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信未来》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相信未来》。

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流程设置这七个方面把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作以下简单的介绍。

首先,我想向各位老师阐述一下我的教学理念:

一、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提倡启发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出: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应用的能力,从而充分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而教师的指导和启发至关重要,我认为应体现在以下三点:

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的思维。

下面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相信未来》是新课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中第一板块“吟诵青春”第二篇课文。这个板块的重点是感悟青春的生命与力量,进而提高学生诗歌诵读和鉴赏能力,体会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

《相信未来》写于一个疯狂的动乱年代,一个禁锢思想压抑个性的令人绝望的年代,然而作者却顽强地相信未来“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和“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个契机培养学生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从而达成体验青春、完善自我人格的专题目标。

这是我对教材得理解,接下来是学情的分析:

三、学情分析:

首先,从语文的认知结构来看,高一的学生文学积累是比较薄弱的,特别是对于诗歌,所以在这方面要多深入学习。

其次,从情感教育的角度看,高一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需要给予正确的指导,而《相信未来》的主题就是学会在困境中树立坚定的信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

所以,这首诗不仅蕴含了丰富的诗歌知识,而且承载着人生教育的意义,是很好的学习素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即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所以根据课程要求,并结合以上的教学背景,我把本课得教学目标确立为如下几个方面: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诗歌语言,把握诗歌主旨,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并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能力目标:学会分析诗歌意象,锻炼学生独立鉴赏当代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精神。

从教学目标中,我提炼出本课的重难点: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诗人的情感,学会正确朗诵

难点:学会分析具体的意象及其内涵

六、教法学法:在教法学法上,我准备采用诵读法,讨论法,想象描述法,比较赏析法

七、课时安排:在课时安排上,我打算用一课时完成我的教学

下面重点说说我的教学流程设置,共分为四个步骤。

八、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5分钟)

播放张雨生的歌《我的未来不是梦》,给课堂创造一定的气氛,“未来”这个词总是让人充满遐想,用歌声表达未来如此美好,如果用诗呢,你会怎么表达,然后很自然地引到食指的诗《相信未来》

(二)配乐听读,整体感知(5分钟)

1.配乐朗诵,同时让学生自行解决字词问题。

此环节的设置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思索感悟,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介绍。(食指文革)

所谓知人论世,给学生一点必要的背景知识对诗歌的学习和理解非常重要,但我认为在学生自己对诗歌有一定理解后再给出背景知识更为恰当。

(三)深入探讨,品味赏析

这个环节主要提了5个问题:

1.各小节写了哪些内容?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的?请你找出这些意象,并且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第1节: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第4节: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第5节: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2.从一、二两节的意象看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为什么?

此处结合作品的背景,特别是文革期间的状况

3.第三小节的句式表达有什么不同?该怎么断句?为什么?

此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从细处着手,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4.尽管现实如此残酷,但作者依然相信未来,他的依据是什么?

5.全诗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学生发言后教师引导课堂小结

6.师生齐读

诗歌要通过读才能领略其中的感情,读得方式也有很多种,我认为齐读的震撼力最大,最容易引起共鸣,但放在学生都理解得差不多的时候比较恰当。

(四)拓展应用,发散思维

这个环节主要是炼字炼意,揣摩语言。

1.比如:有人认为“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破坏了意境的完整一致,你怎么看?

设计这类开放性的话题是为了进一步积极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允许个性化解读。教师应充分肯定并鼓励敢于怀疑作者的学生,以激发大家的自信心和创新能

力。

2.重点讲解“意象”,并结合古典诗词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象如柳、燕、月、水等加深理解。

此环节的设置不仅扩充了诗歌的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经典的诗歌。

3.另选意象,仿写第一、二节,如果时间剩余,请学生上台朗诵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老师指导,谢谢!

附:板书设计

第1—2节:希望破灭痛斥现实

黑暗

第3节:面对困难表明信念

相信未来

第4-6节:辨明真相相信未来

光明

第7节:发出召唤决心战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