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7.3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PPT课件 (1)
人教版历史课件:《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PPT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开个好头
二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深刻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 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
☆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维护 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的工具。
★ 资本主义民主实质上是资产 阶级享有的民主。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课 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一、资产阶级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
芽
(封建社会后期)
个体私有制 为基础的手
工业作坊 (发生两极
分化)
一些作坊主富裕起来,扩大生产 规模,雇佣大量劳动者,建立手 工工场,成为最初的资本家。
另有不少作坊主在竞争中破产, 与帮工、学徒一起变成出卖劳动 力的雇佣工人。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资本主义的扩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激起了广大黑人的参战热情 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4、内战的转折点: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 5、1865年北方胜利,内战结束,南北重新统一
1865年,南方投降
1865年,南方投降签署协议
议一议:北方为什么能够胜利?
•北方在战争中占据道德制高点,具有正义性。 •广大人民尤其是黑人踊跃参战,使北方获得雄厚的兵源。 •林肯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提高 了政府的威望。 •北方在人口、军队人数、工业力量等方面超过南方。 •林肯的正确领导。
启示: 1.维护国家统一是民族利益的最高体现。
2.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先进的社会制度必将战胜落后的社会制度。
三、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1、性质: 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
维护了 国家的统一, 废除了 黑人奴隶制度, 扫清了 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853年从墨西哥购得
1810-1819取自西班牙
美国南北经济模式
南北双方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存在着矛盾吗?表现在哪些方面?
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 经济(资本主义制度)
拍卖黑人奴隶的广告
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 (奴隶制度)
南北矛盾——无法调和
北方资本主义工业
需要自由劳动力 需要工业原料
需要市场
反对奴隶制西扩
无
法 调 和 的 矛 盾
占有大量黑人奴隶 出口工业原料 进口廉价工业品
奴隶制西扩
南方种植园经济
南北矛盾——无法调和
南北矛盾的核心: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初中课件】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7.3《资本主义的扩展》4课件ppt.ppt

材料3
领土的扩张
材料4 1861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林肯以200万票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但在 奴隶主控制的南部10个州,他没有得到1张选票。
“一个一半人民是奴隶, 一半人民是主人的国家,绝对 不可能永久存在!”
“奴隶制是建立在人性中的
自私自利上面的,是与人热爱正义 的天性相违背的。”
材料反映了林肯对联邦、对奴隶制持什么态度? 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奴隶制
作为分裂国家、挑起内战的 南方叛乱者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1865年,南方投降仪式
一切参加过叛乱的人,只要停止对 抗行为,宣誓忠诚并捍卫美国宪法和联 邦政府,都可以免罪。同时恢复他们除 了奴隶以外的所有财产。即使是叛乱的 首脑人物,如果向美利坚总统提出特别 申请,表明自己的改过之意,也可以获 得特赦。
从1863年1 月1日起,所有
南部激叛发乱了广各大州黑的人 黑参战人热奴情隶,赢一得律了获有 得利的人国身际自环境由。。
请思考:两部法令为何能挽救美国联邦 政府危机,化解林肯难题?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幕。伤亡人 数达150多万,3.7万人成为寡妇,9万人成为孤儿, 经济损失达150亿美元以上。
凶手蒲斯
“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评选的结果
排名 1948年 1969年 1998年 2010年
1
林肯 林肯 林肯 林肯
2 华盛顿 华盛顿 华盛顿 罗斯福
3 罗斯福 罗斯福 罗斯福 华盛顿
美国南北战争
一对不可调和的 矛盾
南北制度
一场无法避免的 战争 一位永不退缩的 伟人
南北战争 林肯
一种亘古不变的 信念
两种制度的矛盾
废奴运动的兴起
这几点背景中,哪项是
根本原根因本呢原因?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7.3.1《德国统一》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1)——德国统一总分 100 分,共 3 大题 15 题知识迁移例题讲解(总分 10 分,共 2 题)1. (4分) 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他为宰相,经过他推行的改革,德意志最后实现了统一。
“他”是()A. 奥迪尔B. 俾斯麦C. 玻利瓦尔D. 林肯2. (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2年,俾斯麦就任普鲁士首相。
他在议会讲话时说,德意志的希望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它的武力……当前的各种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铁和血来解决。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二:俾斯麦的讲话受到议会中许多自由主义者的谴责,有人说俾斯麦想用铁和血来征服德意志,犯了“践踏一切法律和道德原则的罪恶”。
而在1866年俾斯麦领导普鲁士打败奥地利之后,原来责骂他的人又反过来这样评价俾斯麦:他对一切手段都那么熟悉,运用得那么得心应手……真是精心策划的杰作!(1) 根据材料一,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概括俾斯麦的主要观点。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议会在对待俾斯麦的态度上有何变化。
出现这种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能力训练基础达标(总分 60 分,共 10 题)3. (5分) 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在晚年会见晚清重臣李鸿章时谈道:“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指的是()A. 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B. 保留浓厚的专制残余C. 体现民主共和精神D. 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4. (5分) “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这句话最能说明()A. 帝国的建立离不开煤铁资源B. 德国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C. 工业化为德国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D. 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5. (5分) 普鲁士经济学家李斯特在德意志统一之前曾这样指出:“38条关税界限窒息了内部商业,它们无异于捆绑着人躯体各部的38条绳索,使血液流动不畅。
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3《资本主义的扩展》俄国改革课件人教版

第九页,共17页。
4、俄国农奴制改革(gǎigé)的影响:
阅读(yuèdú):P72
(1)积极:农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cùjìn)了资本
主义发展的需要。
(2)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农奴制
残余,沙皇专制制度)阻碍俄国资本主义进一 步发展。
第十页,共17页。
农奴,是指有自己的土地,但无自由 的人;
奴隶,既无自己的土地,又无自由,其他
大部分权利也没有,是属于主人的“物 品”,主人有权处置奴隶。
第十三页,共17页。
• (1)文明:西方(xīfāng)主要国家已经建立 起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 (2)理解: 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 农奴制的弊端暴露无遗,沙皇专制制度面临 着空前的政治危机。 (3)1861年进行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 度.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沙皇俄国
16世纪中期(zhōngqī)(1547),伊凡四世改称沙皇,近代沙皇俄国诞生, 并开始对外扩张. 17世纪末,俄国成为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
第十七页,共17页。
英国(yīnɡ ɡuó)的铁甲舰
第六页,共17页。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zīběnzhǔyì) (根本原因)
经济的发展
农奴制危机
(wēijī)
改 1、社会矛盾激化,农奴为改变自身(zìshēn)生存条件,纷纷
革 背
起义。 2、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为废除农奴制奔走呼号。
景 3、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的失败。
比较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èr shì)
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
革
时间 背景 性质
1689年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7.3《资本主义的扩展》教案1

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第一课时德国统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德国统一的时代背景,知道德国统一的主要史实和重要人物的贡献。
2.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
通过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分析德国统一的影响及德国逐渐强大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德意志统一方式和军国主义的认识,初步理解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继承与发展、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以史论今,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
二、教学重点1.重点:了解德国统一的时代背景,知道德国统一的过程及相关史实。
2.难点:理解德国统一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观察19世纪初的欧洲地图,对比今天的欧洲政区图,欧洲的主要大国的名称有什么不同?主要是德国的位置上出现了莱茵同盟和普鲁士及奥地利等名称。
2.通过歌德的话,显示当时的德国是一种怎么样的状态。
当时的德意志是一种分裂的状态。
音乐烘托,通过读图和材料了解相应的地理与时代知识,初识德国统一。
讲授新课1.统一前的德国(1)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当时德国的政治状况。
(2)出示材料,再一次让同学们感受到德国人对于统一的渴望。
(3)呈现材料和《欧洲工业革命形势》图,让学生了解统一前(19世纪中期)德国的经济状况。
(4)思考: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5)思考:德意志地区最需要的是什么?2.民主统一之路:呈现德意志地区尝试民主协商方式统一的材料。
(1)民主协商的方式有没有实现统一?3.“铁血”的统一之路:(1)呈现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观点。
思考:德意志统一的方式和为什么是由普鲁士来完成统一。
(2)呈现地图《德意志统一》,让学生根据地图说说统一经过。
(3)呈现《德意志帝国建立》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复述相关的历史事件。
思考铁血方式统一的德意志,在政治与军事体制中有哪些特别之处?生:德意志由许多君主制小邦组成,处于一种分裂的割据状态。
2019年春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课件:第七单元 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 (共39张PPT)

(3)历史意义 经过内战,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 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重要提示
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 华盛顿齐名。”这是因为华盛顿创立了美国,而林肯则是 拯救了美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同时要注意美国内战 虽然废除了奴隶制度,但美国的种族歧视现象依然严 重,种族平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4、日本强大后,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大国崛起》解说 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德国的发展有何影响? 词怎样解决?
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要求国家实现政治上的统一, 那么怎么统一,采取何种方式 统一,就摆到了德意志各邦国 的面前。 1、通过议会和民主方式实现国 家统一。 2、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来 完成统一。
德意志最后走了哪条路? 为什么?
背景: 农奴制的危机
二
、
亚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或交换农奴
历 山
内容
大 (1861)
二
农奴可以获得份地
世
改
革
影响:
积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从封建生 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转折点。
消极:极不彻底,存在大量的封建残余。人身自由 受到限制,份地太小,高额赎金是又一次对
农奴的剥削
“黑船事件” 又给日 本带来了什么?
1853年黑船驶抵浦贺港
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
目的:巩固天皇新政权,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
(一)政治上: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 接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平民可以自 由择业。 (二)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 代工业。 (三)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 发展教育。 (四)军事上:开始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 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导学课件 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 第2课时 美国南北战争

第2课时 美国南北战争
考场积累 ·特别提示· (1)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南 方种植园经济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是 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南北矛盾的核心: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第2课时 美国南北战争
(3)南北战争中废除黑人奴隶制,解放了黑奴。黑人奴隶只是获 得了人身自由和在法律上被认为是美国公民,但在现实政治经 济生活中仍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 ·名师提醒· 从性质上看,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都具有资产阶级革 命的性质,但独立战争兼有民族解放运动性质,南北战争兼有 内战性质。
第2课时 美国南北战争
·图示助记·
美国南北战争
第2课时 美国南北战争
·名师解读· 北方获胜的原因 (1)政治上:北方进行的是正义的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 (2)经济上: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强大,经济实力强。 (3)军事上:林肯政府正确有力的领导,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的 积极参加。
第2课时 美国南北战争
第2课时 美国南北战争
(2)发源于北方的废奴运动空前高涨。1852年,斯托夫人发表《汤 姆叔叔的小屋》,畅销欧美,成为19世纪销量最大的小说。 (3)1860年11月,主张限制奴隶制的__林_肯__当选为美国总统。 2.过程 (1)爆发:__1_8_6_1 _年___4__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 爆发。 (2)初期战况:北方军队连连败退。
第2课时 美国南北战争
a. 内容: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 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b. 作用:宣言激起了广大黑人的__参_战__热__情__,战争形势开始有利 于北方。 (4)结果:1865年,内战以__北_方___的胜利告终。
中考历史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课件

1868年1月,倒幕武装在京都发动“王政 “王政复古” 复古”政变,拥立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
军辞官纳地。
明治维新 内容
明治天皇睦仁 (1852—1912)
一、
关键问题解读
(三)明治维新性质与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通过 (1)积极: 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现
一、
关键问题解读
(一)明治维新背景
日本明治维新
幕
府
内忧
统治危机
专
制
统
幕府的封建 统治严重阻 碍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
倒明 幕治 运维
治
外患
民族危机
(根本原因)
动
新
大批中下级武士他们打着恢复天皇权力的旗号,展开了一 场以武力推翻幕府的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前提)
一、
关键问题解读
日本明治维新
(二)明治维新过程与内容
俄国的改革
克里米亚战 争是一场真 正意义的现 代战争,新 型来福枪、 电报、火车 等新技术用 于军事,改 变了战争格 局。
废除农奴制
一、
关键问题解读
俄国的改革
(1)改革时间:1861年 (2)改革者:亚历山大二世 (3)改革措施及作用: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 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 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 钱赎买。
提拔人才
准备。
国
经济
近 鼓 励 兴 办 手 工 工 场 , 准 许 手 工 工 场 购 经 济 实 力 增 强 , 进 一 步 强
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化农奴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导学课件 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 第3课时 俄国改革

第3课时 俄பைடு நூலகம்改革
·图示助记·
俄国1861年改革
第3课时 俄国改革
·名师解读· 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前提条件、性质和启示 (1)目的:挽救危机,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2)前提条件: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3)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启示:改革是强国之路。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不 动摇。
第3课时 俄国改革
2.时间、人物:__16_8_9_年,羡慕西欧先进科技文化的沙皇 _彼__得__一_世___掌握实权。 3.目的:使俄国成为强国,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4.内容:加强__中__央_集__权__、扩大__军_事__力_量___、发展__经_济__和推广 _学__校_教__育__。 5.影响: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 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第3课时 俄国改革
导图整合 素养提升
俄国改革
背景:农奴制、经济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彼得一世改革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废除农奴制势在必行
废除农奴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
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 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 程,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第3课时 俄国改革
4.影响 (1)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_资__本_主__义__的发展。 (2)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__封_建__残_余__,但是,它使俄国从此走上了 _资_本__主__义_发__展__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__现_代__化__进程,是俄国历史上 的一个重大转折。
第3课时 俄国改革
考场积累 ·特别提示· 农奴处于社会最底层,是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权利的封建社 会的农业生产者。 ·对比记忆· 彼得一世改革是巩固农奴制度,维护沙皇专制的改革。亚历山大 二世改革是废除农奴制度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导学课件 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 第1课时 德国统一

第1课时 德国统一
(3)代表:其中最强大的是南部的__奥_地__利__和北部的__普_鲁__士__。 2.实现国家统一的原因 (1)19世纪,德意志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_国__内__市_场__。 (2)由于国家不统一,德意志资产阶级感到缺乏强有力的后盾。 (3)国家的分裂状况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第1课时 德国统一
(2)消极影响:德国的统一是通过“__铁_血__道_路__”实现的,奠定了未 来德国_军__国_主__义__的传统;德意志民族的_民__主__、_自__由__愿望并未得 到充分实现。这一切都给20世纪德国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第1课时 德国统一
考场积累 ·方法助记· 对德国的统一,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掌握: (1)统一的背景:德意志的分裂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统一的核心人物:俾斯麦。 (3)统一的核心力量:普鲁士。
第1课时 德国统一
三、武力战争统一方式
1.领导权的争夺:长期以来,奥地利和普鲁士一直在争夺德意志 的领导权。德意志民族统一运动的旗帜,逐渐由奥地利转到 _普__鲁_士__手中。 2.德国统一的过程 (1)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__俾_斯__麦__为宰相。他坚持推行_军__事_改__革_, 主张依靠普鲁士的经济、军事实力,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第1课时 德国统一
二、和平民主统一方式的尝试
1.概况:1848年夏,德意志各邦代表在法兰克福开会,讨论统一 问题。到1849年春,会议通过了一部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规定 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打算推举一个邦的君主为统一的德 意志的皇帝。但是,对于推举哪一个邦国的君主为全德意志的皇 帝,各邦争执不下。德意志帝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 2.认识:通过__议__会__和__民_主__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道路,在德意 志行不通了。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7.3《资本主义的扩展》课件1

看油画《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从画中人物 的服饰、表情等方面分析此画体现出的历史信息。
军国主义,是指以武装力量统治 全国,实行军阀独裁和侵略扩张的思 想和政策。军国主义国家对内镇压反 战革命运动,宣传极端的民族主义和 沙文主义,强行征兵参战;对外则穷 兵黩武,进行国土扩张,屠杀被占领 地人民。
免地通过一场严重斗争,一场只有
通过铁与血才能解决的斗争来
达到目的。”
——1862年俾斯麦在议会中的演说
依据以上俾斯麦的言论,
1832年读大学时,在美国 他主张采用什么方式统一
独立战争纪念日那天,他同一 德国?
位美国朋友用25瓶香槟酒打赌:
25年内德意志必将统一。 依靠武力,发动战争
阅读卡
“铁血宰相”俾斯麦
德国统一的影响 资产阶级性质
1.积极方面:
性质:的自上而下的 统一战争
①德国的统一实现了德意志民族长期以来的梦想,对 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②在统一后的30年内,德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方面 一跃为世界强国。
2.消极方面:
①德国的统一是通过“铁血道路”实现的,奠定了未来德 国军国主义的传统。
达到22 426千米,超过了法国和英国。优先发展重工 业,是德惠志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铁路建设是德意志工业革命的发动机, 它促进了德意志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煤炭— —炼铁——炼钢——机械工业的发展与统合, 成为德意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资料1 1835-1845年,普鲁士大多数铁轨是 进口的,到19世纪50年代,大多数铁轨都是 德意志制造的。
——《大国崛起》解说词
德国统一的历史条件
1.必要性: 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发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复习课件PPT

6.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 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知识运用
农民暴动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革命的 根本原因
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领导阶级 结果及意义
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都取得了胜利,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 波拿巴
拓展延伸 评价历史英雄人物要注意什么?
初中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关键在于: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紧扣教材,总分叙述。 1、应将历史人物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评价。 2、应抓住历史人物历史活动的主要方面进行评价。 3、应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上,从整个人 类历史发展角度去评价,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体现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角度去评价(即发展性原则和长远性原则)。 4、对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秦始皇、拿破仑、哥伦布等),要坚 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方面全 面评价(即全面性原则)。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
一、彼得一世改革
16世纪初
1、背景: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 慢。 2、时间: 18世纪初 领导:彼得一世 3、方式: 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4、目的: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直接目的)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
说课《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一)导入课程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导入正课。
7
5·教学过程
(二) 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通过时间轴,单元导学,课标要求 ,思维导图构建本单元知识框架,将单元线 索理清。通过基础框架的构建来掌握基础知 识。
8
(三)主线知识过关
教师展示表格,归纳对比本单元两条主线的基本知识,提问 学生重点知识,并进行题目练习。重点知识后设置任务,限 时5分钟,完成学历案任务二材料题,请一名同学上台讲解。 通过史料研读促进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发展
10
(四)论述题练习
时间
事件
18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实施 美国内战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9世纪60—7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阅读表格,提取两个历 史事件,确定观点,并 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 知识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 明确,史论结合,条理 清晰,语句通顺,表述 完整)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俄国废除农奴制,很快走上了发展 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发生内战,林肯领导联邦政府维护了国家统一,为资本主 义的发展清除了最大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 通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本单元有两条线索,即“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 课是第一条线索的体现,第2、3、4课是第二条线索的体现。
教师设置一道论述题,学生课堂完成,限时8分钟。学生完成论述题练习 并上台展示。通过论述题练习巩固本单元重点考察的知识。
11
(五)课堂小结
展示关键词,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总结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树立单元结构框 架。
设计意图:简洁直观,方便学生区分对比和理解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阅读P72分析体会改革的实质: 对农民的一场掠夺
1877~1878年欧俄部分的9 150万俄亩的私有土地中, 有7 300万俄亩属于封建地主,占了80%。部分劳动力仍 被束缚在封建经济活动中,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农民 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 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 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 质量也更差了。
农奴体质差,效率极低
大批农奴束缚在土地上
自由劳动力 市场 资金
工场主雇佣国家农奴,要缴 纳代役租(一种租金,给别人 钱来代替自己劳动。)
农奴经常发动起义
技术 稳定的社会环境
得出什么结论?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 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民族对几个拥有现 代生产的民族进世纪,诺曼人征服东斯拉夫人,以基辅为中心建立的封建国家。 12世纪,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公国,莫斯科是一个公国的小庄园。
莫斯科公国 1147年莫斯科建城;13世纪末由莫斯科城发展为独立的小公国。
俄罗斯国家 15世纪中期(1480),莫斯科击败金帐汗国,结束蒙古人的统 治;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沙皇俄国
16世纪中期(1547),伊凡四世改称沙皇,近代沙皇俄国诞生, 并开始对外扩张. 17世纪末,俄国成为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
赎金,比实际价格高得多,先付20-25%地价,余款由国库垫 付,农民49年内偿还本金和利息。关于大小,政府规定最高与最低 标准,实际得多少,则由地主决定。
结合改革内容应如何评价改革?
高价赎买份地
(
主
观
立 场
维护农奴主利益
)
依法获得自由 ( 客 观 效
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果 )
掠夺性
进步性
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最后审察改革方案时说道:“诸位会深信,凡 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革
消极: 极不彻底,存在大量的封建残余。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份地太小,高额赎金是又一次对农奴的剥削
据1687年统计,全国93 万户农民中约89万户是 农奴,分别属于贵族、 教会和皇室,有的大贵 族竟拥有农奴4万名。
什么是农奴制?
农奴制是极其残酷、极其落后的 一种制度。农奴束缚于土地上, 像牲畜一样买进卖出,受地主任 意殴打折磨,地位的低下与奴隶 相仿。
彼 内容 ③经济:依附工场
得 (1698)
ⅱ鼓励工商业,实行保护关税,限制进口
一 世
④教育:ⅰ ⅱ实 派行 留学 学校 生教 出育 国学习
改
ⅲ简化俄文字母
革
⑤风俗:不留胡须,改穿西装
增强了俄国的经济、
作用
军事实力,使俄国跻 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19世纪初,俄国已有少数手工工场开始使用蒸汽机;30年代起开始 大量进口机器,一部分手工工场逐渐转变为现代工厂;到50年代末,俄 国出现了自己的机器制造业。蒸汽做动力的轮船也从30年代起开始航行。 1837年俄国修筑了从彼得堡至沙皇村的铁路。从1801年到1860年,俄国 外贸额增长了3.5倍。
18世纪末,英、俄两国的产量大致相等,到19世纪中期,英国增长了 30倍,俄国只增加了1倍。
通过材料,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你有怎样的认识?
俄国的资本主义在19世纪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发展 水平和发展速度上,却比西欧落后。
下列情况分别影响了什么因素?
农奴制下俄国社会情况
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要素
百分之九十的农奴无偿的为地主劳 动,还要缴纳赋税和服兵役。农奴 受压榨,购买力低下
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
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
月
2.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
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
过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1857年2月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和干涉
2、改革内容: 他们的生活
俄国的帆船
英国的铁甲舰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根本原因) 农奴制危机
改 1、社会矛盾激化,农奴为改变自身生存条件,纷纷起义。 革 2、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为废除农奴制奔走呼号。 背 景 3、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的失败。
亚历山大二世
农奴制改革
1.“……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
我是一个不断受 教的学生
17世纪末,俄国派遣了 250人的庞大的高级使团考 察西欧,乘坐和装载物资 的雪橇达千乘之多。使团 里有一位自称米哈依洛夫 的下士随员,进了荷兰的 船厂当了一名普通木匠。 令人疑惑不解的是:他写 信回国时,总要盖上一个 图章,上面刻的是“一个 寻师问道的学生”;使团 里的官员经常来看望他, 而且态度很恭敬。
1沙皇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起义威胁到沙皇的统治 B.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沙皇统治面临 危 机 C.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对俄国的影响 D.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
2、17末18世纪初,当资本主义在西欧发展的时候,俄国 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已有较大发展 B.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C.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 D.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农奴与奴隶有区别吗?
农奴,是指有自己的土地,但无自由 的人; 奴隶,既无自己的土地,又无自由, 其他大部分权利也没有,是属于主人 的“物品”,主人有权处置奴隶。
• (1)文明:西方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 主义国家、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 (2)理解: 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 农奴制的弊端暴露无遗,沙皇专制制度面 临着空前的政治危机。 (3)1861年进行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 度.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689年
1861年
俄国远远比西欧落后 农奴制的危机
封建农奴主的改革 政治、军事、经济等
使俄国摆脱落后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主要是废除农奴制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背景: 农奴制的危机
二 内容
、 (1861)
亚
历
山
大 评价:
二 世 改
积极: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从封建生产方
影响:
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转折点。
3、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B.废除农奴制度,使俄国成为一个西欧式的大国 C.对外扩张,与西欧国家争夺欧洲霸权 D.建立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帝国
4、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 的共同障碍是: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
4、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阅读:P72
(1)积极:农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 义发展的需要。
(2)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农奴 制残余,沙皇专制制度)阻碍俄国资本主 义进一步发展。
比较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时间 背景 性质 内容 影响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 革
彼得一世 彼得大帝,被称为“俄国之父”, 他亲手将俄国推入了现代世界。
背景
①17世纪的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②彼得一世到英荷等国考察,决定学习西方实行改革
①军事:实行强制征兵制;仿照西欧,建立新式海陆军;
开办军事学校;
一
②政治: 强化中央集权
、
ⅰ规定工场主可以买进整个村庄的农奴,农奴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