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案例分析材料(一)
民商法案例分析材料(一)

参考条文:合同法第52条,第36条,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9条,物权法第42条
9、物权的确认
案情:原告水产公司因为政策原因,由其办公室主任李保国(被告)出面,以其个人名义、以公款购买两辆名牌轿车。车辆登记在李保国名下。不久,李保国下海经商,将这两辆车带走,一辆自用,一辆以1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章某(被告)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在转让时,李明确表示该车是系个人购买,并出示了有关的权利凭证。水产公司得知后,主张二车的物权,并要求二被告返还两车。
6、不动产的二重买卖
案情:被告李张系夫妇,计划出售其房产一套。某年初,张某去外地出差。在此期间,陈某经人介绍找到李某,就房产转让达成协议,计价100万元。遂后陈某如约转账50万元给李某,李某也将钥匙交给陈某,陈某于次日即搬入并进行了价值20万元的装修。因为房产证在张某办公室里,双方约定在年中张某返回后再行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同时支付另50万元。然而在张某返回后,因为房价上涨,张某要求应当增加20万元才能过户。陈某拒绝。于是张某以120万元价格将此房卖给了王某,并与之办理了过户手续。陈、王、张李遂起争议。
民商法案例分析材料(一)
民商法案例分析材料(一)
1、一房二卖案
案情:被告张小林欠原告李明150万元,逾期未还。李明得知张小林有房产一栋,登记在其名下,已经租借给付他人。李明起诉到法院,请求张小林以房产抵偿债务。张小林提出:该房产已在数月前作价120万元,卖给第三人陈某。双方已经签订正式书面合同,而且已经将钥匙交付给陈某,双方正在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张小林已将售房所得120万元用来偿还其他债务。原告李明认为:该房产市值应当至少应当在200万元以上,而被告却仅以120万元销售,并且所得款项用于他处,因此明显具有逃避债务的目的。于是,请求法院追加陈其为第三人,并判决陈某将房产交付给付自己。陈某拒绝。
法学专业材料分析与案例分析示范

材料分析材料1:由于强调形式平等的民商法不能对处于弱者地位的消费者给予倾斜性的保护,以求得实质上的平等,从而也不能有效地解决“信息偏在”等问题,因此,只能在传统的民商法外去寻求解决途径,只能运用“看得见的手”予以调整。
材料2: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材料3: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国家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因。
2、材料3的赔偿责任与一般的损害赔偿责任有何区别?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做此规定有何意义?答案:1、材料1的观点表明,由于交易信息偏在于经营者一方,因而经营者与消费者双方实质上是不平等的,传统的民商法无法有效解决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只能运用国家干预的手段,即借助经济立法来加以解决,已达到实质公正。
国家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第一,从人权法的理论上说,消费者权利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生存权的总要组成部分。
第二,从传统经济理论上说,经营者通常以利润最大化为基本目标,而消费者则通常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从而导致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出现信息偏在的问题,以及企业的垄断、不正当竞争等问题,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导致市场失灵。
第三,从法学理论上看,近代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与传统民商法的发展相适应的,它促进了私法的发达;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一系列新兴经济关系的产生,使传统的民商法难以进行全面、有效的调整,因此,必须由经济法等来弥补传统民商法的不足,从而使经济法、社会法等现代法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当代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在近代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民商法来实现的,但现代社会,由于市场本身已不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由于强调形式平等的民商法不能对处于弱者地位的消费者给予倾斜性的保护,以求得实质上的平等,从而不能有效地解决“信息偏在”等问题,因此,只能在传统的民商法以外去寻找解决途径,这一有效途径就是利用国家干预手段,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来保障消费者权益。
法律民商法案例题(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三,男,35岁,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
被告:李四,男,30岁,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
第三人:王五,男,28岁,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
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张三、李四、王五分别持有该公司30%、40%、30%的股份。
公司成立初期,张三、李四、王五三人关系融洽,共同经营公司。
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三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
2018年,张三因个人原因需要资金周转,欲将其持有的30%股权转让给李四。
双方经协商一致,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张三将其持有的30%股权转让给李四,股权转让价格为300万元。
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后,李四支付了300万元股权转让款,但未办理股权转让登记手续。
2019年,王五认为张三将其股权转让给李四违反了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张三与李四之间的股权转让协议无效,并要求张三将其持有的30%股权转让给自己。
二、争议焦点1. 张三与李四之间的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2. 王五是否有权要求张三将其持有的30%股权转让给自己?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四、案例分析(一)张三与李四之间的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本案中,张三与李四之间的股权转让协议是在公司内部股东之间进行的,且张三已将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并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符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因此,张三与李四之间的股权转让协议有效。
(二)王五是否有权要求张三将其持有的30%股权转让给自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法律考试民商法案例题分析

法律考试民商法案例题分析在法律考试中,民商法案例题是常见的题型之一。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案例材料,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民商法案例题的考点,并给出解题技巧和指导。
一、合同法案例题分析合同法是民商法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合同法案例题。
例如,某次考试中出现了以下案例:某甲与乙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约定甲租赁乙的房屋一年,每月租金为2000元。
然而,租赁期满后,甲发现房屋存在严重的水漏问题,导致居住环境恶劣。
甲要求终止合同并要求乙退还已支付的租金。
乙却表示,租赁合同并未约定房屋的质量问题,因此不应承担责任。
这个案例涉及到合同的解除和租赁的质量问题。
考生在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合同的成立和效力:考生需要分析甲与乙之间的租赁合同是否成立,是否满足合同的要件,例如合同的形式、内容等。
2. 合同的解除:考生需要分析甲是否有权解除合同,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例如合同中是否约定了房屋质量问题,是否属于合同履行中的重大缺陷等。
3. 违约责任:考生需要分析乙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应承担责任,应该退还甲已支付的租金吗?解题技巧: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应该首先明确合同的成立和效力,然后分析合同是否存在违约行为,最后根据法律规定判断违约责任和解除合同的依据。
二、侵权法案例题分析侵权法是民商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考试中常见的考点。
例如,某次考试中出现了以下案例:甲在驾驶汽车时,因疏忽大意导致与乙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乙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乙要求甲承担赔偿责任。
甲却辩称,事故发生时乙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因此应该承担部分责任。
这个案例涉及到交通事故中的赔偿责任和责任比例的问题。
考生在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侵权行为:考生需要分析甲是否存在疏忽大意的侵权行为,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2. 赔偿责任:考生需要分析甲应该承担的赔偿责任范围,包括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的赔偿。
民商法案例分析

民商法案例分析民商法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法律领域,涉及到了众多的法律关系和权益保护。
通过对于民商法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民商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并且对于如何更好地运用民商法来保护自身权益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一、案例介绍某市有两家公司,甲公司和乙公司,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笔货物买卖合同。
合同规定,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一批商品,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同时规定,如果因为甲公司的违约导致乙公司损失的,甲公司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甲公司并未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和数量向乙公司提供商品,导致了乙公司的重大损失。
二、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涉及到了货物买卖合同和违约责任等民商法问题。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双方应当诚实守信地履行合同义务。
如果一方违约,导致另一方损失,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这个案例中,甲公司未能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和数量提供商品,已经构成了违约行为。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甲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赔偿乙公司的损失。
然而,在实践中,确定违约责任的大小和赔偿金额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例如,甲公司的违约程度、乙公司的损失情况、双方在合同中的约定等等。
这些因素需要在法庭上进行举证和辩论,以确定最终的赔偿金额。
三、结论和建议通过对这个民商法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民商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合同法是保障合同双方权益的重要法律,任何一方都应当遵守合同法的规定。
在出现违约情况时,守约方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在处理民商法案件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确定最终的判决结果。
为了更好地运用民商法来保护自身权益,建议企业和个人在签订合同时要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对于违约情况要有充分的预见和应对措施。
在出现纠纷时,应当及时寻求法律帮助和支持,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在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中,民商法的发展与完善一直受到广泛的。
案例检索报告_法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法律在实际案件中的应用,提高法律实践能力,我们选取了以下几个典型案例进行检索和分析。
二、案例选取1. 案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2. 案例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规定3. 案例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股东权益保护的规定4. 案例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盗窃罪的规定三、案例检索与分析1. 案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1)案例简介某公司(甲方)与某供应商(乙方)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甲方购买乙方的一批货物。
合同履行过程中,乙方未能按时交付货物,导致甲方遭受经济损失。
甲方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3)案例分析本案中,乙方未能按时交付货物,构成违约。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乙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赔偿甲方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
2. 案例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规定(1)案例简介某小区居民甲在小区内行走时,被邻居乙的狗咬伤。
甲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承担侵权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九条规定:“因他人侵权造成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案例分析本案中,乙的狗咬伤甲,侵犯了甲的人身权益。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乙应承担侵权责任,包括赔偿甲的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3. 案例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股东权益保护的规定(1)案例简介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甲认为公司董事乙滥用职权,损害了其合法权益。
甲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承担赔偿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股东有权要求公司对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请求公司赔偿损失。
民商法案例分析

民商法案例分析在民商法中,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的适用和实际操作。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几个典型的民商法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合同法的。
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为一年。
在租赁期内,甲方要求提前解除合同,乙方不同意。
甲方认为自己有权提前解除合同,乙方则认为甲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租期履行到期。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甲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租期履行到期,除非双方经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合同,否则甲方不能擅自提前解除合同。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当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侵权责任法的。
甲方在驾驶汽车时因操作不慎导致撞伤了行人乙方,乙方因此受伤并住院治疗。
乙方要求甲方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甲方因操作不慎导致了乙方的人身损害,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并赔偿乙方的医疗费、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等。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因为自己的过失而给他人造成损失。
第三个案例是关于公司法的。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共同开发一款新产品,并分享利润。
在合作过程中,甲公司未按约定向乙公司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持,导致合作项目无法顺利进行,最终失败。
乙公司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甲公司未按约定向乙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构成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乙公司因此遭受的损失。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商业合作中,双方应当诚实守信,履行合同义务,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民商法的具体适用和实际操作,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守法合规的好公民。
常见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法律案例层出不穷,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选取几个常见的法律案例进行剖析,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法律知识普及。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故意伤害案基本案情:被告人张某与被害人李某因邻里纠纷发生争执,张某持刀将李某刺伤,致其重伤。
经鉴定,李某伤情构成重伤二级。
法律分析:(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本案中,张某故意伤害李某,致其重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法律规定,应对张某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案例二:交通肇事案基本案情:被告人王某酒后驾驶机动车,与行人赵某相撞,致赵某死亡。
经鉴定,王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
法律分析:(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本案中,王某醉酒驾驶机动车,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根据法律规定,应对王某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 案例三:合同纠纷案基本案情: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货物。
合同履行过程中,乙公司未按约定时间交付货物,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本案中,乙公司未按约定时间交付货物,构成违约。
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继续履行合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要求乙公司赔偿损失。
年度法律案件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2021年度我国法律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案件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法律实践、理论研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参考。
报告选取了以下五个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涵盖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等多个领域。
二、案例一:张某某与李某某离婚纠纷案一、案情简介张某某与李某某于2019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2021年,张某某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为由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二、案件分析本案中,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双方的婚姻基础、婚后感情、子女抚养问题等因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法院判决准予张某某与李某某离婚,并依法处理了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
三、案件启示本案反映了我国民法典在婚姻家庭领域的适用,强调了婚姻自由、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原则。
同时,也提示当事人应充分重视婚姻家庭关系,珍惜家庭和睦。
三、案例二:王某与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案一、案情简介王某与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购房合同,约定购买该公司开发的某住宅。
交付房屋后,王某发现房屋存在质量问题,遂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协商解决。
双方未达成一致,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分析本案中,法院认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法院判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退还王某购房款,并赔偿相应损失。
三、案件启示本案体现了我国合同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作用,提醒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提高产品质量,切实履行合同义务。
四、案例三:张某故意伤害案一、案情简介张某与邻居李某因邻里纠纷发生争执,张某持刀将李某刺伤。
经鉴定,李某的伤势构成轻伤二级。
二、案件分析本案中,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认定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
三、案件启示本案反映了我国刑法在打击故意伤害犯罪方面的坚定决心,提醒人们应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合法权益。
法律案例分析书本(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方)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方购买乙方生产的1000台设备,总价款为500万元。
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交货期限、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
合同签订后,甲方按照约定向乙方支付了100万元预付款。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了纠纷。
二、案例分析1. 案件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乙方是否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交货义务;(2)甲方是否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尾款;(3)双方是否承担违约责任。
2. 案件分析(1)乙方是否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交货义务根据合同约定,乙方应在合同签订后30日内完成设备生产并交付甲方。
然而,在合同履行期间,乙方未能按照约定时间完成设备生产,导致甲方无法按期使用设备。
经查,乙方未能履行交货义务的原因是生产设备出现故障,导致生产进度延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乙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交货义务,构成违约。
(2)甲方是否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尾款根据合同约定,甲方应在乙方交付设备后10日内支付剩余尾款。
然而,在乙方未能按时交付设备的情况下,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尾款。
经查,甲方未支付尾款的原因是认为乙方违约,故拒绝支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但甲乙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
(3)双方是否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上述分析,乙方未能履行合同约定的交货义务,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尾款,也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三、案例分析结论1. 乙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并赔偿甲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2. 甲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尾款,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
3. 双方应加强沟通,共同协商解决纠纷,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法律专业毕业答辩技巧案例分析

法律专业毕业答辩技巧案例分析一、引言在法律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毕业答辩是每位学生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
毕业答辩不仅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展示自己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机会。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法律专业毕业答辩的技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广大法律专业学生顺利通过毕业答辩。
二、答辩前的准备工作在参加毕业答辩之前,学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所选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其次是整理答辩材料,包括开题报告、论文撰写、PPT制作等,确保内容完整、清晰。
此外,还需要进行模拟答辩练习,提前预演整个答辩过程,熟悉自己的发言节奏和表达方式。
三、案例一:刑法专业毕业答辩小明是一名刑法专业的学生,他选择了《盗窃罪构成要件及适用》作为毕业答辩课题。
在答辩过程中,小明首先介绍了盗窃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典型案例,引起了老师们的兴趣。
接着,他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盗窃罪构成要件的适用情形,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在回答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时,小明沉着冷静,条理清晰地回应每一个问题,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
最终,小明成功通过毕业答辩,并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四、案例二:民商法专业毕业答辩小红是一名民商法专业的学生,她选择了《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作为毕业答辩课题。
在答辩中,小红系统地阐述了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她还通过调查数据和案例分析,展示了自己对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在与老师们互动时,小红表现得自信大方,语言流畅清晰,给人留下了良好印象。
最终,小红成功通过毕业答辩,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五、总结与建议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法律专业毕业答辩中,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
在准备阶段,要认真钻研课题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答辩过程中要保持冷静沉着,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在与老师们互动时要展现自信和自信。
法律热点案件分析民商法(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商法领域的问题日益突出,合同纠纷案件更是层出不穷。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合同纠纷案件为例,从民商法视角进行分析。
案件简介: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方)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甲方向乙方购买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约定甲方应在收到货物后10日内支付货款。
然而,在货物交付后,甲方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货款。
乙方多次催收无果,遂将甲方诉至法院。
二、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在于:甲方是否应当履行合同义务,支付货款?三、法律分析(一)合同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本案中,甲乙双方签订的购销合同符合合同法规定的有效要件,即: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因此,本案中的合同是有效的。
(二)合同履行1. 甲方是否应当履行合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本案中,甲乙双方签订的购销合同约定甲方应在收到货物后10日内支付货款。
甲方在收到货物后,应当按照约定履行支付货款的义务。
2. 甲方拒绝支付货款的理由是否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甲方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货款,但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拒绝支付货款的理由成立。
因此,甲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三)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甲方未按照约定支付货款,已构成违约。
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支付货款及违约金。
四、判决结果法院审理后认为,甲乙双方签订的购销合同有效,甲方应按照约定履行支付货款的义务。
甲方拒绝支付货款的理由不成立,已构成违约。
民商法案例

民商法案例一.甲、乙系同事关系,交往较深,一日,乙因其妻重病住院治疗,甲同乙一同前往医院,因尚差住院费8000元,甲便替乙垫付,数月后,乙拿8000元归还甲,甲说:“你现在比较困难,你先用着,以后再说。
”乙表示感谢。
四年过后,甲、乙之间因工作发生口角,甲要求乙归还欠款8000元,乙认为此笔钱甲已经赠给乙,所以不予归还,同时认为,诉讼时效已过。
问:甲、乙之间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是什么?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变更?甲是否有权请求乙归还此笔欠款,乙是否应归还?II A被法庭宣布死亡,他的父亲B、妻子C和儿子D分割了他的遗产。
B病逝后,丁代伟继承了B的部分遗产。
再婚后,C和E在一起车祸中丧生。
丁和e分享了C的遗产。
现在又出现了一位法官,法院取消了死亡宣告。
甲方是否有权要求D和e归还其财产?它的范围是什么?三.渔民赵某于1992年出海打鱼,遇风浪一直未归。
1998年其妻钱某不得已向法院申请宣告其死亡。
赵某有两个孩子,分别为赵甲、赵乙,赵某夫妇有房屋6间,渔船一条(已经随赵某失踪而灭失了),摩托车一辆。
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后,赵某留下的遗产开始继承。
房屋一间由其父亲继承,其余财产均由钱某和赵甲、赵乙继承。
赵某死后,钱某生活十分困难,1999年,钱某将摩托车卖给了同村的孙某。
后迫于生活压力,钱某又将赵乙送给李某夫妇作为养子。
2000年,钱某改嫁给周某。
这件事情让赵某的父亲无法理解,经劝阻无效后,向法院提出要求自己作为赵甲的监护人,理由是钱某作为赵甲的监护人对其不利。
不久,周某死亡。
2001年,赵某回来了,原来当时被海风刮到a国,失去记忆,现被送回。
请回答下列问题:(1)赵家的父亲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改变对赵家的监护权吗?为什么?(2)赵有权要求他父亲归还他继承的房子吗?为什么?(3)赵有权要求孙归还摩托车吗?为什么?(4)如果钱某对赵某仍然有感情,赵某与钱某的婚姻关系能否自动恢复?为什么?(5)赵有权要求李和他的妻子终止他们与赵毅的收养关系吗?为什么?四.案情:2021年元月,甲、乙、丙共同设立一合伙企业。
「经济法之民商法案例整理」

1、甲乙为逃避房产交易税,假借赠与名义,买卖某处房产将交交易税。
双方商定房价50万元,乙方先行支付,随后双方签订房产赠与协议。
协议约定,甲将房产无条件赠与”表弟”乙。
赠与协议经公证办理了房产变更登记。
同时,双方签订房产买卖协议,约定房价50万元,乙在协议签订后3天内给付25万元房款,甲交付钥匙,乙入住。
余款20万元一年内付清。
一年后,甲索要余欺,乙以房产已赠与他并已完成产权变更登记为由拒付。
甲诉诸法院,要求乙清偿余款。
请问:1甲、乙双方的赠与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2甲、乙双方的买卖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3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张三向李四借钱,到期未还,李四将张三告上法庭,法庭判李四还张三300万并拿一套房产抵押。
结果张三没有执行判决,于是李四申请强制执行。
结果发现李四在判决后为躲避债务就和妻子王五离婚了。
张三和王五结婚时一起购买的一栋别墅,买时按照一人一层各自办理了一个房产证。
二者离婚时达成离婚财产协议,张三把所有财产包括自己那部分房产都给了王五,净身出家。
但二者离婚后其实还住在一起。
李四得知后向法院起诉,希望法院判处张三和王五解除离婚财产协议,法院认为根据《合同法》二者已离婚并登记,因此驳回了李四的诉求。
李四上诉后依旧维持原判。
1、法院的一二审适用法律是否有误?2、结合本案阐述撤销权的概念和行使条件3、结合本案阐述撤销权的效力2、甲乙两人是夫妻,有一套房产,价值十万元,在房地产升值的时候准备卖掉。
在甲出差的时候,丙找到房屋中介丁表示委托丁购房,丁与乙商量,乙同意以13 万的价格出卖,然后丁告诉丙房屋的价格为15万元,并要乙不告诉丙真实情况,丙支付了五万元,乙把房屋钥匙交给了丙,但是说房屋产权证在甲的单位等甲回来再办理。
甲回来后得知房地产又涨价了要求丙再付两万元才能办产权登记,丙不同意,于是甲已17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卖给了戊并办理的房屋产权登记,戊要求丙搬离房屋,丙不同意,搞到法院说甲与戊的行为侵犯了他的所有权,要求法院撤销甲与戊之间的合同,而甲主张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乙处分没有得到他的同意而且中介丁存在欺诈,所以买卖合同是无效的。
合理的法律冲突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张三和李四系同村村民,相邻而居。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土地价值逐渐攀升。
张三和李四均拥有一块位于村边的土地,双方土地相邻。
然而,由于土地界限不明确,双方在土地使用过程中产生了纠纷。
张三认为,其土地界限至李四的土地边界有一段距离,李四未经其同意擅自占用该段土地进行建设,侵犯了其土地权益。
李四则认为,其建设区域并未超出双方土地界限,且该段土地一直由其使用,因此张三的主张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双方土地界限是否明确;2. 李四是否侵犯了张三的土地权益;3. 如果李四侵犯了张三的土地权益,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三、法律分析1. 关于土地界限是否明确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土地权属证书是土地权利的法律凭证。
土地权属证书应当载明土地权属、地类、面积、四至、用途等内容。
”本案中,双方均未提供土地权属证书,因此需要通过其他证据来确定土地界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土地权属证书是确定土地权利的法律依据。
土地权属证书记载的土地权利与实际权利不一致的,以实际权利为准。
”本案中,若能证明双方土地界限不明确,则以实际权利为准。
2. 关于李四是否侵犯了张三的土地权益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土地权利人对其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本案中,若能证明李四占用张三土地的行为侵犯了其占有、使用、收益或处分权,则李四的行为构成侵权。
3. 关于法律责任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侵害土地权利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案中,若能证明李四侵犯了张三的土地权益,则李四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四、案例分析1. 土地界限是否明确根据本案的事实,双方均未提供土地权属证书,因此需要通过其他证据来确定土地界限。
民商法案例分析1_杨与龄_吉林摄影出版社

最新民商法全书主编:杨与龄吉林摄影出版社民商法案例分析1换页最新民商法全书/杨与龄主编.-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5.1ISBN7-80606-773-6Ⅰ.最…Ⅱ.杨…Ⅲ.①民事诉讼-基本知识-中国Ⅳ.D925.104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最新民商法全书?民商法作者:杨与龄排版设计:盛世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吉林摄影出版社社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24号邮政编码:130021印刷:北京通成印刷厂开本:880×1230mm1/32总印张:498.75字数:4990千字版次:2005年1月第一版2005年1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500册书号:ISBN7-80606-773-6/D.117总定价:2556.00本册定价:18.00换页?I?目录◎论诉讼证明的相对性 (1)◎刑事证据制度改革与司法观念的转变 (24)◎口头证据规则若干理论问题 (39)◎《民事证据法》(专家稿)研讨会综述 (54)◎物证也“说谎” (90)◎统一证据法学者稿(修改稿)(上) (97)◎统一证据法学者稿(修改稿)(下) (139)◎英美证据法的两点启示 (170)◎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担 (178)换页民商法?1?◎论诉讼证明的相对性证明是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诉讼活动中,一方面对案件的实体处理通常首先取决于能否准确地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另一方面诉讼程序的演进与程序正义的实现也端赖于证明之理念及其正确应用。
台湾有学者曾言道:“惟在法治社会之定分止争,首以证据为正义之基础,既需寻求事实,又需顾及法律上其他政策。
认定事实,每为适用法律之前提。
”证明在诉讼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诉讼证明属于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证明。
就其性质而言,诉讼证明首先属于人们主观对客观发生的社会事件的一种认识活动,因此必须遵循认识论的普遍规律;诉讼证明也是人类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必须运用辨证思维的形式和方法,符合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的一般规则;诉讼证明又是一种诉讼行为,必须接受程序法律和证据规则的调整和制约,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
民法案例分析,张民安

民法案例分析目录:总序序第一编民法的基本原理一杨某诉李某侵犯财产权案――民法基本原则之公序良俗原则二刘某某诉王某某违约案――民法基本原则之诚信原则三张某萍等诉张某明继承权案――习惯能否作为我国民法的渊源四荣发公司诉某省高业银行错误转账案――请求权的竞合与选择五张某诉天通公司侵犯财产权案――“虚拟财产”是否属于民法意义上之“财产”第二编民事主体制度六王某诉李某刚返还财产案――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七黄某诉章小弟故意伤害请求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如何确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八宋某青申请宣告朱某财失踪案――宣告自然人失踪九张某申请宣告刘某死亡案――宣告自然人死亡十亮丽公司诉力新公司侵害法人名誉权案――名誉权的法律保护十一于某诉王某侵犯隐私案――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十二保丽板厂诉阳光公司供需合同纠纷案十三通达公司诉敬海集团总公司合同纠纷案十四杨阳糖果批发公司诉大华糖果批发公司货款纠纷案――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第三编民事法律行为十五东某钢铁厂诉亚兴公司合同纠纷案――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层次十六李某诉某市房地产开发公司合同纠纷案――受欺诈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分析十七四方公司诉长林公司合同纠纷案――重大误解与欺诈辨析十八王某诉李某反还兰花价款案――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认定十九张某诉方某给付报酬案――“悬赏广告”相关问题分析二十徐某诉刘某返还货款案――无权代理的责任承担问题二十一鸿祥公司诉远洋贸易公司合同纠纷案――表见代理的构在要件第四编时效制度二十二鸿发公司诉华民公司货款纠纷案――诉讼时效的分类、起算与中断商法案例分析1.保险法目录:总序/(I)序/(V)第一编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一既往病史未告知为何保险公司仍须赔付——保险人的说明义务和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1)二投保时患病未告知保后出事怎么办——弃权和禁止抗辩规则的适用/(17)三工作调动是否导致人寿保险合同失效——人身保险合同中的保险利益/(25)本书分五编共26个案例,从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保险合同法、保险理赔、保险业法和保险法律责任等方面,对保险法案例作了评析。
民商法案例分析

民商法案例案例1 抵押、质押、留置、风险承担冯系养鸡专业户,为改建鸡舍和引进良种需资金20万元。
冯向陈借款10万元,以自己的一套价值10万元的音响设备抵押,两边立有抵押字据,但未办理记录。
冯又向朱借款10万元,又以该设备质押,两边立有质押字据,并将设备交付朱占有。
冯得款后,改造了鸡舍,且与县良种站签定了良种鸡引进合同。
合同约定良种鸡款共计2万元,冯预付定金4千元,违约金按合同总额的10%计算,冯以销售肉鸡的款项归还良种站的货款。
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合同的履行地址。
后县良种站将良种鸡送交冯,要求支付运费,冯拒绝。
因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冯估量的收入落空,冯因不能及时归还借款和支付货款而与陈、朱及县良种站发生纠纷。
诉至法院后,法院查证上述事实后又查明:朱在占有该设备期间,不慎将该设备损坏,送蒋修理。
朱无力交付修理费1万元,该设备现已被蒋留置。
[问题](1)冯与陈之间的抵押关系是不是有效?什么缘故?(2)冯与朱之间的质押关系是不是有效?什么缘故?(3)朱与蒋之间是何种法律关系?(4)对该音响设备陈要求行使抵押权,蒋要求行使留置权,应由谁优先行使其权利?什么缘故?(5)冯无力支付县良种站的货款,合同中规定的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可否同时适用?什么缘故?(6)县良种站要求冯支付送鸡运费,该请求应否支持?什么缘故?(7)冯对县良种站提出不可抗力的免责抗辩,可否成立?什么缘故?[正确答案](1)冯、陈之间的抵押关系有效。
冯、陈两边立有抵押字据,且依照《民法通那么》和《担保法》的有关规定,该抵押物并非必需办理记录的土地利用权、房地产、林木等,故该字据有效,在冯、陈之间形成合法的抵押关系。
(2)冯、朱之间的质押关系有效。
因为两边立有质押字据,且质物已移交质权人占有。
(3)朱与蒋之间是承揽合同关系、留置关系。
朱不慎将设备损坏而送蒋修理,在朱与蒋之间形成承揽合同关系。
后朱无力交付修理费,该设备被蒋留置,在二人之间又形成了留置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商法案例分析材料(一)1、一房二卖案案情:被告张小林欠原告李明150万元,逾期未还。
李明得知张小林有房产一栋,登记在其名下,已经租借给付他人。
李明起诉到法院,请求张小林以房产抵偿债务。
张小林提出:该房产已在数月前作价120万元,卖给第三人陈某。
双方已经签订正式书面合同,而且已经将钥匙交付给陈某,双方正在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张小林已将售房所得120万元用来偿还其他债务。
原告李明认为:该房产市值应当至少应当在200万元以上,而被告却仅以120万元销售,并且所得款项用于他处,因此明显具有逃避债务的目的。
于是,请求法院追加陈其为第三人,并判决陈某将房产交付给付自己。
陈某拒绝。
提问:其一,请分析此时的房产的权属状态。
李明、张小林、陈某各对此房产具有怎样的法律地位?其二,李明对张小林、李明对陈某都具有怎样的法律关系?其三,李明是否有权利要求与其他债权人平等受偿房款?其四,李明能否主张张小林与陈某之间的合同具有恶意串通而无效?其五,李明能否主张债之保全的撤销权?是否有权利要求将房款优先偿还张小林对自己的债务?参考条文:物权法第9条,第15条,合同法第52条,第74条,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19条2、物债之分案情:原告贾某向王某买西瓜。
当地交易习惯是先交货,后付款。
而王某因为其产品质量优异,素来享誉并自夸为“当地头牌”,坚持概不赊账。
贾某虽然不悦,但是仍然与王某达成购买一千公斤西瓜的协议,约定三天后由王某送货上门。
三天后王某如约送达,然而贾某发现两个西瓜熟透腐烂,提出受到欺诈,拒绝付款,要求退货。
提问:其一,赊账与现付这种交易方式,对于卖方的法律地位有何不同?其二,王某是否构成欺诈?其三,王某能否以两个西瓜腐烂为由拒绝付款?其四,王某能否主张根本违约而解除合同?参考条文:物权法第2条,合同法第66 条,第94条3、动产的物权变动(种类物与特定物)案情:原告与被告2月签订了一份购买300吨小站大米的合同,价款45万元,同年8月底交货。
合同签订后原告按约定交付了定金4.5万元。
在此合同之前,被告曾经与第三人订立了购销50吨大米的合同,交货时间也是在同年8月底。
当年因为虫害,水稻减产,被告只收获了250吨大米。
被告提出:因为还要向第三人交付50吨,因此只能向原告交付200吨,其余100吨以普通大米代替。
被告拒绝替代方案,并且认为,应当将预备交付第三人的50吨大米也必须交付于自己,同时,要求双倍返还定金。
提问:其一,该合同签订时所针对的小站大米属于物的何种类型?此类型的划分,对于其物权变动是否有所不同?请分析该50吨大米上的权属关系。
其二,与原告、与第三人的这两份合同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原告主张了给付要求而第三人并未主张,被告对于该50吨大米应当如何履行?其三,被告能否以不可抗力主由主张免责?其四,原告在要求履行250吨大米之后,是否有权要求双倍返还定金?参考条文:物权法第23条,合同法第114条,115条,117条4、动产的物权变动(动态交易过程中)案情:泰安公司(第三人)租船“长虹901”号给龙江公司使用,但是,后者拖欠船舶租金及其他费用共计500万元,始终拒不支付。
在此期间,泰安公司得知:龙江公司从某油田购买了一船原油,其协议中约定:“在油款未到之前,长虹901号油轮不得离开浅海油区。
”泰安公司以追索租金为由,向海事法院起诉龙江公司。
由于原油不宜长期保存,海事法院拍卖了长虹901号油轮上的原油。
所得款项300余万元,海事法院判决龙江公司将此款支付泰安公司租金。
龙江公司服判。
某油田得知后认为:原油非系龙江公司所有,因为油款并未到账,其所有权并未转让,仍然归于自己。
拍卖价款应当归于自己。
为此而起诉泰安公司。
提问:其一,如何理解动产物权变动规则?如何理解“在油款未到之前,长虹901号油轮不得离开浅海油区。
”这一约定的含义与法律效力?其二,对于龙江公司而言,泰安公司、某油田居于何种法律地位?其三,某油田是否有权要求与泰安公司平分拍卖款?参考条文:物权法第6条,合同法第133条,134条,海商法第141条5、特殊动产(准不动产)的物权变动案情:被告造船公司以一艘在建船舶“破浪2号”为抵押物,向建设银行贷款。
双方签订了书面抵押合同,约定于当年年底办理完结抵押登记。
但是在银行发放贷款之后,造洪瑞集团。
未几,后者与共计83户业主达成协议:《委托经营合同》。
业主委员会随后即与洪瑞集团签订《统一经营协议》,其中规定:“将谐和商城整体出租给洪瑞集团,全体业主在瑞集团的统一安排下从事经营活动。
”并将此通知诸业主。
然而,约有16户业主认为:业主委员会的决定损害了他们的自主经营权,要求业主委员会撤销该决定。
双方遂起争议。
提问:其一,何谓商铺的独立性?该物的独特性何在?商铺业主对于各自的商铺享有怎样的权利?该权利的权能包括哪些内容?它与普通的建筑物区分所有的权能具体内容有何区别?其二,16户业主的专有权是否应当受到限制?业主委员会的限制是否合理?其三,异议业主的权益如何保护?如何理解多数决原则与异议维护原则之间的关系?参考条文:物权法第71条、76 条、78条8、集体所有权的物权变动案情:稻香湖公司受原告稻香湖村委托,与京北公司于6月1日签订一份合作合同。
约定:稻香湖公司在以某幅土地作价600万元投入后只获得利润,但是不承担任何风险及亏损,也不拥有投资后所形成的物业的任何产权。
京北公司在对物业经营后分6期逐步偿还600万元。
但是,4个月后,该幅争议土地经过征用转化为国有土地。
京北公司遂与某市国土局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取得了该幅土地的合法使用权。
该土地的出让金是700万元。
京北公司向被用地单位稻香村委会支付土地补偿费50万元,由稻香村公司从京北公司交付的首期土地“投入偿还”费用50万元中支付。
京北公司正式通知稻香湖村,原投资合同宣告作废。
稻香湖村主张对方违约。
提问:其一,如何分析合作合同的内容?其二,如何认定该合同的效力?其三,集体土地的物权变动有什么特殊规则?如何评价这一规则?参考条文:合同法第52条,第36条,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9条,物权法第42条9、物权的确认案情:原告水产公司因为政策原因,由其办公室主任李保国(被告)出面,以其个人名义、以公款购买两辆名牌轿车。
车辆登记在李保国名下。
不久,李保国下海经商,将这两辆车带走,一辆自用,一辆以1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章某(被告)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
在转让时,李明确表示该车是系个人购买,并出示了有关的权利凭证。
水产公司得知后,主张二车的物权,并要求二被告返还两车。
提问:其一,车辆登记的效力是绝对的吗?其二,章某可否主张无权处分的善意取得?章某可否主张登记公信原则而取得所有权?其三,李保国自用的车辆的物权权属状态?参考条文:物权法第24条,第33条10、物权的保护案情:被告房地产公司在与原告印刷厂相邻30米处建造一座大厦。
施工期间,因施工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原告印刷厂地面下沉,厂房墙体开裂。
导致印刷机位移,机器转筒纸胶印机出现异常,印刷质量下降。
因此受到损失14万元。
原告多次请求被告停止抽取地下水,并给予赔偿,均被拒绝。
双方争议产生。
提问:其一,相邻关系是否可以直接作为诉讼主张?其二,原告可以享有哪些请求权?其三,请求权竞合时原告如何行使权利最为有利?参考条文:物权法第34条,第35 条,第92条,民法通则第135 条,第136条11、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案情:程某于1994年8月将自己名下的房屋出租给魏某(被告),每月租金400元。
1995年1月,程某因妻子生病住院,好友丁某(原告)雪中送炭借其2万余元。
半年后程妻再度患病,程某经济陷入困境,遂决定将其出租给魏某的房屋卖给丁某。
同时考虑到当时借款时丁某未要求利息,因此,售价较为优惠。
同年8月,双方办理了过户手续。
之后,丁某找到魏某,要求腾空房屋。
魏某提出:自己是承租人,也愿意以4万元价格购买此房,并认为程丁二人的行为,侵害了自己的优先购买权,因而是无效的。
提问:其一,魏某的优先购买权如何行使?此权利的性质具有怎样的特殊性?结合本案,如何理解“同等条件”?其二,程丁二人的行为是否侵害了魏某的优先购买权?其三,魏某可否主张程丁二人的买卖行为无效?其四,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与买卖不破租赁之间是否产生了权利冲突?参考条文:合同法第230条,物权法第101条,12、不动产善意取得案情:张焕登报广告欲出售其200平方米住宅,某日,一位自称是刘金龙的男士前来与张焕商洽。
在第三次见面商洽之际,刘金龙将事先准备好的假房产证与真房产证“调包”。
随后,刘金龙提出先租用一个月,张焕未与刘金龙签订租赁合同便把钥匙交给刘。
未几,李大庆根据张焕发布的信息中的地址和看房时间,直接来到此房了解情况。
刘金龙自称张焕,与李大庆就购房事宜进行了磋商。
双方约定以每平方米11000元价格交易,并约定于同年7月23日一起到房屋登记管理部门部门办理过户手续。
是日,刘金龙携其妻子前往登记机关,冒充张焕夫妇与李大庆共同现场办理登记手续。
刘金龙出示了被调包的真实的房产证。
但是,在刘金龙出示伪造的张焕的身份证(名字为张焕、照片为刘金龙,高仿真)以后,尽管该身份证与登记部门存档的张焕的身份证复印件明显不符,且刘金龙冒充张焕的签字也与存档资料中的张焕签字也不符,但登记部门对此均未审核。
登记机关认为过户手续齐全,随即办理了过户登记。
李大庆于次日按照刘金龙提供的帐户汇付了220万元房款。
10天后,李大庆前往房屋与“张焕”商洽交房事宜,才知道骗局深陷。
公安机关至今未能破案。
张焕起诉要求撤销房屋移转登记,或者登记部门按照市价赔偿全部房款。
提问:其一,刘金龙的假冒行为是否属于无权代理?表见代理?无权处分?其二,登记机关在本案中应否承担赔偿责任?其三,请分析张焕(原所有人)与李大庆(新所有人)之间的利益衡量。
参考条文:合同法第49条,50条,物权法第9条、第12条、第21条,第106条、13、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案情:某村村民孙家立(被告)一家15人曾于2000年翻盖瓦房9间,2007年全家分家析产后,孙家立现其二个弟弟孙家谋、孙家虎各分得三间瓦房。
2008年4月,孙家立因其子在本村另外申请到一块宅基地,准备盖新房,但是因为资金不够,遂决定将其三间瓦房卖给本村村民李洪国(原告)。
双方合同约定:“一旦新房盖成,就交旧房”。
李洪国预付了1000元定金。
同年六月,孙家立之子突患重病,花费至巨。
孙家立无力再盖新房,遂找李洪国解除合同,退回定金。
李洪国则认为:双方合同已签,即使不能交旧房,也应当将孙家立申请到的宅基地转让给自己。
双方成讼。
同时,孙家兄弟主张,在孙家立出售房产时,没有通知自己,侵害了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
提问:其一,其子突患重病,属于不可抗力?情事变更?孙家立可否依法主张变更或解除合同?其二,合同中的“一旦新房盖成,就交旧房”条款属于何种性质?其三,原告能否主张直接获得被告申请的宅基地?其四,物权法对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有何不同于民法通则的规定?本案客体是共有物吗?其五,本案是否适用双倍返还定金?参考条文:合同法第117条,合同法解释二第26条,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20条,物权法第153条,第101条14、异议登记案情:钱某与李某因遗赠纠纷就某一房产发生争议,该房产现在登记在钱某名下,但是李某为了防止钱某转让该房产,于2008年8月3日申请办理异议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