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钱乙与六味地黄丸的故事
千古名方六味地黄丸
千古名方六味地黄丸摘要】本文从方剂溯源,古代应用和现代研究等方面对六味地黄丸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与阐述,有助于读者对其有明确的认识。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源流变迁临床应用六味地黄丸(汤)是出自宋钱乙《小儿证治直诀》中的一首千古名方,原为治小儿“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恍白等症”,后世扩大为治疗肝肾阴虚的基础方剂。
1 原方义理原方由熟地24克、山萸肉12克、干山药12克、泽泻9克、丹皮9克、茯苓9克组成,本为丸剂,后来也做汤剂。
方中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重用为君药。
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两者共为臣药。
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但熟地量大故以补肾为主。
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萸肉之温涩。
均为佐药。
六味合用,三补三泻,以补为主,三阴并补,以补肾为主。
临床主治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疼,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由于它的安全有效,可以较久的服用,被广泛的应用到肝肾阴虚引起的多种慢性疾病治疗当中。
2 源流变迁提起六味地黄丸,不能不提到它的前身金匮肾气丸。
此方出于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中,被后世称为治肾病的祖方。
也叫桂附地黄丸。
其组成是干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丹皮、茯苓、桂枝、附子,后世将干地黄换成熟地桂枝改为肉桂,效果更好。
原书中相关论述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虚劳腰疼,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转胞不得尿……宜肾气丸主之。
”主治命门火衰,脾胃虚寒,饮食不香,精寒尿多,腰膝酸软等证。
钱乙在其基础上减去桂枝,附子,改生地黄为熟地黄化为补肾阴的名方六味地黄丸。
后世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味并形成固定成药的很多。
比较著名的有:知柏地黄丸:出自明.吴昆的《医方考》一书,系将六味地黄丸加上黄柏、知母,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
六味地黄丸的发明者钱乙是宋朝人,他的父亲钱颢善医术,尤其是针术,
六味地黄丸的发明者钱乙是宋朝人,他的父亲钱颢善医术,尤其是针术,六味地黄丸的发明者钱乙是宋朝人,他的父亲钱颢善医术,尤其是针术,然嗜酒喜游,一日早晨,为了去东海一带游览,竟不辞而别,一去不返。
当时钱乙刚三岁,之前母又病故,便成了孤儿。
姑父吕氏可怜其孤苦,将其收养为子。
姑父精医,待钱乙稍大时,便让他读书习医。
后来吕氏病重,将家世告知钱乙,钱乙听后嚎啕大哭,请求外出寻父。
他春去秋来,冒雨踏雪,乞食街头,历时数年时间,“凡五六返”,终于打听到了父亲的下落。
又过了几年,乃迎父以归,这时,钱乙已经三十多岁。
又过了七年,其父寿终。
不仅如此,钱乙对收养他的吕氏也非常孝敬,“其事吕君,犹事父”。
吕氏去世后,钱乙为之收行葬服,并帮助嫁其孤女,每年祭祀,与亲子无异,家乡父老为此赞叹不已。
钱乙良好的人品道德是他成为一代名医的重要因素之一。
钱乙跟随姑父和父亲学医,先涉针灸,后专业儿科。
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4),钱乙赴汴梁(今河南开封)行医,一时誉满京城。
一次,宋神宗妹妹(长公主)之女发烧、腹泻,召钱乙就诊。
他摸了摸患儿的脉搏和额部,看了看耳后和舌头,对驸马太尉说:“孩子可能要出麻疹,疹子出齐后就会好的。
”可是驸马认为他看得不对,将钱乙责备了一顿,钱乙一言未发便退了出去。
第二天,孩子果然出了麻疹。
驸马又高兴又觉得难堪,亲自写信向钱乙赔礼道谢,还请示皇帝召他进“翰林医官院”,授予其从九品的医学官职。
第二年,皇子仪国公得了瘛疭(抽风)病,御医们都看过了,总是治不好,宋神宗十分紧张。
这时,长公主向宋神宗建议:“郓州儿科医生钱乙,虽然出身贫贱,但有起死回生的本领,是否让他给看一看?”神宗马上召钱乙进宫。
这时,皇宫的御医们都用鄙视的眼光看着钱乙,希望他诊治失误,好趁此机会打击他一下。
钱乙镇定自若,因为像这样的病,他已治过许多,心中自然有数。
他仔细检查了患儿,发现患者有下血之症,且为先便后血,属中医所谓“远血”,便拿起笔来,开了一剂具有温阳健脾、养血止血功效的“黄土汤”,仪国公服用后,抽风渐渐停息下来。
周水金老师讲名医励志故事汇1讲之钱乙
名医励志故事汇——钱乙的故事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我们开始讲这个名医励志故事汇,今天晚上进行第一讲——钱乙的故事。
刚才我发了一本书的照片叫做《小儿药证直诀》,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我们今天晚上的主人公钱乙。
钱乙这个人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很多人都不知道,特别是没有真正从事中医工作的人员,可能并不知道这医家的名称,他不像华佗、张仲景这些人那么知名。
钱乙,虽然大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如果说一个药方大家肯定知道,那就是“六味地黄丸”。
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
但因为他的曾祖父迁到山东,所以我们说钱乙的祖籍是山东。
我们来看一看钱乙的故事:在北宋仁宗年间,在山东东平县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孩子降生了,这孩子的父亲钱颖是个针灸医生,在当地小有名气。
钱颖有一些非常大的嗜好,什么嗜好呢?喜欢喝酒,喜欢游学(旅游)。
在钱乙三岁的时候,父亲突然不辞而别,隐姓埋名,出去旅游了,把钱乙丢在了一边。
这时可怜的钱乙才三岁,他的母亲又过早的去世,父亲的不辞而别,使他成了孤儿。
幸运的是他的姑母对他非常好,收养了他,他的姑父也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医生。
钱乙在姑姑一家的照顾下,慢慢地成长了,姑父姑母对钱乙视如己出。
从表面上看钱乙似乎是个很幸福的小孩,但因母亲早逝,父亲无故离开,对他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所以和同龄人相比,他比较早熟。
钱乙在姑父的安排下到私塾读书,因为姑父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医生,空闲的时候他就和姑父一起去出诊,自然而然的就开始和姑父学习医术。
在一次随姑父出诊的过程中有一件特别的事情发生了,给幼小的钱乙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及影响。
这是个什么样的事情呢?村里面有一位姓张的铁匠,他们家有一个两岁的孩子生了病,当时也不能确诊是什么病,有发高烧又有抽搐的症状,吃了很多药都没有什么效果,钱乙在旁边看到这孩子因吃药没有任何效果,眼中出现无助的目光,钱乙在心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烙印。
最终这孩子因为治疗无效死亡了。
姑父看到钱乙因这小孩的死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非常的心疼,就告诉他:“如果你对小儿科的疾病真的放不下,真的有心去帮助别人,那么你就看一看我们家传的这本《颅囟经》这本书吧。
名医故事会六味地黄丸的故事
名医故事会六味地黄丸的故事: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圆(丸),最早见于北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1035~1117),字仲阳,山东郓州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
他从事儿科40余年,积有丰富的临证经验。
后经其学生阎季忠把他的理论和经验加以整理,编成了《小儿药证直诀》,这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儿科专著。
钱乙是北宋年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在当时他也是一个有名的孝子。
钱乙的父亲钱颢,擅长用针灸,然而嗜好饮酒,喜欢游玩。
有一天他隐藏了姓名,向东行到了海上,没有再回来。
钱乙当时才三岁,母亲在此前已经亡故,她姑姑嫁给了姓吕的医生,可怜钱乙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收养他为儿子。
钱乙逐渐长大开始读书,跟从吕君学习医术。
吕氏将死,就把钱乙的家庭身世情况告诉了他。
钱乙号啕哭泣,请求前去寻找父亲,总共往返了五六次,才找到父亲所在的地方。
又过了几年,才把父亲接回家。
这时钱乙已经三十多岁了,乡亲们对他敬叹不已,很多人赋诗赞颂钱乙寻父的事迹。
后来又过了七年,他父亲寿终故去,钱乙按照礼法安葬了父亲。
钱乙侍奉养父吕君,就像侍奉生身父亲一样。
吕君死后,没有子嗣,钱乙就为他收殓安葬服丧,又替吕君嫁了孤女,按年节祭奠供奉吕君,都和自己的父亲一样。
钱乙最初是以小儿科在山东闻名。
有一年,神宗皇帝第九子仪国公赵仪患瘛瘲(手足痉挛之疾),太医不能治愈。
长公主入朝见神宗时,推荐钱乙,说他虽然出身民间,却有奇异的医术,神宗就立刻召钱乙入宫。
钱乙就给皇子服用黄土汤而痊愈了。
神宗皇帝召见钱乙,夸奖钱乙的医术并晓谕众人,并且又询问他用黄土汤治愈疾病的原因和情况。
钱乙说:“瘈瘲病多属于风邪,因为肝木(风)犯脾而患瘈瘲,故在治疗上须平肝木(风)。
黄土汤的作用主要是温阳健脾,脾属土,脾土旺即能制胜肾水,肾水受制,则水生木的力量减弱,于是肝木自平,风邪自息。
况且通过以前几位医生的治疗已经接近痊愈,我来治疗时,是恰逢皇子病快要好的时候。
”医技高超的钱乙在治愈皇子后,没有将功劳通通揽在自己身上,没有说自己的治疗“效如桴鼓”、“如影随形”、“立竿见影”之类,也没有去贬低同行,而是充分地肯定了其他医生的作用,这在“同行相轻,相煎何急”的社会环境下,的确难能可贵!也是值得今天的医界同仁所学习的。
六味地黄丸方剂学历史沿革及古代临床应用概况
六味地黄丸方剂学历史沿革及古代临床应用概况六味地黄丸方出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地黄丸”条,其方药组成系将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减去炮附子、桂枝二味,并以熟地黄取代干地黄而成。
方中药物六味: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原书用以治疗小儿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气不足、目白睛多、面色咣白以及肾疳、骨疳、筋疳及肝疳等证。
此方自问世以来,由于组方严谨、配伍得当、疗效确切,故尔在中医临床被广泛应用。
时至今日,仍不失为一首让人耳熟能详的中医名方。
溯源中医方剂学发展,可以看出,历代医家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之上,一方面,拓展了本方的临床适用范围:另一方面,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随证化裁并创制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方剂学百花园中一簇灿烂瑰丽的奇葩。
一、异病同治,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有关六味地黄丸复方的功能与主治,从整体上看,可以认为该方的主要功效是滋阴补肾,主治一切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肾阴亏损,或肝肾不足,或兼见阴虚火旺之证。
病人可以表现为腰膝酸软,小便淋漓,牙齿动摇,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健忘多梦,盗汗遗精,手足心热,病后低热,消渴引饮,骨蒸潮热,舌燥咽痛,以及小儿囟开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一系列症状。
如前所述,在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中,六味地黄丸主要被运用于多种儿科疾病的临床治疗。
在宋・刘防所撰《幼幼新书》里,六味地黄丸可以治疗鹤节、慢惊风以及虚寒等多种儿科疾病。
至元代,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已经超越了儿科的范围。
在朱震亨的门人及其私淑者所辑《丹溪心法》一书中,六味地黄丸被用于治疗咳嗽、小便不禁、虚损、淋证以及消渴等多种内科疾病。
在杜思敬所辑《济生拔粹》一书中,已经提到肾脏虚损,久病之后身体赢弱不堪,虚烦盗汗,骨蒸发热,肢体痿软,诸般血证,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
至明代,六味地黄丸(汤)的临床应用范围又较以前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虞抟《医学正传・卷之三・虚损》“六味地黄丸”的主治功效记载:“治肾经虚损,久新憔悴,盗汗发热,五脏齐损,瘦弱虚烦,骨蒸痿弱,下血咯血等证。
中国最早的儿科医生钱乙,他看儿科的方法值得我们家长学习
中国最早的儿科医生钱乙,他看儿科的方法值得我们家长学习最近新闻报道很多医院出现儿科医生紧缺,儿科看病难的问题。
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古代一些叹为观止的儿科针对方法,也介绍一位古代有名的儿科医生钱乙钱乙写过一本书叫《小儿药证直诀》他也是六味地黄丸的创立者我们常说求医不如求己,对孩子最了解的,莫过于孩子父母,假如家长们能够学习掌握这些技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不仅可以在孩子生病时提供给大夫最有价值的信息,甚至可以自己分析出孩子体质特点,从日常生活方式上加以调整,这不就是“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吗?钱乙的诊断方法严格来说不属于望闻问切,而是观察孩子的一些特殊的举动,甚至是癖好,然后从这些行为中分析出背后的原因,达到诊断的目的。
手寻衣领及乱捻物”。
这个动作我们会时而在孩子身上发现,钱乙说,“主肝热,泻青圆主之。
”肝者,厥阴风木,风主动,当孩子有肝热时,会不由自主想动,手里有个衣领衣角捻着玩,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更何况,孩子在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不但用手在把玩,同时眼睛也在观察,但是“手寻衣领及乱捻物”通常是不需要眼观的,这也是这个动作的特殊之处。
延伸一步去想,我们成人的很多行为习惯,也许是从幼儿时期一个身体原因引发,未经正确调理,最后随着年龄增长,病自愈了,习惯却经过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癖好了。
风寒专打下虚人。
很多病看似急病,其实已经有了一个较长阶段的积累,因为某个情况使量变产生质变。
而在这个较长的积累阶段,身体会不断发出各种信号,如果能够及时觉察,也许用很轻柔的调理方法就可以改变,根本无须名医猛药,窃以为,这才是所谓养生。
再比如,合面睡,及上窜咬牙。
这个更有意思,孩子睡觉喜欢趴着,而且往床头方向顶。
钱乙说,此为心热,导赤散主之。
睡觉时的状态,完全是身体状态的自然反应,非常值得大家认真观察。
比如,孩子睡觉是不是很深?老实不老实?有没有惊悸?呼吸急促还是绵长?喜欢什么姿势?有没有吧唧嘴?有没有磨牙?有没有流口水?这些都有医学意义。
巫医还是明医?六味地黄丸的发明者钱乙
巫医还是明医?六味地黄丸的发明者钱乙现代中国人对于中成药的了解,除了感冒类药物外,最熟悉的可能莫过于“六味地黄丸”了。
广大国民在“十亿人民九亿肾虚”的惶恐焦虑中,把六味地黄丸当做了首选的补肾壮阳药物,而且像吃维生素那样毫无节制。
无关于病症,也不分男女老少,“是药三分毒”也不适用于它——因为据说它最早是儿科用药,小孩子都能吃,大人再怎么吃都应该没事吧。
但事实上,很多肾虚患者是根本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的,会越吃病情越重!而更令大家可能意想不到的是:六味地黄丸从诞生那天起,就压根不是什么补肾壮阳药,它是专门用来治疗小孩子发育迟缓以及肾怯失音、囟门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的方子,后来延用至成人,也只能针对那些口燥咽干、手脚心烦热、潮热盗汗的部分肾阴不足患者,如果是肾阳亏损、脾胃湿寒的患者,万万不可服用该药。
有关六味地黄丸的药物组成、方义、理法、适应病症及禁忌等,不是本文的主旨,相关内容今后浩然将择机再给大家分享。
今天想给大家专门介绍的,是六味地黄丸的发明人——宋代极为著名的中医钱乙,特别是他一些神乎其神的“另类医术”——巫医,用今天正统的中医眼光来看,完全可以归于封建迷信和巫婆神汉般的装神弄鬼。
01class大名鼎鼎的“明医”今天很多人不知道钱乙先生的大名,但在宋朝时,以及古今中医界内部,钱乙可谓是大名鼎鼎、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钱乙之前,中医里没有专门的儿科,正是因为钱乙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才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钱乙因此被后人尊称为“儿科之圣”。
他的学生将他的理论、医案和验方加以整理,编成了《小儿药证直诀》,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儿科专著。
直到今天,这本著作仍是学中医者必读的经典书目。
钱乙之所以要开创儿科,是因为此前的医家对小儿病往往束手无策。
因为小孩子脉微难见,又多哭闹惊啼,靠脉诊难以辨证;小儿骨气未成,形声未正,靠望诊也难以了解病情;小儿不会说话,即使会说话也未足取信,凭问诊了解病情更难;小儿脏腑柔弱,用药稍有不当,就足使病情复杂化。
小儿药证直诀与六味地黄丸
感 谢 观 看
• 功效主治
• 《六味地黄丸》方解
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 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 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
( 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但熟地 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之和,故仍以补肾为主。)
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 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 助真阴得复其位;
3. 书中所载方剂,既有前人已效之良方,又有钱乙之临证经 验方和化裁古方而成之新方,其中不少方剂,如六味地黄 丸、泻白散、泻黄散、导赤散、异功散、白术散、泻青丸 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 《小儿药证直诀》的贡献
第二部分 六味地黄丸
钱乙与六味地黄丸的故事
宋神宗元丰年间,钱乙就任于太医院。一天下午,家住汴梁城的王先生找到 钱乙,一脸诚恳地说:“钱神医呀,我的孩子病得很重,麻烦您到我家里看看 吧,多少钱都行。”宅心仁厚的钱乙二话不说,便到了王府。原来,小孩睡觉 时眼睛闭不上,手脚抽筋,身上也有些凉。钱乙略一思考,肯定地说:“这是 慢惊呀。”钱乙找到病因后,便开了一剂专治惊风的栝楼汤。孩子服完后,很 快就能闭眼睡觉,身体也开始变暖了。钱乙走后,王先生发现儿子没有大小便 ,便自作主张找附近的医生开了一剂八正散。服下没多久,孩子的身体重新变 凉了。王先生一看不对,只得再次请来钱乙。钱乙听完王先生的陈述后,没有 表现责怪之意,只是开了一味叫益黄散的药,吩咐上午连服四次。这次钱乙没 有马上走,而是一直呆在府中。中午时分,小孩身体开始变暖,能吃能拉了。 正当旁边人都举手相贺时,王先生却发现儿子不说一句话。钱乙见此,耐心来 :“孩子拉肚子拉得肾虚了,哪有精神讲话,现在关键是补肾。”补肾?在怀 疑的目光中,钱乙稍作考虑后开出一付叫“地黄丸”的药。闪念之间,钱乙想 起医圣张仲景收录过滋阴养血的“金匮肾气丸”:主含熟地、茯苓、山萸肉、 牡丹皮、山药、泽泻、附子、肉桂八种药材。钱乙想,这孩子阳气足,缺少的 只是肾阴,去掉上火的附子和肉桂后,剩下的六种药材主管苦、酸、甘、咸、 辛、淡六种味道,最能治肾虚。
古今第一误用 六味地黄丸
古今第一误用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配伍组成,最早见于北宋太医丞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治疗小儿“五迟”之证。
钱乙深谙仲景之道,考虑小儿乃纯阳之体,故以肾气丸减去附子、桂枝,易干地黄为熟地黄。
李东垣、朱丹溪等人不明就理,以偏概全,视钱乙为滋阴派的先驱,又搞出个益阴肾气丸、大补阴丸等等。
更甚的汪昂在《医方集解》中把其列为补养方剂第一方,号称“补真阴,除百病”,诱使后人误入滋阴误区。
误用在哪里?1没有认识到阴阳本义。
《中藏经》:“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颅囟经》:“小儿为纯阳之体”。
生长收藏即生长老已,既然为滋生阴“长”的能力,可以治疗小儿发育迟缓,那么,同理,滋阴就会加强衰老进程。
六味地黄丸,岂能做为长寿养生的补养方剂?2偷换概念,错解阴阳。
后人所谓的阴不过是火燥之邪,与阴阳本义大相径庭。
“阴虚成因多由热病之后、或杂病日久伤耗阴液,或因五志过极、房事不节、过服温燥之品等使阴液暗耗而成阴液亏少,机体失去濡润滋养物质所致。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今人以大白鼠为标本,证实可增强其记忆,增强体力。
不仅中医用来治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他人也用来治疗糖尿病、急慢性肾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甲亢、骨质疏松症或骨质增生、慢性腰腿痛、高血压病、中风后遗症、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痴呆、更年期综合征、复发性萎缩性鼻炎、肿瘤。
以为它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功能,故成为现代人养生保健的首选药。
结果,造成一窝蜂的抢购热潮,似乎中国人民都阳亢。
岂知有是病用是药,正常人与病人不同。
是药三分毒,六味地黄丸也不例外。
除了对阳虚畏寒、脾弱便溏可加重病情外,据报道可引发严重肝硬化患者吐血,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具有小计量阿司匹林样作用,是造成易于出血的原因。
就是阴虚(火燥之邪意义上的)患者长期服用也会上火,若想“引火归元”非仲景肾气丸莫属。
六味地黄丸服一周停两天
六味地黄丸服一周停两天
*导读:由北宋医家钱乙所创的六味地黄丸,打问世起就不乏故事。
清朝的一副对联
由北宋医家钱乙所创的六味地黄丸,打问世起就不乏故事。
清朝的一副对联五品天青褂,六味地黄丸,更是体现了它在当时被人熟知的程度。
这幅对联说的是,一名没什么学识的药商捐钱买官后在众人面前炫耀,却被人用他之前的职业对仗了如今的官品,遭到嘲笑。
六味地黄丸因其具有补泻并用、平和甘淡、不燥不温、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的特点,如今广泛用于神经衰弱、高血压、甲亢、糖尿病、前列腺炎等慢性病患者。
只要有舌红少苔,脉细数,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失眠心烦、手足心热等症状,属于肾阴虚或阴虚有热证型的,都可在医生指导下辨证服用。
来自养生之道
六味地黄丸虽药性较为平和,但如果把它当补药吃,却是错误的。
滋阴药物可能损伤脾胃,长期服用可能引起厌食、腹胀、
腹泻等。
而且脾胃不好,药物无法吸收,会造成六味地黄丸越吃越没效。
因此,无病症的人没有必要用药。
若需长期服用,剂量不应超过药品说明书的规定剂量,最好请医生决定服药疗程。
如连服两三个星期,停一两个星期;或连服一周停两三天再吃。
最后要提醒的是,按中医药性咸入肾理论,六味地黄丸最好用淡盐水送服,可以发挥更好的补肾效果。
六味地黄丸的发明
儿科之祖——钱乙
儿科之祖——钱乙古朴的中医,庇佑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历史长河中的名家圣手,留下了毕生心血实践的理论及光辉的著作,不仅是中华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谷仁堂中医将陆续为您介绍中华历史上著名的十大中医之祖,他们不仅拥有高超的医术,更有崇高的情操;不仅有精彩的传奇故事,更有让人敬佩的医者精诚之心。
钱乙,字仲阳,北宋医学家,被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其所著《小儿药证直诀》为儿科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史上儿科的专业地位。
迎难而上专攻儿科儿科一直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古代医家称儿科为“哑科”,认为治小儿病最难。
这是因为古代医学讲究的“望闻问切”,到了小孩儿身上实行起来十分困难。
第一,小儿脉微难见,诊察时又多惊啼,靠脉诊难以辨证;第二,小儿喜怒无常,骨气未成,形声未正,无法靠望诊给出答案;第三,幼小儿童还不能说话,即使能说话亦往往词不达意,无法靠问诊获得有用信息;第四,小儿各方面都没有成熟,五脏柔弱,病情反复无常,用药稍有不当,就会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乃至于失去性命。
正因如此,在古代,许多大夫面对儿童的病症无从下手,也不愿意给小孩子治病,所以许多孩子没长大成人就早早夭折。
在这样的情况下,却有一位医生迎难而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经验的积累,不仅自创了一套给小儿看病的方法,还留下了不少病例和儿科医学著作。
他就是在当时赫赫有名,在后世被尊为“儿科之圣”的钱乙。
奠基中医儿科里程碑钱乙通过四十余年的医疗实践,总结出了小儿的生理特点。
他把古今有关儿科的资料逐一加以研究,借助于《颅囟经》中“小儿纯阳”之说的启示,摸索出一套适于小儿用的“五脏辨证”法。
他提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理论,对儿科常见的惊搐、疮疹、水痘、天花、猩红热等病的鉴别诊断作了描述,提出多种有效疗法,且能区分出几种不同类型的黄疸,其中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传染性肝炎、肠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等疾病。
六味地黄丸解读文
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是一身阴液 的总源,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 称为“先天之本”。
六味地黄丸:
熟地、山茱萸、山药、 丹皮、 泽泻、 茯苓
六味地黄丸归经
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丹皮 泽泻 茯苓
辛甘苦 酸 淡 寒 温 平 肝
阳虚怕冷(生外寒) 阴虚发热(生内热)
药理研究
六味地黄丸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抗疲 劳、抗衰老、耐低温、耐缺氧、降血压、 降血脂、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 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3降2抗1壮)。
(1)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作用与人参相似。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能激活细胞免疫及抗体生 成反应,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扁桃体细胞诱生干扰 素,提高血清干扰素水平。 (3)扩张血管,对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 和改善肾功能作用。 (4)减少心肌胶原的沉着,防治高血压心血管损害。 (5)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 纤维蛋白原,抑制梗死心脏中氧自由基的生成,缩小梗 死面积,防治冠心病、心肌梗塞。 (6)对血脂的影响,可明显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 和磷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促进脂质代谢,长期服用 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7)改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8)改善性腺功能障碍,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 腺轴而改善性激素分泌,促进精子生成,提高精子活动 率,增强性功能。
甘 酸
甘
微
肝
温
微
肝
温
温
肾 脾 心 肺膀
胱
肾
肾
肾脾
肺
辛
苦
甘 甘
微 寒 寒
淡
肝 平
肾
心
肾
膀
关于钱乙的成语故事
关于钱乙的成语故事《杏林春满》有一个神医和孩子们有关,他叫钱乙,宋朝人,这个人也很厉害,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他发明的“六味地黄丸”是一味家喻户晓的中药,现在都在用,而他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
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
后人视他的这部《小儿药证直诀》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钱乙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传奇人物,他报恩养父万里寻生父的故事流传了近千年。
钱乙祖籍浙江钱塘,钱乙出生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钱颢又当爹又当娘地把他拉扯到三岁。
钱颢是一名擅长使针灸的赤脚医生,但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喝酒,喝了酒就做糊涂事儿。
有一次钱颢喝了酒,突发奇想,要去东边找神仙,这一去就没见再回来。
无父无母的钱乙被姑父收留。
姑父姓吕,是一名乡村医生。
吕姑父生性善良,把钱乙当亲生儿子一样对待。
三岁的钱乙就开始进私塾读书,偶尔休学便随姑父一起出诊。
心细的姑父发现一个现象:每当小钱乙看到一脸病容的小孩时,就表现出非常难过的神情。
吕医生慧眼识珠,欣喜异常,认为钱乙有仁爱之心,必定能成为一名良医。
于是当即决定将自己的医术倾囊相授。
他递给小钱乙一本专门治孩子病的《颅囟经》,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人。
因为小孩病太难治了。
小乙呀,如果你真对治小孩病感兴趣,就好好看这本书吧!”古代医家称小儿科做哑科,认为治小儿病最难。
可小钱乙却不信邪,夜以继日,刻苦攻读,终于成为一代儿科名医。
杏林春满就是用来称颂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医生,也经常用“誉满杏林”“杏林春暖”。
钱乙六味地黄丸的故事
钱乙六味地黄丸的故事地黄,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滋阴补肾、益精明目的药物。
而钱乙六味地黄丸,则是以地黄为主要药材,配合其他药物炮制而成的一种中药。
它在中医药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用于治疗肾阴不足、精血亏虚等疾病。
那么,钱乙六味地黄丸的故事是怎样的呢?钱乙六味地黄丸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明代的《本草纲目》。
在这部医药经典著作中,地黄被称为“六味地黄丸”,并被列为“滋阴补肾、益精明目”的药物。
它的配方包括地黄、山药、牡丹皮、山茱萸、山药、泽泻等药材,具有滋阴补肾、益精明目的功效。
这一配方在明清两代被广泛使用,并逐渐演变成为现代钱乙六味地黄丸的原型。
钱乙六味地黄丸的故事,还可以追溯到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
在这部医药著作中,地黄被列为滋阴补肾、益精明目的良药,并被配方进一步完善。
在这一时期,钱乙六味地黄丸的配方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了一种名副其实的中药。
它被广泛用于治疗肾阴不足、精血亏虚等疾病,深受医者和患者的信赖。
钱乙六味地黄丸的故事,还可以追溯到现代。
在当今社会,随着中医药的复兴,钱乙六味地黄丸成为了备受关注的中药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药效和良好的疗效,被广泛用于治疗肾阴不足、精血亏虚等疾病。
它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在国际上也逐渐崭露头角。
钱乙六味地黄丸的故事,成为了中医药复兴的一个缩影。
钱乙六味地黄丸的故事,是一部中医药发展史的缩影。
它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医者的良苦用心,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医药传统。
它以其独特的药效和良好的疗效,造福了无数患者,成为了中医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愿钱乙六味地黄丸的故事,永远流传下去,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六味地黄丸——钱乙留给孩子们的“礼物”
六味地黄丸——钱乙留给孩子们的“礼物”乘务员广播提到“六味地黄丸”,您是不是会认为这就是一个治疗中老年肾虚的补肾名方或者保健药?那就请接着往下读:说起六味地黄丸,社会上用的都泛滥了,似乎人人都会用。
一说肾虚,不辨阴阳寒热都买六味地黄丸;一说能治糖尿病,不管虚实寒热就服六味地黄丸;一说能长寿,不分体质好坏就服六味地黄丸。
这么看来,人们对六味地黄丸还真的是有不少误解。
六味地黄丸,为补益剂,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
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药物组成: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
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
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
但熟地黄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两味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
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
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
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六味地黄丸——钱乙留给孩子们的“礼物”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儿科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
实际上,它原本是一首治疗小儿疾病的有效方剂,我们从原书内容就能发现,六味地黄丸可以治疗很多种小儿病,如:先天虚怯,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黑睛少),解颅,面色晄白,畏明;目无精光;肝有风甚,身反折强直不搐;因潮热,寅卯辰时(早上)身体壮热,目上视,手足动摇,口内生热涎,项颈急;因潮热,巳午未时(午后)发搐,心神惊悸,目上视,白晴赤色,牙关紧,口内涎,手足动摇;肾怯失音相似(病吐泻及大病后,虽有声而不能言,又能咽药);肝疳,白膜遮睛;肾疳,极瘦,身有疮疥;筋疳,泻血而瘦;骨疳,喜卧冷地等。
概括起来,此方能治疗许多与先天发育不良相关的小儿疾病,以及小儿大病后的体质虚弱。
钱乙与六味地黄丸
钱乙与六味地黄丸
刘健英
【期刊名称】《家庭中医药》
【年(卷),期】2004(011)001
【摘要】@@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种中成药,有滋补肝肾的功能.本方始见于宋·<小儿药证直诀>一书,是当时著名儿科医生钱乙首先创制的.
【总页数】1页(P9)
【作者】刘健英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1
【相关文献】
1.钱乙与六味地黄丸的故事 [J], 刘理想;
2.基于小儿内伤发热医案探讨钱乙对"阴火"理论形成的影响 [J], 高作玺;陈贵海;赵元彪
3.拳卷地钱乙醇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与其抗急性肝损伤的谱效关系 [J], 李平凤;黎理;谢凤凤;李鹏;刘婧曦;赵凌;龚登美;朱华
4.钱乙泻黄散治疗小儿脾胃伏火证验案举隅 [J], 李洁
5.李东垣与钱乙论治小儿惊风之比较研究 [J], 韦利梅;郜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六味地黄丸的前世今生
六味地黄丸的前世今生针对网上对六味地黄丸的过度宣传,特予此文以正视听。
▌六味地黄丸的方剂源流六味地黄丸是中医著名的经典方剂之一,始见于宋代医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原名地黄丸,是根据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化裁而来。
在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中,六味地黄丸主要被运用于多种儿科疾病的临床治疗如小儿肾怯失音、卤开不合、神气不足、目白睛多、面色晄白等证。
至元代,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已经超越了儿科的范围。
被用于治疗咳嗽、小便不禁、虚损、淋证以及消渴等多种内科疾病。
至明清,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范围又较以前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被应用于治疗中风、虚劳、健忘、怔忡、惊悸、头痛、眩晕、腰痛、产后以及遗精等十余种不同的疾病。
在六味地黄丸的使用过程中,历代医家见仁见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拓展并外延了本方的临床适用范围。
按照现代医学分类,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等多个系统,涵盖内、外、妇、儿、口腔、眼、耳鼻喉、皮肤、老年病等多个学科,真正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思想。
究其原因,是因为以上诸多疾病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均表现出了肝肾阴虚的临床证候。
▌六味地黄丸组方解读中医认为肾藏有“先天之精”为五脏六腑之本,生命之源,故有“先天之本”之称。
阴不足,则变生诸证。
六味地黄丸方药组成为: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泽泻,茯苓和丹皮,以上六味药剂量按照8:4:4:3:3:3的比例炼蜜为丸。
本方以肝肾脾三阴并补而重在补肾阴。
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
辅以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也能固精,共为臣药。
三药配伍,滋补肝脾肾,熟地黄用量是山茱萸和山药之和,共成三阴并补以收补肾治本之功,此为三补。
泽泻配熟地黄泻肾降浊;丹皮配山茱萸清泻肝火;茯苓配山药淡渗脾湿,三药相配为“三泻”。
相辅相成,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滋补为主。
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共成先、后天同补之功。
“六味地黄丸”的由来
“六味地黄丸”的由来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名方。
这一称谓来自钱仲阳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
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后来,宋代名医、儿科专家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后来,明代中医有一派非常推崇“肾”的作用,认为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一时间,很多名医倡导补肾,比如明代名医薛己最善补肾,他就主张,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用八味地黄丸。
薛己的实践为许多后世医家认可,他们倡导的补肾观点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地黄
比如同仁堂古方六味地黄丸要求使用出自河南的怀地黄和怀山药(四大怀药)。
怀地黄则要求第一要大,第二要熟,只用三等以上的高品质原料,再将生地黄以黄酒泡透蒸熟,遵循古方“酒蒸酒制;而山萸肉除采用道地药材“杭萸”,含核量控制在1%以内;丹皮只用安徽地产“凤丹皮”等。
名方之所以有名有效就是从源头用好材制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名医钱乙与六味地黄丸的故事
作者:文佳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9年第17期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圆(丸)”,最早见于北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本方为补阴代表方。
以滋阴补血的熟地黄为主药,又以敛阴滋水的山茱萸加强熟地黄的补性,更以益气补脾的山药为助,配合而成“三补”。
由于肝肾不足,常有虚火上炎,故以泽泻泻肾火、丹皮泻肝火、茯苓渗脾湿,配合而成“三泻”。
本方补中带泻,寓补于泻,以泻助补,相反而相成,共奏补阴之效。
钱乙,字仲阳,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他从事临床儿科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
后其学生阎孝忠把他的理论和经验加以整理,编成了《小儿药证直诀》,这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儿科专著。
钱乙最初以小儿科在山东闻名。
宋朝元丰年间,宋神宗赵顼的姊妹——长公主的女儿有病,召钱乙来为她诊治,疗效颇佳。
长公主上奏神宗,授予钱乙翰林医学的官职,特赐给他赤色丝帛的六品官服。
有一年,神宗皇帝第九子仪国公赵仪患瘛疭。
瘛疭为手足痉挛之疾,太医不能治愈。
长公主入朝见神宗,推荐钱乙,说他虽然出身民间,却有神奇的医术,神宗立刻召钱乙入宫。
钱乙诊断后给皇子服用黄土汤,皇子痊愈后,神宗皇帝任命他为太医丞,赐给他紫衣金鱼袋。
六味地黄丸是怎么來的
钱乙任职后,经常有太医署的人来拜访,向他“讨教”。
有一天,钱乙和弟子阎孝忠正在为患者治病,有位大夫带了一个钱乙开的儿科方子来“讨教”。
他略带嘲讽地问:“钱太医,张仲景医书中所载的八味丸,有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
你这方子好像少开了两味药,大概是忘了吧?”钱乙笑了笑说:“没有忘。
张仲景这个方子,是给大人用的。
小孩子阳气足,我认为可以减去肉桂、附子这两味益火的药,制成六味地黄丸,免得孩子吃了过于暴热而流鼻血,您以为如何?”
这位大夫听了,恍然大悟,连声道:“原来如此!钱太医用药灵活,酌情变通,令人佩服!”阎孝忠赶紧把老师的话记载下来,后来又编入《小儿药证直诀》一书。
就这样,钱乙所创制的“地黄丸”便流传了下来。
明代薛己在所著的《正体类要》中,将地黄丸的名字前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