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性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研究进展
216例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血 型 血 清 学 试 验 中 的应 用 I - j ] . 中 国实 验 诊 断 学 , 2 0 0 6 , 1 0
( 2 ): 1 7 4 — 1 7 7 .
[ 1 6 ]吴 远 军 , 朱学海 , 刘彦慧 , 等. 国 产 微 柱 凝 胶 抗 球 蛋 白 卡 在
摘 要: 目的 分 析 接 受 支 气 管 激 发试 验 患 者 的 试 验 结 果 及 不 良 反 应 。方 法 采 用 磷 酸 组 胺 直 接 激 发 试 验 , 吸入方 法选 用
C h a i 氏测定法 , 分 0 . 3 、 0 . 6 、 2 . 5 、 5 . 0 4个 浓度 进 行 检 测 。仪 器 选 用德 国 耶 格 组 合 型 肺 功 能 仪 。结 果 进 行 激 发 试 验 的
能 检 查 的受 试 者 ( g O 功能基础值 测定不 符合质 控要求 ) ; ( 4 ) 近
期 呼 吸道 感 染 ( <4 周) ; ( 5 ) 哮喘 发作 加重期 ; ( 6 ) 癫 痫 需 用 药
物治疗 ; ( 7 ) 妊娠 、 哺乳期女性 ; ( 8 ) 正 在使 用 胆 碱 酯 酶 抑 制 剂 的 患者 。 1 . 3 检 测 方 法 采 用 磷 酸 组 胺 直 接 激 发 试 验 , 吸 入 方 法 选 用 C h a i 氏 间 断 吸入 法 。试 验 前 停 用 影 响 气 道 反 应 性 的 药 物 , 还
・3 8 8 ・
检 验 医学 与临 床 2 0 1 7年 2月 第 1 4卷 第 3期
L a b Me d Cl i n , F e b r u a r y 2 0 1 7 , Vo 1 . 1 4 , No . 3
激发试验论文:支气管激发试验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价值中的探讨

激发试验论文:支气管激发试验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价值中的探讨【中文摘要】研究咳嗽是内科患者常见症状,慢性咳嗽表现单一,临床诊断病因和治疗难度较大,咳嗽的诊治不力将导致:抗菌药物的滥用;因诊断不清而反复进行各种检查;既增加了患者痛苦,又加重了其经济负担。
用强迫震荡技术判断哮喘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是可靠的已经得到证实,但对其诊断哮喘的特异性及诊断标准方面尚需要进一步探讨。
用Astograph法测定慢性咳嗽患者的气道反应性,并探讨其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研究方法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2009年《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提出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1)咳嗽时间≥8周;(2)以咳嗽为主或为惟症状;(3)胸部X 线检查正常。
本研究共收集了自2010年3月至2010年9月期间以咳嗽为主诉242例患者,失访11例,231例患者入选,失访11例患者同纳入研究的231例患者相比,在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研究方案经过医院临床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取得所有受试者的知情同意。
操作方法参照《肺功能检查实用指南》。
1.受试者先测身高、体重,并练习至能熟练掌握配合肺功能检查要领。
采用德国耶格公司MasterScreen-PFT肺功能仪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测定3次,误差低于5%,取其最佳值;应用日本CHEST公司Astograph Jupiter-21气道反应性测定仪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同时记录最小诱发累积剂量(Dmin),以呼吸阻力增加到基础呼吸阻力(Rrs cont)的2倍且Dmin≤15做为阳性标准,支气管激动剂为乙酰甲胆碱。
2.根据自愿的原则,对15名Astograph法阳性患者应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APS气雾激发系统再进行标准激发试验,标准激发试验前后用脉冲震荡法(Impulse Oscillomety, IOS)测定呼吸阻抗,该测定与Astographa法激发试验间隔24小时,为避免深呼吸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按照吸入乙酰甲胆碱(Mch)、测定呼吸阻抗、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气峰流量(PEF)、再重复以上过程的顺序测定,测定结束后给予沙丁胺醇。
10.间接性激发试验进展

第十章间接性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研究进展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郑劲平一.气道反应性与支气管激发试验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机制有许多学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气道炎症学说。
气道反应性增高(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人在病理检查时常有气道炎症存在的证据,包括粘膜上皮损伤、纤毛脱落、上皮下神经末梢裸露、气道腺体增生和杯状细胞增生、支气管腔内分泌物增多、基底膜增厚、平滑肌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等,严重者可有气道重塑。
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等气道疾病的特征,测定气道反应性有助于对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支气管激发试验主要适用于协助临床诊断气道反应性增高,尤其是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此外,激发亦用于对气道高反应性严重度的判断和治疗效果的分析,并可用于对气道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二.直接支气管激发试验与间接支气管激发试验的概念及作用机制(一)直接支气管激发试验:我们需要客观的检查如气道激发试验来诊断哮喘。
但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研究均采用组织胺或乙酰甲胆碱作为激发剂刺激气道。
组织胺和乙酰甲胆硷的作用相似,其效应细胞主要为平滑肌,直接作用可引起平衡肌收缩,但作用机制两者也不完全相同。
前者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介质,吸入后能直接刺激气道平滑肌收缩,同时也刺激胆碱能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平滑肌细胞收缩;后者为胆碱能药物,吸入后直接与平滑肌细胞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平滑肌收缩。
一般说来,平滑肌对这两种试剂相同剂量的刺激反应程度是一致的。
但在使用较大剂量时,乙酰甲胆碱的副作用较组胺小。
另外,组胺试验后有一短暂不应期,在此期间重复试验则支气管平滑肌不起反应,而乙酰胆碱则无此现象。
组织胺、乙酰甲胆碱试验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被应用于测定气道反应性。
经过多年的发展,对这两种试验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20年在临床和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方法已标准化,且较为简单易行。
方法包括2分钟潮气呼吸法、定量吸入法(Dosimeter),使FEV1较基线下降20%的累积激发浓度(PC20)或剂量(PD20)常用作气道反应性的定性及定量判断。
支气管激发试验在慢性咳嗽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均应做间隙保持 : ①缺隙内有后继恒牙, 但牙根尚未 形成 ; 缺 隙 内恒牙 胚 的牙根 已形成 12以上 , ② / 但牙
支 气 管激 发试 验在 慢性 咳嗽诊 断 中的应 用 探讨
薛玉 贤
( 州市武进人 民 医院, 常 江苏 230 ) 102
[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在慢性咳嗽诊 断中的作 用和意义。方法 对 20 年 8 06 月 一 00 1 月在门诊对因慢性咳嗽就诊的 1 例患者进行 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查。结果 19 21年 0 8 9 8例
计量 法予 乙酰 甲胆 碱溶 液 吸人 。
常州实用 医学 2 1 年第 2 01 7卷第 4 期
14 结果判断 支气管激发试验 中, . 气道反应性阳 性判 断指 标 : F V. P F下 降 2 %时 , 需 乙 使 E 1或 E o 0 所
酰 甲胆碱 累积 量 <1.  ̄o来判 断[I 28/Βιβλιοθήκη l m 3 。恢 复咀 嚼。
[ 考文 献 ] 参
[] 田中稳 著( 1 邓辉译 ) 咬合诱 导 [ . . M] 北京 医科大学 ・ 中 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 出版社 ,93 3 . 19 . 2 [] 罗颂椒 . 2 当代使 用 口腔正 畸技术 与理论 【 . M] 北京 医
科大学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96 23 19 . 4 .
隙 戴人 间隙保 持器 。 通 过在 临床 中制作保 持器 追踪调查 , 治疗 中 , 在 体会 是否 需要 保 持 缺 隙 , 摄 x线 片 , 如 下情 况 须 有
是否做间隙管理。
采用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对于乳磨牙早失病例起
到了维持间隙的作用 , 有利于继承恒牙在正常位置 及适时萌出, 临床效果满意。但此种保持器属非功 能性 缺 隙保 持器 , 只能保 持缺 隙 的近 远 中宽度 , 能 不
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阳性35例临床分析_殷秀萍

三、治疗经过 35 例支气管激发实验阳性患者,均联合 应用糖皮质激素,β2 受体激动剂、茶碱、抗过敏类药物,后期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 - 6663. 2013. 03. 096 作者单位: 733000 甘肃 武威,武威市人民医院科教科
参考文献
[1] 朱蕾,刘又宁,于润江. 临床肺功能[J].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4: 254 - 262.
[2] 林少芳,曹鹰,付东红. 咳嗽变异型哮喘 28 例临床分析[J]. 临 床肺科杂志,2009,14( 5) : 587.
[3] 郑劲平,高怡. 肺功能检查实用指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9: 119.
二、肺功能检查 支气管激发试验是以乙酰甲胆碱为激 发物,用 Jaeger 肺功能仪 APS 给药法,以 FEV1 、PEF 为测定指 标,配制成 4mg / ml 和 32mg / ml 两种浓度,采用 2 个浓度 6 步 法规程,但 FEV1 下降 ≥20% 的对照值时为激发试验阳性。 如果吸入最大浓度后,这些指标仍未达到上述标准则为激发 试验阴性。35 例患者均行肺功能检查,结果通气功能均正 常,FEV1 ≥80% 正常预计值,行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实验。
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气道反应性是临床常用的肺功能检 查方法之一,正确了解支气管激发试验的临床意义及其局限 性,对协助哮喘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我 科 35 例支气管激发实验阳性病例的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1 年 1 月 ~ 2012 年 1 月本院呼吸科门 诊慢性咳嗽患者 35 例,男性 17 例,女性 18 例,年龄 6 ~ 50 岁,X 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摘要】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中的临床意义。
通过介绍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中的应用,深入分析了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经验性治疗的优势和临床研究结果。
文章对于该治疗方法的潜在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慢性咳嗽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支气管激发试验、慢性咳嗽、经验性治疗、临床意义、应用前景、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原理、方法、优势、临床研究结果、探讨、结论、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慢性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常见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症等多种疾病。
虽然慢性咳嗽通常被认为是特定疾病的症状,但有些患者在排除了常见的致咳因素后仍然持续咳嗽,这种情况被称为难治性咳嗽。
慢性难治性咳嗽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目前,对于慢性咳嗽的诊治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支气管激发试验是一种新的诊断工具,通过刺激呼吸道黏膜来诱发咳嗽反应,从而帮助医生进一步诊断患者的咳嗽原因。
经验性治疗是指根据医生的经验和临床症状进行治疗,而非根据特定疾病的诊断进行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原理和方法、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中的应用、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经验性治疗的优势以及临床研究结果分析,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慢性咳嗽的病因和治疗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原理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2. 探讨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中的应用情况,评估其对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3. 比较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经验性治疗与传统治疗的优劣,寻找可能的优势;4. 分析临床研究结果,从统计学角度评价治疗效果;5. 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依据。
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慢性咳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
慢性咳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给医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的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就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诊治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支气管激发试验是一种常用于支气管哮喘诊断的检测方法,通过刺激支气管黏膜,观察患者的支气管反应情况,从而判断支气管的敏感性和通透性。
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发现,支气管激发试验也可以作为慢性咳嗽的辅助诊断方法,对于慢性咳嗽的患者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而在慢性咳嗽的治疗中,经验性治疗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由于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常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经验性治疗是指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而不是完全按照标准化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经验性治疗可以更好地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经验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患者对于慢性咳嗽的治疗有时候会出现不依从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患者对于自己的疾病情况不够了解,对于治疗的效果不够满意。
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而经验性治疗则可以更好地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对患者更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这样一来,患者的治疗效果会更好,治疗的依从性会更高。
支气管激发试验163例临床分析

支气管激发试验163例临床分析段敏超黄天霞陈国英梁云萍标签:支气管激发试验;哮喘;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激发试验是检验气道对某些外加刺激因素引起收缩反应敏感性,并根据其敏感性间接判断是否存在着气道高反应性(AHR)。
AHR是支气管哮喘的特征之一,但并非所有气道高反应性均为哮喘。
笔者对伴有咳喘的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患者行气道反应性测定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2年3月至2006年11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的咳喘患者163例,其中男性92例(56.4%),女性71例(43.6%),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38+6)岁。
确诊为支气管哮喘64例(39.5%);COPD58例(35.5%),上呼吸道感染41例(25.2%)。
163例患者中吸烟72例(44.2%),其中男性56例,女性16例;支气管哮喘64例中吸烟者23例,COPD患者中吸烟34例,上呼吸道感染者中吸烟者15例。
烟龄均>5年。
最长烟龄35年。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符合《呼吸病学》中的诊断标准。
1.2方法采用日本CHEST肺功能仪HI-701型进行测试,入选者肺功能均正常或接近正常。
肺功能评价标准:正常:FVC、FEV均≥正常预计值95%可信区间,且FEV,/FVC比值≥70%;小气道病变:FVC、FEV,及FEV,/FVC比值均在正常范围,但PEF25%、PEF50%及PEF75%三者中有两者0.05)。
72例吸烟患者中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32例(44.4%),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烟龄均在5年以上(见表1)。
3 讨论气道反应性测定是诊断哮喘方法之一。
AHR被认为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特征。
气道慢性炎症、气道神经受体的影响,以及气道平滑肌力学改变等均与AHR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其中气道炎症被公认是导致AHR的重要机制之一。
因此AHR程度反映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慢性炎症即病情的程度,AHR随哮喘病情的好转而减低,消除AHR是哮喘治疗的最终目标。
支气管激发试验

(2)稀释液:激发剂需用稀释液稀释后才能用于吸入。稀释液常用生理盐水(0.9%NaCl),因其等渗且配制容易,其缺点为略呈酸性(pH<5.0)。也有学者建议用0.5%NaCl+0.275%NaHCO3+ 0.4%Phenol的水溶液,该配方稀释液等渗,pH=7.0,且含酚防腐,保存时间较久,但配制较为复杂。乙酰甲胆碱在偏酸的溶液中稳定性更好,中性溶液中反而容易分解。故需保存的乙酰甲胆碱溶液不宜为中性溶液。蒸馏水〔注射用水〕因其为低渗溶液,可诱发气道痉挛而不宜作为稀释液。
(二)非特异性吸入性支气管激发试验的试验前准备
吸入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是临床及实验中采用最为普遍的方法。包括各种吸入非特异性激发物,如组织胺、乙酰甲胆碱、乙酰胆碱、腺苷、白三烯E4、高渗盐水、低渗盐水、冷空气吸入,以及尘螨、花粉、动物皮毛等特异性抗原刺激物,特异性抗原激发试验另章表达,常见的非特异性刺激物见表1。通过刺激物的量化测量及与其相应的反响程度,还可判断气道高反响性的程度。
一.支气管激发试验
〔一〕气道反响性的特点
1.剂量-反响曲线
气道反响性的改变可表现为气道的舒张和收缩,通过气道管径的大小反映出来。由于在整体上测定气道管径有困难,根据流体力学中阻力与管腔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这一原理,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常用测定气道阻力的大小来反响气道管腔的改变。同时,由于气道阻力与气体流量成反比,因而气体流量指标,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量〔PEF〕等,也常用于反映气道管径的大小。
另一方面,痉挛收缩的气道可自然舒缓、或经支气管舒张药物治疗后舒缓,此现象为气道可逆性〔airway reversibility〕。气道反响性和气道可逆性是气道功能改变的两个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
对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观察论文

对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观察目的讨论慢性咳嗽患者吸入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的观察。
方法选择符合慢性咳嗽标准的患者,首先测定基础肺功能再吸入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
结果 236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阳性者110例,占试验人数46.6%。
结论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是变态反应性哮喘的特异性检查方法之一,对长期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激发试验有助于确认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及顺利完成,密切观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慢性咳嗽;支气管激发试验;观察慢性咳嗽为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会出现变异而形成哮喘疾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患者早晨或在夜间出现连续性地咳嗽,给予患者进行抗炎治疗多没有良好的疗效。
此疾病易于出现误诊,气道高反应性(bhr)为一个重要的疾病指标,其可对鉴别诊断起到关键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选自我科门诊患者236例,男134例,女102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4.5,病程9周—7个月,236例患者的诊断均符合7版内科学的诊断标准,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实测值/预计值必须≥70%。
1.2 仪器和试剂德国(jaeger)公司的ms—pet肺功能仪,日本chest astograph法的支气管激发仪,0.9%ns,不同浓度的乙酰甲胆碱,万托林1.3 试验方法首先选用德国(jaeger)肺功能仪进行基础肺功能的测定,要求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实测值/预计值必须70%以上。
支气管激发试验采用乙酰甲胆碱浓度依次成倍递增的方法连续观察呼吸阻力值的变化,当呼吸阻力增加到起始阻力的2倍时,即认为阳性,停止吸入激发剂,改用支气管扩张剂(万托林)。
1.4 评定标准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反应阈值(dmin)10弱阳性:气道高反应2 结果2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检查,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激发试验阳性患者110例,占试验人数46.6%,其中8例吸入3125ug/ml及12例吸入391ug/ml乙酰甲胆碱出现哮喘发作,患者感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听诊可听到哮鸣音,经过吸入万托林后症状缓解,其余90例均吸入乙酰甲胆碱后患者略有不适,如咳嗽、咽痒、胸闷、恶心等。
第三部分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标准

第三局部: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标准谢燕清1、宋元林2、孙兴国3、蒋雷服4、王惠妩5、李琦6、阙呈立7、韩江娜8、赵桂华9、杨文兰10、周明娟11、赵海涛12、梁斌苗13、刘志军14、汪涛15、高怡1、郑劲平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 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肺功能检测中心,4江苏省人民医院,5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7北京大学第一医院,8北京协和医院,9河南省人民医院,10上海肺科医院,11广东省中医院,12沈阳军区总医院,1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4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1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b5E2RGbCAP*通讯郑劲平〔jpzhenggy@163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120 p1EanqFDPw课题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开展方案工程: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研究(No.2021BAI05B01) ;十二五国家科技开展方案工程:临床医学研究协同网络建设示范应用研究 (No.2021BAI09B09) DXDiTa9E3d一、概述支气管激发试验〔 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 或 bronchial challenge test〕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人工刺激,诱发气道平滑肌收缩,然后借助肺功能指标的改变来判断支气管是否缩窄及其程度的方法,是测定气道高反响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 或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BHR 〕最常用、最准确的临床检查。
目前,无论?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 〕?[1],还是中国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2]和?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3]都将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列为不典型支气管哮喘或咳嗽变异型哮喘的重要诊断条件之一,亦是哮喘治疗效果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
392例支气管激发试验操作体会

392例支气管激发试验操作体会目的: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操作过程中采取的合理有效的措施,提高操作准确性与安全性,并减少不良事件。
方法:选用本院肺功能室392例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可疑支气管哮喘患者,并对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操作中采取的措施包括:(1)操作前严格筛查;(2)掌握绝对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3)排除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4)操作中和操作后观察病情变化。
结果:392例中,388例完成支气管激发试验,无并发症发生,4例患者途中中止操作。
结论:操作前严格筛查,操作中密切观察,操作后适当处置是支气管激发试验的重要保证。
标签:支气管激发试验;操作体会;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人工刺激,诱发气道平滑肌收缩,然后借助肺功能指标的改变来判定支气管是否缩窄及其程度的方法,是测定气道反应性的最常用、最准确的临床检查[1]。
可用于早期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因呼吸疾病引起气道过敏反应的检测;评价治疗效果和确定呼吸疾病的预后(根据症状预测能否治愈);由于空气污染引起的潜在气道过敏反应的检测;引起气道过敏反应机制的研究。
此项检查方法呈多样性,按照刺激物的来源分为药物激发试验(如组胺、乙酰甲胆碱)、生物激发试验(如尘螨)、物理激发试验(如运动、冷空气)等;按照刺激的方法不同分为吸入型激发试验和非吸入型激发试验;按照激发试验的机制分为直接激发试验(如组胺、乙酰甲胆碱)和间接激发试验(心得安、运动、尘螨)[2]。
本组患者选用乙酰甲胆碱吸入型激发试验。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7-11月本院肺功能室对392例患者进行了支气管激发试验,其中男150例,女242例,平均年龄42岁。
1.2 操作方法本院采用日本CHEST公司生产的Jupiter 21支气管激发系统,对所选可疑支气管哮喘或变异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
即对肺通气功能正常或肺功能轻度受限的患者(FEV1≥70%)通过吸入浓度递增的乙酰甲胆碱诱发气道收缩,电脑自动扫描测定气道反应性,当气道阻力上升至初始阻力的两倍时或达到最高浓度时,给予支气管舒张剂,使呼吸阻力降至正常。
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

肺功能测试:支气管激发试验说明:支气管激发试验是用于测量和判断病人吸入支气管收缩剂(如甲酰二胆碱)后出现的气道高反应性。
实验是通过逐渐增加吸入刺激药物浓度,并根据吸入药物前后的肺功能检查对比得出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呼吸道的收缩。
对于能够配合进行肺活量检查和激发实验的成人和小孩,下面的方案都是适合的。
以下一点或几点说明实验阳性1.吸入稀释剂后,FEV1的下降>10%2.FEV1在吸入制剂后较吸入前下降>20%3.其他一些通气参数在吸入制剂后较吸入前下降>35-40%医嘱:支气管激发实验要求有医生的正式医嘱场所:呼吸治疗科下属的肺功能检查室设备要求:检查仪器1. 标准肺量仪及相关材料准备,并行自检2. 高质量的雾化器,能够稳定产雾,雾粒直径(MMAD)2~5mm3. 要求驱动气体压力稳定在40PSI以保证产雾恒定4. 时间间隔调整(0.7/sec)的定时产雾器5. 制剂:a. 稀释液:3ml80%PG The diluent in which the agonists are dissolved (3 ml 80% Propylene Glycol).b. 0.075mg/ml甲酰二胆碱c. 0.150 mg/ml甲酰二胆碱.d. 0.310 mg/ml甲酰二胆碱e. 0.620 mg/ml甲酰二胆碱f. 1.250 mg/ml甲酰二胆碱g. 2.500 mg/ml 甲酰二胆碱h. 5.000 mg/ml 甲酰二胆碱i. 10.00 mg/ml甲酰二胆碱J. 25.00 mg/ml 甲酰二胆碱* 制剂需有明显标签、日期抢救设备a. 抢救箱b. 氧气c. 支扩剂人员:1.支气管激发试验需要在经过肺功能培训有经验的医生的指导下完成。
操作人员能参照临床操作指南,评估病人,掌握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相关知识及风险处理。
2.试验过程中,医生具有渊博的激发试验和气道管理的知识。
适应症:1. 明确诊断或明确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2. 观察气道高反应改变情况3. 确定气道高反映的严重程度4. 确定在特定环境中的危险性5. 需要建立控制过敏源暴露的职业环境禁忌:1.相对禁忌 a.激发实验时通气功能 i)FEV1<预计值80% ii)FEV1/FVC<70%iii)FEV1<1L(成人)b. 稀释剂吸入后FEV1较基线下降>10%c. 6周内上,下呼吸道感染d. 前一周内有抗原物质接触史\e. 前一周接触高度污染大气环境f. 孕妇2.在基础测定或吸入稀释液后测定时,重复性差FEV1>±5%3.支气管动力剂可影响气道反应性,建议:a. β-肾上腺素雾化-12hb. 抗胆碱能-12hc. 色甘酸二钠 - 8 hd. 口服β-肾上腺素激动剂-12he. 茶碱类-48hf. H1-受体拮抗剂-48hg. 抗组胺剂-72~96hh. 皮质类固醇(口服/吸入)增加高反应性,程度未知i. β-阻滞剂引起高反应性,程度未知4.其他影响准确性的因素:a.可可,咖啡,茶b.吸烟c.接触环境中有抗原物质不良反应,并发症1.支气管收缩,通气过度,严重咳嗽2.测定过程出现头昏,轻度头痛,胸痛3.操作人员接触后反应观察与记录:1.知情同意书。
支气管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

支气管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
蒋轶文;孔灵菲
【期刊名称】《辽宁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4(18)2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病,尤其近10余年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
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特征,是哮喘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测定气道反应性对哮喘的临床诊断日益重要。
气道反应性是指气道受到某种刺激而发生收缩的程度,如果这种刺激在正常人常呈无反应状态或反应程度较轻,而在某些人却引起了明显的气道狭窄,
【总页数】3页(P98-100)
【作者】蒋轶文;孔灵菲
【作者单位】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110005;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病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2.25
【相关文献】
1.支气管激发试验在诊断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应用 [J], 丁彦;谢菲
2.高渗盐水支气管激发试验及痰诱导在慢性咳嗽中的临床应用 [J], 王娇莉;汪慧英;任振义
3.定量雾化器改良高渗盐水支气管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 [J], 杨建雅;陈远彬;欧阳文伟;吴蕾;林琳;周明娟
4.儿童支气管激发试验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J], 郭伟;万莉雅
5.哮喘患者一磷酸腺苷支气管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 [J], 吴凡;郑劲平;高怡;安嘉颖;谢燕清;刘文婷;虞欣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研究进展

垦盐匡芏壁墨墨堑坌堂!!坐生!旦萋型鲞蔓!塑里!!垦!!£!!!坐E!!!i鲤墅盟星!!壁!!!坐,∑!!:型!型!:!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研究进展张清玲综述郜劲平审校【摘要】气道高反应性(AHR)是哮喘最典型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支气管激发试验目前仍是测定气遭反应性的主要方法,为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应用价值,本文从各种不同的激发试验特点、支气管激发试验的评价指标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性}激发试验往如A支气管激发试验系用某种刺激,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再用肺功能做指标,判定支气管狭窄的程度,从而用于测定气道高反应性(AHR)。
根据激发剂的不同,常用的可分为药物试验、运动试验、蒸馏水或高渗盐水激发试验、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等。
1各种不同的支气管激发试验特点1.1药物试验最常用的为组胺或乙酰甲胆碱,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
前者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介质,吸人后能直接刺激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同时也刺激迷走神经末梢,反射性引起平滑肌收缩;后者为胆碱能药物,吸入后是直接与平滑肌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而使平滑肌收缩[1]。
组胺和乙酰甲胆碱均为干燥的晶体,用前需配成溶液。
溶剂可选用生理盐水或用含0.5%NaCI、0.075%NaHc0。
的水溶液。
乙酰甲胆碱结晶嗜水性很强,原装开封后应立即称量,配成水溶液。
无论晶体试剂或其溶液均应放入冰箱保存。
以免效价降低,影响测定结果。
激发试验时,可选用下述三种吸人方法之一。
①潮气呼吸法:起始浓度0.039/I。
,最大浓度329/L,每次潮气呼吸吸入2分钟,吸入后分别在30秒和90秒测定肺功能。
间隔5分钟后吸下一个浓度。
②定量吸入(五次深吸气)法:从功能残气位缓慢深吸气至肺总量位,吸气时间为5秒钟左右。
在吸气开始时同步喷出定量雾化药物。
每一浓度连续不问断吸人5次,起始浓度、最大浓度及间隔时间同上述潮气呼吸法。
③Yan氏法{药物浓度为3.15、6.25、25和509/L4个级别。
支气管激发试验原理

支气管激发试验原理
支气管激发试验是一种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使其释放出过敏原,进而激发呼吸道病变的反应,即支气管痉挛和黏液分泌。
该试验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直接方法是将浓度逐渐增加的刺激物喷入支气管,判断患者是否产生支气管痉挛和黏液分泌;间接方法是通过呼入甲骨腺素或可待因等药物,激发机体产生变态反应,进而引发支气管痉挛和黏液分泌。
支气管激发试验可用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间接性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研究进展

间接性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研究进展
郑劲平
【期刊名称】《医师进修杂志》
【年(卷),期】2005(028)008
【摘要】一、气道反应性与支气管激发试验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物,包括尘螨、动物皮毛、花粉等生物性刺激,冷空气等物理刺激,以及甲苯、二氧化硫等各种化学气体的刺激,当这些刺激作用于气道时,气道可作出不同程度的收缩反应,此现象称为气道反应性(airway responsiveness)。
反应的强度可因刺激物的特性、作用时间以及受刺激个体对刺激的敏感性而有所不同。
【总页数】4页(P7-10)
【作者】郑劲平
【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10120;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2.2
【相关文献】
1.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研究进展 [J], 张清玲;郑劲平
2.糖皮质激素治疗间接性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J], 王伟
3.糖皮质激素治疗间接性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J], 王伟(综述);张秀兰;魏世辉(审校);
4.间接性颞下颌关节损伤的研究进展 [J], 文世生
5.间接性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研究进展 [J], 郑劲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变激发试验 (高渗盐水 、蒸馏水) ; 药物刺激如腺 苷 、心得安 、阿司匹林激发试验等 ;特异性抗原刺激 如尘螨 、花粉 、动物皮毛吸入等激发试验 ,见表 1 。
表 1 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常用刺激物
直接刺激
药物
间接刺激 生理
生物
组胺 3
心得安 #
运动 3
尘螨
花粉
乙酰甲胆碱 3 、卡巴胆碱 乙酰胆碱 、甲酰胆碱等 前列腺素 PGF2α ,PGD2 白细胞三烯
医师进修杂志 2005 年 8 月第 28 卷第 8 期内科版 J Postgrad Med ,August 2005 ,Vol . 28 ,No. 8A
·9 ·
过高则受试者的安全性不足 。综合各种因素考虑 , 目前采用浓度为 4. 5 % NaCl 的高渗盐水较为普遍 。 通过超声雾化机产生雾化液吸入 。超声雾化器可采 用 Devilbiss 99 或 Devilbiss 2000 、Mist O2 gen Timeter EN Series 等型号 ,输出量设置为 1. 5 mlPmin 。由于 各雾化机的性能有所不同 ,一般确立仪器和方法后 不宜再改变设置 ,但应定期核实标化 。
焦亚硫酸盐PSO2 冷空气 、等 CO2 动物皮毛
神经肽 A
渗透压 :
蟑螂
缓激肽
高渗盐水 3
霉菌
速激肽
低渗盐水
阿司匹林
蒸馏水
LTC4 、LTD4 、LTE4
赖氨酸 - 阿司匹林 甘露醇粉剂
注 : 3 临床最常用的激发方法 ; # 可引起持久的气道收缩 ,目前较少应用
运动激发试验 :由于通气量增大 ,气道表面水分 蒸发而失去水分 ,使气道表面的温度改变和渗透压 改变 ,细胞萎缩 ,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细胞生化变化 , 而引起气道收缩 。气道收缩降低通气量 ,是自我平 衡调节的一种反应 。对于上皮细胞 、炎症细胞如肥 大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及感觉神经细胞 ,这些生化改 变可能刺激细胞介质的释放 ,涉及的炎症介质包括 组胺 、前列腺素 ( PG) D2 、白细胞三烯 (LT) 等 ,神经递 质有乙酰胆碱 、速激肽等 。这些介质的作用可能引 起进一步的介质如白细胞介素 ( IL) - 8 、中性粒细胞 活化因子等的释放 ,速激肽也参与到运动诱发哮喘 的发生中 。渗透压的改变本身也可能影响感觉神经 细胞 。其他物理刺激如等 CO2 过度通气激发试验 、 非等渗液体吸入激发试验等的机制也类似 。
心得安激发试验 :心得安是β受体阻断剂 ,通过
阻断β受体功能及刺激细胞释放组织胺而使气道收 缩 。由心得安引起的气道收缩耐受性较差 ,可部分 被吸入肾上腺素能制剂和抗胆碱能药物所逆转 。虽 然至今还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的报道 ,但临床上还 需慎用 。
特异性抗原刺激物 :常用的有尘螨 、花粉 、动物 皮毛等 ,吸入后通过体液免疫 (主要为 IV 型变态反 应) 及细胞免疫途径 ,引起炎症细胞的活化和介质的 释放 ,通常表现有速发相和迟发相反应 。
三 、间接激发试验的方法 1. 运动激发试验 :常用于儿童的气道反应性测 定 。运动激发试验最常用的方法有 : (1) 平板跑步 : 受试者在水平活动平板上 ,跟随平板速度踏跑 ,起始 速度 1. 5~3. 0 kmPh ,逐渐增加 ,30 s 左右达到目标 速率 (10~15 kmPh) ,继而增加平板的坡度 ,让受试 者达到目标心率 [ 目标心率 = 80 %~90 %预计最高 心率 ,预计最高心率 = 210 - 0. 65 ×年龄 (岁) ] ,然后 继续踏跑 6 min ,运动停止后 1 、5 、10 、15 、20 min 分别 测定 FEV1. 0 , FEV1. 0 下降 ≥10 %为运动激发试验阳 性 。部分小儿由于运动方法的协从性及生理参数检 测的困难 ,可采用自由跑步或登楼梯的方法增加其 运动量 ,运动 5~10 min ,比较其运动前后肺功能的 改变及临床症状 (如咳嗽 、喘鸣等) 。(2) 踏车法 :应 用自行车功率计测定 ,踏车负荷从 12~16 W 起 ,每 分钟递增 30~40 W ,直至心率达到预计最高心率的 80 %左右 。在该负荷下继续踏车 6 min ,使心率在运 动末达预计值最高值的 90 % ,踏车转速中频率应保 持在 60~70 转Pmin ,运动停止后测定 FEV1. 0 的时间 同上 ,FEV1. 0 下降 ≥10 %为试验阳性 。 2. 等 CO2 过度通气激发试验 :可按吸入之气体 温度分为冷空气吸入等 CO2 过度通气激发试验和 室温等 CO2 过度通气激发试验 ,前者吸入之空气经 冷却 ( - 20 ℃) ,后者为室温 。受试者作过度通气呼 吸 ,为避免患者过度通气致使肺泡 CO2 浓度过低 , 常需吸入一定浓度的 CO2 。有条件者监测呼出气 CO2 浓度 (或分压) 调节吸入之 CO2 量 ,无条件者可 采用吸入恒定浓度的 CO2 (常为 5 %) 的方法 。受试 者呼吸之分钟通气量分别为 40 %、60 %和 80 %MVV (MVV≈35 ×FEV1. 0 ) ,每次呼吸 3 min ,间歇 5 min 后 测定肺功能 ,再进行下一个通气量 。FEV1. 0 下降 ≥ 20 %为激发试验阳性 。 3. 高渗盐水吸入激发试验 :不同作者采用的高 渗盐水浓度由 1. 8 %~14. 4 % NaCl (一般为生理盐 水的倍数) 。由于浓度过低反应时间需延长 ,而浓度
腺苷吸入激发试验 :其作用主要通过作用于特 异性的腺苷受体 ,肥大细胞受到刺激进而引起介质 的释放 ,导致气道收缩 。腺苷吸入后气道灌洗液中 的组织胺含量明显增高 ,LT、PG 也参与其中 。腺苷 受体有 4 个亚型 ,即 A1 、A2A 、A2B 和 A3 ,目前研究较多 的是 A2B 受体 。
速激肽和缓激肽 :速激肽对气道的作用主要通 过介导速激肽 NK1 及 NK2 受体而使炎症细胞活化 。 慢反应物质 P 与 NK1 有的亲和力较强 ,而神经肽 A 与 NK2 的亲和力最高 ,虽然它们有交叉 。缓激肽主 要通过刺激β2 受体引起气道的收缩 。
医师进修杂志 2005 年 8 月第 28 卷第 8 期内科版 J Postgrad Med ,August 2005 ,Vol . 28 ,No. 8A
间接性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研究进展
·7 ·
·专题辅导·
郑劲平
一 、气道反应性与支气管激发试验 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物 ,包括尘螨 、动
物皮毛 、花粉等生物性刺激 ,冷空气等物理刺激 ,以 及甲苯 、二氧化硫等各种化学气体的刺激 ,当这些刺 激作用于气道时 ,气道可作出不同程度的收缩反应 , 此现象称为气道反应性 ( airway responsiveness) 。反 应的强度可因刺激物的特性 、作用时间以及受刺激 个体对刺激的敏感性而有所不同 。正常人对这种刺 激反应程度相对较轻或无反应 ;而在某些人群 ,其气 管 、支气管敏感状态异常增高 ,对这些刺激表现出过 强或P和 过 早 出 现 的 反 应 , 则 称 为 气 道 高 反 应 性 ( bronchial hyperesponsiveness , BHR 或 airway hyperre2 sponsiveness ,AHR) 。哮喘患者气道对各种刺激物的 敏感性为正常人气道的 100~1 000 倍 。尽管哮喘患 者的气道反应性较高 ,但与正常人之间也存在一定 的重叠 。通过某些刺激诱发气道收缩反应的方法 , 称为支气管激发试验 。气道的收缩可通过气道管径 的大小来反映 ,但由于在整体上直接测定气道管径 有困难 ,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常根据流体力学中阻力 与管腔半径的 4 次方成反比这一原理测定气道阻力 的大小来反映气道管腔的改变 。同时 ,由于气道阻 力与气体流速成反比 , 因而气体流速 ( FEV1. 0 、PEF 等) 也常用于反映气道管径的大小 。所以常借助肺 功能指标的改变来判定支气管缩窄的程度 。支气管 激发试验主要适用于协助临床诊断气道反应性增 高 ,尤其是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此外 ,激发试验亦 用于对气道高反应性严重度的判断和治疗效果的分 析 ,并可用于对气道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
用相似 ,其效应细胞主要为平滑肌 ,直接作用可引起 平衡肌收缩 ,但作用机制两者也不完全相同 。前者 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介质 ,吸入后能直接刺激气道平 滑肌收缩 ,同时也刺激胆碱能神经末梢 ,反射性地引 起平滑肌细胞收缩 ;后者为胆碱能药物 ,吸入后直接 与平滑肌细胞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平滑肌收 缩 。一般说来 ,平滑肌对这两种试剂相同剂量的刺 激反应程度是一致的 。但在使用较大剂量时 ,乙酰 甲胆碱的副作用较组胺少 。另外 ,组胺试验后有一 短暂不应期 ,在此期间重复试验则支气管平滑肌不 起反应 ,而乙酰胆碱则无此现象 。经过多年的发展 , 对这两种试验在临床和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 ,方法已标准化 , 且较为简单易行 。方法包括 2 min 潮气呼吸法 、定量吸入法等 。使 FEV1. 0 较基线下 降 20 %的累积激发浓度 ( PC20 ) 或剂量 ( PD20 ) 常用作 气道反应性的定性及定量判断 。组织胺和乙酰甲胆 碱的吸入激发试验阳性阈值相似 (按 mg 或μmol 计 算) ,PC20 8~16 mgPL 或 PD20 3. 9~7. 8μmol 。目前在 国外乙酰甲胆碱更为常用 ,某些国家甚至禁用组胺 。 而在我国 ,由于组胺较易获得 ,且价格低廉 ,所以仍 较为常用 。我们曾作了两者的对比试验 ,发现两者 作为刺激原引起的反应作用相似 ,均无明显不良反 应 ,可以互相代替使用 。
2. 间接支气管激发试验 :组胺和乙酰甲胆碱是 直接的气道平滑肌的激发剂 。相比较 ,间接性支气
·8 ·
医师进修杂志 2005 年 8 月第 28 卷第 8 期内科版 J Postgrad Med ,August 2005 ,Vol . 28 ,No. 8A
管激发试验则主要通过活化细胞 (尤其是炎症细胞 及神经细胞) ,使其释放细胞介质或细胞因子而引起 继发性的气道收缩 。常用的间接性激发试验有 :生 理性刺激如运动激发试验 、高通气激发试验 、渗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