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7)
社会工作原理知识点梳理
![社会工作原理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d2d14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2.png)
社会工作原理知识点梳理社会工作是一门旨在改善个人、家庭和社区的福祉,并促进社会公正的学科。
社会工作专业者通过与个体、群体和社区合作,致力于解决他们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和挑战。
社会工作原理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它包括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指导社会工作者在处理问题时更加有效和专业。
本文将对社会工作原理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
1. 人类发展理论:人类发展理论是社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它关注个体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中的发展。
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不同的发展理论,以便为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帮助。
2. 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社会工作者需要考虑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组织环境,以便综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3. 社会正义理论:社会正义理论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原理之一,它强调平等、权利和公正。
社会工作者需要致力于推动社会正义,并与弱势群体合作,争取他们的权益。
4. 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伦理是社会工作实践的道德准则和原则。
社会工作者需要遵循职业行为准则,保护客户的权益,保持专业的行为和态度。
5. 客户评估和干预:客户评估和干预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工作内容。
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评估和干预技能,能够准确地分析客户的问题,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服务。
6. 授权和赋权:社会工作的目标之一是帮助个体和群体获得授权和赋权,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和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支持和培训,帮助客户发展自己的能力,并在决策过程中给予他们权力。
7. 危机干预:危机干预是社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应对个体或群体面临的紧急情况。
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危机干预技能,能够快速反应并提供紧急援助。
8. 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是社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促进社区的发展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组织和促进社区活动,建立社区资源和支持网络。
9. 跨文化敏感性:由于社会工作常常涉及到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个体和群体,跨文化敏感性变得至关重要。
自考本科《社会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及复习大纲
![自考本科《社会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及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93fb35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f.png)
自考本科《社会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及复
习大纲
社会学是人类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它涉及广泛的内容和理论。
下面是对《社会学原理》这门课程的知识点总结及复大纲:
1.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
- 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及代表性学派
2. 社会研究的方法与理论
- 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
- 社会学理论的分类和特点: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等
3. 社会结构与社会组织
- 社会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人口、家庭、群体、组织等
- 社会组织的类型和功能: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等
4. 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
- 社会变迁的原因和类型:技术革命、社会运动、人口迁移等- 社会发展的阶段和影响因素:经济、政治、文化等
5.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流动
- 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层:上层、中层、底层等
- 社会流动的途径和障碍:教育、职业、财富等
6. 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 社会问题的定义和解决方法:贫困、失业、环境污染等
- 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社会保障、教育政策、医疗保健等
7. 社会思潮与社会变革
- 社会思潮的类型和影响:现代化思潮、后现代思潮、全球化思潮等
- 社会变革的趋势和挑战:科技发展、人口老龄化、环境问题等
以上是《社会学原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及复习大纲,希望对你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加油!。
社会学基本原理重点归纳
![社会学基本原理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c989dc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7.png)
社会学基本原理重点归纳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学科。
社会学基本原理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石,下面将对社会学基本原理进行重点归纳。
1. 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一门以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目的是了解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和社会结构。
2. 社会学的范畴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社会变迁等方面。
它涉及到个人、小组、组织和整个社会的层面。
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案例研究和统计分析等。
这些方法帮助社会学家收集、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和行为。
4. 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社会学中有一些核心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行为。
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化、社会团体、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
5.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社会学有一些主要的理论框架可以用来解释社会现象,如功能
主义、冲突理论、互动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等。
这些理论提供了不
同的视角和解释方式。
6. 社会学的应用领域
社会学研究可以应用到许多领域,如社会政策、教育、犯罪学、人口学等。
它为这些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的支持。
以上是对社会学基本原理的重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助你理解社
会学的基础知识。
社会学复习知识梳理超级(含所有知识点)
![社会学复习知识梳理超级(含所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be8a4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4.png)
社会学复习知识梳理超级(含所有知识点)
社会学复知识梳理超级完整版(含所有知
识点)
1.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社会中人们
的相互关系、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等问题。
2.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来验证相关理论或假设。
- 理论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社会学理论来解释和理解社会现象。
3.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的平衡。
- 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构
成的。
- 符号互动主义:关注个人对符号和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4.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 社会组织:包括社会机构、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等。
- 社会化: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 社会不平等:关注社会中的阶级、种族、性别等不平等问题。
- 文化与社会:研究文化对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5. 社会学的重要概念
- 社会结构:指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形式和人们的社会地位。
- 社会化:个体在社会中研究和内化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
过程。
- 角色: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个体所扮演的行为和责任。
- 文化:社会共享的符号、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以上是社会学复习知识梳理的超级完整版,包含了社会学的基
本概念、研究方法、主要理论观点、研究领域和重要概念等内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社会学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1ff2d5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1.png)
社会学知识点整理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以及人类社会行为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领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行机制和人类在社会中的互动方式。
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社会学知识点的整理。
一、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指的是社会中各种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
它包括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方面。
社会阶层是依据经济、社会地位等因素划分的人群层次。
比如,上层阶级通常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底层阶级则可能面临经济困境和社会排斥。
社会群体是由具有共同特征或共同目标的人组成的集合。
例如,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它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社会组织则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有组织的群体,如企业、政府机构等。
二、文化文化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价值观、信仰、规范、语言、艺术等。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重要性的判断和评价标准,它们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信仰则是人们对超自然力量或宗教教义的坚信。
规范包括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等,它们规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准则。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三、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们通过符号(如语言、手势等)来理解和回应彼此的行为。
在社会互动中,角色和地位起着重要作用。
角色是社会对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期望和要求,而地位则是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
四、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
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工作模式和商业运作。
人口变化也会带来社会变迁,如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增大,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调整。
五、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现象。
贫困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涉及经济层面,还可能导致教育机会不平等、健康状况不佳等连锁反应。
犯罪问题包括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涉及社会环境、个人心理等多个方面。
十大物社会学原理
![十大物社会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077777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f.png)
十大物社会学原理
1. 社会行动理论:人们的行为是受到社会因素和个人需求的综合影响。
2. 社会规范理论:人们在社会中遵循特定的规范和期望,以获得认可和避免制裁。
3. 社会交往理论:人们通过互动和交流来建立和维持彼此之间的关系。
4. 社会化理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接受社会价值观和规范来内化社会行为规范。
5. 社会结构理论:社会被组织成各种不同的社会结构,如家庭、社会阶层和组织。
6. 社会不平等理论:社会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包括财富、权力和地位的分配不均。
7. 社会运动理论:社会运动是群体行动的结果,目的是推动社会变革和争取权益。
8. 社会群体理论:人们通过参与社会群体来满足他们的社会需求和身份认同。
9. 社会控制理论:社会通过各种机制和制度来控制个人和群体的行为。
10. 社会变迁理论: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变化。
社会学原理 复习资料
![社会学原理 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352a184eff9aef8941e06e2.png)
1、社会学: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由来: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
孔德使用“社会学”这个术语,是为了证明这是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2、社会学的功能:(1)描述功能:社会学使用科学的方法,客观而忠实地记录、搜集和整理关于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信息,为深入地认识和有效地管理社会提供可靠的感性经验资料。
(2)解释功能:社会学借助概念、范畴进行理论抽象,将描述功能得出的感性资料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对社会现象的形成、发展及其过程作出科学的解释。
社会学的解释功能是社会学理论综合能力的表现。
(3)预测功能:预测功能是前两种功能的进一步运用。
对社会关系及其表现的发展趋势、前景、可能性和后果进行研究。
(4)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功能:研究实现、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各种条件和因素是社会学的重要任务。
(5)社会批评功能:社会学对陈旧过时的、错误的思想和观念,对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揭露,尽量站在科学、客观、中立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分析和现实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革旧立新、改正错误、克服不足和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6)教育功能:社会学所提供的科学知识,相当一部分是现代国家的公民常识;社会学的观点、视角和方法,能够使人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7)社会学与职业发展:教学、科研、政府及企事业单位。
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地位: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郑杭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把社会科学分为:一般、特殊和个别三个层次。
属于第一个层次的是像历史唯物论这样的哲学科学;属于第二个层次的是社会学、历史学这样的综合性社会学科;属于第三个层次的是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法学等专门社会学科。
社会学原理知识点速查
![社会学原理知识点速查](https://img.taocdn.com/s3/m/a198514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a.png)
社会学原理知识点速查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现象的形成、变化和影响。
本文将为你提供社会学原理的知识点速查,让你快速了解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1. 社会学的定义和目标- 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学科,它关注社会现象的模式、原因和影响。
- 社会学的目标:通过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揭示社会规律,提供对社会问题的解释和理解,为社会政策和社会改革提供依据。
2. 社会学研究的范围- 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个体、群体、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
-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交往、社会心理、社会控制、社会不平等等。
3. 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社会结构:指社会中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制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 社会规范:规定社会行为的准则和规则,包括法律、道德、习俗等。
- 社会化:个体在社会中通过教育、家庭、媒体等途径学习社会行为和价值观。
- 阶级与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中不同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地位,阶级则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指代不同的经济利益集团。
4. 社会学的经典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功能和秩序,关注社会的稳定性和一体性。
- 冲突理论:强调社会中的冲突和不平等,关注社会变革和社会权力的分配。
- 符号交互主义理论:关注个体行为和意义的构建过程,强调人际互动和符号的象征意义。
- 社会构建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现实是通过社会共同建构和解释而产生的。
5. 社会学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了解社会现象和个体行为。
- 实地观察:研究者亲自参与或观察社会现象,收集数据并进行描述和解释。
- 历史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档案的研究,了解社会变迁和历史背景对现象的影响。
- 实验研究:通过随机分组、变量操作等方式,控制条件来分析因果关系。
6. 社会学的应用领域-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系统和教育政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社会学原理有关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原理有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1b5fe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4.png)
社会学原理有关知识点总结社会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
在当时,社会学家开始对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概念来解释社会现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学家们也不断地提出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在社会学的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理论和知识点是需要我们重点了解和掌握的。
这些知识点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交往、社会控制、社会变迁、社会发展等方面。
首先,社会结构是社会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种组织和机构的总称,它包括政府、经济组织、宗教组织、教育组织等各种社会组织。
社会结构对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决定了社会中各个组织和机构的组织结构、功能和地位。
在社会结构的研究中,我们需要了解各种社会组织和机构的特点、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其次,社会组织也是社会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社会组织是指社会中各种组织和团体,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组织、社群组织等。
社会组织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组织和调节社会中的各种活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社会组织的研究中,我们需要了解各种社会组织的特点、功能和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第三,社会交往也是社会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社会交往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社会交往对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角色和关系。
在社会交往的研究中,我们需要了解社会交往的规律、方式和影响,以及它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第四,社会控制也是社会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个人和群体行为的规范和调控,它包括正式的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的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它决定了社会中的秩序、和谐和稳定。
在社会控制的研究中,我们需要了解社会控制的方式、手段和效果,以及它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最后,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也是社会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社会学中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社会学中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9c876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5.png)
社会学中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而深刻。
在学习社会学的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是必须要掌握的,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社会学的核心概念、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社会学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对社会学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社会学的定义和核心概念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旨在通过观察、描述和解释社会现象来揭示社会规律。
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变迁和社会交往等。
社会结构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的网络,包括社会组织、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等。
社会制度是指社会中的规范和机构,如教育制度、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等。
社会变迁指的是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涉及到社会的发展阶段、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趋势等。
社会交往则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互动和交流,包括社会化、社会认同和社会关系等。
二、社会学的主要理论1. 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功能和秩序。
它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配合,通过相互作用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平衡。
2. 冲突理论: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各个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驱动的。
它强调社会的不平等和社会冲突对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 符号互动主义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理论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意义构建和互动过程。
它认为人们通过符号的运用和解释来理解和塑造社会现象。
4.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现象的建构和解读是通过人们共同的社会实践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它关注社会的主观意义和社会的文化维度。
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实验法和比较法等。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社会现象来获取信息和进行分析。
访谈法通过与被研究对象进行交流和深入访谈来获取详细的信息和观点。
问卷调查是通过设计和分发问卷来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实验法是通过控制变量和观察实验现象来验证假设和推断。
《社会学原理》课程笔记
![《社会学原理》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b74ec1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a.png)
《社会学原理》课程笔记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一、社会学的定义与研究领域1. 社会学是研究个人、群体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以及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科学。
2.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过程、社会变迁等方面。
二、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1. 社会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社会学家开始关注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社会的影响。
2. 埃米尔·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是社会学的重要创始人,他们的理论对后来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社会学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
三、当代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1.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平衡,认为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对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2. 冲突理论:关注社会不平等和权力斗争,认为社会变迁是由于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
3. 符号互动主义:强调社会行为是通过个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来构建的,关注语言、符号和意义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4. 结构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人行为和意识的影响,认为社会结构是由各种社会关系和制度组成的整体。
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 定性研究:通过访谈、观察、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了解社会现象的意义、背景和过程。
2. 定量研究:通过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揭示社会现象的模式、趋势和关联。
五、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1. 社会学与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共同构成了社会科学体系。
2. 各学科从不同角度研究社会现象,相互补充,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的社会图景。
六、学习社会学的意义1. 增强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个人行为和思想受到社会的影响。
2. 提高社会分析能力,学会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3. 参与社会决策和改革,为创造更公正、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一、什么是社会化1.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行为和价值观的过程。
社会学理论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理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4a88c44028915f804dc273.png)
社会学理论知识点总结1、马克斯·韦伯将合理性进行类型的划分:实质合理性、形式合理性2、社会学中国化的思想是从20世纪30年代提出并逐步明确的。
3、马克斯·韦伯把权威分成理想的类型,即法理型权威、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4、1897年严复将斯宾塞的著作翻译成《群学肄言》,这本著作是《社会学研究》5、被誉为“社会学亚圣”的社会学家是:斯宾塞6、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有:普遍性、规范性、交叉性7、斯宾塞认为,在主要功能和结构等方面,可将社会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类型:尚武社会、工业社会8、西方社会学分为三种主要思潮是:自然主义社会学、人文主义社会学、批判的社会学9.“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从现有资料看是从章太炎1902年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大的《社会学》一书开始的。
10.社会流动的类型有: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11、涂尔干将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有机团结12、力图建立一门社会生活几何学的社会学家是:齐美尔13、德国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有:韦伯、齐美尔、滕尼斯14、孔德社会学理论的两大主题是:社会秩序、社会进步15、坚持历史进步观与文化悲观主义的社会学家是:齐美尔二、材料分析题材料1:韦伯认为,社会科学也应当如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对所研究的现象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并给予因果性的说明。
他指出,“理想类型”便是社会学在这方面的特殊认识工具。
在韦伯看来,“理想类型”是研究者为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一种概念工具。
他在这里所说的理想类型极近似于自然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理想模型。
材料2:韦伯认为,不同时期的政治组织或同一时期的不同政治组织,以不同的根据获得了不同类型的政治权威,而不同类型的政治权威实质是不同类型的社会控制形式,韦伯据此概括出三种权威类型。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试结合“材料1”论述韦伯关于“理想类型”的思想。
“理想类型”是韦伯在进行社会学研究时主观构建的一种分析工具,它不是基于对所有事实的经验概括,也不是作为社会生活的“理想”而提出来的,而是一种关于被研究对象的特定方面的纯逻辑类型。
社会学原理(重点)
![社会学原理(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cbd449ba1aa8114431d961.png)
社会学原理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一、社会学的产生及其代表人物:(选择题)P5①社会学产生的标志—在1838年出版的简述社会哲学原理的《实证哲学教程》的第四卷中,奥古斯.孔德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三、社会学的五个阶段:(简答题)P81,传入时期(1891-1911年),口传,1891年康有为提出“群学”,1896年谭嗣同提出“社会学”,;2,成长时期(1912-1911年);3,建设时期(1928-1951年)许仕廉、张鸿钧主持的清河镇试验区调查,晏阳初、李景汉主持的河北定县调查,费孝通的江村调查,陈达的人口现象和华侨现象调查。
4,中断时期|(1952-1978年),5,恢复时期(1979年至今四、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辨析题)P10是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管理协调的机制。
社会学研究纵向、横向、总合三种社会整体及其各个部门的相互关系。
就是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是人类社会进行总体性的综合研究。
具体地说,社会学是研究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各个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这种机构关系的运动变化过程五、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认为有三条途径:(多选题)P111,历史的途径,2,经验的途径,3,分析的途径。
六、社会学的理论 P261,功能论的理论,2,冲突论的理论,3,互动论的理论。
七、社会学的功能 P281,描述功能,印象描述、概观描述、类型描述、典型描述2,解释功能,因果解释、通则解释、功能解释、意向解释;3,预测功能,科学语言,科学预测,方法有外推法、专家意见征询法、模拟法4,规范功能,两个阶段价值定向、政策设计。
八、社会学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辨析题) P35整体性视角是社会学自创立以来历代大师所倡导的一种思想观念,从孔德的社会社会静学、社会动学到斯宾塞胡社会有机体论,从帕森斯的社会功能的理论到科塞胡社会冲突理论,均强调社会是一个整体。
社会整体是由各个部分、各种成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结构状态,而不是各类要素机城地凑合。
社会学的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a3c34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d.png)
社会学的知识点总结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互动以及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等方面。
本文将对社会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1.社会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社会学是对人类社会现象进行系统观察、描述和解释的科学。
它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以及社会问题等方面。
2.社会学的理论流派:社会学的研究常常涉及不同的理论流派。
例如: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功能;冲突理论关注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冲突;交互主义强调个体间的互动与意义构建等。
3.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究社会现象。
常见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文献研究等。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
4.社会结构与社会组织: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体,包括家庭、教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组织。
社会组织是指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形成的各种组织形式,如政府、学校、企业等。
5.社会交互与社会化:社会交互是指人们在互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通过学习和接受社会规范、价值观等,逐渐获得社会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6.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根本性变动。
社会发展是指社会结构、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进步和改善。
7.社会不平等与社会问题: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在资源、权力和机会等方面的差异。
社会问题是指对社会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的各种现象,如贫困、犯罪、失业等。
8.社会变革与社会运动:社会变革是指为了改变社会现状而进行的集体行动和社会结构的变动。
社会运动是指围绕特定议题开展的群众性组织行动。
9.社会控制与社会秩序: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的过程。
社会秩序是指社会中稳定、有序的状态,是社会控制的结果。
10.社会学的应用: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社会实践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学原理考点巩固(题库版)
![社会学原理考点巩固(题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98487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f.png)
社会学原理考点巩固(题库版)1、问答题如何理解社会化的内涵?正确答案: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每一个人都是两种属性的统一。
而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江南博哥)社会化的内涵可从三个方面理解:①.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②.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③.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2、单选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最早提出来的A、库利B、斯宾塞C、滕尼斯D、孔德正确答案:A3、问答题试分析发展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区别?正确答案:发展社会化亦称继续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成年期以后的社会化,它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在初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
个体的初始社会化由于受到年龄、生活阅历和社会化环境的制约,其内容比较薄弱和单一。
个体成年以后,特别是进入社会开始承担社会角色以后,他的生活压力加重,社会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为了满足自我需要和适应社会文化环境,要求他进一步接受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同时在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接受更新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模式,进行创新性的学习,承担新的责任、义务和角色。
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促使个体通过发展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将其反作用于社会,由此推动社会的前进。
再社会化则是全面放弃原已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第一,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
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各强制性的。
改造罪犯,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是再社会化,是负面的、强制性的。
而其他某些形式的再社会化,比如新兵入伍后要全盘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生活,这虽然是强制性的,但却不是负面的;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也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种再社会化既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负面的,反而可能是主动的、正面的。
社会圆知识点总结复习(经典推荐)打印版
![社会圆知识点总结复习(经典推荐)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e11bb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8.png)
社会圆知识点总结复习(经典推荐)打印版以下是一些经典的社会学知识点总结,供复使用:
1. 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结构、社会交往、社会变迁等。
2. 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的互动关系。
- 符号互动主义:强调个体通过符号交流构建社会现实。
- 社会构建主义:认为社会是由个体通过互动建构出来的。
3. 社会结构与社会组织
-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
- 社会组织是社会结构的具体表现,如家庭、学校、政府等。
4. 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
- 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
- 社会关系是基于社会交往形成的相互依赖关系。
5. 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
- 社会变迁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价值等的变化与转变。
- 社会发展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和进步的过程。
6. 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 社会问题是指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的各种社会不良现象。
- 社会政策是针对社会问题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政府措施。
以上是社会学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您的复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 张兰萍. 社会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 赵震中. 社会学原理. 人民出版社,2009.。
社会学原理考点整理
![社会学原理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67df164431b90d6c85c780.png)
社会学原理 复习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孔德 )提出来的。
◆ 社会学的( 描述 )功能是提示社会事件和状态将是怎样的。
◆ 社会学回答社会“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的( 解释 )功能。
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是(孔德 )和( 斯宾塞 )。
其中,( 孔德 )提出了社会发展三阶段论。
◆ 西方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是(涂尔干 ),其理论以( 社会关系 )和( 社会团结 )为主线。
◆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代表人物是( 韦伯 )。
◆ 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实证主义方法论 )。
◆ 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帕森斯 )。
◆ 创立了中层理论,提出了“显功能”与“潜功能”、“正功能”与“反功能”概念的社会学家是( 默顿 )。
◆ 主张冲突理论的社会学家有功能冲突论代表(科塞 )和辩证冲突论代表( 达伦多夫 )。
◆ 行为主义社会交换论的代表是(乔治。
霍曼斯 ),结构主义交换论的代表是( 彼得。
布劳 )。
◆ 最先提出符号互动概念的社会学家是( 赫伯特。
布鲁默 )。
◆ 拟剧论的代表是( 欧文。
戈夫曼 )。
第三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采用( 定性 )和(定量 )研究的方法。
◆ 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PPS )采用了( 系统抽样 )方式。
◆ 测量层次◆◆ ◆ ◆0 0 0 0 0 95 1010110 115 不重要 一般 很重要 非常重要第四章社会的构成公社社会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将社会区分为两种类型: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
公社社会是指多数社会关系都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血缘关系:人们的先天联系,如家庭、宗族、氏族。
正功能:它起着联系社会与群体,增强内聚力,形成牢固的整体的作用。
负功能:使人们处在由于先天联系形成的被动的地位上。
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
地缘系统:国家、省、市、县(或区)、乡(或街道)、村(或社区)、邻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原理3.21
4家庭与亲密关系
社会学三大理论范式:
结构功能主义
1.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
2.主要研究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3.要研究某一社会事件或者制度的功能,就要分析其对于社会延续所做出的贡献。
4.强调道德共识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冲突论:
1.社会由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存在不同利益就存在冲突,而某些群体将比其他
群体获得更多利益。
(哪一方控制了哪一方,通过什么方法控制)
2.主要考察社会中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间的张力,并力图理解控制关系是如何得以确立和
维持的。
3.拒绝对共识的强调,而是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
符号互动论
1.源自对语言和意义的关注,关键元素是符号。
2.关注人际互动的细节,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细节体会其他人的雅兴。
3.讨论宏观社会结构如何在人们面对面的互动中被产生出来,认为这些结构是个体的社会
行动的产物。
家庭与亲密关系:
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家庭是幸福生活的一种存在。
几个重要的概念
婚姻是两个成年个体之间被社会所承认和许可的性的结合
家庭是亲属关系中相对较小的户内群体,是一个互相合作的单位
亲属是指一些有着共同祖先或者血缘的人,或是靠姻亲关系或养育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人组成的社会网络。
核心家庭:有一对夫妇和子女两代人所组成的家庭,通常不和别的亲属住在一起。
扩展家庭:包含了三代及三代以上成员的家庭。
那么,爱呢?
所谓浪漫之爱
浪之爱:将对象理想化的一种相互依恋的关系。
18世纪晚期,浪漫之爱的观念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小说同时兴起。
(?古时候的美好传说如梁祝不算是浪漫之爱吗?)
与一个爱恋的人确立一种长期的伴侣关系,并生儿育女的观念之所以成为家庭的基础与核心,是因为家庭的经济角色(生产劳动分工的功能)逐渐衰落。
(?)
在前现代社会,家庭是一个生产的单位,而婚姻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财产的继承。
(媒妁之言)
家庭生活的演变
劳伦斯·斯通对欧洲家庭生活形式变迁的研究
16世纪早期,主要的家庭形式是核心家庭,但是与包括其他亲属在内的整个社区维持着深层的密切关系,家庭结构与社区没有明确分野。
婚姻与家庭事务上的自由选择从属于父母、
亲属甚至整个群体的利益。
17世纪早期到18世纪初,出现过渡形式,核心家庭成为根据分离性的实体,对夫妻之爱、亲子之爱越来越强调。
18世纪晚期,家庭称谓由密切的情感纽带维系起来的群体。
情感性个人主义,就是在性的吸引或浪漫之爱的引导下,基于个人选择而结成婚姻纽带。
1.离婚的增多
离婚率是婚姻不幸的指标吗?
单亲家庭的增多
美国、中国英国离婚率逐渐增加
成为单亲家庭的路径多元,导致社会政策的困难。
“缺席”的父亲
2.再婚与重组家庭的增多
3.同居
4.同性恋婚姻与家庭
5.保持单身
Modern family (father is rich, wife brought a boy, the boy is a gay, and he got married)
Role model →父亲
那么,为什么要结婚呢?
1.表达爱与承诺
2.得到社会认可
3.想过上有房有孩的生活
4.因为法律规定
西方的普查结果:爱与承诺:93% 关系合法:85% 社会认可:40% 孩子:20%
遗产:18% 健康收益:13%
婚姻中最重要的事情
相互尊重和欣赏、愿意和对方讨论事情、理解和宽容、忠诚、和父母分开住、性、孩子、分担家务
有选择吗?
来自同性恋婚姻的思考与启发
法律授权到底有多重要?
理论视角与现实讨论
功能主义视角
1.家庭在满足社会基本需求与维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家庭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社会化,情感与陪伴,性规范,经济合作
冲突论的视角
1.在家庭内部,两性以不同的方式彼此竞争,有些家庭成员比另一些人从家庭中获益更多,
家庭的历史也是女性被男性统治的历史。
2.家务之争
3.工作家庭难以两全
4.家庭暴力
小时候,妈妈做的对,现在,女性做得对。
经济能力与传统观念的博弈
晚近的视角
两个问题:1.多举些例子2.用冲突论分析离婚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