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勤论坛 2012版《操作系统高分笔记》补充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张顺全计算机操作系统模拟试题(二)张顺全一、选择题(红色数字、符号是答案。
笔67-16)1. 在分时系统中,导致创建进程的典型事件是A 2;在批处理系统中导致创建进程的典型事件是B 2;由系统专门为运行中的应用进程创建新进程的事件是C 4。
(汤’165题5、汤’204)A:⑴用户注册⑵用户登录⑶用户记账⑷用户通信B:⑴作业录入⑵作业调度⑶进程调度⑷中级调度C:⑴分配资源⑵进程通信⑶共享资源⑷提供服务2. 从下面对临界资源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并在其前面打“√”。
(汤’165题6)⑴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那段代码⑵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代码⑶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通信的那段代码⑷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访问共享资源的那段代码√⑸临界区是指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那段代码3. 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应设置互斥信号量Mutex、资源信号量full和empty。
它们的初始值应分别是A 2、B 1和C 5。
(汤’165题9)A、B、C:⑴0 ⑵1 ⑶-1 ⑷-n ⑸+n4. 从下面预防死锁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并在其前面打“√”。
(汤’166题16、汤’204、汤六122-4)⑴由于产生死锁的基本原因是系统资源不足,因而预防死锁的有效方法,是根据系统规模,配置足够的系统资源⑵由于产生死锁的另一基本原因是进程推进顺序不当,因而预防死锁的有效方法,是使进程的推进顺序合法⑶因为只要系统不进入不安全状态,便不会产生死锁,故预防死锁的有效方法,是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⑷可以通过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或其中几个的方法,来预防发生死锁5. 根据作业说明书中的信息对作业进行控制,称此种作业为A 4;用终端键盘命令直接控制作业运行的作业称为B 1。
(汤’170题1、笔67-17)A:⑴计算型作业⑵终端型作业⑶联机作业⑷脱机作业B:⑴联机作业⑵I/O型作业⑶批处理作业⑷脱机作业6. 作业由进入状态转变为后备状态,是由A 3完成的,由后备状态到运行状态B 2完成的。
2012操作系统复习大全
2012操作系统复习大全2012.6.1概念题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多道程序设计: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采用后备队列,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它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微内核操作系统:足够小的内核、基于CS模式、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一种操作系统。
进程:进程是进程实体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管程:一个管程定义了一个数据结构和能为并发进程所执行(在该数据结构上)的一组操作,这组操作能同步进程和改变管程中的数据。
原语:由若干条指令组成,完成一定功能的一个过程。
是一种原子操作(Atomic Operation)。
所谓原子操作,是指一个操作中所有动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因此在执行过程中不允许被中断。
原子操作在管态下执行,常驻内存。
临界区: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死锁:指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当进程处于这种僵持状态时,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再向前推进。
死锁定理:S为死锁状态的充要条件是:当且仅当S状态的资源分配图是不可完全简化的。
该充要条件称为死锁定理。
虚拟存储器: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加以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
其逻辑容量由内存容量和外存容量之和所决定,其运行速度接近于内存速度,而每位的成本却又接近于外存。
重定位:装入时对目标程序中指令和数据地址的修改过程。
静态重定位:地址变换通常是在装入时一次完成的,以后不再改变的重定位。
动态重定位:地址转换过程是在程序执行期间,随着对每条指令或数据的访问自动进行的,故称为动态重定位。
紧凑:通过移动内存中的作业位置,以把原来多个分散的小分区拼接成一个大分区的方法,也叫“拼接”。
2012-2013-1A《操作系统》试卷及答案
操作系统期末试题(A)卷课程名称《操作系统》任课教师签名出题教师签名审题教师签名考试方式(闭)卷适用专业计算机各专业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操作系统是对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 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2. 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_______内完成来自外部的事件。
A.响应时间 B.周转时间 C.规定时间 D.调度时间3. 设有四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机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A. 1小时B. 5小时C. 25小时D. 8小时4. 如果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则响应时间越长。
A.用户数越少 B.用户数越多 C.内存越少 D.内存越多5. 解决“碎片”问题最好的存储管理方法是。
A. 页式管理B. 段式管理C. 固定分区管理D. 可变分区管理6. 下列算法中用于磁盘移臂调度的是。
A. 时间片轮转法 B. LRU算法C.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D. 优先级高者优先算法7. 为记录设备的情况,系统为每一类设备配置一张。
A. 系统设备表B. 设备控制表C. 逻辑设备表D. 设备开关表8. 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A. 被选中占有处理机B. 等待某一事件C. 等待的事件已发生D. 时间片用完9. 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
A.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B.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 C.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 D.只能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10. 一作业9: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
若11:00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响应比是。
A. 2B. 1C. 3D. 0.511. 在动态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12. 在一个单处理机系统中,若有5个用户进程,在非管态的某一时刻,处于就绪状态的用户进程最多有个。
2012版《数据结构高分笔记》更新补丁之外部排序
※特别章外部排序(2012版《数据结构高分笔记》更新补丁)·外部排序简介所谓外部排序,即对外存中的数据进行排序(相对于内部排序而言),也可以说是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排序。
有了内部排序算法,为什么还要外部排序?因为文件太大,内存放不下。
外排做法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将内存作为工作空间来调整外存中数据的位置。
具体可以分成以下三个要点:①文件在外存中的组织;②文件在内存中的排序;③文件在内外存之间的交换。
说明:本补丁是2012年数据结构考研大纲新增内容,虽然知识点不多,但由于第一年被列入考试范围,所以大家要重视。
·归并排序法归并排序法是外排序中最常用的方法,分为两个执行阶段。
第一阶段:将文件中的数据分段输入到内存中,在内存中用内排序方法对其分类,这样排序完的文件段称作归并段,然后将其写回外存中而在外存中形成了许多初始归并段。
第二阶段:对这些初始归并段采用某种归并方法,进行多遍归并,最后在外存上形成整个文件的单一归并段,也就完成了这个文件的外排序。
说明:外排序中的归并排序法和内排序中的归并法是类似的,都是由小单元逐渐归并成单元的过程,注意对比,加深理解。
归并排序算法分两个阶段:1.初始归并段的形成其过程是根据缓冲区大小,由文件输入(由外存读入内存)记录,当记录充满缓冲区后,选择最小的(以递增排序为例)记录输出(由内存写出到外存),其空缺位置由下一个输入记录来取代,输出的记录成为当前初始归并段的一部分。
如果新输入的记录不能成为当前生成的归并段的一部分,即它比生成的当前部分归并段最大的记录要小(如例1中的关键字11,比15要小,不可能出现在当前归并段中),它将等待生成下一个归并段时提供选择。
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到所有新输入的记录关键字都小于最后输出记录的关键字时(如步骤9中的所有关键字都比83小,则以83为结尾的归并段生成完毕),就生成了一个初始归并段。
接着继续生成下一个归并段,直到全部记录都处理完毕为止。
《操作系统高分笔记》试读版
第一章绪论大纲要求(一)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二)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三)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1.内核态与用户态2.中断、异常3.系统调用(四)操作系统体系结构考点与要点分析核心考点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的功能、特征和层次结构。
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操作系统的分类以及每类操作系统的特性。
3、(★★★)操作系统的软硬件运行环境:内核态与用户态的区别,中断与异常的区别,系统调用的概念。
4、(★)操作系统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基础要点1、▲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和共享。
2、▲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是: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信息管理、设备管理和提供用户接口(有的书上还提到了作业管理)。
3、▲从系统观点看,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其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
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从软件观点看,操作系统是程序和数据结构的集合。
4、▲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将多个作业交给计算机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批处理操作系统;能及时处理过程、控制数据并做出相应的操作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实时操作系统。
5、批处理操作系统的主要缺点是缺少交互性。
虽然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但用户不能直接干预作业的执行。
6、实时系统应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及时性和高可靠性。
即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完来自外部的事件并且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实时操作系统常用在订票系统、银行系统等对反馈时间及可靠性要求高的地方。
7、▲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提高了CPU和外部设备的利用率。
多道运行的特征之一是宏观上并行,它的含义是同时进入系统的几道程序都处于运行状态中,即它们先后开始了各自的运行,但都未运行完毕。
8、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主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和外围设备等资源。
天勤论坛_《计算机网络考研经典资料》
一《计算机网络》考研大纲【考查目标】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3. 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一) 计算机网络概述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4.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二)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1.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2. 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等概念3. 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二、物理层(一) 通信基础1. 信道、信号、宽带、码元、波特、速率等基本概念2. 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3. 信源与信宿4. 编码与调制5.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6. 数据报与虚电路(二) 传输介质1.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2. 物理层接口的特性(三) 物理层设备1. 中继器2. 集线器三、数据链路层(一)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二) 组帧(三) 差错控制1. 检错编码2. 纠错编码(四) 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1. 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轮窗口机制2. 单帧滑动窗口与停止-等待协议3. 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N帧协议(GBN)4. 多帧滑动窗口与选择重传协议(SR)(五) 介质访问控制1.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随即访问介质访问控制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D协议;CSMA/CA协议。
3. 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令牌传递协议(六) 局域网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2. 以太网与IEEE 802.33. IEEE 802.114. 令牌环网的基本原理(七) 广域网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2. PPP协议3. HDLC协议4. ATM网络基本原理(八) 数据链路层设备1. 网桥网桥的概念;透明网桥与生成树算饭;源选径网桥与源选径算法。
2012年4月操作系统试题和答案
2012年4⽉操作系统试题和答案全国2012年4⽉⾃学考试操作系统试题课程代码:02326⼀、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IBM公司在他们的PC机、⼯作站和⼤型机上配置的UNIX被称为( C )A、4BSD UNIX C、AⅨB、XENIX D、Ultrix2、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最内层是硬件系统,最外层是使⽤计算机系统的⼈,介于它们之间的是( B )A、操作系统B、软件系统C、应⽤软件D、⽀撑软件3、存放当前从主存储器读出的指令的寄存器是( B )A、通⽤寄存器B、指令寄存器C、基址寄存器D、限长寄存器4、下⾯关于⾼速缓冲存储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引⼊⾼速缓冲存储器,加快了程序的执⾏速度C、⾼速缓冲存储器的存取速度⽐主存储器快D、⾼速缓冲存储器的存储容量⽐主存储器⼩B、引⼊⾼速缓冲存储器,增加了主存储器的容量5、多道程序设计实际上______硬件中各种资源的并⾏⼯作能⼒。
( B )A、增加了B、利⽤并发挥了C、减少了D、模拟了6、关于进程与程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D )D、不同进程可以包含相同的程序A、不同进程肯定包含相同的程序B、不同进程肯定包含不同的程序C、⼀个进程肯定包含多个程序7、属于进程控制的原语是( C )A、创建原语B、唤醒原语 E、等待原语C、阻塞原语D、撤销原语8、在不采⽤进程优先级的分时操作系统中,不会引起进程切换的是( C )A、⼀个进程从运⾏状态变成等待状态C、⼀个进程从等待状态变成就绪状态B、⼀个进程从运⾏状态变成就绪状态 D、⼀个进程完成⼯作后被撤消9、可变分区管理⽅法采⽤最优适应分配算法时,将空闲区按______登记到空闲区表中。
( )A、长度递增顺序B、长度递减顺序C、地址递增顺序D、地址递减顺序10、⽤户把作业划分成若⼲段,其中⼀个是主段。
在作业执⾏期间,让其主段保留在主存中,其它的段需要执⾏时再将其装⼊主存特定区域。
这种技术称为( )A、覆盖技术B、对换技术C、移动技术D、交换技术11、在页式虚存系统中,把以后不再访问的或距当前最长时间后再访问的那⼀页调出的页⾯调度算法是( )A、最佳调度算法(OPT)B、最近最久未使⽤调度算法(LRU)C、最近最不经常使⽤调度算法(LFU)D、先进先出调度算法(FIFO)12、页式虚存系统在地址转换时,地址转换机构根据当前执⾏的指令中的相对地址的页号查页表,若该页标志为“O”,则( )A、将页表中该页标志置为“l”B、形成缺页中断C、从页表中找出所在的块号D、启动磁盘读出该页信息13、⾯向⽤户,⽂件系统的最主要功能是实现( )A、⽂件的安全存储B、⽂件的操作C、⽂件的组织D、⽂件的按名存取14、UNIX⽂件系统的索引表采⽤的结构是( )A、位⽰图B、多级索引C、索引D、空闲块链15、假设读写磁头正在55号柱⾯上操作,现有访问柱⾯的要求,其次序为100、180、40、120、20。
天勤论坛习题集_操作系统部分
3.
4.
5.
6.
7.
8.
9.
天勤论坛( ) 天勤论坛( )
Ⅱ 2013 年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习题详解 年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习题详解Ⅱ 操作系统部分试读版
基础题部分参考答案
一、 1. A。 通常会有从某种角度来分析操作系统的题目,这种“眼中体”是对于操作系统概念 考察的一种常见形式。 从用户的角度看, 操作系统是帮助用户管理计算机的一个工具与界面, 相当于用户 与计算机之间的桥梁, 操作系统提供了多种接口供用户使用, 方便用户对计算机进行操 作,因此在用户眼中,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从功能角度来看,计算机有多种资源(处理机、存储器、设备等) ,而操作系统的 作用就是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 因此从功能角度来看,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的 管理者。人们通常从功能角度看,把操作系统定义为“用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 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 根据以上分析,回到题目选项, A 选项是正确的(关键词:接口) ,BCD 三个选项 都是从功能角度出发对操作系统的描述(关键词:资源、流程、程序) 。 B。 在计算机系统中有两类资源: 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按其作用又可以将它们分为四 大类资源:处理机、存储器、外部设备和文件(程序和数据) 。因此操作系统的功能就 是对这四类资源进行管理和提供用户接口。根据选项可以很轻松选出答案。 ★另:操作系统的功能是管理计算机资源和提供用户接口,与硬件直接接触,因此 操作系统与一般的应用软件不同, 属于系统软件 (有些题目会考察操作系统属于系统软 件这个知识点) 。由于直接使用裸机效率很低,操作系统可以帮助用户提高对计算机资 源的利用率(有些题目会考察操作系统的好处,操作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而不 是提高了兼容性、灵活性和处理速度等) 。这些知识点比较容易,故在此简单提一下, 不再另出题目。 D。 对第二章有所了解就会知道, 进程管理就是控制进程如何使用处理机 (计算机系统 中最宝贵的资源) ,所以归类于处理机管理部分。 仿照这种思路,还可以考察其他资源管理,比如请求分页属于存储器管理部分, 目 录结构属于文件管理部分等等。这里有个技巧,在复习操作系统的时候应该都会发现, 操作系统的章节安排是按照四种资源的管理分类的, 从进程管理开始每章都是对于一种 资源的管理, 因此只要知道考察的是哪一章的内容就可以知道是属于哪种资源管理部分 了。这也是复习操作系统的一个整体框架。 以上三个题都是对操作系统功能和概念的典型考察, 一般题目都大同小异, 无非是 考察操作系统是什么,功能是什么。只要记住这些,操作系统概念的题目也就拿下了。 D。 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的接口有:命令接口、程序接口以及图形接口,而系统调用属 于程序接口。 系统调用(system call)作为呈现给用户的接口,包含了内核提供的一系列具备预 单项选择题。
天勤论坛_数据结构
算法复杂度综合题目专练答案
1.解
其中的基本语句是第2行的cout语句,设它的执行次数为f(n),则有2f(n)≤n, 即f(n) ≤log2n。 本程序段时间复杂度T(n)=f(n)≤ log2n =O(log2n)。 故时间复杂度为O(log2n)。
2.解
设T(n)为fac(n)的时间开销函数。显然T(1)=O(1)。①的时间开销为O(1),
//①
return 1;
else
return (n*f(n一个算法用不多于3n/2的平均比较次数,在数组A[1..n]中找出最大和最
小值的元素。 4.设A是一个线性表(a1,a2,……,an),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则在等概率的前提下, 平均插入一个元素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是多少?若元素插入在ai与ai+1之间(0≤i≤n-1) 的概率为 ,则平均每插入一个元素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又是多少?
) 天勤论坛( 天勤论坛( ) Ⅱ 2013 年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习题详解 年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习题详解Ⅱ 数据结构试读版
} 分析: 显然 n 为规模,基本操作为++i;s=s+i;i 与 s 都从 0 开始,假设循环执行 m 次结 束,则有 s1=1,s2=1+2=3,s3=1+2+3=6, ……,sm=m(m+1)/2(其中 sm 为执行到第 m 次的时候 s 的值),则有 m(m+1)/2+K=n,(K 为起修正作用的常数)由求根公式得:
即:
由此可知时间复杂度为: T(n)=O( )
说明:在计算时间复杂度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即对于相同的规模,因输 入序列不同会出现不同的时间复杂度,这时我们一般取最坏的情况下的输入序列(即使 得基本操作执行次数最多的序列)来计算时间复杂度。
操作系统复习笔记-个人总结
王慧娇老师 操作系统教程第四版 1300310129 赵生平 记
操作系统复习笔记 Read Me 第一章 概论 1.1 操作系统概观 1.1.2 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技术 1.1.3 操作系统定义和作用 1.1.4 操作系统功能和特性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和形成 1.2.1 人工操作阶段 1.2.2管理程序阶段 1.2.3多道程序设计与操作系统形成 1.2.4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中断码 ( 保存程序执行时当前发生的中断事件。) 中断屏蔽位 ( 指明程序执行中发生中断事件时,是否响应出现的中断事件。)
2.2中断
中断的概念
指程序执行过程中,遇到急需处理的事件时,暂时中止CPU上现行程序的运行,转去执 行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待处理完成后再返回原程序被中断处或调度其他程序执行的过 程。
核的属性: 内核是由中断驱动的 内核是不可抢占的 内核部分程序在屏蔽中断状态下执行 内核可以使用特权指令
第二章 处理机管理
2.1中央处理器
非特权指令
应用程序可以使用的指令 特权指令 特权指令是指只能提供给操作系统的核心程序使用的指令,如启动I/O设备、设置时钟、 控制中断屏蔽位、清主存、建立存储键,加载PSW
等待时转时间
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调度算法
必考
先来先服务(First Come First Served,FCFS) : 最简单的调度算法,按先后顺序进行调度 最短进程优先 (SJF) 进入系统的作业所要求的CPU时间为标准,总选取估计计算时间最短的作业投入运行。 最短剩余时间优先(Shortest Remaining Time First, SRTF) 新作业进入就绪状态,如果新作业需要的CPU时间比当前正在执行的作业的剩余CPU时 间短,SRTF强行赶走当前正在执行作业 响应比最高者优先(Highest Response Ratio First, HRRF) 饥饿现象不会发生
最新(统考02326)操作系统笔记资料
第一章引论第一节什么是操作系统(识记)1.计算机系统定义:是按用户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结果信心的系统2.计算机系统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3.硬件系统组成: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各种输入/输出设备二.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定义:是一种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其它软件提供支持的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的两个主要设计原则2.能使得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3.能使得计算机高效的工作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形成1.控制台:早期,程序的装入,调试以及控制程序的运行都是程序员通过控制台上的开关来实现2.原始汇编系统: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它不能直接在机器上执行,只有通过汇编语言解释程序把源程序转换成用机器指令序列表示的目标程序后才能在计算机上运行.3.设备驱动程序:是最原始的操作系统.是一种控制设备工作的程序4.管理程序:是初级的操作系统.是一种能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管理和调度的程序5.操作系统:采用了SPOOLING的处理形式SPOOLING又称”斯普林”.从本质上说,SPOOLING是把磁盘作为一个巨大的缓冲器.在一个计算问题开始之前,把计算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从读卡机或其它输入设备上预先输入到磁盘上读取程序和数据,同样,对于计算的结果也是先在磁盘上缓冲存放,待计算完成后,再从打印机上打印出该计算问题的所有计算结果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按照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进行分类,可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多机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等.其中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是基本的操作系统一批处理操作系统1.定义:用户为作业准备好程序和数据后,再写一份控制作业执行的说明书.然后把作业说明书连同相应的程序和数据一起交给操作员.操作员将收到一批作业的有关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等待处理,由操作系统选择作业,并按其操作说明书的要求自动控制作业的执行.采用这种批量化处理作业的操作系统称为批处理操作系统.2.分类●批处理单道系统:一次只选择一个作业装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运行.批处理多道系统:允许多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使中央处理器轮流的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要的外围设备3.批处理多道系统优点多道作业并行减少了处理器的空闲时间,既提高了处理器的利用率作业调度可以按一定的组合选择装入主存储器的作业,只要搭配合理作业执行过程中,不再访问低速的设备,而是直接从高速的磁盘上存取信息,从而缩短了作业执行时间,使单位时间内的处理能力得到提高作业成批输入,自动选择和控制i作业执行,减少了人工操作时间和作业交接时间,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吞吐率●分时操作系统1.定义:能使用户通过与计算机相连的终端来使用计算机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与计算机系统进行①系列的交互,并使得每个用户感到好像自己独占一台支持自己请求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具有这种功能的操作系统称为分时操作系统,简称分时系统2.分时技术:既把CPU时间划分成许多时间片,每个终端用户每次可以使用一个由时间片规定的CPU时间.这样,多个用户就轮流的使用CPU时间,如果某个用户在规定的一个时间片内还没有完成它的全部工作,这时也要把CPU让给其他用户,等待下一轮再使用一个时间片的时间,循环轮转,直至结束.3.分时系统主要特点:同时性.允许多个终端用户同时使用一个计算机系统独立性:用户在各自的终端上请求系统服务,彼此独立,互不干扰及时性:对用户的请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出应答交互性: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工作实时操作系统定义:能使计算机系统接受到外部信息后及时处理,并且在严格的规定时间内处理结束,再给出反馈信号的操作系统称为实时操作系统,简称为实时系统1.设计实时系统注意点要及时响应,快速处理实时系统要求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不强求系统资源的利用率第四节操作系统的发展1.单用户微机操作系统:是指早期的微型计算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每次只允许一个用户使用计算机2.网络操作系统:为计算机网络配置的操作系统称为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把计算机网络中各台计算机系统有机的联合起来,为用户提供一种统一,经济而有效的使用各台计算机系统的方法,可使各台计算机系统相互间传送数据,实现各台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以及网络中各种资源的共享3.分布式操作系统:为分布式计算机系统配置的操作系统称为分布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能使系统中若干计算机相互协作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或者说把一个计算问题可以分成若干个子计算,每个子计算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各计算机上并行执行4.多机操作系统:为多处理器系统配置的操作系统称为多机操作系统5.嵌入式操作系统:是指运行在嵌入式系统中对各种部件,装置等资源进行统一协调,处理和控制的系统软件(主要特点是微型化和实时性)第五节Unix操作系统简介1.诞生Unix的第一个版本version 1 是AT&TTA公司下属的Bell实验室里两位程序员Ken Thompson和Dennis Ritchie凭兴趣和爱好1969年在一台闲置的PDP-7上开发的.2.特点Unix是一个交互式的分时操作系统Unix系统的源代码公开第六节操作系统的功能1.操作系统的功能:(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来分)]处理器管理:对CPU进行管理存储管理:对主存储器进行管理文件管理:通过对磁盘进行管理,实现对软件资源进行管理设备管理:对各类输入.输出设备进行管理2.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使用接口程序员接口:通过”系统调用使用操作系统功能(开发者)操作员接口:通过操作控制命令提出控制要求.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简介第一节计算机系统结构一层次结构1.计算机系统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构成: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软件系统组成: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2.层次结构:最内层是硬件系统,最外层是使用计算机系统的人,人与硬件系统之间是软件系统.软件系统又依次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二.系统工作框架1.引导程序:进行系统初始化,把操作系统中的核心程序装入主存储器,并让操作系统的核心程序占用处理器执行.2.操作系统核心程序:完成自身的初始工作后开始等待用户从键盘或鼠标输入命令,每接受一条命令就对该命令进行处理第二节硬件环境一. CPU与外设的并行工作在现代的通用计算机系统中,为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均允许中央处理器和外设并行工作.当执行到一条启动外设的指令时,就按指令中给定的参数启动指定的设备,并把控制移交给输入/输出控制系统,由输入/输出控制系统控制外围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信息传送,外围设备独立工作,不再需要中央处理器干预,于是中央处理器可继续执行其它程序二. 存储体系1.寄存器: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用来存放处理器的工作信息.存取速度快,但造价高.●通用寄存器:存放参加运算的操作数.指令的运算结构等●指令寄存器:存放当前从主存储器读出的指令●控制寄存器:存放控制信息以保证程序的正确执行和系统的安全➢程序状态字寄存器:存放当前程序执行时的状态.➢中断字寄存器:记录出现的事件➢基址寄存器:设定程序执行时可访问的主存空间的开始地址➢限长寄存器:设定程序执行时可访问的主存空间的长度2.主存储器:以字节为单位进行编址.主存储器容量较大,能被处理器直接访问,但断电会丢失数据.3.高速缓冲存储器:也称cache,位于处理器和主存储器之间起到缩短存储时间和缓冲存储的作用4.辅助存储器:最常用的辅助存储器有磁盘和磁带.优点是容量大且能永久保存信息,但不能被中央处理器直接访问.三. 保护措施一般是硬件提供保护手段和保护装置,操作系统利用这些设施配合硬件实现保护1.指令分类●特权指令:不允许用户程序中直接执行的指令.如:启动i/o,设置时钟,设置控制器等●非特权指令:允许用户程序中直接执行的指令2.cpu工作状态●管态:可执行包括特权指令在内的一切机器指令.一般是操作系统程序占用中央处理器时,cpu处于管态●目态:不允许执行特权指令.一般是用户程序占用中央处理器时,CPU处于目态.3.存储保护:不同的存储管理方式有不同的实现保护方法,如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中:基址寄存器的值<=访问地址<=基址寄存器的值+限长寄存器的值第三节操作系统结构一设计目标●正确性:能充分估计和把握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使操作系统不仅能保证正确性,且易于验证其正确性●高效性:减少操作系统的开销从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尤其对常驻主存储器的核心程序部分更要精心设计●维护性:当系统发现错误或为提高效率而对算法进行调整等工作时,应使操作系统容易维护●移植性:移植性是指能否方便的把操作系统从一个硬件环境移植到另一个新的硬件环境之中.在结构设计时,应尽量减少与硬件直接有关的程序量,且将其独立封装.二. 操作系统的层级结构1.设计方法:无序模块法,内核扩充法,层次结构法,管理设计法等2.层次结构法:最大特点是把整体问题局部化.一个大型复杂的操作系统被分解成若干单向依赖的层次,由各层的正确性来保证整个操作系统的正确性.采用层次结构不仅结构清晰,而且便于调试,有利于功能的增加,删减和修改3.操作系统层次结构:处理器管理要对中断事件进行处理,要为程序合理的分配中央处理器的工作事件,它是操作系统的核心程序,是与硬件直接有关的部分,因而把它放在最内层.以后的各层依次存放的是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即:硬件-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主要优点:有利于系统的设计和调试➢主要困难:层次的划分和安排三 .Unix系统的结构1.Unix层次结构:内核层和外壳层●内核层:是unix操作系统的核心.它具有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进程管理以及为外壳层提供服务的系统调用等功能●外壳层:为用户提供各种操作命令和程序设计环境2.外壳层组成:由shell解释程序,支持程序设计的各种语言,编译程序,解释程序,使用程序和系统库等组成.其中其它模块归shell解释程序调用,shell解释程序用来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并进行执行.3.内核层组成:内核程序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按编译方式可分为:汇编语言文件,C语言文件和C语言全局变量文件.4.程序运行环境:用户态和核心态.外壳层的程序在用户态运行,内核层的程序在核心态运行.用户态运行的程序称为用户程序,核心态运行的程序称为系统程序(外壳层的用户程序在执行时可通过系统调用来请求内核层的支持)第四节操作系统与用户的接口一. 操作控制命令●联机用户:操作控制命令●批处理系统用户:作业控制语言,用来编制作业控制说明书二. 系统调用1.系统调用定义:既系统功能调用程序,是指操作系统编制的许多不同功能的供程序执行中调用的子程序.2.执行模式:系统调用在管态下运行,用户程序在目态下运行,用户程序可以通过”访管指令:实现用户程序与系统调用程序之间的转换.(访管指令本身是一条在目态下执行的指令)3.系统调用分类:文件操作类,资源申请类,控制类,信息维护类.第五节 Unix的用户接口一. shell命令1.注册和注销●注册:用户可通过login输入用户名和通过password输入口令,系统注册成功后在shell解释程序控制下,出现提示符(采用C shell 提示符:%)以交互方式为用户服务.●注销:输入logout或同时按下crtl +D键2.常见的shell命令➢Mkdir:请求系统建立一个新的文件目录➢Rmdir:请求系统删除一个空目录➢Cd:切换当前的工作目录➢Pwd:显示用户的当前目录➢Ls:显示用户一个目录中的文件名.➢Cp:复制一个文件➢Mv:对文件重新命名➢Rm:删除一个指定的文件➢Cat:显示用ascll码编写的文本文件➢More:分屏显示文件内容,按空格键显示下一屏3.后台执行的shll命令➢方法:在请求后台执行的命令末尾输入字符”&”.➢特点:Unix把一个程序转入后台执行后,不等该程序执行完就显示可以输入新命令的提示符.因此,允许多个任务在后台执行,也允许后台任务和前台任务同时执行4.shell文件●定义:用shell命令编辑成的文件称为shell文件●执行shell文件:csh shell文件名●把shell文件改成可执行文件:chmod+ x shell 文件名-以后就可直接在提示符后面直接输入文件名就可执行二 Unix系统调用1.常用的系统调用●有关文件操作的系统调用Create:建立文件 open:打开文件Read:读文件 write:写文件Close:关闭文件 link:链接一个文件Unlink:解除文件的链接 lseek:设定文件的读写位置Chmod:改变对文件的访问权限 rename:更改文件名●有关控制类的系统调用Fork:创建一个子进程 wait:父进程等待子进程终止Exit:终止子进程的执行 exec:启动执行一个指定文件●有关信号与时间的系统调用:Unix把出现的异常情况或异步事件以传送信号的方式进行Kill:把信号传送给一个或几个相关的进程Sigaction:声明准备接收信号的类型Sigreturn:从信号返回,继续执行被信号中断的操作Stime:设置日历时间 time:获取日历时间Times:获取执行所花费的时间2.trap指令:是unix系统中的访管指令3.系统调用程序入口表●作用:实现对系统功能调用程序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系统调用编号,系统调用所带参数个数,系统调用处理程序入口地址,系统调用名称.4.系统调用实现过程●步骤一:当处理器执行到trap指令时便形成一个中断事件.此时将暂停当前用户程序的执行,而由unix系统内核的”trap处理子程序来处理这个中断事件●步骤二:trap处理子程序根据trap指令中的系统调用编号查系统调用程序入口表,得到该系统调用所带的参数个数和相应的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然后,把参数传送到内核的系统工作区,再按处理程序入口地址转向该系统调用的处理程序执行●步骤三:当系统调用程序完成处理后,仍需返回到trap处理子程序,由trap处理子程序对被暂停的用户程序进行状态恢复等后续处理,再返回用户程序执行.第三章处理器管理一.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1.定义:让多个计算问题同时装入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并行执行,这种程序设计称为多道程序设计.这种计算机系统称为多道程序设计系统.2.注意事项●存储保护:必须提供必要的手段使得在主存储器中的各道程序只能访问自己的区域,避免相互干扰●程序浮动:是指程序可以随机的从主存储器的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程序被移动后,仍丝毫不影响它的执行(可集中分散的空闲区,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多道程序竞争使用处理器和各种资源时,多道程序设计的系统必须对各种资源按一定的策略进行分配和调度.二.为什么要采用多道程序设计1.程序的顺序执行:处理器和外围设备,外围设备之间都得不到高效利用2.程序的并行执行:让程序的各个模块可独立执行,并行工作,从而发挥外围设备之间的并行能力3.多道并行执行:在一个程序各个模块并行工作的基础上,允许多道程序并行执行,进一步提高处理器与外围设备之间的并行工作能力,具体表项在:●提高了处理器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外围设备资源.●发挥了处理器与外围设备之间的并行能力三.采用多道程序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可能延长程序执行时间:多道程序设计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增加单位时间的算题量.但是对每个计算问题来说,从算题开始到全部完成所需的计算时间可能要延长2.并行工作道数与系统效率不成正比;并不是并行工作的道数越多,系统的效率就越高,而要根据系统配置的资源和用户对资源的要求而定⏹主存储器空间的大小限制了可同时装入的程序数量⏹外围设备的数量也是一个制约条件⏹多个程序同时要求使用同一资源的情况也会经常发生第二节进程概述一.进程的定义1.程序:具有独立功能的一组指令或一组语句的集合,或者说是指出处理器执行操作的步骤2.进程:是指一个程序在一个数据集上的一次执行3.程序和进程的区别:程序是静态的文本,进程动态的过程.进程包括程序和数据集.二.为什么要引入进程1.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个程序被分成若干个可独立执行的程序模块,每个可独立执行的程序模块的一次执行都可看作一个进程,通过进程的同步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正确描述程序的执行情况:可以方便描述一个程序被执行多次时,各自的执行进度.三. 进程的属性1.进程的基本属性●进程的动态性●多个不同的进程可以包含相同的程序●进程可以并发执行●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等待态就绪态运行态2.进程的状态变化:运行态-等待态等待态-就绪态运行态--就绪态就绪态-运行态3.进程特性: 动态性,并发性,异步性第三节进程队列一. 进程控制块1.进程控制块作用:既PCB,是进程存在的标识2.进程控制块构成⏹标识信息:用来标识进程的存在和区分各个进程.进程名⏹说明信息:用于说明本进程的情况.包括:进程状态,等待原因,进程程序存放位置,进程数据存放位置⏹现场信息:用来当进程由于某种原因让出处理器时,记录与处理器有关的各种现场信息,包括:通用寄存器内容,控制寄存器内容,程序状态字寄存器内容⏹管理信息:用来对进程进行管理和调度的信息.包括进程优先级,队列指针二. 进程的创建和撤销1.进程创建:当系统为一个程序分配一个工作区(存放程序处理的数据集)和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后就创建了一个进程,刚创建的进程其状态为就绪状态(若执行过程中还缺少资源可以再将其转为等待状态).2.进程的撤销:当一个进程完成了特定的任务后,系统收回这个进程所占的工作区和取消该进程控制块,就撤销了该进程.3.原语:是操作系统设计用来完成特定功能且不可中断的过程,包括创建原语,撤销原语,阻塞原语,唤醒原语.三 . 进程队列的链接1.进程队列概念:为了管理方便,进程把处于相同状态的进程链接在一起,称为进程队列2.进程队列分类⏹就绪队列:把若干个等待运行的进程(就绪)进程按一定的次序链接起来的队列.⏹等待队列:是指把若干个的等待资源或等待某些事件的进程按一定的次序链接起来的队列.等待队列:是把若干个等待资源或等待某些事件的进程按一定的额次序链接起来的队列3.对列实现方法:只需将状态相同的进程控制块链接起来就可以.链接的方式包括单向链接和双向链接.4.队列管理:是指系统中负责进程入队和出队的工作⏹入队:是指一个进程进入到指定的队列➢从队首入队成为新的队首进程➢从队尾入队成为新的队尾进程➢插入到队列中某两个进程之间⏹出队:是指一个进程从所在的队列中退出,也存在三种情况第四节 unix系统中的进程一.unix进程的特点Unix中的进程执行用户程序时在用户态执行,执行操作系统程序时在核心态执行.在用户态执行的进程请求系统功能调用时,便转换到核心态执行操作系统程序,当一次系统调用结束时,该进程从核心态的执行返回到用户态执行用户程序二.Unix进程的组成1.进程控制块:⏹进程基本控制块:用来记录进程调度时必须使用的一些信息,常驻主存储器.把进程基本控制块的数据结构称为proc结构➢标识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分为实际用户标识号和设置用户标识号)和进程标识.➢有关进程非常驻主存部分的信息:用来建立信息在主存与磁盘之间传送.包括:非常驻主存部分的=所在的地址,长度和一些必要的指针.➢有关进程调度的信息:包括:进程状态,标志,优先数以及调度有关的其他信息.➢其它信息:用于管理和控制的信息,如进程扩充控制块的地址,进程共享正文段和共享主存段的管理信息,进程接收的信号.⏹进程扩充控制块:随用户程序和数据装入主存储器或调出主存储器.把进程扩充控制块的数据结构称为user结构.包括:标识,现场保护,主存管理,文件读写,系统调用,进程控制与管理等.2,正文段:是指Unix中可供多个进程共享的程序.系统中设置了一张正文表TEXT[],用来指正该正文段在主存和磁盘上的位置,段的大小和调用该正文段的进程数等钱情况3.数据段:包括进程执行的非共享程序和程序执行时用到的数据.⏹用户zhai区:是进程在用户态执行时的工作区,主要用于函数调用的参数传递,现场保护,存放返回地址,存放局部变量等.⏹用户数据区:存放进程执行中的非共享程序和用户工作数据.⏹系统工作区:➢核心zhai:是进程在核心态执行时的工作区,主要用于函数调用的参数传递,现场保护,存返回地址,存放局部变量等➢user区:存放进程扩充控制块.三 .Unix进程的状态运行状态,就绪状态,睡眠状态,创建状态,僵死状态.四.unix进程的创建和终止1.unix的进程树:0号进程(也称交换进程,是系统启动后unixde核心程序完成初始化后创建的第一个进程,在核心态运行.用来进行进程调度和让进程在主存与磁盘上进行交换-1号进程(页称初始化进程,由0号进程创建,在用户态运行,用来为终端用户请求注册时创建login进程-login进程(用来处理用户的登录过程,登录成功后创建shell进程-shell进程(等待用户输入命令).2.进程的创建:在unix中,除了0号进程和1号进程外,其他的进程总是使用系统调用fork来创建新进程,形成父子进程.子进程时父进程的一个印像,除了进程的状态,标识和时间有关的控制项外,全部复制父进程的。
吉林大学22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操作系统》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4
吉林大学22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操作系统》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请求页式管理方式中,首先淘汰在内存中驻留时间最长的帧,这种替换策略是()。
A.轮转法B.最近最少使用法C.先进先出法D.优先级调度参考答案:C2.通道一旦被启动就能独立于CPU运行,这样可使CPU和通道并行操作。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后,对于不同用户的文件,其文件名()。
A、应该相同B、应该不同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D、受系统约束参考答案:C4.对进程间互斥地使用临界资源最准确的描述是()。
A、互斥地进入临界区B、互斥地进入各自的临界区C、互斥地进入同一临界区D、互斥地进入各自的同类临界区参考答案:A5.在SPOOLing系统中,用户程序可以随时将输出数据送到输出井中,待输出设备空闲时再执行数据输出操作。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6.用户为每个自己的进程创建PCB,并控制进程的执行过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7.对进程间互斥地使用临界资源最准确的描述是()。
A.互斥地进入同一临界区B.互斥地进入各自的同类临界区C.互斥地进入各自的临界区D.互斥地进入临界区参考答案:D8.虚存容量的扩大是以牺牲CPU工作时间以及内、外存交换时间为代价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9.()是计算机和用户的交互接口软件。
A、主存B、辅存C、输入输出设备参考答案:C10.对临界资源应采取互斥访问方式来实现共享。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1.文件系统采用二级文件目录可以()。
A.解决不同用户间的文件命名冲突B.节省内存空间C.缩短访问存储器的时间D.实现文件共享参考答案:A12.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段。
A.管理信息B.程序C.数据D.信息存储参考答案:B13.UNIX系统中,文件存贮器的管理采用的是()。
A.空闲块表法B.成组连接法C.单块连接法D.位图法参考答案:B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天勤论坛_2014版《操作系统高分笔记》试读版
序欣看《2013版数据结构高分笔记》、《2013版计算机组成原理高分笔记》、《2013版操作系统高分笔记》、《2013版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2013年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习题详解Ⅰ(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2013年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习题详解Ⅱ(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6本辅导教材问世了,这对于有志考研的同学是一大幸事。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参考一下亲身经历过考研,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师兄们的经验,必定有益于对考研知识点的复习和掌握。
能够考上研究生,这是无数考生的追求,能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名牌大学的全国数一数二的计算机或软件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更是许多考生的梦想。
如何学习或复习相关课程,如何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练好过硬的实践本领,如何抓住要害,掌握主要的知识点并获得考试的经验,先行者已经给考生们带路了。
“高分笔记”的作者们在认真总结了考研体会,整理了考研的备战经验,参考了多种考研专业教材后,精心编写了系列辅导书。
“天勤计算机考研高分笔记系列”辅导教材的特点是:✧贴近考生。
作者们都亲身经历了考研,他们的视角与以往辅导教材不同,是从复习考研的学生的立场理解教材的知识点——哪些地方理解有困难,哪些地方需要整理思路,叙述处处替考生着想,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重点突出。
作者们在复习过程中做了大量习题,并经历了考研的严峻场面,对重要的知识点,考试出现频率高的题型都了如指掌。
因此,在复习内容的取舍上进行了精细的考虑,使得读者可以抓住重点,有效地复习。
✧分析透彻。
作者们在复习过程中对主要辅导教材的许多习题都深入分析并实践过,对重要知识点做过相关实验并有总结。
因此,解题思路明确,叙述条理清晰,对问题求解的步骤和结果的分析透彻,不但可以扩展考生思路,还有助于考生举一反三。
计算机专业综合基础考试已经考过4年,今后考试的走向如何,这可能是考生最关心的问题了。
我想,这要从考试命题的规则入手来讨论。
以清华大学为例,学校把研究生入学考试定性为选拔性考试。
os2012-期末试卷A答案
2012 ~2013 学年第1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操作系统原理1》(A卷共 5 页)(考试时间:2013年1月8日)一、单项选择题(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将答案填在题后的表格中,写在其他位置的答案无效!)1、中断扫描机构是()扫描一次中断寄存器。
A、每隔一个时间片B、每条指令执行周期内最后时刻C、每当进程释放CPUD、每产生一次中断2、若一个信号量的初值为3,经过多次P、V操作之后当前值为 -1,则表示等待进入临界区的进程数为()A、1B、2C、3D、43、考虑页面置换算法,系统有m个物理块供调度,初始时全空,页面引用串长度为p,包含了n个不同的页号,无论用什么算法,缺页次数不会少于()A、mB、pC、nD、min(m,n)4、操作系统为了管理文件,设计了文件控制块(FCB),文件控制块的建立是在调用()时。
A、create()B、open()C、read()D、write()5、总体上说,“按需调页”(Demand-Paging)是个很好的虚拟内存管理策略。
但是,有些程序设计技术并不适合于这适种环境。
例如()A、堆栈B、线性搜索C、矢量运算D、二分法搜索6、能否使用管程,主要取决于:A、程序员的编程技巧B、编程语言的编译器支持C、操作系统是否支持线程D、是否有相应硬件的支持7、弹出式线程的优点在于:A、没有历史,创建迅速B、安全性高C、执行效率高D、不需要操作系统内核支持线程8、把进程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为:A、重定位B、物理化C、逻辑化D、加载9、设备分配问题中,算法实现时,同样要考虑安全性问题,防止在多个进程进行设备请求时,因相互等待对方释放所占设备所造成的()现象。
A、瓶颈B、碎片C、系统抖动D、死锁10、主存与辅存间频繁的页面置换现象被称为()。
A、请求调页B、碎片整理C、系统抖动D、输入输出二、简答题(8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什么是系统调用(System call或称为System API)?简述一下系统调用的使用方法和执行过程。
2012年Linux期末总结(多人多次修补版)
Linux期末总结下面总结针对老师上课时勾画的重点,仅供参考。
时间有限,总结的比较仓促,大家发现有什么错误或者有需要补充的可以Q我,或者在群里给出补充和修改内容。
大家应该以书本为主。
第1,2章内核简介和从内核出发•linux内核与windows内核差异答:操作系统内核可以分为两大阵营:单内核和微内核(第三阵营是外内核,主要用在科研系统中,不做讨论)单内核:把内核从整体上作为一个单独的大过程来实现,同时也运行在一个单独的地址空间。
通常以单个静态二进制文件存于磁盘,具有简单和性能高的特点。
微内核:微内核并不作为一个单独的大过程来实现,相反,微内核的功能被划分成多个独立的过程,每个过程叫做一个服务器;通过消息传递处理微内核的通信。
(详细见中文版6页)Linux是单内核,windows是微内核。
差异分析大家自己看着办,从6页自己选择性填写。
•内核版本表示,各个位置上数的代表含义答:linux内核有两种:稳定和处于开发中的。
上图中:第一个数字是版本号,第二个数字是从版本号,第三个数字是修订版本号,第四个数字可选,表示稳定的版本号。
从第二个数字的奇偶性可以判别该内核是稳定版还是开发版,奇数表示开发版,偶数表示稳定版。
6表示是稳定版,而该稳定版本号是1.•内核编译,编译完成后生成的镜像文件名称答:linux实验课不止一次用到内核编译,在这我简单说明下:先到官网下载一个linux版本的源代码,tar 命令解压,如tar xvjf linux-x.y.z.bz2.各参数含义:-x:解压,-v:显示所有过程,-j:有bz2属性的,-f:使用档案名字,切记,这个参数是最后一个参数,后面只能接档案名。
解压后进入相应解压文件目录,进行编译前的相关配置及清理工作。
使用一种内核编译方法,其中自动精简内核编译配置make localmodconfig适合于新手。
开始编译sudo make-kpkg clean ;make-kpkg --initrd --append-to-version=-xxx kernel_image。
2014计算机考研高分笔记习题详解(操作系统科目)试读版
第
3章
内存管理
A.地址连续 B.若干地址不连续 C.若干连续的帧 D.若干不连续的帧 20.分页管理中,页表的起始地址存放在( ) 。 A.内存 B.页表 C.快表 D.页表寄存器 21.系统“抖动”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 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交换信息量过大 C.内存容量不足 D.请求页式管理方案 22.在计算机系统工作期间,长驻主存储器的是( ) 。 A.应用程序 B.操作系统的核心程序 C.引导程序 D.操作系统 23.下面算法中不属于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的页面调度算法的是( ) 。 A.先进先出调度算法 B.最近最少使用调度算法 C.优先数调度算法 D.最近最久未使用调度算法 24.在存储管理方案中,可用上、下限地址寄存器存储保护的是( ) 。 A.页式管理 B.段式管理 C.固定分区管理 D.段页式管理 25.下列关于内外存的存储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簇(cluster)可由若干块(block)组成 B.一块可由若干簇组成 C.一页(page)可由若干块组成 D.一块包含若干页 26.下面关于存储管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存储保护的目的是限制内存的分配 B.在内存大小为 M、用户个数为 N 的分时系统中,每个用户占用 M/N 大小的内存空间 C.在虚拟内存系统中,只要磁盘空间无限大,作业就能拥有任意大的编址空间 D.实现虚拟内存管理必须有相应的硬件的支持 27.下列存储管理方案中,可采用覆盖技术的是( ) 。 A.单一连续存储管理 B.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C.段式存储管理 D.段页式存储管理 28.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表内容如下表。若页的大小为 4KB,则地址转换机构将 逻辑地址 0 转换成的物理地址为( ) 。 页号 物理块号 A.8192B B.1024B 0 2 C.2B D.1B 1 0 29.对重定位存储管理方式,应( ) 。 2 8 A.在整个系统中设置一个重定位寄存器 B.为每道程序设置一个重定位寄存器 3 11 C.为每道程序设置两个重定位寄存器 D.为每道程序和数据都设置一个重定位寄存器 30.采用段式存储管理时,一个程序如何分段是在( )时决定的。 A.分配主存 B.用户编程 C.装作业 D.程序执行
12级《实用操作系统》(A卷及答案)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3-2014(2)期末考试试卷(A卷)课程名称:《实用操作系统》考试日期:2014 年7月2日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考试形式:(闭卷)班级:学号:姓名:成绩: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教师签字一、判断题(本题满分10分,每题1分,共含10道小题。
)(填答案处,答案不填在此处不给分。
正确,错误)[1][2][3][4][5][6][7][8][9][10]1.创建进程时,需要在内存中建立程序副本。
2.操作系统通过PCB记录文件在磁盘上的存储位置。
3.操作系统的内核通常运行在核心态,用户程序在用户态下运行。
4.现代操作系统,阻塞、挂起、排队,都是针对线程的的,而不是针对整个进程的。
5.在解决互斥问题时,V操作用于请求一个资源,P操作用于释放一个资源。
6.在页式存储管理机制下,操作系统为一个进程分配的内存通常是连续的。
7.在虚拟存储器技术下,操作系统会将一部分程序页面调入内存(称为主存),而在硬盘上开辟一个空间(称为辅存)存放剩余的页面。
8.在虚拟存储管理中,可变分配、局部置换的置换策略是:当某进程待访问的页面不在主存,如果需要将主存中的某页置换到辅存时,可以在主存中选择任意进程的页换出。
9.操作系统安排文件向磁盘上存储时,连续的文件块可能被存储在磁盘上不连续的磁盘物理块中。
10.信号量初值可以为负值。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10分,每空1分,共含10道小题)(填答案处,答案不填在此处不给分)1.为了实现互斥,程序中的临界区需要使用[1] 函数和[2] 函数在两端进行控制。
2.如果操作系统在运行某个进程时发现该进程申请访问一个已被占用的外设资源时,会阻塞该进程,把该进程的状态由运行态改为[3] 。
3.CPU中负责指明下一跳待执行指令的寄存器是[4] 。
4.不经过CPU而直接在外部设备与内存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模式,被称为[5] 访问模式。
5.静态地址重定向是在程序[6] 的时候进行的,动态地址重定向是在程序指令[7]的时候进行的。
天勤论坛习题集_计算机组成原理
天勤论坛( ) 天勤论坛( )
Ⅰ 2013 年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习题详解 年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习题详解Ⅰ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读版
A.CPU 主频是指 CPU 系统执行指令的频率,CPI 是执行一条指令平均使用的频率 B .CPI 是执行一条指令平均使用 CPU 时钟的个数, MIPS 描述一条 CPU 指令平均使用 CPU 时钟数 C.MIPS 是描述 CPU 执行指令的频率,MFLOPS 是计算机系统的浮点数指令 D.CPU 主频指 CPU 使用的时钟脉冲频率,CPI 是执行一条指令平均使用 CPU 时钟数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计算机的机器字长是指数据存储与运算的基本单位 B.寄存器由触发器构成 C.计算机中一个字的长度都是 32 位 D.磁盘可以永久性存放数据和程序 下列关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和数据字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者在数值上总是相等的 B.三者在数值上总是不等的 C.存储字长是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D.数据字长就是 MDR 的位数 当前设计高性能计算机的重要技术途径是( ) 。 A.提高 CPU 主频 B.扩大主存容量 C.采用非冯·诺依曼 D.采用并行处理技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I.在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中,会计电算化属于科学计算方面的应用。 II.决定计算机计算精度的主要技术是计算机的字长。 III.计算机“运算速度”指标的含义是每秒钟能执行多少条操作系统的命令。 IV.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计算机的运算部件和控制部件做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 上,这样的一块芯片叫单片机。 A.I 和 III B.II 和 IV C.II D.I、III 和 IV 在下列计算机的存储部件中,CPU 不能直接访问的是( ) 。 A.主存储器 B.辅助存储器 C.寄存器 D.Cache ) 。 Pentium II 450 处理机的 CPI 为 0.5,其运算速度为( (注:Pentium II 后的数字 450 表示其主频为 450MHz) A.225MIPS B.450MIPS C.900MIPS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 ) 。 CPU 主频为 1.2GHz 的计算机与 CPU 主频为 1.0GHz 的计算机相比, A.前者运算能力强 B.后者运算能力强 C.两者运算能力一样强 D.两者运算能力强弱无法判断 设有微机 A 和 B 片内逻辑电路完全相同,微机 A 的主频为 1GHz,微机 A 的平均指令执 行速度为 20MIPS,微机 B 的主频为 0.8GHz,则微机 B 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为( ) 。 . . . . A 4MIPS B 8MIPS C 16MIPS D 20MIPS 系统中所有的信息都是由一串位表示的,区分不同数据对象的唯一方法是( ) 。 A.数值范围 B.数据对象特有的标志位 C.上下文 D.无法区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章外部排序(2012版《数据结构高分笔记》更新补丁)
·外部排序简介
所谓外部排序,即对外存中的数据进行排序(相对于内部排序而言),也可以说是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排序。
有了内部排序算法,为什么还要外部排序?因为文件太大,内存放不下。
外排做法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将内存作为工作空间来调整外存中数据的位置。
具体可以分成以下三个要点:
①文件在外存中的组织;
②文件在内存中的排序;
③文件在内外存之间的交换。
说明:本补丁是2012年数据结构考研大纲新增内容,虽然知识点不多,但由于第一年被列入考试范围,所以大家要重视。
·归并排序法
归并排序法是外排序中最常用的方法,分为两个执行阶段。
第一阶段:将文件中的数据分段输入到内存中,在内存中用内排序方法对其分类,这样排序完的文件段称作归并段,然后将其写回外存中而在外存中形成了许多初始归并段。
第二阶段:对这些初始归并段采用某种归并方法,进行多遍归并,最后在外存上形成整个文件的单一归并段,也就完成了这个文件的外排序。
说明:外排序中的归并排序法和内排序中的归并法是类似的,都是由小单元逐渐归并成单元的过程,注意对比,加深理解。
归并排序算法分两个阶段:
1.初始归并段的形成
其过程是根据缓冲区大小,由文件输入(由外存读入内存)记录,当记录充满缓冲区后,选择最小的(以递增排序为例)记录输出(由内存写出到外存),其空缺位置由下一个输入记录来取代,输出的记录成为当前初始归并段的一部分。
如果新输入的记录不能成为当前生成的归并段的一部分,即它比生成的当前部分归并段最大的记录要小(如例1中的关键字11,比15要小,不可能出现在当前归并段中),它将等待生成下一个归并段时提供选择。
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到所有新输入的记录关键字都小于最后输出记录的关键字时(如步骤9中的所有关键字都比83小,则以83为结尾的归并段生成完毕),就生成了一个初始归并段。
接着继续生成下一个归并段,直到全部记录都处理完毕为止。
下面通过例题来具体说明一下。
例1.设输入文件的各个记录的关键字为:
15,19,04,83,12,27,11,25,16,34,26,07,10,90,06, ... ...
假设内存缓冲区可容纳4个记录,成初始归并段。
如下表所示,给出了生成初始归并段过程中各步的缓冲区内容和输出结果。
步
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缓冲区内容15 15 15 11 1111111111 11 11 06 ......
19 19 19 19 25161616
16 16 16 16 ......
04 12 27 27 2727342626 26 26 26 ......
83 83 83 83 8383838307 10 90 90 ......
输出结果
04 12 15 19 25 27 34 83 07 10 11 06 ... ...
所生成的第一初始归并段所生成的第二初始归并段
... ...
初始归并段生成过程表(表中下划线数字即为生成下一归并段的候选数字)
2. k路归并
有了m个初始归并段(都是有序段),便可以进行k路归并了,即将k个初始归并段
归并产生一段,这样,m个初始归并段产生多个这样的段,然后对这些段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归并,如此往复,直到归并成一个段为止,这个段就是最后生成的归并段。
例2.一个文件,含有10000个记录,通过1.1中介绍的方法,得到10个初始归并段R1... R10,其中每一个段都含有1000个记录。
外存上的信息读/写是以物理块为单位进行的,假设每个物理块可以容纳200个记录,则每一趟归并需要进行50次读和50次写,4趟归并加上内部排序所需要进行的读/写使得在外排序中总共需要进行500次读/写。
对初始归并段做两两归并:
R1,R2 R3,R4 R5,R6 R7,R8 R9,R10 R1’ R2’ R3’ R4’ R5’
R1” R2” R3”
R1’’’ R2’’’
R1’’’’(有序文件)
每次都由m个归并段得到个归并段,这种归并方法称为2-路归并。
若对上例进行5-路归并则有:
R1,R2,R3,R4,R5 R6,R7,R8,R9,R10
R1” R2”
R1’’’(有序文件)
·归并排序时间复杂度分析
m个初始归并段进行k路归并,归并的遍数为。
为
理的时间,而归并遍数为,所。
图1
(2)第一次比较胜出者5与第三个叶子结点10比较,10为败者,5为胜者,因而10替换到5的位置,5作为胜者向上一级比较,如图2
图2
(3)同理,依次比较其他各叶子结点,最终得到第一棵败者树为:
图3
K路归并的败者树的深度⎡log2k⎤在每次调整查找下一个具有最小关键字记录时,最多做⎡log2k⎤次关键字比较。
因此,利用败者树在K个记录中选择最小者,时间复杂度为O(log2k)。
说明:败者树和其他选择树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比如之前堆排序中的堆。
做法都是先用一个较大的时间复杂度将待排元素建成一棵满足一定要求的树,然后就可以从中取出一个满足要求的元素,并将新来的元素放在刚取出元素的位置上;这样只会在一点上对树的结构造成破坏而不会造成全局的破坏,因此只需花较小的时间复杂度进行局部调整即可将被破坏的结构恢复正常,无需从新建树。
局部调整即可恢复结构从而降低时间复杂度,这就是选择树的精髓。
数据结构就是这样,其实各种乱七八糟的结构都是表象,浮云,其背后的本质就那么一点,懂了这个之后,数据结构学习就会很轻松,最后祝大家考研愉快。
习题心选:
一、选择题:
1.外排序是指()
A.在外存上进行的排序方法。
B.不需要使用内存的排序方法。
C.数据量大,需要人工干预的排序方法。
D.排序前后数据在外存,排序时数据调入内存的排序方法。
2.文件有m个初始归并段,采用k路归并时,所需的归并遍数是()
A.log2k
B.log2m
C.log k
m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缓冲区内容10 12 13 21 21 21 16 16 16 16 20 20 20 20 20 8 8 8
15 15 15 15 30 30 30 30
25 25 25 25 25 25 25 10 10
输出结果10 12 13 15 20 21 25 30 8 10 16
第一初始归并段第二初始归并段
本题简单,每次从缓冲区中选出最小且比当前归并段最大的元素还要大的输出,空出来的位置读入新的关键字(参照例1 解法)。
2.答:内部排序中的归并排序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归并排序,辅助空间为O(n)。
外部归并排序是将外存中的多个有序子文件合并成一个有序子文件,将每个子文件中记录读入内存后的排序方法可采用多种内排序方法。
外部排序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读写外存的次数,即归并的趟数。
因为归并的趟数s=⎡log k m⎤,其中,m是归并段个数,k是归并路数。
增大k和减少m 都可减少归并趟数。
应用中通过败者树进行多(k)路平衡归并和置换-选择排序减少m,来提高外部排序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