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高校教育论文
90后大学生论文:“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探析
90后大学生论文:“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探析[摘要] 目前,“90后”大学生逐步成为大学生的主体。
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还存在实效性不足的问题:(1)社会、家庭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目标不一致,高校教育效果被弱化。
(2)高校内部系统化教育缺失,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成效欠佳。
(3)90后大学生“独立、自我”,社会远大理想信念难被“同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社会环境、高等教育机构与受教育者几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加强和改进“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统一;坚持学生自身教育与相互教育的统一;坚持高校专业教师教育与政工教育的统一。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一、“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缺失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近年来,特别是从2008年开始,高校迎来了新一代“90后”大学生,大学校园逐渐成了他(她)们的“舞台”。
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观念、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年轻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张扬、时尚”的时代特征。
总体说来,“90后”大学生关注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祖国的未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和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可以说,“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这说明高校与社会有关方面的教育工作是有成效的。
但从实际来看,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还存在着实效性不足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社会、家庭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目标不一致,高校教育效果被弱化一般说来,大学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是有一定理论高度的,对学生的教育主要也是从正面和积极方面展开的,因为我们的大学要塑造出有远大理想与较高思想觉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与此同时,现在很多父母在家庭中对子女进行地多半是“明哲保身”和讲求“实惠”的功利教育,“明哲保身”与学校宣传的社会主义道德相背离,家长的反道德示范与学校的正面教育冲突,而急功近利的“实惠”教育无形中冲淡了对90后大学生进行远大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试论“90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
试论“90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近年来,素质教育在“90后”身上初显成效,但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新时期针对“90后”大学生,高校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树立整体意识,从实施主体、实施客体、实施模式等各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实施模式“90后”素质教育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以培养和发展人的素质为中心的学校教育整体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作为素质教育理念的教育对象,“90后”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基础素质。
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目前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教育观念落后、学校教育及传统的教育方法有待改进;教育总体水平仍偏低、体系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制度建设还不完善。
有一些地方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方式有待改进。
为此,对“90后”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我们要从实施主体、实施客体、实施模式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实施主体研究——教师素质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即教师是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
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来看,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关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要从传统教育中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的参与者、实践者以及学校、社会、家庭间的协调者、沟通者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是道德的引路人,又是品行的示范者。
其自身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生活需求和价值取向等内在的品行修养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教师不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人,还要用自己的品格陶冶人,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
研究表明,大学生中部分人存在道德品质缺失、对人冷漠“90后”浮躁、等特点,因此教导此类大学生的教师师德建设变得尤其重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
传统教育往往将教师的素质聚焦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低。
[大学生,生涯,教育,其他论文文档]浅论“90后”大学生生涯教育的作用及实践策略
浅论“90后”大学生生涯教育的作用及实践策略”论文摘要:在“90后”已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主要对象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结合“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一个现实性问题。
分析“90后”大学生的特征和近四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的新形势可发现,生涯教育是重要的切入口之一。
将生涯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运用“90后”大学生的话语体系,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高校可通过形成多维教育合力,采取立体化、明确化的教育方式,分阶段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关键词:生涯教育;“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背景分析在“90后”出生和成长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全球化、信息化及社会转型期的改革与阵痛决定了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时代差异。
对于“90后”大学生,笔者不倾向于为其贴上性格“标签”,而认为是其在人生发展的特定阶段呈现出的特点。
笔者认为“90后”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呈现出如下群体特征:个人自主意识强、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弱;乐观自信,但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价值取向多元化,但不乏爱国热情;就业理想明晰,但实现过程模糊。
基于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也相应地需要调整。
回顾近四年以来的现状,笔者认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呈现出如下新形势:第一,对正确处理学生价值多元化与核心价值观倡导之间的关系提出更高要求;第二,师生之间情感维系方式、交流渠道发生变化;第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监测、干预等工作更为紧迫;第四,对协调学生个性发展与群体性引导的诉求增强。
“生涯教育”强调人的主体性,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着眼于人一生的发展,旨在将人的潜能、需要与社会关系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自身价值。
将“生涯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有效地贴近实际,为“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摘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这种寓理于做,寓教于乐的方式更易于学生接受,且效果更显著,对学生的影响更久远,更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学校可以利用重大节庆日、重大事件纪念日、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
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帮困扶贫、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发挥“90后”大学生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表现欲望,使他们在关心帮助他人、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体悟到和谐社会的真谛,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最终形成长效实践育人机制。
目前,“90后”已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
由于成长环境的变化,其思想心理行为呈现出与“80后”不同的特征,这些变化必然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而高职院校学生又有着异于普通高校学生的独特的思想特点。
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思想特点,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1 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特点及成因“90后”大学生生活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重大变革的复杂社会背景中,新事物、新观念不断产生,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对处于成长期的“90后”大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思想特点。
1.1 具有强烈的平等参与意识“90后”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多,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多,大都见多识广,再加上受西方思潮的影响,要求平等的意识强烈。
在家时基本上和父母平等相处,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也要求与老师平等交流,并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1.2 善于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但自制能力较差互联网、微博、微信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改变着他们的学习生活方式。
“90后”大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善于利用网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但同时,网络也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
《2024年“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范文
《“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篇一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一、引言作为现代社会的主力军,90后大学生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者,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
然而,在多元文化和信息爆炸的背景下,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研究以S 大学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探讨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二、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1. 普遍存在理想信念模糊现象通过对S大学学生的调查发现,部分90后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的现象。
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缺乏明确的规划,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频繁改变自己的想法。
2. 重视个人发展,忽视社会责任感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部分90后大学生忽视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他们更注重个人利益和短期目标,而对于国家、社会、家庭等长远的利益考虑不足。
3. 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一些消极的、非主流的价值观念通过网络传播,对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过度追求物质享受、沉迷网络游戏等。
三、影响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因素分析1. 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的教育环境和父母的价值观对孩子的理想信念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家庭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教育,导致孩子形成不健康的理想信念。
2. 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是培养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场所。
然而,一些学校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德育教育,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3.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对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一些消极的、非主流的价值观念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冲击。
四、教育对策研究1. 加强家庭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应加强对孩子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父母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强化学校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校应加强德育教育,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加强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论文
浅谈加强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摘要】当前,“90后”大学生已然成为民办高校学生的主体,“90后”大学生的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文章从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入手,提出了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为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90 后”大学生,即指出生于20 世纪90 年代的大学生。
他们的成长历程正值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阶段。
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的“90后”大学生自小生活在条件优越、物质富足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多少挫折,从而形成了这一代青年学生共同的时代烙印。
(一)、道德价值观方面在民办高校里,绝大部分“90后”大学生因其自小生活在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好的生活环境中,其道德价值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在思想政治方面,民办高校的“90后”大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多数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政治思想稳定,对国家的发展和政治前途具有积极的评价。
但是他们认知相对更感性,容易受外部不良思想的煽动和蛊惑,更容易发生过激的行为。
2、民办高校部分“90后”大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对职业生涯缺少规划,部分学生依赖于父母关系的庇护、甚至“啃老”。
大部分学生把眼前的利益看得很重,习惯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事情的利弊。
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愿意承担社会工作,不愿为班级、为集体服务。
3、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大部分都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具有较高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却表现矛盾。
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水平、消费观念等方面普遍偏高,甚至部分对贫穷的同学存在歧视心理。
在诚信问题上,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讲诚信,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却表现出缺乏诚信的行为。
(二)、受社会不良因素,尤其是网络的影响严重据调查,民办高校学生的65%来自城镇,自小生活水平较高,生活地位偏高,进入民办高校后,虽远离父母,但经济上相对自由,大学宽松的管理模式使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境的诱惑,比如:经常出入酒吧、歌厅、酒店等高消费场所,加上自己又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养成了酗酒、抽烟、过高消费、攀比等恶习。
关于“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究
关于“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究论文摘要:文章对当代“90后”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大学对“90后”学生管理工作的不足,深入探寻了如何促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为加强“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为增强“90后”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以便更好地塑造“90后”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
论文关键词:90后;教育管理;以人为本如今,“90后”学生都已经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他们这一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备受社会的关注。
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进入了大学校园。
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是否后继有人,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关系着中华名族的复兴。
一、“90后”的特征“90后”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和“80后”的独生子女有着很大的差别。
他们热情、自信、好胜、求知欲及表现欲强,他们不服输,敢作为,同时他们也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不善控制,人际关系紧张,与周围的人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对他人不能充分的爱护、关心、尊重与理解,经常表现出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他们的眼界越来越宽且有着一种优越感。
因为父母把绝大多数的时间、精力以及财力都花在孩子身上,平时也愿意给他们买各种先进的电子产品,现在的“90后”,很多人都配备iphone,ipad,mac,各种电子产品应有尽有,吃穿都是名牌,有的在小时候还被家长送到优质的亲子培训中心学习,这些都让他们享受到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能够更早地接触新鲜事物和新思想,但这也使他们常常感到自身条件很优越,自己比别人高一等。
可以说“90后”的大学生是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小公主、掌上明珠。
正是因为他们大多数都生长在这种放纵型的家庭,所以他们的依赖感特别强,很多大学生几乎每天都要与父母通电话,而且他们的自控能力也特别差。
这一点和生长在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正好相反。
《2024年“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范文
《“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篇一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一、引言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兴力量,其理想信念的发展不仅关乎个体的成长成才,更是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尤其是作为新生代力量的90后大学生,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变革对其理想信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本文以S大学为例,深入探讨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尝试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二、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一)积极向上的主流90后大学生普遍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崇高的社会理想。
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乐于学习新知,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他们在价值观上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对社会的贡献并重。
(二)多样化的理想追求与前辈相比,90后大学生的理想追求更为多元化。
他们既有传统的学术理想,如攻读更高学位、从事科研工作等,也有新兴的创业梦想,如自主创业、创新科技等。
同时,他们更加注重个人兴趣与职业发展的结合。
(三)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部分学生表现出对未来发展的迷茫和焦虑。
面对就业压力、生活压力以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他们的理想信念有时会受到挑战和动摇。
三、影响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因素(一)社会环境因素全球化、信息化等社会环境变化给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特别是网络信息的传播和舆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稳定的成长环境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
(三)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育是塑造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关键环节。
大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理想信念的教育和引导,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崇高理想。
四、S大学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分析S大学90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我们可以发现该群体在理想信念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论文
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具有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鲜明的思想行为特征,这就需要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改变工作思路,根据“90后”大学生的特点来做好引导工作。
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几个明显特征,并给出了相关的工作思路的建议。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挫折教育心理教育职业规划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我们对“90后”评论较多,认为他们娇生惯养、缺乏责任意识、政治素养、艰苦奋斗精神等,而在2008年我国百年不遇的雪灾、震灾以及成功举办北京奥运等影响较大的事件中,“90后”和“80后”的青年表现出的理性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意识,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得到了社会的共同认可。
自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90后”的青年一代,他们究竟具有怎样的思想特点,以及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应该如何引导,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一)求知欲强,但适应能力弱,抗挫折能力弱。
“90后”大学生常被称为“天之骄子”、“幸福的一代”,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他们好奇心重,知识面宽,见识较广,容易接受更多的新事物,敢于尝试。
但一路走来一帆风顺的“90后”,在面对大学生学习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和因学业、生活带来的极大压力形成反差,在面对评优评先的失败、与人相处的问题上,很多人表现出的抗挫折能力明显下降。
“90后”新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依赖性较强,总是摆脱不了对父母和他人的依赖,在独自面对问题的时候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二)心理问题逐渐增多。
“90后”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6+1”的家庭结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从小就深受家人的呵护与溺爱,私密空间小,不象“70后”“80后”那样可以和兄弟姐妹探讨私密,他们只能通过网络来向同龄人倾诉,性格的养成容易偏离方向。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论文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摘要】“90后”大学生渐成高校教育主体,准确了解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和新方法,才能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自2008 年9 月,第一批“90”后新生开始迈入大学校门,标志着“90 后”大学生时代的到来,“90后”大学生渐成高校教育主体。
面对这一特殊的群体,这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和研究“90后”大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一)自我意识较强,缺乏自我调控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强化了“90”后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
高考制度的改革、就业难问题等各种社会矛盾和体制变革迫使他们去思索、去体验、去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敢于迎接挑战,重视培养自身能力和树立竞争意识,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他们开始深入地了解自己,即自我体验、自我认识的主动性增强。
他们希望了解自己,强烈关心自己才能与品德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迫切。
但是由于自身心理机制尚不健全,自我评价的理性不足,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稳定程度不够,求实精神欠缺、自尊心膨胀等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而走向极端。
同时,团队协作精神欠缺、集体观念淡化,在沟通和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利一面。
(二)思想浅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作为“90后”大学生,由于受现代功利思想的影响,加上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他们将太多的目光投向娱乐圈中影星和歌星和通俗作家的作品,而对政治和现实生活中的榜样不够关注,特别是对道德模范感到比较陌生。
与“80后”相比,他们往往只注重学习专业技能,轻视思想道德修养,且在学习专业技能时,也呈现出重实践而忽视理论的问题。
他们思想浅薄,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价值观。
由于功利思想的泛滥,使得很多数“90后”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注重对毕业找工作和“考研”学习有帮助的学习和活动,而对其他“没用的”学习和活动就不闻不问。
“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系统化重要性和必要性论文
“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系统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摘要:高校根据“90后”新生的群体特点,结合目前入学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大学新生入学系统化教育进行论述。
新生入学教育作为高校重要课程之一,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形成系统化的“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90后”新生入学教育系统化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 (b)-0000-00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第一环,是大学生适应生活变化、学习变化、人际交往变化的需要,是顺利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的关键阶段。
“90后”的大学生有着较为鲜明的思想特点,传统的入学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其学习成长的需要,随着“90后”逐渐成为高校新生的主要人群,高校入学教育理念、内涵以及方式方法必须随之变化。
1“90后”大学新生的群体特点“90后”大学新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一直以来较为优越的成长环境、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和不断侵入的西方价值观都对这个群体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目前的“90后”大学新生思想上具有如下特点:1.1 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但缺乏坚持能力。
“90后”大学生大多成长于网络时代,生活方式多样化,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但缺乏持之以恒的坚韧毅力,容易放弃。
1.2自我意识强,团体协作意识较差。
成长的经历和生活的背景使“90后”大学生强调自我,对内心不接受的东西会表现出厌恶和排斥,喜欢且善于表现自我,希望以自己为中心。
进入大学后,大多希望可以展示自己,自我提升愿望强烈。
自我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集体观念意识较弱,表现欲的增强使得他们的团体合作时协作意识不高,不能充分地谦和礼让,体现团体的价值。
1.3竞争意识强烈,但心里素质偏低,抵抗挫折能力较差。
“90后”大学生对生活的要求更高,面对社会压力更大,因此他们对技能学习、社会求生方面的诉求更多,竞争意识非常强烈。
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试论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摘要】近年来,“90后”大学生开始陆续进入高校,如何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随即而出。
“90后”究竟有怎样的特征?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本文将通过对“90后”大学新生鲜明的思想行为特征客观的解析,给出相关工作的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90后”大学生高校思想教育如今,社会对“90”的关注比较多,他们是聚光灯下的焦点,“80后”与“90后”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完成了一次时代的交接。
人们在谈到“90后”的时候,总是冠以“时尚、非主流、幸福的一代”等等,当他们进入了校园之后,作为教育者更会把他们作为一批特殊群体来看待,如果不能够全面、客观地掌握“90”的情况,就无法开展对他们的思想教育。
一、“90后”个性鲜明(一)个性独立,自我意识强“90后”是一个更自信、更张扬的年轻群体,他们团队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被束缚,个人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总是感觉这个社会或者一些其他的因素制约着他们的发挥、限制着他们的自由,他们渴望自己不论在哪里都成为众人关注焦点,一旦未受关注,自身心理的落差会很大;他们是在父母的羽翼下长大的、对物质需求欲很强的个性群体,他们不喜欢被约束却又在生活上依赖父母的照顾;看似一路平坦的“90后”们在面对大学生活与就业压力的时候,学习生活的极大压力与物质条件的极大反差,让他们感到迷茫与困惑。
(二)心理问题明显他们知识面宽,见识广,好奇心重,容易接受更多的新事物,乐于挑战,喜欢毫不掩饰的表现自我;他们适应能力与抗挫折能力比较弱;空有理想与抱负却不能实际行动;在面对学业的失败、人际关系的问题上,很多“90后”的抗挫能力差就显得越发明显。
在独立面对各种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90后”就表现出适应能力差、依赖性强的特点,在心理方面,就容易出现走极端的现象。
分析当前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管理的创新论文
分析当前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管理的创新论文分析当前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管理的创新论文“90 后”大学生是目前社会上的新鲜血液,是影响着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人才。
处于网络文化飞速发展时代的“90 后”,其理想信念、道德观念等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我们要关注当前“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解决“90 后”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同时在教育管理上发扬创新精神,制定出适合当前“90 后”大学生特点的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当前“90 后”大学生的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当前“90 后”大学生思想特点( 一) 消极的思想特点1. 攀比心理较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特别是对“90 后”大学生而言,基本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他们会更加追求享受生活。
因此,当他们面对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诱惑,就会想办法去追求,特别是看到身边其他人拥有某种流行或者前卫的物品时,他们就会想办法也要拥有,而且会互相攀比,想要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有突出的表现。
因此,现代“90 后”大学生都具有攀比心理。
2. 眼高手低很多“90 后”大学生都具有十分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他们不必为生活发愁,再加上他们作为大学生的那种优越感,导致他们眼高手低。
在找工作的时候,对于工作条件不理想的工作,他们宁愿在家里啃老也不肯去屈就,那种优越感让他们对生活和工作的起点的要求很高。
同时,“90 后”大学生迫切想要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想要一展拳脚,没有什么耐心做基层工作,总是觉得没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但实际上他们的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的优越感,这种眼高手低的思想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 二) 积极的思想特点1. 思想开放改革开放促使“90 后”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由于文明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90 后”大学生思想上的束缚得到降低。
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到那些处于热恋中的学生在秀恩爱。
这种思想上的开放除了表现在伦理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大学生的创造性上,当前“90 后”大学生不会盲目的迷信权威,他们敢于挑战,他们敢于跳出常规,给思想更多的空间去进行创造。
《2024年“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范文
《“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篇一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一、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90后大学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
他们的理想信念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发展,更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本文以S大学为例,深入探讨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期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1. 积极向上,注重个人价值实现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渴望在学业、职业等方面取得成就。
他们热爱祖国,对未来充满期待,愿意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多元化价值观并存,思想活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
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但同时也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社会风气的影响。
3. 理想信念与现实存在落差部分90后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与现实脱节的现象。
他们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在面对就业、学业等压力时,往往感到迷茫和无力。
这可能与他们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等因素有关。
三、教育对策研究1. 加强思想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应加强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举办讲座、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树立远大理想。
2. 强化职业规划指导,提高心理素质高校应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提高心理素质。
通过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组织职业咨询活动等,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
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校应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引入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高校“90后”新生入学教育问题探讨
高校“90后”新生入学教育问题探讨【摘要】随着90后新生的不断增加,高校入学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围绕教育观念的变化、学习压力和心理问题、教育方式的调整、课程设置的优化以及创新教育的探索展开讨论。
90后的新生对教育的认识和期望有着明显的不同,需要高校及时调整教育理念,更加关注个性化教育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学习压力和心理问题成为90后新生入学后的重要难题,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和解决。
教育方式的调整、课程设置的优化以及创新教育的探索也是解决高校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
高校“90后”新生入学教育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探讨来促进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高校,90后,新生,入学教育,教育观念,学习压力,心理问题,教育方式,课程设置,优化,创新教育,探索,结论,问题探讨1. 引言1.1 高校“90后”新生入学教育问题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越来越多的“90后”学生进入高校接受教育。
他们是成长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一代人,对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需求和观念。
高校“90后”新生入学教育问题成为了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90后”一代与以往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加开放、自主、独立,对权威不盲从,更注重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
这些特点对高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机遇。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高校“90后”新生入学教育问题,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观念的变化、学习压力和心理问题、教育方式的调整、课程设置的优化以及创新教育的探索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深入剖析高校“90后”新生入学教育问题,为完善高校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正文2.1 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观念的变化是当前高校“90后”新生入学教育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再仅仅追求成绩的高低。
《2024年“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范文
《“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篇一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一、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90后大学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
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教育经历等多重因素,对其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篇论文旨在深入探讨S大学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二、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1. 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大多数90后大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他们关注国家发展,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在学业、职业、人生规划等方面,他们展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
2. 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
他们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也关注社会公益和环境保护等议题。
然而,部分学生也表现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倾向。
3. 理想信念的模糊与动摇一部分90后大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时,理想信念出现了模糊与动摇。
他们在选择职业、确定人生目标时,容易受到外界舆论的影响,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
三、影响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因素1.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变革、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社会环境因素,对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竞争压力、就业压力等现实问题,也使得部分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波动。
2. 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是影响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因素。
家庭的教育观念、经济条件、父母的行为榜样等,都会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直接影响。
3. 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在塑造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如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教育方法单一等,导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不佳。
四、S大学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根据对S大学90后大学生的调查与分析,发现该校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积极向上的主流趋势,但也存在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 后大学生的特征11 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相对独立自信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大部分90 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他们是长辈、父母的心头肉,这也使他们从小就相对独立自信。
同时,在家庭决策上,长辈都是以孩子的感受为优先考虑,更有甚者竟是直接听取孩子的意见。
这也导致90 后大学生自主意识过强。
他们在与人交流方面一般希望展现出自己成熟、独立的方面,希望教师、学校、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不愿意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接受教育。
12 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价值观向多元化发展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间的交流逐渐增多,致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体制向多样化发展,同时也影响着90 后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多样化。
比如追求欧美文化或喜欢中国古典文化等等。
而在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下,90 后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许多以往不能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间接也培养了他们对新奇事物的接受能力,他们追求刺激、喜欢新鲜,同时,具有广阔的知识面。
290 后大学生的高校教育管理策略21 实施分类引导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传统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单一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影响了教育的全面管理也阻碍了90 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因此,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分类引导的管理模式,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差异化的管理模式,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更适合90 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素质培养。
例如在高校管理中采用指导员分类指导,将学生的日常事务与思想教育分化,利于学生的思想培养也落实指导员的工作职责,完善高校教育管理。
随着高校管理模式逐渐得到完善和升级,分类引导的管理模式也会在各大高校管理中推广开来。
22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注入人文关怀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中,一般实施的是领导下达指令的层次化管理模式,这也在无形中拉远了学生与学校管理层之间的距离,学生在管理中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中。
而现今教育对象已经改变,强硬的管理方式不适合教育和管理90后大学生,换来的只会是反效果。
因而,管理者应在了解和尊重90 后大学生的基础上调整管理模式,从实际出发,关心和理解学生的内心。
在教育管理中注入人文关怀,促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管理模式中的人性化以及高校管理者的关心,进而使得教育管理工作高效的完成。
目前的教育管理模式不应该是灌输式的教育教育方式,而应该是在人文关怀的促进下实施的教育管理模式。
另外,将人文关怀与90 后大学生的心理引导结合在一起,注重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是新型大学教育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23引导90 后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在互联网技术和改革开放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
目前,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也在增加。
我国大学生接受到的信息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尤其是90 后大学生。
他们从小便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中,接触到许多过去同期阶段学生无法接受到的知识,他们聪慧、睿智,但在形形色色的资讯中容易偏离正确的信念和价值观,而90 后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
因此,高校应加强90 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价值观培养等,这不仅有益于学生个体的发展,而且关系着中国未来的发展。
思想教育、价值观培养应贯穿于90 后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
另外,需要引导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通过辩证的观点看待事或物。
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全面发展,进而成为新时代发展中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结语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国高校管理模式从单一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向多样化模式转变。
这不仅是顺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90 后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实施。
教育对象在发生改变,导致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传统教育模式制约了教育体制的完善也阻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90 后大学生个性鲜明,追求与众不同,因此,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现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必经之路,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杨月霞单位江西工程学院抱石艺术学院本 word 为可编辑版本,以下内容若不需要请删除后使用,谢谢您的理解 篇一: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重症肺炎 【概述】肺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占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之首, 在人类总 死亡率中排第 5~6 位。
重症肺炎除具有肺炎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外 , 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 明显受累的表现 , 既可发生于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 亦可发 生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os pi tai acquired pn eumo nia, HAP )。
在HAP 中以重症监护病房(in te nsive care unit ,ICU )内获得的肺炎、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和健康护 理(医疗)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 ,HCAP 更为常见。
免疫抑制宿主发 生的肺炎亦常包括其中。
重症肺炎死亡率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 征,在流行病学、风险因素和结局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 需要一个独特的临床处理路径和初 始的抗生素治疗。
重症肺炎患者可从ICU 综合治疗中获益。
临床各科都可能会遇到重症肺炎 患者。
在急诊科门诊最常遇到的是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
本章重点介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对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只做简要介绍。
【诊断】首先需明确肺炎的诊断。
CAP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 (含肺泡壁即 广义上的肺间质 ) 炎症 ,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 肺炎。
简单地讲 ,是住院 48 小时以内及住院前出现的肺部炎症。
CAP 临床诊断依据包括 : ①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② 发热。
③ 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④WBC > 1099 X 10 / L 或 重症肺炎通常被认为是需要收入 ICU 的肺炎。
关于重症肺炎尚未有公 认的定义。
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公布的 CAP 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将下列症征列为重症 肺炎的表现:①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30次/min ③PaO25d 、机械通气>4d )和存在高危因 素者 , 即使不完全符合重症肺炎规定标准 , 亦视为重症。
美国胸科学会 (ATS ) 2001 年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诊断标准② 入院48h 内肺部病变扩大 > 50%;砂尿(每日177卩mol/L 2mg/dl )频率>30次/min;② PaO2/FiO2 2007年ATS 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 )制订了新的 疗指南》,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新的修正。
主要标准: 机械通气 ② 需要应用升压药物的脓毒性血症休克。
次要标准包括:率>30次/min;② 氧合指数(PaO2/FiO2) 20 mg/dL )⑥ 白细胞减少症(WBC 计数v 4X 109 /L )⑦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v 100 X 10gL )⑧ 体温降低(中心体温v 36 C )⑨ 低血压需要液体复苏。
符合 1 条主要标准,或至少 3项次要标准可诊断。
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F )的定义与SCAP 相近。
2005年ATS 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 ) 制①需要机械通气 ; 。
次要标准 : ①呼吸社区获得性肺炎治 ① 需要创伤性 ①呼吸频订了《成人HAP VAP HCAP处理指南》。
指南中界定了HCAP的病人范围:在90d内因急吸系统症状外, 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 休克、肾功能不全、 现。
少部分病人甚至可没有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 容易引起误诊。
步恶化,最终达到重症肺炎的标准。
在急诊门诊遇到的主要是重症 患者。
重症 CAP 的最常见的致病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革兰 氏阴性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其临床表现简述如下:⑴肺炎链球菌为重症 CAP 最常见的病原体,占 30%~70%。
呼吸系统防御功能损伤(酒 精中毒、 抽搐和昏迷) 可是咽喉部大量含有肺炎链球菌的分泌物吸入到下呼吸道。
病毒感染 和吸烟可造成纤毛运动受损, 导致局部防御功能下降。
充血性心衰也为细菌性肺炎的先兆因 素。
脾切除或脾功能亢进的病人可发生暴发性的肺炎链球菌肺炎。
多发性骨髓瘤、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均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典型的肺炎链 球菌肺炎表现为肺实变、寒战,体温大于39.4 C,多汗和胸膜痛疼,多见于原先健康的年轻 人。
而老年人中肺炎链球菌的临床表现隐匿, 常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典型的肺炎链 球菌肺炎的胸部X 线表现为肺叶、肺段的实变。
肺叶、肺段的实变的病人易合并菌血症。
肺 炎链球菌合并菌血症的死亡率为 30%~70%,比无菌血症者高 9 倍。
⑵金葡菌肺炎 为重症CAP 的一个重要病原体。
在流行性感冒时期,CAP 中金葡菌的发 生率可高达 25%,约 50%的病例有某种基础疾病的存在。
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较普遍, 死亡率为64%。
胸部X 线检查常见密度增高的实变影。
常出现空腔,可见肺气囊,病变变化较快, 常伴发肺脓肿和脓胸。
MRSA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为 CAP 中较少见的病原菌,但一旦明确 诊断,则应选用万古霉素治疗。
⑶革兰氏阴性菌 CAP 重症CAP 中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约占 20%,病原菌包括肺炎克雷白 杆菌、不动感菌属、变形杆菌和沙雷菌属等。
肺炎克雷白杆菌所致的 CAP 约占1%~5%,但 其临床过程较为危重。
易发生于酗酒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和衰弱者, 表现为明显的中 毒症状。
胸部 X 线的典型表现为右上叶的浓密浸润阴影、边缘清楚,早期可有脓肿的形成。
死亡率高达 40%~50%。
⑷非典型病原体 在CAP 中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者占 3%~40%。
大多数研究显示肺炎支原 体在非典型病原体所致 CAP 中占首位,在成人中占 2%~30%,肺炎衣原体占6%~22%,嗜肺军团菌占2%~15%。
但是肺炎衣原体感染所致的 CAP,其临床表现相对较轻,死亡率较低。
肺炎衣原体可表现为咽痛、声嘶、头痛等重要的非肺部症状,其他可有鼻窦炎、 气道反应性疾病及脓胸。
肺炎衣原体可与其他病原菌发生共同感染, 特 另是肺炎链球菌。
老年人肺炎衣原体肺炎的症状较重, 有时可为致死性的。
肺炎衣原体培养、 DNA 检测、PCR 血清学(微荧光免疫抗体检测)可提示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存在。
军团菌肺 炎占重症CAP 病例的12%~23%,仅次于肺炎链球菌,多见于男性、年迈、体衰和抽烟者, 原患有心肺疾病、 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者患军团菌肺炎的危险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