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导学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

合集下载

21 女娲造人 导学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女娲造人 导学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女娲造人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
2.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神话的魅力。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过程与方法
1.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复述故事主要情节,并与古籍中的相关记载对照,看看作者做了哪些联想和想象。
2.结合其他学生读过的神话归纳总结,鼓励课外阅读。
3.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思考人类起源问题的?他们为什么会创造出这样的神话故事?还可以让学生再去了解一下其他的人类起源传说。
三、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熟悉故事情节,复述课文。
2.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①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从文中看她的神通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主要表现在: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能够揉黄泥造人、挥藤洒泥造人等。
②女娲为什么造人?
寂寞荒凉,添点生气。
③女娲怎样造人?女娲怎样造出了更多的人?
捏泥成团造人。(第一个人)(第一种造人的方法)
环节二




环节二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1.作者作品
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神话论文集》《古神话选释》等。其中,《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2.文体知识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和想象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应,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气概: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专指正直、豪迈的)。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第【1】篇〗教学三维目标1.了解袁珂的生平简介。

了解神话这一文体的特点及《女娲造人》的相关知识。

2.默读、圈划、朗读,探究神话故事的魅力,并运用创造性想象改编神话。

3.探求未知领域——追寻人类起源,热爱生活,热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品味,把握女娲的形象,体会她的情感。

难点:发挥想象和联想,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改写、续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猜图导入,多媒体出示我国上古神话的相关插图,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女娲造人”,不出示标题,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或所听过的神话,展开联想和想象,为插图补上正确的标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最后一幅图所示的神话《女娲造人》。

(二)初读课文预习与交流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

女娲(wā):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澄澈(chénɡchè):清澈透明。

幽光(yōu)灵敏:反应快。

绵延:延续不断。

莽莽榛榛(mǎnɡzhēn):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2.作者简介袁珂先生(1916.7.12—2001.7.14),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生于四川新繁县。

生前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国际知名学者,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

袁珂先生著述颇丰。

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

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选》、《中国传说故事》、《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国民族神话词典》、《神异篇》、《巴蜀神话》(合著)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3.背景链接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美妙解释和奇特想象,他们把自然力神化、人格化,在幻想中不自觉地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这就是神话。

第21课《女娲造人》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1课《女娲造人》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班级小组姓名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复述故事情节,理解联想和想象手法在神话创作中的运用。

3.感受女娲朴实感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自学指导】一读课文——基础积累1.体裁介绍: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写作背景:课文是根据《风俗通》里的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

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3.自读课文,积累字词,完成并展示自学检测题。

【自学检测】1.请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女娲()莽莽( ) 榛( ) 澄()澈掺()合揉()团掘()捏()泥2. 请你用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讲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合作探究】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在课文中划出来。

)2.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3.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4.结合文中想象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

【知识梳理】这篇童话详细介绍了女娲造人的过程,表现了远古时代人们对人类自身起源的好奇好探索。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和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

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当堂检测】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②。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③;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④。

未至,道渴而死⑤。

弃其杖,化为邓林⑥。

【注释】①逐走:竞跑,赛跑。

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③河、渭:即黄河、渭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1.《女娲造人》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1.《女娲造人》导学案

《女娲造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2.联想和想象的运用。

3.了解神话的特点,激发想象力。

自主学习1.作家作品袁珂,原名袁圣时,汉人,作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等。

文体知识:神话是古代先民用拟人化的超自然的形象和虚幻的表达方式反映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认识的一种文学样式。

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它的特点是:富于神奇的幻想和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的人或神都会具有超人力量;情节比较曲折,语言生动,形象鲜明。

中国的神话极为丰富,主要见于《山海经》《淮南子》等作品中。

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

2.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女娲.()澄澈..()()灵敏.()掘.起()掺.和()踪迹.()wā chēng chè mǐn jué chān jì3.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绵廷()奔奔榛榛()开僻()气慨()兴高彩烈()廷—延奔—莽僻—辟慨—概彩—采Array 4.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从课文《女娲造人》谈起女娲造人是根据汉代的《________》有关“_________”的记载改编的,作者_______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记载故事基础上进行了富有________的演绎与扩充,使这个古老的神话更加吸引读者。

课文详细叙述了_______的具体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作出的极富________的解释。

2. 创世神话关于________的神话,各民族的早期几乎普遍存在。

原始人由于生产能力的低下对于自然宇宙的由来是不可理解的,只有以他们贫乏的_________为基础,进行______和揣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神話的文学常识。

2.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話故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比较《风俗通》和本文中“女娲造人”的文字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通过阅读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激发学生的灵感,发挥想象力改写《女娲造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女娲伟大的母亲形象以及文中对于人类诞生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2.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强烈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文中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話故事的能力。

教学难点:1.初步掌握阅读古书的科学态度和思考方法。

2.思考神話的现实意义并形成个性看法。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比较阅读法、读写结合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朗读时采用文图转化的方式,并在文图比较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独立思考并讨论探究,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思考,学会学习。

3.打破已有的文字窠臼,另辟蹊径,培养创新能力。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进行探究式学习,然后加以点拨与指导,激起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一)神話知识导入1.出示,猜一猜故事的名字。

(盘古开天辟地、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

)2.这些故事都是中国古代神話。

古人为什么要创作神話呢?师:神話是远古先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并非是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先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3.你还知道哪些神話?(引出女娲造人)【设计意图】了解神話的定义和特点,增强对中国古代神話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神話的兴趣。

(二)感知学习1.看动画和文字,听朗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第【1】篇〗教材资料简析本课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

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像,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色彩。

课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

问题导入各谈看法师:同学们,今日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我们都是人,但你们明白人是从哪里来的吗?生1:是从猿猴变的。

生2:是女娲造的。

生3:是上帝造的。

生4:是神创造的。

生5:是天使造的。

……师:对于这个问题,古往今来,有神话的回答,也有科学的解释。

从神话方面来说吧,中国神话说是女娲创造了人,西方神话说是上帝创造了人。

今日,就让我们领略一下我国古代神话的魅力吧。

阅读深入各提问题师:我这儿有一幅女娲的画像(展示图画),美不美?生齐答:美。

师:你们也能够将她画的更美,女娲是一个神,具有非凡的本事,她造人的手段和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让我们一齐步入神话的殿堂,走进“女娲造人”的故事。

(同学们随着音乐轻声朗读课文,读完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生6:女娲为什么要造人?生7:女娲为什么造出来的是“人”?生8:女娲为什么给她心爱的孩子取名叫“人”?生9:女娲为什么要让男人和女人配合创造后代?师:同学们的问题很多,就刚才提出的问题谁能主动回答一下?生10:我回答第一个问题:女娲为什么要造人?是因为女娲在这个世界上感到很孤独,她想创造一种像自我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让世间显得生机勃勃。

生11:我回答第二个问题:女娲为什么造出来的是人?因为这是一篇神话故事,允许虚构或想像,神话是一种美丽的向往,富有进取的浪漫主义色彩。

生12:我回答第三个问题:女娲为什么给她心爱的孩子取名叫“人”?我觉得“人”这个字是象形文字,像人的模样,上半部是人的上半身,下半部是人的两条腿,“人”由此而来。

《女娲造人》导学案【部编版七上第21课】

《女娲造人》导学案【部编版七上第21课】
女娲是一个母亲: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
五、主题思想:
2、多音字、形近字注音:
多音字:
澄澈chéng澄清dèng
掺和huo和平hé和面huó安慰wèi熨斗yùn
枯藤téng腾空téng
延伸yán朝廷tíng
荒凉liáng晾干liàng
蓬勃péng乌篷船péng
女娲wā铁锅guō漩涡wō
气概gài感慨kǎi灌溉gài
泥潭tán泥淖nào谭嗣同tán
文体知识:
中国古代神话是远古先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其产生表现了古代先民反抗自然的愿望和对理想的追求,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主要特点有:内容丰富、故事短小。
神话一般分为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三种类型。“开辟神话”反映的是原始人的宇宙观,用以解释天地是如何形成的,人类万物是如何产生的,如《女娲造人》。“自然神话”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解释,如《精卫填海》对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风雨雷电、虫鱼鸟兽等自然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做了很美丽的解释。“英雄神话”表达了人类反抗自然的愿望,原始人类把本部落里具有发明创造才能的人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加以夸大想象,塑造出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如《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
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作用,理解这则神话的写法和风格。
2.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思考人类的起源,珍爱生命。
一、作者、文体简介:
作者简介:
袁珂(1916—2001),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生于四川新都人。袁珂著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后撰写了《古神话选释》《中国神话史》《神话论文集》《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国民族神话词典》《神异篇》《巴蜀神话》。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第【1】篇〗知识与技能:1、积累“女娲.澄清.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等词语2、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3、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4、.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1、体会想象联想在神话中的作用。

通过比较,掌握想象的方法和思路。

2、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体会文中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教学重点】1、激发和训练学生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教师:投影仪。

【教学方法】1、复述法。

文章浅显易懂,通过复述故事把握文章的内容。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本故事性强,洋溢着一种天真的新鲜感,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比如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故事改写的,可通过比较,获得对于联想想象的方法,思路的启示。

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可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3、研究拓展。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其视野,收集整理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和科学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二、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②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中的短文所没有的内容。

待复述完后,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这个环节一要靠学生课前预习,熟悉课文内容。

二是锻炼学生上课专注地听别人说,学习筛选信息,并锻炼归纳、概括能力。

实施前要做好指导,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不太理想,教师可提示补充。

如果复述的学生对课文情节有遗漏,也可提醒学生补充。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二十一课 《女娲造人》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二十一课 《女娲造人》导学案

《女娲造人》导学案学习目标:(一)、了解神话的产生,识记重点生字词;(二)、通过对比阅读,了解神话想象的写作特点;(三)、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一、预习自学(一)、神话的产生神话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为基础,并且借助和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

同时,这种奇特的想象也创造了古代的神话故事。

(二)、生字词的识记1、给下面的字注音女娲.澄澈..幽.光莽.莽榛.榛绵延.掘.起枯藤...生气蓬勃2、解释下列词语澄澈: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三)、预习课文,理清文章脉络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注意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讲述。

(默读要求不发出声音、不指读、不回读、不逐字逐句地读)二、合作互学(一)、品读《风俗通》的两则短文,比较袁珂的《女娲造人》,完成以下问题。

俗话天地开辟,未有民,女娲抟(tuán)黄土做人。

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gēng)人也。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媒人,因置婚姻。

译文: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

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

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

所以富贵的人,是黄土做的;贫贱的人,是用粗绳子拉出来的。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二)、讨论探究1、女娲为什么能造人,是怎样造的?这显示了她怎样的特征?2、女娲为什么要造人?造人之后有怎样的反映?这显示了她怎样的特征?3、文中女娲造人的过程中处处洋溢着生命诞生的喜悦感,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丰富的蕴意?4、结合文中想象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

完成句式:女娲是一个。

参考: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有伟大的神力……三、提升检学1、请根据对《女娲造人》的分析,放飞想象的翅膀,发挥想象,对夸父逐日的动机、经过结果做另一种推测(任选一个),说给大家听。

《女 娲造人》 导学案

《女 娲造人》 导学案

《女娲造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神话的特点和相关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复述女娲造人的过程。

3、体会神话中想象的魅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4、感受女娲的形象,体会她身上所体现的人类母亲的慈爱和伟大。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神话的特点,理解女娲造人的情节。

(2)分析女娲的形象特点。

2、难点体会神话中想象的奇妙,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三、知识链接1、神话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中国古代神话中国古代神话丰富多彩,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探索。

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这些神话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创造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女娲()澄澈()掺和()揉团()泥潭()2、解释下列词语。

神通广大:灵机一动:眉开眼笑:3、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合作探究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3、女娲造人过程中,她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4、从文中找出描写女娲形象的语句,分析女娲是一个怎样的神?六、深入研读1、文中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比如女娲用黄泥造人,把人分成男女让他们自己繁衍后代等。

请找出你认为最富有想象力的情节,并说说它的神奇之处。

2、对比阅读《风俗通》中关于女娲造人的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说说本文丰富了哪些内容,体会作者的想象力。

七、拓展延伸1、发挥想象,假如你是女娲,你会用什么方法造人?2、除了女娲造人,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八、课堂小结1、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女娲造人》导学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核心素养

《女娲造人》导学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核心素养

21* 《女娲造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重点)2.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

(难点)3.激发想象力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素养)学法指导:1.阅读本文,要看作者如何展开想像,在原文《风俗通》基础上丰富和扩充了哪些内容。

同时,结合文中想象的情节,分析女娲形象。

2.通过复述故事来把握文章的内容。

【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二、预习任务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完成旁批。

2.再读课文,比较在原文《风俗通》基础上,本文丰富和扩充了哪些内容?尝试解决下列问题:(1)女娲造人的原因是什么?(2)女娲用什么样的方法创造了人?(3)当人被造出来之后,女娲的心情怎样?从文中划出相关语句。

(4)“女娲造人”的神话是远古人类对哪一自然现象的解释?3.同桌相互复述故事。

三、预习检测1.填空。

(1)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

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和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本文选自,是(谁)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它详细叙述了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答案:(1)神话想像幻想(2)《神话故事新编》袁珂神话女娲造人2.字词积累。

(1)写字或注音。

女娲.()泥潭.()蹲.()掘.()起掺.()和莽.()莽榛.()榛生气蓬勃..() Chéng chè() yōu()光绵yán()枯téng()(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草木丛生的样子。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
④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1.解释文中加粗字
略睡一睡()疲倦不堪()
绝妙()幽光()
2.选词填入文中的空白处(填序号即可)
①捏②搅③伸④挥洒⑤拉
A.B.C.D.E
3.第①段划线句属于景物描写,其表达作用是:()
4.选段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A.“出自泥土”、“被造者”、“夏娃”、“生命之源”、“众生之母”这几处的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
B.这是一段“上帝造人”的神话故事
C.这段《圣经》故事中的“亚当”和“ 夏娃”是创造人类的始祖这是人们想像中美好的神话
女娲造人
科目
语文
课题
女娲造人
课时
1课时
设计人
审核人
序号
学习目标
1.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像和夸张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2.了解关于宇宙起源的朴素的解释
导案
学案
一、基础达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女娲()澈()崛()起
掺()合泥泞()绵()延
2.作家、作品、文体知识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和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答:
5.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你能否从选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说明?
答:
(三)课外阅读题
耶和华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出男人,往他鼻孔里吹一口生气,他就成了有灵魂的活人,取名亚当(希伯来语,意即“出自泥土”“被造者”) 上帝派他看守伊甸园,只见他一人独居,没有帮手,就趁他沉睡之际,从他身上取出一根肋骨,又把肉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女人亚当醒来,看见那女人,高兴地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亚当给她取名叫“夏娃”(希伯来语,意为“生命之源”“众生之母”)两人赤身裸体,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女娲造人》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女娲造人》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女娲造人》导学案导学案:《女娲造人》一、课前准备1.预习《女娲造人》这一课文,了解课文背景和基本内容;2.复习人物的性格特点,关注女娲的智慧和勇敢。

二、学习目标1.了解《女娲造人》这一古代神话故事的内容;2.理解女娲的智慧和勇敢;3.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调和声音朗读课文。

三、课堂活动1.导入:通过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Q:你们都知道世界上的人是怎样来的吗?A:人来自父母。

Q:那么,古代人是怎么来的呢?A:通过神话和故事来形容Q: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女娲造人》就是关于古代人类起源的一个故事。

2.学习《女娲造人》这一古代神话故事的内容:a.教师全文阅读《女娲造人》,学生可以跟读。

b.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故事的基本情节:女娲用五种不同的泥巴造人,最终成功创造了人类,并成为人类的母亲。

3.讨论女娲的智慧和勇敢:a.教师提问:女娲是怎么创造人类的?b.学生回答:女娲用五种不同的泥巴来塑造人的头部、躯干、四肢等,然后用蛇腹作为人的眼睛。

c.教师追问:女娲为什么要用五种不同的泥巴来造人?为什么要用蛇腹作为人的眼睛?d.学生思考和回答:可能是因为五种不同的泥巴代表了人类的五种不同属性,而蛇腹代表了人的智慧和眼睛,女娲希望人类拥有不同的能力和智慧。

e.教师总结:女娲的智慧和勇敢是她成功创造人类的关键,她不畏困难,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了人类。

4.诵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调和声音诵读课文。

可以分角色朗读,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通过学习《女娲造人》这一课文,我们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中关于人类起源的一种描述方式。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女娲的智慧和勇敢是她成功创造人类的重要因素。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六、课后作业1.回忆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2.思考:为什么女娲要用不同的泥巴来造人?我们如何理解女娲的智慧和勇敢?3.背诵课文《女娲造人》。

《女 娲造人》 导学案

《女 娲造人》 导学案

《女娲造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神话的特点和文学价值。

2、熟悉女娲造人的故事内容,理解女娲形象。

3、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神话的魅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女娲造人的具体情节。

(2)分析女娲的形象特点及其意义。

2、难点(1)理解神话所反映的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和思想。

(2)体会神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知识链接1、神话的定义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2、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1)富有想象力和幻想性。

(2)反映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探索。

(3)往往具有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四、自主学习1、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2、思考女娲造人的原因是什么?五、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女娲造人的过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分析女娲在造人过程中所展现的性格特点。

3、探讨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对我们理解古代人类的思想和生活有何启示?六、课堂展示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

七、拓展延伸1、比较中国古代其他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等,分析它们与女娲造人的异同。

2、尝试自己创作一个神话故事,发挥想象力,展现独特的创意。

八、达标检测1、下列关于女娲造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女娲感到孤独寂寞,于是决定造人。

B 女娲用黄泥仿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类。

C 女娲把人分为男人和女人,让他们自己繁衍后代。

D 女娲造人是一次性完成的,没有经过多次尝试。

2、女娲的形象具有哪些特点?()(多选)A 勤劳B 智慧C 慈爱D 勇敢3、简述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所反映的古代人类的思想。

九、课后作业1、阅读更多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写一篇读后感。

2、发挥想象,以“假如我是女娲”为题,写一篇短文。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理解神话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新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

新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

新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学生学案:教师导案一、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2、探究女娲形象。

3、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二、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教学难点: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三、学法指导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字典;预习本四、学具准备知识链接:袁珂,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生于四川新繁县。

袁珂先生著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

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选》、《中国传说故事》、《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国民族神话词典》、《神异篇》、《巴蜀神话》(合著)。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简介作者。

师: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呢?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不会读或者不理解的字词。

2、检测学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自学提示:1、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2、学生朗读最喜欢的部分,边读边思考:你怎么看待女娲这个形象呢?(可以用“一个的女娲”的句式说话,从文中找出依据。

)师归纳:女娲这个核心人物非常鲜明:她是神和人的结合体。

她是想象中的神,具备非凡的创造力,也有人类的许多美好品质,如质朴、活泼、勤劳、充满活力和智慧等。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

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

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

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风俗通》1、思考一:课文是根据这两则短文改编的,看看课文丰富了哪教学过程一、释题(女娲为什么要造人呢?女娲怎样造人的?女娲用什么造人?女娲造人有何用?)(带着问题阅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推荐3篇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①通过快速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力的作用。

②通过默读、圈划、朗读,探究神话故事的魅力,并运用创造性想象改编神话。

③通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追寻人类的起源。

○教学重点①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②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课前准备学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教师:相关资料与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

在这天地里有一块古代文学的瑰宝,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一个产物――神话。

大家喜欢看神话吗?……那我们现在去浏览一下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几个动画片断[投影――中国古代神话]。

你们能说出这些神话故事的名称吗?[投影――片1:盘古开天片2:夸父追日片3:钻木取火片4:女娲造人]……说起女娲,同学们,可能并不陌生。

能列举其他你们所看到过的有关女娲的神话名称吗?……。

今天我们先重点观赏《女娲造人》[ 片 5:课题《女娲造人》 ]二、快速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力的作用1、教师导: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里面有什么……一本古书――《太平御览》。

翻开看看,卷七十八有《风俗通》的记载,一起读读看,大致意思是什么?……有没有译文?有!我们一起朗读译文。

再看下面有什么?“我根据《风俗通》里的有关资料改编了一个《女娲造人》的故事,请你们到《神话故事新编》里去看看。

切盼你们的回应:你们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作者袁珂”2、学生快速阅读,尽快给作者回应3、教师小结:我们大多数同学都喜欢袁珂的神话作品,因为它有丰富的内容、生动的故事情节。

袁珂听了一定会非常高兴。

我们看他有什么反应。

(单击)“如果喜欢,请把它推荐给你的朋友――作者袁珂”就让我们把生动的故事先复述给在座的老师们听听,好不好?三、复述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情节1、看图回忆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做好复述的准备(可以轻轻地说出来)。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3女娲造人(导学案)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3女娲造人(导学案)

23 女娲造人课题女娲造人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中重点词语。

2.了解神话的特点。

3.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过程与方法1.体会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2.通过比较,掌握想象的方法和思路。

3.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4.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袁珂(1916—2001),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

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神话论文集》《古神话选释》等。

其中,《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版)。

原题为《女娲创造人类》。

课文是根据《风俗通》里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而成的一篇神话。

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新课导入同学们,大家认为人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国古代神话还有哪些呢?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捏土造人的神奇。

新课展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后,扫清字词障碍,把握文章内容。

2.快速阅读、复述课文。

思考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女娲是一个“神”,一个神通广大的远离人间的女神;但女娲更像一个“人”,一个会“孤独寂寞”,有着喜怒哀乐,如孩子般天真活泼但又像母亲般勤劳、智慧、伟大的“人”。

【通读课文,探究思考】1.第②段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心情有什么关系?原野广阔,草木丛生,眼前的景象必然会增加女娲的孤独感。

第21课《女娲造人》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1课《女娲造人》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女娲造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神话及其特点。

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3、初步培养学生改写故事的能力。

【重点难点】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2、培养学生改写故事的能力【学法指导】1.了解神话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改写故事的能力。

【知识链接】1、关于神话。

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故事。

神话特点:①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②充满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常有趣。

③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我国远古比较著名的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刑天舞干戚共工怒触不周山2、作者简介: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

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

【学习过程】1、课文结构:2、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你能分别用一两个关键词来回答吗?请各小组讨论后,推荐一名代表把答案写在黑板上。

1)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造人原因:(2)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造人经过:(3)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造人结果:(4)造人心情:(5)最终结果:3、女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我们要学习她什么精神?4、你认为人真的是女娲造出来的吗?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塑造这一形象的?【基础达标】1.字词积累女娲(wā):澄澈(chénɡ chè):灵敏:绵延:莽莽榛榛(mǎnɡ zhēn):神通:【拓展提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

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

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2、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重点1、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2、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

课前准备学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教师:相关资料与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明白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生答:故事趣味、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

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

今日就让我们一齐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

二、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1、请大家把书打开到153页,齐读课后习题下头的词语。

然后小声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①将课文与课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较阅读。

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②比较后筛选,课文中哪些情节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有感情地读一读。

2、小组交流后明确:①大多数同学更喜欢课文。

袁珂的《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中的两则短文改编的。

《风俗通》中的短文想象大胆,情节较简单,是故事的骨架。

袁珂的《女娲造人》在此基础上,想象更丰富,情节更具体,使得故事血肉丰满。

②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的情节,如:女娲造人的动机、造人的过程、人类诞生后的喜悦感、女娲的喜怒哀乐……挑出语段品读,着重体会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3、给大家提高点要求,能不能用你的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趣味的故事?讲故事:选择自我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说明:同位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扩写,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

全文浅显易懂,能够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并透过与《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比较理解神话中联想和想像手法的运用。

然后让学生品味文中想像语段,从中感悟出人类诞生的一种喜悦感,最终体会到神话的潜力。

为了开拓学生视野,能够让其在课后收集一些人类诞生说的不同说法,让学生明白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学习目标:1、知识与潜力目标: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并能加以想像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文中对于人类诞生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学习重、难点:1、体会文中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2、感悟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2、你明白人到底是从哪儿来的?(要求学生收集有关人类诞生说法)教学方法:课堂上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采用讨论法。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从古到今,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搞笑话题,人们展开了丰富想像与严密推测,猜想着人类诞生。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先谈谈你们了解了几种人类诞生说法?(同学们能够用简短的语句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阐述给大家,如:伊甸园说、女娲造人、海猿说、外星人说……)这天,我们来看看我国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人类诞生的看法《女娲造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2、让学生仔细品味课后练习一中《风俗通》里两则短文,然后请一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短文中所没有的资料。

3、请学生评定复述者优缺点,补充遗漏处。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娲造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2.联想和想象的运用。

3.了解神话的特点,激发想象力。

自主学习
1.作家作品
袁珂,原名袁圣时,汉人,作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等。

文体知识:神话是古代先民用拟人化的超自然的形象和虚幻的表达方式反映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认识的一种文学样式。

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它的特点是:富于神奇的幻想和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的人或神都会具有超人力量;情节比较曲折,语言生动,形象鲜明。

中国的神话极为丰富,主要见于《山海经》《淮南子》等作品中。

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女娲.()澄澈
..()()灵敏.()掘.起()掺.和()踪迹.()
wāchēng chèmǐn juéchān jì
3.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