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全套(上)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教学课件

(2)兴办近代新式教育
依据材料,分析军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狭技居奇,唯利是图。 ——《李忠文公全·奏稿》
人才紧缺
①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②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近代化
近代史
2.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可是李鸿章晚年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吴永《庚子西狩》
P23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说法?
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社会政治制度的腐朽,“练兵”和“海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只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1874年5月,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清政府派沈葆桢率兵入台
日本勒索清政府白银50万两后从台湾撤兵
19世纪中后期,中国边疆危机从东南海疆开始的
阅读课文完成表格:
二、美、日侵略台湾
19世纪60年代,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大败而归。
美国支持、联合日本侵略台湾
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清政府派沈葆桢率兵入台。
19世纪60年代-建立新式洋枪队。功绩: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在新疆建立行省
19世纪80年代-新式海军:南洋,北洋(最大),福建,广东
(1)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洋务运动内容
(2)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3)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1895年2月17日,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法国侵略越南和刘永福率黑旗军助越抗法斗争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共36张PPT)-课件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A )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D.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 民族解放战争
2.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 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 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 高。
【抗日战争启示录】
抚今追昔,我们从抗战中获得 了哪些启示?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1、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及影响 2、坚持全民抗战 二、中共七大 1、时间、地点、内容 2、意义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国际国内形势 2、日本投降:时间、台湾回归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 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 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靳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 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 十四年艰苦抗战,中国军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 历史性胜利。
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 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政府对日宣 战。当时在东北聚集了日本关东军24个师团、12个旅 团共70余万人,伪“满”“蒙” 军8个师、12个旅约 20余万人,飞机五六百架,坦克160多辆,火炮5 000 门。
8月8日夜,苏军越过国境向关东军进攻。当时苏军出动了80个 陆军师团,5000余架飞机,500余艘军舰,5 500余辆坦克及各 种战车,26 000多门火炮,陆海空总兵力共150多万人。由于在 各方面战线上苏军都占绝对优势,以及关东军对苏军的进攻估 计不足,缺乏准备,指挥混乱,所以,从一开始,日军即陷入 被动。苏军进展顺利,经6天作战,至8月14日,西线集团已越 过大兴安岭,进入东北平原;东线集团已进入牡丹江平原;北 线集团达到佳木斯附近。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D.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 民族解放战争
2.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 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 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 高。
【抗日战争启示录】
抚今追昔,我们从抗战中获得 了哪些启示?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1、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及影响 2、坚持全民抗战 二、中共七大 1、时间、地点、内容 2、意义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国际国内形势 2、日本投降:时间、台湾回归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 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 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靳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 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 十四年艰苦抗战,中国军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 历史性胜利。
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 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政府对日宣 战。当时在东北聚集了日本关东军24个师团、12个旅 团共70余万人,伪“满”“蒙” 军8个师、12个旅约 20余万人,飞机五六百架,坦克160多辆,火炮5 000 门。
8月8日夜,苏军越过国境向关东军进攻。当时苏军出动了80个 陆军师团,5000余架飞机,500余艘军舰,5 500余辆坦克及各 种战车,26 000多门火炮,陆海空总兵力共150多万人。由于在 各方面战线上苏军都占绝对优势,以及关东军对苏军的进攻估 计不足,缺乏准备,指挥混乱,所以,从一开始,日军即陷入 被动。苏军进展顺利,经6天作战,至8月14日,西线集团已越 过大兴安岭,进入东北平原;东线集团已进入牡丹江平原;北 线集团达到佳木斯附近。
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33张PPT)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背景3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对内独裁对外卖国,阶级矛盾尖锐)
材料一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 三大派系,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吞我并,争斗不已。
材料二 1912年--1919年,全国田赋增加了七倍;盐税、烟 税、酒税增加了三倍;印花税增加了六倍。
材料三 1916年--1919年5月,北洋政府借外债100多次,债权 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矿 山、交通、税收、国库券为担保。
1912—1919年,新建厂矿470余家, 新增资本达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 前50年投资总额。
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 人,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工人阶 级受压迫和剥削最重,罢工斗争频繁 发生。1912--1919年的7年间,工人罢 工130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 次。
第13课 五四运动 (1919年)
背景1
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二十 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五九国耻”)
日本前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 1916年--1918年日本对华贷款三倍 于前,日本在华权利十倍于《二十 一条》 。
爆发: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最能 反映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五四
运动
“废除二十一条”
反帝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反封 性质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第一阶段(爆发)
时间 中心 主力
5月4日——6月5日 北京
青年学生
口号 方式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示威游行、罢课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PPT全套

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 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提倡民主与科学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 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提倡文学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 物及著作;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 历史意义
新课讲授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
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 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时间:1915年 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
出的问题。”
——毛泽东
《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
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来自了自己的时代。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 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 动
学习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 基本情况;
2.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新课讲授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口号
爆发 导火线
五 四 运 动
扩大 意义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巴黎和会会场
爆发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主力:学生 天安门前集会,揭露帝国 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提倡民主与科学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 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提倡文学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 物及著作;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 历史意义
新课讲授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
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 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时间:1915年 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
出的问题。”
——毛泽东
《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
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来自了自己的时代。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 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 动
学习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 基本情况;
2.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新课讲授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口号
爆发 导火线
五 四 运 动
扩大 意义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巴黎和会会场
爆发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主力:学生 天安门前集会,揭露帝国 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共26张PPT)

观察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时间轴,归纳 其换算公式:
思 考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纪年)
元年 2年 3年 民国6年
1911年 1912年1913年 1914年 1917年 (公元纪年)
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
公元年=民国年+1911
考考你
检测:八路军的臂章上的“中华民国二十
C 七年”,应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 )
意义: 2024/1/9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国家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否定君主专制)
人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 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 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立法权
3.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 不包括( )
A.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孙中山的南京政府 B.袁世凯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C.南京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D.南京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 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 ()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天赋人权 C.规定了民主共和政体 D.体现了三权分立
2月13日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临时大总统到南京任职;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袁世 凯在北京就任中华 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胜利的果 实被袁世凯窃取
总结:为什么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 材料一:在武昌起义袁胜世利后凯,军北事方实半壁力江强山大还在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的手中 材料二:清末,袁世袁凯被世认凯为个是人“治威世望之高能臣”,凡一切拥护清廷和反对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课 鸦片战争(共29张PPT)

1839年初,林则徐以“苟 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 之”的气概前往广州赴任。到 广州后,他立即要求外国烟贩 上缴鸦片并保证不再向中国贩 卖鸦片,否则,“货尽没官, 人即正法”。他还表示:“若 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 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 止之理。”
虎门销烟
(1839.6.3—6.25)
战争中,清军涌现出关天培等一大批爱国将士。 当英军进攻虎门时,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兵奋起抵 抗。他亲自点燃火炮,轰击敌人。当英军涌上炮台时, 关天培拔出腰刀进行搏斗。他受伤十余处,最后战死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①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领土主权被破坏。
②赔款2100万元。 ——加重了人民负担。
资料 义律(被迫缴烟的同时)报告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称中国政 府禁烟“乃是陛下政府对于过去所受一切损失取得补偿的最好理由”, 也是扩大对华贸易“最有希望的机会”。中国“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 产(注:指鸦片)就是一种侵略。”“应该使用足够的武力”,对中 国进行“迅速而沉重的打击”。(摘编自《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信》
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 义头号强国,为了扩大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英国迫切要 求打开中国的大门,并充当了侵略中国的急先锋,这是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 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为维护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 扩大对华贸易,英国发动了侵华战争。这是战争爆发的 直接原因。
虎门销烟:民族尊严的象征 虎门销烟广场
1.结合课文和相关资料,说说林则徐为什么极力主张禁烟。 鸦片严重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败坏了社会风尚,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导致
国库空虚,影响军队战斗力,严重危害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评价林则徐的言行。 虎门销烟反映了林则徐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大公无私的爱国主义情怀。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4.12新文化运动课件(2024版新教材)

◆如何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宣传队:
在哪宣传:
《新青年》
北京大学
宣传什么: 民主与科学
白话文
宣传效果: 解放人们思想,动摇了封建礼教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 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胡适邀请提倡维护文言文的黄侃先生做官,黄侃决定“不去”。 请你文言代拟回电…… 黄侃:“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干不了,谢谢。”
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1919年 中国
NEWS 1919年 中国
社会花絮 女子逃婚成为时髦
各地离婚成为潮流
政治新闻
学生举行游行示威 五四运动震动全国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郡沩百科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则当 以民主与科学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新文化运动 先进的知识分子
郡沩百科
北大文科学长 北大教授
北大教授
主张: 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北大教授 “民族魂”
《新青年》 和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以青春之我, 创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 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 ——李大钊《青春》
请看青年五四之觉醒
蔡元培—— 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传统国学大师 辜鸿铭
佛教哲学家 梁漱溟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①思想革命 ②文学革命
宣传队:
在哪宣传:
《新青年》
北京大学
宣传什么: 民主与科学
白话文
宣传效果: 解放人们思想,动摇了封建礼教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 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胡适邀请提倡维护文言文的黄侃先生做官,黄侃决定“不去”。 请你文言代拟回电…… 黄侃:“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干不了,谢谢。”
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1919年 中国
NEWS 1919年 中国
社会花絮 女子逃婚成为时髦
各地离婚成为潮流
政治新闻
学生举行游行示威 五四运动震动全国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郡沩百科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则当 以民主与科学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新文化运动 先进的知识分子
郡沩百科
北大文科学长 北大教授
北大教授
主张: 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北大教授 “民族魂”
《新青年》 和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以青春之我, 创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 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 ——李大钊《青春》
请看青年五四之觉醒
蔡元培—— 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传统国学大师 辜鸿铭
佛教哲学家 梁漱溟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①思想革命 ②文学革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52张PPT)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 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千 米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 积,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
比较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 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 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特权
2. 《北京条约》的签订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大幅增加。
圆明园遗址
能抢的都抢了, 能烧的都烧了, 就剩下这些石头了!
英、法号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本 在地质球上上某却个如角此落里野有蛮着、一贪个人婪间,奇对迹:我它们叫国夏家宫。犯 …西都…下体人了现民在的滔这想天座象大宫力殿所罪中能。。创我造…们的…一有赞切一同几天雨乎,是两果神个的话强观性盗点的闯东入, 了夏对宫侵,一略个者进的行洗罪劫行,无另比一个痛放恨火;焚烧但。是…,…我在历们 史的对审当判台时前国,家一个的强的盗落叫后做法也国非,常另一痛个心叫。做今英国天, 。…我…们我相一信定解要放了努的力法学国习、涤真荡本了领污泥,浊把水祖的国法国建 一天定是设会一得把定这 会空笔 来前不 到强义 的之。大财,归实还现给被中抢华劫民过的族中的国重,新这一崛 ——起[。法国]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1.背景:第二次在中国内战(太平天国运动) 期间
2.侵略国:第一次是英国,第二次是英、法、 俄、美 3.规模:第二次更多国家参与,时间更长,范围 更广
4.危害:第二次危害更大(使中国丧失大量土地; 圆明园被焚毁;列强的侵略势力进入内地)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
比较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 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 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特权
2. 《北京条约》的签订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大幅增加。
圆明园遗址
能抢的都抢了, 能烧的都烧了, 就剩下这些石头了!
英、法号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本 在地质球上上某却个如角此落里野有蛮着、一贪个人婪间,奇对迹:我它们叫国夏家宫。犯 …西都…下体人了现民在的滔这想天座象大宫力殿所罪中能。。创我造…们的…一有赞切一同几天雨乎,是两果神个的话强观性盗点的闯东入, 了夏对宫侵,一略个者进的行洗罪劫行,无另比一个痛放恨火;焚烧但。是…,…我在历们 史的对审当判台时前国,家一个的强的盗落叫后做法也国非,常另一痛个心叫。做今英国天, 。…我…们我相一信定解要放了努的力法学国习、涤真荡本了领污泥,浊把水祖的国法国建 一天定是设会一得把定这 会空笔 来前不 到强义 的之。大财,归实还现给被中抢华劫民过的族中的国重,新这一崛 ——起[。法国]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1.背景:第二次在中国内战(太平天国运动) 期间
2.侵略国:第一次是英国,第二次是英、法、 俄、美 3.规模:第二次更多国家参与,时间更长,范围 更广
4.危害:第二次危害更大(使中国丧失大量土地; 圆明园被焚毁;列强的侵略势力进入内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内容和危害 割地 香港岛
割地对中国有 什么危害?
赔款 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
通商是不是平 等互利的?
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
割地对中国有 什么危害?
1个银元约合0.73两白银
2100万银元约合1533万两白银
相 当 于
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3
赔款加重谁 的负担?
35445箱
40200箱
20331箱
12576箱 4000箱 7889箱
吸毒人数:约200万
鸦片烟馆里的烟民
(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 实生命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 源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大量白银外流,危及国家统治;摧残 国人的身体和精神。
2.虎门销烟
时间 1839年6月3日至25日
中国
英国
总体状况
处于封建社会末 迅速崛起 期,危机四伏
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 率先完成工业革 经济占统治地位 命,迫切需要广
阔的海外市场和
具 体 政治 表 现 外交
廉价原材料
专制主义中央集 确立了先进的资
权制度达到顶峰 本主义制度
闭关自守
对外扩张,加紧 殖民侵略
中英贸易状况 贸易顺差
贸易逆差
(正当贸易) (出超)
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工业原料
——根本原因
虎门销烟
2.经 过
——直接原因 (战争借口)
直逼天津
查办林则徐 与英国议和
攻陷定海
进攻厦门 封锁珠江口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 1841年8月
逼近南京
进吴淞, 占镇江
厦门 定海 宁波失守
第二阶段 1841年秋— 1842年8月
鸦 片 战 争 的 经 过
点击图片播放
(入超)
英
中 茶叶、生丝等(很畅销)
国
国 呢绒、布匹(很难卖出去 )
贸易结果:许多白银流入中国(出超地位)
正常贸易
鸦片俗称大烟、烟土、阿片或阿芙蓉,
是一种毒品。本为医学上的一种麻醉性镇 痛药,是从一种草本植物――罂粟中提炼 出来的。
罪 恶 的 鸦 片 膏
美丽的罂粟花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 赔款 2100万银元)
南 京 条
约 五口通商
》
广厦福宁上
加剧人民负担加重 我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
协定关税
破坏了关税主权;有利 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Fra bibliotek1842
1843年,中英《虎 门条约》
1844年,中美《望厦 条约》、中法《黄埔 条约》
领事裁判权
美国和英国除享受
片面最惠国待遇 英国在华取得的各
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走私
1)材料展示: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棉纺织业
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为枢纽,以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 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
2)资料图: 1851年世博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绩
结合教材和上述材料图片了解英国工业革命, 试着比较这一时期的中外形势?并思考英国为 什么会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主要 阶级的矛盾(即阶级 义列强的矛盾(既有阶级
矛盾 矛盾)
矛盾又有民族矛盾)
革命 反封建 任务
既反封建, 又反侵略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课堂小结
起因
鸦 片 经过 战 争 结果
影响
为了扩大市场 根本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
爆发 (1840.6)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战败 《南京条约》的签订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 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
种权益外,还扩大 了侵略权益
3.影 响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近史 的开端。
形式上独立, 但受外国列强 控制,丧失部 分主权
保留封建主义, 但一定程度上发
展了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战前
战后
社会 封建社会 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 地主阶级与农民
增加了中华民族与资本主
置五 上处 有通 何商 特口 点岸 ?在
地 理 位
北京
营口
危害:黄 我国天津东南沿海门户大开!
烟台
河
运
黄海
河
汉口 九江
南京
长 江
镇江
上上海海
宁波
宁波东
福福州 州
海
淡水
广广州州
厦厦门门
汕头
台湾
澳门
九龙司
(萄占)
香港(英
占)
琼州
开 放 的 五 处 通 商 口 岸
主要内容
对中国的主要危害
割地 香港岛
破坏了领土完整和主权
随堂训练
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
A 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C.使中国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 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
3.结 果 想 一 想
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清朝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 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2)经济落后,武器落后等。
客观原因──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根本原因──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
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国
地点 广州虎门海滩
际
经过
禁 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
并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
毒
日 影响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 (1785 —1850 ) ,福 建侯官 ( 今福州 ) 人。1838 年 底,受命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在广州禁烟期间,组织人员 翻译外文书报,了解各国的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被
历史八年级上册( RJ )
第1-4单元教学课件全套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英国 中国
学习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林则徐禁烟运 动经过,能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能简单分析其影 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 响。
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 第一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虎门销烟
点击图片播放
问题探究: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 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 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目标导学二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
1.原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