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第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0-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0-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0-人教版授课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第几”这个概念,对题目中的序数词进行正确的辨析和运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讲台•学生教材•纸笔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第几”这个概念展开讲解。

通过聚焦30以内的序数词,帮助学生理解并正确应用“第几”这个概念。

教学过程1.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认识“第几”的概念,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2.让学生通过看图和听问题,回答问题中“第几”的位置。

3.让学生自己出题,同伴回答,加深对“第几”概念的理解。

4.针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知识点。

课堂练习1.练习1:如图,用“第几”填空。

–图中有__个苹果。

–这是第__个苹果。

2.练习2:看图,回答问题。

–这是第几只小鸟?–图中的花是第几朵?拓展练习1.给学生一些颜色或形状相同但排列不同的图案,让他们用“第几”来描述不同的组合。

2.让学生互相出题,挑战对方排列不同物体的先后次序。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第几”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运用这个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题目。

2.想象一下一天可能发生的事情,用“第几”来描述这些事件的发生次序。

3.复习30以内的序数词,熟练运用“第几”的概念。

本节课结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加深对“第几”这个概念的理解,并能够熟练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案(精选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案(精选8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案(精选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难点】:掌握区分几个和第几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1、师生交流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2、出示第20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票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

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师:(1)小朋友排在第几?谁排第一?解放军阿姨呢?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2)从前面数,背黄包的阿姨排在第几?从后面数呢?(3)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觉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2)动画展示:穿蓝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问:还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第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叔叔呢?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2)区别几个和第几第几表示确定的位置,几个表示数量的多少。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6-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6-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6-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知道“第几”表示序数的概念。

2.掌握用“第几”表示顺序的方法。

3.熟练运用“第几”这个概念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第几”这一概念。

•难点:熟练运用“第几”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教具:数字卡片、图片卡片、小提琴。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利用图片卡片,让学生观察带有顺序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每个物品的顺序。

2. 学习新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让他们读出每个数字,并说出对应的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等)。

3. 游戏练习
•设计小游戏,让学生模拟在班级里进行排队,每个学生说出自己排在第几位,加深对“第几”概念的理解。

4. 拓展练习
•让学生想象自己参加了一个比赛,用“第几”来描述自己取得的名次,如第一名、第二名等。

教学反馈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互相练习描述顺序或排名,巩固“第几”这一概念。

课堂作业
•让学生回家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练习使用“第几”这一概念描述顺序,写成一段自己设计的故事。

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第几”这一表示序数的概念,通过游戏练习和生活场景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掌握更多实际情景中的应用方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3课时《第几》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教科书第20页,完成教科书P20“做一做”和P23“练习四”第1、2题。

教材分析本课时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

在前2个单元学生已经熟悉掌握了5以内数的认识,理解其基数的含义及大小。

本课时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实践体验、比较分析等活动探索基数与序数之间的区别。

教材的内容选择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从日常生活的排队买票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而且活动性和探究性较强。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早已熟悉5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准确熟练地用数字表示相应数量的事物。

也在实际生活中有了“第几”这个概念,但是对于“几和第几”学生们并没有认真区分过,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第几的基础上明白“几和第几”的区别。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利用情境体验,让学生感知并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

使学生明白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数量多少。

2.过程与方法: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说明相关物体有几个和某个物体是第几个,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并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认识几和第几。

教学难点区分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排过队吗?为什么要排队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放学回家时要排队,购物时要排队,因为不排队就没有秩序,大家挤来挤去很危险,还有的学生会说排队是讲文明的做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排队是文明的行为,我们要遵守公共秩序,自觉排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排队中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第几)二、合作探究,学习“几”和“第几”1.讲解例题,引出新知。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1.1.3 第几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1.1.3 第几

第一单元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3 第几【课题名称】第3课时第几【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9页。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说明相关物体有几个和某个物体是第几个,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3.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方法,初步积累观察经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几和第几。

教学难点:区分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课前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排过队吗?为什么要排队呢?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放学回家时要排队,购物时要排队,因为不排队就没有秩序,大家挤来挤去很危险,还有的学生会说排队是讲文明的行为。

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排队是讲文明的行为,我们要遵守公共秩序,自觉排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排队中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第几)【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排队,对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讲解例题,引出新知。

课件出示教科书P19情境图。

教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预设:好多人在排队等车。

教师:仔细观察,图中有几人排队?预设:学生很轻松说出5人,可以指名学生到屏幕前对着图数一数,再让全班学生齐数一遍。

教师:看看小男孩排在第几?指名学生到屏幕前对着图数一数,数的时候说“第1”“第2”。

教师:对,排队时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小男孩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预设:学生思考后回答:小男孩前面有1人,后面有3人。

教学提示: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说清楚“怎么数的”,让学生明白排队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前面数起,体会从前往后数出第几的相对性。

教师:你能照着这样的句式再说说另外几人的排队情况吗?同桌间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

预设1:长头发的阿姨排第1,她前面没有人,后面有4人。

3.3 第几 (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3.3 第几 (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3.3 第几(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第几”的概念,能够准确地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感知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第几”的用法,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观察物体位置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第几”与“几个”的区别,避免混淆。

2. 培养学生准确地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物体位置和“第几”的用法。

2. 教学卡片,用于练习描述物体位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窗户等,让学生用“第几”来描述它们的位置。

2. 邀请几位学生到讲台前,让他们用“第几”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其他学生听后判断是否正确。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物体的排列,如书本、铅笔、玩具等,让学生用“第几”来描述它们的位置。

2.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排列顺序,理解“第几”的概念,强调“第几”是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顺序。

三、实践与练习(15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张教学卡片,卡片上有一些物体的排列,让学生用“第几”来描述卡片上的物体位置。

2. 个人练习:让学生自己找一些物体,用“第几”来描述它们的位置,并与其他学生分享。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用“第几”来描述它们的位置,并与其他学生分享。

2. 让学生用“第几”来描述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并与其他学生分享。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第几”的用法和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体,用“第几”来描述它们的位置,并与家人分享。

2. 在下一节课中,让学生展示自己观察到的物体位置,并与其他学生分享。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第几(10)-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第几(10)-人教版

标题: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第几(10)-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第几”的概念,理解其在序列中的位置表示。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第几”的概念,理解其在序列中的位置表示。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第几”的概念,理解其在序列中的位置表示。

2. 教学难点:运用“第几”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体排列顺序,引出“第几”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理解“第几”的概念,并掌握其在序列中的位置表示。

3. 操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第几”概念的理解。

例如,让学生按照指定顺序排列一组物体,并说出每个物体的“第几”。

4.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给出一些序列,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第几”。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第几”的概念及其在序列中的位置表示。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第几”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情况,了解学生对“第几”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第几”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教学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 第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 第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第几》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第几”这一概念,能够正确使用。

2.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第几”这个概念。

3.能够运用加减法求解“第几”这类问题。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第几”的含义及应用。

2.进行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第几”?2.如何运用加减法求解“第几”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1、2、3、4、5。

2.实物道具:例如五只小狗玩具等。

3.课件PPT。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实物道具,引导学生理解“第几”这个概念。

比如,“这是一群小鸟,你认为第几只小鸟最大?”2.操练:让学生用数字卡片表示“第几”,进行简单的练习,如“第几个是红色的?”3.讲解:向学生解释“第几”的意思,并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练习: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用加减法解决“第几”问题。

5.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第几”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并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什么?我们学会了如何理解和应用“第几”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加减法解决相关问题。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完成作业本上关于“第几”的部分习题。

八、板书设计•什么是“第几”?•加减法解决“第几”问题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学生的实陗操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练习来巩固知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对老师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1第3课时《第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1第3课时《第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1第3课时《第几》一. 教材分析《第几》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数的顺序,学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位置。

这一课时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更复杂数学知识的前提。

因此,本课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对于数学知识大多还处于空白状态。

他们在数的认识方面,可能只熟悉1到10的数字,对数的顺序和位置的认识几乎为零。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需要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的顺序,能够用数字正确表示物体的位置。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的顺序,学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数字来表示不同位置的物体。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字卡片,用于引导学生学习数的顺序。

2.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书籍等,用于表示不同位置的物体。

3.准备教学PPT,包括数的顺序的图片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1到10的数字,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体的位置。

例如,第一排第一个物体,第二排第三个物体等。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字来表示这些位置,从而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和位置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找出教室里的某些物体的位置,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操作,加深对数的顺序和位置的认识。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答。

这些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数的顺序和位置的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数字表示物体的位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到其他表示位置的方法,如用字母、用符号等。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第几》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第几》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第几》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课时第几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0页。

本节课是在感知过1~5各数基数的含义后学习的,知道自然数不仅可以表示物体的数量,还可以表示物体的顺序,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二)核心能力“第几”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认识”部分的内容,借助“第几”的知识载体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从生活中的排队入手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再将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进行对比,学生经过辨析、理解,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实现数感的培养。

(三)学习目标1.通过情境体验,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能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借助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对比,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

(四)学习重点理解序数的含义(五)学习难点正确区分几和第几。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第几》PPT课件、《第几》课时作业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你能给这些数字宝宝排排队吗?3 5 14 2你是按什么顺序在排队呢?2.足球运动员的衣服上印着2、3、5,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呢?(二)课堂设计1.导入师:同学们最喜欢听故事了,对吧?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能吃,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他吃一个不饱,又吃一个还不饱,直到他吃到第4个才觉得饱了。

他拍拍肚子,叹口气说:“哎,要知道吃第4个能吃饱,先吃第4个该多好啊!”师:同学们为什么听后哈哈大笑啊?你们笑什么呢?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第几”的知识。

【设计意图:由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第几”。

】2.问题探究(1)初步感知序数的含义(课件出示P20的主题图。

)师:星期天,明明去动物园游玩。

瞧!小明在干什么呢?师:小明真是一个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好学生,我们也要养成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师:从图中你看到数了吗?师:谁愿意给大家来说一说你看到了数几?你在哪里发现的?师:谁还看到了不同的数?师:如果小明排第2,他前面的阿姨排第几?他后面的这个阿姨排第几?排在第4的是谁?最后这个叔叔排第几呢?(2)区分几和第几师:叔叔排第5,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这两个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师:看来,5既可以表示一共有5个人,也可以表示叔叔排在第5个位置(指的是一个人)。

第三单元 第3课时 第几(教学设计)-【上好课】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三单元 第3课时 第几(教学设计)-【上好课】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三单元第3课时第几(教学设计)-【上好课】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理解“第几”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运用“第几”进行简单的排序和比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学生数数和排序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第几”进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数数,理解“第几”的概念,运用“第几”进行排序和比较。

2. 教学难点:理解“第几”的概念,运用“第几”进行问题解决。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游戏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说出总数。

(2)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这些物品中第3个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并解释“第几”的概念。

2. 讲授新课(1)教师出示一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说出总数。

(2)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这些物品中第3个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并解释“第几”的概念。

(3)教师通过演示,引导学生理解“第几”的含义,并学会运用“第几”进行排序和比较。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说出总数。

(2)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这些物品中第3个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并解释“第几”的概念。

(3)教师通过演示,引导学生理解“第几”的含义,并学会运用“第几”进行排序和比较。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第几”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2)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5. 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关于“第几”的练习题。

(2)观察家里的物品,用“第几”进行排序和比较,并与家长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3课时《第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3课时《第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3课时《第几》一、教学目标1.理解“第几”是表示序数的概念。

2.掌握“第几”的用法。

3.能够根据实际情境使用“第几”进行排序。

二、教学重点1.理解“第几”表示的意义。

2.熟练运用“第几”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第几”进行排序。

四、教学准备1.板书:第几2.教学实物:小朋友们排队的图片3.教学课件:相关示例图片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让学生参观学校操场上小朋友们在排队的情景。

•引导学生观察排队的小朋友们,提问:“你们能从排队的小朋友中找到第几个同学吗?”2. 讲解概念•板书“第几”字样,解释“第几”是用来表示序数的。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第几” 的概念,如“第一”、“第二”、“第三”等。

3. 操作练习•让学生自己尝试用“第几”进行排序。

例如,让学生排出自己的座位顺序,并用“第几”来表示。

•同时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纠正他们的错误。

4. 拓展练习•让学生找到教室中其他物品的排列顺序,并用“第几”进行描述。

•引导学生提问他们身边的人或物体的位置,如“请问你是排在第几位的?”5. 结语•总结“第几”的用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个概念。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与家长交流,练习使用“第几”的句子。

六、板书设计•第几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第几”表示序数的用法,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与他人交流,练习使用“第几”的句子,加深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第几”的概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第3课时 第几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第3课时 第几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第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第几”的概念,能准确地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他们能够快速找到物体的“第几”位置。

3.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第几”的运用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第几”的概念,理解“第几”在描述物体位置中的作用。

2. 学会使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包括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第几”的应用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第几”的概念,能准确地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第几”,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图片、实物模型等。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物体的位置,引出“第几”的概念。

2. 讲解概念: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详细讲解“第几”的概念,让学生明白“第几”在描述物体位置中的作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第几”来描述组内成员的位置。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第几”。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第几”来描述实例中物体的位置。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巩固“第几”的运用方法。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第几”的概念和运用方法,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第几”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第几”,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 学生能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第几”的运用方法。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第几”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第几》17-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第几》17-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第几》17-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第几」表示顺序的意思。

2.学习掌握用「第几」这个词语进行描述的方法。

3.帮助学生区分不同的顺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4.练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第几」这个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第几」的概念。

2.学会用「第几」这个词语表达顺序。

三、教学难点1.区分和理解不同场景中「第几」的使用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第几」这个词语进行描述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1.课件或活动板书。

2.学生个人的白板和记事本。

3.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或观察图片等方式,引出「第几」这个概念,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示意图和实际例子,向学生解释「第几」的涵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

第三步:练习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结对或小组合作,完成针对「第几」概念的练习题,并展示自己的答案,进行讨论和分享。

第四步:拓展训练(15分钟)教师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灵活运用「第几」这个词语进行描述和表达。

第五步:总结与复习(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当堂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复习提醒,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六、教学反馈通过课后练习、小测验或课堂讨论的形式,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第几」这个概念,并及时给予反馈。

七、拓展阅读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从不同文本中进一步加深对「第几」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八、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练习题供学生巩固当堂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知识。

九、教学延伸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第几」这个概念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十、教学反思教师应在课程结束后反思当堂教学的有效性,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以上即为本节数学教学过程的详细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5-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5-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5-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第几”这一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让学生理解“第几”这一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1.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运用“第几”这一概念。

2.帮助学生建立“第几”与数学中的序数概念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学PPT、练习册等。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练习册等。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第几”这一概念,引发学生对“第几”问题的思考。

第二步:讲解“第几”的概念(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的形式,向学生讲解“第几”的概念,并举一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步:练习环节(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训练,巩固“第几”的理解。

第四步: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第几”的概念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五步:总结复习(5分钟)教师向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第几”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下一步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将“第几”与数学中的序数概念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第几”这一概念,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9-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9-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9-人教版
一、教案背景
本教案适用于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第3章第3节课,主要围绕“第几”展开。

本课
程内容设计符合人教版教材要求,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第几”这一概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灵活运用“第几”这一概念,能够运用数字进行排列和
定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
维和判断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态
度。

三、教学重点
1.理解“第几”概念。

2.掌握用数字进行排列和定位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第几”这一概念。

2.能够准确地使用数字进行排列和定位。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例题引入“第几”这一概念,让学生感受到该概念的实际运用意义。

2. 概念讲解
解释“第几”是表示在某个序列中所处位置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该概念。

3. 练习环节
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第几”的运用方法。

4. 总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第几”的概念及运用方法。

六、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来评价学生对于“第几”概念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七、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上关于“第几”的练习题。

2.自编一些题目,加深对“第几”概念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
教师应当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改进教学质量。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第几”概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2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22)

第 2 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
性。
□○□□□ □□□○□
四、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
通过学生动手操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 作,让其在具体的
3
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 操作中感知和体验
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第几”的相对性,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 使知识得以向纵深
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发展,同时鼓励并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 肯定学生丰富多样
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的拼摆,活跃了学
小结: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生的思维,激发了
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
好品德。
2.动画展示:
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谁排第一?小聪
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
再全班交流。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教学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来,在轻松愉悦的
过程
c.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
环境中受到事半功
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 倍的教学效果。
道一共有 5 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
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
站买票上车……
的营造可以引起学
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3-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3-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33-人教版第一节:课时内容1. 教学目标•能够掌握“第几”这一概念,能够正确使用“第几”进行描述。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第几”这一概念,如“第几排”、“第几个”等。

2. 教学重点•掌握“第几”这一概念,能够准确描述和使用。

•运用“第几”进行简单的数数练习。

3. 教学难点•能够将“第几”这一概念与实际日常生活中应用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第二节: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可以通过唱歌、游戏等轻松活泼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新知•老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描述图片或实物中的第几个物品。

•让学生通过数数的方式找出指定物品。

•引导学生理解“第几”这一概念,例如,“第一”表示第一个,依次类推。

3. 讲解示范老师在黑板上讲解“第几”这一概念,并进行示范,让学生看懂、听懂概念的具体运用方法。

4. 练习巩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或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练习运用“第几”这一概念。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目,在教材中找到相关练习题目进行课堂练习。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内容,并提醒学生按时完成。

第三节: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第几”这一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能够在简单的情境中进行正确运用。

教师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点评,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结束语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第几”的相关概念,通过实例、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并灵活运用。

希望学生在课后能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第几”这一概念,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以上为《3.3第几》3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取得进步。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4-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4-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第几》4-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第几”这一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使用“第几”的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第几”这一概念及其表达方式。

2.难点:运用“第几”这一概念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工具:教学板书、图片、实物3.教学环境:教室四、教学内容1. 3.3第几•“第几”的概念介绍•“第几”的表达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2. 课堂活动安排•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出“第几”的概念。

•讲解:“第几”是什么意思,如何表示“第几”。

•操练: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第几”问题,加深理解。

•拓展:提出一些更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方法。

五、教学流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发现“第几”的概念。

2.讲解–介绍“第几”的概念及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3.操练–让学生个别完成一些简单的“第几”问题,然后展示答案,让学生自主纠正。

4.拓展–提出一些更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合作,并分享解题思路。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第几”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六、课堂互动•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解答问题,鼓励提问和回答。

•鼓励学生举手发言,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关于“第几”的练习。

2.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思考“第几”问题。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第几”的概念,但在操练环节发现有些学生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更深入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3.3第几》的教学设计与安排,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第几”这一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课时第几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0页。

本节课是在感知过1~5各数基数的含义后学习的,知道自然数不仅可以表示物体的数量,还可以表示物体的顺序,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二)核心能力
“第几”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认识”部分的内容,借助“第几”的知识载体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从生活中的排队入手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再将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进行对比,学生经过辨析、理解,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实现数感的培养。

(三)学习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能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借助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对比,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

(四)学习重点
理解序数的含义
(五)学习难点
正确区分几和第几。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第几》PPT课件、《第几》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你能给这些数字宝宝排排队吗?
3 5 1
4 2
你是按什么顺序在排队呢?
2.足球运动员的衣服上印着2、3、5,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呢?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师:同学们最喜欢听故事了,对吧?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能吃,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他吃一个不饱,又吃一个还不饱,直到他吃到第4个才觉得饱了。

他拍拍肚子,叹口气说:“哎,要知道吃第4个能吃饱,先吃第4个该多好啊!”
师:同学们为什么听后哈哈大笑啊?你们笑什么呢?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第几”的知识。

【设计意图:由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第几”。


2.问题探究
(1)初步感知序数的含义
(课件出示P20的主题图。


师:星期天,明明去动物园游玩。

瞧!小明在干什么呢?
师:小明真是一个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好学生,我们也要养成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师:从图中你看到数了吗?
师:谁愿意给大家来说一说你看到了数几?你在哪里发现的?
师:谁还看到了不同的数?
师:如果小明排第2,他前面的阿姨排第几?他后面的这个阿姨排第几?排在第4的是谁?最后这个叔叔排第几呢?
(2)区分几和第几
师:叔叔排第5,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这两个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师:看来,5既可以表示一共有5个人,也可以表示叔叔排在第5个位置(指的是一个人)。

师:小明的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他们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
师:从图中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去动物园玩排队买票”的情境,渗透人人要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通过考眼力游戏激发学生数一数、说一说的欲望,初步感知数既可以表示数量。


(3)序数的相对性
师:如果穿连衣裙的阿姨买完票走了,想一想场面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动态演示)现在,一共有几个人?谁排第1?其他的人各排第几?
师:小明原来排第几?现在排第几?为什么?
师:如果队伍最后的叔叔有急事先走了,小明排在第2的位置会变吗?总人数会变吗?
【设计意图:对比小明原来排第几和现在排第几,感知序数的相对性。


3.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几”,你有哪些收获?
师:数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

4.巩固练习
①做一做第1题。

②小小调查员。

你上几年级?()
你家有几口人?()
你这一小组有几名同学?()你排在第()。

小组内交流:为什么你们填写的第一个括号里的数相同,而第二个数字不同呢?
(三)课时作业
1.照相。

【答案】5 5 两个5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解析】这是基础练习,主要考察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以及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考查目标1和2。

2.泥娃娃。

第1个第2个第5个
遮住的是第()个和第()个,遮住了()个。

【答案】3 4 2
【解析】考查目标1。

3.小鸟飞。

(1)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

(2)从左边数,给第4只小鸟图上颜色。

(3)从右边数的第1只小鸟飞走了,还剩□只小鸟。

【答案】
(3)4
【解析】主要考察区分几和第几,考查目标1和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