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和地方行政机关的环境保护职责
行政机关工作职责内容范文(3篇)
行政机关工作职责内容范文一、法规制定与执行行政机关的首要职责之一是制定和执行法规。
作为国家的代表机构,行政机关负责制定有关行政管理和公共事务的法律法规,以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维护。
行政机关还应确保自身在法庭上的执行力,保持有效的行政管理。
二、公共服务提供与管理行政机关负责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公共事务。
公共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卫生、社保、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方面。
行政机关应确保公共服务的平等、高效和公正,为全体公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三、行政审批与监督行政机关负责行政审批和监督。
行政审批是指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办理某项行政事务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查和决定的过程。
行政机关还需对各类行政事务进行监督,确保法规的执行和公共利益的维护。
四、经济管理与发展行政机关负责经济管理和推动经济发展。
行政机关应及时掌握并研究经济发展态势,制定和实施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和措施,并协调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工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
五、社会管理与服务行政机关负责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
社会管理是指行政机关对社会秩序、社会安全、社会公德等方面进行管理的活动,包括治安管理、文化教育、社会组织管理等。
行政机关还应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包括社会救助、就业服务、人口管理、社区管理等。
六、外事事务管理行政机关负责处理外事事务和维护国家对外利益。
行政机关应制定有效的外事政策,维护国家对外关系的稳定与发展,并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合作,推进国际事务协调和解决争议。
七、公共安全与治安防控行政机关负责维护公共安全与治安防控。
行政机关应制定防范和应对各类安全威胁的预案和措施,加强对恐怖主义、犯罪、火灾、自然灾害等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置。
八、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行政机关负责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
行政机关应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行政机关还应合理规划、开发和利用国家资源,保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行政法律责任
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问题的突出加剧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为了保护环境,各国纷纷制定并完善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环境行政法律责任是指在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承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本文将重点探讨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
一、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的主体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的一种,负责对行政事务进行管理和处理。
在环境保护方面,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管理和监督单位。
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则是实施环境保护法律的具体执行者。
二、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的内容(一)问责制度环境保护法律强调了问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环境管理职责,对违法行为依法给予处罚和追究责任。
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上,行政机关要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确保环境的整体稳定。
(二)环境监管行政机关负责环境监管工作,包括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环境监测网络,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监测和控制。
同时,行政机关还应当建立环境应急预案,应对环境突发事件,保护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环境改善环境保护法律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积极推进环境改善工作。
在城市环境中,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废水处理等方面的管理,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此外,在农村环境方面,行政机关还应当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三、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的意义(一)保护环境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的落实,可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处罚,能够形成威慑效应,遏制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保护环境的整体稳定。
(二)维护公众权益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的实施,可以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加强环境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三)促进可持续发展实施环境行政法律责任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环境管理和监督中,要注重发展与环境的协调,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一、引言环境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1.宪法《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宪法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根本依据。
2.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3.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单行法主要包括污染防治法、生态保护法、资源保护法等。
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
4.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
如《自然保护区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
5.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环境保护部门规章是由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
如《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等。
6.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
如《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等。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环境保护基本制度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环境保护税收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等基本制度,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污染防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了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等,为防治环境污染提供了法律依据。
3.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了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包括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等,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和资源提供了法律依据。
环境法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苏州大学
第一章测试1.下列哪一项不是环境法保护的对象A:湿地B:城市环境C:南极D:宠物狗答案:D2.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法律对可更新资源的管理原则是鼓励开发和利用。
B:自然资源保护必须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密切结合起来。
C:海水是无限资源。
D:煤是不可更新资源。
答案:A3.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人类是环境的产物。
B:人类是环境的改造者,可以依自己的主观意志改造环境。
C: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完全依赖于地表的环境条件。
D:人类不能征服自然,只能适应自然、改造自然。
答案:B4.环境法中的动植物检疫制度体现了哪一项生态规律的要求A:负载定额律B:物物相关律C:协调稳定律D:相生相克律答案:D5.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平衡的原因是A: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B:人类采取了保护生态系统的措施。
C: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平衡是不可能被打破的。
D:生态系统的结构很复杂。
答案:A6.我国《环境保护法》将环境分为A:城市环境和乡村环境B: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C: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D: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答案:B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无限资源的是A:风能B:海水C:太阳能D:淡水答案:D8.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温室效应C:臭氧层破坏D:厄尔尼诺现象答案:A9.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且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优先实施,这是哪一条生态规律的要求?A:负载定额律B:时空有宜律C:能流物复律D:物物相关律答案:B10.根据我国《森林法》规定,单位或个人要采伐林木的,应当依法申请办理采伐许可证,并按采伐许可证规定的采伐量采伐林木,这一制度体现了下列哪一项生态规律的要求?A:相生相克律B:物物相关律C:时空有宜律D:负载定额律答案:D11.下列各项中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A:太阳能B:石油C:淡水D:风能答案:C12.法律规定,禁止春天砍树除草、夏时捕鱼捉鳖的行为,体现了A:物物相关律B:相生相克律C:协调稳定律D:负载定额律答案:D13.下列关于环境法规定的“环境”同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水圈、生物圈等环境科学中的概念不能成为环境法的概念。
国家环境资源管理体制
几种机构同时并设
我国的环境资源管理体制
01
我国环境资源管理体制的发展过程
02
经历了5次调整,形成了一个比较能适应环境管理需要的完整体系
03
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 1971年,针对工业“三废”污染问题,国家计划委员会设立了“三废”利用领导小组。这是中国建立以后成立的第一个环境保护机构。
1973年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至1982年 1974年10月,国务院组建了由20多个部、委负责人参加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这样,中国就诞生了第一个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
未经批准环境影响书的建设项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应办理营业执照。
第三节 国家环境资源管理权的行使
国家环境资源管理权的概念
01
国家环境资源管理
02
是指环境行政执法主体依法对环境管理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具体权利义务的行为,或对相对人是否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
03
环境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
环境资源管理行为的生效要件:
主体资格合法。即环境资源管理主体必须是依法享有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权的行政机关。
01
环境资源管理活动必须有合法的依据。
02
环境管理管理的相对人必须是负有环境保护义务的单位或个人,管理对象不可任意扩大。
03
环境资源管理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程序,依法定程序和形式进行。
04
壹
环境资源管理行为的效力
江苏省兴化市张郭镇双乐化工颜料公司(下称双乐公司)因1998年新上的铜钛菁项目在未建污染防治设施的情况下,擅自投入试生产,所排污染物中苯胺、氨氮、化学需氧量、总铜等严重超标,且有铬、铅、挥发酚排放,污染了东台市广山乡水域,渔业损失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并对东台市惟一的饮用水源构成威胁。江苏省环保局十分重视这一污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解读一、立法概述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我国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
《环保法》是环境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主要规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解决共性问题。
《环保法》的实施,提高了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环境意识,推动了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加强了环境管理,促进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对保护与改善我国的环境、防治污染与其他公害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深刻的变化,现行的环境保护法越发暴露出与时代不相适应的缺陷。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环保法》,自2015年1月1日施行。
修订后的《环保法》,充分体现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目前现行法律中最严格的一部专业领域行政法,是针对目前我国严峻环境现实的一记重拳,是在环境保护领域内的重大制度建设,对于环保工作以及整个环境质量的提升都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二、亮点解读修订后的《环保法》共七章七十条,具有很多突出亮点。
(一)强化了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新《环保法》增加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并明确“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污染者担责”的原则。
另外,新《环保法》在第一条立法目的中增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定,并进一步明确“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这些规定进一步了强化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二)突出强调了政府监督管理责任原《环保法》关于政府责任仅有一条原则性规定,新《环保法》将其扩展增加为“监督管理”一章,突出强调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
环境行政责任
环境行政责任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为行政机关,政府有责任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环境行政责任的履行。
本文将探讨环境行政责任的含义、重要性以及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责任。
一、环境行政责任的含义环境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承担的法定责任。
政府作为行政机关,负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责,环境保护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环境行政责任包括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测、评估和预警工作;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确保各类环境污染源得到控制;提升环境保护的科技水平;推动环境教育和宣传等。
二、环境行政责任的重要性1.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政府加强环境行政责任,可以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2.跨区域、跨界问题的协调:环境问题通常涉及跨区域、跨界的因素。
政府必须承担协调各方利益,对环境问题做出综合决策的责任,促进地区间的合作与沟通,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3.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政府应该挖掘、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环境行政责任的履行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4.国际环境形象的塑造:政府加强环境行政责任,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环境形象。
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强,政府的环境保护力度将直接影响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在全球环境事务中的发言权。
三、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行政责任1.加强法律法规制定与执行: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和修改相关法规,明确行政机关的职责和权限。
同时,政府要加大对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
2.强化环境监测和评估:政府应该加强环境数据的收集、监测和评估工作,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情况,及时预警和预防环境事故的发生。
3.加大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政府要切实强化环境监管,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并对违法者实施惩罚。
国家开放大学《环境资源法》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一)
国家开放大学《环境资源法》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一)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保法规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国内开放性大学的一门环境资源法,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对环境资源法律领域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门课程中,形考作业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学生对课程掌握程度的方式。
以下是国家开放大学《环境资源法》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部分1.以下关于环境保护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选项】A.环境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主要的环境法律体现。
B.经济社会发展允许的条件下,应当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
C.国家负责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
D.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企业应尽的环境保护职责。
答案:D解析:环境保护法并没有明确规定企业应尽的环境保护职责,而是规定了环境保护的行政机关应承担的职责和权利。
二、简答题部分1.请简单阐述一下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素。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素包括环境、计划、方案、影响、评价和管理措施。
其中,环境是评价的主体对象,计划是影响评价的一个前提,方案是对计划的实施,影响是由方案对环境产生的变化,评价是对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管理措施是对评价结果的应用和监管。
2.请简述一下环保部门的职责和权利。
答案:环保部门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负责环境保护的行政机关,其职责和权利主要包括:(1)颁布环境保护规划和标准;(2)批准和管理环评业务机构;(3)指导和监督企业环境保护工作;(4)处罚不符合规定的环境污染行为;(5)指导和推广环保科技等。
三、论述题部分1.请论述一下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构成要素。
答案: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环境损害、侵权行为、过错、因果关系、赔偿责任和赔偿方式。
其中,环境损害即环境受到的损害,包括环境质量下降、资源破坏等;侵权行为指的是破坏环境的行为,并非侵犯个人或财产的行为;过错是指侵权行为的主体存在过错;因果关系是指侵权行为与环境损害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赔偿责任是指环境损害赔偿的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赔偿方式则包括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赔偿。
环境法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环境一、环境环境是相对于一定的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的集合,就称为这一中心事物的环境。
提及环境这一概念时,必须首先确定其中心事物。
二、人类环境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即人类环境,其主体是人类,客体是人类周边的相关事物。
我国法律意义上的环境主要是指人类环境。
三、人类环境的分类(一)自然环境指所有能够对人类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岩石、动植物等自然因素。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不是在同一个层次上相并列的概念。
生态环境与人类环境各有不同指向,自然环境只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不能与生态环境相提并论。
(二)人工环境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对自然物质加工和改造所形成的环境体系,包括城市、乡村、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等。
人工环境不同于社会环境。
人工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根本的差异的,人工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基础上通过社会劳动形成的创造性成果,主要表现为物质性要素,而社会环境则侧重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
四、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一)环境是人类产生、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是环境的产物。
人类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自然环境的决定性影响,任何企图征服自然的意识和观念,在理论上都是错误的,在实践中都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二)人类不断干预和改造着环境从人类出现之后,自然环境的发展和演化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自然过程,而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活动对环境进行干预和改造所产生的影响。
人类对环境进行的干预和改造必须遵循环境自身发展和演化的规律,人类可以在掌握和运用这一规律的前提下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建设环境,从而不断提高人与环境的和谐程度。
第二节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变化或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环境结构和状态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由此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有害影响。
行政机关工作职责内容(3篇)
行政机关工作职责内容行政机关是国家行政事务管理的组织单位,主要负责执行国家法律、政策和决策,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行政机关的工作职责内容涉及政务管理、行政执法、行政服务、行政监督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对行政机关的工作职责进行详细介绍。
一、政务管理职责1.制定行政法规和政策,组织实施行政机关根据国家需要,制定行政法规和政策,对重大行政事务进行决策和部署。
行政机关负责组织实施相关行政法规和政策,确保其落地生效,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
2.行政决策和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行政机关负责制定和执行各项行政决策和计划,包括经济发展计划、社会发展计划等。
行政机关需要进行科学决策,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协调和解决社会矛盾行政机关负责协调和解决社会矛盾,在社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行政机关需要通过调查研究,理顺各方关系,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4.组织和协调政府工作行政机关负责组织和协调政府工作。
行政机关需要统筹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做到高效有序,确保各项政府工作有序进行。
5.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行政机关需要负责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
行政机关要加强政务公开工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增加公众对政府工作的参与度。
二、行政执法职责1.依法保护公共利益行政机关负责依法保护公共利益。
行政机关需要通过执法行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执行国家行政法规和政策行政机关负责执行国家行政法规和政策。
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执法行动,强化法律的力量,维护国家法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处理行政案件和行政争议行政机关负责处理各类行政案件和行政争议。
行政机关需要根据法律和政策判断和处理各类案件,为公众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
4.监督和执法检查行政机关负责监督和执法检查。
行政机关需要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和检查,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保证执法公正、规范。
三、行政服务职责1.提供行政审批服务行政机关负责提供行政审批服务。
环境法复习资料简答论述01
1,进行环境资源管理的法律依据。2,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实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法律武器。3,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维护公民环境权益的法律保障。4,协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手段。5,维护我国环境权益、促进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法律工具。
0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特征:
10我国环境管理机构及其职权:
环境保护部:作为环境资源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主要职权包括:1,拟订并组织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环境规划,起草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2,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基本制度、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3,组织制定各类环境保护标准、基准和技术规范;4,指导国务院所属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保护工作;5,组织和协调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和交流;6,负责重大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7,指导、协调、监督生态保护工作;8,受国务院委托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涉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草案提出有关环境影响方面的意见,按国家规定审批重大开发建设区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
09环境管理体制发展与演变的一般规律:
(一)分散管理体制。(是指没有专门的环境行政管理机构,环境管理的职权分散在各个相关的部门之中。)(二)单一管理体制。(政府为了集中消除环境污染和公害,成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将所有的环境资源保护权集中到一个机关。)(三)综合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在赋予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较大权限的同时又保留其他国家机关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的一定环境管理权,一般采取的措施如提高环境保护机构的地位并增加其职能、设置强有力的跨区机构、建立高规格的环境管理协调机构等。)
08环境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环境管理体制通过管理机构的设置使得环境管理职权得到落实并成为进行管理的基础,是环境管理的组织保障,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环境管理的效率和结果,因此,一个科学、合理的环境管理体制,是进行卓有成效的环境管理所应当具备的先决条件,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基本制度保证。它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环境管理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环境管理在环境保护中作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策不合理、法制不健全、技术经济不发达所带来的不足。
环境行政责任
环境行政责任 39
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 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
• 第四十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织不知 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 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 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 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 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 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环境行政责任
10
案例:
• 石耀贵诉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渔政管理 站环境行政处罚案: 原告的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 是否应追究原告的行政责任?
环境行政责任
11
行为人的过错:
• 故意与过失 • 民法上判断过失的标准的主要观点: —主观标准 —客观标准 —主客观结合
环境行政责任
12
行为人的过错:
环境法判断过失的标准:
• 一般注意义务,特殊注意义务 • 日本公害法:设置污染防治设施论 忍受限度论
环境行政责任
13
选择要件:
• 行为的危害后果
• 因果关系
环境行政责任
14
三、行政责任形式:
• 行政处罚 • 行政处分
环境行政责任
15
环境行政处罚的概念:
环境行政处罚是环境监督管理机关对 违反环境保护法而破坏或污染环境, 但又不够刑事惩罚的单位或个人实施 的一种行政制裁。
环境行政责任
37
• 环境保护法第40条 •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 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环境行政责任
38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1、 42条
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制
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制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环境保护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障人民的生态环境权益,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制至关重要。
二、目的本文旨在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责和责任,规范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行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职责分工1. 政府部门的职责:- 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环境保护工作法治化;- 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监督和检查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处理环境违法行为;- 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2. 企事业单位的职责:- 自觉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 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环境污染排放,推动绿色生产;- 加强环境监测和环境数据的报告,及时向政府部门和公众公开相关信息;- 积极参与环境评估和环境治理项目,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3. 个人的职责:- 养成良好的环保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不随意乱扔垃圾,不滥用化学物品,不进行环境污染活动;- 发现环境违法行为时,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四、责任追究对于违反环境保护职责和责任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政府部门将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同时,对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和责任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总结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明确各方的职责和责任,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制,在保护环境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创造美丽的生态环境,为后代子孙留下清新的空气和绿色的家园。
---请注意,本文件仅起草参考,具体内容以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准。
环境法治的基础知识
环境法治的基础知识环境法治是指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和管理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法治的基础知识包括环境法律体系、环境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环境法的特点和原则等。
环境法律体系是指一系列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在我国,环境法律体系主要包括宪法、环境保护法、资源法、森林法、水法、土地法等。
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并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法的基本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政府和公民的环境保护义务,以及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等;资源法、森林法、水法、土地法等专门规定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内容。
这些法律规定了环境的保护目标、机构设置、行政执法程序、环境责任、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并形成了相应的法律制度。
环境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是环境法治的具体过程。
环境法规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对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规定,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
法律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规,如《环境保护法》;行政法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对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规定,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对本地区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规定,如《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规章是由国务院或各部委颁布的对环境保护有关的制度和办法,如《水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
环境法的特点和原则是环境法治的重要内容。
环境法的特点包括:立法目的性强,即环境法的制定和执行都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科学性和系统性强,即环境法在制定上需参考科学研究成果,并对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性解决;社会性强,即环境法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环境权利和义务,也规定了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
环境法的原则包括:预防原则,即环境保护应先于环境污染的发生;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即环境污染者应当对环境污染行为负有责任;公益性原则,即环境保护是为了公众利益而进行的;合作原则,即环境保护需要各方合作共同实施。
2023年行政职责职权内容
2023年行政职责职权内容____年行政职责职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国家领导层职责职权1. 国家主席:负责国家元首职责,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参与国家重大决策。
2. 国务院总理:负责国家政府的组织工作,领导国务院各部门,协调国内外事务,制定和实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
3. 国务院副总理:协助总理处理国务院的日常事务,分管相关部门及领域的工作。
二、行政机关职责职权1. 国务院各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各自的业务,如发展改革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经济发展规划,教育部负责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等。
2. 地方各级政府:负责本地区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经济发展、社会事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职责,实施国家政策,配合中央政府进行工作。
三、行政管理职责职权1. 经济管理: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加强税收管理,推动市场监管等。
2. 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事务发展,包括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领域的管理,并组织开展社会福利事业,保障人民生活水平。
3. 环境管理: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的生态福祉。
4. 基础设施管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5. 公共安全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公共安全防范和处置工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
四、行政监督职责职权1. 对行政机关的监督:进行行政机关的改革和监督,推动政务透明,加强行政效能,提高服务水平,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2. 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政策指导和管理,推动地方政府贯彻执行中央政策,加强地方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
3. 对公共资源的监督:加强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和监督,防止资源损耗和浪费,保障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
总的来说,____年行政职责职权内容主要是围绕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展开的,目的是贯彻国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2023年新环保法考试题库
1.我国新《环境保护法》中旳“环境”是指(D)D.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旳多种天然旳和通过人工改造旳自然原因旳总体2.新修订旳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被确立为我国旳一项(A)A.基本国策3.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旳环境日是(B) B.6.5.4.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有权制定地方环境质量原则旳主体是(C)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5.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旳建设项目,不得(A) A.动工建设6.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导致或者也许导致严重污染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旳部门,(C)。
C.可以查封、扣押导致污染物排放旳设施、设备7.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B),实行严格保护。
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8.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根据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旳,人民政府应当予以(B)。
B.支持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旳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旳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B)。
B.现场检查10.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法律中规定旳承担环境民事责任旳方式重要有(D)D.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11.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定点屠宰企业等旳选址、建设和管理应当(A) A.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12.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旳处置工作旳主体是(D)D.县级人民政府13.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旳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旳(B)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B.环境违法1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原则中已作规定旳项目,可以制定(D)国家污染物排放原则旳地方污染物排放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国家及地方行政机关的环境保护职责在我国,环境保护NGO常常会遇到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即发现了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应当向哪些负有相关行政职责的政府部门投诉?这些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是什么?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分析如下:我国的环境行政实行"由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与其他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人民政府作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上级机关,领导其开展环境保护相关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实行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负责制。
制订本辖区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环境信访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各行政机关的职责如下:一、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一)国务院的职责根据我国《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国务院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有:1.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2.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环境保护的议案;3.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包括对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领导;4.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5.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包括环境保护篇章等;6.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卫生、体育和计划生与工作;7.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命令、指示和规章;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关于环境保护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行使以下职责:1.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关环境保护的决议,以及上级国家行政机关有关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2.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
具体包括对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进行限期治理,对造成严重污染的十五类小企业等依法取缔,对违禁采用禁止采用的工艺设备的单位责令停业关闭等;3.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有关环境保护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人民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4.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城乡建设事业等行政工作;5.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有关环境保护的行政工作二、国家及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环保总局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分别对国家及其地方辖区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
环保部门职权范围广泛,包括执行工业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履行我国承担的有关全球环境保护义务等事项。
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是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其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
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是地方人民政府具体实施环境保护工作的部门。
(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国家环保总局的职责包括:1.拟定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行政规章;受国务院委托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拟定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组织拟定和监督实施国家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组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2.拟定并组织实施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以及机动车等的污染防治法规和规章;指导、协调和监督海洋环境保护工作;3.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监督检查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环境保护工作;监督检查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环境保护、荒漠化防治工作;向国务院提出新建的各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审批建议;监督管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牵头负责生物物种资源(含生物遗传资源)的管理工作;负责外来入侵物种有关管理工作;4.指导和协调解决各地方、各部门以及跨地区、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调查处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协调省际环境污染纠纷;组织和协调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负责环境监察和环境保护行政稽查;组织开展全国环境保护执法检查活动;5.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按国家规定的程序发布;负责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备案工作;审核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内容;组织编报国家环境质量报告书;发布国家环境状况公报;定期发布重点城市和流域环境质量状况;参与编制国家可持续发展纲要;6.制定和组织实施各项环境管理制度;按国家规定审定开发建设活动环境影响报告书;指导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指导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7.组织环境保护科技发展、重大科学研究和技术示范工程;管理全国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认证;建立和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资质认可制度;指导和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8.负责环境监测、统计、信息工作;制定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组织建设和管理国家环境监测网和全国环境信息网;组织对全国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组织、指导和协调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新闻出版工作;推动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9.拟定国家关于全球环境问题基本原则;管理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交流;参与协调重要环境保护国际活动;参加环境保护国际条约谈判;管理和组织协调环境保护国际条约国内履约活动,统一对外联系;管理环境保护系统对外经济合作;协调与履约有关的利用外资项目;受国务院委托处理涉外环境保护事务;负责与环境保护国际组织联系工作;10.负责核安全、辐射环境、放射性废物、放射源管理工作,拟定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参与核事故、辐射环境事故应急工作;对核设施安全和电磁辐射、核技术应用、伴有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污染防治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对核材料的管制和核承压设备实施安全监督;11.负责总局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组织开展全国环境保护系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负责环境保护系统领导干部双重管理工作;12.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地方各级环保局的职责主要包括:1.贯彻执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拟定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受政府委托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拟定环境保护规划;拟定和监督实施省、市、县确定的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2.拟定并组织实施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固体废弃物、有毒化学品以及机动车等的污染防治规范性文件;对地方各级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3.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监督检查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环境保护工作;监督检查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和荒漠化防治工作;向政府提出建设各类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申报、审批建议;监督管理自然保护区;4.指导和协调解决各县区、各部门以及跨县区、跨流域的环境问题;调查处理较大影响的环境污染纠纷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组织和协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负责环境监理、排污费征收和环境保护行政稽查;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执法检查活动;5.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审核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内容;组织编报省、市、县环境质量报告书;发布省、市、县环境状况公报;定期发发布城市和重点流域环境质量状况;6.组织实施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审核、审定开发建设活动环境影响报告书;指导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指导生态农业建设;7.组织环境保护科技发展创新、科学研究和技术示范工程;管理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认证;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资源资质认可制度;指导和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指导清洁生产;8.负责环境监测、统计、信息工作;制定和组织实施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负责辖区范围内的环境监测网和环境信息网的建设和管理;组织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组织、指导和协调全县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9.管理、协调与履约有关的利用外资项目;受政府和上级环境保护局委托处理涉外环境保护事务;10.负责辐射、放射性废物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参与辐射环境事故应急工作;对放射性设施环境安实行监督管理;对电磁辐射、核技术应用、伴有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污染防治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港口,码头水污染由交通部门下设的港务监督机关负责。
土地保护、矿产资源管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海洋环境保护由国土资源部下设的国家海洋局负责。
草原保护,农牧业环境保护由农业部负责,渔业保护由农业部下设的渔政渔港监督机关负责。
机动车船噪声污染防治由铁道、民航部门负责。
森林保护、国家公园管理由国家林业局负责。
公安部门对于法律规定的与环境安全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权利,财产权利,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止法律,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妨害社会管理等具有社会危害性,但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四、涉及环境保护其他事务的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建设部门负责城市规划,村镇规划与建设,指导园林市容和环卫工作以及城市规划区的绿化工作,负责对国家重点风景区的保护监督,指导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指导城市市容环境治理等。
国家发改委负责清洁生产的推广。
商务部负责产业调整相关事宜。
文化部负责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
卫生部负责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管理以及职业病防治。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进出口动植物的检验检疫。
海关监管境外固体废物进口。
对将中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或者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许可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用作原料的,责令退运并可处罚款;对过境转移危险废物的,责令退运该危险废物并可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