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免疫调节

合集下载

第21讲 免疫调节-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21讲 免疫调节-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肌肉里有引发免疫反应所必需的细胞——抗原递呈细胞。疫苗注射到肌肉
后,它会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疫苗),并将其转移至免疫
系统的大型集合点——淋巴结,然后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免疫学应用
1.免疫预防-疫苗
【例】预防接种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有些疫苗需两次接种,
初次接种产生免疫后,按规定时间间隔再次接种。若提前进行再次接种,
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比较内容
激发因素
反应时机
抗体分布
反应结果
联系
不具有个体差异性
过敏原
不一定是大分子,如青霉素
一定是外来物质
【例】下图为过敏性哮喘发病示意图,当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
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并分泌抗体。当同种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后,
可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过敏介质,引起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
反过来导致皮质激素合成减少,解
通过相应受体,降低免疫反应;
➢ 雌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 除对免疫细胞的抑制。然后细胞因
则可以通过相应受体增强免疫反应。 子分泌又会增加,再促进皮质激素
的合成,如此循环,构成网络。
【例】病原体入侵引起机体免疫应答,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过度免疫应答
造成机体炎症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如图所示。下列
疫细胞吞噬消化
记忆B细胞
辅助 变化 B 分裂
性T 结合 细 分化

结合

细胞
产生
病原体
浆细胞
抗体
分泌
分裂分化

分泌
结合

细胞因子
识别

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

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

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以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新编苏教版生物教材为蓝本,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在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的同时,注重研究新教材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究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生物教学质量,努力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二、工作目标与措施(一)本学期必修班必须完成《必修3》的`教学内容和《必修一》的复习,选修班完成《必修3》和《选修3 》部分内容的教学。

(二)坚持不懈做好常规教学1、加强备课组职能,健全集体备课制度。

仍然采用组内教师轮流编写教案和课件,相互讨论修改后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备课。

2、结合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小组合作模式,恰当用好多媒体,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摒弃灌输式教学方法,多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主动学习。

3、作业做到全批全改,辅导耐心细致,并配合年级加强考风教育。

4、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每位教师听课一学期不少于十节,并搞好公开课的落实工作,作好评课记录。

三、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见下表:待定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精选篇2新的学期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一、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1、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大课堂、大容量、低难度、主动参与、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会的不讲、“先学”已经掌握了的不讲、内容太偏或者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不讲,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汇总.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汇总.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特点:是人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能对 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 其它的病原体无效,具有专一性。主要由 淋巴细胞(B细胞和T细胞)起作用。
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1、抗原:
异物性:一般是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如 细菌、 病毒、花粉、其他动物的细胞等。自身衰老或受 损的细胞以及癌细胞也会成为抗原。
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答案 C 解析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 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所以物质甲是淋巴因子;动物在特 定抗原的作用下能够产生相应的抗体,故物质乙是抗原。
T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提醒
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并不需要抗原刺激。
(1)T 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抗体、效应 T 细胞具有识 别抗原的功能;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2)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己”成分。
(3)效应 B 细胞是在特异性抗原刺激下,由 B 细胞或记忆 B细胞 分裂增殖而来,并产生特异性抗体来识别相应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2、抗体
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浆细胞(效应B细 概念: 胞)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的免疫球蛋白。
特点: 特异性 分布: 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
分泌液中,如乳汁中。 分泌蛋白(参与合成的主要细胞器有核糖 本质: 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 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

例1.关于B细胞和T细胞两种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 A.都是在骨髓中产生的,但T细胞需迁移到胸腺中 成熟 B.分别通过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杀死病原体而发挥 免疫作用 C.产生的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可直接产生抗体, 发挥免疫作用 D.通过浆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进而发挥免疫 作用
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 的生理活动,据图回答:
记忆细胞 。 (1)上图中Ⅰ表示________ (2)②过程表示吞噬细胞对抗原进行 识别、摄取和处理 _______________ 并 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经T细胞呈递给B细胞的过程,③过程表示 ________________。 吞噬细胞 (3)在图中众多类型的免疫细胞中,能非特异性识别抗原 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 ①→③→⑤ / ①→③→④ (4)已免疫的机体,再次遭遇同种病毒入侵时,其免疫过 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填图中数字)。
例2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下列关于免疫
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__B__
互动探究
(1)同一个体的吞噬细胞,T淋巴
细胞、效应T细胞内含的基因相同吗?
(2)T细胞缺陷的小鼠还存在特异性免疫吗?
2. 给某种动物注射了三种细菌,如图表示随时间的变化实验 动物血液中的细菌个体数的变化(X:给无免疫力的宿主注 射了毒性强的细菌;Y:给有免疫力的宿主注射了毒性强的
细菌;Z:给有免疫力的宿主注射了毒性弱的细菌),则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D A.毒性强的细菌杀死了宿主细胞 B.免疫系统不能防御毒性强的细菌, 但能防御毒性弱的细菌

高三一轮复习免疫调节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免疫调节课件
培养实验思维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实验 能力。
多做模拟试题
精选试题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模拟试题,涵盖各种题型和难度,帮助学生全面 提升应试能力。
定时模拟考试
组织定时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和考试流程,提高学生的应 试心理素质。
讲评与反馈
对模拟试题进行详细讲评,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 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 ,它们在免疫应答中发挥 重要作用。
免疫分子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 ,它们通过与抗原结合或 调节免疫细胞活性来发挥 免疫作用。
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御功能
监视功能
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防止感染。
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稳定功能
清除损伤或衰老的细胞,维持内环境 稳定。
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增强剂
胸腺肽
刺激T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用于治 疗免疫缺陷疾病和慢性感染。
干扰素
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和抗肿瘤的免疫反应,用于 治疗病毒性肝炎和肿瘤。
白细胞介素-2
刺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 力,用于治疗肿瘤和感染。
生物制品类药物
单克隆抗体
通过与特定抗原结合,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等 疾病。
细胞因子
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用于治疗肿瘤、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 病。
疫苗
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05 免疫调节的日常保健
合理饮食
总结词
合理饮食是合理饮食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 类食物和优质蛋白质来源,如鱼、瘦肉、豆类等。同时,要避免过度摄入糖分 、盐分和脂肪,以免对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之免疫调节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之免疫调节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之免疫调节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下列疾病中可通过接种疾苗预防的是()①肺结核②白化病③缺铁性贫血④流行性感冒⑤尿毒症A.①④B.②③C.①⑤D.③④2.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会引起机体产生急性炎症反应(造成机体组织损伤)。

为研究化合物Y的抗炎效果,研究人员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为空白对照,以中药复方制剂H为阳性对照,用相关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表示炎症反应程度,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LPS诱导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所引起的机体反应B.中药复方制剂H可以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C.化合物Y可以增强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D.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3.人体在接种流脑灭活疫苗后,血清中出现特异性抗体,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下列细胞中,不参与此过程的是()A.树突状细胞B.辅助性T细胞C.B淋巴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4.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ORFV)感染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宿主易被ORFV反复感染,影响畜牧业发展,危害人体健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ORFV感染宿主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B.ORFV感染宿主后被APC和T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C.ORFV反复感染可能与感染后宿主产生的抗体少有关D.辅助性T细胞在ORFV和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增殖分化5.乙脑病毒进入机体后可穿过血脑屏障侵入脑组织细胞并增殖,使机体出现昏睡、抽搐等症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毒性T细胞被抗原呈递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激活,识别并裂解乙脑病毒B.吞噬细胞表面受体识别乙脑病毒表面特定蛋白,通过内吞形成吞噬溶酶体消化降解病毒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随体液循环并与乙脑病毒结合,抑制该病毒的增殖并发挥抗感染作用D.接种乙脑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预防乙脑病毒的感染6.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市课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市课件
非特异性免疫具有广谱性,可以针 对多种病原体发挥作用,且反应迅 速,通常在感染初期就能够发挥作 用。
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主要包括皮肤、黏膜 等物理屏障,以及吞噬细胞、自然 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作用。
特异性免疫
概念
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在后天生活中,通过与特定病原体的接触而获得的一种具有针对性的 防御功能。
04
高考真题解析与模拟题实战
历年高考真题解析
2015年高考真题
01
针对2015年高考试卷中免疫调节相关题目进行解析,总结考点
和难点。
2016年高考真题
02
对2016年高考试卷中免疫调节的题目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命题
趋势和答题技巧。
2017年高考真题
03
针对2017年高考试卷中免疫调节部分进行深入剖析,提供解题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自身免疫病
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或者反应失调,攻 击自身组织器官引起的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 统性红斑狼疮等。
免疫缺陷病
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损害所致的免疫功能不 全而引起的疾病。例如:艾滋病、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症 等。
过敏反应
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组 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例如:花粉过敏、食物过敏等 。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积极心态
在复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 能够克服困难。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适当的休息有助于缓解疲劳和提高学习效率,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避免过度疲劳。
坚持到底
复习过程可能会很漫长和艰辛,但只要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够取得 好成绩。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篇1)在__学年度,我们生物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首先,在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好较详尽的教研组计划、确立了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在过去取得的一些成绩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再攀新高;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注意修正、提高、完善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非常的努力,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我们还对本年度的工作作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总结,决心发扬我们的成绩,克服我们的缺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组有如下特点: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我们组共六名老师,特点是“老中青”三结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虽然女同志较多,但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可喜的。

我和奚红凤分别是黄俊、张俊莲和何俊的师傅,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他们的课,几乎是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上好课,如何编写好复习讲义,如何批阅试卷,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我们悉心指导下,他们进步很快,张俊莲老师是本学期刚分配的,但她在教学上虚心学习,此外,每天一早来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泡上茶水,让其他同志能喝上热茶。

黄俊、何俊老师电脑水平较高,他们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我组的大多数课件都出自他俩之手。

在老教师设计和指导下,本学期制作了七八个多媒体课件,为我们生物教学直观性、趣味性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

我和奚红凤老师,把多年来查阅的有关资料、教学经验等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盼望他们早日成为生物教学骨干。

我们组如有人因工外出,其他老师总抢着代课。

在公开示教活动中,一人上课、全组出动,个个都是好帮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免疫调节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
细胞毒性T细胞破坏肿瘤细胞
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 识别“自己”, 排除“非己”——可以是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寄生虫入侵、清除衰老、死 亡、损伤的细胞以及监视突变细胞等。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抗体
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 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 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乳汁)中。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
VS溶酶体酶
溶菌酶
多种细胞如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都能合成,能水解细菌 细胞壁的酶,导致细菌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使细菌溶 解。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使病毒 失活。因此,溶菌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三、体液免疫
三、体液免疫 1、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 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人体内B细胞的种数在109以上,可识别自然界中种 类繁多的病原体。
2、B细胞活化的条件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蛋白质类)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细菌的脂多糖、荚膜多糖)引起的体液免疫,不形 成记忆B细胞,因此,不能引起二次免疫。
化学本质 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还有多糖、脂类等)


既可以游离,也可以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 生物以及细胞上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细胞
抗原
被摄取
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将
抗原呈递细胞(APC)

第27讲 免疫调节(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7讲 免疫调节(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二次免疫反应特点 比初次免疫反应__快__速__、强烈,产生抗体浓度高,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进入患 病阶段将它们消灭,如图:
提示 通过多次注射相 同疫苗可以增加记忆细 胞和抗体的数量,以提 高机体的免疫力。
“三看法”判断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
提醒 ①只有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才会迅速增殖分化, 从而产生大量浆细胞或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也产生新的记忆细胞)。 ②二次免疫发生的过程中,初次免疫反应依然发生。
3.溶菌酶可以水解肽聚糖等成分,从而消灭细菌。其原理是_细__菌__细__胞__壁__的__主__要_ __成__分__是__肽__聚__糖__,__被__溶__菌__酶__水__解__后__,__细__胞__壁__破__损__,__细__菌__失__去__保__护__易__破__裂__死__亡__。 4.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需从脾中提取B淋巴细胞的原因是_脾__是__免__疫__器__官__,
T细胞
细胞毒性
解读 (1)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条件:靶细胞表面分子(信号)的刺激、细胞因
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毒性T细胞也可分泌)的刺激。
(2)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作用:_加__速__细__胞__毒__性__T_细__胞__的__分__裂__和__分__化______。
(3)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靶细
2
特异性免疫
考点·自主梳理 重点·疑难突破 命题·规律探究
抗体
抗原呈递 辅助性T
解读 (1)B细胞活化的条件
②细胞因子的作用: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细胞因子由___辅__助__性__T___ 细胞等分泌。
(2)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 种特异性的抗体。 (3)抗原呈递过程的实现与细胞膜上的___糖__蛋__白___有关。 (4)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 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5)体液免疫中的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唯一没有识 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

第23讲 免疫调节(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第23讲 免疫调节(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功能
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增强免疫细胞的免疫效
为清除抗原作准备

举例
天花病毒、癌细胞
抗毒素、凝集素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考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注意:唾液、泪液、胃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都不是体液,是粘膜的分泌物, 属于第一道防线。
第23讲 免疫调节
内容导航
讲核心素养
构思维导图
考点梳理
题型剖析
目 录
contents
1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特异性免疫
3
免疫失调
4
免疫学的应用
讲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联系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形成结构和功能观相统一的观念 2、科学思维——比较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与联系,构建体液免疫 与细胞免疫模型,培养模型建模思想,训练分析能力 3、科学探究——提高实验设计能力,体会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4、社会责任——关注人类疾病,形成健康生活的理念,关注和了解关注艾滋病, 正确看待免疫系统疾病。
考点4 免疫学的应用
5、【归纳小结】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人工主动免疫(注射抗原)和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体)。 (2)免疫诊断
由于抗原和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 测,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如检测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等。 (3)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学原理,针对疾病的发生机制,人为干预或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①免疫增强疗法:针对免疫功能低下者,输人胸腺激素、抗体、细胞因子等,增强 患者的免疫力。 ②免疫抑制疗法: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 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如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课件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课件
效果评估
疫苗接种的安全性与效果评估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及其分子机制
免疫细胞是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DC细胞等。
免疫细胞的概述
在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过程中,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至关重要。细胞因子可诱导免疫细胞的发育、增殖和分化,并可通过调节信号转导通路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此外,一些转录因子和基因调控蛋白也在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抗原与抗体的概念及作用
T淋巴细胞是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重要效应细胞之一,它们可以识别并结合抗原,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杀伤靶细胞等方式,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T淋巴细胞的作用
B淋巴细胞是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重要效应细胞之一,它们可以识别并结合抗原,通过分泌抗体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B淋巴细胞的作用
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的作用
免疫调节与免疫疾病
04
自身免疫病概述
01
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与防治
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
02
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往往在特定条件下诱发。
自身免疫病的防治
03
针对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如药物治疗、免疫抑制治疗等。
xx年xx月xx日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课件
CATALOGUE
目录
免疫调节概述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免疫调节与免疫疾病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疫苗接种与免疫预防
免疫调节概述
01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分子组成。

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免疫调节)总结

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免疫调节)总结

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免疫调节)一、背景知识1. 免疫系统•定义:机体为对抗外来的抗原而建立的复杂防御系统。

•主要组成部分:淋巴系统和免疫细胞。

•功能:识别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并进行免疫调节。

2. 免疫调节•定义:指免疫系统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自我调节,保持免疫系统平衡和稳定。

•主要方式:通过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化学物质等进行调控。

二、免疫调节的形式1. 中枢性免疫调节•定义:指通过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进行调控的机制。

•主要方式:通过神经介质和神经调节因子对免疫细胞进行调节。

2. 免疫细胞内部的免疫调节•定义:指免疫细胞自身对其免疫应答进行调控的机制。

•主要方式:通过自噬、细胞周期、代谢等方式进行调控。

3. 免疫细胞间的免疫调节•定义:指免疫系统内部不同免疫细胞之间相互调控的机制。

•主要方式:通过细胞表面受体、细胞因子和细胞间紧密相连的细胞间连接方式等进行调控。

4. 器官级别的免疫调节•定义:指免疫系统内部不同器官之间相互调控的机制。

•主要方式:通过淋巴器官、单核-巨噬系统等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调节进行调控。

三、免疫调节的重要性•免疫调节的异常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等疾病的发生。

•免疫调节在防止感染、清除肿瘤、维持机体内部稳态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四、常见免疫调节异常疾病1. 自身免疫性疾病•定义:指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机体自身组织和器官的疾病。

•常见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

2. 过敏反应•定义:指对机体内部正常成分或外来抗原产生过度免疫应答的疾病。

•常见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等。

3. 移植排斥反应•定义:指接受移植的组织或器官被免疫系统攻击产生的疾病。

•常见疾病:移植物排斥反应。

五、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免疫系统平衡和稳定的重要机制,其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我们需要加强对免疫调节的认识,提高对免疫系统健康的重视和保护,以保障我们的健康生活。

高三一轮复习免疫调节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免疫调节课件

免疫增强剂
胸腺肽
01
能促进T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用于治
疗免疫功能低下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干扰素
02
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
炎、丙型肝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
白细胞介素
03
能调节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用于治疗肿瘤、感染等疾病。
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 疫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 反应。
环孢素
一种强效的免疫抑制剂,用于预防和治疗器官移 植后的排斥反应,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3
雷公藤多苷
中药免疫抑制剂,具有抗炎、抗肿瘤和免疫抑制 作用,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
填空题
答案:T细胞
填空题3: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与抗 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在此过程中,_________是识别抗原的物质基础。
答案:抗原-抗体复合物
简答题
简答题1:简述体液免疫的过程。
答案:体液免疫过程包括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 段。感应阶段是抗原进入机体后,除少数可以直接作用 于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 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 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反应阶段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 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 细胞;效应阶段是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 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其中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很 长时间后存留下来,当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记 忆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迅速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并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 胞再次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市课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市课件
详细描述
免疫缺陷病是一组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导致机体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常见的免疫缺 陷病包括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T细胞缺陷、联合免疫缺陷等。治疗免疫缺陷病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免疫球 蛋白替代疗法以及干细胞移植等。
05
免疫调节在生产实践 中的应用
疫苗的制备与接种
疫苗的制备
03
特异性免疫
淋巴细胞的来源与功能
01
02
03
04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 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和胸腺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是淋 巴细胞的主要类型,它们分别 负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 ,通过释放细胞因子等介质来 杀伤被感染的细胞和调节免疫
反应。Βιβλιοθήκη B淋巴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 ,通过产生抗体来中和病原体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市优秀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免疫调节概述 • 非特异性免疫 • 特异性免疫 • 免疫失调与疾病 • 免疫调节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建议与策略
01
免疫调节概述
免疫系统的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系统
包括皮肤、黏膜等天然屏障,以 及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
特异性免疫系统
总结词
炎症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损伤或感染时,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热痛等反应,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
详细描述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损伤和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有助于清 除损伤组织和病原微生物,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同时,炎症反应还能激活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进一步清除病原微生物。
肿瘤的免疫治疗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指利用免疫系统来治疗肿瘤的方法。与传 统的肿瘤治疗方法不同,免疫治疗旨在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 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免疫调节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免疫调节

✓ 脾:①胃的左侧,②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
免疫系统
安全保卫部
是免疫调节的结 构和物质基础
免疫细胞
③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来源于骨髓中的 造血干细胞
吞噬细胞
✓ 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 吸道等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功能: 吞噬、呈递抗原。
✓ 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各种组织。 功能: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
发挥免疫 作用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具有特异性, 包括:①体液免疫②细胞免疫
特异性免疫
2、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
免疫防御 最基本功能
免疫自稳
✓ 对象:外来抗原性异物(病原体) ✓ 异常:①过强:组织损伤(过敏反应)②过弱或缺失:易被病原体感染 ✓ 对象:自身衰老或损伤的细胞; ✓ 异常:自身免疫病。
淋巴细胞
✓ B淋巴细胞:骨髓内成熟; ✓ T淋巴细胞:迁移胸腺内成熟;分类:
①辅助性T细胞;②细胞毒性T细胞(效 应T细胞)
执行免疫 功能
免疫活性物质
由免疫细胞或 其他细胞产生
✓ 抗体:将细胞产生的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 溶菌酶 ✓ 细胞(淋巴)因子:①干扰素;②白细胞介素;③
肿瘤坏死因子。
四、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失调 1、过敏反应—对外来非己物质 (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2)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3)原因:免疫防御功能过强。 (4)机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
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
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
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
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
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三、免疫功能异常 1.防卫不足:_获__得__性__免__疫__缺__陷__综合征。
(1)特点:主要攻击人体的_T_细__胞__,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2)实例:AIDS,其病原体为_H_I_V_。 2.防卫过度: (1)自身免疫病。
一轮复习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

【速记卡片】
1.免疫系统的三个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2.免疫系统的两个作用: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 (1)防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
第三道防线: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2)监控、清除:监控体内衰老、坏死和癌变的细胞并清除。


【高考警示】与免疫细胞有关的三个易混点
(1)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
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2)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
用。
(3)有关免疫细胞的“3个唯一”:
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

(2015·襄阳模拟)下图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内抗 体产生、病毒增殖与疾病程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a、b、c中表示疾病程度的曲线是 b ,表 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 c 。
(2)再次感染与初次感染相比,体内抗体产生
明显增加。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①本质:将自身物质当成外来_异__物__进行攻击。 ②实例:_类__风__湿__性__关__节__炎__、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过敏反应。如:皮肤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 _发__作__迅__速__、反应强烈、_消__退__较__快__
①特点 一般不会破坏_组__织__细__胞__,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有明显的_遗__传__倾__向__和__个__体__差__异__
3.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 吞噬
效应T
靶细胞

初次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病原体数量曲线图
二次免疫反应特点: 比初次反应快、强。

【提分技法】“二看法”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一看”参与的细胞。 “二看”免疫的结果。
(2014·海南高考)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D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 是( D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记忆细胞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迅速增殖分 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继而产生大量抗体 (3)在初次感染前一周给人体注射了相应的疫苗,因而在感染后人体
没有病症出现,是由于人体内已有 抗体 ,该免疫属于特异性
免疫中的 体液免疫 。

谢谢

【加固训练】如图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D )
A.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暴露抗原的作用 B.吞噬细胞中的酶能将抗原分解成碎片 C.T细胞的抗原受体能识别抗原碎片,并与之结合 D.T细胞的抗原受体识别抗原碎片后,直接分泌w抗w体w等.z淋zs巴te因p.子com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分类 1.免疫系统的功能:_防__卫__、_监__控__和清除。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病原体
皮肤、黏膜 吞噬细胞
免疫
体液ຫໍສະໝຸດ (2014新课标II生物 第30题 )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
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

【知识梳理】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
_吞__噬__细__胞___等
_淋__巴__细胞 _T_细__胞__(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_B_细__胞__(在骨髓中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_抗__体__、_淋__巴__因__子__、溶菌酶等。
②过程:
从发生机理判断,过敏反应属于 体液 免疫中的 二次 免疫。

课后对免疫调节相关内容进行整理、总 结和归纳,并学会自己构建免疫调节的 知识网络图

【考题回访】 (2013全国卷Ⅰ 第4题)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 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逆转录的概念:以RNA为模板,合成的产物是DNA。 (2)应正确理解HIV对实验药物“敏感”的含义:如果敏感,则药物 可大量杀灭病毒,HIV数量急剧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