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而为就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尽力而为就好武汉广雅中学初二(武汉广雅中学初二(八)班郭慧子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镜头一:运动场上。
“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1.5米的横竿;小个子李川连跳三次,也没能越过1.2米的高度。
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
镜头二:春游途中。
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棵小松树。
同学们驻足观望,担心它难以枝繁叶茂。
老师说,尽力去长就好。
尽力而为就好。
这一点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2 【思路点拨】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的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读写并存。
需要我们去认真地读材料,同时又要对材料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把握进行写作。
二是具有内容的多向性、体裁的灵活性、思维的诱发性、写法的多样性。
据此,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无论材料的形式如何,它总有一个主旨,正确理解这个主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之一。
本文题是有两个简短材料和题下要求组成。
在两个镜头材料中,第一个材料是以“人”为中心,阐述“尽力而为”的道理;第二个材料是以“物”为中心,阐述同样一个道理。
在这两个材料中,老师所说的话是立意的关键,这两句话含有共同的生活哲理,即“尽力而为就好”。
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可见命题者在命制这道作文题时,是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的。
3 二、确定文体,选好素材。
确立了文章主旨,就可以以所供材料为依托,由此展开联想,确定文体和写作的角度。
本文题要求自选文体,大家应根据实际确定一种自己最拿手的文体。
如果写记叙文,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来写。
比如从小学到中学,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困难与挫折,或者说见到、听到过同学、朋友与困难、挫折作斗争的故事。
有了这些素材,下一步就是加工材料。
以讲述自身故事为例,我们可以将自己学习、生活中的故事艺术化。
也就是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曲折的故事情节来写记叙文。
如果写成议论文,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行文:①从材料中引发观点。
②概括材料并把材料作为论据。
③把材料作为拟题的依据。
④把材料作为文章的结论。
本文可以“勇于挑战”“努力的过程是最美的”等为中心论点。
在选材上,可以选择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作为论据,来证明“尽力而为”的道理。
4 三、遵循要求,注重表达。
材料作文一般是由材料和要求两个部分所组成。
审题时不仅要吃透材料,还必须看清具体要求,切忌不看要求就匆匆下笔。
如本文不能写成诗歌和戏剧,篇幅不能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等要求,写作时都应严格遵循。
此外,还要注重语言的表达。
如本文题中的两则材料可以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达时,一定要根据所选的文体,运用得体的语言加以表达,力求明晰畅达,自然得体。
总之,材料作文审题要清,主题要明,构思要奇,格式要新。
根据写作要求,题目中所供材料可用可不用,只要你的立意或观点是从材料中来的,即使不引述材料也无妨。
5 星星蜡烛小草一考生6 【满分佳作】亮点:巧用比喻说事理结构井然主旨明7 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你一样可以在自己的星球发光发热。
做不了电灯,就做蜡烛,你一样可以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人照亮前程。
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你一样可以用自己的绿覆盖大地。
“天生我材必有用。
”只是每个人的用途不同,你不必为自己的缺陷而耿耿于怀。
相反,只要你尽力去尝试,用心去做,即使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又有什么关系呢?8 一颗夜空中的小星星,它没有太阳的光辉,也没有月亮的皎洁,甚至没有人类的灯光明亮。
然而,这些小星星却都在努力地释放着光芒。
现在如此,一百年前如此,一万年前亦如此,因为它们叫做恒星。
虽然他们距离地球十分遥远,但是一颗顽强的心却给地球上的生灵以巨大的鼓励。
一根不起眼的蜡烛,它不像电灯那样明亮,也不像台灯那么华丽,甚至没有手电那么方便,但它依然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时刻铭记着自己的使命,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照亮着他人,即使最后得不到人们一丝感激,但它知道,自己付出了就无悔。
9 一棵马路边无人问津的小草,它没有花的漂亮,没有树的高大,甚至没有同伴的洁净,但它一直都在拼命从地下汲取水分,维持自己的生命。
路人一次次的讥讽,一次次的践踏,它都没有后悔。
它知道,人类需要它,自然需要
它。
即使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只要自己付出了,自己努力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就无怨无悔。
世界上太多的事情是我们办不到的,即使自己能办到,也不一定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只要自己相信,自己努力去做即使结果不完美,但只要自己尽力了,就不会后悔。
10 【教师点评】本文开头用一组排比句引出中心议题:一个人,应该尽力去尝试,用心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接着展开阐述,以“一颗夜空中的小星星”、“一根不起眼的蜡烛”和“一棵马路边无人问津的小草”三个平凡的小事物设喻,阐释了“尽力而为就好”的人生道理。
文章结尾,再次归结论点,照应开头,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本文最大的亮点是:应用比喻说理阐释主题,生动形象;以三个并列的小材料来结构文章的主体,首尾关合,层次明晰,主旨显豁。
【满分佳作】亮点:琵琶反弹主题新思想深刻说理透11 “成者王,败者寇”,这是历史自古的游戏规则;“只许成功、成者王,败者寇” 这是历史自古的游戏规则;只许成功、成者王不许失败” 这是很多人内心根深蒂固的概念。
正因如此,不许失败”,这是很多人内心根深蒂固的概念。
正因如此,无数人为此给自己戴上了沉重的枷锁,给自己制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人为此给自己戴上了沉重的枷锁,给自己制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逼迫自己疯狂地去追逐成名成王!只许第一、不许第二!逼迫自己疯狂地去追逐成名成王!只许第一、不许第二!清华大学年仅36岁的学者焦连伟在学术竞争的巨大压力下,岁的学者焦连伟,清华大学年仅岁的学者焦连伟,在学术竞争的巨大压力下,为追求更加杰出,每天拼命地工作,年个科研项目每年不到 2 个科研项目,追求更加杰出,每天拼命地工作,6年12个科研项目,每年不到天的假期,终于把这位奇才逼上了绝路,英年早逝!林彪,天的假期,终于把这位奇才逼上了绝路,英年早逝!林彪,毛主席钦点的接班人,为了更早成为第一,不择手段夺位篡权,席钦点的接班人,为了更早成为第一,不择手段夺位篡权,最后机毁人亡,成为历史的罪人;而敬爱的总理周恩来,机毁人亡,成为历史的罪人;而敬爱的总理周恩来,总是根据自身实际和当时国情,总是宁愿甘作第二,总是尽心尽力为国为民,身实际和当时国情,总是宁愿甘作第二,总是尽心尽力为国为民,终于多次在危难时期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终于多次在危难时期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终于因尽力而为而名垂千古!垂千古!12 记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记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所以,我要说,做最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所以,我要说,好的自己,尽力而为就好!失败和成功一样精彩! 好的自己,尽力而为就好!失败和成功一样精彩13 布鲁诺,坚决反对地心学说,布鲁诺,坚决反对地心学说,提出宇宙无限的崭新学说,却被罗马教皇残忍地烧死在鲜花广场。
他已尽力而为,学说,却被罗马教皇残忍地烧死在鲜花广场。
他已尽力而为,虽败犹荣,他的热血在鲜花广场上刻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迹!虽败犹荣,他的热血在鲜花广场上刻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正是谭嗣同从容就义的真实写照。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就义的真实写照。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那时的谭嗣同,是多么的豪迈、多么的慷慨!快哉!”那时的谭嗣同,是多么的豪迈、多么的慷慨!哪怕是死亡的结局,但此生足矣。
因为他为自己、为国家,是死亡的结局,但此生足矣。
因为他为自己、为国家,尽力而为了。
他的精神,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而为了。
他的精神,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万户,世界上第一个尝试飞天的人,万户,世界上第一个尝试飞天的人,虽然和他的火箭一起在半空中灰飞烟灭了,半空中灰飞烟灭了,但他永远住在了自己日夜梦想的太空上——月球上以万户命名的环形山昭示着他不可撼动的航天月球上以万户命名的环形山昭示着他不可撼动的航天鼻祖的地位。
他是失败了,但他尽力而为了,鼻祖的地位。
他是失败了,但他尽力而为了,他的一生是辉煌的!煌的!14 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许多向他们一样的“ 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许多向他们一样的“失败但他们皆为梦想尽力而为了。
虽然“ 者”,但他们皆为梦想尽力
而为了。
虽然“出师未捷身先但他们无悔矣!他们的生命因尽力而精彩!死”,但他们无悔矣!他们的生命因尽力而精彩!因尽力而永恒!永恒!可是,也还有更多的人不懂得“尽力而为就好”的哲理,可是,也还有更多的人不懂得“尽力而为就好”的哲理,他们殚思竭虑赌上自己的一生,只为了那个所谓的成功,他们殚思竭虑赌上自己的一生,只为了那个所谓的成功,所谓的第一。
周瑜,风流倜党,聪明绝顶,谓的第一。
周瑜,风流倜党,聪明绝顶,本可作出自己最精彩的人生,本可成就一番恢弘大业,彩的人生,本可成就一番恢弘大业,却执意要和诸葛孔明一争高下。
终于,长啸一声,既生瑜,何生亮” 口吐鲜血,争高下。
终于,长啸一声,“既生瑜,何生亮”,口吐鲜血,活活气死,为自己不懂“尽力而为就好”枉付了卿卿性命!活活气死,为自己不懂“尽力而为就好”枉付了卿卿性命!15 其实,不是所有的美梦都能成真,其实,不是所有的美梦都能成真,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实现。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有多少人能真正地“至险远之地” 实现。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有多少人能真正地“至险远之地” 早生华发、壮志未酬的人数不胜数,叹息“行路难、行路难,呢?早生华发、壮志未酬的人数不胜数,叹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人更是成千上万。
但是,只要抱定“ 多歧路、今安在”的人更是成千上万。
但是,只要抱定“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心态,只要尽力而为、上下求索、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心态,只要尽力而为、上下求索、屡败屡战,无论是否成功、是否第一、是否“至险远之地” 屡败屡战,无论是否成功、是否第一、是否“至险远之地”,都可以活出无怨无悔的精彩人生!可以活出无怨无悔的精彩人生!16 紧扣“ 就好” 【点评:此文优点是,1.紧扣“尽力而为”与“就好”,特点评:此文优点是,紧扣尽力而为” 别是划了红色线的的句子,很好地突出了后者,别是划了红色线的的句子,很好地突出了后者,很多只会扣住“尽力而为”这一个要素,却忘了扣住“就好” 扣住“尽力而为”这一个要素,却忘了扣住“就好”(即适可而止,量力而行,不求过高的目标”等等)“适可而止,量力而行,不求过高的目标”等等)这第二个要素,顾此失彼肯定是偏题的。
本文切中要害,个要素,顾此失彼肯定是偏题的。
本文切中要害,严密周引用王安石的名言十分得体,到。
2.引用王安石的名言十分得体,作者文化积累丰富,为引用王安石的名言十分得体作者文化积累丰富,本文上升为最佳作文奠定了基础。
事例丰富得体事例丰富得体,本文上升为最佳作文奠定了基础。
3.事例丰富得体,尤其是还会正反对比用例,说服力很强。
本文满分。
还会正反对比用例,说服力很强。
本文满分。
】17 【重要启示:我们平时写作文就是要有精品意识,常常多花心重要启示:我们平时写作文就是要有精品意识,写一两篇精品,不久,写作技巧就会融会贯通的。
思,写一两篇精品,不久,写作技巧就会融会贯通的。
写作高手就是这样造就的。
全体同学要向郭慧子学习。
手就是这样造就的。
全体同学要向郭慧子学习。
】18 尽力而为就好吗一考生我的同学这次考试失利了,我安慰她说:“尽力而为就好。
” 她很严肃地盯着我的眼睛,说:“不是尽力就好,尽力只是为犯错误找借口。
”她盯着我,脸色越来越沉,我感到火苗已经烧到我的头发了,得赶紧灭火,于是我妥协了。
她这才放过我。
稍候,她调节了一下情绪,开始给我讲她小时候的一件事。
19 “那时候,我上三年级,老师总是布置好多作业,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取巧的办法,我跟老师说:‘我尽力了,但不会做,没办法。
’老师无奈地摇摇头。
我的这个办法成功了,于是很快这个办法就在班里传开了,所有同学都用这方法。
后来,换了个老师,老师针对这一现象开了一次班会。
班会上,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是关于豹子的。
他说:‘有一只小豹子出生三个月后,豹妈妈让它去打猎,它嫌苦嫌累,便在外面游荡了一会儿,回去对妈妈说,我尽力,可抓不到。
豹妈妈心疼孩子,说:孩子,尽力就行了,我去打猎吧。
豹妈妈让小豹子休息。
日子一天天就这样过去了,终于有一天,豹妈妈老了,再也打不了猎了,可是小豹子早已过了最佳学习时期,爪子和奔跑能力早已退化。
’” 20 “老师对我们说:‘如果不是一句尽力就好,小豹子和豹妈妈会有这样的结果吗?尽力而为只是借口,你扪心自问,你们真的不能做得更好
吗?’”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用尽力这个借口搪塞他人,搪塞自己。
” 21 她看了我一会儿,继续说:“你知道尽力而为的下一句是什么吗?尽力而为,命中注定。
当然,这是我加的。
可是,实际上,真的什么都是命中注定的吗?不可更改了吗?人生下来就已经注定了结果,关键是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挫折数不胜数,不能站在山脚下,想像一下自己可能爬不上去,转过身就对自己说,我爬不上去,我尽力了。
爱拼才会赢,并不是仅仅尽力而为就好。
” 22 我一直都知道,我这个同学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对她说:“我明白了,尽力是达到身体或心理的极限,所以,我们要拼搏。
” “不错,接受新思想,挺快嘛。
”她满意地点点头。
人生中遇到的挫折有很多,可是尽力只是借口,要努力拼搏,爱拼才会赢,不是仅仅尽力而为就好了。
23 【教师点评】本文作者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借同学之口,提出了一个新颖而独到的观点:“不是尽力就好,尽力只是为犯错误找借口。
”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展开,重心部分是同学向“我”讲述的她小时候的一个关于学习的小故事——同学曾以“我尽力了,但不会做,没办法”的借口来搪塞老师,逃避作业;但后来一位新老师讲述的关于“小豹子”的故事,使得同学改变了“只要尽力就好”的观念,懂得了“爱拼才会赢”的道理,“我”从同学的故事中也顿悟到“尽力是达到身体或心理的极限”的人生哲理。
本文的亮点在于:立意独到,主旨新颖;思想深刻,说理透辟。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