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一)1.剂型:是指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要求将药物制成的不同“形态”。

2.药剂学:是将原料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即以药物制剂为中心研究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二)1.药剂学的宗旨是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2.药用高分子材料学:主要研究对象是没有药理活性、无毒的合成和天然的高分子材料

3.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制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为合理设计剂型和制剂处方以及制备工艺等提供依据,使制剂产品的生物利用度最大限度地发挥

(三)药物剂型的分类

1.按给药途径分类:口服给药剂型、口腔内给药剂型、注射给药剂型、呼吸道给药剂型、皮肤给药剂型、眼部给药剂型、鼻粘膜给药剂型、直肠给药剂型、阴道给药剂型、耳部给药剂型、透析给药剂型

2.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

3.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

(四)1.药用辅料系:是指生产药物制剂时使用的赋形剂或附加剂,是除活性成分以外,含在药物制剂中的所有物质。

2.药剂学中使用辅料的目的:使剂型具有形态特征、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调节有效成分的作用部位作用时间或满足生理要求

(五)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二章

(一)1.药用溶剂的种类:水、非水溶剂

2.非水溶剂:醇与多元醇类、醚类、酰胺类、酯类、植物油类、烃类、亚砜类

(二)1.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2.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选择):

(1)药物的分子结构;

(2)溶剂化作用与水合作用;

(3)晶型;

(4)溶剂化物;

(5)粒子大小;

(6)温度;

(7)pH与同离子效应;

(8)混合溶剂;

(9)添加物

3. 影响药物溶出速度的因素和增加溶出速度的方法

(1)固体的粒径和表面积

(2)温度

(3)溶出介质的性质

(4)溶出介质的体积

(5)扩散系数

6、扩散层的厚度

(三)1. 渗透压:如果半透膜的一侧为药物溶液,另一侧为溶剂,则溶剂侧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侧,最后达到渗透平衡,此时两侧所产生的压力差即为溶液的渗透压

2.等张溶液:是指溶液的张力与红细胞张力相等,也就是药物溶液与细胞接触时细胞功能和结构保持正常,红细胞在该溶液中不发生溶血。

3. 黏度:指流体对流动的抵抗能力。流体分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两类。

第三章

(一)1.表面活性剂:指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加入少量就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二)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一、离子表面活性剂

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高级脂肪酸盐:碱金属皂(月桂酸)、碱土金属皂(以Ca2+、Mg2+、Zn2+、Al3+等为主,脂肪酸为C12~C18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常用作W/O型乳化剂)、有机胺皂(三乙醇胺,常用作O/W型乳膏剂的乳化剂)

2.硫酸化物:代表是硫酸化蓖麻油,俗称土耳其红油

3.磺酸化物:阿洛索-OT

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又称季胺化合物。常用的品种有苯扎氯铵、苯扎溴铵、度米芬

作用特点:水溶性好,在酸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作用和杀菌、防腐作用,与大分子的阴离子药物合用产生结合而失活,甚至产生沉淀。

C、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1.软磷脂:如脑磷脂、糖脂、中心脂

2.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由胺盐构成者即为氨基酸型,由季铵盐构成即为甜菜碱型。

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A脂肪酸甘油酯:如单硬脂酸甘油酯

B多元醇型:蔗糖脂肪酸酯、脂肪酸山犁坦、聚山梨酯、

C聚氧乙烯型: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

D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

(三)1.临界胶束浓度:指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2.亲水亲油平衡值:指表面活性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

3.表面活性剂的毒性:

(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溶血作用即毒性: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芳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吐温类;(3)吐温20>吐温60>吐温40>吐温80

第四章

(一)1.分散体系:是一种或几种物质高度分散在某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二)1.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主要表现为:微粒粒径的变化、微粒的絮凝、聚结、沉降、乳析和分层等。

第五章

(一)1.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包括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微生物稳定性。

2.化学稳定性:指药物的化学变化,如水解、氧化、光解等

3.物理稳定性:指物理变化,如固体药物的溶出、晶体的变化;溶液的澄清度、色泽的变化;混悬液的沉降、粒度的变化;乳剂的分层、破裂的变化等等。

4.微生物稳定性:指微生物学变化,如药物的腐败、霉变等。

5.半衰期:通常将反应物降解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

6.有效期:对于药物的降解,常用降解10%所需的时间,称为十分之一衰期,记作t0.9。(三)1.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

水解:酯类药物水解、酰胺类药物的水解、其他药物的水解

氧化:酚类药物、烯醇类药物、其他类药物

光降解:

其他反应:异构化、聚合、脱羧、脱水、与其他药物或辅料的作用

2.处方因素中对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pH值的影响、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溶剂的影响、离子强度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

3.外界因素对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增加稳定性方法:

温度的影响、光线的影响、空气(氧)的影响、金属离子的影响、湿度和水分的影响、包装材料的影响

4.增加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其他方法:

改变药物的结构;制成固体制剂;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制成微囊、微球或包合物

(四)1. 药物制剂的物理稳定性:

(1)溶液剂和糖浆剂

(2)混悬剂

(3)乳液:主要变现为分层、破裂、转型和酸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