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保健与按摩手法
穴位按摩保健方法
穴位按摩保健方法
穴位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保健方法,通过按压和刺激身体的特定穴位,以达到调整气血流通、促进健康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穴位按摩保健方法:
1. 头部穴位按摩:可以按摩太阳穴、百会穴、印堂等穴位。
用手指轻轻按摩这些穴位,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等问题。
2. 肩部穴位按摩:可以按摩天突、风池、肩井等穴位。
用手指或按摩棒按摩这些穴位,可以缓解肩膀酸痛、肩颈僵硬等问题。
3. 背部穴位按摩:可以按摩命门、飞扬、肾俞等穴位。
用手掌或按摩棒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肾气血流通,有助于调节肾功能。
4. 腹部穴位按摩:可以按摩关元、气海、中脘等穴位。
用手掌轻轻按摩腹部这些穴位,可以促进消化、调节肠胃功能。
5. 足部穴位按摩:可以按摩太冲、涌泉、阴陵泉等穴位。
用拇指按摩或使用足底按摩器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脚部疲劳。
在按摩穴位时,可以选择适量的力度和时间,避免过度按摩或按摩时间过长。
如有任何不适或慢性疾病,请先咨询医生建议再进行按摩。
老年人简易按摩手法与特效养生穴位
老年人简易按摩手法与特效养生穴位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按摩基础知识•简易按摩手法•特效养生穴位•常见病症的按摩疗法•按摩的注意事项与建议•附录:常见病症的特效养生穴位表按摩基础知识按摩的基本概念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手法直接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防治疾病、缓解症状的目的。
按摩是一种非药物疗法,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健康。
按摩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推拿、揉捏、摩擦、拍打等,每种类型具有不同的手法和特点。
不同类型按摩适用于不同的病症和部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按摩类型。
推拿注重力度和渗透,能够舒缓肌肉酸痛和僵硬;揉捏则注重对肌肉和韧带的拉伸,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摩擦则可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代谢;拍打则可以刺激穴位和经络,达到调和气血和平衡阴阳的作用。
按摩的分类与特点按摩适用于多种疾病,如肌肉酸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但并非所有病症都适合按摩。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按摩时需特别注意力度和手法。
对于一些急性炎症、恶性肿瘤、骨折等病症,按摩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导致不良后果。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部位,如头部、颈部、腰部等,按摩时也需谨慎操作。
按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简易按摩手法将手掌或指腹放置在皮肤上,沿着特定方向进行推动。
直线推动螺旋推动垂直推动以螺旋形状的方式推动手掌或指腹在皮肤上进行旋转。
用指腹或拇指垂直向下进行轻柔的按压。
030201用手掌或指腹在皮肤上进行横向的摩擦。
横擦用手掌或指腹在皮肤上进行纵向的摩擦。
直擦用手掌或指腹在皮肤上进行圆形的摩擦。
圆擦用指腹或手掌轻轻按揉局部皮肤。
轻揉用指腹或手掌用力按揉局部皮肤。
重揉用指腹或手掌按照逆时针方向进行按揉。
逆时针揉用指腹轻轻捏住皮肤或肌肉。
轻捏用指腹用力捏住皮肤或肌肉。
重捏在捏住皮肤或肌肉的同时进行旋转。
旋转捏捏法特效养生穴位功效调理头面部疾病,如头痛、目赤肿痛、鼻衄等。
常用推拿按摩穴位图解与指导
一、板门位置:手掌大鱼际部。
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按揉,约揉200~400次。
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积滞,阻泻,腹胀等。
二.位置: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操作:取定穴位时,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胸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
主治: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膨胀。
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喘咳病等。
此穴位为人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三、天柱天柱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天柱穴主治病征: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五十肩、、目眩、头痛、缓解眼睛疲劳等。
该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类疾病的中药首选穴之一。
指压法列举:按摩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治疗疼痛、麻痹等后遗症、治疗宿醉、穴道指压法治疗忧郁症等。
操作:首先趴着,将肌肉放松。
在后头骨正下方凹处,找到天柱穴,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揉6秒,如此反复10次,可治疗疼痛、麻痹等后遗症。
四、足三里主治:急慢性胃肠炎、、、痢疾、、肠梗阻、肝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休克、等。
操作:(1)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
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
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2)捶打足三里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
捶打之时,也会产生一定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五、天柱骨穴是指项后中间入发际一寸处直至第七颈椎,以食指或拇指自上向下推800次以上。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均有很好的止吐作用。
六、脾俞穴【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两拇指在两侧脾俞穴上按揉。
人体40个穴位功效按摩方法,非常实用!
人体40个穴位功效按摩方法,非常实用!1、百会穴是引气血上行解决脱发烦恼第一要穴 ( 脱发、发质不好)操作方法:以手握空拳,用急速、间歇性手法敲打点压百会穴,每次5分钟左右。
注意力度要适中。
或者用梳子梳理头部,直至头皮微微发烫为止。
或者用手指干梳头每天起床和睡前各做一次。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两耳直上连线中点。
2、大钟配天柱最醒神健脑(醒神健脑、大脑保健用于精力不足昏昏沉沉者)操作方法:按揉大钟穴和天柱30--50次,也可用指腹按住此处6秒钟然后慢慢松开。
如此反复按压,不拘时做。
大钟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内踝下方,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往下1厘米。
天柱穴位于后脑骨正下方凹处。
在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
3、偏头疼就找率谷穴(偏头疼气血瘀阻型-症状:眼冒金星视力模糊一阵阵跳疼重者伴有恶心想吐平时爱生气)操作方法:每天晚上11点按摩率谷穴,每天一次,每次10分钟。
也可不拘时做。
不仅治疗偏头疼还可以促进睡眠。
率谷穴位于耳尖上边、正对着耳朵尖1.5寸的地方。
4、解溪穴是头晕目眩的解药(气血不足头晕目眩者一起身头晕眼前发黑睡觉不踏实爱做梦易遗忘)操作方法:每天按压解溪穴10次,每次10秒钟后松开,再按下一次,坚持一个月;做转脚腕运动。
(盘腿坐在床上,双手分别握住脚踝和脚掌缓慢转动;坐在椅子上脚尖着地,以脚腕为轴转动。
每次左右脚各转动100下早晚各一次长期坚持保健效果很好的)。
脚腕和脚陂相交的地方,有一个硬筋,硬筋的旁边有个窝就是解溪穴。
5、精神疲惫----神庭配印堂(头昏脑胀精神疲惫的经常使用电脑、重脑力劳动者)操作方法: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从印堂穴向上推至神庭,然后在此两穴进行点按,每次3--5分钟至有微热,不拘时做。
如果睡前按揉两穴可让你睡得香甜,失眠多梦的症状会消失不见。
神庭位于人体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印堂位于双眉连线中点。
6、情绪急躁血压高大敦穴让您血压快速平稳(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操作方法:用指甲轻轻地掐大敦穴或艾灸此部位,灸的时间在10--15分钟之间,坚持半个月以上。
最全人体穴位图及常见病按摩手法(带图)
人体穴位全图附加: 人体12个重要穴位(从上到下)1、合谷穴。
合谷穴的取穴: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2、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
用手指甲点压有痛感处。
属于手太阴肺经。
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等。
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压1-2分钟。
3、神门穴:位于掌小指侧腕横纹尺端稍上方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
功能:安心宁神,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症。
可用“贴膏法”:一般活血止痛膏均可,剪成一元硬币大小,晚餐后贴于净后神门穴处,次晨取下,可辅助治疗失眠症。
4、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5、后溪穴:位于手掌上横纹(手掌最上面一条横纹)尽头处,即小指弯与手掌成90度时,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
中药养生中医经络调理的穴位按摩方法
中药养生中医经络调理的穴位按摩方法中药养生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通过调节经络来平衡人体阴阳,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经络是中医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是人体内部的重要通道,通过经络的流动,保证了气血的正常运行。
经络调理通过按摩穴位,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调理、强化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药养生中常用的经络调理的穴位按摩方法。
1. 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大趾近跖侧尖隆部凹陷处,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穴位。
每日早晚各按揉50次,可以舒缓疲劳、促进睡眠、调理内分泌、提高免疫力。
2. 劳宫穴:劳宫穴位于掌心的第二中指关节背面凹陷处,是治疗心悸、失眠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穴位。
按揉劳宫穴可以舒缓紧张情绪、放松心神、提高精神状态。
3. 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正中线上,当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交界处。
按揉涌泉穴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疲劳、调节血压和血糖。
4. 阴陵泉穴: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骨缘,当踝内侧骨突下方凹陷处。
按揉阴陵泉穴可以促进消化、舒缓胃肠不适、缓解压力和焦虑。
5. 后溪穴:后溪穴位于脚背外侧,当踝骨突下方后方凹陷处。
按揉后溪穴可以缓解头痛、眼疲劳、改善眼部循环,保护视力健康。
6. 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中线,在前额正中发际线后1.5寸处。
按揉百会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眩晕等问题,促进大脑血液循环。
7. 太阳穴:太阳穴位于额角外眉头直上一横指宽处。
按揉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眼疲劳、缓解紧张情绪、提高注意力。
8. 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背部、颈椎旁突起处,两侧各有一个。
按揉风池穴可以舒缓颈椎疼痛、缓解头痛、眩晕、改善睡眠。
以上介绍的是中药养生中常用的经络调理的穴位按摩方法,通过按揉这些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在按摩时要注意用力适中,避免过度按压造成不适。
如果存在特定疾病或症状,建议寻求专业中医师的指导和治疗。
中药养生是一门综合性的保健养生学问,经络调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人体穴位是人体上一些特殊的部位,经络在这些部位上汇聚,具有控制身体功能的作用。
按摩这些穴位能够有效的缓解身体疲劳,增强免疫力,调节生理功能等,被广大人们所喜爱。
以下是十大人体穴位以及保健按摩法。
一、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的凹陷处,是一处十分敏感的部位。
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
按摩方法:将食指和中指放在太阳穴处,轻轻旋转按摩20次。
二、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颈椎第一根棘突下缘的凹陷处,是头颈部保健的重要穴位。
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颈椎疼痛、头晕、头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食指捏住风池两侧的凹陷处,轻轻按摩。
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中央,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按摩涌泉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涌泉穴5分钟。
四、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正中间,第一、第二掌骨之间。
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口渴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合谷穴2-3分钟。
五、天宗穴天宗穴位于脚背部,第一、第二跖骨骨间凹陷处。
按摩天宗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关节炎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天宗穴3-5分钟。
六、肩井穴肩井穴位于肩胛骨下缘,往前约3个手指宽的凹陷处。
按摩肩井穴可以缓解肩颈疼痛、头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肩井穴2-3分钟。
七、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间。
按摩神阙穴可以缓解腹部胀气、腹泻、便秘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神阙穴2-3分钟。
八、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腿内侧,胫骨下缘前1/3与后2/3的交界处。
按摩三阴交穴可以缓解月经不调、失眠、前列腺炎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三阴交穴3-5分钟。
九、液门穴液门穴位于脊骨最下端凹陷处。
按摩液门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肾虚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液门穴5-10分钟。
十、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缘下3个指宽处。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缓解消化不良、便秘、失眠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5分钟。
人体穴位功效按摩功效及方法大全
天府:鼻尖触手臂处。
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补肾。
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腕横纹上七寸。
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汗不出可起到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鏉、急性咽喉痛列缺:合谷相对食指下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
头项寻列缺经渠:铙骨头叫铙骨茎突,顶着它往外推。
治疗咳鏉的要穴,不管是虚寒引起的还是肺热引起的。
xx:用大指关节往下咯它,或者来回挫搓。
(在大拇指下)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鱼际:治疗咳鏉,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
少商:大拇指甲外侧,治疗咽喉痛的要穴,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滴血来,就会感到嗓子轻松了。
大肠经:功效:1.有效防止皮肤病,刮痧大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2.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火气去掉。
3.有很强的通便效果。
推二、三间到商阳通便。
xx:食指指甲内侧,调节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温溜:在合谷之上。
有补阳气的作用,体质虚寒的人可以艾灸。
也可用刮痧法泄火。
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
曲池:曲手臂时肘横纹的端点处。
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
是一个排毒的穴位,要经常柔一揉。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凹陷处。
是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睡觉时穿上短袖。
xx:鼻翼旁。
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经常按摩点揉。
胃经:功效:胃为后天之本,四白:在眼袋下。
治眼袋,黑眼圈,给眼供血。
敲打胃经可美容。
肚脐旁开两寸,治疗大肠功能不好,腹泻便秘双向调节。
xx: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
点按治急性胃痛。
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
是一个非常好的强壮穴,长寿穴。
治疗慢性胃痛,增强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
也是一个胃肠的消气穴。
小贴士:肠胃先揉左腿,肝胆经先从右边揉。
上巨墟:足三里下三横指。
治疗大肠疾患。
下巨墟:再往下三横指。
治疗小肠疾患,小腹痛。
xx:外踝尖上八寸旁开一指。
注意不要找到胆经上了。
去除高血脂,去痰湿。
中医经络学保健按摩基本手法
中医经络学保健按摩基本手法
1、梳拂:以双手指按拂的方式轻轻梳理被摩擦的部位,能使血液和淋巴运行顺畅,减少组织的局部滞液。
2、推拿:以双掌掌心相对应,做上下推拿,左右椎拿,正面背面斜推拿等基本手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痉挛,缓解疼痛。
3、揉搓:左右手同时环揉或交叉搓揉着揉搓被摩擦的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调理身体健康。
4、搓褶:将被摩擦的部位由两侧往当中挤压,然后左右手相反地搓褶,可宣泻血淤,缓解滞涩。
5、捏拿:以双指给指与拇指交替给捏,使被摩擦处下凹隆起,能加强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上消化吸收。
6、拨拉:以双指按压拨拉方向相反的方法,动作灵活轻敏连续,能有效拆结,降低紧张。
中医经络养生操作方法
中医经络养生操作方法
1. 按摩手三阴经穴位:将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按摩手掌上三阴经穴位,即手心中央的腧穴,每次按压三分钟左右。
2. 推拿足三阴经:伸出左脚,用手掌拂过足底,并向上推拿到脚踝处,再回到足底,然后用右手进行同样的操作。
每脚进行五分钟左右。
3. 拍打经络:用手掌轻轻拍打身体经络,从头部开始,沿着各个经络走行方向,注意力量和频率适宜,每次进行约五分钟。
4. 摩捏手足厥阴经:将一只手的拇指按照足厥阴经走行的方向,慢慢按摩脚底下的穴位,每穴按压约三分钟,可以帮助舒缓疲劳。
5. 心脾气运按摩:将右手放在左腹部的上方,轻轻按压心包经的位置,然后向下移动,按压胃经和脾经的位置,每到一经穴位时停留约三秒钟。
6. 脊柱按摩:用手掌按摩脊柱两侧,从颈椎一直到尾骨,每个部位按摩约三分钟。
注意事项:
1. 操作前最好进行身体热身,保持放松的姿势,操作时不要用力过度。
2. 对于不懂得按摩方法的人,最好请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
如果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中医保健秘籍养生按摩手法大全
中医保健秘籍养生按摩手法大全按摩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调整脏腑功能,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保健秘籍养生按摩手法,供读者参考和实践。
一、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按摩方法,通过揉、捏、推、拉、按等手法,刺激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脏腑功能。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推拿按摩手法:1. 背部推拿按摩:用双手指关节或掌根,从脊柱两侧往下轻推背部,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背部肌肉疲劳。
2. 肩颈部推拿按摩:用双手握拳,以拳头的根面按揉颈部两侧肌肉,可缓解颈肩痛和僵硬。
3. 腹部推拿按摩:用双手的掌根,顺时针方向按摩脐周围,可以促进消化功能,缓解腹胀和便秘。
二、拨筋按摩拨筋按摩是一种通过拇指和食指的按摩手法,以拨拿经脉来调整身体健康的按摩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拨筋按摩手法:1. 额部拨筋按摩: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从太阳穴开始,向上沿眉弓拨筋,有助于缓解头痛和眼疲劳。
2. 颈部拨筋按摩:用拇指和食指,从颈椎两侧向下拨筋至肩部,可缓解颈椎痛和肩膀酸痛。
3. 手脚拨筋按摩:用拇指和食指,从手指和脚趾的基部开始向远端拨筋,有助于促进手脚血液循环,缓解手脚冰凉。
三、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是中医常用的按摩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促进身体健康。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穴位按摩手法:1. 合谷穴按摩:用拇指和食指,揉捏手背中指第一节和第二节骨之间的凹陷处,有助于缓解头痛和失眠。
2. 内关穴按摩:用拇指和食指,揉捏手腕横纹上方两指宽的地方,可缓解胃脘痛和恶心呕吐。
3. 涌泉穴按摩: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足底第一个拇趾骨下方窝内一寸处,可以缓解失眠和头晕。
四、刮痧按摩刮痧按摩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按摩方法,通过用刮板或硬贴物刮拭皮肤,增加气血运行,排除体内湿气和寒气。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刮痧按摩手法:1. 背部刮痧按摩:用刮板从脊柱两侧向外刮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
40个穴位,按摩治病大全!
40个穴位,按摩治病大全!01、头冷痛,天热也得戴帽子,患者头部特别怕冷,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
病因为虚症,炙百会穴上星穴。
02、头冷痛,前额痛,受寒时疼痛加重,头部畏风怕冷,常要戴帽子,天冷鼻塞呼吸不利,可分辩气味,天热时症状消失.病因为气虚血瘀,炙百会穴,上星穴,拨揉风府风池穴。
03、头目昏沉,精神不振,全身无力,病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休息不到位,点揉后溪穴3分钟,后溪为督脉之会穴,上通头部可使人精神振作。
04、偏头痛,为少阳胆经循环不良,取小腿外侧,阳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拨法(泻法)。
05、酒后头痛,点搡率谷穴,卢息穴,百会穴,拨揉后头斜方肌起止点心,浅拿肩井穴。
06、视物不清,好象被云雾庶住,病因为肝虚引起的症状,点揉太冲穴300次07、声音嘶哑,病因为感冒咳嗽起因咽痛,捉拿法,强刺激大椎穴,定喘穴,天突穴用捏揉法。
手三里用擦法。
08、落枕,手部落枕穴,人中穴、风府穴强刺激。
09、背痛,直取大椎穴旁开5分处,后溪穴,外关穴强刺激。
病因为寒凝后背。
10、急性腰扭伤,直取承山穴双侧上臂扭伤穴,太冲穴强刺激.活动腰部。
11、腰痛环腰一周,带脉痛,直取胆经足临泣穴,外关穴强刺激,活动腰部。
12、腰胀,眼胀,口苦,不想饮食,睡眠不好,病为带脉病,合并肝胆症状,直取足临泣穴强刺激。
13、肾虚性腰痛,腰俞穴配太溪穴,一手上一手下,共同点揉。
14、岔气,直取肝经的太冲穴,患者张口,强刺激呼出声来。
15、臀部疼痛,直取脾经的五俞穴,病因为脾经所主之症。
16、小腿胀痛,直取合谷穴,病因为六腑之症,寒瘀大肠。
17、双腿无力,腿足发麻,无力,不能正常行走,取三阴交穴后1寸。
(奇穴)18、大腿股四头肌麻木,灸太渊穴,病因为肺所主之症。
配放血法。
19、小腿转筋,取膀胱经委中穴,承山穴,刮痧法,病因为寒瘀腓肠肌疗。
20、足根痛,走路足根不能着地,病因为生殖系统寒症,内外踝关节下面揉法拍法。
21、感冒初期,流鼻涕,全头刮痧,点揉合谷穴,风府风池穴。
老年人保健手法及穴位
9、 揉捏臂:一手放在对侧臂上,上下反复揉捏,先内侧 后外侧,两侧交替进行。
10、 按揉腹部:两手重叠放在腹部,反复按揉,范围由小 到大,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11、 捶打腰:两手分别放在同侧腰部,由上而下反复搓揉。 然后,变掌为拳,反复捶打腰部。
12、 捏小腿:一侧小腿放在对侧大腿上,两手拇指向内, 四肢向外,上下反复揉捏,两侧交替进行。
善病变部位的营养代谢和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常用 于治疗髌骨张腱末端病。
拨法(分筋、拨筋)
用双手的拇指指端陷压于一定部位上,适当用力作与 韧带或肌纤维垂直方向来回拨动的手法为拨法。具有 分离粘连,消肿散结,解痉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 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慢性损伤。拨与揉结合,即拨揉是 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4、 揉太阳穴:两手拇指放在两侧太阳穴上,反复按揉,先顺时针,后逆时 针。
5、 揉擦鼻根:两手拇指或食指放在鼻根两侧上下反复揉擦。 6、 揉风池穴:两手拇指放在枕后风池穴处,其余四指自然分开放在头两侧,
反复按揉。 7、 擦颈项:两手掌心搓热后,放在颈后部来回揉擦,直至颈项部皮肤发热。 8、 捏拿肩:一手放在对侧肩部,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反复揉捏、提
拿法
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指 面着力,作相对用力,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进行有节律 的提拿揉捏为拿法。具有疏通经络,解表发汗,镇静止痛, 开窍提神,缓解痉挛等作用。主要用于颈项、肩背及四肢 部。临床上常拿风池等穴位及颈项两侧部位,治疗外感头 痛;也用于运动过程中振奋精神,是穴位按摩的常用手法。 动作要领
下面介绍几种老年人实用按摩方法:
1、 干洗脸:两手掌心相搓,搓热后像洗脸那样反复摩擦脸部,先顺时针, 后逆时针,直至脸部发热。
中医养生中的常见穴位按摩法
中医养生中的常见穴位按摩法中医养生源远流长,其中穴位按摩法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养生方式。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节脏腑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医养生中常见的穴位按摩法。
一、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 3 寸,距胫骨前缘 1 横指处。
它是人体保健的重要穴位,有“长寿穴”之称。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每次按压 5-10 分钟,以感到酸胀为度。
每天可按摩 1-2 次。
功效: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胃肠蠕动,提高消化能力,改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二、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它是肾经的起始穴位,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压涌泉穴,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 3-5 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每晚睡前按摩一次效果较好。
功效:涌泉穴具有滋阴益肾、平肝息风、醒脑开窍、调二便等作用。
按摩涌泉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还可以补肾壮阳,增强性功能,对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三、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它是常用的止痛穴位,也是保健养生的重要穴位。
按摩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合谷穴,用力按压 3-5 秒钟,然后放松,重复操作 10-15 次。
每天可按摩 2-3 次。
功效:合谷穴具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牙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疼痛症状;还可以预防感冒、中风、高血压等疾病,调节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
四、内关穴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它是心血管系统的保健穴位,也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常用穴位。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内关穴,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 3-5 分钟,以感到酸胀为度。
穴位保健全身调理尽在手中
穴位保健全身调理尽在手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尤其是在这个疫情期间,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更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除了传统的保健方法,如运动、健康饮食等,一种被广泛认可并且使用的方式是穴位保健。
穴位保健是利用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理身体,达到保健和治疗的效果。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和相应的调理方法,帮助您了解并正确地运用穴位保健,让全身保持健康。
一、太和穴太和穴位于手腕掌侧,当拇指和食指并拢时,凹陷处的中央位置。
按压太和穴可以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平时可以通过按压太和穴缓解疲劳,预防和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
二、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中央,当脚板对折时,最凹陷的位置即为涌泉穴。
按压涌泉穴可以帮助舒缓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涌泉穴还与眼睛、鼻子、喉咙等脏腑经络有关,按压该穴位可以起到舒眠安神、缓解鼻塞咳嗽的作用。
三、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部,两侧背部颈椎旁肌肉凹陷处。
按压风池穴可以缓解颈部和肩部的酸痛,还可以改善头痛、偏头痛等症状。
尤其对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久坐不动导致的颈肩部不适,按摩风池穴有很好的效果。
四、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凹陷处。
按压合谷穴可以帮助提神醒脑,缓解疲劳,还可以改善消化不良和失眠等问题。
此外,在长时间工作或学习后,按摩合谷穴可以舒缓手部肌肉,减轻手部疲劳。
五、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掌侧,当拇指和食指并拢时,与拇指根骨相连接的凹陷处。
按压内关穴可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能量,提高免疫力。
这个穴位还与胸腹部脏腑有关,按摩内关穴可以缓解胃脘不适、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六、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底第一、二趾骨之间的凹陷处。
按压太冲穴可以帮助平衡情绪,缓解焦虑和急躁,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问题。
此外,太冲穴还与经络相连,按摩该穴位可以起到调理肝脏、平衡体内阴阳的作用。
以上介绍的穴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根据具体的身体情况和问题,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按摩是非常重要的。
十大按摩养生穴位
十大按摩养生穴位按摩养生的好处在现代已经被广泛接受和实践。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十大按摩养生穴位,这些穴位不仅可以帮助缓解身体的疲劳,还能够有效改善多种疾病的症状。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十大穴位按摩的方法和功效。
一、涌泉穴涌泉穴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穴位之一,位于足底最前端,是起到调节人体阳气的效果。
想要按摩这个点,可以先沿着足底找到一个凹陷的点,在凹陷点下方1.5寸出的位置就是涌泉穴。
按摩可以使用手指或者按摩器,由轻按到重按,每次按摩1-2分钟。
二、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脚背最凸起处的中央,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以及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穴位。
想要按摩这个点,可以利用手指或者按摩球,由轻按到重按,每次按摩1-2分钟。
三、中极穴中极穴位于人体手掌最中央的位置,是调节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的重要穴位。
找到这个穴位后可以使用拇指用力按压,按摩1-2分钟。
四、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和手腕的中央,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缓解手部的疼痛和不适感的有效穴位。
按摩时可以使用手指或者按摩器,每次按摩1-2分钟。
五、下巨虚穴下巨虚穴位于大腿外侧,从髌骨外侧缘下3寸处,找到一个穴位。
它是控制人体生殖系统,并改善月经痛,治疗失眠等多种疾病的有效穴位。
按摩时可以用手指或按摩器,按摩1-2分钟。
六、膻中穴膻中穴位于胸骨与剑突之间,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缓解心口痛,胃痛等多种疾病的有效穴位。
按摩时可以使用拇指或按摩球,按摩1-2分钟。
七、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部正中央,是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并改善腰痛,头痛等多种疾病的有效穴位。
按摩时可以用手指或按摩器,按摩1-2分钟。
八、命门穴命门穴位于人体腰部的最下方,是治疗腰痛,肾虚等疾病的有效穴位。
按摩时可以使用按摩球或手掌,按摩1-2分钟。
九、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的最顶部,是调节人体神经系统,改善头痛,眩晕等症状的有效穴位。
按摩时可以用手指或者按摩器,每次按摩1-2分钟。
十、太阳穴太阳穴位于人体头侧,与眉毛连线从眉毛外侧向上走1厘米,向太阳穴处偏移1厘米的位置,是缓解头痛,眼疲劳等症状的有效穴位。
十大穴位按摩法,哪里不舒服就按哪里
十大穴位按摩法,哪里不舒服就按哪里穴位按摩是指通过特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的一种治疗保健方法。
具有疏通经络、强筋壮骨、活血化瘀、健脾和胃、扶正祛邪等作用,从而达到预防保健、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今天小编介绍一下穴位按摩保健,可以给父母按摩,尽自己的一份孝心,给父母健康生活,也可以给自己按按,舒缓一下。
人体穴位按摩的方法分为以下几种:1、一指禅推法。
用一手拇指在穴处附近固定,其余四指自然自然张开固定于附近皮肤处、或者成半卧拳状。
前臂用力带动腕部,然后拇指螺纹面在穴位上进行单方向推按;2、大鱼际、掌跟按揉法。
可以用手大鱼际、掌跟在某一穴位上进行轻柔缓和的旋转活动,带动皮下组织,激发穴位;3、穴位提捏法。
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指腹相对,在穴位所在处的皮肤提捏,如小儿捏脊法。
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
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
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
这还不包括其他的经外奇穴。
天啊,那么多穴位,我们该如何保健?其实不难,我们日常保健穴位其实只需要选取十来个穴位就足够了。
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十大保健穴位。
01明目醒脑穴:风池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
02养胃穴:中脘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即肚脐上4寸,按压时会有酸痛感。
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
03补肾固元穴:关元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
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
04养护心脏穴:内关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
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可間斷進行
No Image
No Image
摩法
以手掌面或指腹附著一 定部位上,以腕關節為 中心,連同前臂做節率 性的環旋摩動
在皮膚上摩動,力量可 達皮下
每分鐘約30到120次左右
No Image
推法
用指或掌根即大小魚際 著力一定部位推法緊貼 體表向單方向直線推動
按摩手法簡介
揉法 點按法 摩法 推法 拿法 擦法
揉法
用指腹或霸小魚際及掌 根,固定於某一部位, 做順時針方向迴旋揉動
宜緩慢進行, 約每分鐘 50次左右
手不離開皮膚, 帶動皮 下組織和內臟活動
No Image
點按法
用指、掌根、肘尖點按 壓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 患者感到酸、麻、 脹以 不產生痛為度
No Image
自我保健按摩
眼保健按摩
揉攢竹穴 按睛明穴 按揉四白穴 刮眼框 揉運太陽穴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自我保健按摩
腹部保健按摩
揉中脘穴 揉胃 揉腸 擦少腹
No Image
No 揉
中
Image
脘 穴mage
揉腸
特點
操作方便 適用証廣 療效顯著 施術安全 容易推廣 保健強身
應用範圍
預防 醫療 康復
注意事項
從事保健按摩應注意下列事項
舒適的體位,受術者多為坐姿或臥姿,施術者 為站姿
指甲剪短,手上不宜有飾物 避免過飽、 過飢、 疲勞、 酒後、 月經期間、
產後惡露未盡、 開放性損傷、皮膚疾病、 急性 發炎期, 年老體弱經受不住按摩刺激者應盡量 避免 若發現受術者不適,應即停止按摩,嚴重者應 即送醫治療
No 擦
Image
少 腹
常用穴位介紹
養生十大穴
肚腹三里留, 頭項尋列缺, 胸部內關取, 阿是不可缺, 婦科三陰交,
腰背委中求, 面口合谷收。 脅肋用支溝, 外傷陽陵泉。 安胎公孫求。
合谷
內關
支溝
列缺
委中
足三里
陽陵泉
三陰交
公孫
謝謝聆聽
可用於身體各部位,尤 其頭額、四肢、 腰脅部
No Image
拿法
用三指或五指捏拿,拇 指及其他相對夾擠住皮 膚和肌肉或穴位,用力 捏拿夾擠
力量均勻有節律,緩和 而有連貫性
No Image
擦法
用掌根或大小魚際附著 於一定部位上進行直線 往返動作,掌向下的壓 力不宜過大,動作要均 勻,但幅度要大,為防 止擦破皮,可塗適量潤 滑油
穴位保健与按摩手法
按摩法的起源
按摩又稱推拿, 是我國傳統醫學的一部分 從有人類開始,人們在勞動中造成損傷, 以手
撫摸, 疼痛即減輕或消失, 因此認識了按摩 的治療作用 廣為流傳於民間
按摩的治療作用
疏通經絡 調節陰陽 流暢氣血 整體理筋 通利關節 消散鬱擁
調節神經興奮 增強血液淋巴循環 增進機體抗病能力 整復脫位調整組織結構 解除肌肉和器官痙攣 按壓止痛、 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