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发展过程概述讲稿25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书法发展过程概述一讲稿(25页)
一、书法演进过程中的书体变化我们看下面的“图书”两个字。

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书体,楷书。

这也是我们相对熟悉的一种书体,隶书。

这个可能是我们不太熟悉的书体,也是“图书”两个字,是小篆。

这个是“图书"的大篆。

这个也是“图书”两个字,是一种甲骨文写法,出现在大篆之后隶书之前。

也就是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它就有了。

那么我们接着看,这是行书的“图书”二字。

这是在我们所熟悉的草书出现之前的一种古朴的草书,叫章草。

这是草书的“图书“二字。

我们看上面列举的这些书法体式,它们究竟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来排列?根据这些字的形态,如何能推敲出哪一种是源头,经历了哪些变化才生成了后来这么多的字体?可以这样告诉大家,“图”字最早的写法出现在商周时期,最早的“图”字外边是像城池一样的一个方框,里面有各种不同的造型,相当于城池里的各种建筑物。

“图”本身的含义是描绘及记录所视图像,所以其构成有方有
圆,也有不规则的形状。

最早的“书”字中间的竖画和两边分叉
的笔画代表毛笔,右边是人的一只手,没有把五个指头都画出
来,只画了一个大拇指,然后四指中的中指连通到小手臂的位
置,呈现出手抓毛笔的造型。

这只手抓着毛笔,在一种器皿中蘸
着什么,今天我们知道蘸的应该是墨汁。

蘸来干吗呢?来书写。

今天繁体字书写的“書”,底下不是“日"字吗?大家不要认为是
太阳的意思,最早的时候它表示一个盛墨汁用的盛器,中间的小横点是装饰用的笔画,代表里面有东西,所以它并不是“日” 字,跟太阳也没有关系。

这就是“图书”二字最早的形象。

在下一步的变化中,表示手的笔画圆转之后向前伸了,一下子抓住了笔杆。

代表毛笔毫毛的两个笔画依然在下边存在着,蘸墨汁用的容器空了,象征里头有东西的装饰性小笔画没有了,但是有一些小点在旁边,说明书写的时候带出来了墨汁。

进一步的变化是什么呢?圆转的笔画变方了,里头出现了一个口,然后下面很多不规则的小短笔画完全变成了非横即竖的笔画。

随着装饰性动作的减少,“书”字变得更加简洁。

这一阶段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一直延续到他统一中国之后,此阶段使用的汉字叫“秦简牍书”。

我们刚刚叙述的以上几个步骤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它们都属于大篆体系。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他的丞相李斯开始整理文字的造型,就出现了一种非常唯美、字体修长的书体小篆。

“图书”二字就写成这样了。

这种书体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并且匀整对称,唯美中带着一种挺拔感。

那么在这之后又有了什么新变化呢?为了书写方便,人们开始把汉字中方的笔画变得更方,圆的笔画全消除变为方折,总体来说就是把笔画变得更为简单了。

最重要的是在笔画的横端末尾出现了散毫,同时拢毫,最后向外出锋的动作,我们把它称为“燕尾”。

所有的笔画在起端的时候,全部笔锋藏在笔画之内,形成一种圆的态势,像卧蚕的头一样,所以叫“蚕头燕尾”。

变化之后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就是隶
书。

隶书出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但最终成熟则经历了两汉时期的发展。

因此,虽然秦代开始出现了具有隶书特点的折转动作,但经典的隶书作品并没有出现在秦代,而是在汉代。

可以说,隶书是其身后所有书体的母体。

隶书形成之后出现了进一步的分化,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把隶书圆转的地方变成方折,然后出现了硬勾,出挑锋的地方变成顿笔回锋,这样就成了楷书;另一方面,对隶书进行简化,再书写得迅速一点儿,就成了草书。

草书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它由隶书演变而来,虽然古朴,但法则非常成熟。

早期的草书叫“章草”,到了东汉张芝时期出现了"大草书”,唐代时才开始出现“狂草”。

草书是最简便的一种字形,那么它为什么这么简单呢?它的灵魂精髓就是要省并简连、去繁留单。

今天我们看繁体字的时候偶尔会感到很亲切,因为它跟简体字非常接近。

殊不知简体字不是躲在办公室里制造出来的,而是由历史上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的草书经过楷化演变过来的。

因此,简体字是通过客观途径进一步把汉字符号化后形成的书体。

前面我们说草书由隶书演变而来,早期的草书“章草”中出锋的位置就延续了隶书中的笔画特征。

后来草书经过数次演化,变为今草以后,就没有那么多夸张的动作了。

草书的“图”字,方框里酷似“又”字,却没有“又”的含义,它是什么呢?它其实和图的上半部分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简化符号,不具有文字意义。

我们看“图”字是国字框里一个“又”,下面三个点,甚至有人把“又”和点的组合当作是冬天的
“冬”,事实上它跟冬天没有什么联系,并不是我们今天认为的简体汉字的前身,而是原来汉字造型符号化之后的形态。

再说行书,它是在隶书向草书过渡过程中出现的,是介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流变字体。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书法在演进过程中经历了书体的变化,而变化的顺序以隶书为关纽。

如果上面的个例还不能够精准说明问题的话,我们可以从下边列举的历史客观材料中去寻找根据。

首先看篆书。

篆书的造型特征是弯曲如弓、劲真如矢,就是说它的笔画力量必须非常强,并且要运用圆转的笔法使笔画弯曲如弓。

大家看篆书的“图"字,是一个包围形的结构。

框里面是一个人正面站立的形象,人的后背和上肢都通过弯曲的笔画体现出来,所有的动作在转笔的时候都是圆转行走,没有直笔画。

如果换成另一种书写材料,那就不得不直了,比如拿刀刻的时候,圆转的动作就很难做得非常完美。

甲骨文时期是用刀刻字的,少数高手可以做到使刀如笔,能够把圆转动作做得非常好,但更多的是把圆转处刻成了方折。

所以这就是材料和工具的变化对字形的影响。

下图是商代的甲骨文。

记载的是商王占卜的时候观察到的一种现象。

他问气象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得出的结论是有云彩从东边出来,还有就是会有日食。

表示日食的符号是一个人斜躺在那里,下面是太阳,说明太阳被挡住,人看不见了,所以是日食。

还说北面的天空会出现彩虹,彩虹出来之后会有一个在黄河边饮水的活动。

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什么呢?尽管古代的笔法及字的形态都离今天非常久远,但却是今天的汉字的源头。

到了已经有墨迹留存的简牍材料
时期,篆书的演化轨迹及书体发展方向日渐明朗。

我们见到的出土的最早的实物简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但实际上简牍在甲骨文时期就有了,只是那时候简牍的留存极为不易,所以只有青铜器及甲骨片上的文字被保留了下来。

从1975年开始,战国时期及秦代的一些墨迹被发现,也说明了汉字演化的轨迹。

刚才我讲到大篆要有力量,有圆转,有弯曲,上面这种字体也属于大篆,但与我们刚才看的第一幅相较产生了一些显著变化。

这幅字还有圆转,但它圆转的幅度没有之前那么大,并且它的直笔比原先多,比如“手” 已经不圆转了,几处都出现了方折。

这种方折的动作再处理得帅一点,就开始出现了连笔。

下图是里耶秦简,2000年前的“请柬”。

通过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篆书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毛笔使用技法的变化,从不折也不直的弧曲到横向的有坡度的弧曲,再到开始出现笔画向上敛锋、出锋的动作,实际上就过渡到了隶书的前身。

这个动作经过进一步发展以后,就能够看得更加清楚了。

这种挑锋的动作也就是后来的走之,变得日益明显。

西汉时期,挑锋的动作逐渐固定下来,被人们有意识地践行,就出现了
“蚕头燕尾”(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上图是现存的中国历史上隶书最早的墨迹,写得比较随意。

在写得比较规范的时
候,隶书强调一个散毫的动作,就是捺画出来时的燕尾效果。


有意识地在追求一种露出锋芒的美感,每次只要有机会都会如此
处理,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规范样式。

除了捺画之外,横画的蚕
头燕尾也很明显。

那个时候还有帛书,就是写在没有染颜色的丝
绸上的字,叫作帛书。

帛书的字很规范,再也没有所谓的圆转弯
曲动作。

经过客观事实的说明和印证,我们应该承认篆书慢慢演
变成了隶书。

非常可惜的是,现在绝大多数人还认为篆书演变之
后变成了楷书。

其实不是的,篆书首先变成了隶书。

历史上有一
个关于隶书是怎么出现的传说,讲得很是生动,说隶书是在监狱
里被创造出来的。

秦始皇是一个暴君,制定的法律特别严苛,把
很多人都抓到了监狱里。

当时战火频仍,有好多需要快速书写的
军情报告,这就需要一种更简便的书写方式,那么大篆就不适用了。

监狱里有位叫程邈的徒隶,为解皇帝之忧,创造出了隶书。

但是实际上,隶书不是某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它是文字演变过程中,随着人们在书写实践中对便捷日益迫切地需要而出现的。


书把曲曲缓缓的动作变成方折简洁的动作,它成于众手,是大家
在实践当中共同寻求一种更简洁的脱离篆书体式的书体的结果。

到了汉代,隶书的书写即使有不够工整的地方,也没有忘记一定
要把笔毫散开,挑出笔锋的“隶法”。

以上列举的都是具有文物
价值的隶书的实物资料,不是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杜撰出来的。


天我们还能看到有人去讲程邈如何创造隶书,这是很不应当的,
因为它并不是事实。

二、各具特色的草书、行书和楷书下面这幅图展示的是草书的效果。

草书是从哪来的呢?草书跟隶书同时出现,是从隶书转变过来的,与隶书的演变过程同步。

一些写手将隶书纷繁复杂的笔画通过整合,以求得更进一步的简洁效果,形成了具有连带关系的书体,
也就是草书。

它并不像人们以为的是楷书出现以后,写得快一点、连一点的产物,而是篆书转变成隶书后,进一步简化的结果。

上面这幅草书谈的是中原、善卩善国以及匈奴之间的事。

“奴”是指匈奴,“已”是已经,第三个字是我们今天的
“与"o繁体字的“與”非常不好写,这幅草书中只取了上半部分中间的一点,并且是连笔。

今天的“与"是由草书进一步规范楷化过来的,把横画写在了左右两边。

这句话是说匈奴和善卩善国之间存在巨大的利益冲突,这对中国非常有利。

汉代所指的中国是中原地区,西汉的都城是西安,东汉的都城是洛阳,都是在黄河流域。

用现在的话来讲,这句话描述了一种对中国非常有利的国际形势。

因为这一记载非常生动,我还特意把“中国”这两个字掐出来放大。

“中国"两个字的写法在汉代时就已经跟今天非常接近了,尤其是“中"字。

从“国"字的最后一横,大家可以看出一个先轻后重的变化,然后笔锋从右上出来,这是对隶书痕迹的一种保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章草还没规范化之前的一种效果。

草书成熟于距今非常久远的汉代,是一种简便、艺术性强的字体。

需要强调的是,草书不是草率的书体,它在成熟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严谨的法度,叫作“草法”。

因为草书的高度抽象,在现代,草书属于汉字当中的印象派,与中国绘画里的写意派相类似,也有人把草书当作是最具创意的一种文化产品。

汉代的简牍、墨迹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不仅记载了民族关系及重大的历史事件,而且作为书法资料记载了汉代笔法的演变和书体的形成。

古时候没有印刷机及各种现代化的保留资料文
告的手段,所以汉代都是通过书写记录在简书上。

东汉时皇帝下诏书说“老年人保护法”要颁布了,这个诏书就被记录在了竹简上,使用的是隶书。

“蚕头燕尾”出现以后,隶书越发成熟化,篆书的痕迹渐渐都消失了。

诏书的内容非常令人感动,说:“高皇帝以来至本(始)二年,朕甚哀老小”。

高皇帝就是汉高祖,意思是高祖以来,我们做皇帝的人都感到非常悲哀。

为何而哀呢?因为“老小”。

这里的老小不是老人和小孩的意思,它是一个偏重词组,实际就是指老人。

出于对老人的哀怜,汉宣帝发布了一个具有法律效应的文告:“高年受王杖”。

“高年”指70岁,老人的年龄到了70岁要给他颁发一根手杖,这根手杖是以国王的名义颁发的,被称为“王杖”。

手执王杖的人不管是做买卖也好,还是与别人发生了冲突也好,通通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保护。

怎么来分辨王杖呢?王杖上刻有一个标记,是鸩鸟的头,要把标记展示给老百姓看,“使百姓望见之",让百姓远远地就能看见它。

如果县令等下级官吏有对老年人不恭敬的地方,老年人可以用王杖去打他们;如果老年人上街做买卖,可以卖国家控制的统销产品,比如盐,并且卖了东西之后不必缴稅;如果老年人需要有人照顾,那么照顾老人的人可以此为由不去从事徭役、缴纳赋稅。

此外。

老年人有600石的生活费,相当于一个县令的俸禄。

这一条例是汉代人用毛笔写在竹简上颁布下来的,它的书写方式已不是篆书,也不是楷书,是隶书。

虽然如此,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注意,个别笔画偶尔会出现提勾和竖弯勾,比如“高年”的“高” 和“望见之”的见,这些都是楷书的笔法。

这就又引出了一个问题,楷书是从隶书慢慢演化过来的,先有个别关键笔画的孕育,接着再慢慢脱离隶书,形成楷书。

当然,最早的楷书保留了隶书的痕迹,随着楷书的勾画逐渐被强调,就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最常见的楷书体式,比如方折、硬勾、捺画等动作。

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间阶段。

刚才我们看的墨迹本是隶书时期日常手书的痕迹,但是如果要向政府打报告,特别是重要的报告,是不可以那样随便的,因此隶书也需要遵循极为严谨的法度。

刚才的墨迹属于文献,不能作为书法来看待。

遵循成熟严谨的“隶法"的字帖临摹要从范本中去寻找。

隶书在当时也被称为“真书”,为什么?这个“真”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真正”,一个是“端正”,字皆真正,故曰真书,这是隶书的定义。

下面这幅字就符合这样的一个定义,这是东汉时期的《乙瑛碑》。

为什么它这么端庄,这么有庙堂气,法度又如此严谨?因为它在讲述一件不同寻常的事。

大家都知道汉代独尊儒术,为了让尊孔大礼有规模宏大的排场,就需要添置礼器,同时也需要负责维护保管这些礼器的人。

因此,这就需要向上级打报告去申请,类似我们今天的公务员指标,内容包括给这个官职多少俸禄,让他管理多少人等等,这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写报告的人势必怀着极为恭谨的心态来申述报告的内容。

第一页先说自己的官称,是司徒或是司空之类的,稽首是一个敬词,接着讲下面要做的事,希望得到支持。

隶书的经典应当是这样没有任何随意性的,有着严谨法度且仪态端庄大气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适合称为书法,并作为范本来临摹。

它不仅是书法,也是隶书这种
书体的法度要求。

隶书成熟之后,官方推行了隶书,把它作为正式字体来使用。

但因为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书写者,除了像《乙瑛碑》这样具有庙堂之气,非常端庄的写法之外,还有不同的风格。

比如下图这种显得非常空灵、静美的,像是一个很有气力又很古朴的人,诠释了一种舍巧取拙的状态。

也还有下面这种风格。

这种风格大家不要觉得它丑,实际上它把隶书转移到了另一种审美趣味上去,就是让隶书在规整中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表面上看很是规整,横平竖直的,实际每一个字的虚实关系和重心都不一样。

由于这个原因,我们看这些字时就像走方阵一样。

这两种审美趣味出现在同一时代,因为书手不同,才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

最后这幅字叫《张迁碑》,因为它的规律性不强,与上面的两幅相比,学习起来是最难的。

手书简牍时期,也有把简先编连起来再书写的。

大家看下面这幅图,全部用的是草书,有的一个字拉了很长。

今天人们能够很清晰地看到草书是如何起源的,就是从秦简牍书到隶书的转换过程中,由隶书里慢慢分化出来的。

大家看下面这幅图,它出现在汉代,是草书跟真书之间,也就是隶草之间的一种状态。

后来它成了另外一种书体的基础,这种书体就是行书。

它比草书端正,但比隶书随意,因此最终发展成了介于真草之间的行书书体。

如果今天再听到有人说先有楷书,然后楷书变成行书,再变成草书,你就可以据理反驳,告诉他们行书和草书是同时存在的,都是从汉隶中演化过来的。

从汉隶演化到草书经历了一个古朴的过程,期间产生了一种书体叫章草。

我们看下面西晋索靖写的《月仪章》。

章草只在单字的内部进
行细连,上下字间不连,每一个字的结尾都会把笔扌恩下去,保留了隶书散毫及敛锋的效果,与此同时,作为草书,它也遵循了草法的根本。

索靖是晋代非常著名的书法家。

大家知道唐代有位楷书大家叫欧阳询,有一次他骑着马出门,途径索靖的碑刻,本来已经路过了,又返回来下马观看,看了一会儿就再次上路了,结果过了一会儿又回过头来看,如此往返了三次,最后一次他没有走,在碑前待了三天。

我们今天有字帖,想看什么书法作品都很容易,但是古时候没有,古人要想看某位高手的作品,就得想方设法从他的书信或碑刻中看,而碑刻不是可以随便搬走的。

看欧阳询的字,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种笔画内敛的沉凝气象,这是从隶书中来的。

他对隶书的练习及对从隶书演化过来的索靖的章草的重视,对他今后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索靖在当时对书法风尚的引领是现代人所想象不到的,如欧阳询一样的书法大家都对他顶礼膜拜。

事实上,索靖影响的也绝不仅是欧阳询一个人,王羲之也看了索
靖的碑。

我们来看下面这幅图上的楷书,这个楷书是横扁的,并
且末端有一些不太尖锐的笔锋,它的结体(书法术语,指汉字书
写的间架结构)是楷书刚刚从隶书蜕变过来的样子,书写这个楷
书的人是王羲之。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人们对已有书体的一种吸收。

众所周知,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潇洒飘逸,但在写出
《兰亭序》之前,王羲之的作品中一直都有隶书的影子,即便是写楷书,也有隶书的含义在里面。

我们再看一下书圣早年的行书
状态。

《姨母帖》是王羲之写给姨母的一封信,使用了平直的笔
画,显然是隶书的痕迹。

如果用《兰亭序》的标准去考量,这幅字简直不是王羲之写的,但从一个人对书法的吸收过程来看,王羲之为什么不一出手就是《兰亭序》呢?据历史记载,王羲之练字是从隶书开始学起的,他幼年师从一位女老师魏夫人。

魏夫人最擅长的就是隶书,在他们那个时代,隶书是最受追捧的书体。

因此,王羲之的书写习惯来自先入为主的隶法,在写《姨母帖》时,一出手就是一点儿都不潇洒的平直笔画,包括写“羲之”二字时,也没有一点儿行云流水的趣味。

他写到第三行的时候略有改进,但还远没有进入到《兰亭序》的阶段。

第四行已经开始有一点行书的感觉了,上下字笔画细连是行书的表现之一。

同时,刚才我们讲过草书通过省并简连把汉字高度符号化,第四行“奈何”的“何”字就具有这一特点,虽然动作很生硬,但是是草书。

“何”字的弯如果弯得更轻松一点的话,可能会让人觉得更加流畅,但是他没有那样做。

因为那时的王羲之正处在练习隶书并由隶书向其他书体过渡的过程中,隶书是他接触的第一种书体,接下来是章草,也就是只在单个字的笔画中进行细连的书体。

所以王羲之早期的书法有时候有楷书的痕迹,有时候有隶书的痕迹,有时候还带点不流畅的行书,这就是书圣在起步阶段的一个状态。

王羲之墨迹的大部分原件已经不存人间了,但唐人用摩拓的方法把王羲之的字形保留了下来,让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书法都产生了哪些变化和发展。

下面这幅是王羲之的《初月帖》,里面有行书也有草书,可以看出与写《姨母
帖》的时候相比,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比如说得到的“得”,完全是草书的结体,左边的双立人变成了一竖,右上的日字和右下的寸字被简化成了一个拐弯,转个圈之后又加了一个点。

严格来说,这个字不能称为字,就是一个纯粹的符号,草书中常用符号来代表汉字中复杂的部分。

从王羲之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上字末笔跟下字的第一笔已经开始连接起来形成字组,这种两两相连的字组是王羲之对中国书法体式的重大贡献,因为它突破了章草单字内部细连的已有框架,形成了字与字的上下细连。

如此便使上字的最后一笔跟下字的第一笔顺势相连,形成了气势与气息的连贯性。

之前的《姨母帖》是一字一顿地感觉,而《初月帖》就有一种气息通畅的感觉。

这种气息的流动性表现在王羲之早期的行书作品中已经是对历史的突破,更何况后来他的笔法进一步演变,形成了形态的固定化。

今天我们称王羲之为“书圣”,但他并非与生俱来的书法高手,跟他同时代的人说他的字是“末年称妙”,就是到了晚年才达到了高妙的境界。

从《姨母帖》开始,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书法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环节递进的变化轨迹。

《初月帖》中有一条弯曲的竖线,它是草书中的“具"字。

刚才我们讲,草书是高度抽象的,当它作为一个单字孤立出现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出它是什么字,用字的标准去衡量它已经不准确了。

比起字来,草书更像是一种符号,将它放到一定的符号体系之内,它才具有具体的文字意义。

在草书体系中,这种高度抽象化的符号是符合草法的。

那么什么是草法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