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方式,是个体在知觉、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2.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过程。
3.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地强化方式。
4.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5.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对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它是一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收到偏爱的和习惯化了的态度和风格。
6.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的变化的知觉。
7.智力主要是指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8.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9.操作整合是指操作技能形成的一个阶段,在该阶段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称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10.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11.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的。
12.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13.学习迁移也叫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4.观察法(心里评估)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贯彻着的行为和行为特征,并予以记录,一遍提供可分析素材的一种方法。
研究者对观察情况下不加任何控制条件,不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
15.学习心理辅导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设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结合学生以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生活目标,客服成长中的障碍,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51.前摄抑制:指以前学过的内容干扰以后学习的内容
52.道摄抑制:是指以后学习的内容干扰以前学习的内容。
53.动机性遗忘:弗洛伊德认为,动机性遗忘是与不快、不安和内疚相关的遗忘,其实质是一种压抑。是人们维持自己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54.组织者:指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76.压抑:是当学生没有思想准备而突然经历到痛苦的、不愉快的和产生焦虑的情况后、倾向于忘却这些情景以求得心情舒畅,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现象。
77.投射:是学生把自己的感情、思想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
78.回归:是当学生为自己所不能处理的情感压倒是,所表现出的忽然回到原来发展水平,从而感到心情舒畅而不受这种情感的干扰。
88.心理疲劳:并不是单纯身体能量的消耗而引起,而是审理疲劳的主观感受,或是由于心理原因所致。
89.神经系统疲劳:是指大脑神经兴奋消耗能量超过恢复过程而产生的疲劳。
90、禀赋优异儿童: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者或在特殊性向测验有突出表现均可以被认为是禀赋优异儿童。
91、智能不足儿童:是指具有心智发展期间所显著表现的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与缺陷行动的适应行为的儿童。
84.焦虑: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
85.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外在和内在的自我评定或衡量。
86.可教性智能不足:一般认为,智商50-75为轻度智能不足或可教性智能不足。
87.肌肉疲劳:是指肌肉在持续和重复伸缩之后能量减弱,工作效率组建减弱的现象。
55.编码:是指把短时记忆的信息改变成为容易加工和接受的形成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1、学制: 即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从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它们的顺序、授时课数及期限。
3、校园文化: 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可以细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文化等。
4、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5、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6、个体发展的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7、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8、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选取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
综合课程也被称为广域课程或大范围课程。
9、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原是教学系统论、教育工艺学术语之一,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
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教学内容、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在现代教育意义下的教学策略,指在一定教学观指导下,教师根据一定的情境,合理处理教学各因素关系而采取的工作方式。
它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在一定理论框架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10、陶冶教育法: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11.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12.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定量研究:又称为“量化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采用观察、访谈、事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解释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是指研究者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这种研究目的是接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行动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及其同事、学生、专业研究者)单独或者共同进行的以提高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和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反省研究。
设计型研究:旨在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来检验和改进根据有关原理和先期研究而做出的教育设计,它采用“逐步改进”的设计方法,把最初的设计付诸实际,看其效果如何,根据来自实践的反馈不断改进,直到排除所有缺陷,形成一种更为可靠而有效的设计。
设计型研究承担者改进实践和完善理论的双重使命。
心理发展:个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的持续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准备性原则: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
图示: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
同化:个体在反应和作用于环境(即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使客体(外界事物)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中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2.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背景下,对人的活动中的某些条件、活动程序加以控制或改变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4.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5.自我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它包括有关自我的动机、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
6.关键期: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是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技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7.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8.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10.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它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11.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作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12.认知风格: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即个体在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3.图示: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我们可以把图式看做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
14.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5.强化:凡是能够提高反应概率或者反应发生可能性的手段叫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1.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
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重复1回)2.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里因素,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重复3回)3.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
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
4.组织者:指在有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重复2回)5.高原现象: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所谓“高原期”。
练习成绩发生的停滞现象就是“高原现象”。
(重复1回)6.比较性组织者:指能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相似材料的组织者。
7.过度学习:指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以后,或者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以后,对某一课题继续进行学习。
8.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其特征是思维过程及其产品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同时又指导具体的创造活动。
(重复3回)9.直观教学:就是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感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
10.陈述性组织者:指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的组织者。
11.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
(重复3回)12.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
(重复3回)13.非正式学生群体:1既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
14.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面,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2.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它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1.人格: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也就是说,人格主要是与他人相区别的个人特征。
2.性格: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3.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4.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1.学习: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2.知识: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对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3.强化: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4.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2.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3.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简言之,变式就是指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集锦
1、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基本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在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某一个年龄阶段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4、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5、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6、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7、心理健康:是指个体没有妨碍其心理效能发挥的困扰,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最大潜能,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良好适应状态。
8、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指人类为了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而制定和采取的各种卫生原则和卫生措施的总和。
9、广义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的获得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变化。
10、狭义学习(人类学习):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11、学习动机:所谓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因素或内在动力。
12、成就动机:是学习动机中最重要的心理成份,是指个人希望从事对他们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完满的结果。
13、自我效能感:由美国的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
14、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其中包含了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又包含了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
15、负迁移: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时,称为负迁移。
16、正迁移: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称为正迁移。
17、先行组织者:教师利用学生能懂的语言,介绍一些引导性的知识,这些知识更具有概括性和综合性,可以充当已有认知结构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联系的桥梁,奥苏伯尔把这些知识称之为“先行组织者”。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身、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反应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而稳定的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心理发展过程呈现出许多阶段;各个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速度完全不一样;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心理发展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
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
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独立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主要包括: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运动智力、自知智力、社交智力。
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即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其他儿童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维果茨基认为,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即最近发展区,将会大大提高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元认知:元认知是对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调节认知过程的能力,它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简单的说,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其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其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的对象是内在的、抽象的,是主体自身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元认知的内容是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元认知只能通过对认知活动的调控,间接地影响主体的认知活动;元认知落后于认知的发展。
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育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有效促进的机制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它具有双重任务,理论上承担着心理学科理论在教育领域得以向纵深发展的任务,实践上承担着根据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提高教育效能的任务。
2、准备性(量力性)原则: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
准备状态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在新的学习中可能成功,学习时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经济而合理”。
3、图式: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人们以图式的方式存储知识,图式是人们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
人们在后天的教育下通过同化顺应等方式不断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图式。
4、同化: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即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自己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相联系,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并把它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发生量变的过程。
5、顺应: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新观念与原有观念会存在一定偏差,原有观念会发生调整以顺应新知识的接纳。
6、平衡化: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并且这种自我调节表现出定向性的特点。
7、最近发展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伙伴合作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ZPD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发展。
8、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活动,教师指导的成分逐渐变少,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支架要随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进行调整。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育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有效促进的机制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它具有双重任务,理论上承担着心理学科理论在教育领域得以向纵深发展的任务,实践上承担着根据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提高教育效能的任务。
2、准备性(量力性)原则: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
准备状态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在新的学习中可能成功,学习时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经济而合理”。
3、图式: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人们以图式的方式存储知识,图式是人们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
人们在后天的教育下通过同化顺应等方式不断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图式。
4、同化: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即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自己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相联系,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并把它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发生量变的过程。
5、顺应: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新观念与原有观念会存在一定偏差,原有观念会发生调整以顺应新知识的接纳。
6、平衡化: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并且这种自我调节表现出定向性的特点。
7、最近发展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伙伴合作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ZPD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发展。
8、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活动,教师指导的成分逐渐变少,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支架要随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进行调整。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量化研究:又称为“定量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定性研究”,在这种研究中,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而非人工控制的实验环境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同化:对环境中信息进行整合,吸收到图式中取得过程顺应:环境中刺激导致图式调整或重构的过程平衡:认知结构与环境之间的均衡集体的独白:说给自己听内化:指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把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
最近发展区: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成人的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最近发展区。
流体智力:指基本与文化无关的、非言语的心智能力晶体智力:指应用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能力。
认知风格:指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
场独立: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场依存: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智力落后儿童:指一般智力功能水平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并表现适应性行为的障碍儿童。
学习: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内隐学习: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
由阿瑟.S。
雷伯提出。
研究范式是人工语法学习。
外显学习:指受意识支配、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作出反应的学习。
第一信号系统刺激:凡是能够引起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第二信号系统刺激: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条件刺激消退:经典性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反复呈现条件刺激,却不呈现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应的强度逐渐减弱,条件反应甚至消失泛化:经典性条件作用一旦形成,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消退: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行为。
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如: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等。
教学内容:是教与学过程中药实现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教学内容一方面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另一方面也可将他划分为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
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
教学环境:实际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学习过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通过设计教学情景、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等,引导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建构、并获得相应态度的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对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定和反思,以促使其进一步改进的过程。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学习准备:学习着原有知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人格:亦称个性,决定人的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并使其与他人有稳定区别的内部准备状态和心理特征。
学习:广义的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活动,狭义的学习即指人类的学习。
对广义的学习理解: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1,学习引起的是学习者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某种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习得的. 3,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人类的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的积极主动的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人的学习和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1人类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2人类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3 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以语言为中介来实现的.学生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步骤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材质的过程.它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联结学习理论:学习实际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结。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1.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指导教学:是指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3.知识: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4.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5.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6.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7.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
心理测验是一种特殊的测量,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
测验通过测量人的行为,去推测受测者个体的智力、人格、态度等方面的特征与水平。
8.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9.非正式群体:在正式群体内部,学生们会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非正式群体。
10.配置性评价:也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11.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12.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因而,性格便成为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13.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与个体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联系的过程。
14.理解问题: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主要是确定问题究竟是什么,并尽可能地达到对整个问题的准确理解。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解释下列术语统觉:赫尔巴特的术语,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
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统觉团:赫尔巴特的术语,指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
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五段教学法:在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基础上,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1.预备——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教学心理学:研究教学情境中知识与技能习得规律的一门学科,目前已与教育心理学紧密融合在一起。
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学习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一、解释下列术语学习: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结构性知识:乔纳森划分的学习类型之一,指习得概念或命题的多样性而又相互关联的网络。
乔纳森的学习分类:乔纳森等人根据教育研究和教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将学习分为结构性知识、心理模型、情境性问题解决、延伸技能、自我知识、执行控制和动机形成等类别。
教育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与人类学习科学研究有关的心理学分支。
从认知和行为的角度对学习过程的研究,使研究人员能够理解智力,认知发展、情感、动机方面的个体差异。
教育心理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定量方法,包括测试和测量,以增强与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和评估有关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各种教育环境中促进学习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年龄特征:是个体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心理年龄特征是心理的基本特点。
心理年龄特征是个体在一定年龄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尺,它是从许多同龄人心理发展的事实中通过概括并与不同年龄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比较而被确认的。
2.图式:是指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儿童通过这种认知结构感性地适应并组织他们周围的环境。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出生时就具有一些与环境相互作用,从环境中获取意义的固有倾向,即原初的图式,如吮吸就是一种最初的图式。
3.同化:就是把新感知的材料或经验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以理解新事物的过程。
4.顺应:改变已有图式来理解新经验的过程称为顺应。
5.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如和乳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
儿童大约在9—12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6.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用来解释儿童怎样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这种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7自我同一性:对我是谁、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要完成什么样的使命的认定
8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是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9认知风格: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方式,指的个体感知,记忆、思维、解决问题、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
10泛化:条件反射建立后,条件刺激和类似刺激都会引发条件反应,这种现象就称为泛化。
11分化:条件建立后,为了避免有机体对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发生泛化,需要通过辨别学习,是有机体对某些刺激做出反应,而对其他反应不作出反应。
这一过程就称为分化。
12消退:指的是在没有无条件刺激的伴随下,多次单独呈现出条件刺激,使得条件反射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的过程。
13、准备律:情境与反应间的联结是否能够建立,取决于个体身心的准备状态。
若个体处于准备反应的状态下,此时引发反应会让其获得满足;若个体没有准备却让其作出反应,或个体处于准备状态下却不让其反应,都会引起不良的学习后果。
准备律实际上体现了学习的动机原则,个体的准备状态作为学习的先行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P 103)
14.效果律: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是否能建立,依反应之后是否能获得满足的效果而定,即“满意或不舒适的程度越高,刺激—反应联结就越加强或越减弱”。
(P104)
15.练习律:对于已形成的联结,经常练习会增强联结(使用律),不用则会使联结减弱甚至消失(失用律)。
不用的时间越长,则联结的力量减弱越甚;练习的时间越近,则联结的保持时间越长。
(P104)
16.观察学习:观察学习主要经历四个过程,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注意过程是观察者对榜样进行知觉的过程。
榜样和榜样行为的特点,观察者的特点,以及观察者和榜样的关系都会影响这一过程。
保持过程是观察者对榜样示范信息的储存。
观察者对所观察到的行为在记忆中以言语或图像等符号形式进行储存,此阶段对进行编码的符号系统的选择显得极为重要。
动作再现过程是观察者根据储存的信息亲身再现榜样行为。
观察者对榜样信息的储存和提取会对榜样信息的储存和提取会对这一过程的顺利产生影响。
动机过程是上述三个过程后,学习者可能会将所观察到的行为表现出来。
而这四个过程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P118)
17.普雷马克原理:也叫祖母原则,指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
简单地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强化等级,在强化等级中,处于较高一级的强化物比处于较低一级的强化物更容易引发操作行为,所以处于较高一级的活动可以强化处于较低一级的活动。
(P108) 18. 潜伏学习:托尔曼将这种动物在未获得强化之前就已经获得但没有表现出来的学习称为“潜伏学习”。
补充实验结果说明(外在的刺激物和强化物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强化也会出现学习,只是这时学习的效果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P 133)
19学习共同体:所谓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
在尊重个
体差异的前提下,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通过交流互动、讨论协商等能对学习内容进行更深入理解和整合的方式,而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
具有行为主体性、系统开放性、成员组织性、目标整体性和活动整合一致性的本质特点。
20发现学习:即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最终掌握原理和规律的学习。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发现学习是知识学习的最佳方式。
发现学习具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分析能力、促进对知识的保持与提取、培养直觉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机四大优势。
21有意义学习: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间建立起实质性、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
其实质为学习者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并经过分析、比较,最终整合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主要以言语信息为主,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2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
认知结构变量(也称认知结构特征)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主要包括可利用性、可辨性和稳固性。
原有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这三个变量或特征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的。
23先行组织者:由奥苏泊尔提出,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少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上位观念,或原有观念不够清晰或巩固,则有必要设计一个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可能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或者一段说明文字,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直观形象的具体模型,但是在概括和包容的水平上高于要学习的材料,构建一个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
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可以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类。
24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即“知觉到的自我效能”,由班杜拉提出,指个体对形成和实施要达到指定操作目的行动过程的能力的判断。
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不论准确与否主要是建立在完成任务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与生理状态这四种信息根源之上。
25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
它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
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
26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
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
27动作技能:又称操作技能、运动技能,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顺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如骑车、绘画等。
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都是借助于肌肉、骨骼的动作及相应的神经系统活动来进行的。
具有动作对象的客观性,动作技能的外显性和动作结构的展开性三个特点。
28心智技能:又称智慧技能、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指通过内部语言在人脑中形成的心智活动方式。
如写作技能、阅读技能。
具有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执行的内隐性和动作结构的简缩性三个特点。
29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
它是伴随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发生的一种对学习过程进行安排的心理活动。
学习策略能够根据学习情境的各种变量、变量间的关系及变化,对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进行调控。
学习策略的三个特点:操作性和监控性、外显性和内隐性、主动性和迁移性。
30学习动机:是指引发、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指引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趋向。
由学习需要和学习诱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