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整理笔记复习重点资料.doc
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重点笔记
第1 章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与药物命名(一)药物来源与分类药物主要包括化学合成药物、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
(二)药物的结构与命名药物的名称包括药物的通用名、化学名和商品名。
通用名也称为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
二、药物剂型与制剂(一)药物剂型与辅料1、制剂与剂型的概念剂型: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制剂:将原料药物按照某种剂型制成一定规格并具有一定质量标准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
制剂名=药物通用名+剂型名,如维生素C片、阿莫西林胶囊、鱼肝油胶丸等。
、剂型的分类3、药用辅料药用辅料的作用:赋型、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增加病人用药的顺应性。
(二)药物稳定性及药品有效期、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3、药物制剂稳定化方法:控制温度、调节pH、改变溶剂、控制水分及湿度、遮光、驱逐氧气、加入抗氧剂或金属离子络合剂、改进剂型或生产工艺、制备稳定的衍生物、加入干燥剂及改善包装。
4、药品有效期:对于药物降解,常用降解10%所需的时间,称为十分之一衰期,记作t0.9 。
(三)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和相互作用1、配伍变化的类型2、注射液的配伍变化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溶剂组成改变、PH值改变、缓冲剂、离子作用、直接反应、盐析作用、配合量、混合的顺序、反应时间、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光敏感性、成分的纯度。
(四)药品的包装与贮存药品包装的分类三、药学专业知识1、药物化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与此相联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药物进入体内后的生物效应、毒副作用及药物进入体内的生物转化等化学- 生物学内容。
2、药剂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 5 个方面的内容。
3、药理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及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
执业药师《药剂学》随堂笔记-27页文档资料
第1章绪论一、概念: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制剂: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制剂。
药物制剂的特点:处方成熟、工艺规范、制剂稳定、疗效确切、质量标准可行。
方剂:按医生处方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制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物理药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各种剂型性质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和生理因素与药效间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
三、药物剂型: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方式。
重要性: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2、剂型能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第2章药物制剂的基础理论第一节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一、影响溶解度因素:1、药物的极性和晶格引力2、溶剂的极性3、温度4、药物的晶形5、粒子大小6、加入第三种物质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1、制成可溶性盐2、引入亲水基团3、加入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物4、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5、加入增溶剂:表面活性剂(1)、同系物C链长,增溶大(2)、分子量大,增溶小(3)、加入顺序(4)用量、配比第二节流变学简介流变学:研究物体变形和流动的科技交流科学。
牛顿液体:一般为低分子的纯液体或稀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牛顿液体的粘度η是一个常数,它只是温度的函数,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非牛顿液体:1、塑性流动:有致流值2、假塑性流动:无致流值3、胀性流动:曲线通过原点4、触变流动:触变性,有滞后现象第三节粉体学一、粉体学:研究具有各种形状的粒子集合体的性质的科学。
二、粒子径测定方法:1、光学显微镜法2、筛分法3、库尔特计数法4、沉降法5、比表面积法三、比表面积的测定:1、吸附法(BET法)2、透过法3、折射法四、粉体的流动性:用休止角、流出速度和内磨擦系数衡量。
重点版药剂学笔记Crystal(完整版)
❤药剂学笔记名词解释5题,成对出现20分填空题40题20分选择题(包括多选)10分处方分析和制备工艺30-40分简答题2-3题(计算题、质量控制等)20分~第一章绪论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药剂学宗旨: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1. 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2. 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3. 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4. 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三、药物剂型的分类(一)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
(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 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四、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一)药典的概念、特点及品种收载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2.我国建国后共颁布药典情况:1)我国药典分为凡例、正文、附录三部分,制剂通则包括于附录中。
2)我国药典与美国药典都是每5年修订一次。
五、处方的概念和类型1.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既有法定处方也有医师处方及协定处方。
六、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比较概念的区别: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中药药剂学笔记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指对从事试验研究的规划设计执行实施管理监督和记录实验室的报告的组织管理工作方法和有关条件提出的法规性文件。
GCP:
(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制定GCP目的在于保证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
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是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控制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各生产环节乃至全过程,以达到药材“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药品经营企业对药品零售,批发的质量进行管理。
第四章粉碎与筛析
含义与目的粉碎是借助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质碎成适当细度的操作过程。粉碎的目的主要有:
(1)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溶解。
(2)有利于制备各种药物剂型。
(3)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
(4)便于调配、服用和发挥药效。
药品:
与药物在实质上没有区别,严格的讲药品则是将原料药物经过加工制成的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2.剂型:
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制剂:
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研究制剂的生产工艺和理论的学科,称为制剂学。
(5)便于xx药材的干燥和贮存
粉碎度与粉碎原则粉碎度是固体药物粉碎的程度。常以未经粉碎药物的平均直径(d),与已粉碎药物的平均直径(d
1)的比值(n)来表示,即n=d/d1粉碎原则如下:
(1)药物不宜过度粉碎,达到所需要的粉碎度即可。以节省能源和减少粉碎过程中的药物损失。
(2)在粉碎过程中,应尽量保存药物的组分和药理作用不变。中药材的药用部分必须全部粉碎应用。对较难粉碎的部分,如叶脉或纤维等不应随意丢弃,以免损失有效成分或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相对增高。
药剂学重点笔记-4溶媒:
利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别同不中存在的各种阳离子与阴离子进行交换,可达到纯化水的目的。
在制备去离子水的过程中,阳、阴离子交换达到饱和时,树脂“失效”或“老化”。以高浓度酸碱分别处理后,可使树脂再生。多次再生后,若不能恢复其交换能力,则称为树脂的毒化。
四、注射用水
为重蒸馏所得的水,为无色、无臭、无味的澄明液体。pH值应为5.0~7.0。其它检查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之规定。
制备装置主要有:
(一)多效式蒸发蒸馏水器(配制大容量注射剂所必备)
(二)气压式蒸馏水器
(三)反渗透法制备注射用水
(四)四级截留高纯注射用水制备系统
(五)超滤法制备高纯水
为无色、澄明的糖浆状液体;味甜;有引湿性;相对密度不小于1.257。可与水、乙醇任意混合,在乙醚、氯仿、挥发油及脂肪油中均不溶。
高浓度甘油对中枢神经有直接作用和渗透障碍,可引起溶血或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氯化钠对溶血有一定的阻止作用。甘油不单作溶媒,常与乙醇、丙二醇、水等同时使用。如氯霉素注射液用55%甘油和25%乙醇混合作溶媒。以甘油作溶媒的有碘甘油、硼酸甘油等。
(五)其它:液状石蜡、鱼肝油等。
--------------------------------------------------------------------------------
有些药物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或不稳定,但在乙醇中溶解度大而又稳定。如洋地黄毒甙、西地兰、氢化可的松等的注射剂;樟脑制成醑剂;碘制成酊剂等;还有一些中药制成搽剂、酏剂和酒精溶液等。
2023年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药剂学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表面活性剂
药剂学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表面活性剂一、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1.浸出操作与设备药材的来源于品种的鉴定药材品质检查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的测定药材的预解决含水量测定(9%~16%)药材的粉碎: 药物规定有特别细度, 或有刺激性, 毒性较大者, 则宜用湿法粉碎浸润、渗透过程(含多量脂肪油或蜡质的药材, 须先行脱脂或脱蜡解决后方可用水或乙醇浸出)解吸、溶解过程扩散过程(浸出成分的扩散速度可用Ficks第一扩散公式来说明)置换过程(浸出的关键在于保持最大浓度梯度)适当用酸, 可以促进生物碱的浸出适当用碱, 可以促进某些有机酸的浸出溶剂具有适宜的pH值也有助于增长制剂中某些成分的稳定性应用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常能提高浸出溶剂的浸出性能药材的粉碎限度: 适宜的粉碎限度有助于浸出, 但过细粉末并不适于浸出浸出温度: 一般药材的浸出在溶剂沸点温度下或接近于沸点温度进行比较有利浓度梯度: 浓度梯度越大浸出速度越快浸出压力: 提高浸出压力有助于加快浸润过程药材与溶剂相对运动速度:相对运动速度加快, 能使扩散边界层变薄或边界层更新加快, 而有助于浸出过程新技术的应用煎煮法浸渍法浸出方法渗漉法大口树脂吸附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二氧化碳作为萃取剂)单级浸出工艺间歇式提取器多级浸出工艺连续逆流浸出工艺自然蒸发沸腾蒸发常压干燥减压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2.常用的浸出制剂剂型概念特点浸出方法汤剂(煎剂)是用中药材加水煎煮, 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制剂煎煮法酒剂指药材用蒸馏酒浸取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浸渍法、渗漉法酊剂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或用浸膏溶解制成具有毒剧药品的酊剂, 每100ml相称于原药物10g, 其他酊剂, 每100ml相称于原药物20g稀释法、溶解法浸渍法、渗漉法流浸膏剂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 蒸去部分溶剂, 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液体制剂流浸膏剂每1ml相称于原药材1g渗滤法浸膏剂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 蒸去所有溶剂, 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所制成的膏状或粉状的固体制剂浸膏剂每1ml相称于原药材2~5g煎煮法、渗漉法煎膏剂(膏滋)指中药材用水煎煮, 去渣浓缩后, 加糖或炼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制剂煎煮法颗粒剂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内服制剂分为可溶性、混悬性、泡腾性三类二、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1.药用溶剂的种类与性质水醇与多元醇类: 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200(400、600)、丁醇、苯甲醇醚类: 四氢糠醛聚乙二醇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酰胺类: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酯类: 三醋酸甘油酯、乳酸乙酯、油酸乙酯、苯甲酸苄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植物油类: 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红花油亚砜类: 二甲基亚砜介电常数: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 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极性大, 介电常数小的极性小。
药剂学归纳笔记
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1.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既有法定处方也有医师处方及协定处方。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粉体最基本的性质是粒子的大小、粒度分布与形状,粉体的比表面积、密度、孔隙率、流动性、润湿性等。
散剂的概念和分类【掌】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3.2.2散剂的特点【掌】1.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2.外用有保护3.2.3和收敛等作用;3.工艺简单,剂量易控,便于婴幼儿服。
4.贮运、携带比较方便散剂的制备【熟】工艺流程:粉碎与筛分→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储存3.3.1颗粒剂的概念【掌】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3.3.23.3.2颗粒剂的分类可溶性、混悬型、泡腾性三类。
3.3.3颗粒剂的特点使用方便,可以直接吞服,也可冲水饮用,药效较快。
3.3.4颗粒剂的制备【熟】同片剂相似,但不需压片,将颗粒经整粒、分级,装袋即可3.3.5颗粒剂的质量检查【熟】1.外观2.粒度3.干燥失重4.溶化性胶囊剂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掌】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2.特点1)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或提高药物稳定性2)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3)可弥补其他剂型的不足4)可延缓药物的释放5)可定位释放(口服肠溶、口服结肠靶向、直肠、阴道等胶囊)1.2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掌】1.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2.风化性药物3.吸湿性很强的药物4.易溶性的刺激性药.工艺流程【熟】制备空胶囊→制备填充物料→填充→封口2.空胶囊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切割―整理滴丸剂的概念【熟】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的基质加热融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经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
完整版)执业药师西药一重点笔记
完整版)执业药师西药一重点笔记药学专业知识考试重点历年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占据了较大的分值比例。
考试内容主要分为十一章,其中第一章为重点,包含了八个考点。
第一章:药物剂型分类药物剂型的分类包括形态、给药途径、分散系统、制法和作用时间。
根据形态学分类,药物剂型可分为固体、半固体、液体和气体。
根据给药途径分类,药物剂型可分为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和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根据分散体系分类,药物剂型可分为真溶液类、胶体溶液类、乳剂类、混悬液类、气体分散类、固体分散类和微粒类。
根据制法分类,药物剂型可分为浸出制剂和无菌制剂等。
根据作用时间分类,药物剂型可分为速释、普通、缓控释制剂等。
第二章:药物剂型的重要性药物剂型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可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可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产生靶向作用、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可影响疗效(影响不是决定)。
第三章:药用辅料的作用药用辅料的作用包括赋型、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和增加病人用药的顺应性。
第四章:药物化学降解途径药物化学降解途径主要有水解和氧化。
酯类、酰胺类和青霉素类分子中存在不稳定的β-内酰胺环,在H+或OH-影响下,很易裂环失效。
酚类、烯醇类、芳胺类、吡唑酮类、噻嗪类药物较易氧化。
第五章:药物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与临床应用药物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临床应用包括口服给药、注射给药、皮肤给药、口腔给药、鼻腔给药、肺部给药、眼部给药、直肠、和尿道给药等。
第六章:药物灭菌制剂和其他制剂与临床应用药物灭菌制剂和其他制剂的临床应用包括无菌制剂、含酒精制剂、糖浆制剂、膏剂制剂、栓剂制剂等。
第七章:药物传递系统(DDS)与临床应用药物传递系统(DDS)的临床应用包括口服DDS、注射DDS、局部DDS等。
第八章:生物药剂学生物药剂学包括生物制品的分类、制备、质量控制、药效学和临床应用等。
第九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中药药剂学重点笔记归纳
中药药剂学重点笔记归纳
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制剂的制备理论、工艺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以下是中药药剂学的一些重点笔记归纳:
1. 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制剂的制备理论、工艺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 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根据形态,中药制剂可分为液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和固体剂型。
根据分散系统,可分为真溶液剂、胶体溶液剂、乳浊液剂、混悬液剂和气体分散剂。
3. 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中药制剂的制备主要包括原料的准备、加工与处理,以及制剂成型等步骤。
其中,提取和精制是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4.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原料、中间体和成品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中,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是重要的评价指标。
5. 中药制剂的合理应用:中药制剂的合理应用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动学等方面的知识。
6. 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需要综合考虑药效物质基础、制剂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因素,同时需要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伦理规范。
以上是中药药剂学的一些重点笔记归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教材或文献资料。
2023年药剂学考点大全笔记
2023年药剂学考点大全笔记选择题(共67个,分值共:)1、应重点考查性状、含量、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及有关物质( C )。
答案A 片剂答案B 注射剂答案C 口服混悬液答案D 糖浆剂2、含有大量纤维素和矿物性药粉制丸时应选用的辅料是( C )。
答案A 嫩蜜答案B 中蜜答案C 老蜜答案D 酒3、下面哪项为通过改变扩散速度,达到缓释目的(D )答案A 制成难溶盐答案B 增大粒度答案C 制成酯类答案D 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填空题(共10个,分值共:)4、药物经加工制成的适合预防、医疗应用的形式称作(药物剂型)。
选择题(共67个,分值共:)5、下面关于静脉注射脂肪乳剂叙述正确的是(AC ) 。
答案A 静脉注射脂肪乳剂是O/W型答案B 为避免乳剂分层应采用无菌操作不可灭菌答案C 通常以卵磷脂为乳化剂答案D 为防止霉败,常加抗氧剂和抑菌剂6、注射用水应于制备后( C) 小时内使用。
答案A 4 答案B 8答案C 12 答案D 247、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是( BCD)。
答案A 糖粉答案B 喷雾干燥乳糖答案C 可压性淀粉答案D 微晶纤维素8、下列哪项不是气雾剂的优点( C )。
答案A 使用方便答案B 奏效迅速答案C 剂量准确答案D 成本较低9、经皮吸收制剂的基本组成中包括( ABCD)。
答案A 保护层答案B 药物贮库答案C 控释膜答案D 黏附层10、制备水丸常选择的润湿剂有( ACD )。
答案A 水答案B 老蜜答案C 黄酒答案D 稀药汁11、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B)答案A 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答案B 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答案C 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技术科学答案D 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科学12、下列哪种片剂是以碳酸氢钠与枸橼酸为崩解剂(A )。
答案A 泡腾片答案B 分散片答案C 缓释片答案D 舌下片222 粉末直接压片时,既可作稀释剂,又可作粘合剂,还兼有崩解作用的辅料( B )。
考研药剂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考研药剂学主要知识点总结一、药物的源、性状及活性1.药物的来源药物的来源一般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半合成药物。
天然药物是从天然界中提取而来的,例如中草药;合成药物是通过化学合成制备而来的,例如阿司匹林;半合成药物是在天然药物的基础上经过一些化学修饰而得到的药物,例如青霉素。
2.药物的性状药物的性状包括外形、颜色、味道、气味等方面的特点,这些性状可用于鉴别和鉴定药物。
3.药物的活性药物的活性是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药理效应的能力,这是药物的重要特性之一。
二、药物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1.药物的制剂药物的制剂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半固体制剂。
固体制剂包括片剂、胶囊等;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液、注射液等;半固体制剂包括软膏、凝胶等。
2.制备方法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干燥、混合、研磨、浸膏、溶解、过滤、结晶、干燥等一系列工艺。
三、药物的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的目的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2.质量控制的方法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检查及检验、质量控制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
四、药物的管理1.药物的管理范围药物的管理范围包括药品生产管理、药品经营管理、药品配送和供应管理、药品使用管理等。
2.药物的管理要求药品的管理要求包括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管理、严格符合药品管理法规、规范操作、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等。
五、药用辅料1.药用辅料的种类药用辅料包括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分散剂、增稠剂、防腐剂、色素等,这些辅料在药剂制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药用辅料的应用原则药用辅料的应用原则包括符合药品的安全要求、与药物相容性好、生产成本适中等。
六、药理学1.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在体内产生药理效应的机制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药物与酶的结合、药物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等。
2.药物的药效药物的药效是指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生理或病理效应,包括主要药效、副作用、致死剂量等。
七、药物代谢与排泄1.药物的代谢药物在生物体内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转化成代谢产物,这一过程称为药物的代谢。
药剂学重点笔记-5新剂型
另一方法是将芯料均匀分散(或乳化)在室温以下能冻凝的囊材溶液中(如囊材用明胶,则以液状石蜡或植物油作冻凝液),高速搅拌,即分散成圆球状小粒 ,经筛选后,大粒加热熔化后,再重复上述操作,最后得到均一的微囊。
3. 挥散有机溶剂法:将药物均匀混悬或乳化于溶有囊材的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混合液加热挥散有机溶剂,由于囊材沉积而形成微囊。
(二)喷雾干燥法 将芯料分散于囊材的溶液中,将此混合物用汽流雾化,使溶解囊材的溶剂迅速蒸发而使囊膜凝固,将芯料包裹而成微囊。此法制成的微囊,近圆形结构,直径为5~60011m。成品质地疏松,配料时主药含量超过20%时,则成品难以达到足够的保留量。
制做技术
(一)注入法 将磷脂与胆固醇等类脂质及脂溶性药物共溶于有机溶剂中(一般多采用乙醚),用注射器缓缓注入加热至50℃(并用磁力搅拌)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或含有水溶性药物),加完后,不断搅拌至乙醚除尽为止,即制得大多孔脂质体。其粒径较大,不适宜静脉注射。再将脂质体混悬液通过高压乳匀机二次,所得成品,大多为单室脂质体,少数为多室脂质体。粒径大多数在0.1~0.2μm以下。
在医药上的应用 作为多种药物的载体,如抗癌药、抗寄生虫药、酶、螯合剂、激素、抗生素等。此外,还可用于遗传工程,及促进口服药的吸收或使药物在消化道内不被破坏。
四、复合型乳剂Multiple emulsion
复合型乳剂属于不稳定的分散系统,将水包油或油包水的初乳(W/O或W/O)进一步分散在油相(O/W/O)或水相(W/O/W)中经过二次乳化所成的一种复合型乳剂,或成为更复杂的复合型乳剂,如O/W/O/W型或W/O/W/O型。若将药物溶解或混悬在较高浓度的明胶溶液(10~20%)中,则胶凝后成固体状的“明胶水相”,亦称凝聚微球(以符号S代之)。第一步将熔化的明胶溶液分散在油相中则成S/O型乳,亦称为微球乳。再进一步分散在水相中则成S/O/W型复合乳剂。 复合型乳剂的粒径一般可控制在1~2um以下,凡水相为外相的乳剂(O/W,W/O/W,S/O/W)可作肌肉注射,如成品通过药典规定的热原与降压物质检查的要求,不产生溶血作用,粒径符合静注的要求,亦可供静脉滴注。以油为外相的乳剂(W/O/O,O/W/O)则只供肌肉注射。
药剂学整理笔记复习重点
③体积等价径:即与粒子的体积相同球体的直径,可用库尔特计 数器测得。
本法可以用于测定混悬剂、乳剂、脂质体、粉末 药物等的粒径分布。
④有效径:即根据沉降公式(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因此 又称Stocks径。
具有两亲基团,亲水、亲油。 二、分类: (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 肥皂类:高级脂肪酸的盐,硬酯酸、油酸、月桂酸 一般外 用。
2、 硫酸化物: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叶桂醇硫酸钠,SLS), 乳化性强,稳定,软膏剂乳化剂。
3、磺酸化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广泛应用的洗涤剂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合物 新洁尔灭等,由于其毒性较 大,常用作消毒杀菌剂,在酸、碱性溶液中均稳定。 (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1、 制成可溶性盐(如难溶性弱酸或碱制成盐可增加药物溶解
度。)
2、 引入亲水基团
1.烃基:药物分子中引入烃基,可改变溶解度、离解度、分配系数,还可增加位阻,从而增加稳定性。 2.卤素:卤索是很强的吸电子基,可影响分子间的电荷分布和脂溶性及药物作用时间。 3.羟基和巯基:引入羟基可增强与受体的结合力,增加水溶性,改变生物活性。
常用的助溶剂:一类是无机化合物如碘化钾、氯化钠等;一类
是某些有机酸及其钠盐如苯甲酸钠、水杨酸钠、对氨基苯甲酸
钠等。
4、 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增加难溶性药物
的溶解度
潜溶剂:混合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的溶剂中溶解度出现极大 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第三节 粉体学
药剂学知识点整理
药剂学知识点整理药剂学是研究制备、分析、评价和控制药物及其剂型的科学,是药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下面将对药剂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1.药剂学的基础概念-药剂学的定义: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制剂、分析、评价和控制的科学。
-药物:具有预防、诊断、治疗、缓解或改变人或动物疾病状态的化学物质。
-制剂:将药物与辅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物理状态混合制成适合于使用的药物形式。
-药物的剂型:药物与辅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物理状态混合制成的药物形式。
2.药剂学的主要内容-药物的制剂:将药物与辅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物理状态混合成适用于使用的药物形式,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半固体制剂等。
-药物的分析:对药物及其制剂进行质量分析,包括质量测定、纯度检验和杂质测定等。
-药物的评价:对药物及其制剂进行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的评价,包括药物的药理学和毒理学评价。
-药物的控制:对药物及其制剂进行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3.药剂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药物的混合和溶解:使用混合器或搅拌器将药物与辅料充分混合,使其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溶解则是将固体药物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
-药物的微观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药物的颗粒形状、晶型和晶体结构等微观特征,以确定药物的物理性质和性能。
-药物的物理性质测定:包括测定药物的粒度、密度、粘度、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以确定药物在制剂中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药物的化学性质测定:包括测定药物的化学组成、酸碱性、氧化性等化学性质,以确定药物的纯度和稳定性。
-药物的质量分析:包括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定药物的成分和含量,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电泳法等。
4.药剂学的发展和应用-制剂技术的发展:药剂学在制剂技术方面的研究逐渐提高,包括颗粒制剂、缓释制剂、纳米药物等新型制剂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药物的评价研究:药剂学在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方面的评价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包括药理学和毒理学评价、药物相互作用等。
「药学专业知识药剂学部分复习提纲」
「药学专业知识药剂学部分复习提纲」药学专业知识药剂学部分复习提纲如下:
一、药剂学的定义和介绍:
1.药剂学的定义和学科范围
2.药剂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3.药剂学的分类及其研究方法
二、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1.药物剂型的概念和分类
2.药物制剂的概念和分类
3.药物给药途径的概念和分类
4.药物溶解度、吸收速度、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5.药物相容性和稳定性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三、药剂学实验室的常用仪器和设备:
1.滴定仪、电子天平、显微镜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空气净化设备、干燥箱、培养箱等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要点
四、药物剂型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1.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
2.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
3.半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
五、药物给药途径的特点和应用:
1.口服给药的特点、优点和缺点
2.注射给药的特点、优点和缺点
3.外用给药的特点、优点和缺点
4.经皮给药的特点、优点和缺点
六、药物稳定性和保存:
1.药物在光线、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和保存要点
2.药物在肠道、胃液、血液等体液中的稳定性分析和保存要点
七、药剂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1.药剂学的研究与新药开发的关系
2.药剂学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原则和方法
3.药剂学在临床配方和药品选择中的作用
以上是药学专业知识药剂学部分的复习提纲,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学习和理解,可以对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药物剂型的制备和质量控制、药物给药途径的特点和应用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验操作,加深对药剂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21年自考中药药剂学重点03044
2021年自考中药药剂学重点030442021自考资料,2021自考复习笔记,2021自考笔记,自考试题答案,自考笔记,自考,2021年7自考试题答案,自考模拟题和答案中药药剂学重点1.半人造抽取法sbe:就是既合乎药物经胃肠道中转过程、适宜工业化生产、彰显中医治病综合成分促进作用的特点,又有利用于单体成分控制制剂质量的一种中药及其复方提取新技术。
2.微波抽取的特点:1、微波对极性分子选择性冷却,故对其选择性干料,能够提升提取物浓度2、微波加取时间短,收率高3、可供选择的溶剂多,用量少,减少投资4、提取效率高3.影响粘滞速度的因素:v/t=pπrˇ4/8ηl4.滤过方法:常压滤过、减压滤过、加压滤过5.提纯方法:1、水提醇沉淀法2、醇取水沉淀法3、盐析法4、酸碱法5、大孔树脂法、回应剂法、输血法、萃取法等。
6.影响铀效率的因素:1、热传导温度差(δtm)2、传热系数ku=w/a=(k*δtm)/ru:蒸发器的生产强度w:蒸发量a:蒸发器传热面积r:二次蒸汽的气化潜能7.铀的方法:常压冷却、预热冷却、薄膜冷却8.结合水:存在于细小毛细管中的水分和渗透到物料细胞中的水分。
难以从物料中除去。
9.非融合水:存有于物料表面的湿润水分,粗壮毛细管中水分和物料孔隙中水分。
不易除去。
10.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物料中的水分与空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此时物料中所含的水分为该空气状态下物料的均衡水分。
物料的总水分为民主自由水分再分均衡水分之和。
在潮湿过程中能除去的只有民主自由水分(包含部分融合水和全部非融合水),均衡水分无法除去。
11.影响干燥的因素:1、被干燥物料的性质2、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与流速3、干燥速度与干燥方法4、压力12.加快干燥的方法:1、提高空气温度2、减小湿度、减小压力3、加大热空气流速4、加大蒸发表面积13.潮湿的方法:1、研磨法2、预热潮湿法3、喷雾干燥法4、融化潮湿法5、冷冻干燥法6、红外线潮湿法7、微波干燥法8、鼓式干燥法,带式干燥法,吸湿干燥法14.散剂powders:系指中药或中药提取物经消灭、光滑混合做成的粉末状制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学习方向:剂型分类;质量要求;辅料、基质的分类、特点、性状、要求;制备方法;质量评价主线::概念、特点、材料、制法、质量要求、影响因素重点:①液体药剂、片剂、注射剂;②剂型或制剂的概念或特点③材料(附加剂,辅料,基质)名称:片剂中辅料的名称、缩写词(PVP,PEG,CAP)、性能;用途;1.关于制药机械:机理,适用范围,成品特点是重点,压片机。
2.关于质量标准:成熟剂型质量标准重点;记忆分层次记忆:项目+标准;记忆特殊检查项目。
3.关于计算公式:(两类公式:因素分析型公式,计算型公式,记忆型公式)计算题:HLB值(表面活性剂),冰点降低数据法(输液:渗透压的调节与计算),置换价(栓剂),有效期(药物制剂稳定性:有效期:t0.9=0.1054/k),半衰期(t1/2=0.693/k),表观分布容积(药物动力学),清除率(第十八章药动学)等。
4.关于新剂型与新技术:机理、材料是重点;质量检查了解第一章绪论一、概念: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原料药名+剂型= 制剂制剂:剂型中的任何一个具体品种。
剂型:药物的临床给药形式,适用于诊断、治疗、预防,与一定的给药途径相适应。
药物制剂的特点:处方成熟、工艺规范、制剂稳定、疗效确切、质量标准可行。
PS即:处方设计要成熟、制备工艺要规范、质量标准要可行且制剂要稳定,以达到确切疗效。
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物理药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各种剂型性质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和生理因素与药效间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
三、药物剂型: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方式。
重要性: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2、剂型能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控释)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脂质体对肝脏脾脏的靶向作用)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生物利用度差异)四、国家药品标准《中国药典》,至今10版,2015年版分四部,第四部收载通则和药用辅料。
将附录更名为通则,通则包括:制剂通则、检定方法、标准物质、试剂、指导原则。
五、凡例中常用词凉:<20℃;冷:2-10℃;暗:避光第二章药物制剂的基础理论第一节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一、影响溶解度因素:1、药物的极性和晶格引力(相似相溶)2、溶剂的极性(溶剂化、氢键缔合)3、温度(T↑,D扩散系数↑)4、药物的晶形(溶解度:稳定型<亚稳定型)5、粒子大小(粒径↓S↑)→粒径越小越好。
增加了药物与溶出介质接触的表面积S。
6、加入第三种物质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1、制成可溶性盐(如难溶性弱酸或碱制成盐可增加药物溶解度。
)2、引入亲水基团1.烃基:药物分子中引入烃基,可改变溶解度、离解度、分配系数,还可增加位阻,从而增加稳定性。
2.卤素:卤索是很强的吸电子基,可影响分子间的电荷分布和脂溶性及药物作用时间。
3.羟基和巯基:引入羟基可增强与受体的结合力,增加水溶性,改变生物活性。
4.醚和硫醚:醚类化合物由于醚中的氧原子有孤对电子,能吸引质子,具有亲水性,碳原子具有亲脂性,使醚类化合物在脂-水交界处定向排布,易于通过生物膜。
5.磺酸、羧酸、酯:磺酸基的引入,使化合物的水溶性和解离度增加,不易通过生物膜,导致生物活性减弱,毒性降低。
羧酸成盐可增加水溶性。
羧酸成酯可增大脂溶性,易被吸收。
6.酰胺:在构成受体或酶的蛋白质和多肽结构中含有大量的酰胺键,因此酰胺类药物易与生物大分子形成氢键,增强与受体的结合能力。
3、加入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助溶机理:药+助溶剂→复盐或络合物(溶解度大且不稳定)→释放药物。
例如难溶于水的碘(1:2950)可用碘化钾作助溶剂,与之形成络合物(I2+KI=KI3)使碘在水中的浓度达5%;咖啡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50,若用苯甲酸钠助溶,形成分子复合物苯甲酸钠咖啡因,溶解度增大到1:1.2。
常用的助溶剂:一类是无机化合物如碘化钾、氯化钠等;一类是某些有机酸及其钠盐如苯甲酸钠、水杨酸钠、对氨基苯甲酸钠等。
4、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潜溶剂:混合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的溶剂中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常用于组成潜溶剂的有:乙醇、山梨醇、甘油、聚乙二醇300或400与水等。
5、加入增溶剂: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这种现象称为增溶,加入的表面活性剂为增溶剂。
)增溶剂种类: C链长、分子量小增溶好;先加增溶剂后加水,易平衡。
(1)同系物C链长,增溶大;(2)分子量大,增溶小(3)加入顺序:药+增溶剂→加水形成溶液,易达到增溶平衡药+水→药物溶液+增溶剂→不易平衡(4)用量、配比:比例不当“起浊”,增溶剂的用量应通过实验来确定。
第二节流变学简介流变学:研究物体变形和流动的科技交流科学。
牛顿液体:一般为低分子的纯液体或稀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牛顿液体的粘度η是一个常数,它只是温度的函数,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非牛顿液体:1、塑性流动:有致流值2、假塑性流动:无致流值3、胀性流动:曲线通过原点4、触变流动:触变性,有滞后现象第三节粉体学一、粉体学:研究具有各种形状的粒子集合体的性质的科学。
PS:粉体学(mlcromeritics)是研究固体粒子集合体(称为粉体)的表面性质、力学性质、电学性质等内容的应用科学。
由于在散剂、颗粒剂、片剂和胶囊剂等固体制剂的生产中需要对原辅料进行粉碎、混合等处理,以改善粉体性质,使之满足工艺操作和制剂加工的要求,所以粉体的各方面性质在固体制剂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粉体的基本性质:粒子的大小、粒度分布与形状、粉体的比表面积、密度、孔隙率、流动性、湿润性等。
3、库尔特计数法(体积等价径)4、沉降法(有效径)5、比表面积法粒子径表示方法:几何学粒子径、筛分径、有效径、表面积等价径(气体吸附法)。
①定方向径:即在显微镜下按同一方向测得的粒子径。
光学显微镜可以测定0.5~100μm级粒径,一般需测定200~500个粒子。
②等价径:即粒子的外接圆的直径。
③体积等价径:即与粒子的体积相同球体的直径,可用库尔特计数器测得。
本法可以用于测定混悬剂、乳剂、脂质体、粉末药物等的粒径分布。
④有效径:即根据沉降公式(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因此又称Stocks径。
适用于100μm以下的粒径的测定。
⑤筛分径:即用筛分法测得的直径,一般用粗细筛孔直径的算术或几何平均值来表示。
常用测定范围在45μm以上,50μm-10mm。
PS:《中国药典》定义适合于最粗粉到极细粉的一至九号9个药筛,相当于10-200目工业用筛。
三、比表面积的测定:1、吸附法(BET法) 2、透过法3、折射法●直接测定粉体比表面积的常用方法有气体吸附法。
●孔隙率是粉体中总空隙所占有的比率。
测定方法有:压汞法、气体吸附法等。
●粉体的密度:密度=质量M/体积V①真密度(不包括V内和V间);②粒密度(包括V内不包括V间);③松密度/堆密度(包括V内和V间)----------V内:粉粒自身孔隙;V间:粒子间孔隙四、粉体的流动性:与粉体流动性有关的参数有休止角、流出速度和压缩度等。
1、休止角:θ越小流动性越好,θ<300流动性好,在30°~40°表示流动性相对好。
2、流出速度:越大,流动性越好。
3、内磨擦系数:粒径在100—200um,磨擦力开始增加,休止角也增大。
θ≤300为自由流动,θ≥400不再流动●增加粒子径;改变粒子形状(如,球形粒子流动性好);控制含湿量(适当干燥);加入一定量的粗粉;加入助流剂(滑石粉、微粉硅胶等)、润滑剂均可改善流动性。
五、粉体的吸湿性:吸湿导致粉末的流动性下降、固结等,或影响到药物的稳定性。
●临界相对湿度CRH:具有水溶性的药物粉末在相对较低湿度环境时一般吸湿量较小,但当相对湿度提高到某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被称作临界相对湿度(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CRH),该值可以通过作图法求得CRH是水溶性药物的固有特征,是药物吸湿性大小的衡量指标,CRH越小则越易吸湿。
●水不溶性药物的混合物的吸湿性具有加和性。
●水溶性药物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药物CRH的乘积(有相互作用或有共同离子影响的药物除外),与各成分的量无关。
选辅料,一般选CRH大的。
六、粉体的润湿性粉体的润湿性对片剂、颗粒剂等对固体制剂的崩解性、溶解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粉体的润湿性由接触角表示。
接触角最小为0,最大为180。
接触角越小,则粉体的润湿性越好。
七、粉体学在药剂质量中的应用:●粒子大小影响:含量均匀度、生物利用度、释药速度、稳定性、刺激性、混悬型药剂中药物粒子的沉降、结块、凝聚、刺激性、血管栓塞、通针性等。
●流动性影响:片重差异、装量差异、含量均匀度●吸湿性影响:稳定性、流动性●润湿性影响:崩解性、溶解性第四节表面活性剂一、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并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具有两亲基团,亲水、亲油。
二、分类:(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肥皂类:高级脂肪酸的盐,硬酯酸、油酸、月桂酸一般外用。
2、硫酸化物: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叶桂醇硫酸钠,SLS),乳化性强,稳定,软膏剂乳化剂。
3、磺酸化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广泛应用的洗涤剂(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合物新洁尔灭等,由于其毒性较大,常用作消毒杀菌剂,在酸、碱性溶液中均稳定。
(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1、卵磷脂(天然):对热敏感,60℃以上变为褐色,易水解,制备注射用乳剂及脂质体。
2、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碱性中呈阴离子性质,起泡,去污;在酸性中呈阳离子性质,有杀菌能力。
(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酯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和亲油基之间的大小和力量平衡程度的量,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定义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HLB 值越大,其亲水性越强,HLB 值越小,其亲油性越强。
0-40之间。
1、脂肪酸甘油酯:HLB为3---4,用作W/O 型,油包水,亲油。
油包水乳化剂一般的HLB 在3~8的范围内。
2、蔗糖脂肪酸酯:不溶于水,可形成凝胶,作O/W 型。
水包油乳化剂HLB值一般在8到18之间。
3、脂肪酸山梨坦: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商品名司盘Span,可分为:司盘20~85,均是失水山梨醇与不同脂肪酸生成的酯,酸碱酶易水解,HLB1.8—3.8 ,W/O型。
在O/W型乳剂中配合吐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