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家庭教育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家庭教育
刘定权
【摘要】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并不亚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岁看成年,七岁看一生”说明了尽早开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作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从氏族部落开始,人们就懂得推选品德高尚、能力超群的人作为首领,而这些能够成为品德高尚、能力超群的人,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古圣先贤们留下了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至理名言,这些至理名言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言行准则和精神粮食,发展到今天,形成了独特而实用的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家庭教育;识字教育;思想道德;精神内涵
一、问题的提出
《增广贤文》曰:“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近四十年来,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一胎”现象十分普遍,孩子成了家里的“稀有资源”。当今社会,太多家长哭诉现在的孩子“真难管教”。在“难管教”之下,衍生出来的家庭问题层出不穷,如:不团结、不听话、忘恩负义、桀骜不驯等,“孝子”也正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颜氏家训》曰:“子生咳(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半月谈》也指出:“家庭教育曾经是中国文化的优势资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正面结果。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巨变,家庭教育的支柱正在崩塌,其中
过去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观遭到破坏,重智轻德成为家庭教育的普遍趋向,造成的严重问题亟待引起重视。”于是,在物质生活奔小康,精神生活却在倒退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以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就成了每位为人父母者的一大难题。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精神世界,鄙视人本性上的贪婪与粗俗的物欲要求,正是应对这一难题的良方。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过:“拯救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危机需要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所以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这里不谈大乘佛法,只谈中国传统文化。
二、家庭教育的常见问题
(一)过分宠爱,忽视精神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太快,物质生活非常丰富;“一胎”政策更突显了孩子的宝贵。因此,许多父母对子女过分宠爱,无论孩子有什么要求,家长都会尽量满足,却忽视其心理需要,没有对其进行思想道德、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的教育。长此以往,孩子的占有欲强,遇到困难挫折就一蹶不振,容易形成孤僻不语、自私自利、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性格缺点。
(二)揠苗助长,过分专制
如今,一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坑害了多少家长:拼命强迫孩子提早学走路、学写字,过早进入各类补习班、培训班……严重超过了孩子的接受能力。父母认为自己是“过来人”,很容易以一种权威、专家的态度教育孩子,为孩子规划他的未来。长此以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是不利的。
三、运用传统文化进行家庭教育
(一)运用《弟子规》进行文明礼仪启蒙教育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
《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弟子规》是一部非常适合幼儿启蒙教育的书籍,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并且按照《弟子规》的要求践行,它将会使孩子们受益匪浅。“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让孩子明确如何对待父母言语;“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可以教育孩子做事要告诉父母、私藏东西是不对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教育孩子要懂得长幼有序,凡事要先尊重尊长。这对于当今社会很多家长餐桌上让孩子先吃,物质上让孩子先享受等做法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再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这不正是“诚信教育”吗?但对于小孩子来说,讲什么“诚信教育”他哪能听得懂,但是教育他要按照那几句话去做,小孩子会非常清楚而且乐意。“祸从口出”、“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这些道理我们成年人容易理解,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就有点难度了,《弟子规》中“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运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进行常识教育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三字经》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其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国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它既是一本启蒙教材,也是一本记录中国姓氏的书籍。《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总共250个隔句押韵的四字短句组成的文章,内容包含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社会、历史、伦理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既可以作为识字教材,又可以学到很多常识,如中国的姓氏、三才四时五谷六畜七情八音等,还可以学到诸如黄香温席、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从三皇五帝到清朝的历史及做人做事的准则,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深远的影响。
(三)运用《朱子家训》进行居家生活教育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其文634字,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拜金如潮、见利忘义的社会中,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有积极意义,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以教育孩子不浪费,对天地万物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