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4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4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科学八下知识点集合第一章第一节;磁场(1)磁体磁性最强的部位是磁极。

N极:北极,S极:南极(2)磁力:吸引或排斥。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4)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5)磁场方向: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磁场方向。

(6)磁感线模型:带箭头的曲线,箭头方向表示磁场方向。

(7)地球产生的磁场叫地磁场(地理南极为地磁北极,地理北极为地磁南极)(8)太阳表面的黑子,耀斑,太阳风都与太阳磁场有关。

第二节:电生磁(1)电生磁:奥斯特实验(2)右手螺旋定则:通电螺线管辨别磁极:四指为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N极(北极)(3)直线电流的磁场方向辨别:大拇指为电流方向,四指为磁场方向。

(4)电流的磁效应,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产生磁场注意:通线螺线管的磁感线外部:从N极到S极,内部:从S极到N极第三节:电磁铁的应用(1)电磁继电器:开关(低电压控制高电压)(2)DVD光盘没有磁性物质(只有镭射物质)(3)录音机和录像机的磁头有电磁铁制成,电话机,发电机,电动机,电磁起重机,洗衣机,电饭锅等。

第四节:电动机(1)电动机:通电线圈能在磁场中转动的原理。

(2)左手定则:磁感线垂直通过左手掌心,四指为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即为受力方向。

(闭合电路)(3)转子,定子。

第五节:磁生电(1)法拉第发现条件和规律→电动机(2)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导体就会产生电流。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3)发电机: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根据电磁感应原理(4)注意:条件闭合电路有:电压和电流。

不闭合电路:有电压,无电流。

(5)转子(线圈),定子(磁体)第六节:家庭用电(1)L:火线,N:零线(2)人的安全电压:干燥36V以下,潮湿24V甚至12V以下。

(3)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4)三孔插座的接线方法:上地,左零右火(5)开关接火线(6)低压触电:分为单线触电,双线触电(7)高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例:10个小朋友,火线+零线,不触电,总电压220V,单个人为22V。

浙教版科学八下册第四章知识归纳

浙教版科学八下册第四章知识归纳

科学八下第四章知识要点归纳整理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

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 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5、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6、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依照铁屑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

9、磁感线的特点:(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极)到磁体的南极(S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

10、地磁场地磁场:地球产生的磁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球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存在的一个50夹角,叫磁偏角。

11、奥斯特实验现象:导线通电,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通电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结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12、直线电流的磁场直线电流的磁场的分布规律: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一个个同心圆,离直线电流越近,磁性越强,反之越弱。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复习知识点提要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复习知识点提要

第四章复习知识点提要1.土壤生物有哪些?2.土壤中非生命物质有哪些?(四个实验请看书)3.土壤中有机物来源于哪儿?无机物怎样形成?4.土壤如何形成?土壤的组成成分?5.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6.矿物质颗粒的种类?7.土壤分类及质地特点?8.土壤性状?9.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主要与何有关?10.植物的根系;11.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何因素有关?(探究植物根系的分布与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12.根吸水主要部位;13.根尖结构;14.细胞的失水与吸水条件;(看植物细胞失水实验)15.植物缺少氮、磷、钾各表现出的症状;16.水华与赤潮;(水体富营养化过程)17.茎的分类与举例;18.茎横切面各结构名称及功能;19.哪类植物茎不能加粗?为什么?举例20.水、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两个实验P116,P117)22.蒸腾作用的意义;23.叶的结构两个实验(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水从叶片上下表面散发;现象、结论等)24.保卫细胞的特点及作用;25.植物体内水的运输路径;26.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哪儿?27.会引起土壤污染的污染物有哪些?28.影响土壤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因素有哪些?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B、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和气体两大类。

C、土壤中不存在微生物。

D、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

2.根尖结构中许多小而排列整齐且多呈方形的细胞,能不断分裂,使根生长的这部()A、根冠 B、分生区C 、伸长区 D、根毛区3.植物吸收水分最主要的部位是……………………………()A.分生区 B.伸长区C.根冠D.根毛区4.把新鲜萝卜放在浓盐水里,萝卜的质量变化是……………………………………()A、减少B、增加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5.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基本路径是…………………………………………()A、叶的筛管→茎的筛管→根的筛管B、根的筛管→茎的筛管→叶的筛管C、叶的导管→茎的导管→根的导管D、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导管6.温带地区的松树年轮第一年秋材与下列哪项之间界限最明显:……………()A、第一年春材B、第一年秋材C、第二年春材D、第二年秋材7.某些植物的茎,如玉米、小麦等,一旦长成就不能加粗,原因是…………()A.不再获得营养 B.没有形成层C.植物已经停止生长 D.形成层受到破坏8.夏秋季节,木本植物茎中形成层向内分裂出的细胞可形成:……………()A 、髓B、韧皮部 C、木质部D、树皮9.无土栽培就是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培育植物的方法。

第4章植物与土壤复习课件—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备考

第4章植物与土壤复习课件—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备考

例17.给植物打针输液是植物施肥和防治病虫
害的常见方法。打针输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针
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质部,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B
A.输液液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有机物
B.过程不易污染环境保护了人畜安全
C.液体进入木质部中的筛管往上运输
D.此方法操作简便但肥料利用率不高
例例185.. 在探究植物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和蒸腾作用活动中, 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 方案,请你
应采用的对照实验是( B ) A.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作肥料
当细胞液的浓度

C.移栽时剪去幼苗所有叶片
④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A.①和② 3.水分的利用和散失
知识点4: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3.种子处理:成熟的活种子,时刻进行
作用,
B.②和④ (1)运输水分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

制定和实施探究方案:①取一段柳的枝条,将其下部
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 状,加快繁殖速度
C.向上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C.移栽时剪去幼苗所有叶片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气孔是两个

细胞之间的小孔,
D.农业生产中多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
下列是白枇杷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有错误的是( )
处理成只有木质部后,插入装有土壤浸出液(无色透明,其成分
例11.已知白菜叶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 现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质量相同 的新鲜白菜叶,作如表处理。
甲乙

涂凡士林的 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丁 上、下表皮
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5小时后称重,其重 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 丁→丙→。乙→甲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四章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四章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夏天,叶片吸收的光能有一部分会转化成热能,从而使叶片的温度升高。叶片温度过高,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各种生理活动的进行,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某些叶片生命活动完全停止。蒸腾作用降低叶片温度的原理:当液态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散失到大气中时,会带走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叶片的温度不会过高。
3.探究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液体压强计的 形玻璃管内灌满稀释的红墨水,左边用橡皮管将木本植物枝条(如海桐、梧桐枝条等)与 形玻璃管左侧连通。
睡莲
2.教材第155页活动(下):水从上、下表皮的什么结构散发出来
(1) .
(3)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可以看到叶片的表皮细胞一般呈不规则的扁平状,彼此镶嵌成一层结合紧密的、较为牢固的组织。表皮上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保卫细胞。
实验组别
环境条件
失水速度/(克/时)
A
光照、潮湿
14
B
光照、干燥
32
C
黑暗、干燥
8
(1)在水的表面加上一层油,目的是______________。
防止水分蒸发
[解析] 在水的表面加油,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分的直接蒸发,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2)该实验装置中,锥形瓶上没有刻度,较为准确计量枝条失水质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保卫细胞:叶的表皮上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
保卫细胞如何调节气孔的开闭保卫细胞呈半月形,一个保卫细胞与另一个保卫细胞相邻的一侧,细胞壁较厚,与表皮细胞相连的弓形一面,细胞壁较薄。当阳光照射时,保卫细胞可进行光合作用,使其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而吸水,吸水膨胀后,保卫细胞就会向细胞壁薄的一侧扩展,使气孔逐渐开放;若保卫细胞失水,它们就会相对回缩,使气孔逐渐关闭。

浙江版科学八下第四章按章节知识点详细总结

浙江版科学八下第四章按章节知识点详细总结

第4章植物与土壤第1节土壤的成分第1课时土壤中的生命与非生命物质1.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土壤生物是指__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类生物__,包括__动物__、__植物__、__细菌__、__真菌__等。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1)土壤中的空气土壤中的空气基本上来自于大气,但也有一部分气体是由土壤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所以土壤中空气的成分和大气成分不完全相同。

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的__根呼吸__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2)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主要来自降雨、降雪和灌溉;此外,若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也可上升补充土壤水分;地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也可转变成土壤水分。

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3)土壤中的有机物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__排泄物__和死亡的生物体。

这些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形成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的__腐殖质__。

有机物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2课时土壤中的无机盐以及土壤的形成1.土壤浸出液在培养皿中经过加热蒸发后,发现蒸发皿内有残留物,这证明土壤中有__无机盐__。

2.构成土壤的物质有__固体__、__液体__和__气体__三类。

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__矿物质颗粒__和__腐殖质__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__95%__左右。

3.岩石在长期的__风吹雨打__、__冷热交替__和__生物__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4.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主要有__风__、__流水__、__温度__。

5.土壤的形成过程是十分__缓慢__的。

形成1cm厚的表土,一般情况下大约需要__100~400__年,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大约需要__1000__年。

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1.土壤的结构和类型(1)土壤主要是由__矿物质__、__腐殖质__、__水__和__空气__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的。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电与磁知识点总结练习无答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电与磁知识点总结练习无答案浙教版

第四章《电与磁》知识点总结§4-1指南针为何能指方向1.世界上最先的指南工具叫做,其勺尾相当于磁体的极。

2.下列物质能被磁体吸引的是:A铜块;B铝块;C钢块;D钴、镍材料★3.同名磁极彼此,异名磁极彼此。

(磁体间的彼此作用是通过发生的。

)4.下列物质能被磁体永久磁化的是:A铜块;B铝块;C钢块;D铁块。

★5.下列有关磁体说法正确的是:A磁体的中间部位磁性最强;B磁体的两极能够分离;C具有磁性的物体不可能再失去磁性;E人造永磁体的材料是铁做的;F地理北极相当于地磁南极。

★6.磁场的大体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作用,在磁场中小磁针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7.下列有关磁感线说法正确的是:A磁感线是为了形象地表示磁场而成立的一种模型;B磁感线密处说明磁场要弱;C磁感线老是从S极流出,流回N极;D某点磁感线的方向和该处小磁针的S极指向一致;E磁感线的方向不可能相交,即磁场中不可能有相同的磁场方向。

★8.请标出磁感线方向、磁体的磁极:(小磁针的黑色端为N极)§4-2电生磁1.1820年丹麦科学家发觉了电流的磁现象。

★2.实验表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和磁铁一样存在;而且磁场的方向与方向有关;直线电流的磁场散布特点是是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而且离导线越近,同心圆散布越。

3.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比不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性要大大,原因是铁芯在磁场中被磁化后相当于一个。

★4.实验表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的磁场(相同或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与方向有关,二者之间的关系能够用来判定,即用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的电流方向,那么所指的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北极。

★5.请标出A图中螺线管的极性,B图中的电源正负极(小磁针黑端为N极):6.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就组成了一个。

★7.下列产品没有到电磁铁性质的是:A电铃; B电磁起重机; C电磁继电器;D磁悬浮列车; E电动机8.下列工具利用了电磁铁的磁性有无能够通过电流的通断来控制的是:A电铃; B电磁起重机; C电磁继电器;D磁悬浮列车★9.电磁继电器是由控制的自动开关。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复习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复习课件

磁的南极在地理的 北极 附近。
磁带、磁盘、磁卡等。
六、磁性材料的应用
例题1、有一条形铁块,上面的字样已模糊不清,试 用多种方法判定它是否具有磁性。 [答]方法1:根据磁体的吸铁性来判断。取一些磁性物 质(如少量铁粉),如条形铁块能吸引铁粉,就说明 它有磁性,是磁体。 方法2:把条形铁块用细线系住中间,悬吊起来。 如果它具有磁性,它将会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只在 南北方向停下来。如果该铁块不具有磁性,就会在任 意方向停下来。 方法3:另取一根条形磁铁,用其两端分别先后 去靠近条形铁块的某一端,如果两次都能吸引,说明 它是铁块,无磁性;如果一次吸引,一次排斥,说明 它有磁性,是磁铁。
8. 磁感线“北出南回”是指:在磁体的 周围存在磁场 北极 _________,磁感线从磁体_________出发, 南极 回到磁体的_________。
9. 关于磁感线,正确的说法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D )
B.磁铁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铁的南极出来, 回到北极
C.小磁针南极在某点所受的磁力方向,跟该点 磁感线的方向相同 D.小磁针北极在某点所受的磁力方向,跟该点 磁感线的方向相同
安培定则 为圆心的同心圆 其方向可用_____判断。
条形磁铁 3.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____ 相似,两端的极性跟 电流方向 有关. 可以用 安培定则 来判断. 电流大小 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____、 ____、___ 线圈匝数 是否带铁芯 _有关。
4.应用:电铃 、电磁起重机 电磁继电器、电话等 、 电磁选矿 、
四 、 磁 感 线 : 五 、 地 磁 场
1.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画一些 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 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
第一节:土壤的成分
1、土壤中的土壤生物有、、、。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种类有、、、。

思考:土壤样本如何取样??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如何证明??在证明过程中分别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2、书本P129页图4-3测量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若所取用的土壤体积
为V0;此块土壤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1;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2。

(1V1 V2(大于,小于或等于,因为土壤间隙中有。

(2这种情况下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

3、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和。

这些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质,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为绿色植物提供;将土壤浸出液过滤、蒸发、结晶,最终在坩锅内得到的物质是(有机物或无机盐或矿物质颗粒。

4、下列事例与岩石发展成土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岩石风化; B、水流碎石;
C、冷热聚变破石;
D、水结冰能裂石;
E、动植物在地表上活动,死亡;
F、大气中氧气含量缓慢减少
第二节:各种各样的土壤
1、是组成土壤的主要物质之一,因此,就成为影响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

土壤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从粗到细分为。

若有砂粒、粉砂粒、黏粒分别堆积成一堆,那么雨后堆中空气含量最多,堆中水分含量最多。

可见,土壤的渗水性(即透水性与保水性成关系,渗水性与通气性成关系。

2、土壤种类中砂粒、黏粒和粉砂粒大致等量,质地最均匀的是:,保水、保肥性最好的是;通气、透水性最好的是;黏性较差的土壤,土壤中空隙,渗水性,保水保肥性;
其中最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种类
是。

右边土壤模型中属于
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模型的是:
第三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1、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都是通过这一器官吸收进入植物体中。

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与土壤的、、和这些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地下水位越高,植物根系的平均长度就越(长或短。

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

★下列植物没有主侧根之分的是: A 大豆 B 青菜 C 菠菜 D 小麦 E 葱 F 水稻
2、书本P 139图4-17“根的吸水部位在哪里”的实验证明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

根尖是指从根的到的部分,它是根、、最活跃的部位。

根据根尖的和不同,依次可分为、、、 ;请详细说明这些部位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3、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是。

★某同学种了一株花草,为了让它长得快一点,每天为它施肥。

结果花朵很快萎蔫死掉了。

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

7、一株植物缺氮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一株植物缺钾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一株植物缺磷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8、淡水中出现“水华”,海洋里出现“赤潮”,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水体中元素和元素含量过高,最终会使水中的溶解氧 (下降或升高。

第四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1、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叶制造的有机物等都要通过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

植物的茎按形态可分为、、、四种;按组成可分为和 ,
2、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①髓;②树皮;③形成层;④韧皮部;⑤木质部;导管在 ,其主要功能是输送和 ;筛管在 ,其要功能是输送 ;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 ,它的细胞只有层,能不断地进得细胞 ,使茎变粗;水稻、小麦、等植物不能变粗的原因是其结构中没有 ;木制家具主要利用的是茎的。

(P 147
3、下列有关年轮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年轮密处向阳;年轮疏处背阳;
B 、年轮的数目就是该植物的寿龄。

C 、一般年轮密处说明该时期植物生长旺盛;年轮疏处生长缓慢;
D 、一般年轮密处说明该时期气候适宜植物生长;年轮疏处气候相对恶劣;
A 生长矮小,叶有褐斑;
B 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 叶色暗绿带红;
D 只开花不结果
4、水分和无机盐是在茎中央的中运输(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有机物是在茎的中运输着。

割裂橡胶树的树皮,能得到胶乳,主要是局部割断了植物的
第五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1、吸收的水分,经过的运输到达后,有部分从叶中蒸腾出去的。

叶是由叶柄和叶片组成的,叶片是由、和等结构组成的,表皮由大量的的表皮细胞组成,有利于。

2、蒸腾作用是指;蒸腾作用的意义有①②
③;通过实验可知,等因素都能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

下列有关蒸腾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根吸收的水约有1%用于蒸腾作用; B蒸腾作用是根部吸水的唯一动力;
C光照越强,蒸腾作用就越强; D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吸收更多的水分。

E蒸腾作用可以有效低降低叶片温度; F蒸腾作用是个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

3、向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吹气,发现蓝色滤纸变成。

实验发现水是从叶的中散发出来的。

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4、叶的表皮细胞排列,对叶起作用,其中半月形的细胞叫做,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就叫。

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什么气体??的“窗户”,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5、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中运输的途径:①根毛细胞;②茎中导管;③根毛导管;④叶中导管;第六节:保护土壤
1、地球上陆地面积中89%的土地尚不适宜农业生产原因是,
2、目前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是来自于和。

3、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导致土壤的污染,并且破环土壤的和性质;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对土壤产生污染。

4、被蚕食、流失、沙漠化和等,都影响着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