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运至肾小管腔内。
原尿量:180 L/d 终尿量:1.5 L/d 原尿与终尿的成分比较 降低或消失
浓缩 结论 重吸收和分泌
重吸收的百分率不同
皮 质

髓小




细胞
细胞间隙
细胞
(一)物质转运方式与途径
• 转运方式:
被动转运:顺电化学梯度 原发性:ATP,如Na+泵
主动转运:逆电化学梯度 继发性:Na+顺电化学梯 度释能
肾小球
(毛细血管球)
肾 小 体
肾小球压高 形成原尿
脏层→足C
肾小囊
包绕肾小球
壁层
与近曲小管相连
(2)肾小管
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细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髓袢升支粗段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2. 集合管
重点理
肾的微细结构: 解
肾实质 肾小体
皮质
肾单位 肾小管 外髓
内髓
肾小体
集合管、乳头管
3.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改变 如低蛋白血症
血浆胶体渗透压↓→ 有效滤过压↑→GFR↑
(3)肾血浆流量 主要影响滤过平衡点的位置
肾血浆流量大→ GFR↑ 严重缺氧、休克 交感神经兴奋 肾血浆流量
GFR
二、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重吸收:上皮细胞将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 •分泌:上皮细胞将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利于滤过作用
出球小动脉 球后毛细血管网 肾小管周围 利于重吸收功能
二、输尿管 三、膀胱 四、尿道
第二节 尿生成的过程
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 方式:
1. 排出机体大部分的代谢终产物和异物。 2. 调节细胞外液量与渗透压。 3. 维持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肾小球的滤过 原尿
肾小管 集合管
肾小球
肾小囊
皮质 外髓
近曲小管
远曲小管
内髓
髓袢 (loop of Henle)
近髓肾单位的微细结构
集合管 (collecting
duct)
3. 球旁复合体 肾素产生的主要部位
球旁细胞:
入球小A中层特殊分化的C
分泌肾素
致密斑:
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的 变化 调节肾素释放
球外系膜细胞
肾小管 集合管
重吸收
肾小管 集合管
分泌
终尿
尿生成的过程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glomerular filtration):当血液流经肾 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透过 肾小囊的囊腔形成超滤液的过程。
血浆超滤液(原尿)
(一)滤过膜的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滤过膜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C
窗孔50-100nm
髓质 内髓

尿液的引流管道



肾的冠状切面观
(二)肾的组织学构造(显微观)
肾单位
肾实质
集合管
肾单位 集合管
肾单位
皮质 髓质
集合管
肾的微细结构
1.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单位
近端小管
肾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
肾小球
(1)肾小体的结构 肾小囊

肾单位的微细结构
入球小动脉管径>出球小动脉管径
溶剂拖曳:当水分子通过渗透被重吸收时有些 溶质分子可随水分子一起转运。
电中性转运:小管内外无电位变化 生电性转运:小管内外出现电位差
继发性主动转运
• 转运途径:
跨细胞途径:溶质→小管上皮细胞→组织间隙 细胞旁途径:溶质→组织间隙
肾小球的滤过
原尿
水 Na+、Cl-、K+ HCO3H2PO4- 、HPO42葡萄糖 尿素 尿酸 肌酐 氨
1.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Bp:80-180mmg 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肾血流保持相 对恒定,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稳定。
GFR不变
Bp < 80 mmHg: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GFR BP < 40 mmHg: GFR为0,导致无尿
2. 囊内压
如尿路阻塞、结石
囊内压↑→ 有效滤过压↓→GFR↓
125 ml/min
• 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 FF)
GFR
×100%
每分肾血浆流量
19%
(五)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的因素
(1)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
滤过膜的面积:1.5 m2
面积变化
GFR
少尿、无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 管腔变窄或者阻塞
通透性改变
蛋白尿、血尿
(2)有效滤过压
(2)物质所带电荷 电学屏障 正电荷易滤过
原因:滤过膜各层中含有很多带负电荷的物 质,主要为糖蛋白。
不同的分子有效半径和带不同电荷右旋糖酐的过滤能力
滤过能力的值为1.0:表示能自由滤过;0则表示不能滤过
(三)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 滤过的动力 - 滤过的阻力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肾单位的微细结构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 各种物质的转运
近曲小管:重吸收的主要部位
(50-60m2)
重吸收
全部:Glu、AA 部分:65~67%(水、Na+、Cl-、K+等)
分泌:H+
85%(HCO3-等)
髓袢:重吸收-20%水、Na+、Cl-、K+等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球旁复合体的结构模式图
(三)肾的血管
两套毛细血管

肾血液循环特点:
1)血流量大(1200 ml/min血液流经肾,约占心输出 量的1/4,其中90%进入皮质)、流速快。
2)肾内血管走行较直,血液能很快到达血管球。 3)管径: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内压力高 4)动脉在肾内形成两次毛细血管
有效滤过压在逐渐变小 滤过平衡(filtration equilibrium): 当有效滤过压下降到零时,达到 滤过停止状态
(四)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 评价肾小球滤过能力 的常用指标
• 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非细胞性基底膜 网孔(决定通透性)2-8nm
肾小囊脏层上皮C (足C)
裂隙(裂隙上覆盖 一层薄膜)4-14nm
肾小囊的脏层
(二)滤过膜的分子通透性:不同的物质通过
滤过膜能力不同 (1)物质分子的大小 机械屏障
R < 2.0nm,完全滤过 2.0nm < R <4.2nm,滤过量逐渐降低 R > 4.2nm,不能滤过
第十章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组成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泌尿系统
肾 排泄
输尿管
排出代谢废物和异物 调节体内电解质和
酸碱平衡 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
膀胱 尿道
肾素 内分 泌 促红细胞生成素
1,25-二羟维生素D3
第一节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一、肾
(一)肾的外形及断面结构
肾的冠状切面的肉眼观

皮质

肾实质 外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