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三语文浙江省五校联考试卷 人教版

合集下载

浙江省2021-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浙江省2021-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浙江省2021-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2学年第二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命题:杭州学军中学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燕京八景”中有“蓟门烟树”一景,意指北京前身蓟城的古城墙上树木蓊(wěng)郁,如雾如烟,古都残存的旧岁遗风,几近泯(mín)灭的明清趣味,在其身上都有。

B.一个农业产业能够发展起来,背后是创业者的筚路蓝缕、开拓者的不懈奋斗;能够成为知名品牌,凝结的是大众的心血(xuè),靠的是群众胼手胝(zhī)足,日夜付出。

C.近年来,网络谣言新伎俩(liǎng)不断涌现,网信办表示将建立溯源机制,加大对首发谣言信息平台和帐号的惩(chéng)处力度,这些举措无疑具有强大的震慑力。

D.当“碳水脑”“糖瘾症(zhèng)”等夺人眼球却又似是而非的概念纷至沓来时,戒瘾商品接踵(zhǒng)而至,这些半真半假的鼓躁反而容易使人们更加焦虑,无所适从。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能力。

A.“泯灭”的“泯”应读mǐn。

C.“帐号”的“帐”应为“账”。

D.“鼓躁”的“躁”应为“噪”。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菜是一种有强烈气味的草本植物。

【甲】对香菜的爱憎,赤裸裸地写在食客的脸色上,外卖的留言中,火锅的蘸料里。

有人觉得,香菜是美食的“灵魂”,任何一盘平平无奇的凉拌菜只要撤上些许立刻就会惊艳无比;有人认为,香菜是料理的“黑手”,“不要香菜!不要香菜!不要香菜!”少说一遍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或是如痴如醉,或是避犹不及,两派在美食江湖上可谓“势不两立”。

【乙】“无香不欢”还是“逢香寡欢”,这是每个人“舌尖上的选择”。

而当天壤之别的喜好遇到瞬息万变的市场,任何关注和猎奇的点都有可能转化为噱头和商机。

瞄准消费者味蕾的,有香菜薯片、香菜饼干、香菜冰淇淋;关乎消费者日常的,有香菜古龙水、香菜面膜、香菜沐浴露,【丙】“香菜星人”顶不住了,“买买买”就是对香菜最大的敬意;“反香菜星人”更顶不住,“一口入魂”是假,“一口惊魂”才是真!结果只有商家顶住了,收割了香菜爱好者的钱包,收获了香菜嫌恶者的关注,可谓两头赚!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势不两立B.天壤之别C.关乎D.结果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答案】2.B3.A【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浙江省高三语文五校联考试卷 人教版

浙江省高三语文五校联考试卷 人教版

浙江省高三语文五校联考试卷人教版第1卷(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勘.误(kān)湛.蓝(zhàn)谬.论(miào)未雨绸缪.(móu)B.逞.能(chěng)锃.亮(zèng)机杼.(zhù)毁家纾.难(shū)C.觐.见(jìn)靓.丽(jìng)鞠.躬(jū)笑容可掬.(jū)D.提挈.(qiè)契.合(qiè)赝.品(yàn)义愤填膺.(yī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刻画抓辫子并行不悖遗害无穷B.妆饰影牒机故伎重演纷至沓来C.传诵喝倒彩委曲求全礼义廉耻D.股份度难关语无伦次流芳千古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林则徐这位禁毒先驱的铜像在美国大都会纽约,对世界人民的反毒斗争是一种鼓舞。

②面对拥有资本与品牌的强势国际企业竞争,一个具有长远抱负的本土型企业进行品牌的与集中,是刻不容缓的重要工程。

③王小川见到分别多年的老同学张勇,起初惊讶,暗暗佩服,心中觉得老同学发展很好,真该刮目相看了。

A.竖立整合继而 B.树立整合既而C.树立组合继而 D.竖立组合既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几位科学家多年来奋力拼搏,在航天技术研究领域里潜心探索,无.所不用其极.....,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赢得世人赞赏。

B.台湾作家白先勇近日发表谈话,呼吁要抢救中文,扭转全盘西化的文化教育。

他认为,现在台湾初中基础测试中文课程都不考作文,简直是“危言耸听....”。

C.参加本届西湖博览会的各省代表游览了新西湖后赞叹道:“西湖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真是人间天堂啊。

”D.舞蹈专业毕业的两个学生刚到市歌舞团报到,就被热心的同事们赶鸭子上架.....,跳了两个傣族舞,引得大家高声叫好。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人们加强合作,增进理解,对于个人事业成功也有着重要影响。

2020届浙江省浙北五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届浙江省浙北五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届浙江省浙北五校联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海伦用激动的口吻痛惜姐姐护理形容枯槁.(gǎo)、行将就木的老者是虚置年华,索菲娅则每天在晚祷结束时特意为可怜的犯了罪孽.(niè)的女人背诵一段经文。

B. 让她烦闷.(mēn)的不只是学业,她瞥.(piē)了一眼教室,只看见一颗颗埋在教材中的头颅,四周鸦雀无声。

韵锦心里自嘲地想,就算四周闹哄哄地笑闹成一团又怎样,自己始终溶不进里边。

C. 到处是女人们急促的木屐(jī)声。

她们佝着腰蜷.(quán)着腿跑得飞快,自从那种叫原子弹的东西把广岛和长崎移为平地,中国人就常常来这打一阵枪或扔几颗炸弹。

D. 这条路艰苦又黑暗,每走一步,泥沼.(zhǎo)就要把他们吞噬.(shì)进去;而树木则像一堵牢固的墙壁,挡住去路。

树枝缠住他们,树根像蛇一样地到处伸延着。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和字形的识记能力。

分别考查对形近音同(或音异)、形异音同(或音异)、多音多义的汉字读音的辨识以及对形近字的识别。

注意“多音读次音,形声莫套读,方言要纠错”的原则。

辨析字形要结合字义进行。

A项,“虚置年华”中“置——掷”;B项,“烦闷”的“闷”应读mèn,“溶不进”中“溶——融”;C项,“移为平地”中“移——夷”。

故选D。

【点睛】字音积累法:①以点连线法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

②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

如以“千”(qiān)为声旁的形声字大致有“歼”jiān、“纤”qiàn或xiān、“跹”xiān、“钎”qiān、“迁”qiān 等,“歼”“纤”“跹”等字都不发声旁的音,这几个字就是考查记忆的重点。

【KS5U解析】浙江省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新高考研究语文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

【KS5U解析】浙江省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新高考研究语文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名校联盟2020年新高考研究语文卷(三)
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这个奋发有为、砥砺前行的年代,我们都是追梦人,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只管撸(lū)起袖子加油干,着(zhuó)力将个人追求熔铸于中国梦中。
B. 白居易的讽喻诗自然都是些有裨(bì)于政事的说教,而他写闲适诗也要拿“知足保和”之意劝诫(jiàn)他人,并向大众传授他如何得大自在的心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真正的默读,务必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这样才能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进而扼要把握文章的大意。
B. 吴春耕表示,2019年要加强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国家铁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等对外骨干通道的畅通,同时强化内部通道的连接。
A项,没有语病。
B项,搭配不当,“加强……畅通”不能搭配,可改 “加强……建设”。
C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但大手笔的投入”没表述完,就易辙为“本土球员的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可改“本土球员的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为“并没有让本土球员的水平得到提高”;
C. 中美双方不应设置壁垒,而应摒(bìn)弃零和博弈的旧思维;不应任由无耻谰(lán)言泛滥,而应秉持发展的眼光,为两国关系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D. 托尔斯泰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zī),覆盖两颊的长髯,朝上倒竖的眉毛,一绺绺灰白的鬈(quán)发,看起来颇有长者风度。
【答案】D
一个叫李仁志的中学生对着同学讲述自己的妈妈是外卖配送员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甲】尽管这只是一档节目,但一个男孩敢于向外人介绍母亲“卑微”的工作,表达对母亲的职业身份恰如其分的认同,还是需要足够勇气的。李仁志不但没有因母亲是一个外卖配送员而嫌弃她,而且在社会偏见的刺激下更加心疼母亲,这样的孝心可赞可叹。在关于外卖配送员的价值迷思亟须破解的背景下,李仁志呼吁大家用正常的眼光看待母亲的职业,这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乙】“我妈妈是外卖配送员”之所以能看哭很多人,一是李仁志的演讲体现了对一个平凡职业的正确认知,二是作为一个孩子,对于母亲的职业,李仁志一直保持着由衷的坦诚与体面感。【丙】自始至终,李仁志自尊,不煽情,所谓“少年感”,大概就应如此。

浙江省浙北五校2020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浙江省浙北五校2020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浙江省浙北五校2020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海伦用激动的口吻痛惜姐姐护理形容枯槁(go)、行将就木的老者是虚置年华,索菲娅则每天在晚祷结束时特意为可怜的犯了罪孽(niè)的女人背诵一段经文。

B.让她烦闷(mn)的不只是学业,她瞥(pi)了一眼教室,只看见一颗颗埋在教材中的头颅,四周鸦雀无声。

韵锦心里自嘲地想,就算四周闹哄哄地笑闹成一团又怎样,自己始终溶不进里边。

C.到处是女人们急促的木屐(j)声。

她们佝着腰蜷(quán)着腿跑得飞快,自从那种叫原子弹的东西把广岛和长崎移为平地,中国人就常常来这打一阵枪或扔几颗炸弹。

D.这条路艰苦又黑暗,每走一步,泥沼(zho)就要把他们吞噬(shì)进去;而树木则像一堵牢固的墙壁,挡住去路。

树枝缠住他们,树根像蛇一样地到处伸延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有自由,也要有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

互联网是一把“杀手锏”,是“宝库”还是“魔盒”,取决于国际社会的治理水平和能力。

[乙]一方面,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更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信息鸿沟到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的不完善,再到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全球公害,互联网领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

这些问题和挑战表明,只有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互联网才能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丙]“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国际社会只要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定能实现全球互联网善治,从而让互联网释放出造福人类的强大正能量。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杀手锏 B.参差不齐 C.凸显D.从而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们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密切监测经济运行情况,把风险和困难降到最低,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争取最好结果。

浙江省2020年高三语文 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

浙江省2020年高三语文 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

浙江省第一次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绾(wǎn)结娇嗔(chēn)烘焙(péi)闷(mēn)声不响B. 掮(qián)客与(yú)其入殓(liàn)夹(jiā)道欢迎C. 绷(bēng)脸分娩(miǎn)烜(xuǎn)赫不容置喙(huì)D. 稂(láng)莠蝙(biān)蝠札(zhá)记一绺(liǔ)头发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故居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开发商拆除了。

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中国的古建筑已到了生死忧关的时刻。

B. 几千年来,女子们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她们的惠质兰心,即使像花木兰这样有男儿气魄的女孩也多是心灵手巧的女红高手。

C. 现实版蜗居“犀利爷”,头戴一顶皮革鸭嘴帽,帽檐下露出少许灰白头发和一双犀利的眼睛,脸上布满了黑黢黢的污垢,精神却很矍铄。

D. 提起清香,首先想到书香,一帙在握,再在桌上点起一柱袅袅娜娜的香,便会让人神清气爽,尘念皆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清华大学一学生说:“大学以来,我每天坚持6点半起床,7点进自习室,从来没在任意一节课堂上睡过觉,总是坐在第一排专心听讲。

”B. 新世纪初,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走向诺贝尔”文学丛书,丛书囊括了当代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的作品,真可谓洋洋大观。

C. 超级飓风“桑迪”裹挟着狂风骤雨重创了美国东海岸,飓风所过之处,房屋桥梁几乎毁坏殆尽,一片狼藉。

D. 真金不怕火炼,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有才华的人不会总被埋没,总有一天会被发现,被发掘出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针对争议海域内中国执法船和护渔船遭到他国舰船的无理跟踪、骚扰甚至恶意阻挠,军地进行了海上联合维权演习。

B. 《功夫熊猫》中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有风度。

浙江省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语文试题(原卷版)

浙江省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语文试题(原卷版)

2019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语文试题卷命题:绍兴市第一中学考生须知:1.本卷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素人画”凭感觉和直觉作画,束.(shù)缚较少,或许没有“学院画”的严谨、圆熟和精美,却有一种朴素稚拙.(zhuǒ)、自由奔放的生机,在美术领域中独竖一帜。

B. 一个粗重的声音,冲破了细微的潺潺..(cáncán)水声,遥远而又清晰。

浓墨渲染的前景——大块巉.(chán)岩和一棵橡树的粗壮树干,消融了远景中青翠的山峦、明亮的天际和斑驳的云彩。

C. 欧洲掀起反美浪潮,德法开始筹建欧洲军,英国也试图撇.(piě)开美国,联合欧洲建立波斯湾“护航编队”,看来川普的霸权主义陨.(yǔn)落真的不会远了。

D. 他们徘徊于法律的夹缝和道德的边缘,交叉于各个族群、社会阶层之间,犹如疥.(jiè)疮,在金碧辉煌的世界文化中心的暗角里发臭溃.(huì)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甲】《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诗人以精致的语言、优美的形象、浪漫的手法,叙述了这场安史之乱中的悲剧:唐明皇和杨贵妃用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爱情,只能没完没了地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诗人并不拘泥..出一个宛转动人的故事。

诗..于历史,而是根据当时的传说和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心理的再现,因而..能在读者的心中漾起涟漪。

【乙】《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丙】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人们自己去揣摩、去回味、去感受。

2020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大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大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浙江省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4月大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2020年4月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先知往往是寂寞的,他最先看到问题的所在;但先知的伟大就在于能够忍受寂寞,并在寂寞中踽.(yǔ)踽独行,不因他人的漫骂和攻讦.(jié)而隐瞒或改变自己的观点。

B. “嫦娥”四号的成功是国际合作的成果:13台载.(zǎi)荷.(hè)中4台是与德国等国家合作的,与俄罗斯合作的同位素热源则保障了它安全渡过月夜。

C. 当你面临无法逃遁.(dùn)的困感时,网络上千篇一律的爆款“鸡汤”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但文学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你抛弃卑鄙.(bǐ)和浅薄,趋向高尚和精深。

D. 个人史是汇入正史河流的涓涓细流,哪怕只是一个少年只.(zhī)言片语的勾沉,也是重建被遗忘与被毁坏的偌.(nuò)大历史的一砖一瓦。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要审清题干的要求,这里既考查了字音,也考查了字形,考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正误。

A项,“踽(yǔ)踽独行”应为“踽(jǔ)踽独行”;“漫骂”应写作“谩骂”。

B项,“载(zǎi)荷”应为“载(zài)荷”;“渡过”应写作“度过”。

D项,“勾沉”应写作“钩沉”;“偌(nuò)大”应为“偌(ruò)大”。

浙江省宁波市五校2020届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五校2020届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题

2020年宁波市高三五校适应性考试1.语文本试题卷全卷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势必将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准考据号用黑色笔迹的署名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地点上。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不可以答在试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此中选择题每题3分)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强悍(piāo)老媪(ǎo)..B.缠绵(quǎn)入耳(zhōng)..C.隐蔽(yìn)抛弃(bìn)..D.韶光(sháo)乘机(sì)2...以下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说客(shuì).屋脊(jǐ).河浜(bāng).靡费(mí).满载而回(zài).危如累卵(lěi).讷言敏行(nè).椎心泣血(zhuī).近期《甄嬛传》收视火爆,好评如潮。

扮演太医的张晓龙自己对古典礼仪研究甚深,又将角色的温文而雅、体谅入微演得恰到利处,获取影评人的交口夸赞。

B.由网络益智游戏《棋查问答》掀起的两性智力大战近期宣布结束,答案是女性比男性更聪慧。

这一结果让女性以手加额,却让男同胞有些“刮不住脸”。

把学生变相“圈养”,让体育课只做“象征性”的锻炼,实际上是一种因噎废食。

固然,学生安全了,没有了伤经动骨的后顾之忧,但学生们却成为了一群绵羊。

D.国内某著名黑客表示,估计泄漏网站数据库的行为可能会引起连锁效应。

他建议,主管部门及网站应当出台相应的标准及保护体制,以安全地保护用户的隐私。

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些瑰丽奇异的诗篇中所显露出来的对于..电火行空、上天入地、宇宙航行、登临月球的向往,跟着科学的发展,都变为了事实。

B.中菲南海对峙并不是偶然事件,两方都是有备而来。

菲方动用了最大军舰,是借机向中..方示威;中国海监船“实时”赶到,则表示它距离渔船也不会太远。

浙江省浙北五校2020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浙北五校2020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浙北五校2020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海伦用激动的口吻痛惜姐姐护理形容枯槁(go)、行将就木的老者是虚置年华,索菲娅则每天在晚祷结束时特意为可怜的犯了罪孽(niè)的女人背诵一段经文。

B.让她烦闷(mn)的不只是学业,她瞥(pi)了一眼教室,只看见一颗颗埋在教材中的头颅,四周鸦雀无声。

韵锦心里自嘲地想,就算四周闹哄哄地笑闹成一团又怎样,自己始终溶不进里边。

C.到处是女人们急促的木屐(j)声。

她们佝着腰蜷(quán)着腿跑得飞快,自从那种叫原子弹的东西把广岛和长崎移为平地,中国人就常常来这打一阵枪或扔几颗炸弹。

D.这条路艰苦又黑暗,每走一步,泥沼(zho)就要把他们吞噬(shì)进去;而树木则像一堵牢固的墙壁,挡住去路。

树枝缠住他们,树根像蛇一样地到处伸延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有自由,也要有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

互联网是一把“杀手锏”,是“宝库”还是“魔盒”,取决于国际社会的治理水平和能力。

[乙]一方面,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更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信息鸿沟到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的不完善,再到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全球公害,互联网领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

这些问题和挑战表明,只有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互联网才能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丙]“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国际社会只要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定能实现全球互联网善治,从而让互联网释放出造福人类的强大正能量。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杀手锏 B.参差不齐 C.凸显D.从而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们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密切监测经济运行情况,把风险和困难降到最低,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争取最好结果。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等)202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等)202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宁波市效实中学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初在填海土地上建成的房子已经残旧,给人一幢一幢拆掉,代替的是遮天敝日的大厦。

偶然一座不知何故可以苟延残喘夹.(jiā)在新厦中间的旧楼,寒伧.(chen )得叫人凄酸。

B.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guān)状病毒肺炎疫情,我们不能心存侥.(jiǎo)幸,但必须清醒冷静。

唯有众志成诚,才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合力。

C. 上山的阶梯上,晋朝的罗汉松、唐代银杏、宋时香樟、明清枫栗等名贵古树伟岸蓊(wěng)郁地生于路旁。

时近黄昏,加上山间雾气萦.(yíng)绕,让人视野不尽开阔,但是古树的老干虬枝和直耸入云的身影还是十分清楚的。

D. 进入冬天,北方的树木褪去了苍翠。

光秃秃的树枝生硬如铁,倔.(juè)强地望着天空。

几只乌鸦趁着暮色飞来,落在疏疏落落的枝杈.(chà)间。

此番景致令人倍感苍凉。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字形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A 项,“遮天敝日”应为“遮天蔽日”;B 项,“众志成诚”应为“众志成城”;D 项,“倔(juè)强”应为“倔(jué)强”。

故选C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0届浙江省宁波市五校(奉化中学、宁波中学、北仑中学等)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届浙江省宁波市五校(奉化中学、宁波中学、北仑中学等)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届宁波市五校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yí)必定产生在朔.(shuò)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篷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

其他那些著名的友谊佳话,外部雕饰太多了。

B. 有专家提出,带有新型冠.(guān)状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失去水分,形成微小的携带病毒的飞沫核。

这些微小的飞沫核分散.(sàn)在空气中,有可能形成气溶胶,飘浮在远处,造成远距离传播。

C. 《论语》多次用到“殆”字,都是作“危险”讲。

孔子主张“放郑声,远佞.(nìng)人,郑声淫,佞人殆”。

为什么要禁绝郑声?因为郑国的音乐淫糜。

为什么要远离“佞人”?因为这类人善于阿谀谄.(xiàn)媚,如果国君周围都是这些人的话就很危险。

D. 推杯换盏.(zhǎn)、筷来箸.(zhú)往是中国社会普遍认同的代客习俗,推行公筷公勺不能急于求成,要先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逐渐形成新的文明习惯。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及字形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浙江省高三语文上学期五校联考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三试卷.doc

浙江省高三语文上学期五校联考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三试卷.doc

浙江省高三语文上学期五校联考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三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本卷答案一律做在答卷页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讣(bù)告绚(qǐ)丽奢靡(mí)嗔(chēn)怒发横(héng)财B.和煦(xù) 油脂(zhǐ) 掠(lüě)夺溯(sù)源舍(shè)利子C.召(zhāo)开惩(chéng)罚开埠(fù) 置喙(yuán)刹(chà)那间D.阴霾(mái) 箴(jiān)言掮(qián)客休戚(qī) 气吁(xū)吁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舞蹈的背景是一场悄然而至的雨,音乐是一曲静谧悠然的歌,而舞伴则是一首旖旎多姿的诗。

不论生命如何,一如既往地在舞步中保持一颗安然的心。

B. 城市里的一个角落,让芸芸众生可以安静蜇居,这是外部环境上的寂静;人来人往中的内心一隅,让普罗大众可以深深思考,这是内在心灵上的寂静。

C. 看不见什么鸟儿,只有几只灰色的难看的家伙在灌木下笨拙地蹦跳,像是声名狼藉的画眉。

此时,虽然阳光不再刺眼,斜辉已然泛黄,可天气依旧很热。

D.“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是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我们智慧的局限。

”鲍鹏山先生用这样一声由衷的赞叹道出了世人对战国先贤——庄子的顶礼膜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长沙市沃尔玛、家乐福几家门店销售“改期”食品行为,当地工商局给予了没收违法所得、收缴货物、罚款等处罚。

这板子打得不免太轻了。

B.近来,我国志愿者活动如火如荼,尽管初始稚步,但既然已经开始了,且方向是正确的,总有一天会逐渐热闹起来。

C.儿童天性顽皮、好动,做事粗心大意,犯点小错误也是不足为训的,因此,作为父母不要求全责备。

浙江省宁波市五校2020届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五校2020届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题

2020年宁波市高三五校适应性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全卷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将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剽.悍(piāo)老媪.(ǎo )说.客(shuì)满载.而归(zài)B.缱绻.(quǎn)中.听(zhōng)屋脊.(jǐ)危如累.卵(lěi)C.荫.蔽(yìn)摈.弃(bìn)河浜.(bāng)讷.言敏行(nè)D.韶.光(sháo)伺.机(sì)靡.费(mí)椎.心泣血(zhuī)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近日《甄嬛传》收视火爆,好评如潮。

饰演太医的张晓龙本身对古典礼仪研究甚深,又将角色的温文而雅、体贴入微演得恰到好处,获得影评人的交口称赞。

B.由网络益智游戏《棋盘问答》掀起的两性智力大战近日宣告结束,答案是女性比男性更聪明。

这一结果让女性额手称庆,却让男同胞有些“刮不住脸”。

C. 把学生变相“圈养”,让体育课只做“象征性”的锻炼,其实是一种因噎废食。

虽然,学生安全了,没有了伤经动骨的后顾之忧,但学生们却成为了一群绵羊。

D.国内某知名黑客表示,预计泄露网站数据库的行为可能会引发连锁效应。

他建议,主管部门及网站应该出台相应的标准及保护机制,以安全地保护用户的隐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这些瑰丽奇特的诗篇中所表露出来的对于..电火行空、上天入地、宇宙航行、登临月球的憧憬,随着科学的发展,都变成了事实。

B. 中菲南海对峙并非偶.然.事件,双方都是有备而来。

菲方动用了最大军舰,是借机向中方示威;中国海监船“及时”赶到,则表明它距离渔船也不会太远。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浙江省浙北五校2020届高三3月联考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浙江省浙北五校2020届高三3月联考含答案

浙江省浙北五校2020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海伦用激动的口吻痛惜姐姐护理形容枯槁(go)、行将就木的老者是虚置年华,索菲娅则每天在晚祷结束时特意为可怜的犯了罪孽(niè)的女人背诵一段经文。

B.让她烦闷(mn)的不只是学业,她瞥(pi)了一眼教室,只看见一颗颗埋在教材中的头颅,四周鸦雀无声。

韵锦心里自嘲地想,就算四周闹哄哄地笑闹成一团又怎样,自己始终溶不进里边。

C.到处是女人们急促的木屐(j)声。

她们佝着腰蜷(quán)着腿跑得飞快,自从那种叫原子弹的东西把广岛和长崎移为平地,中国人就常常来这打一阵枪或扔几颗炸弹。

D.这条路艰苦又黑暗,每走一步,泥沼(zho)就要把他们吞噬(shì)进去;而树木则像一堵牢固的墙壁,挡住去路。

树枝缠住他们,树根像蛇一样地到处伸延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有自由,也要有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

互联网是一把“杀手锏”,是“宝库”还是“魔盒”,取决于国际社会的治理水平和能力。

[乙]一方面,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更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信息鸿沟到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的不完善,再到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全球公害,互联网领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

这些问题和挑战表明,只有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互联网才能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丙]“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国际社会只要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定能实现全球互联网善治,从而让互联网释放出造福人类的强大正能量。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杀手锏B.参差不齐C.凸显D.从而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们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密切监测经济运行情况,把风险和困难降到最低,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争取最好结果。

2020年浙江省高三语文5月第二次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高三语文5月第二次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高三语文5月第二次联考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根溯.(sù)源,中国散文的祖父祖母,并非文学,而是历史和哲学,是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也就是说,中国散文的传承基因,浸有历史的骨血,含有哲学的精髓.(suǐ)。

B.今年“诚信春运”给“车闹”“霸座”等行为人戴上“紧箍.(kū)咒”,各地加大春运期间信用惩.(chéng)诫力度,及时公示违规失信行为,让他们“一次失信,处处受限”。

C.寒冷的冬夜,羁旅异乡的人,用小刀缓缓削.(xuē)着一枚风干的荸.(bí)荠,渐渐露出瓷白的果肉,少时在水田里挖荸荠的回忆也渐渐走拢过来,与炉火一起驱散些许心中的乡愁。

D.在字里行间,穿越纸背的是典雅与豪气,一切都沐着阳光,融着祈愿,向着美好,一切都清新明朗,深挚隽永,难寻一丝一毫的矫.(jiāo)揉造作,没有片言只语的自怨自艾.(yì)。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反应B.浓墨重彩C.凸现D.甚至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杭州市建设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早日实现项目竣工交付,加快建设交通更通畅、环境更宜居、配套更完善的美丽杭州。

B.近日,宁波银行正式开办柜台债业务,这意味着投资者在宁波银行网点可以进行国债、国开债的认购和债券交易,此外,后续债券交易品种和交易渠道还有望进一步增强。

C.北美作为西欧新兴资本主义在海外的“新试验场”,它跳跃式地越过常规的历史阶段而成为新的工业中心,创建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创造了“美国奇迹”。

D.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不错,可对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这一点却常常被忽视。

5.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5字。

浙江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6月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6月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6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三总复习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宁波市效实中学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初在填海土地上建成的房子已经残旧,给人一幢一幢拆掉,代替的是遮天敝日的大厦。

偶然一座不知何故可以苟延残喘夹(ji ā)在新厦中间的旧楼,寒伧(chen)得叫人凄酸。

B.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guān)状病毒肺炎疫情,我们不能心存侥(jiǎo)幸,但必须清醒冷静。

唯有众志成诚,才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合力。

C.上山的阶梯上,晋朝的罗汉松、唐代银杏、宋时香樟、明清枫栗等名贵古树伟岸蓊(wěng)郁地生于路旁。

时近黄昏,加上山间雾气萦(yíng)绕,让人视野不尽开阔,但是古树的老干虬枝和直耸入云的身影还是十分清楚的。

D.进入冬天,北方的树木褪去了苍翠。

光秃秃的树枝生硬如铁,倔(juè)强地望着天空。

几只乌鸦趁着暮色飞来,落在疏疏落落的枝杈(chà)间。

此番景致令人倍感苍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今年五四,由国家一级演员何冰演绎的《后浪》的演讲视频在互联网走红。

【甲】这段代言“前浪”中年、寄语“后浪”青年的“献礼”,一夜间制造了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的舆论分化:一半人感动、追捧,另一半人置疑、批驳。

演讲中一句“你们拥有了我们这代人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尤其受到贬斥。

“前浪”“后浪”的比喻,来自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代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句调侃。

事实上,这句话本身就隐含着残酷的进化论的视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学年高三语文浙江省五校联考试卷第Ⅰ卷(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注音全对且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卓(zhuó)越订(dìng)正再接再厉旁征博引B 滂(páng)沱讣(fù)告屈(qū)意逢迎气冲霄汉C 泥(ní)古越俎(cǔ)代庖厉兵秣马绵里藏针D 粘(niān)贴刚正不阿(ē) 以警效尤恪守不渝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如果主观上不努力,那么客观条件再好也是。

(2)他反复了半天,也没有搞清机器的特点。

(3)搞体育锻炼嘛,不管你做什么动作,必须要地做,直到感觉血液循环在加速才罢休,这样的锻炼才会有效果。

A.惘然审查切实 B.惘然审察确实C.枉然审察切实 D.枉然审查确实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孩子从小就好动,母亲就因势利导....,培养他踢足球的兴趣。

现在他已经是学校足球队的一名骨干队员了。

B.房价这么高,他一月只有不到1000元的工资,对购买商品房只能是望尘莫及....。

C.她匿名寄钱给小李母亲看病的事昭然若揭....后,她受到了领导的表彰。

D.这部小说经过改头换面....的加工,成了优秀的电影文学剧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新兵、老兵练习射击的成绩均取得及格率百分之百、总评优秀的好成绩。

B.这本党史读物,是根据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中共党史资料,采用通俗的形式,并配以大量的珍贵文物图片,内容形象而感人。

C. 这一天街上很热闹,工人免费修自行车,医生免费检查身体。

D.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采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悄地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体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5、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急急忙忙从车上跳下来,说了声:“王大爷再见!”就往家里走。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是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将在人们的消费中占更加重要的地位;二是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将日趋大众化。

C、世界上有两种人,他们的健康、财富以及生活上的各种享受大致相同,结果,一种人是幸福的,另一种却得不到幸福。

D、至于谁来当我们出版社的总编辑?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其代表作是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

B、《最后一课》《飞鸟集》《百年孤独》的作者依次为法国的福楼拜、印度的泰戈尔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C、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近体诗分两种,一种叫“绝句”,每首4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一种叫“律诗”,每首8句,分四联,分别叫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

D、词是由诗歌演变而来的体裁,它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词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

词按篇幅长短,可分小令、中调和长调。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

直觉通常是指对某种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也就是突然跃入人们意识中的一种使问题得到澄清的思想。

诸如灵感、启示、预感等都是用来形容这种现象的。

直觉在科学发现和发明当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美国,化学家普拉克和贝克对一些科学家的有关“你是否得益于直觉”的调查中,经常得益、偶尔得益和从未得益的比例分别是33%、50%和17%。

据他们的调查,7%的科学家说他们的直觉一贯正确,其余的人则说有10%~90%不等的直觉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

即使如此,这也可能是比实际情况乐观的估计,因为成功的例子往往比失败的例子容易被记住。

直觉的产生常常是在对某一问题进行了一段时间专注的研究并渴求解决却放下工作转而考虑其他事情的时候,这时一个肯定的想法却戏剧地突然到来,人们会因此而感到狂喜甚至惊奇。

这种现象的心理原因现在仍未被充分理解。

一般的看法认为,直觉产生于大脑的下意识活动。

这时大脑也许已经不再自觉注意这个问题了,然而却还在通过下意识活动思考它。

产生于不自觉思考时的新设想,往往会带来某种情感反应:感到高兴,或许有点兴奋。

与此同时,由该问题所引起的一切烦恼沮丧,也顿时烟消云散。

直觉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暂时摆脱争夺注意力的难题或由此引起的烦恼,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这都有助于直觉的出现。

爱因斯坦说他有关时间和空间的深奥概括是在病床上想到的;魏格纳也是在病榻上观察地图才产生板快构造说的灵感的……贝克认为,最理想的时间,是躺在澡盆中的时间,这也许是由于此刻完全不受其他干扰,或许还存在着催人梦幻的条件。

还有人证明,悠闲或从事轻松的活动,如在乡间散步,或在花园里莳花弄草,对产生直觉是很有好处的。

精神高度集中地思考一个问题,时间过久可能会造成思想堵塞,就像在竭力回忆一件从记忆中消失的事情时往往出现的情况一样。

华勒斯认为,直觉总是出现在意识的边缘而不是中心。

他认为应该花力气去捕捉直觉,密切注意出现在思想的支流和回浪中而不是主流中的有价值的设想。

据说,有些人在直觉出现以前有某种预感。

他们感到某种直觉性质的东西即将出现,但并不能确切地知道是什么。

华勒斯称其为“暗示”,这种现象似乎并不普遍。

情感上的敏感性或许是科学家应该具有的一种可贵品质。

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应被看作是一个创造性的艺术家,把他看成是一个仅仅按照逻辑规则和实验规章办事的人是非常错误的。

7、下列关于直觉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直觉是指对某种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它往往突然出现于人的意识之中,有助于难题的解决。

B.许多科学家的成果得益于直觉,但直觉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C.对某一问题进行一段时间的专注研究并没有解决却放下工作而考虑其他事情的时候,直觉就会戏剧性地突然到来。

D.虽然心理学家对直觉作了专门研究,但直觉产生的心理原因仍未完全弄清楚。

8、关于直觉产生的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专注研究某一问题而少有进展时,适当从事一些轻松悠闲的活动,有助于直觉的产生。

B.一般认为,直觉的产生依赖于人的下意识活动。

C.情绪高兴或者兴奋时,容易产生直觉。

D.如果科学家总是按照逻辑规则和实验规章办事是无助于直觉的产生的。

9、关于“直觉总是出现在意识的边缘而不是中心”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直觉出现在思想的支流和回浪中而不是主流中,所以捕捉直觉需要情感上的敏感性。

B.出现在思想的支流和回浪中的设想均属有价值的直觉,都应花大力气去捕捉。

C.虽然直觉出现在意识的边缘,但直觉出现之前都会有某种预感。

D.因为直觉出现在意识的边缘,所以直觉对问题的解决并不起关键作用。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直觉在科学发现和发明当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家都会花大力气去捕捉它。

B.产生直觉最理想的时间是人的思维完全不受其他因素干扰之时,这对科学家解决科研难题是有所启示的。

C.精神高度集中地考虑一个问题,时间长了可能会造成思想堵塞。

此时,从事轻松悠闲的活动,直觉就会出现。

D.科学家如果完全按照逻辑规则循规蹈矩地进行研究是不可能取得科研成果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芋老人传》周容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

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

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

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

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

”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

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

”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

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

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

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

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

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

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

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

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周容]明清之际文学家。

明亡后,一度为僧。

康熙时拒应博学鸿词科。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谓.老人与相国有旧谓:以为B.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井:汲井水C.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落魄:穷困不得志D.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谢:感谢。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厚资而.遣之B.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C.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D.然.就其不忘一芋往往而然.1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属于“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和“以今日而忘其昔日”的表现的一组是()A. 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辗箸而叹,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

B. 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后。

C. 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

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至郁郁死。

D. 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

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写书生在饥饿时饱食芋老人之芋,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是入情入理的致谢语,也为第二段写他为相国后再次食芋埋下了伏笔。

B.作者由“相国食芋”提炼出“芋视”一词,不仅以名词作状语,借用比喻方式形象地表现出行动的特征,而且运用排比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出行动者对承受者的漠视、忘恩、负义、背叛等复杂态度,文笔简洁有力,富有讽刺意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