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

合集下载

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

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
2050年,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
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申报情况
第一批试点城市
第二批试点城市
试点城市
试点城市辖区数量
试点城市
试点城市辖区数量
北京
8
山东
8
天津
16
河南
10
河北
6
湖南
11
山西
4
广东
13
内蒙
8
海南
2
辽宁
5
四川
14
吉林
5
贵州
6
黑龙江
4
云南
6
上海
15
陕西
5
浙江
11
甘肃
二次派单
多级处理门户
市级门户
区县门户
……
街镇门户
处理网关
处置系统
办理工作台
二次派单
决策分析平台——海量数据分析挖掘,构建治理决策中心
建立面向市域社会治理业务领域的多维数据分析模型
数据可视化

常住人口分析
流入流出分析
基层人员分析
处置力量分析
重点人群分析
特需人群分析
……
区域结构分析
区域热点分析
风险分析
任务下发/任务驳回
结案告知
微循环
民众上报舆情监测物联感知视频监测下发协同
分级流转
街乡社会治理中心
村社社会治理中心
区县社会治理中心
市级社会治理中心
事件上报
任务下达
事件上报
任务下达
事件上报
任务下达
街道/乡镇派出机构
区/县委办局
市委办局
办结
调度分拨

社交网络的舆情分析与监控

社交网络的舆情分析与监控

舆情信息分析与评估
▪ 舆情信息的文本分析与情感计算
1.文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2.情感计算的原理和技术。 3.文本分析与情感计算在舆情信息评估中的作用。
▪ 网络舆情的传播模型与趋势分析
1.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模型。 2.舆情传播趋势的分析方法。 3.传播模型与趋势分析在舆情信息评估中的应用。
舆情信息分析与评估
社交网络的舆情分析与监控
舆情分析方法与技术
舆情分析方法与技术
舆情数据采集与清洗
1.数据来源: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等多元化的数据源是 舆情分析的基础。 2.数据清洗: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对采集的数 据进行清洗和标准化,提高数据质量。
文本分析与语义理解
1.文本分析:通过分词、词性标注和句法分析,提取文本中的 关键信息和情感倾向。 2.语义理解:运用深度学习模型,理解文本的语义,更准确地 把握舆情信息。
1.情感分析: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识别文本中的情感倾向,如积极、消极等。 2.主题模型:利用主题模型,可以识别文本中的主题和话题,分析舆情的热点和趋 势。 3.舆情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等技术预测未来的舆情趋势。
▪ 舆情数据可视化
1.数据图表:通过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等,可以直观地展示舆情数据的趋势和分 布。 2.词云图:词云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文本中的高频词汇和重要主题。 3.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展示舆情数据的地理分布和热点区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还需要根据实际的研究需求和数据情况进行调整和补 充。
▪ 社交网络舆情的定义与分类
1.社交网络舆情的定义:指在社交网络上产生的、与公众事务 或公共议题相关的意见、情绪和态度的表达。 2.社交网络舆情的分类:根据内容、情感和态度的不同,可分 为正面舆情、负面舆情和中性舆情。

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第1篇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舆论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

为及时掌握网络舆论动态,提升企业或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构建一套高效、稳定的舆情监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设目标1. 实现对互联网上各类舆论信息的实时监测,确保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2. 对监测到的舆论信息进行智能分析,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3. 构建完善的舆情预警机制,为决策者提供有力支持。

4. 提升企业或政府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的能力和形象。

三、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舆情监测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展示等模块。

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数据采集(1)采集范围:覆盖国内外主流社交媒体、论坛、博客、新闻网站等。

(2)采集方式:采用深度爬虫技术,实现对目标网站的数据抓取。

(3)采集内容: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数据。

3.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重、过滤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

(2)文本挖掘:对清洗后的文本数据进行分词、词性标注、主题提取等操作。

(3)情感分析:对文本数据进行情感分析,判断舆论情绪的正负。

4. 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存储采集到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数据分析(1)趋势分析:分析舆论关注点的变化趋势,为企业或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热点分析:挖掘热门话题,掌握舆论风向。

(3)预警分析:根据设定的预警指标,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6. 数据展示四、实施策略1. 项目立项:明确项目目标、范围、预算等,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 技术选型:选择成熟、稳定的技术方案,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3. 团队建设:组建专业的项目团队,包括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数据分析人员等。

4. 项目管理:采用敏捷开发模式,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5. 系统部署:在云平台上部署系统,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

舆情监测系统介绍PPT课件

舆情监测系统介绍PPT课件

同时拥有系统集成一级、ISO9001、
CMMI3级、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 软件企业
2013年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
2012年被认定为省级云计算软件研发应用中心.
2011年荣获中国软件服务业企业信用评价3A级
2010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优秀创新企业
2009年3月获得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
.
8
第二部分 摘要
如何科学部署实施舆情监测系统
✓ 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 舆情监测系统应该具备的主要功能 ✓ 运行环境
.
9
舆情监测系统的应用成果
预警:一网打尽、一目了然 分析:定性定量的统计数据
管理:自动报告、舆情导控…
.
10
舆情监测系统运行环境
云+端
.
11
第三部分 摘要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功能
系统 集成
•独特、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和优秀的技术团队
•在诸多大型工程项目中担任总集成商角色
互联网 运营
•拥有互联网用户超过500万 分别是电脑保姆、智慧校园、
增值业务、NMA、等产品 •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在
全国近二十个省份成功应用
.
21
业务发展
公司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党政军、企业、公共事业等多行业的研究和项目实施工作,业务遍布全国二十多省份, 为推动各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
医卫行业
公司是中国电信医卫行业信息化应用兰州基地 运营单位,同时是甘肃电信政企客户事业部医 卫行业营销服务中心,通过预约挂号、区域卫 生、基层医疗信息化、应急指挥、移动医疗等 解决方案,持续服务于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2
万维4星级-IDC机房

新媒体行业的网络舆情监控与分析应用方案设计

新媒体行业的网络舆情监控与分析应用方案设计

新媒体行业的网络舆情监控与分析应用方案设计第1章网络舆情监控概述 (4)1.1 舆情监控的定义与发展 (4)1.2 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特点 (4)1.3 舆情监控的重要性 (5)第2章舆情监控技术与方法 (5)2.1 数据采集技术 (5)2.2 文本挖掘与预处理 (5)2.3 情感分析与观点挖掘 (5)2.4 舆情传播模型 (6)第3章舆情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6)3.1 平台架构设计 (6)3.1.1 数据采集层 (6)3.1.2 数据处理层 (6)3.1.3 舆情分析层 (6)3.1.4 用户展示层 (6)3.2 数据存储与管理 (6)3.2.1 数据存储架构 (6)3.2.2 数据库设计 (7)3.3 舆情分析引擎 (7)3.3.1 文本挖掘 (7)3.3.2 情感分析 (7)3.3.3 话题聚类 (7)3.4 用户界面设计 (7)3.4.1 实时舆情概览 (7)3.4.2 趋势分析 (7)3.4.3 热点话题 (7)3.4.4 个人中心 (7)第4章舆情监控关键技术研究 (8)4.1 舆情主题识别与跟踪 (8)4.2 舆情趋势预测 (8)4.3 舆情热度评估 (8)4.4 舆情预警机制 (8)第5章新媒体行业舆情分析 (8)5.1 新媒体行业特点及舆情影响 (8)5.1.1 新媒体行业特点 (8)5.1.2 舆情影响 (9)5.2 行业热点事件分析 (9)5.2.1 热点事件识别 (9)5.2.2 事件发展趋势分析 (9)5.3 舆情传播路径分析 (9)5.3.1 舆情传播模型构建 (9)5.3.2 舆情传播关键节点识别 (9)5.3.3 舆情传播路径可视化 (9)5.4 行业舆情风险评估 (10)5.4.1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0)5.4.2 风险评估方法 (10)5.4.3 风险预警及应对策略 (10)第6章舆情监控在品牌管理中的应用 (10)6.1 品牌舆情监测 (10)6.1.1 监测对象与范围 (10)6.1.2 监测方法与技术 (10)6.1.3 监测指标 (10)6.2 竞品分析 (10)6.2.1 竞品选择与监测 (10)6.2.2 竞品舆情分析 (10)6.2.3 竞品策略借鉴 (11)6.3 品牌形象评估 (11)6.3.1 评估方法 (11)6.3.2 评估指标 (11)6.3.3 评估结果分析 (11)6.4 舆情应对策略 (11)6.4.1 舆情预警机制 (11)6.4.2 舆情应对团队 (11)6.4.3 应对措施 (11)第7章舆情监控在公共事件中的应用 (11)7.1 公共事件舆情演变分析 (11)7.1.1 舆情演变阶段划分 (11)7.1.2 潜伏期舆情监控 (12)7.1.3 爆发期舆情监控 (12)7.1.4 蔓延期舆情监控 (12)7.1.5 衰退期舆情监控 (12)7.2 网络谣言识别与应对 (12)7.2.1 网络谣言特点分析 (12)7.2.2 网络谣言识别技术 (12)7.2.3 网络谣言应对策略 (12)7.3 舆情引导与舆论调控 (12)7.3.1 舆情引导策略 (12)7.3.2 舆论调控措施 (12)7.3.3 舆情引导与舆论调控的协同 (13)7.4 舆情应对策略 (13)7.4.1 舆情应对体系构建 (13)7.4.2 舆情应对流程优化 (13)第8章舆情监控在危机管理中的应用 (13)8.1 危机预警与监测 (13)8.1.1 建立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13)8.1.2 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动态 (13)8.1.3 预警信息的处理与传递 (13)8.2 危机传播规律分析 (13)8.2.1 危机传播的时空特征 (13)8.2.2 危机传播的关键节点 (13)8.2.3 危机传播的影响因素 (13)8.3 危机应对策略制定 (13)8.3.1 危机分类与应对原则 (13)8.3.2 快速响应策略 (14)8.3.3 情感公关策略 (14)8.3.4 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策略 (14)8.4 危机恢复与品牌重塑 (14)8.4.1 危机恢复策略 (14)8.4.2 品牌形象重塑 (14)8.4.3 舆情监控与效果评估 (14)8.4.4 长期品牌维护与预防机制建立 (14)第9章舆情监控在产品优化中的应用 (14)9.1 用户需求挖掘与分析 (14)9.1.1 用户言论收集: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用户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的言论和反馈,保证全面、准确地掌握用户需求。

舆情监控预警系统PPT课件

舆情监控预警系统PPT课件
• 对于政府敏感信息的监测和提前预警,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公关决 策,已经成为政府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政府信任危机到底是陷 阱还是机遇,完全要看对危机的驾驭和引导水平。在国内,一些 媒体的误导、过分的夸大、无中生有的挑动、谣言的传布、小道 消息的流行、非理性的推断、片面利益的刻意追逐、社会心理的 随意放大等,都对政府形象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定制 服务
简捷的定制服务平台,可根据新闻内容分 类,分类依据用户需求设定,该平台采用 网上包库方式服务,用户通过用户名和密 码进行访问。
第10页/共25页
系统架构
第11页/共25页
子系统组成
多种检索方式直观使用舆情
应用平台
动态跟踪舆情,发现趋势, 发现热点,多较多形成分析
舆情分析模块
过滤垃圾信息,抽取有 用信息
精确 处理
页面解析、文件编 码处理、文章自动 去重、正文自动识 别与提取、标题自 动识别与提取、垃 圾信息过滤、文章 相似度判别、自动 摘要、自动分类、 热点发现、高效索 引、海量信息存贮
第14页/共25页
科学 分析
根据指定条件对热 点话题、媒体类型 传播角度、媒体报 道重要度角度、媒 体正负面声音角度 、媒体间的转载关 系角度、媒体区域 分布角度展现舆情 趋势。
不仅是检索,还有 科学的关注行为记
录与分析
第7页/共25页
ZKT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最早的获得 信息,给应 对和处置留 下足够的空 间。对有用 信息的全面 收集,达到 舆情的多方 面、多角度 采集。
ZKT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及时 准确 全面
智能辨析、 内容聚类、 预测及跟踪 热点,获取 民意,防范 未然。
主要功能
自动信息 采集模块
自定义URL来源 及采集频率

新媒体舆情监控系统方案ppt课件

新媒体舆情监控系统方案ppt课件
智能去重 重三个级别。
• 自动提取任意复杂网页中的标题、内容、作者、发布时间 等信息,自动跟踪博文分页;对于论坛信息自动分析主贴、
内容聚合 回帖及作者信息等。
数据分析强
网络舆论的声量分析
舆论信息数量 博客/微博:浏览量、评论量 新闻/平面媒体:转发量 论坛/社区:浏览量、回复量
网络舆论的度量分析
关注度:品牌提及信息占行业的比率 影响力:提及媒体的价值占行业整体价 值的比例 美誉度(正负面):品牌的正面或积极 舆论占自身舆论总量的比值 推荐率:媒体、网民在发表针对某品牌 的舆论时,明确对该品牌进行推荐的舆论 占自身舆论总量的比值
性别,城市
影响力
社交媒体传播角色
转发传播关系
路径分析,社交图谱
新鲜度
碎片化的内容 实效影响
碎片化内容 丰富的语义数据
结构化 数据挖掘
情报
商业竞争 社会舆情 品牌口碑
语义标注和结构化转换
语义标注 内容的作者
第一步:语义标注
第二步:自动算出采集规则 第三步:采集规则发布给协同化爬虫
第四步:采集和结构化转换
新媒体舆情监控系统方案
1. 现状分析 2. 系统功能与架构 3. 成功案例 4. 应用场景
如何应对舆情监控难点
如何第一时间掌握到“与我相关”的重大事件? 如何能准确地收集到“我最需要”的舆情信息? 如何能不留死角的全网监控到舆情信息? 如何防止网上“神不知鬼不觉”的舆情发生? 如何防止网上有害信息泛滥和舆情失控? 如何追溯网上重点内容的传播途径? 如何化解网络危机? 如何应对网络突发公共事件? 如何全面掌握社情民意? 如何为上级部门推送网络舆情简报?
信息采集
社会化媒体特征 快速传播 碎片化 海量数据 去中心化 ……

互联网行业网络舆情监控方案

互联网行业网络舆情监控方案

互联网行业网络舆情监控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第2章网络舆情监控体系设计 (3)2.1 监控体系框架 (3)2.2 监控关键指标 (3)2.3 舆情分析模型 (4)3.3 数据采集与处理 (4)3.1 数据源选择 (4)3.2 数据采集技术 (5)3.3 数据处理方法 (5)第四章舆情分析与挖掘 (5)4.1 舆情情感分析 (6)4.2 舆情话题挖掘 (6)4.3 舆情趋势分析 (6)第五章舆情监控平台建设 (7)5.1 平台架构设计 (7)5.2 平台功能模块 (7)5.3 平台安全性与稳定性 (8)第6章舆情预警与应对策略 (8)6.1 舆情预警机制 (8)6.1.1 预警体系构建 (8)6.1.2 预警级别划分 (8)6.2 应对策略制定 (8)6.2.1 基本原则 (9)6.2.2 应对策略内容 (9)6.3 应对策略实施与评估 (9)6.3.1 实施步骤 (9)6.3.2 评估与反馈 (9)第7章舆情监控团队建设与培训 (9)7.1 监控团队组织结构 (9)7.2 监控团队职责与任务 (10)7.3 培训与能力提升 (10)第8章舆情监控项目实施与管理 (11)8.1 项目实施流程 (11)8.1.1 项目启动 (11)8.1.2 需求分析 (11)8.1.3 系统设计 (11)8.1.4 系统开发与测试 (11)8.1.5 系统部署与培训 (11)8.1.6 项目验收 (12)8.2 项目风险管理 (12)8.2.1 风险识别 (12)8.2.2 风险评估 (12)8.2.3 风险应对 (12)8.2.4 风险监控 (12)8.3 项目效果评估 (12)8.3.1 评估指标 (12)8.3.2 评估方法 (12)8.3.3 评估结果应用 (12)第9章舆情监控案例分析与启示 (13)9.1 典型案例介绍 (13)9.2 案例分析与总结 (13)9.2.1 案例一分析 (13)9.2.2 案例二分析 (13)9.3 舆情监控启示 (14)第十章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0.1 行业发展趋势 (14)10.2 技术创新方向 (14)10.3 舆情监控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展望 (15)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我国互联网行业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网络用户数量持续攀升。

一、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

一、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

一、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网络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由核心区、辅助区、展示区、扩展区和支撑区共五个功能模块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1.1展示区概述展示区包括身份认证子系统、大屏幕展示管理系统、个人终端展示管理系统三部分。

身份认证子系统通过整合核心功能区各子系统的认证登录模块,实现监控指挥平台的单点登录功能;大屏幕展示管理系统负责对12个60”拼接大屏幕进行展示管理,合理分配各屏幕的显示内容;个人终端展示管理系统根据用户权限显示不同子系统模块,并根据子系统具体授权显示相关内容。

1.2核心区概述核心区包括舆情监控子系统、信息报送子系统、RTX即时通讯指挥子系统、评论员管理子系统四部分。

软件集成商使用直观的产品界面统一展现核心区各部分功能,实现对舆情信息采集、舆情信息分析、舆情信息报送、评论员管理、即时通讯指挥的统一监控、统一调度。

1.3扩展区概述扩展区负责实现与全省17地市舆情监控数据的信息共享。

一期工程计划根据各地市不同的关注重点设置相应监控策略,地市网管部门可依托本平台监控相关敏感信息;二期工程计划充分利用各地市服务器等硬件资源,在地市已有服务器上部署舆情信息采集软件,并即时向本平台实时推送采集数据,有效扩大舆情信息监看范围。

1.4辅助区概述辅助区负责实现网站备案、网站所有人等网站基本信息的查询功能。

在共享省通讯管理局网站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网站信息查询工具,切实提高敏感信息处置能力,增强平台的指挥效能。

1.5支撑区概述支撑区负责整个舆情监控指挥系统的硬件平台搭建以及软硬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保障舆情监控指挥系统稳定、高效、保密、安全。

二、展示区功能实现2.1统一身份认证系统2.1.1功能概述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用户单点登录,多系统操作的便捷模式。

具体如下图:统一登录界面登陆后系统界面系统界面共包含16个子模块,用户登录后根据不同的权限加载不同的子模块。

其中,10个功能子模块分别是:网络舆情1(邦富舆情监控系统)、网络舆情2(美亚舆情监控系统)、新闻(邦富新闻舆情监控)、论坛(邦富论坛舆情监控)、微博(美亚微博舆情监控)、QQ群(美亚QQ群舆情监控)、信息报送、评论员管理、RTX系统、视频会议;6个后台管理子模块分别是:网络舆情1后台(邦富舆情监控系统后台)、网络舆情2后台(美亚舆情监控系统后台)、信息报送后台、评论员管理后台、RTX系统后台、视频会议后台。

舆情监测:平台建设方案(图文)

舆情监测:平台建设方案(图文)

舆情监测:平台建设方案(图文)展开全文1项目背景及建设目标1.1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普及和发展,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客、视频网站等舆情产生速度、传播渠道等均呈现出爆炸式快速增长的态势,据初步统计,2009年以来,互联网网上具有负面影响的舆情数量同比增长了近 2倍以上。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拯待解决:1)网络舆情监测导控工作几乎完全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开展的,手工发现关注网站的局部性、时间上的滞后性与信息发布的随意性、随时性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

2)缺乏舆情信息综合分析,导致分析关联能力不足。

例如,特定舆情事件在新闻、论坛、微博、博客等不同来源上的关联分析。

3)各分支在舆情信息的管理上缺乏统一的信息报送、舆情导控任务下发等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工具支撑。

4)目前,舆情导控体系中缺乏可量化的考核数据作为各级领导年底评分的依据;在经过多次现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建设舆情综合导控系统的规划,制定一个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换接口规范,作为舆情分析研判和考核统计的元数据,从而对互联网上传播的舆情信息进行准确查找、归类、排重、分析、研判、导控和核查,实现对互联网上各类海量数据快速分析处理,更加准确的掌握各类舆情信息传播的数量、范围、趋势、影响等情况,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全面、高效地掌握网上舆情监测导控系统。

1.2建设目标系统建设总体实现目标是:能够全面、准确、及时的获取与“我”有关的网络信息,深层次的对互联网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通过统一的综合指挥系统实现舆情的及时上传和导控任务的集中下达,并从在线率、引导发帖、信息报送及任务下发等多方面综合考核,确保以互联网舆情监测小组为核心的整体监测成效。

1总体架构1.1软件架构整个系统设计分为数据采集子系统、舆情信息数据仓库、舆情研判分析子系统、引导指挥子系统、引导考核子系统几个部分。

1.1.1数据采集子系统负责对信息源头采集,采集子系统主要实现多线程、集群采集模式。

舆情系统设计方案

舆情系统设计方案

舆情系统设计方案舆情系统设计方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对于舆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舆情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测和管理工具,能够及时收集、分析、处理和呈现网络舆情信息,为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提供决策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舆情系统的设计目标、受众群体、解决的问题以及具体实施步骤。

一、确定主题在设计舆情系统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主题和目标。

例如,针对政府部门的舆情系统可能需要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等,而针对企业的舆情系统则更关注行业动态、市场竞争等。

在确定主题后,系统设计者需要深入研究相关领域,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和痛点,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提供有力支持。

二、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是舆情系统的基础工作,包括新闻报道、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多种渠道。

系统设计者需要针对不同的信息来源,制定相应的数据采集策略。

同时,对于不同领域和主题的舆情信息,需要使用不同的关键词和语义分析技术进行筛选和过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是舆情系统的核心环节。

系统设计者需要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挖掘、情感分析等先进技术,对数据进行分类、聚类和摘要等处理。

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舆情系统能够发现热点话题、监测舆论趋势、识别重要事件,并分析出舆论情感和影响因素,为决策者提供全面、客观、及时的信息支持。

四、制定方案基于以上分析结果,系统设计者需要制定具体的舆情系统设计方案。

包括系统的功能模块、技术架构、开发计划等。

在功能模块方面,舆情系统应具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舆情分析、结果呈现等功能。

在技术架构方面,应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开发平台和语言。

在开发计划方面,应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里程碑,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五、测试与优化完成设计方案后,需要对系统进行测试,以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测试过程中,应模拟实际使用场景,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全面检测。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

可视化指挥平台 ppt课件

可视化指挥平台  ppt课件
4 网单上击服此务处持添续加优文化字内容
六大服务需求
系统大 整合
应用大 归集
呈现多 样化
数据大 集成
服务大 支撑
用户体 验化
4可视化指挥平台应用展示
4 Part
可视化指挥平台应用展示
六大功能应用
资源分析展示
六 大
社会动态管控
指挥调度管理

移动微警应用

微警公众服务

音视频融合服务

资源分析展示
警情详细情况
警情分类列表 警情状态统计
警令互动
通过微警,将可视化指挥系统的数据 直接推送到前端警员,让前端警员更 清楚指令信息,并方便警员处警后直 接取证反馈到指挥中心。
现场资料
现场图片、视频等 资料参考
指令内容
具体内容及事件的 相关描述
功能菜单
快捷实现其 他功能
单兵图传
在处警现场,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缺 乏的地段,指挥中心人员又亟需了 解现场实际情况,手机可直接作为 单兵设备,传输实时视频。
纵:警种资源+深度资源
内:自有资源库+已建平台
可视化系统 资源整合
外:社会资源+互联网资源
横:政府职能部门资源
后:协同资源+后方资源
深度应用扩展
效能
“看”在效能阶段
策略 知识
“看”在知识策略阶段
情报 信息 数据
“看”在信息情报阶段 “看”在数据阶段
(深度应用的收敛关系)
推进优化升级
1 单资击源此整处合添持加续文优字化内容 2 单精击准此呈处现添持加续文优字化内容 3 网单上击支此撑处持添续加优文化字内容
1、信息分析展示
资源分析展示

舆情监控系统方案

舆情监控系统方案
2.及时发现并预警负面舆论,降低舆论风险。
3.分析舆论趋势,为企业及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提高企业及政府部门应对舆论危机的能力。
三、系统设计
1.数据采集模块
(1)监控范围:覆盖国内外主流新闻网站、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
(2)采集内容:新闻、评论、微博、公众号文章等。
(3)采集频率:根据舆论热点实时调整。
本方案旨在为用户提供一套合法合规、高效稳定的舆情监控系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根据用户需求,不断优化系统功能,为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优质服务。
第2篇
舆情监控系统方案
一、项目概述
舆情监控系统旨在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全面、实时的网络舆情监控服务,通过高效的信息收集、处理、分析与预警机制,助力客户及时掌握网络舆论动态,制定科学决策,有效应对舆论风险。
-交互接口:提供用户操作界面,实现舆情监控的个性化设置。
5.系统管理层
-用户管理:实现对用户角色的权限控制,记录用户操作行为。
-系统配置:允许用户自定义监控策略、预警阈值等系统参数。
-日志管理:记录系统运行日志,为系统维护提供参考。
四、系统实施与部署
1.技术选型:基于成熟的开源技术框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四、系统实施
1.技术选型:采用成熟的开源技术,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2.系统部署:部署在云服务器上,实现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3.人员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系统维护:定期检查系统运行状况,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五、合规性及安全性
1.合规性: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系统合法合规运行。
2.数据处理模块

一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

一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

一、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网络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由核心区、辅助区、展示区、扩展区和支撑区共五个功能模块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1.1展示区概述展示区包括身份认证子系统、大屏幕展示管理系统、个人终端展示管理系统三部分。

身份认证子系统通过整合核心功能区各子系统的认证登录模块,实现监控指挥平台的单点登录功能;大屏幕展示管理系统负责对12个60”拼接大屏幕进行展示管理,合理分配各屏幕的显示内容;个人终端展示管理系统根据用户权限显示不同子系统模块,并根据子系统具体授权显示相关内容。

1.2核心区概述核心区包括舆情监控子系统、信息报送子系统、RTX即时通讯指挥子系统、评论员管理子系统四部分。

软件集成商使用直观的产品界面统一展现核心区各部分功能,实现对舆情信息采集、舆情信息分析、舆情信息报送、评论员管理、即时通讯指挥的统一监控、统一调度。

1.3扩展区概述扩展区负责实现与全省17地市舆情监控数据的信息共享。

一期工程计划根据各地市不同的关注重点设置相应监控策略,地市网管部门可依托本平台监控相关敏感信息;二期工程计划充分利用各地市服务器等硬件资源,在地市已有服务器上部署舆情信息采集软件,并即时向本平台实时推送采集数据,有效扩大舆情信息监看范围。

1.4辅助区概述辅助区负责实现网站备案、网站所有人等网站基本信息的查询功能。

在共享省通讯管理局网站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网站信息查询工具,切实提高敏感信息处置能力,增强平台的指挥效能。

1.5支撑区概述支撑区负责整个舆情监控指挥系统的硬件平台搭建以及软硬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保障舆情监控指挥系统稳定、高效、保密、安全。

二、展示区功能实现2.1统一身份认证系统2.1.1功能概述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用户单点登录,多系统操作的便捷模式。

具体如下图:统一登录界面登陆后系统界面系统界面共包含16个子模块,用户登录后根据不同的权限加载不同的子模块。

其中,10个功能子模块分别是:网络舆情1(邦富舆情监控系统)、网络舆情2(美亚舆情监控系统)、新闻(邦富新闻舆情监控)、论坛(邦富论坛舆情监控)、微博(美亚微博舆情监控)、QQ群(美亚QQ群舆情监控)、信息报送、评论员管理、RTX系统、视频会议;6个后台管理子模块分别是:网络舆情1后台(邦富舆情监控系统后台)、网络舆情2后台(美亚舆情监控系统后台)、信息报送后台、评论员管理后台、RTX系统后台、视频会议后台。

康拓普舆情监控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康拓普舆情监控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康拓普舆情监控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文档标识:comtop-pomonitor-add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Shenzhen Comto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修订记录所有权声明: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不得复制Copyright © 2011 by Shenzhen Comto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目录1系统概述 (1)1.1名词解释 (1)1.2系统的上下文联系 (1)1.3系统的体系结构 (1)1.4子系统概述 (2)1.5关键的设计概念 (2)1.5.1系统采用技术简介 (2)1.5.2系统应用的字符编码 (9)1.5.3系统主要设计模式 (12)2舆情监控系统分包说明 (18)2.1.1概述 (18)2.1.2系统包结构 (18)3子系统的说明 (19)3.1基础数据管理 (19)3.1.1概述 (19)3.1.2子系统架构 (19)3.1.3代码目录结构 (19)3.1.4实体关系 (20)4子系统的说明 (20)4.1基础数据管理 (20)4.1.1概述 (20)4.1.2子系统架构 (21)4.1.3代码目录结构 (21)4.1.4实体关系 (22)4.1.5设计考虑的因素 (22)4.2自动采集管理 (22)4.2.1概述 (22)4.2.2子系统架构 (22)4.2.3代码目录结构 (23)4.2.4实体关系 (23)4.2.5设计考虑的因素 (23)4.3舆情管理 (23)4.3.1概述 (23)4.3.2子系统架构 (24)4.3.3代码目录结构 (24)4.3.4实体关系 (25)4.3.5设计考虑的因素 (25)4.4统计分析 (25)4.4.1概述 (25)4.4.2子系统架构 (25)4.4.3代码目录结构 (26)4.4.4实体关系 (26)4.4.5设计考虑的因素 (26)4.5日志管理 (26)4.5.1概述 (26)4.5.2子系统架构 (27)4.5.3代码目录结构 (27)4.5.4实体关系 (27)4.5.5设计考虑的因素 (28)5软件重用 (28)5.1第三方软件使用说明 (28)5.2重用库组件使用说明 (28)5.3新组件功能说明 (29)1 系统概述1.1 名词解释1.2 系统的上下文联系本系统暂无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网络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由核心区、辅助区、展示区、扩 展区和支撑区共五个功能模块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1.1展示区概述展示区包括身份认证子系统、大屏幕展示管理系统、个人终端展 示管理系统三部分。

身份认证子系统通过整合核心功能区各子系统的认证登录模块, 实现监控指挥平台的单点登录功能; 大屏幕展示管理系统 负责对12 个60”拼接大屏幕进行展示管理,合理分配各屏幕的显示内容; 个 人终端展示管理系统根据用户权限显示不同子系统模块,并根据子系 统具体授权显示相关内容。

展示区核心区软fl 集威商〔即时通怡捐挥子系址〕RT^Bffia r「评论员管理子嘉蜒J(舆精俏息送子系竦) £护賓礎件扩展区辅助区支撑区1.2核心区概述核心区包括舆情监控子系统、信息报送子系统、RTX即时通讯指挥子系统、评论员管理子系统四部分。

软件集成商使用直观的产品界面统一展现核心区各部分功能,实现对舆情信息采集、舆情信息分析、舆情信息报送、评论员管理、即时通讯指挥的统一监控、统一调度。

1.3扩展区概述扩展区负责实现与全省17地市舆情监控数据的信息共享。

一期工程计划根据各地市不同的关注重点设置相应监控策略,地市网管部门可依托本平台监控相关敏感信息;二期工程计划充分利用各地市服务器等硬件资源,在地市已有服务器上部署舆情信息采集软件,并即时向本平台实时推送采集数据,有效扩大舆情信息监看范围。

1.4辅助区概述辅助区负责实现网站备案、网站所有人等网站基本信息的查询功能。

在共享省通讯管理局网站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网站信息查询工具,切实提高敏感信息处置能力,增强平台的指挥效能。

1.5支撑区概述支撑区负责整个舆情监控指挥系统的硬件平台搭建以及软硬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保障舆情监控指挥系统稳定、高效、保密、安全。

1、展示区功能实现2.1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2.1.1功能概述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用户单点登录,多系统操作的便捷模式。

具体如下图:统一登录界面用户登录lu SER LOGIN用户魚 肃码:援山东省舆情监控指摧平台登陆后系统界面系统界面共包含16个子模块,用户登录后根据不同的权限加载 不同的子模块。

其中,10个功能子模块分别是:网络舆情1(邦富舆 情监控系统)、网络舆情2 (美亚舆情监控系统)、新闻(邦富新闻 舆情监控)、论坛(邦富论坛舆情监控)、微博(美亚微博舆情监控)、 QQ 群(美亚QQ 群舆情监控)、信息报送、评论员管理、RTX 系统、 视频会议;6个后台管理子模块分别是:网络舆情 1后台(邦富舆情<2>QQ 群连广 xZ J侣息报送评论员評RTX 系班网络愿帶2新闻Cr輿脣2启台舉埔诟台&屈扌说汎匸台评论管理后台RTXJg台郦垢台监控系统后台)、网络舆情2后台(美亚舆情监控系统后台)、信息报送后台、评论员管理后台、RTX系统后台、视频会议后台2.1.2实现方式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方式如下图:删除用户邦富软件用F愷录! T■%,平台炖一■身出认证数捲库〔函济與情监看子系纯〕;?美亚柏科统一身份认证流程图平台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库负责用户的添加和删除工作,以及设置用户所能使用的系统模块权限(即依据不同的用户权限在系统界面中显示不同的子系统模块);各子系统身份认证数据库实现与平台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库的用户信息(用户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等)同步,以及设置用户在子系统中所能使用的功能权限。

2.2大屏幕显示系统2.2.1功能概述该系统负责将互联网监控指挥平台主要内容进行高效直观地展示。

大屏幕具体由12个60”拼接屏拼接而成,可同时显示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评论员管理系统、舆情信息报送系统、IDC网站管理系统、有害信息处置情况等相关内容。

大屏幕显示系统主要分8个显示功能区,具体如下图:1号显示区:由2个60”拼接屏拼接而成,显示邦富新闻监控相关内容;2号显示区:由2个60”拼接屏拼接而成,显示邦富论坛监控相关内容;3号显示区:由2个60”拼接屏拼接而成,显示美亚微博监控相关内容;4号显示区:由2个60”拼接屏拼接而成,显示美亚QQ群监控相关内容;5号显示区:1个60”拼接屏,实时滚动显示敏感信息处置情况,包含国新办要求处置信息**条、省网络办要求处置信息**条、已处置信息**条等。

6号显示区:1个60”拼接屏,显示IDC网站管理系统相应内容7号显示区:1个60”拼接屏,显示邦富地市舆情监控相关内容。

8号显示区:1个60”拼接屏,实时滚动显示微博重点监控人物发布的相关信息2.2.2配套硬件要求视频会议系统3.6.1功能概述本项目的视频会议系统拟实现17地市网络办及5大新闻网站的视频会议功能。

362视频会议系统软件实现和硬件实现对比3.621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概述软件视频是基于PC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主要依靠CPU处理视、音频编解码工作,其最大的特点是廉价,且开放性好,软件集成方便。

但软件视频在稳定性、可靠性方面还有待提高,视频质量普遍无法超越硬件视频系统,它当前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个人和企业。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是软件视频的一个重要应用,主要采用服务器+PC的架构。

在中心点部署MCU服务器、多画面处理服务器和流媒体服务器;在普通桌面PC上配置USB摄像头、耳麦和会议终端软件在会议室配置高性能PC视频采集卡、会议摄像头和会议终端软件。

在召开视频会议时,采用基于Windows 的操作界面进行会议的各项设置和管理。

3.622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的优势1、部署方便当前主流配置的PC—般都能够作为视频终端,这些PC安装好摄像头、耳麦及相关软件,通过局域网或者互联网接入到中心MCU服务器,即可参加会议。

2、可集成数据会议由于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在召开视频会议的同时实现电子白板、程序共享、文件传输等数据会议功能,作为会议的辅助工具。

3、成本低由于PC已经是办公的标准配置,桌面会议终端不需要增加很多的硬件投入。

而会议室型终端也只需要购买比较高性能的PC和视频采集卡即可,其成本也低于普通的硬件视频终端。

3.6.2.3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的弱势1、安全性和稳定性软件视频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和PC架构,基于软件的会议室终端,采用了大量插卡和外围配套设备,集成点比较多。

2、视、音频效果视、音频效果取决于桌面软件终端采用的USB摄像头,一般只能提供低于CIF品质的视频质量,帧率低、色彩还原度不好,随着目前摄像头设备的不断升级,会议室软件终端虽然可配置专用会议摄像头,视、音频的软件实现得以提高。

3、QoS保障机制当前大部分软件视频解决方案无法提供完善的QoS保障机制,当网络传输条件比较差时,会偶尔出现视频马赛克、延时,音频失真、抖动等情况。

基于软件视频和硬件视频的各项优缺点,结合本项目的具体需要和自身的特点,特别是针对各使用终端的硬件延续性,建议使用软件系统的视频会议系统。

3.621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概述硬件视频是基于嵌入式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依靠DSP嵌入式软件实现视音频处理、网络通信和各项会议功能。

其最大的特点是性能高、可靠性好,大部分中高端视讯应用中都采用了硬件视频方式。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主要包括嵌入式MCU、会议室终端、桌面终端等设备。

其中MCU部署在网络中心,负责码流的处理和转发;会议室终端部署在会议室,与摄像头、话筒、电视机等外围设备互联;桌面终端集成了小型摄像头和LCD显示器,可安放在办公桌上作为专用视频通信工具。

3.624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优势1、集成度高硬件多点控制单元(MCU)可集成多画面分割、T.120数据服务、GK数字混音等各类硬件模块,其集成度大大优于软件系统中采用的多台服务器共同运行的方式。

2、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基于DSP处理器的设计让硬件视频会议设备具有很低的功耗和良好的稳定性,一些中高档的硬件视频会议设备还具备关键处理单元备份、冗余散热、硬件AES加密、防火墙等功能,进一步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网络的7X 24小时不间断运行。

3、视音频效果较好硬件视频会议产品可集成视频预处理、视频优化、音频优化技术,进一步提咼视音频效果。

3.625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劣势1、价格高硬件视频会议系统采用了高性能的DSP处理器和专用操作系统,技术含量要高于软件视频会议系统,产品价格高。

2、桌面扩展需要软件支持虽然当前已经有纯硬件的桌面终端,但其价格比较昂贵,且需要在办公位置具有第二个信息点。

3、投入风险比较高由于采用了专用系统,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完全是一次性投资,不能像软件系统采用的服务器那样可以用作其它应用。

所以用户在选择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时一定要考虑系统的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比如对未来更咼带宽网络的支持和新功能的支持。

在这个方面,米用模块化设计的硬件设备要好于一体化的硬件设备。

4、使用终端要求高硬件视频会议系统需要各终端用户配置服务器设备、高配置PC终端以及架设专用的光纤宽带,标准统一要求高,不适应目前的使用架构,普及成本高,因此,不建议采用硬件方式部署视频会议系统。

3.6.3实现方式纯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产品是按自己的体系结构基于IP网络开发的。

系统按C/S或C/W模式,基本上由Client端、Server端和网络传输三部分组成。

是按照H.323标准实现其部分模块,如网关、MCU、Gatekeeper 软件。

基于信息传输安全设置,需要设置防火墙VPN虚拟通道,加强视频传输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如下图所示。

世我联叫陡道安装视频会必客门端防火墻视频会议服务端服务誥软件实现的视频会议系统可以方便地做成组件或中间件产品,以便进行二次开发和移植。

符合本项目的系统集成要求,可以把其中的四路视频改成两路视频就可以方便地嵌入网页改造成视频电话和在线咨询系统以及其他的视频应用3・6・4配套硬件要求1.1.1.1.视频会议系统★节点数要求:IP视频会议服务器端软件1套;客户端50个。

1・1・1・1・1・平台性能与功能要求A. 平台性能要求:★ 1)整套系统是纯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包含音视频的编解码工作;2)系统支持大容量需求,以满足将来容量扩充的需要;3)系统能够提供测试会议功能,具有预先测试功能,使得进入会场前能够测试一下本地外设情况,进入测试议室后进入测试界面,用户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看到自己的视频(本地及远端),且测试会议室不占用系统资源;★ 4)出差支持:实现通过INTERNE登陆网络视频会议系统;★5)对防火墙的最大适应能力:提供多种防火墙应对策略,以保证在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下视频会议应用都能够顺利地进行。

B. 会议安全验证会议具备灵活的权限验证机制,以保证会议安全召集。

C. 用户角色转换:系统支持多种角色,可以有主持人、主讲人、助理、参加者等角色,在同一个会议室,不同角色转换要灵活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