢和组织修复的需要
碳水化合物
提供能量,维持血糖水平稳定
脂肪
提供能量,维持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功能
维生素和矿物质
参与体内多种生物化学反应,维持生理功 能
营养支持的途径与方法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鼻饲管的选择与插 入
鼻饲液体的选择与 配制
鼻饲的护理
通过胃肠的预防与护理
腹泻的预防
避免注入过多液体或高渗性食物 ,减少腹泻的发生。
口腔感染的预防
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护理 ,避免口腔感染。
误吸的预防
在鼻饲过程中应保持病人半卧位或 抬高床头,避免误吸的发生。
04
鼻饲病人的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维持机体基本生命活 动
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 抗力
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提供专业的健康教育,让病人了解鼻饲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 鼻饲技术的历史与发展:鼻饲技术自古代以来就被应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鼻饲技术也 不断得到完善和改进。
• 鼻饲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包括昏迷、口腔疾患、食管狭窄、食管气管瘘等,而禁忌症则包括鼻腔炎症、 鼻甲肥大等。
防止并发症
预防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心理护理
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 支持和安慰。
03
鼻饲病人的护理
置管期间的护理
01
02
03
妥善固定鼻饲管
使用胶布或固定带将鼻饲 管牢固地固定在面颊部, 防止鼻饲管脱落或移动。
保持清洁
定期更换胶布和固定带, 保持鼻饲管及其周围皮肤 的清洁和干燥。
《鼻饲患者护理》课件
鼻饲管清洁
每次使用前用清水冲洗鼻 饲管,每周进行一次深度 清洁。
注意事项
更换鼻饲管时应选择合适 的时间,避免在空腹或刚 刚进食后进行。
鼻饲患者的饮食指导
饮食搭配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 ,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
饮食温度
保持食物温度适宜,避免 过冷或过热,以免刺激鼻 腔和食管。
饮食量与速度
控制每次鼻饲的饮食量和 速度,避免过多过快导致 呛咳或呕吐。
04 鼻饲患者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吸入性肺炎的预防与处理
• 吸入性肺炎概述:吸入性肺炎是由于鼻饲患者胃食 管反流或误吸所引发的肺部感染。
吸入性肺炎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抬高床头,减少反流发生。
选用适当大小和材质的胃管,确保胃管位置正确。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如 糖尿病、高血压等,应制定 相应的饮食计划,以满足患 者的特殊需求。
02 鼻饲护理操作流程
鼻饲管的选择与插入
鼻饲管材质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 的鼻饲管材质,如硅胶 、聚氨酯等。
鼻饲管直径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和 病情选择合适的鼻饲管 直径。
插入深度
确保鼻饲管插入足够深 度,以达到预期的喂养 位置。
确保鼻饲液的卫生标准,避免感染和
速度控制
根据患者的消化能力和 耐受程度,控制鼻饲液 的注入速度。
量控制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嘱 ,控制每次注入的鼻饲 液量。
时间间隔
合理安排每次注入的时 间间隔,以保持患者的 营养需求和舒适度。
观察与调整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及时调整注入速度和量 ,以确保安全有效。
05 鼻饲患者护理案例分享
案例一:长期卧床患者的鼻饲护理
鼻饲法ppt课件
如食管癌、胃癌等,导致无法正常进食。
消化道疾病患者
如帕金森病、脑瘫等,导致咀嚼和吞咽困难。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由于身体虚弱或失去行动能力,无法正常进食。
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
鼻饲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鼻饲法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营养支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
历史
随着材料科学和技术的进步,鼻饲管的材质和结构得到了不断改进,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鼻饲法的操作技术和护理方法也不断完善,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
发展
02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管
润滑剂
其他
选择合适型号的鼻饲管,确保管径合适、材质柔软。
用于涂抹在鼻饲管前端,减少插入时的摩擦。
消毒棉球、手套、注射器等。
01
02
一般成人插入深度为45-55cm,儿童适当减少。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高、体型等因素,确定胃管插入的深度。
清洁鼻腔,确保无异物。
润滑鼻饲管前端,捏住鼻子,快速将胃管插入鼻腔。
总结词
胃管堵塞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鼻饲液无法通过胃管流入患者胃内的现象。
胃管堵塞可能是由于鼻饲液的粘稠度过高、胃管扭曲或打折、咽喉部刺激等原因引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鼻饲液的稀释度、检查并调整胃管的位置、使用适当的冲洗方法清除堵塞物等。同时,注意定期更换胃管,以减少堵塞的发生。
鼻饲液的输注速度应适中,不宜过快或过慢,一般以每小时40-60ml的速度输注。
在鼻饲法结束后,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呛咳等症状。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对于长期进行鼻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口腔护理和鼻腔清洁,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预防感染。
消化道疾病患者
如帕金森病、脑瘫等,导致咀嚼和吞咽困难。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由于身体虚弱或失去行动能力,无法正常进食。
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
鼻饲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鼻饲法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营养支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
历史
随着材料科学和技术的进步,鼻饲管的材质和结构得到了不断改进,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鼻饲法的操作技术和护理方法也不断完善,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
发展
02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管
润滑剂
其他
选择合适型号的鼻饲管,确保管径合适、材质柔软。
用于涂抹在鼻饲管前端,减少插入时的摩擦。
消毒棉球、手套、注射器等。
01
02
一般成人插入深度为45-55cm,儿童适当减少。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高、体型等因素,确定胃管插入的深度。
清洁鼻腔,确保无异物。
润滑鼻饲管前端,捏住鼻子,快速将胃管插入鼻腔。
总结词
胃管堵塞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鼻饲液无法通过胃管流入患者胃内的现象。
胃管堵塞可能是由于鼻饲液的粘稠度过高、胃管扭曲或打折、咽喉部刺激等原因引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鼻饲液的稀释度、检查并调整胃管的位置、使用适当的冲洗方法清除堵塞物等。同时,注意定期更换胃管,以减少堵塞的发生。
鼻饲液的输注速度应适中,不宜过快或过慢,一般以每小时40-60ml的速度输注。
在鼻饲法结束后,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呛咳等症状。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对于长期进行鼻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口腔护理和鼻腔清洁,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预防感染。
《鼻饲护理技术》PPT课件
灌注后处理
灌注完毕后,用清水冲洗鼻饲管,以保持通畅。记录灌注 的量、时间和患者的反应,及时报告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Chapter
常见并发症介绍
胃肠道并发症
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可能由鼻饲管刺激、灌注速度 过快、灌注量过多等原因引起。
呼吸道感染
鼻饲过程中,可能导致误吸、呛咳,进而引发呼吸道感染。
鼻饲管堵塞和脱落
鼻饲管堵塞可能由食物残渣、药物沉淀等原因引起;鼻饲管脱落可 能由固定不牢、患者活动过大等原因导致。
并发症的预防
胃肠道并发症预防
控制灌注速度和量,避免过快过多;定期检查鼻饲管位置,确保其 位于胃内;注意食物和药物的搭配,避免不相容物质混合。
呼吸道感染预防
确保鼻饲过程中患者头部抬高,减少误吸风险;定期检查鼻饲管通 畅情况,避免堵塞导致呛咳。
鼻饲管堵塞和脱落处理
发现鼻饲管堵塞时,尝试用生理盐水冲洗疏通; 如无法疏通或发生脱落,需及时更换鼻饲管,确 保患者营养供给不受影响。
05
鼻饲护理技术的质量控制与培 训
Chapter
鼻饲护理技术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鼻饲护理技术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 可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02
它是一种常用的临床营养支持手段,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有效的营养补 给。
鼻饲护理技术的适用人群
适用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如口腔、咽喉手术后的患 者。
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正常,但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 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适用于需要胃肠道休息或减轻胃肠道负担的患者,如急 性胰腺炎、肠梗阻等。
灌注完毕后,用清水冲洗鼻饲管,以保持通畅。记录灌注 的量、时间和患者的反应,及时报告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Chapter
常见并发症介绍
胃肠道并发症
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可能由鼻饲管刺激、灌注速度 过快、灌注量过多等原因引起。
呼吸道感染
鼻饲过程中,可能导致误吸、呛咳,进而引发呼吸道感染。
鼻饲管堵塞和脱落
鼻饲管堵塞可能由食物残渣、药物沉淀等原因引起;鼻饲管脱落可 能由固定不牢、患者活动过大等原因导致。
并发症的预防
胃肠道并发症预防
控制灌注速度和量,避免过快过多;定期检查鼻饲管位置,确保其 位于胃内;注意食物和药物的搭配,避免不相容物质混合。
呼吸道感染预防
确保鼻饲过程中患者头部抬高,减少误吸风险;定期检查鼻饲管通 畅情况,避免堵塞导致呛咳。
鼻饲管堵塞和脱落处理
发现鼻饲管堵塞时,尝试用生理盐水冲洗疏通; 如无法疏通或发生脱落,需及时更换鼻饲管,确 保患者营养供给不受影响。
05
鼻饲护理技术的质量控制与培 训
Chapter
鼻饲护理技术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鼻饲护理技术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 可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02
它是一种常用的临床营养支持手段,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有效的营养补 给。
鼻饲护理技术的适用人群
适用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如口腔、咽喉手术后的患 者。
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正常,但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 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适用于需要胃肠道休息或减轻胃肠道负担的患者,如急 性胰腺炎、肠梗阻等。
《鼻饲护理》PPT课件
护理效果评估与调整
定期评估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时调整鼻饲护理方案,确保患者获得 最佳护理效果。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鼻饲护理教育,提供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护 理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社区与家庭鼻饲护理的推广与实践
社区护理服务体系建设
01
建立健全社区鼻饲护理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专业水
详细描述
当鼻饲管堵塞时,应首先检查鼻饲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确保鼻饲管没有移位或打折。然后,使用温水或稀盐酸 冲洗鼻饲管,注意不要使用太大的力量,以免损伤鼻饲管内壁。如果冲洗无效,可以考虑更换鼻饲管。
胃食管反流
总结词
胃食管反流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呛咳、窒息等严重后果。
详细描述
研发更轻便、柔软、耐用的鼻饲 管材料,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新型鼻饲管结构
优化鼻饲管的弯曲度、长度和插入 方式,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和不适感 。
新型鼻饲管功能
开发具有抗菌、防反流、防堵塞等 功能的鼻饲管,提高护理效果。
个性化鼻饲护理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患者个体差异评估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营养需求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鼻饲护 理方案。
鼻饲护理能够保证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药物治疗,有助于维持生命和促进康复。
鼻饲护理的适用人群
无法经口进食或吞咽 困难的病人,如昏迷 、口腔疾病、脑外伤 等患者。
需要进行鼻饲喂养的 早产儿、老年人和无 法自行进食的病人。
需要进行胃肠减压的 患者,如肠梗阻、肠 道穿孔等。
鼻饲护理的重要性
01
保证病人获得足够的营 养和药物治疗,维持生 命和促进康复。
根据患者情况,将适量的 食物、水、药物等混合配 置成适宜的鼻饲液。
定期评估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时调整鼻饲护理方案,确保患者获得 最佳护理效果。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鼻饲护理教育,提供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护 理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社区与家庭鼻饲护理的推广与实践
社区护理服务体系建设
01
建立健全社区鼻饲护理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专业水
详细描述
当鼻饲管堵塞时,应首先检查鼻饲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确保鼻饲管没有移位或打折。然后,使用温水或稀盐酸 冲洗鼻饲管,注意不要使用太大的力量,以免损伤鼻饲管内壁。如果冲洗无效,可以考虑更换鼻饲管。
胃食管反流
总结词
胃食管反流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呛咳、窒息等严重后果。
详细描述
研发更轻便、柔软、耐用的鼻饲 管材料,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新型鼻饲管结构
优化鼻饲管的弯曲度、长度和插入 方式,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和不适感 。
新型鼻饲管功能
开发具有抗菌、防反流、防堵塞等 功能的鼻饲管,提高护理效果。
个性化鼻饲护理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患者个体差异评估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营养需求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鼻饲护 理方案。
鼻饲护理能够保证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药物治疗,有助于维持生命和促进康复。
鼻饲护理的适用人群
无法经口进食或吞咽 困难的病人,如昏迷 、口腔疾病、脑外伤 等患者。
需要进行鼻饲喂养的 早产儿、老年人和无 法自行进食的病人。
需要进行胃肠减压的 患者,如肠梗阻、肠 道穿孔等。
鼻饲护理的重要性
01
保证病人获得足够的营 养和药物治疗,维持生 命和促进康复。
根据患者情况,将适量的 食物、水、药物等混合配 置成适宜的鼻饲液。
鼻饲术PPT课件
4
编辑版ppt
验证胃管
抽胃液
胃管末端浸入水中
胃管内注5入空气
编辑版ppt
鼻饲常用饮料及温度
常用混合奶、牛奶、果汁、菜汁、肉汁、 米汤、豆浆等饮料。温度一般为38-40℃;目前 主张45℃左右,通过提高液温促进蛋白质的分 解吸收,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6
编辑版ppt
用物准备
➢ 鼻饲盘:治疗盘、铺无菌治疗巾、无菌换药 碗两个分别用于盛温开水和鼻饲液、水温计。
➢鼻饲的温度和速度 营养液的温度38-40℃。持续喂养时,一
般第1天滴入500ml,在第2-3天内逐步过度到 1000-1500ml为宜,少量多餐喂养。
➢鼻饲时的体位
采用鼻饲时及鼻饲后30-60min,让病人保 持半卧位的方法,可使腹腔内脏器下移,减少 对胃的挤压。同时也可采取右侧卧位,使胃贲 门位于体位的高处,能有效地防止胃内 容物反流。
管末端盖帽固定,并用纱布包好,皮筋系紧,用安
全别针固定于枕旁。
6、整理床单位,清理用
物,将注射器洗净后放入
治疗碗内,盖纱布备用。
7、保持半卧位
30-60分钟后再恢
复平卧位。
9
编辑版ppt
固定胃管末端
1
2
3
10
4
编辑版ppt
注意事项
➢ 每次灌食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检查胃管 是否通畅。回抽有胃液后注入少量温开水,鼻 饲完毕后再次注入少量温开水,防止鼻饲液凝 固。 ➢ 鼻饲液温度为38~40℃,每次鼻饲量不超过 200m1,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若灌入新鲜果汁,应与奶液分别灌入,防止凝 块产生。 ➢鼻饲者须用药物时,应将药片研碎、溶解后再 灌入。
➢ 鼻饲液:例如要素膳、牛奶、匀浆膳; ➢ 量:<200毫升,间隔不少于2小时; ➢ 温度:38-40摄氏度,灌注前应先试温; ➢ 放置时间:6小时未用完应冷藏,24小时内
《鼻饲护理》ppt课件
营养不足与改善措施
营养不足的原因
可能是因为患者无法耐受鼻饲管或因为鼻饲 液的营养成分不足等原因导致患者营养不足 。
改善措施
为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高营养、易于消化的鼻饲液;逐渐增 加鼻饲液的量和速度;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 状况并调整鼻饲液的配方;必要时可以采取
肠外营养等补充方式。
05
鼻饲护理的实践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
介绍病患情况、护理方案、护理效果和经验教训
案例二
分享一例鼻饲患者的成功护理经验,重点强调预 防并发症的措施和实际效果
案例三
介绍如何通过鼻饲护理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以 及如何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
经验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
要点一
总结
根据上述案例,总结鼻饲护理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措施,强 调细节决定成败
管道堵塞与预防措施
管道堵塞的原因
可能是因为鼻饲液的颗粒残渣或药物残 渣在管道内沉积,或者因为管道扭曲、 折叠、压迫等原因导致管道通畅性受到 影响。
VS
预防措施
为预防管道堵塞,护士应定期冲洗管道, 每次喂食前应检查管道是否通畅。此外, 应避免在管道内给药,以免药物残渣沉积 导致管道堵塞。对于容易发生管道堵塞的 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较细的管道或使用电 动泵来维持管道通畅。
拔管与护理
拔管指征
根据医嘱或患者病情,当不再需 要鼻饲时,可考虑拔管。
拔管操作
先将固定胶带撕开,缓慢拔出鼻 饲管,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后期护理
拔管后,注意观察局部有无渗血 、渗液等情况,保持局部清洁干
燥。
03
鼻饲护理的注意事项
饮食选择与调配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食物,调配成营养丰富的鼻饲饮食。
《鼻饲护理技术》ppt课件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定期更换鼻饲管及附 件,以减少感染机会。
防止误吸
在鼻饲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半卧位或坐位,以减少误吸的风 险;鼻饲前后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口腔护理和呼吸道护理。
预防胃食管反流
在鼻饲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鼻饲液的量和温度,避免过冷或 过热刺激;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鼻饲液的浓度 和种类。
解释插管目的
向患者解释插管的必要性和重 要性,以获得其理解和配合。
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通过与患者交流、给予心理支 持等方式,减轻其紧张情绪, 以便更好地配合插管。
定期更换插管
遵循更换插管的频率,确保插 管的安全和卫生。
鼻饲液注入不当导致呛咳怎么办?
调整注入速度
适当调整鼻饲液的注入速度,避免过快或 过慢。
合适的体位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 适的体位,如半卧位 、坐位等,以增加插 管的成功率。
润滑插管
使用石蜡油或其他专 用润滑剂润滑插管, 以减少插管阻力。
轻柔操作
插管时动作要轻柔, 避免损伤鼻腔和食管 黏膜。
调整角度
在插管过程中要根据 实际情况调整插管角 度,如头部后仰、偏 向一侧等,以利于插 管成功。
预防并发症技巧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护 理,保持口腔卫生,减 少细菌滋生。
适当调整鼻饲液的注入 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
保持患者半卧位,以减 少鼻饲液反流的风险。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在需要的情况下,预防 性使用抗生素,以降低 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
05
典型案例分享与讨论
成功案例分享
《鼻饲护理技术》ppt 课件
汇报人: 2023-11-16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定期更换鼻饲管及附 件,以减少感染机会。
防止误吸
在鼻饲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半卧位或坐位,以减少误吸的风 险;鼻饲前后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口腔护理和呼吸道护理。
预防胃食管反流
在鼻饲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鼻饲液的量和温度,避免过冷或 过热刺激;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鼻饲液的浓度 和种类。
解释插管目的
向患者解释插管的必要性和重 要性,以获得其理解和配合。
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通过与患者交流、给予心理支 持等方式,减轻其紧张情绪, 以便更好地配合插管。
定期更换插管
遵循更换插管的频率,确保插 管的安全和卫生。
鼻饲液注入不当导致呛咳怎么办?
调整注入速度
适当调整鼻饲液的注入速度,避免过快或 过慢。
合适的体位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 适的体位,如半卧位 、坐位等,以增加插 管的成功率。
润滑插管
使用石蜡油或其他专 用润滑剂润滑插管, 以减少插管阻力。
轻柔操作
插管时动作要轻柔, 避免损伤鼻腔和食管 黏膜。
调整角度
在插管过程中要根据 实际情况调整插管角 度,如头部后仰、偏 向一侧等,以利于插 管成功。
预防并发症技巧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护 理,保持口腔卫生,减 少细菌滋生。
适当调整鼻饲液的注入 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
保持患者半卧位,以减 少鼻饲液反流的风险。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在需要的情况下,预防 性使用抗生素,以降低 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
05
典型案例分享与讨论
成功案例分享
《鼻饲护理技术》ppt 课件
汇报人: 2023-11-16
鼻饲护理ppt课件
鼻饲的适用人群
01
02
03
04
昏迷或无法经口进食的 患者。
口腔、面部、食管手术 或功能异常的患者。
神经性吞咽困难的患者 。
长期卧床、衰弱、昏迷 的患者。
鼻饲的注意事项
保持鼻腔清洁干燥,避免 感染。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有 不适及时调整或停止鼻饲 。
插入胃管时要轻柔,避免 损伤鼻腔或食管黏膜。
注意食物温度和流速,避 免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刺激 胃黏膜。
社会支持与普及教育
1 2
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鼻饲护理技术的研发 和应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相关产业。
公众教育
通过媒体、公益活动等形式,普及鼻饲护理的知 识和技能,提高公众对鼻饲护理的认知和理解。
3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鼻饲护理事业,形成政府、企 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推动鼻饲护理事业的 可持续发展。
鼻饲护理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鼻饲护理概述 • 鼻饲护理操作流程 • 鼻饲护理的并发症及处理 • 鼻饲护理的日常护理建议 • 鼻饲护理的未来展望
01
CHAPTER
鼻饲护理概述
鼻饲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插入胃管, 将食物、药物等营养物质直接送 入胃中的护理方法。
目的
为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营养 支持,保证患者的基本营养需求 ,促进康复。
建议每日进行口腔清洁护理, 使用软毛牙刷和牙膏清洁牙齿 和口腔粘膜,保持口腔卫生。
同时,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 牙周治疗,预防口腔疾病的发 生。
保持营养均衡
鼻饲患者需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身体需求。
在鼻饲饮食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高营养、易消化、低残渣的食物,以保证营养均 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3
鼻饲的目的
❖ 不能或不允许经口进食者,如昏迷患者、 口腔疾患、口腔手术后的患者。
❖ 拒绝进食的患者或不能张口的患者。
❖ 早产儿和病情危重的婴幼儿。
精选ppt
4
食管三个狭窄
❖ 环状软骨水平处, 起始处距门齿15cm
❖ 平气管分叉处, 起始处距门齿25cm
❖ 穿膈肌裂孔处, 起始处距门齿40cm
精选ppt
7
插管操作步骤
(6)昏迷患者插胃管时应先去枕平卧,头 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5cm(会厌部)时, 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 缓慢将胃管插入预定长度。
精选ppt
8
插管操作步骤
❖ (7)确定胃管在胃内。
❖ (8)胶布固定。
精选ppt
9Leabharlann 管操作步骤(9)灌注流质饮食:注食前后用温开水 冲冼,再注入流质饮食200ml;
精选ppt
5
插管操作步骤
(1)核对解释; (2)合适卧位; (3)清洁鼻腔; (4)润滑胃管、预测插管长度:成人约
45~55cm,相当于前额发际至剑突处。
精选ppt
6
插管操作步骤
(5)插管:一手 用纱布托住胃管, 一手用镊子夹胃管, 沿鼻腔轻轻插入, 当胃管通过咽部 (约14~16cm), 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顺势将胃管插入预 定长度。
尤其是通过食道管三个狭窄部位时。 ❖ 4.插管过程中如遇病人恶心、咳嗽剧烈应让病人暂时休息,不可动作
粗暴,如果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表明误入气管,应立即 拔出胃管。 ❖ 5.留置胃管期间要加强病人的口腔护理。 ❖ 6对精神过度紧张者做好心理护理,指导配合技巧,对咳嗽或呕吐剧烈 者病情允许可适当用镇静药 ❖ 7 昏迷患者安全问题:因昏迷病人对各种反应非常迟钝或完全无反应, 在插胃管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一旦出现紫绀、呼吸异常等病情变换, 要立即拔出胃管,重新操作,确认胃管在胃腔内(清醒病人)
精选ppt
15
鼻饲护理
❖ 1) 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安排各项治疗和 护理时间
❖ 针对脑卒中昏迷或吞咽障碍的患者,要积极 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加强医患沟通与合作, 合理安排各项操作时间,使雾化吸入、吸痰、 翻身扣背等各项操作尽量在鼻饲前进行,以 免引起胃内容物返流。
精选ppt
16
鼻饲护理
❖ (2) 使用鼻饲体位。 ❖ 每次注食前除常规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还
3.往胃管内迅速推入20ML空气,并同时用听诊器在 胃部听是否有气过水声,如有代表胃管在胃内。
精选ppt
11
留置胃管的方法与技巧
❖ (1)清醒病人:清醒病人操作前先做好解释 工作,消除病人恐惧心理,避免紧张,取得 病人的配合;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动作轻柔, 避免呛咳反应,随病人的吞咽顺势插入,注 意与病人的吞咽动作同步。
定胃管。在胃管外露部分做好标记,每次鼻
饲前检查胃管位置,并进行班班交接。防止
患者因翻身、躁动等原因导致胃管脱出,尤
其是昏迷患者反应不灵敏胃管误入气道后果
精选ppt
18
非常严重。
鼻饲护理
❖ (4)规范鼻饲操作,注意鼻饲液的量及温度,为 减少胃潴留发生,鼻饲前要进行抽吸,尤其是年老 体弱消化功能差的病人,先确定有无胃潴留,同时 记录潴留量,分析原因,暂停进食或给予助消化药 物,继续鼻饲者宜半量100ml,鼻饲温度在40度左 右。喂流质时间由每2小时延长为3—4小时一次。 每次注入时间为20—30分钟。可有效减少食物返流。
应抬高床头30-45度角,患者保持右侧卧位, 以利于胃排空。约1-2小时改为专科体位,可 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精选ppt
17
鼻饲护理
❖ (3) 适当加长胃管置入长度
❖ 确保胃管的正确位置,有研究发现胃管进入 越短,越易发生误吸。将胃管向胃内延伸8~ 10cm,使胃管前端在胃体部或幽门部,则注 入的食物不易反流[。对鼻饲患者,妥善固
鼻饲法
栾旭慧
精选ppt
1
导言
对于昏迷病人,或消化道疾病 如肿瘤,食道狭窄,颅外伤以及其 他不能由口进食或不愿由口进食的 病人,为保证病人能摄入足够的蛋 白质和热量,可通过经胃肠导管供 给其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那么, 如何操作呢?
精选ppt
2
概念:
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 胃内,从管内灌入流质饮食 、水和药 物的方法。
精选ppt
从口腔滴入少量水刺激病人吞咽,再顺势将
胃管置入。
精选ppt
13
留置胃管的方法与技巧
❖ (3)深昏迷病人:操作方法同教科书中所述 为防止食管反流置入深度延长8~10厘米。
精选ppt
14
注意事项
❖ 1.对于清醒病人应充分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充分配合。 ❖ 2.操作前做好评估工作,选择无损伤、较宽的一侧鼻腔进行插管。 ❖ 3.插管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胃管应充分润滑,避免损伤食道黏膜,
精选ppt
12
留置胃管的方法与技巧
❖ (2)有吞咽反射的病人:操作技巧包括动作
轻柔和有效刺激病人的吞咽反射并同步顺势
成功置管。要选择病人在比较安静的状态下
置管,操作轻柔,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当病
人出现呛咳或烦躁时暂停操作,当胃管前端
到达咽后壁时会有阻力感,此时用胃管前端
刺激咽后壁使病人反射性的做吞咽动作,或
精选ppt
19
鼻饲的预见性护理
❖ 观察胃管是否移位 通过观察鼻外胃管的长度或外露的标记及早发现 位置的变化。 6. 2 每次鼻饲前判断胃管是否在胃中 用回抽胃液的方法来判断。 6. 3 每次鼻饲前判断是否有胃潴留 回抽胃内容物超过200 ml 时为 胃潴留,应暂停鼻饲喂养,通知医生处理;持续鼻饲者应4~8 h 监测1 次。 6. 4 防止食物反流和误吸 鼻饲时抬高病人床头30~60°角,可借重 力作用防止食物反流和误吸。鼻饲后30 min内不可翻身、搬动病人。 6. 5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有腹泻、腹胀及胃出血(应激性胃溃疡) 等症状。 6. 6 鼻饲用药疗效观察 如鼻饲思密达治疗新生儿胃黏膜出血等。
(10)胃管开口端反折,纱布包好固定; (11)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12)洗手,记录。
精选ppt
10
确定方法有:
❖ 1、胃管插入到之前测量的位置时,就用20ML或 30ML的空针回抽,看是否有胃液,以确定胃管是否 在胃内。
2.将胃管末端放入水杯中看是否有气泡溢出,如有代 表胃管在气道内,而不是胃内,应重新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