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说课稿)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通过搭建积木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赛,并了解大于、小于、等于的意义。
2.技能目标:能够准确地比较不同积木搭建的高度、长度等大小差异,并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3.情感目标:通过比赛,体验竞争、协作、团结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较大小的方法和符号表示法。
2.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比较大小的含义,正确运用符号表示法。
三、教学内容本单元共分为三个部分:1. 积木比赛游戏这个部分是本单元的重头戏,通过搭建积木的方式进行比赛,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体验大小比较的方法和符号表示法。
比赛可以设置多个环节和规则,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2. 比较大小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教授比较大小的方法。
包括了长短、高低、重量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学会如何准确地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差异。
3. 符号表示法在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后,进一步学习符号表示法,让学生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应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幻灯片或其他课件形式打造舞台氛围,预告本节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并简单介绍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
2. 学生尝试比较大小通过展示各种不同的物品,让学生自己尝试比较大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比较大小的含义。
比如,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用画笔画一条直线,再在旁边画一条比它长的线,让学生发现两条线的长短差异。
3. 教授符号表示法在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后,进一步向学生介绍符号表示法。
通过幻灯片、书本等多种形式展示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形态,并通过实例演示符号的运用。
4. 积木比赛游戏在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和符号表示法后,进行积木比赛游戏环节。
这个部分可以设置多个规则和难度等级,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大小比较的方法和符号表示法。
5. 总结通过学习和比赛体验,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重申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反思本单元采用了以游戏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比较大小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省级比赛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省级比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搭积木比赛》这一节课出自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搭积木比赛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
在教材中,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图片,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如分数的表示、比较、运算等。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分数的意义和应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搭积木比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分数在比赛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分数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搭积木比赛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6.总结提高: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搭积木比赛》这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几何图形的组合和变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对几何图形的组合和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空间想象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几何图形的组合和变换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组合和变换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探究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木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场精彩的搭积木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探究学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尝试用积木搭建不同的几何图形,并交流分享各自的成果。
3.讲解演示:教师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讲解几何图形的组合和变换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
4.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搭建方案,使积木塔稳定且美观。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几何图形组合和变换的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1《搭积木比赛》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1《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1)一. 教材分析《搭积木比赛》这一节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1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搭积木比赛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正方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计算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学会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教学手段:利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观察积木,引导学生思考正方体的特征。
2.探索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总结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3.学习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应用拓展:学生分组进行搭积木比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总结经验。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1.正方体的特征–六个面:正方形–十二条棱:相等2.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表面积:S = 6a²–体积:V = a³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1.学生对正方体特征的掌握情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六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搭积木比赛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实现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 结合,在组织交流时,除了让学生展示搭积木的结果,还可以鼓励 学生表达自己思考或想象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从正面看哪个 正方体被遮住了,这样的正方体有几个,从左面看呢?以此来锻炼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由3个或4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加 “搭积木比赛”,在比赛中,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 (板书: 搭积木比赛)
板块二、探究新知 一、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立体图 (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
1、创设“比赛”情景开展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规则,无遮挡)
(2)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侧面、 从比较简单的无遮 挡看是什么形状,从上面看又是什么形状? (3)画一画 (生单独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 (4)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 (5)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 师:你们画出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与看到的立体图形符 合吗?说说理由。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 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能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2、能根据某两个面看到的图形,判断出搭这个立体图形需要的小正 方体的数量范围,能根据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 (至少5个小正方体组合)出原来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 形之间的联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1搭积木比赛-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1搭积木比赛-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积木”和“积木比赛”的概念。
2.能够用木块搭建简单结构。
3.能够根据比赛规则进行比赛,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理解“积木”和“积木比赛”的概念。
2.学生对搭建简单结构的操作能力。
3.学生能够根据规则进行比赛并分析。
三、教学准备1.班级集体备好足够数量的积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拥有。
2.准备一份比赛规则的小册子,分发给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规则。
四、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首先,老师会让学生讨论一下他们对“积木”和“积木比赛”的理解。
引导学生自己想一下积木可以用来干什么,积木比赛是什么样的比赛等等。
2. 操作(25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如何用积木搭建简单的立方体或长方体并让学生进行操作。
老师可以使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来展示操作方法,让学生们清楚地看到如何把积木堆积起来。
同时,老师需要告诉学生如何使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木块来搭建。
3. 比赛(25分钟)老师分发小册子,让学生阅读比赛规则。
在规则的指导下,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进行比赛。
比赛的规则可以包括时间限制,经过几个关卡,谁能够最先完成等等。
老师需要在比赛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但最好让学生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4. 分析与总结(5分钟)比赛结束后,老师需要和学生们一起回顾比赛过程,分析参赛选手的优势和劣势。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我总结,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经验教训。
五、教学后记搭积木比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达到了学习和娱乐结合的效果。
这在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上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同时也能让学生轻松愉悦地拥抱数学。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搭积木比赛的活动,掌握简单的几何图形的组合和拼接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和发现,体验数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简单的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将多个几何图形组合在一起,以及如何用几何图形拼接出新的形状,仍然是他们学习的难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拼接方法,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几何图形的组合和拼接方法,能够用几何图形拼接出新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几何图形的组合和拼接方法,能够用几何图形拼接出新的形状。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发现和总结拼接方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和总结拼接方法。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搭积木比赛小游戏,引出今天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我会讲解简单的几何图形的组合和拼接方法,让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搭积木比赛,实践所学的组合和拼接方法,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一起总结拼接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5.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题、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以及一些关键的教学步骤和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搭积木比赛》这一节课出自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的搭积木比赛场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空间几何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实际的搭积木比赛场景,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场景,可以发现和总结空间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空间几何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空间几何图形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空间几何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和掌握空间几何图形的特征。
由于空间几何图形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空间几何图形的特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搭积木比赛的实际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分享的习惯。
3.任务驱动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示空间几何图形的特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搭积木比赛的实际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观察和分析教材中的搭积木比赛场景,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空间几何图形的特征。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1《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1《搭积木比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1《搭积木比赛》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搭积木比赛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知识。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积木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并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立体图形知识,对一些基本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等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立体图形,如圆柱体、圆锥体等,学生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搭积木时可能不够熟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搭积木比赛,使学生掌握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两种立体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两种立体图形。
2.教学难点: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空间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积木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搭积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搭积木比赛,观察和操作不同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
3.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总结。
4.实践:学生进行实际的搭积木操作,巩固对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认识。
5.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上下底面平行•侧面展开为长方形•体积=底面积×高•底面为圆形•侧面展开为扇形•体积=底面积×高÷3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省级比赛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省级比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搭积木比赛》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搭积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搭积木比赛的基本规则,学会搭建不同形状的积木,提高搭建的技巧和速度,以及通过比赛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搭积木这类活动充满兴趣。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要指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些学生空间想象力较强,有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搭积木比赛的基本规则,学会搭建不同形状的积木,提高搭建的技巧和速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搭积木比赛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增强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搭积木比赛的基本规则,学会搭建不同形状的积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提高搭建的技巧和速度,以及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木模型等教具,以及搭建积木的操作活动,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场精彩的搭积木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基本规则讲解:介绍搭积木比赛的基本规则,如搭建的主题、时间限制、评分标准等。
3.搭建技巧教学:示范搭建不同形状的积木,讲解搭建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比赛环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团队搭积木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搭积木比赛 》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搭积木比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搭积木比赛》这一课时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通过搭积木比赛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分数乘法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乘法的本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分数乘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理解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活动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木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乘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搭积木比赛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计算比赛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共同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4.应用:学生分组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比赛成绩,巩固和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直观地展示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 分数 × 分数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进行。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01 说教材
说教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观察物体第1节《搭积木比赛》,主要内 容是关于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的形以 及如何搭建立体图形的知识。通过学习本节 课,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 观察能力。
02 说学情
说学情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学习过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图 形,对于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有一定 的基础。但是,在观察物体的形状和搭建 立体图形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讲解环节
在讲解环节中,老师可以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 如何根据从上面、正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 原立体图形。然后,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让 学生掌握如何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 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 的数量范围。
练习环节
1.仔细观察下面左边的立体图形,看右边的平面图形是从哪个立 体图形的上面看到的,连一连。
(考查知识点:观察物体;能力要求: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 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2.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左面观察,看到的平面图形如右图所 示。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需要多少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归纳总结
在归纳总结环节中,老师可以通过总结本节 课的知识点,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并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老师可以让学 生回答一些问题,例如:本节课我们学到了 哪些知识点?你们觉得哪个知识点比较难? 为什么?如果让你们设计一个立体图形,你 们会怎么做?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目录
01. 说教材
02. 说学情
03. 说教学目标 04. 说教学重难点
05. 说教法与学法 06. 说教学过程
07. 说板书设计 08. 说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非常荣幸地向各位汇报我关于《搭积木比赛》一课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课所处的教材位置。
《搭积木比赛》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
它承接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的有关积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知识,并且在已有基础上展开探究。
这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思考,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说学情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感和几何知识,但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还未达到系统认识。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游戏和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和揭示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内容和学情的分析,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搭积木比赛,让学生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能正确地表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团队协作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能正确陈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几何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说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做了以下教学准备:1. 积木套装:准备足够数量的小长方体和立方体积木,每个学生一套,以供实际操作。
2. 教学课件:制作直观的教学课件,通过动画和实例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3. 数据记录表:设计数据记录表格,供学生在操作中记录数据,完成任务后进行数据分析。
4. 竞赛任务卡: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副竞赛任务卡,详细介绍比赛规则和任务。
六、说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计划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多媒体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态特征,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1《搭积木比赛》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1《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1)一. 教材分析《搭积木比赛》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节课程。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搭积木比赛为背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正、反比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比例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运用中,对于正、反比例的判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搭积木等教具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搭积木比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索规律: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观察积木的高度和底面积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
3.交流分享: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引导学生总结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对正、反比例的理解。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明确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及其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第1课时 搭积木比赛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第1课时搭积木比赛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搭积木比赛。
在该课时中,教材采用情境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对数字的感觉,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通过搭积木比赛,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深化对数学的理解,锻炼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单位体积积木的概念,掌握积木组合的技巧。
2.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3.通过搭积木比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和掌握单位体积积木的概念,掌握积木组合的技巧。
2.难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个人水平,并在团队中取得胜利。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搭积木作品,引出今天的主题,让学生了解积木和积木组合的概念,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首先,介绍比赛规则、时间和注意事项,然后讲解积木的基本搭建方法和组合技巧,示范如何完成一件积木作品,并指导学生搭建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3.实践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比赛。
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利用相同数量的积木,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搭建,最后评选出胜利小组。
4.总结根据比赛得分,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讨论和评价,激发学生对积木搭建的兴趣和热情,最后总结比赛的结果和经验,并对今后的活动提出建议。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评估小组比赛成绩,评选出获胜团队,并对团队合作和个人得分进行评价。
3.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率、思路、表现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搭积木比赛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积木的组合技巧,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力和生活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体现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思考的教学理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以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人际交往能力。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说课的题目是《搭积木比赛》。
这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介绍。
第一个方面是对教材的分析,第二个方面是对本节课教法学法的分析,第三个方面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最后一个方面是本节课教学过程的分析。
一、说教材我们先来看一看对教材的分析,我将分别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搭积木比赛》这节课是第三章《观察物体》中的起始课,它主要考察学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
并能由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它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
本节内容为今后高中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学习打下基础。
从学生的情况来看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以后学习高中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学习打下基础。
可以说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3.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立方块的数量范围。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等活动,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或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按要求搭立体图形,并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难点是能把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为立体图形,并体会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对于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1 搭积木比赛(5)-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1 搭积木比赛(5)-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搭积木比赛的基本规则与要求。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精度。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理解搭积木比赛的过程与规则。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准备
1.搭积木比赛的规则与要求。
2.积木集合。
3.计时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可通过搭建模型,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内容。
2. 搜集资料(15分钟)
老师可向学生介绍本次的搭积木比赛,以及比赛的规则和要求,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下比赛的场景,分析出比赛中需要使用到的知识和技能。
3. 表示积木的数量(25分钟)
老师可以准备不同的积木集合,让学生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出积木的数量。
比如,4个十位积木和7个个位积木可以表示成40+7的形式,14个个位积木和8个十位
积木可以表示为14个单位和8组十个。
4. 组织比赛(25分钟)
老师安排学生组队比赛,规定比赛时间和要求。
在比赛时,老师可以记录选手完成任务的时间。
5. 总结(10分钟)
老师可以让选手回答这次比赛的体会和感受,分析比赛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搭积木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总结
通过这样的搭积木比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积木的数量和数学的思维方式,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字的观察和推断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加强对任务的执行力,达成目标更加明显。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1)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搭积木来练习计算、思维、抽象等数学能力;2.能够在竞赛中体验合作与竞争,锻炼自信心;3.能够通过自己搭建的模型发掘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4.能够了解一些数学知识的应用,如几何形状、面积、周长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搭积木来练习计算、思维、抽象等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积木搭建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老师先给学生播放一些搭建积木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利用积木的特点,能够做出什么样的模型。
2.积木比赛规则(10分钟)1.学生自由组队,每组人数不超过4人,至少两人;2.比赛时间为30分钟,时间到后停止搭建;3.评分标准:搭建的模型数量、美观程度、创意、完整度等;4.每个模型需要计算模型的周长、面积、所需积木数量等数学知识;5.所有参赛模型需要在15分钟内进行展示,并进行自我介绍。
3. 搭建模型(30分钟)根据之前给出的规则,让学生自由组队,自行搭建模型。
在搭建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提醒学生计算模型的周长、面积、所需积木数量等数学知识。
4. 评分与评比(15分钟)各组完成后,老师进行评分,确定获胜组。
通过组内展示和介绍,让学生彼此学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总结(5分钟)在比赛后,老师提醒学生总结本次比赛中的经验和收获,强化学生对于比赛、创意和团队合作的认识。
四、教学评估通过本次活动,评估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五、教学反思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动手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掌握某些数学知识,并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搭不出想要的模型等情况,需要老师及时引导、鼓励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按要求搭出立体图形,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 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
方块。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视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 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发展空间观 念。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主 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高涨的学习乐趣,从中去 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互相合作、归纳总结从而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成 功的体验。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到立体图形的样实现从三维向二维的转化。
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视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 正方体组合)
汇报交流
我们可以根据立体图形画出平面图形
3.搭一搭
教师第一出示操作的要求: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请两
组同学分别搭一搭。
1).出示从上面和从左面看到的形状,请同学搭一搭。
同学们,我们可以根据立体图形画出平面图形现在给你们平面图
形,你们能够想象出它的立体图形吗?请你们试着搭一搭你
们有什么好方法。
4.提示学生先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搭一搭一个立体图形,从上 面看到的形状是这样的,你们认为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怎么 样的?动手搭一搭
同学们,你们搭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一样的吗?又有什么不同 呢?(预设:有无数种搭法)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 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2.通过预习,我知道了:( )根据从两个不同方向视察到的平面图形确定立体图形 的形状,但是我们可以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 )。 从( )不同方向视察立体图形,才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1课时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我计划以下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师生互动:在讲解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时,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3.实践操作:在“搭积木比赛”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将包括以下内容:
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选择一个生活中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物品,测量并计算其表面积,记录计算过程和结果。
3.编写一个关于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应用问题,并与同学分享。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对表面积概念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1课时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1课时《搭积木比赛》,它位于小学数学课程体系的几何与空间领域中,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能力的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展开,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表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表面积的方法。
(2)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表面积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1)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讨论、分享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念。
2.多媒体课件:制作包含图形、公式和例题的PPT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说课的题目是《搭积木比赛》。
这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介绍。
第一个方面是对教材的分析,第二个方面是对本节课教法学法的分析,第三个方面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最后一个方面是本节课教学过程的分析。
一、说教材
我们先来看一看对教材的分析,我将分别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搭积木比赛》这节课是第三章《观察物体》中的起始课,它主要考察学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
并能由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它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
本节内容为今后高中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学习打下基础。
从学生的情况来看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以后学习高中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学习打下基础。
可以说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3.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立方块的数量范围。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等活动,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或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按要求搭立体图形,并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难点是能把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为立体图形,并体会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对于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法。
按照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动手实践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
在自主探究、讨论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教学。
同时采用分层练习法,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二、设计思路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从感知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
程,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首先,画一画,体会面与体的位置关系。
然后,辨一辨,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在空间位置中的关系与变化。
接着,搭一搭,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最后,练一练,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根据这样一个教学思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欣赏古诗,激趣促学;第二个环节是动手操作,探究新知;第三个环节是拓展活动,强化新知;最后一个环节是全课总结,反思提升。
下面我将向大家具体的介绍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安排。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首先由古诗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不同角度观察,所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道理,并将此生活中的现象渗透到本节课的数学探究中来,进而引入新课。
在第二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同学们做本节课的准备活动:同桌之间用五个小正方体摆一摆,搭成立体图形,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画下来。
设计意图:本活动我没有按照课本直接给出立体图形,让学生观察。
而是放手先让学生自主摆出图形,这样就有效的给予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接着进行第一个比赛:画一画。
就是淘气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了一个立体图形,请两队同学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比一比哪个队画得正确。
首先,我会引导学生先观察,然后形成空间到平面的过度表象,想象立体图形不同方向的平面图像的形状。
接着,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将所看到的画在方格记录纸上,同组同学交流对比,并在各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作品之后,得出这样的草图。
最后教师评出画的最快又最正确的一组为胜利组。
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学生根据立体图形这一载体,通过不同的观察方法,抽象出所看到的图形的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再接着进行第二个比赛:搭一搭。
学生根据两个方向的平面图形搭一搭立体图形。
在学生演示并互相交流自己的搭法及想法之后,发现了有好几种不同的搭法。
因此鼓励同学用不同的搭法,并共同讨论搭法的正误。
最终得出根据2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我们还无法确定立体图形,但是能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
最后,评出搭的最快,搭法最多的小组。
在解决根据看到的两个面形状判断原立体图像最少或最多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想一想,摆一摆,再交流展示这一过程,着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最后进行第三个比赛:看谁搭得多。
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首先我引导学生用5个小正方体搭,学生思考很快按照看到的样
子搭好。
那在5个小正方体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这一个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呢?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之后,各小组展示了搭好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
这样借助不同的搭法,使学生积累拼搭物体的经验,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
评出搭得最多的小组。
在第三个环节中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分层递进的教学原则,特别设计和安排了两种不同的练习。
第一种是基础性的练习。
第二中是应用性的练习。
即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两种不同层次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进行小结和作业。
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反思,就把零碎的认知过程和知识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板书设计
板书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是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为了突出重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观察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