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B》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B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法治
2.人生观
3.自我修养
4.道德
二、单向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母编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信念是( )的融合和统一
A、认识、情感和理想 B、认识、情感和意志
C、认识、态度和意志 D、态度、情感和理想
2.道德对社会关系的反映是( )
A、能动的 B、被动的 C、消极的 D、客观的
3.下列选项不是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的是( )
A、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B、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C、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
D、道德无所不能而又无所不在
4.道德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调整( )
A、政治关系 B、经济关系 C、利益关系 D、社会关系
5.在当代中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是我国各族人民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
A、深化改革开放 B、保持国家和平、稳定
C、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我国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是( )
A、爱岗敬业 B、办事公道 C、服务群众 D、爱心
7.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 )
A.公民 B.行政机关或法律授权的组织 C.党组织 D.公务员
8.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应由( )
A.原告承担 B.被告承担
C.原告与被告双方承担 D.权利主张人承担
9."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是指刑法的( )原则
A. 无罪推定 B. 适用刑法一律平等 C. 罪刑法定 D. 罪罚相当
10.我国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2年,短期诉讼时效为( )
A. 6个月 B. 1年 C. 3个月 D. 1.5年
11.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 ),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
A、优良传统道德 B、优秀思想文化 C、先进思想道德 D.行为习惯
12.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 )相结合。
A、弘扬创业精神 B、弘扬时代精神 C、弘扬民族精神 D、爱国主义
13.大学生在创业和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是( )。
A.综合素质 B.关系 C.外貌 D.学校声誉
14.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 ),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A、职业道德 B、社会公德 C、家庭美德 D、时年道德
15.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 ),有着重要的作用。
A、形象气质 B、音容笑貌 C、言行举止 D、思想品德
16.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成为人们衡量

一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是非、善恶、美丑的根本标准
A、个人主义原则 B、爱国主义原则 C、国家主义原则 D、集体主义原则
17. 1989年12月26日由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法律是( )
A.《民法通则》B.《刑法》 C.《宪法》D.《环境保护法》
18. 处于核心地位的理想类型是()
A、生活理想 B、社会理想 C、道德理想 D、职业理想
19.天行健,君子以(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A、生生不息 B、自强不息 C、奋斗不息 D、进取不已
20.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 )。
A、齐家为本 B、修身为本 C、治国为本 D、平天下为本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 )。
A.注意形象 B.保持适当距离 C.平等 D.宽容 E.诚信
2.( )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A.经济安全 B.科技安全 C.文化安全 D.生态安全
E.社会公共安全
3.人生目的的作用是( )
A.人生动力 B.选择人生道路的向导
C.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D.决定阶级关系
E.决定人生态度
4.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有( )
A.志向宏伟 B.意志坚定
C.情绪乐观 D.为人豁达
E.办事认真
5.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主要因为( )
A.社会公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
B.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基本要求
C.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必要条件
D.遵守社会公德是提高民族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步骤
E.遵守社会公德是法律要求
6.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利益是对人生价值进行评价的客观标准( )
A. 个人为社会提供的物质财富是对人生价值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
B. 评价人生价值时,既要看动机,也要看效果,更重要的是看效果
C. 个人能力强的人实现的人生价值一定要比个人能力弱的人实现的人生价值大
D. 尽管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为社会为人民尽职尽责,做出了应有贡献,都是有价值的
7.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 )
A. 社会实践是科学知道产生的源泉 B. 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C. 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
D. 把理想转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E. 理想是实践的前奏
8.我国《刑法》对犯罪作了明确规定,犯罪具有的基本特征是:行为具有( )
A. 社会危害性 B. 违反法律性 C. 刑事违法性 D. 应受处罚性
E. 应受刑罚惩罚性
9.以下原则属于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平等原则 B.罪责相当原则
C.自愿原则 D.时效

原则
E. 诚实信用原则
10.出现下列哪些情形,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
A.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B.当事人一方违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C.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自己将不履行合同义务 D.债务人分立 E.合同明显不合理
四、论述题(15分)
联系实际谈谈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25分)
1.张某与丁某(女)于1992年结婚。2005年张某的父亲在老家去世,张某一人奔丧回家,将父亲的后事料理完之后,张某将变卖房屋的18000元钱,连同父亲遗留的5000元钱一起以自己的名义存入银行。2006年,夫妇俩想用此笔款在家乡开饭馆,两人决定让刘某先给他们租三间房,如果有价格合适的房再通知他们。刘某得知一家饭馆正好要出卖,价钱也仅有同地段商品房的2/3,于是刘某没有通知张某夫妇就自己垫付2万元钱以张某的名义先买了下来。知道此事张某虽不太高兴,但还是从自己的存款中取出钱汇给刘某,并委托刘某以他的名义办理了产权过户手续。夫妇俩回家经营饭馆一年后,由于两人关系恶化,张某提出离婚。丁某同意离婚,但主张房屋应有其一半产权。(10分)
请问 :
(1)刘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无权代理?其效力对丁某最终是否有效? 为什么?
(2)该房屋丁某是否享有产权? 为什么?

2.不久前,记者在南宁火车站遇到一位老大娘,从坐下来后的闲聊得知,她此行到北京的目的是为儿子洗衣服做饭,她说她儿子已经30岁并获得博士学位,尚未结婚。说起儿子她一脸的自豪,儿子从小衣食起居都是她照顾,一心学习读书,成绩非常好,现在已经是北京某著名高校的毕业生了,但不会做家务,连下面条、炒鸡蛋都不会,"非典"时期,儿子不能出门,外卖也送不进来,为了做个西红柿炒蛋给她打了半个小时的长途电话请教,所以她此次决定到北京帮儿子料理家务。一位同车的乘客认为,这样的母亲太辛苦了,而她儿子这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即使读书再多,学习再好,又有什么用?谈谈您的看法。(15分)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法治是指以民主政治为前提,法律要体现统治阶级大多数成员的意志,同时全社会必须服从的普遍守法原则,依法治国是其核心。或者法治是奉行一种以法律高于个人意志的治国方略,是按照依法办事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法律秩序和社会生活方式。
2.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最根本、最普遍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总的观点。它主要指人们对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人生理想的基本看法以及对人生所持的基

本态度。
3. 自我修养,亦称修养,即通过内心的不断反思、反省以及社会实践的不断磨练,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个性人格。用当代大学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协调、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超越,锻炼出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的优秀品质,养成良好的习惯。简而言之,自我修养是个体为获取某种素质而自觉履行的行为。
4.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善恶、荣辱等观念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个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反映在个体身上,就是个体的道德品质,即品德。
二、单向选择题
1、B 2、A 3、D 4、C 5、D6、C 7、B 8、D 9、C 10、B 11、C 12、B 13、A 14、B 15、C 16、D 17、D 18、B 19、B 20、B
三、多项选择题
1.CDE 2.ABCDE 3.ABCE 4.ABCDE 5.ABC 6.BD 7.B C D 8.ACE 9.ABCE 10.ABCE
四、论述题
1、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的力量包括民族精神的力量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说,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科学技术和军事实力的竞争,而且也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
2、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需要。
3、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保持其生命力的源泉,它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功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我们只有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才能把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积聚起来,坚忍不拔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4、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精神动力。只有坚持艰苦奋斗,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民族精神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精神纽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确立马克思主

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离不开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五、案例分析题
1.①刘某的行为是无权代理,但其效力对丁某最终是有效的。因为张某夫妇只授权刘某租房,并没有要求他买房,刘某是超越代理权的无权代理。但是张某在后来以汇款和委托他办理过户手续的事实对刘某的行为予以了追认。故刘某行为的法律后果应由张某夫妇承担。
②丁某对该房屋享有所有权。此房是张某与丁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购买,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虽然张某购房款是其父的遗产,但是根据我国《婚姻法》,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继承所得的财产(除有特别说明外)也是夫妻共同财产,而不是张某的个人财产。
2.学生回答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