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冬。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病残体上或 土壤中越冬。 侵入。第2 年病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 株上,遇到合适条件萌发产生大量的游 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叶片表面上水滴中 游动,并形成侵染丝,侵害玉米叶片和 叶鞘。
玉米褐斑病发生因素

气候因素。高温高湿、阴雨日较多的天 气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
栽培因素。一般连作地块和低洼潮湿地 块发病较重,土壤瘠薄和缺肥地块较肥 沃地块病害发生重。


玉米小斑病的侵染循环

侵染源。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内 外越冬,在地面上能存活1~2年。带菌种子也可 导致幼苗发病。 侵入。第二年越冬病原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 气流或雨水传播到田间玉米叶片上。如遇田间湿 度较大或重雾,叶面上结有游离水滴存在时,分 生孢子4~8小时即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到叶表皮细 胞里,3~4天即可形成病斑。以后病斑上产生大 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玉米 收获后,病原菌又随病株残体进入越冬阶段。


玉米小斑病的病原物

病原为玉蜀黍平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
形态。子囊座。黑色,近球形,大小(357~642)um×(276~ 443)um。子囊。长条形,大小(124.6~183.3)um×(22.9~ 28.5)um,顶端钝圆,基部具短柄,内含2~4个子囊孢子。子囊 孢子。长线形,在子囊里缠绕成螺旋状,有隔膜,大小(146.6~ 327.3)um×(6.3~8.8)um。分生孢子梗褐色至褐色,直或呈屈膝 状,大小(80~156)um×(5~10)um,基部细胞大,具隔膜3~18 个。孢痕明显,生在顶点或折点上。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多弯 向~方,褐色或深褐色,具隔膜1~15个,大小(14~ 129)um×(5~17)um,脐点明显。 特性。病菌产生分生孢子的最适温度为23~25℃,最低温度为 15℃,最高温度为33℃。


农业防治:可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合理布 局和轮换,避免长期种植单一品种。适时播种,使抽 穗期避开多雨天气。施足底肥,适期、适量合理追肥, 促进植株生长健壮,特别是必须保证拔节至开花期的 营养供应。发病制种基地实行大面积轮作,把病原基 数压到最低限度,减少初侵染来源。集中清理底部病 叶,带出田外处理。收获后,清除地面病株残体,把 带菌残体充分腐熟,最好不用于玉米制种田。病田应 实行秋翻,使病株残体埋入地下10cm以下。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药剂防治,每隔7~10天防治 1次,连防2~3次。药剂可选用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或80%速克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 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玉米小斑病的类型
叶片病斑形状,因品种抗性不同,有3种类型:

(1)不规则椭圆形病斑,或受叶脉限制表现为近长方形,有较明显 的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 (2)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病斑较大,灰褐色 或黄褐色,无明显、深色边缘,病斑上有时出现轮纹。 (3)黄褐色坏死小斑点,基本不扩大,周围有明显的黄绿色晕圈, 此为抗性病斑。高温潮湿天气,前两种病斑周围或两端可出现暗 绿色浸润区,幼苗上尤其明显,病叶萎蔫枯死快,叫“萎蔫性病 斑”;后一种病斑,当数量多时也连接成片,使病叶变黄枯死, 但不表现萎蔫状,叫“坏死性病斑”。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玉米秸秆不要堆放田头。 轮作倒茬,避免重茬。适当早播,培育壮苗,注意肥 水管理,氮磷搭配使用。早期摘除下部病叶。玉米收 获以后,彻底清除田内外病残组织。 化学防治: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药防治。 药剂选用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80%速克 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 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 8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800~1 000倍液,或 0.5%施特灵水剂2 500倍,或20%草酸青霉水剂稀释 50倍液。每隔10天防1次,连续防治2~3次。


玉米大斑病的侵染循环

越冬。病原菌以休眠菌丝体在病株残体内越冬,成为 第二年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其分生孢子还可在病株残 体上越冬,种子也能带少量病原菌,这也是侵染来源 之一。
侵入。玉米生长季节,越冬病菌产生孢子,随雨水飞 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 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14天 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 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 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玉米大斑病图片
玉米大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 一般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 严重时能遍及全株,但也有从中、上部叶片 发病的情况。受侵染的叶片上形成大型核状 病斑,在田间初为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 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 者灰色的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一般长5~ 10cm,宽1.0~1.5cm,潮湿时病斑上有明 显的黑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联合纵裂,叶 片枯死。
玉米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原是玉米生 产上的次要病害,虽然 各地均有发生,但损失 不大。近年来,该病在 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 造成大面积流行,危害 十分严重,其中,在华 北地区和黄淮流域的河 南、河北、北京、山东、 安徽、江苏等省危害更 重,已经成为玉米生产 上的主要病害。
玉米褐斑病图片
玉米褐斑病为害症状
玉米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新疆广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生产部王建华
玉米叶斑病的种类





玉米大斑病 玉米小斑病 玉米弯孢霉菌叶斑病 玉米褐斑病 玉米细菌性条纹病 玉米叶鞘紫斑病 玉米链格孢菌叶枯病 玉米圆斑病 玉米斑枯病 玉米灰斑病 玉米轮纹斑病
玉米大斑病


异名 玉米条斑病、玉 米煤纹病、玉米枯叶病、 玉米叶斑病 简介 玉米大斑病是世 界各玉米产区分布较广、 为害较重的玉米病害。 在我国,大斑病主要分 布东北、华北春玉米区 和南方海拔较高气温较 低的山区。

玉米弯孢霉菌叶斑病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间的合理布局和 轮换。秸秆还田或高温堆肥、垫家畜圈、做烧柴,避 免用秸秆做篱笆,村边、地头不留玉米秸秆。适时早 播、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与中矮秆作物间作等均 可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40%福星乳油8 000倍液,或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12.5%烯唑酮可 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1 000倍液, 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 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 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代森 锰锌可湿性粉剂 。

玉米小斑病

异名 玉米斑点病 简介 玉米小斑病为 我国玉米产区的重 要病害之一,一般 造成减产15%- 20%,减产严重的 达50%以上,甚至 绝收。
玉米小斑病图片
玉米小斑病的为害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内都可发生,但以抽雄、灌 浆期,发病重。主要为害叶片,但叶鞘、苞 叶和果穗也能受害。叶片上病斑小,但病斑 数量多。初为水浸状,以后变为黄褐色或红 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椭圆形、圆形或长圆 形,大小(5~10)mm×(3~4)mm,病斑密 集时常互相连接成片,形成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型枯斑。多 雨潮湿天气,有时在病斑上可看到黑褐色霉 层。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蔓延、 扩展。
玉米大斑病病原物

病原为大斑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玉米毛球腔菌,在自然条 件下一般不产生。 形态。分生孢子梗褐色,顶端颜色较淡,直或膝曲,不分枝,基细胞 较大,具2~8个隔膜,大小(35~160)um×(6~11)um。分生孢子褐色, 梭形或长梭形,大小(45~126)um×(15~24)um,具2~7个隔膜, 顶细胞钝圆或长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子囊壳黑色,椭圆形至球形,大小(359~721)um×(345~497)um。子 囊圆柱形或棍棒形,大小(176~249)um×(24~31)um,具短柄。子囊 周围有拟侧丝。子囊孢子初无色透明,老熟后呈褐色,纺锤形,大小 (42~78)um×(13~17)um,多为3个隔膜,隔膜处缢缩。 特性。本病菌与高粱大斑病病菌是同一个种1个不同的生理专化型。 高粱专化型不侵染玉米,但玉米专化型能侵染高粱。
玉米弯孢霉菌叶斑病

异名 玉米黄斑病 简介 玉米弯孢菌 叶斑病在主要玉 米产区普遍发生, 是玉米的重要病 害。
玉米弯孢霉菌叶斑病图片
玉米弯孢霉菌叶斑病为害症状

发生在玉米成株期,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 害叶鞘和苞叶。初生褪绿小斑点,逐渐扩展为 圆形至椭圆形褪绿透明斑,中间枯白色至黄褐 色,边缘暗褐色,周围有浅黄色晕圈,成熟病 斑一般长2~5mm,宽1~2mm,大的可达 7mm×3mm。湿度大时,病斑正反两面有灰 黑色霉状物。该病症状变异较大,在一些自交 系和杂交种上,有的只生一些白色或褐色小点。
玉米弯孢霉菌叶斑病侵染循环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玉米秸垛内越冬,以 菌丝体在玉米垛、田间地表、土壤、堆 肥中越冬。玉米秸垛、田间地表的病残 体是病菌的主要初侵染源。
玉米弯孢霉菌叶斑病发生因素

气候因素。该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7~ 8月高温高湿或多雨的季节利于发病和流 行。
农业因素:播种晚、土壤贫瘠,发病重。



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田间症状有整株 黄点型和局部褐斑型2种。 整株黄点型。一般是整株叶片发病,叶片上出 现密集及大小分布较均匀的小黄点,使叶片和 植株呈现失绿发黄,密集的小黄点老熟后变成 褐色的孢子堆,内有休眠孢子。孢子堆不破裂。 局部褐斑型。主要发生在叶鞘、叶主脉上。病 斑浅褐色,叶肉组织变为红黄色。主脉发病, 病斑红褐色,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 褐色粉末。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因素

气候因素。气候条件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温 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从拔 节到出穗期间,若降雨集中,田间湿度大,再加上气 温适宜,可造成病害流行。在北方玉米产区,6~7月 降雨量均超过80mm,雨日较多,加之8月份雨量适中, 病情发展严重。
栽培因素。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 单种玉米比套种玉米发病轻。连作地、排水不良的低 洼地以及田间密度高、通风不良的田块,发病重。品 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玉米连茬地 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 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

玉米褐斑病防治方法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5%的34%卫 福胶悬剂拌种。 农业防治:实行3年以上轮作。推广旱播与配 方施肥技术。合理密植,施足底肥,适当追肥。 始见病叶时及时摘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 及时深翻。 药剂防治:玉米4~5叶期喷洒20%三唑酮乳油 3 000倍液,或12.5%烯唑醇乳油1 000倍液, 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800倍液,或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 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
玉米弯孢霉菌叶斑病病原物


病原为新月弯孢霉,属半知菌亚门。 形态。分生孢子梗褐色,较直,也有的弯曲, 有隔膜,不分枝,大小(52~116)um×(4~ 5)um。分生孢子暗褐色,弯曲,或呈新月形, 大小(20~30)um×(8~16)um,具隔膜3个, 中间2细胞膨大,两端细胞稍小,颜色也浅。 特性。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0~32℃。 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 在90%以上才可萌发

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因素



品种因素。种植感病品种是小斑病大面积流行 的重要因素。 气候因素。发病适宜温度26~29℃。遇充足水 分或高湿条件,病情迅速扩展。玉米孕穗、抽 穗期降水多、湿度高,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 栽培因素。夏玉米比春玉米,发病重。低洼地、 过于密植荫蔽地、连作田,发病较重。
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方法
玉米褐斑病的病原物

病原为玉蜀黍节壶菌,属鞭毛菌亚门。休 眠孢子椭圆形,大小(22~45)um×(18~ 30)um,一端扁平有盖,萌发时盖开启, 内生具乳头状突起无盖的排孢,释放出游 动孢子。游动孢子大小(5~7)um×(3~ 4)um,具单尾鞭毛。孢子囊长椭圆形至 长卵圆形,薄壁。
玉米褐斑病侵染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