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上海市普陀区名校2024学年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普陀区名校2024学年中考语文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西塞山①下作韦庄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②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③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注)①西塞山:三国时东吴江防边塞,历代诗人多有趣咏。
②孤峰,指湓城北的庐山。
③爨(cuàn):烧火做饭。
A.诗人行至西塞山这个东吴江防边塞,前望江水,历史往事等引起丰富的联想,但诗人并没有借西塞山势发盛衰荣辱的感叹。
B.颈联化实为虚,把西塞山一带异时生长成熟的植物作艺术的归纳,使得描绘的景物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
C.尾联,表现了诗人对西塞山的爱恋,他把芦花化作宁静恬适的生活伴侣,期望有一天独棹扁舟而来,依傍芦荻结庵而居。
D.这首诗写诗人舟行至西塞山下时所见所感,前两联暗示诗人的行迹,第三联写出对此地烹紫薇、摘黄柑的乡间生活的赞美。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总书记多次强调国人要读经典,从古典诗词和名著中汲取养分,反复阅读,开卷有益....。
B.他读书很多,既领会文意亦寻章摘句....,每逢作文,信手拈来,读来让人深感文采斐然。
C.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D.他悟性极高,无论多么深奥晦涩的文章,只要浮光掠影....地看上眼,就能抓住其实质。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考生注意:1.本卷共23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6分)(一)默写与运用(12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2.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岳阳楼记》)4.小朴的小提琴拉得出神入化,同学们向他讨教经验,他回答:“这就和《论语》中记载的孔子所说的‘’一样,我不仅喜欢拉小提琴,更重要的是每次演奏都让我乐在其中。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5-10题(24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口口口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初,策①杀吴郡太守许贡,贡奴客潜民间,欲为贡报仇。
策性好猎,数出驱驰,所乘马精骏,从骑绝不能及。
卒②遇贡客三人,射策中颊,后骑寻至,皆刺杀之。
策创甚,召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③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注】①策:孙策,三国时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孙权之兄。
②卒:突然。
③陈:同“阵”,军队作战时的战斗队列。
5.两文所述事件都发生在时期:【甲】文节选自《》一书。
(3分)6.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4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7.解释【乙】文中加点词。
(4分)(1)数出驱驰驱驰:(2)从骑绝不能及从:8.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们要善于辅佐我的弟弟。
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打印版)

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21.1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云生结海楼2.起舞弄清影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沙鸥翔集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课内古诗文6.王绩书信7.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8.A9.孤独和苦闷作者内心的愉悦(三)课外文言文10.同意最终11.D12.三以其人对这人才能无人能及自己不献媚奉迎13.据理力争的胆量二、现代文(38分)(一)议论文阅读14.外显标志15.(1)引进版图书占据了科普图书市场(2)我国科普图书同质化严重(4)不少科普图书夹杂着“伪科学”,呈现落后的科学观16.(1)孩子通过原创科普书可以了解自己身边的自然与科技(2)用以学习科学语言、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3)普及知识,引领青年走上科学道路(4)科研创作人员多为业余行为且很难得到相应回报,创作、出版、传播的良性生产链条没有形成17.以中国原创绘本为例论述了优质文化产品成长过程的不易,原创科普图书面对如今创作、出版、传播的艰难局面要有信心,需要政策市场的呵护,也需要作者和读者的关注。
(二)记叙文阅读18.梳疏19.C20.(1)逛公园(2)周一来上课并交作文给老师评析21.C22.文章标题内涵丰富,花儿与少年有着紧密的联系。
观察花骨朵并作文是文中少年生命的转折点;少年如同花儿,成长中的叛逆如同花儿开放前的自我保护,成长中遇到刘老师正如花儿有了水分和阳光,成长中不放弃美好愿望最终才能如花儿般绽放。
作者也以此标题反映了每一个少年都有无限可能,关键是师长们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用耐心等待花开,此标题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全文结构紧凑,重点突出,意味深长。
三、综合运用(12分)23.B24.已经过了银杏落叶景观道路时间;或:花溪路主要树种是悬铃木,相对单一。
2023年语文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名句名篇默写默写(1)回看射雕处,___。
(《观猎》)(2)___,一点飞鸿影下。
(《天净沙·秋》)(3)关河梦断何处,___。
(《诉衷情》)(4)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沙鸥翔集,____。
(《岳阳楼记》)【答案】千里暮云平轻烟老树寒鸦尘暗旧貂裘入则无法家拂士锦鳞游泳【解析】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鸦”“貂裘”“拂”“鳞”等字的书写。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水仙子·咏江南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1】“晴岚”在文中的意思是。
【2】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水仙的美景。
B.“芰荷丛”营造了淡淡的秋之意。
C.江南人家身处秀丽之景生活富足。
D.最后一句以抒情结尾,直抒胸臆。
【答案】【1】晴天空中仿佛笼罩着烟雾【2】A【解析】【1】考查对诗句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
“一江烟水照晴岚”: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
所以“晴岚”在诗中的意思是晴天空中仿佛笼罩着烟雾。
【2】“水仙子”是曲牌名。
“咏江南”才是标题。
所以“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水仙的美景”错。
应改为“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醉翁亭记(节选)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文中“醉翁”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022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卷

2022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卷1、《红楼梦》中涉及的外国地名中哪一个是虚拟的?( ) [单选题] *A.暹罗B.茜香(正确答案)C.海西福朗思牙D.波斯2、65. 下列选项中,文言现象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左手依一衡木。
B、诎右臂支船。
C、便要还家。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正确答案)3、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阔绰(chuò)孱头(càn)亘古(gèng)仰之弥高(mí)B.殷红(yīn)龟裂(jūn)濒临(bīn)殚精竭虑(jié)C.挚友(zhì)篡改(cuàn)倔强(juè)鸢飞戾天(1ì)D.游逛(guàng)倔强(jué)应和(hè)孜孜不倦(zī)(正确答案)4、1工作时如果来电话的人太啰嗦,聊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浪费时间,你可以说“别废话”,然后直接挂掉电话。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处分(chù)称职(chèng)B、占卜(pú) 瑰丽(guēi)C、逡巡(qún) 账簿(bó)D、蜷曲(quán) 妯娌(zhóu)(正确答案)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上溯suò陶冶zhìB、卑鄙bì诸多zhūC、往哲zhé执著zhùD、奸诈zhà浩瀚hàn(正确答案)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B.连辟公府不就。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C.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普陀区初三毕业生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普陀区初三毕业生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题1默写(18分)小题1:关河梦断何处, 。
(《诉衷情》)小题2:孤村落日残霞, 。
(《天净沙·秋思》)小题3:了却君王天下事,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小题4: ,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小题5:虎因喜,计之曰:“!”(《黔之驴》)小题6: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二、写作题2写作(60分)请以“给自己一片阳光”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②不得抄袭。
三、阅读理解与欣赏3阅读下面诗词。
(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小题1:“识尽”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小题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片写“少年”,下片写“而今”,用过去衬托现在。
B.上片写“不识愁”,下片写“识尽愁”,体现作者情感变化。
C.上片“爱上层楼”与下片“欲说还休”,在结构上彼此呼应。
D.上片“为赋新词强说愁”,下片“却道天凉好个秋”,愁绪得以排解。
4阅读下文。
(12分)放翁家训陆游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小题1:解释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生( ) (2)虑(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留下遗憾和愧疚。
B.我这些话,是年轻人的药物和石头,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留下遗憾和愧疚。
C.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悔之晚矣。
上海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解析

上海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一〕默写〔15分〕1.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书愤»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3. 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票遥有此寄»4.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孟论学»5.山行六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酿泉也。
«醉翁亭记»〔二〕基础知识〔10分〕6.〔2分〕以下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红色是热情的色采,它强烈,奔放,令人精神振奋。
B.当遇到重大问题需要他拿语音的时候,它反倒迟疑不绝了。
C.今年春节期间,各地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D.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示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7.(2分)加点字注意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鉴〔jiàn〕定真伪B.醋〔hān〕然入梦C.河流干涸〔hé〕D.头晕目眩〔xiàn〕8.〔2分〕依次填入以下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①政府工作会议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美为民办实事等重要工作作了周密的_____。
②学校正积极________运动会,各项工作了明确的分工。
③如果缺少科学文化知识,就可能被伪科学所_________。
A.布置准备戏弄B.部署准备愚弄C.部署筹备愚弄D.布置筹备戏弄9.下面两段歌词有细微区别,较好的是〔2分〕___________。
理由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A.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当我离开它的时候,好像那哈密瓜,断了瓜秧;白杨树下住着我心爱的姑娘,当我和她分别后,好像那冬不拉,闲挂在墙上。
2024届上海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古诗文默写题】及作文题汇集附答案解析

2024届上海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古诗文默写题】汇集(2024年黄浦区)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2. ,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4.当我们陶醉于自然界中,常常会进入“得意忘言”的境界,那一刻恰好印证了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两句诗:“,。
”(2024年嘉定区)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2.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射者中,弈者胜,,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好朋友参加班干部竞选却落选了,你想用《行路难》(其一)中所学的诗句激励他下次再努力。
于是在便签上写下了,,悄悄放进了他的文具盒。
1.(3分)似曾相识燕归来2.(3分)会当凌绝顶3.(3分)觥筹交错4.(4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24静安区)1.千磨万击还坚劲,。
(《竹石》)2. ,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3.……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也应拿出杜甫《望岳》中的“,”气概,满怀豪情,不断进取,从而领略每一段学习征程中最美丽的风景。
1.任尔东西南北风2.苔痕上阶绿3.曾益其所不能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4浦东区)1.其岸势犬牙差互,。
(柳宗元《小石潭记》)2.欲说还休,却道“”!(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傍晚时分小明遥望山野,满目皆是浓浓秋意,让他不禁想起《野望》中的两句话:“,”。
1.不可知其源2.天凉好个秋3.长风破浪会有时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024宝山区)1.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2.存者且偷生,。
(《石壕吏》)3. ,退亦忧。
(《岳阳楼记》)4.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困难。
沮丧失意之际,我们可以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概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和“”等句子来鼓励自己。
上海市普陀区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普陀区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偶题朱熹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②。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③来。
: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
②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③底处:何处。
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生活不是插在花瓶里供人欣赏的静物,而是在草原上蔓延..的野花。
B.白云山千峰突兀..,沟壑纵横,有奇险之美。
从远处遥望,白云山层峦叠翠,云雾缭绕,更富幽美的神秘气息。
C.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宏阔的背景、惊心动魄的倩节、炫丽震撼的视听效果,让观众感觉焕然一新....。
D.治理雾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可能一招制敌,一蹴而就....。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文明因而多彩,文明因而丰富。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告诉世界,正是、海纳百川的漫长进程,积淀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A.交流欣赏互惠互利生生不息B.对话互鉴互惠互利开拓创新C.交流互鉴兼容并蓄生生不息D.交往鉴赏兼容并蓄日新月异4.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当看到松树那美丽的倩影..,总会产生许多联想。
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考生注意: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雪尽马蹄轻。
《观猎》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5.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阅读下面的曲,完成第6—7题(4分)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 开首两句出现的景物与《天净沙·秋思》中相同的有、和夕阳。
(2分)7. 下列理解恰当的是()(2分)A. 整首曲写尽秋意却无一“秋”字。
B. 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秋天的美景。
C. 前后画面的对比极尽秋景之迟暮。
D. 最后一句以抒情收尾,直抒胸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本文作者是,选自短篇文言小说集《》。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0.对文本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 本文用精练的语言十分传神地描写了狼的动作、神态。
B. 本段文字详细地表现了屠户由畏惧到拼死自卫的过程。
C. 故事启发我们:不论怎样狡诈的恶人终归是要失败的。
D. 屠户的表现让我们懂得遇到邪恶势力一定要勇于斗争。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试焚宫室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①。
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
2024届上海市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2024届上海市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浣溪沙》)2.若夫,云归而岩穴暝。
(《醉翁亭记》)3.怀旧空吟闻笛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小浦参观历史博物馆兵器陈列室,看到文物中沉淀了历史的记忆与岁月的印迹,不禁联想到《赤壁》中的诗句“,。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9题(22分)【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丙】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①。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有所穆然②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④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注释】①进:这里指学习新曲子。
②穆然:沉静深思的样子。
③几然而长,眼如望羊:体形颀长,眼光远大。
④辟席:即避席。
古人席地而坐,离座而起,表示敬意。
⑤《文王操》:周文王作的琴曲名。
5.【甲】诗选自《》,【乙】文选自《》,此两书与其他三本经典著作合称为“五经”(2分)6.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知不足()(2)可以益矣()7.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果要说是在四国范围中,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做这呢?B.如果要说是在四国范围中,没有周文王谁又能愿意去做呢?C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没有周文王谁又能愿意去做呢?D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做这呢?8.以上诗文都是围绕“求”字展开:【甲】诗“寤寐求之”所求的是;【乙】文求的是“”;【丙】文孔子学琴不断进阶,从习曲到再到,最终“得其为人”,孔子求的是.(8分)9.【丙】文孔子从多个“未得”到最后“得”,正是【乙】文论述的“”一句的具体体现。
2023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一、古诗文(36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3.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鹅楼》)4.中秋夜,小朴全家通过视频与在国外留学的姐姐共赏明月。
小朴吟诵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10题(23分)[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些,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乙]柳子厚墓志铭(节选)【唐】韩愈(子厚)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①。
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注释】①涘:水边。
②教禁:官方发布的劝谕条文和禁令。
5.【甲】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也就是【乙】文中的“子厚”。
他和【乙】文作者韩愈以及另六位宋代文学家被合称为“”。
(2分)6.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4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解释[乙]文中加粗的词。
(4分)⑴益自刻苦()⑵是岂不足为政邪()8.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致力记录所见的景物并写成文章,作品深广似江河泛滥、湖海蓄积B.致力记录所见的景物并写成文章,尤其爱描写江河泛滥、湖海蓄积C.务必记得展览自己所写成的文章,作品深广似江河泛滥、湖海蓄积D.务必记得展览自己所写成的文章,尤其爱描写江河泛滥、湖海蓄积9.读两文可知,子厚曾先后被贬到永州和柳州。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12月质量调研(一模)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三)中考模拟.doc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12月质量调研(一模)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三)中考模拟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题文】默写枯藤老树昏鸦, 。
(《天净沙·秋思》),匹马戍梁州。
(《诉衷情》)月上柳梢头, 。
(《生查子·元夕》)政通人和, 。
(《岳阳楼记》),在乎山水之间也 。
(《醉翁亭记》)【答案】小桥流水人家当年万里觅封侯人约黄昏后百废具兴醉翁之意不在酒【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
注意易错字的写法:觅、侯、翁,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题文】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下题。
四块玉·别情元 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小题1】“绝”在文中的意思是。
【小题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自送别,心难舍”体现送别时心中难舍。
B .“一点相思”特别强调相思之情并不多。
C .“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暗含离别之味。
D .这首小令似游子口吻描写离别相思之情。
【答案】【小题1】断绝 断【小题2】C【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仔细阅读诗歌,读懂内容,根据语境,抓住“相思”一词即可理解“绝”的意思。
【小题2】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各项语句表达的内容,从文字的含义或表达的内容两方面来判断正误,采用反选排除法,A错,文中“自”是“自从”的意思,所以所写情景不在“送别时”;B错“一点”并不是实指“少”,而是形容作者在心中对相思之情的感受异常的清晰;D错,本文是“曲”,“小令”是词中的概念。
答案为C。
【题文】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上海普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解析(word版)

上海普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解析(word版)语文试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卷共27题。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回看射雕处,____ 。
«观猎»2.____ ,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3.醉里挑灯看剑,____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月上柳梢头,____ 。
«生查子元夕»5.浮光跃金,____ 。
«岳阳楼记»6.____ ,山间之四时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
7.本词中〝晴岚〞的意思是____ 。
8.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接画檐〞再现两岸房舍鳞次栉比。
B、〝十里〞表达了江南人家极其富裕。
C.此曲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春色。
D.表达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真切喜爱。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
〔8分〕①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②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9、本文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11、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022年上海普陀区中考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上海普陀区中考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默写(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路难》)(2)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_____________________,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4)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写作时想阐释学习过程中应学思结合,可引用孔子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岳阳楼记(节选)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3.《水调歌头》的作者是(1)____________,诗人因看到(2)_____________而“把酒问青天”,奇特的想象体现诗人(3)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性。
4.《岳阳楼记》中“把酒临风”的意思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抒写了迁客骚人因(2)___________________而“喜洋洋”。
此段描写的作用是(3)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苏轼私识范淹庆历三年,轼始总角①,入乡校。
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3分)A.重新认识一个人或事物B.改变对一个人或事物的看法C.重新评价一个人或事物D.重新定义一个人或事物10.根据两文所述事件,可以看出以下哪种性格特点?(4分)A.谦虚谨慎B.勇敢果断C.机智灵活D.聪明睿智二、现代文阅读(5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1-14题。
(24分)文章】近日,一篇名为《我为什么不喜欢孩子上培训班》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作者认为,让孩子上培训班是对孩子的一种不负责任,因为这样做会让孩子失去自主性和创造力。
文章一经发出,立即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响。
有家长认为,让孩子上培训班可以提高孩子的成绩,孩子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可以在培训班上学到。
但也有家长认为,让孩子上培训班会让孩子失去快乐,孩子会变得焦虑和紧张。
其实,让孩子上培训班并不是一件坏事,关键是要看家长的动机和方式。
如果家长是出于孩子的需要和兴趣,而且培训班的内容也是孩子感兴趣的,那么让孩子上培训班是有益的。
但如果家长是为了追求孩子的成绩和荣誉,而且把孩子送到不适合他的培训班里,那么就会让孩子失去自主性和创造力。
总之,让孩子上培训班并不是一件绝对的好事,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需要和兴趣来决定是否让孩子上培训班,也需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培训班。
11.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A.让孩子上培训班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B.让孩子上培训班有好处也有坏处,关键在于家长的动机和方式。
C.让孩子上培训班是有益的,可以提高孩子的成绩。
D.让孩子上培训班是不必要的,孩子可以在学校学到所有需要的知识。
12.文章中提到的家长对让孩子上培训班的看法是什么?(4分)A.所有家长都认为让孩子上培训班是好的。
B.所有家长都认为让孩子上培训班是坏的。
C.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上培训班有好处,有些家长认为有坏处。
D.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上培训班没有必要,有些家长认为很有必要。
13.文章中提到的家长为什么会让孩子上培训班?(8分)14.文章中提到的“关键是要看家长的动机和方式”,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8分)二)阅读下面的广告,完成第15-18题。
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精校word版含答案)

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精校word版含答案)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2.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水调歌头》)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4.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5.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向往山水田园,在赞叹田园生活的境与意都是随意闲适时,可借用陶渊明《饮酒》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甲】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甲】诗是唐朝诗人______所作的五言律诗,【乙】文从标题看其体裁是___。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诗中“徒倚”指徘徊,【乙】文“沉鳞”指水中鱼。
B.【甲】诗首联以叙事为主,开篇即交代时间、地点及人物。
C.【乙】文抓住山水中的各色景物,详写了四季傍晚的美景。
D.【甲】诗勾勒了山水田园之景,【乙】文想象了仙都之美。
9.结合两篇古诗文的结尾,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甲】诗流露诗人_________;【乙】文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
(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吕蒙正荐才上①尝欲遣人使朔方②,谕中书③选才而可责以事者,蒙正退以名上④,上不许。
他日,三问,三以其人对,上曰:“卿何执耶?”蒙正曰:“臣非执,盖陛下未谅⑤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
⑥文化是灿烂的,也是脆弱的,它需要精心照料和培育。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已经和正在遭受挑战,但致命的伤害往往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文明传承者的随意亵渎与践踏。
16.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hémù( )
④有缺点不是不可以批评,我们一贯的主张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也不是不能变,我们一直强调立足时代,推陈出新。只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应该非常慎重,应秉持一种庄严与神圣的感觉,致力于挖掘其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弘扬其高贵的精神品格,以此丰富我们的时代精神,突显民族个性。开头所讲的两件事情从另一个侧面表明那些打着“创意”、“文化”的旗号对古人的所谓“开发”,除了急功近利的、赤裸裸的商业的利用之外,还能给人什么样的启示与教益呢?一个不尊古人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是健康的民族,也不可能赢得尊重。在全球化背景下,不着力爱护、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有被他国“抢走”的可能。
【注】①箸:穿着,附着;②芒:(麻绳上的)芒刺;③小差(chài):略好一些。
12.解释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为( ) (2)去( )
13.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行走路线不整齐,獐兔跳跃逃走,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
B.如果行走路线不整齐,獐兔奔腾跳跃,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
5.譬如平地,,进,吾往也。(《孔孟论学》)
6.,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鬓先秋”在词中的意思是。(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D.全篇充分表现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一一l5题(12分)
桓南郡公玄好猎,每田狩,车骑甚盛,或行陈不整,麋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系束。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常自带绛绵绳,箸①腰中。玄问此何为,答日:“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②也。”玄无语,去,..自此小差③。
9.上文选自课文,作者是(朝代)欧阳修。(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写太守只是因为山里四季景色之美而乐。
.第②段生动展现滁人游山之乐和太守宴游之乐。B.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C.第③段以禽鸟、游人衬托太守以众人之乐为乐。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①前不久,有两件事情引起格外关注。先是孔子、老子两位古人画像被穿上西装、打起领带,成为商家推出的衣服品牌的“代言人”;再是韩国有人宣称孔子、西施、李时珍是韩国人。这两件事虽都有些可笑,却也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
⑤实际上,彻底否定传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既然不能像包袱一样一丢了之,就不如好好地对待它,改造它,变化它,更新它,注入新的精神血液,让它焕发神采,激发它的活力,清理、挖掘、弘扬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为现代化服务。当年梁启超曾说:“我希望我们可爱的青年,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
17.作者在第①段提及这两件事情,除与第段④的阐述对应,并引发读者兴趣外,还有两个目的,一是;二是。(6分)
C.如果军队行列不整齐,獐兔跳跃逃走,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
D.如果军队行列不整齐,獐兔奔腾跳跃,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
14.桓道恭“常自带绛绵绳”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从文中看,桓道恭是一个、的人。(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
传统文化须敬畏
A.“万里觅封候”回忆诗人盛年时慷慨从军的情景。
B.“尘暗旧貂裘”借苏秦表达自己勇赴国难的决心。
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流露诗人的不甘和不满。
D.“心在”“身老”表达建功立业与终老家园的矛盾。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2012-2013学年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卷
(2012年12月)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向来枉费推移力(《天净沙?秋思》)
3.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夜阑卧听风吹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hémù相处、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③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确乎不怎么客气。固然,传统文化有不容回避的缺陷,有让人诟病的糟粕,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它的保守拘泥,僵化固执,不善开拓,应对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承担责任。但话说回来,世界上有哪个民族的文化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又有哪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鞭挞、摧残得如此绝情?相反,我们恰恰到处可见人家对传统的爱惜与保护,包括一片街区、一栋楼宇、一所殿堂、一座故居,都尽可能保存其原有的风貌,尽可能给后人留下曾经的情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