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均匀分红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 13 页的例题 4 的图片,学具。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引出新知1、请你试着分一分,并思虑问题(1)能够如何分竹笋?(2)究竟每盘应放几个?二、除法意义的学习1、认识除号,读除法算式把 12 个竹笋均匀放在 4 个盘里,每盘放(3)个。
我们能把方才分竹笋的状况和结果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除法算式: 124= 3 读作: 12 除以 4 等于 3。
2、除号的由来1659 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 H. Rahn)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
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均匀分的意思。
除法算式: 124= 3第1页/共3页3、理排除法算式的含义124 表示什么?12 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3 表示什么?4、改写中深入除法意义的理解除法算式把 12 个竹笋均匀放在 3 个盘里,每盘放()个。
把12个竹笋均匀放在 6 个盘里,每盘放()个。
123=4 126= 2三、练习深入除法意义的理解1、基本练习2、读出以下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84= 2 读作:()155= 3 读作:()62= 3 读作:()164= 4 读作:()93= 3 读作:()3、把 15 条鱼均匀放在 5 个盘里,每个盘里放()条。
4、辨析练习分一分,填一填。
(1)把 10 根火腿肠均匀分红 2 份,每份()根。
(2)把10 根火腿肠均匀分红5 份,每份()根。
四、讲堂作业单靠“死”记还不可以 ,还得“活”用 ,临时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谎话套话空话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 ,并要求运用累积的成语、名言警语等,按期检查评论 ,选择优异篇目在班里朗诵第2页/共3页或展出。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主要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读写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能够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对数学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除法的概念和读写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含义和读写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能够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
2.让学生掌握除法的读写法,能够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除法的含义的理解。
2.除法算式的读写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除法算式的卡片。
3.实物模型,如水果、小棒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情境引入除法的概念,如“把10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除法的定义和读写法,用实物模型和除法算式的卡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除法算式的各个部分,如被除数、除数和商。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除法算式的书写和读法的练习。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除法算式,让学生正确地读写出来,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些除法算式。
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除法的读写法。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除法算式的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竞赛,看哪一组能够快速正确地读写出除法算式。
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实际应用,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和找零等。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设计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情景图、小棒等。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设置情景(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动物国宝是什么吗?生:大熊猫。
(2)师:嗯,真聪明!你们喜欢大熊猫吗?它不光可爱,也十分好客,今天熊猫晶晶就要请它4个最要好的朋友来家里做客。
于是,一大早它就起床去园子里挖了许多新鲜的竹笋,它要把这些新鲜的竹笋分享给它的4个好朋友吃。
可这时京京遇到了一个难题,它怎样把这些竹笋分给朋友们吃,才显得公平些呢?生:平均分。
(板书)(3)那“平均”是什么意思?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什么叫做平均分?(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2、提出问题师:京京想把这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应该放几个?3、唤起原知(1)可是晶晶没有学过什么是平均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吗?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小棒来了代替竹笋,帮晶晶来分一分。
看看每盘应该分几个?(学生动手分小棒,师巡视)(2)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生1:我是一个一个分的,结果每盘分3个。
生2:我是两个两个分的,每盘也分3个。
生3:我是3个3个分的,每盘分3个。
师:同学们,你们分的和他们一样吗?生:一样。
(3)晶晶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在你们的指点下,它已经分好了,看他分的对吗?小结:也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4、揭示课题:同学们真能干,我们刚才通过平均分的活动帮助京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那有关平均分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计算方法。
(板书:除法)齐读课题两遍。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我们以前学过加、减、乘,它们都有自己的符合,除法也不例外,他也有自己的符号。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探究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除法的含义。
2.掌握除法的读写法。
三、教学难点1.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习题册。
2.板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或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除法,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概念讲解1.除法的含义: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概念。
2.除法的读写法:例如,8除以2等于4,可以写成8÷2 = 4。
3. 例题演练以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步骤,并提醒学生注意运算过程中的细节。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5. 拓展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 总结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到的知识点。
六、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册中关于除法的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除法的含义\] - 被除数 ÷ 除数 = 商 - 余数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重在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为了确保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教师需要设计足够多的例题和练习题,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练习时,需注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猫最喜爱的食物是什么呢?3、大熊猫最爱的就是鲜嫩的竹笋了。
饲养员叔叔为大熊猫准备了一些新鲜的竹笋。
你能把这些竹笋平均分给4只可爱的大熊猫吗?揭示并板书书课题:除法活动意图:通过学生熟知的大熊猫吃竹笋引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二:动手操作,巩固平均分课件出示教科书P13例4。
师:“平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学情预设】就是要每个盘子里放的竹笋一样多。
师:请用自己手中的小棒代替竹笋,书本代替盘子,摆好4个盘子,平均分一分,看每个盘子里放几个。
教师在巡视中观察学生的不同分法。
师: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分法?指定学生分享自己平均分的过程,表述自己分得的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
同时课件出示结果。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提出问题:“平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小棒代替竹笋,书本代替盘子,摆一摆、分一分。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挥说一说自己对“平均”的理解。
【学情预设】就是要每个盘子里放的竹笋一样多。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用手中的小活动意图: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对除法建立初步的理解。
环节三:自主尝试,表征突出含义,介绍除法师:你能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师:同学们写的算式,尽管形式不同,但都表示同样的含义,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
师:大家的方法各种各样,而且有的方法如果不加以说明,别人都看不明白,怎么办呢?师:在数学上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有这样的一种表示方法——除法。
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H.Rahn)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
“÷”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板书除法算式:12÷4=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除号师小结:“÷”是我们学习的新的运算符号,叫除号,表示平均分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用一个算式来表示。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除法的含义、除法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构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的读写方法,为后续的除法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除法概念的理解和除法算式的读写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来帮助他们建立除法的概念,并掌握除法的读写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让学生掌握除法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除法的含义,除法的读写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熟练掌握除法的读写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交流中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读写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除法算式卡片、实物模型、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本除法算式本, color 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小华有5个苹果,他要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除法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呈现除法的读写过程,并讲解除法算式的构成。
如:5 ÷ 3 = 1……2,读作:5除以3等于1余2。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除法算式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如:8 ÷ 4 = 2,9 ÷ 3 = 3等。
4. 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除法的读写方法。
如:除法接龙、除法猜谜等。
5.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法与乘法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设计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激发学生对除法运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利用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除法运算的必要性。
2.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活动:1.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一个需要平均分配的场景,如分水果、分食物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加法或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3. 引入除法的概念,讲解除法的含义和读写法。
第二章:除法的含义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除法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2. 讲解除法运算中的关键概念,如被除数、除数、商等。
教学活动:1. 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一个需要平均分配的场景,如分糖果、分土地等。
2. 引导学生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并解释除法的含义。
3. 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第三章:除法的读写法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除法的读写法,能够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
2.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除法算式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包括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和读写规则。
2. 让学生练习读写除法算式,纠正常见错误。
教学活动:1. 讲解除法算式的读写法,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和读写规则。
2. 让学生练习读写除法算式,及时纠正错误。
3. 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除法算式的读写能力。
第四章:除法运算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除法运算的基本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运算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除法运算的基本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2.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运算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1. 讲解除法运算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
2. 通过例题,展示如何运用除法运算性质简化计算。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第三课时)-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第三课时)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除法的概念和读写法进行深入讲解,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意义,并能够正确书写和读出除法算式。
教学内容将包括除法的定义、除法算式的结构、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是一种分割的运算。
2.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读出除法算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体验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除法概念的理解,特别是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2. 除法算式的正确书写和读法。
3. 学生对除法运算的初步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除法算式和实例。
2. 纸和笔,供学生练习书写除法算式。
3. 实物或图片,用于具体演示除法的概念。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日常实例引入除法的概念,如分糖果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除法的定义,算式结构,以及如何进行除法计算。
3. 互动: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4. 练习:让学生在纸上练习书写和读出除法算式,教师进行指导。
5. 实例应用: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体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展示除法的定义、算式结构,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同时,板书还将包括学生的练习题和答案。
作业设计1. 书写练习:让学生回家后练习书写除法算式。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关于除法的小故事,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概念。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书写和读出除法算式方面的表现。
同时,教师还应考虑如何更好地将除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对除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除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1. 除法概念的理解:除法的概念相对于加法、减法和乘法来说更为抽象,学生需要理解除法是一种分割的运算,即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
二年级下《除法含义及算式读法和写法》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除法含义及算式读法和写法》教学设计二年级下《除法含义及算式读法和写法》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除法含义及算式读法和写法》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材分析在这课之前,通过分东西,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
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
学情分析从学生熟悉的“分竹笋”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教学目标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难点: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一、引入除法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种,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读作:除号。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读法。
12表示被平均分的竹笋总数,写在除号前,4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后,3表示每份分得的个数,写在等号后面。
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就是:12÷4=3,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三、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让学生把12个竹笋分别平均分成2份,平均分成3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除法的含义2. 除法算式的读写法教学难点:1. 理解除法的实际应用2. 除法算式的正确读写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练习题3. 实物教具二、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实物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把一个水果平均分给几个同学,应该如何计算?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总结并引出除法的概念。
环节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学教材,理解除法的含义。
2. 学生跟随课件演示,学习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环节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除法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除法是一种分配的方法。
2. 教师示范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强调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及读写规则。
环节四:互动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理解的除法含义及读写法。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环节五:练习巩固(10分钟)1. 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课后作业1. 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督。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练习题的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了解学生对除法含义及读写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教具和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除法的含义。
2. 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除法知识。
3.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除法含义及读写法的掌握程度。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除法的含义及其读写法。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教学内容包括除法的定义、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以及简单的除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1. 除法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除法的含义,区分除法与乘法的区别。
2. 除法算式的读写: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读写除法算式,避免常见错误。
3. 简单除法计算:培养学生熟练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除法教学卡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除法的含义及其读写法。
2. 探究新知(1)讲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实例演示除法运算,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
(2)教授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强调读写规则,避免常见错误。
(3)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教具辅助进行除法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5.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除法算式的读写和简单计算,巩固课堂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2. 板书内容:(1)除法的含义(2)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3)简单除法计算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除法进行计算。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除法的读写,明确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除法的含义,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练习,提高除法算式的读写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含义: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
2. 除法算式的读写:除法算式包括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读作“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余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解释除法算式。
2. 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难点:1. 学生理解除法的平均分概念。
2. 学生正确进行除法算式的读写。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除法算式的实例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分蛋糕,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2. 讲解与示范:讲解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如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并用示范例题进行说明。
3. 练习与互动:学生分组进行除法算式的读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课后作业:布置除法算式的读写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家长监督下完成。
6.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除法含义和读写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分物品、计算分配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应用。
2. 学生尝试解决一些与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除法的含义。
2. 采用分组练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答问题。
八、教学评价1. 学生作业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除法含义和读写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教案之一:理解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目标】1. 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与含义。
2. 掌握除法的读写法。
3. 能够应用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除法的含义。
2. 掌握除法的读写法。
3. 利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数字卡片、计算板等教学材料。
3. 教学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10分钟)1. 显示PPT简要介绍除法的含义,并出示几个简单的除法算式。
2. 通过数字卡片等物品,让学生模拟进行除法算式的运算。
3. 提问学生:在数字卡片或计算板上,你们如何运用除法进行计算?二、讲授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20分钟)1. 让学生首先回忆一下乘法的含义及读写法,引出除法的概念。
2. 通过多个实例解释除法的含义,告诉学生除法是一种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的运算方式,其中分成的每一份都是相等的。
3. 掌握除法的读写法:用“被除数 ÷除数 = 商”的公式表示,其中被除数是被分成若干份的数字,除数是分成的份数,商是每一份的数量。
三、练习巩固(20分钟)1. 给学生出一些带余数的除法问题,要求学生用最简分数的方式得出答案。
2. 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出题并解答,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四、应用实践(20分钟)1. 举一些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如:我们班有26个学生,要将20套笔记本平均分配,每人分得几套?2. 带领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将被分配的物品的总数除以班上学生的数量得到每人分配的数量,然后将物品的总数与每人分配的数量相除,得到结果即为每人分得物品的数量。
五、课堂小结(10分钟)1. 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并点拨重要的理解要点。
2. 询问学生对于除法的理解程度及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小学数学第三单元的开头,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对除法的概念不够清晰的问题进行解决。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第一章:除法的概念介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包括除法是什么,以及除法在数学中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介绍除法的定义,解释除法作为一种运算的意义,举例说明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的方式,检查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除法的读写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理解除法算式的各个部分。
2.2 教学内容:讲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包括除数、被除数、商和余数的概念。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配合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2.4 教学评估:通过练习题和课堂讨论,检验学生对除法算式读写法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除法的基本运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进行基本的除法运算,包括除以一位数和除以多位数。
3.2 教学内容:讲解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包括试商法、倍数法等,并通过实例演示。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测试,评估学生对除法基本运算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除法的运算规则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则,包括除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性质。
4.2 教学内容:讲解除法的运算规则,包括除法的运算顺序,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如结合律、分配律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练习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则。
4.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测试,评估学生对除法运算规则的掌握情况。
第五章: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2 教学内容:讲解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的折扣计算,烹饪时的食材分配等。
5.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并学会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和读写法。
在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而对于除法,则是新的运算方法。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正确地进行除法运算,并能够正确地读写出除法的算式。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除法,他们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除法的运算规则不是非常清楚,需要通过多次的练习才能够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除法的含义和读写法。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除法的含义和读写法。
2.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3.如何将除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2.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除法的读写法和基本运算规则。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运算练习来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4.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如分水果,引入除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除法的含义。
2.讲解:讲解除法的读写法和基本运算规则,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知识。
3.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运算练习来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
4.总结:通过总结,使学生巩固除法的知识,并能够将除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该清晰明了,能够突出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可以设计如下: 除法的含义:分物品除法的读写法:a÷b=c除法的运算规则:1.a÷b=c,a÷c=b,b×c=a2.被除数÷除数=商3.除数=被除数÷商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为主,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来进行。
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④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巩固平均分。
二、引入新课
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学生独立用学具代替竹笋分,然后汇报分的结果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
二、新授课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3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科书第15页练习三的第1题。
课堂小结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本课作业
P13做一做,P15第1.2.3.4题
板书设计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12÷4=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
本课后记
学生第一次接触除法很感兴趣,要加强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会学生除法的读写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含义2. 除法的基本概念3. 除法的读写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的含义,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的读写法。
2.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除法的读写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理解除法的含义。
2. 采用讲解法,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牢固掌握。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除法的读写法,提高数学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除法的教学素材,如图片、实物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除法的读写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物平均分配,引出除法的概念。
2. 新课: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如被除数、除数、商等,并通过例题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费用等。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除法的含义和基本概念。
七、课后作业(1) 有12个苹果,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个苹果?(2) 一本书有240页,平均每天读60页,需要几天读完?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操作和讲解法,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除法的含义和基本概念。
在课后作业中,学生能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说明已较好地掌握了除法。
但在读写法的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除法的读写法仍存在混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九、拓展活动1. 开展除法主题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除法知识。
2. 组织除法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
十、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除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向二年级学生介绍除法的含义及其读写法。
学生将通过实际例子和动手操作来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习如何读写除法算式,并初步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读写除法算式,包括除号、被除数、除数和商的位置。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除法概念的理解,特别是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2. 除法算式的正确读写,特别是除号和各部分的位置。
3. 除法运算的方法,特别是有余数的情况。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包括除法概念的介绍、算式的读写、运算方法的讲解等。
2. 实物模型,如水果、糖果等,用于实际操作演示。
3. 白板和笔,用于板书设计和问题解答。
4.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除法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2. 讲解:详细介绍除法的含义,讲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 演示:通过实物模型,演示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除号、被除数、除数和商的位置。
4. 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习读写除法算式,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 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
6. 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熟练掌握除法的读写和运算方法。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人教新课标2. 教学内容:除法的含义、读写法、运算方法3. 教学目标:理解除法的含义,正确读写除法算式,掌握除法运算方法4. 教学难点:除法概念的理解,算式的读写,运算方法作业设计:1. 读写除法算式:让学生回家后,读写一些简单的除法算式,加深对除法算式的理解。
2. 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除法运算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设计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设计第一章:除法的引入1.1 目的:让学生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
1.2 教学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作用。
1.3 教学内容:1.3.1 除法的定义: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操作。
1.3.2 除法的符号:除号“÷”,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关系。
1.3.3 除法的实际应用:平均分配物品、计算比例等。
1.4 练习题:1. 解释除法的含义。
2. 写出一个除法算式,并说明其含义。
第二章:除法的读写法2.1 目的:让学生掌握除法的读写方法,提高数学表达能力。
2.2 教学方法: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悉除法的读写法。
2.3 教学内容:2.3.1 除法的读法: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的读法。
2.3.2 除法的写法: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的写法。
2.3.3 除法算式的组成: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2.4 练习题:第三章:除法的性质3.1 目的:让学生了解除法的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除法的性质。
3.3 教学内容:3.3.1 除法的交换律: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可以交换。
3.3.2 除法的结合律:除法中,多个数相除的顺序可以改变。
3.3.3 除法的分配律: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除以这两个数。
3.4 练习题:第四章:除法的计算方法4.1 目的:让学生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4.2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悉除法的计算方法。
4.3 教学内容:4.3.1 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4.3.2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乘以10的整数倍,使其成为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4.3.3 除法的计算法则:除法计算中的注意事项,如连续除以两个数、除以0等。
4.4 练习题:第五章:除法的应用5.1 目的:让学生能够将除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20名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智力水平层次不齐,可分为三个等级:智力水平好新知识接受快,运用较灵活占三分之一;智力水平一般,新知识需巩固后才能接受,运用知识较死板占三分之一; 智力水平较差,新知识反复讲解巩固才勉强接受,运用知识就更别提了占三分之一。
思想积极要求上进但不能持久,有倦怠情况。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际生活中懂得人人平等,有福同分同享,平均分配的原则。
教学重难点:
除法的含义,怎样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准备:
教科书第13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及教学过程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幻灯片①)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分东西的情况,比如爸爸妈妈给我们分糖等等。
现在老师就手头的这些东西(竹笋),请同学上来给老师按要求分一分。
1.(幻灯片②)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学生上台演示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
教师演示订正: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
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6份等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
(板书课题:除法)
二、新授课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复习板书+、—、×)那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种新的符号——除法符号,除法的符号是(板书“÷”)。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幻灯片③)出示教科书第13页的例题4。
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教师: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④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幻灯片④)了解除号的来源。
⑤教师指导: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
再互相说一说。
(幻灯片⑤)教师指导。
⑦教具操作,出示(幻灯片⑥)“把12个竹笋分别平均放在2个、3个、6个盘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
3.出示(幻灯片⑦)巩固学习:15÷3=5
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
(15除以3等于5)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教师小结:这一节课学了什么?除法的含义及读法,含义是把单位“1”(单位“1”指的是物体的总数,如12个竹笋、15除以3的15等等)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读法是用文字读出来即可。
三、基本练习。
1.出示(幻灯片⑧)读一读
8÷4=2 9÷3=3 6÷2=3 15÷5=3 16÷4=4
2.出示(幻灯片⑨)完成教科书第13页的做一做第一题。
提问:一共有多少条鱼?平均分在几个盘子?每盘分几条?怎样列除法算式?(要分的鱼是15条,除号前面写15;平均分在5个盘子,除号后面写5;每盘分3条鱼,等号后面写3)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
(15除以5等于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是3)
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出示(幻灯片⑩)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的小题。
这是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的第2题。
练习时,可以分给每位学生10根小棒,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
同时,让学生提出还可分成几份,再进行练习,比比谁的问题和解决问题多而好。
让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作业
出示(幻灯片11)完成教科书第15页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师巡视,重点提示第三题,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它是把10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5。
因此把要分的西瓜的个数10个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放在2个箩筐中,把平均分的份数2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个箩筐中装5个,5写在等号的后面,利用此方法再做右面的这副图。
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板书设计:
除法的含义及读法含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读法:用文字直接读写出来
教学反思: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而例4除法的含义,是学生学习除法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即每份分的结果同样多。
教材通过平均分的实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从而引出除法。
我在设计教案时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
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领会除此文转自斐.斐课件.
园 法的实际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
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书写除法算式,建立除法算式的数学模型,理解除法的意义,引导学生读一读、写一写除法算式,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等过程逐步引导学生认识除法。
在巩固练习时,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认识了除号,突破了“除法的含义”这一数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