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上册《渔舟唱晚》教案
五年级音乐课聆听欣赏《渔舟唱晚》教案
五年级音乐课聆听《渔舟唱晚》教案【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课《渔舟唱晚》【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聆听、表演、想象、画旋律线等方式体验乐曲的意境,促进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和想象力的发挥,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五声调式的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喜欢之情,初步建立文化自信。
【教材分析】《渔舟唱晚》是近代古筝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故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变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
全曲利用五声调式,为听众展示了一幅夕阳西下、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渔船,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
全曲分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慢板,及旋律线跌宕起伏、活跃欢快的快板。
慢板部分又包括规整的对仗、利用五声音阶进行整体旋律下行发展这两部分。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古筝独奏《渔舟唱晚》的情感意境,建立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模唱旋律感受民族五声调式的特点。
2. 通过模唱及画旋律线感知音乐线条的起伏变化。
3. 通过感受音乐的速度体会乐曲表达的意境。
三、知识与技能:1.认识民族五声调式。
2.初步了解民族音乐中对仗式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民族五声调式。
【教学难点】体验乐曲的情感意境。
【教学策略】通过段落赏析及整体感受两大环节,让学生深刻体验旋律的速度、进行方向等要素对音乐所表现的意境之影响;在各段落的学习中五声调式的知识贯穿始终,从开始的教师介绍,到后来的学生自主听辨,及最后的旋律创作,知识建构层层递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苹果、钢琴、古筝、多媒体课件、板书道具【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用苹果弹钢琴引出五声音阶的乐器——古筝2.出示课题《渔舟唱晚》【设计意图】用苹果弹钢琴提高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兴趣盎然地认识五声调式、认识古筝构造,从而带着兴趣开始新课的学习。
二、新曲教学(一)欣赏第一段,初步感受音乐,认识音乐中的五声调式。
1.欣赏第一段,感受速度、想象意境。
渔舟唱晚(教案)-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1)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聆听乐曲《渔舟唱晚》感受音乐,通过音画诗展开想象,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描述。
(2)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并体验我国民族乐器──筝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2)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在欣赏中能够认真、安静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诗句导入师: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写到“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你认为他是看到什么美景而写下了这一名句呢?在此刻他又听到了什么?师:今天我们所要欣赏的乐曲就是用这一句诗来命名的《渔舟唱晚》。
二、新课教授师:同学们,首先请聆听一首古筝名曲,请同学们安静聆听,听完后告诉大家,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你仿佛在音乐中看到了什么画面?【可出示一组与《渔舟唱晚》意境相同的图片(背景音乐——古筝版《渔舟唱晚》)】预设:由古筝演奏,看到了夕阳、青山、湖水、船只、渔夫……仿佛一幅夕阳西下,落日余晖照应在湖面上,远处青山朦胧、白帆点点,船夫摇船归家的静态山水画。
师:不错,这是一幅由古筝演奏出来的动静相宜的山水画——余晖映红、晚霞斑斓、波光闪烁,晚风欢送着归航的渔船。
师:那古筝为何物呢?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独特的、重要的民族弹拨类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筝已经广为流传,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弹奏时“铮铮”作响,因此而得名,它是由筝首、筝尾、前岳山、后岳山、筝码、筝弦、面板等组成。
它的音乐优美、音域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渔舟唱晚》这首古典名曲。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和音乐表达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
分析《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
欣赏《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
1.4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激发学生对名曲的兴趣。
第二步:分析《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第三步:欣赏《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资源《渔舟唱晚》乐谱和录音资料。
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音乐欣赏笔记本和笔。
三、教学评价学生对《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的了解程度。
学生对《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的分析能力。
学生对《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反思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反思。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评价进行分析和反思。
五、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渔舟唱晚》的音乐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引导学生进行《渔舟唱晚》的音乐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推荐学生欣赏其他古典名曲,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教学准备6.1 物质准备准备《渔舟唱晚》的乐谱和录音资料,确保其质量和可获取性。
检查投影仪和音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教学过程中能顺利展示和播放音乐。
准备音乐欣赏笔记本和笔,以便学生能够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6.2 精神准备自己要先熟悉《渔舟唱晚》的背景、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以便能够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七、教学难点7.1 音乐理论知识《渔舟唱晚》的旋律和节奏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渔舟唱晚(教案)-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乐曲《渔舟唱晚》,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兮》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
表现了夕阳西下、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
乐曲大体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舒缓优美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
乐曲的第二部分活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
教学目标1、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2、了解古筝的音色及基本技法3、通过欣赏乐曲《渔舟唱晚》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古筝技法及创作手法模进难点: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教学方法:欣赏法、对比法、听辨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汪老师的音乐课堂。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曲目让我们来听一听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音乐片段)1.乐器介绍生答:古筝这首乐曲是由古筝演奏的,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距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所以又被称作汉筝、秦筝它的音域宽广音色明亮悦耳2、作品简介师:这首乐曲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根据古曲《归去来辞》改编而成的。
表现了夕阳西下、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满载而归的动人画面。
乐曲共分为两个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二、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的主题一(一)老师演奏古筝曲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1.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情绪优美安静速度慢板)2.你觉得音乐描绘了怎样的美景?(夕阳西下悠然歌唱的渔夫载着渔船渐行渐远)(二)聆听滑音部分请你们尝试边听边观察红色圆圈做标志的地方,你听到了怎样的变化?师:善于观察的你们感受到了吗?(学生回答)。
是的,这个地方的音升高了一点,往上滑了一下,在古筝演奏中叫做上滑音记号。
是古筝基本技法揉滑按颤中的滑音弹奏的方法是右手触弦后左手做按音使余音升高仿佛水中的涟漪一般,增添音乐色彩。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渔舟唱晚-人音版
2.教学难点
(1)音准控制:部分学生可能难以掌握歌曲中的高音或低音,需要教师针对性指导;
(2)音乐符号理解:延长记号、连音线等符号的意义和用法,学生容易混淆;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讲授过程中,我应该更加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点。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此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尝试采用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情景创设、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同时,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审美感知与欣赏能力。通过学习《渔舟唱晚》,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升音乐审美能力;2.音乐表现与创造力。学生在学唱歌曲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音乐符号,表达歌曲情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3.文化理解与传承。了解渔舟唱晚的创作背景,认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4.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通过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这些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符合新教材的要求。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渔舟唱晚》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歌唱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传承民族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渔舟唱晚(教案)-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渔舟唱晚》的古琴知识和曲调,掌握古琴演奏技巧。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渔舟唱晚》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渔舟唱晚》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渔舟唱晚》的古琴知识和曲调,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古琴演奏技巧。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渔舟唱晚》的演奏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琴的音乐魅力。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教学软件辅助:运用音乐教学软件,进行曲子的分析和教学。例如,可以使用软件展示《渔舟唱晚》的曲谱,并进行播放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曲子的结构和节奏。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渔舟唱晚》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34.请用一段话概括你在这节课中学到的关于古琴演奏的知识。
小学音乐渔舟唱晚教案 五年级音乐渔舟唱晚教案
小学音乐渔舟唱晚教案五年级音乐渔舟唱晚教案学校音乐渔舟唱晚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作品《渔舟唱晚》,感受古筝独特的音色与魅力,感受作品中描绘的美丽景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渔舟唱晚》的欣赏,并配以听辨、争辩、分析、联想等方法,同学能够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育良好的欣赏习惯,提高想象力和创新力气。
【学问与技能】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娴生疏记常见的表情术语,并能够了解民族乐器古筝及其音色特点,体会乐曲表达的心情和意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了解民族乐器古筝及其音色特点,体会乐曲表达的心情和意境。
【难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娴生疏记常见的表情术语。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播放电影《笑傲江湖》中的古筝演奏的《沧海一声笑》片段并提问:这首音乐的心情是怎样的?同学自由回答。
老师总结:这首音乐全曲给人一种潇洒豪迈、大气磅礴、逍遥拘束的感觉。
闭上眼,乐曲开头的几个动听的音符呈波纹形式漂移开来,这起始的一段音乐就像是一朵平缓升起又慢慢落下的浪花。
这是“古筝“特有的音色,给人一种灵动、清安的感觉。
今日我们一起走近“古筝”这个传统乐器,来学习另外一首古筝曲《渔舟唱晚》,感受古筝的不同魅力。
(二)初步感知1.老师配乐朗诵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并提问:听了老师的朗诵,你的脑海中消失出怎样的画面?同学自由回答。
老师总结:夕阳西下的落日美景图。
落日余晖映照在清亮的湖面上,远处青山朦朦、白帆点点,随风飘来阵阵渔歌声2.老师呈现古筝的图片,并补充讲解:古筝,是一弦一柱,多弦多柱乐器,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是中华民族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传统乐器之一,属于弹拨乐器。
它的音色漂亮,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宽阔人民的宠爱。
(三)分段欣赏1老师完整播放《渔舟唱晚》音频,并提问:乐曲可以分成几段?同学依据已有的学问储备能够回答出:3段。
2.老师引导同学倾听第一段,并哼唱歌曲,ppt呈现常用的表情术语,并提问同学:第一段乐曲的速度和心情有什么特点?请做出连线。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教学设计第一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渔舟唱晚》教学设计一研究背景及理论依据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欣赏课中,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音乐,从而得到净胜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
这对增进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是有益的。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具备依附音乐的耳朵是每一位音乐教师的责任。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1、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2、介绍民族乐器----古筝。
3、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教育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古典音乐,培养学生的中国美、传统美、内涵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乐曲《渔舟唱晚》每一部分在速度上、力度上以及表现情景上的不同之处。
2、让学生简要了解中国的民族五声音阶调式,以及第二部分中“Fa”的作用。
四、教具:古筝、多媒体五、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设计1、(1)听全曲问:作品的情绪、情景、风格?(2)、再听全曲问:乐曲可以分为几个段落?(3)、分段欣赏问:第一部分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是什么?师:这一部分描绘了夕阳在渐渐西沉,船帆在缓缓移动,渔民在轻轻歌唱,真是一幅迷离而动人的风情画。
(4)、听第二部分旋律问:第二部分音乐在你们眼前展示了什么样的情境?问: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有什么变化?在你们眼前展示了什么样的情景?(5)、听赏第三部分问:你们好像看到了什么场面?师:一连串的音,通过一次比一次加快速度的反复,描绘了一幅热闹欢腾的景象。
音乐教案 渔舟唱晚
音乐教案渔舟唱晚教案标题:音乐教案《渔舟唱晚》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音乐作品《渔舟唱晚》,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通过合唱和乐器演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渔舟唱晚》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3. 学习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4. 学习乐器演奏技巧,如古筝、二胡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渔舟唱晚》的音乐片段,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介绍:向学生介绍《渔舟唱晚》的背景和意义,如该曲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描绘了渔夫晚上回家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 学习歌词和曲调:逐句教唱歌曲的歌词,并引导学生跟随节奏唱歌。
同时,让学生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4. 学习节奏和音高:通过打拍子、敲击乐器等活动,帮助学生感知歌曲的节奏,并尝试模仿演唱。
同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音阶演唱歌曲的主旋律。
5. 乐器演奏:介绍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并教授基本的演奏技巧和指法。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乐器进行学习和演奏。
6. 合唱和合奏: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和合奏练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7. 总结: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收获和感受。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唱歌、演奏和合作等方面。
2. 通过小组演唱和演奏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音乐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自我评价,了解他们对学习内容和方式的认可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欣赏其他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如《月光下的凤尾竹》、《茉莉花》等。
2. 组织音乐比赛或音乐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成果。
3. 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来校进行音乐讲座或演出,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渔舟唱晚》(教案)
2、刚才你们看到的是古筝独特的演奏指法:刮奏、下滑音和大撮弦
3、古筝的音色:明亮、柔和、清脆、浑厚
二、完整聆听
现在让我们完整欣赏这首乐曲,思考两个问题:结合古筝的音色,这首乐曲所描绘的时间是早晨、傍晚还是晚上呢?
聆听完后:《渔舟唱晚》这首乐曲为我们描绘的情景发生在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一艘艘渔船在湖面上轻轻荡漾,那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让渔民在捕鱼的时候尽情欢唱呢?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音乐欣赏与审美课《渔舟唱晚》
教科书
书 名:音乐教材
出版社:人音版出版社 出版日期:XXX年XXX月
教学目标
1.能感受古筝独奏《渔舟唱晚》朴实的古曲风格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渔民悠然自得的心情和渔船随波渐远的景象。
2.能分辨乐曲的三个乐段,并用肢体表现和语言表达音乐情景。
为什么要加入不稳定的清角音呢?它为音乐带来怎样的变化?
五、,在演奏技法中,用的了刮奏来表现音乐情景。当你听到刮奏的时候,请用划船的动作表现音乐
2、音乐的速度越来越快,好像渔船你追我赶,破浪向前的景象。
这就是古筝经典名曲《渔舟唱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意境,用古曲《归去来辞》为素材,诗情画意,也是一首受到中外音乐界公认的古筝名曲。
3.认识古筝,能分辨它的音色,并初步了解古筝常用的指法所带来的情感表现。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记忆主题旋律,并分辨三个乐段以及表现的音乐情景。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通用8篇)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通用8篇)《渔舟唱晚》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渔舟唱晚》教学设计(通用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意境,深化学生对民族乐器丰富表现力的了解,激发喜爱民乐的情感。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教学准备:古筝、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师生问好。
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民族乐器—埙,这节课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古筝,首先请同学听一下那首乐曲是用古筝演奏出来的。
【教学意图:初步了解古筝音色,充分想象】2、认识古筝: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架古筝。
(教室里摆放一架古筝),同学们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们想认识它吗?那么,一起来研究一下吧,从古筝的结构、音色及演奏方式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小组内交流,然后把交流的结果告诉老师。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教学意图:通过了解古筝的音色,结构及演奏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师: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
被誉为“东方钢琴”,是民乐之首,以优美典雅为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古筝音色清越、高洁、典雅、委婉动听、色彩华丽、富有神韵。
轻拂宛如行云流水,重扫势若山崩涛啸。
是一种具有独特神韵的独奏乐器,所响之处,烦念尽抛,宁静与松弛由心而生,令人心旷神怡……现在多数演奏的琴为21弦,它的音域更宽广,表现力更强。
三、揭示课题1、揭示课题《渔舟唱晚》介绍题目来源、作者。
师:《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也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中。
沪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教案
沪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教案一. 教材分析《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代表性的古筝独奏曲,旋律优美,充满诗意。
本节课选自沪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通过学习这首曲目,旨在让学生感受古筝音乐的魅力,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乐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古筝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乐器,学生对其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优美动听的音乐普遍感兴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的背景、风格及特点。
2.学生能够用优美的歌声或器乐演奏表现《渔舟唱晚》的意境。
3.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感受其音乐魅力。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渔舟唱晚》的旋律,并用歌声或器乐表现其意境。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渔舟唱晚》的背景、风格及特点。
2.示范法:教师演奏古筝,让学生感受《渔舟唱晚》的音乐魅力。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用歌声或器乐表现《渔舟唱晚》的意境。
4.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增进学生对古筝及《渔舟唱晚》的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渔舟唱晚》的乐谱、图片、视频等。
2.古筝乐器:用于教师演奏和学生练习。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渔舟唱晚》音频。
4.分组标志:便于学生分组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渔舟唱晚》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古筝音乐的魅力。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渔舟唱晚》的背景、作者及创作年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渔舟唱晚》的乐谱,讲解其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同时,教师演奏古筝,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渔舟唱晚》。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如歌声、钢琴、小提琴等),按照教师提供的乐谱,尝试表现《渔舟唱晚》的意境。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三篇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三篇渔舟唱晚音乐教案篇一:渔舟唱晚音乐教案4、渔舟唱晚备课日期:XX、8、27上课日期:XX、9、49、5备课人:高燕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2、复习歌曲《晚风》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聆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6.聆听全曲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二、复习歌曲《晚风》1、聆听歌曲《晚风》2、跟琴演唱歌曲老师矫正不准确的地方3、分组唱、男女唱、个人唱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5、根据歌曲表演三、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四、教师小结:通过此课学习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学反思:同学们能够安静地欣赏歌曲《渔舟唱晚》听得特别认真听辨活动时听得也不错但划拍时有的同学划得不标准练习后同学们做得不错了渔舟唱晚音乐教案篇二:《渔舟唱晚》教案《渔舟唱晚》教案姓名:冯蕊单位:宁河县芦台一中授课年级:初中八年级教学目标:1、欣赏古筝演奏的《渔舟唱晚》能认识筝和筝的音色特点2、感受、体验我国古典音乐的魅力让学生融入到乐曲的情境中3、欣赏乐曲表达情感(文字或绘画)从而了解音乐与文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的联系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乐曲《渔舟唱晚》每一部分在速度上、力度上以及表现情景上的不同之处2、让学生简要了解中国的民族五声音阶调式以及第二部分中“Fa”的作用教具:古筝、多媒体教学模式:启发、互动、体验式教学教材分析: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在《腾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船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和《渔舟唱晚》意境相符的图片启发学生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发挥内心听觉从静止的画面上能听到什么对于我们用眼睛看到的事物我们大多数人习惯用语言去描绘音乐也是一种语言他同样能够抒发我们的内心情感我们的先人看到这样的画面之后创作了一首古筝曲叫做《渔舟唱晚》2、引出古筝曲《渔舟唱晚》a介绍筝的外形:琴弦、雁柱、前岳山、后岳山等等(使学生了解各部位的作用)b简要介绍古筝的历史、流派以及音色c让学生尝试弹一弹古筝感受乐器的音色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同学没练过古筝却能演奏出来的声音这么好听呢教师解答:简介中国民族五声音阶二、欣赏《渔舟唱晚》:带问题欣赏: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并说出划分依据(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的画面用语言或画面展示在纸上)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引导学生唱主旋律并模仿教师的演奏动作感受乐段的优美)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乐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引导学生感受速度的变化以及清角音“Fa”的作用)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隐形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走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引导学生随节奏或拍子做轻声拍击感受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凑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教师再次完整欣赏乐曲让学生完成自己的艺术作品并展示(展示有图画和文字作品)三、由《渔舟唱晚》曲名的由来引出音乐与文学的联系音乐和文学虽然是艺术的两种表现形式但是他们可以表现着共同的主题、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一句话说音乐是流动的文字文学是凝固的音乐在教师的古筝演奏和学生的散文诗朗诵中结束本课《渔舟唱晚》教学反思《渔舟唱晚》是由古曲改编而成意境悠远对于中学生而言欣赏这种古典的乐曲是比较枯燥的所以我在这节课的课堂设计中精心组织和设计了多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本节课一开始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程有关的图片用语言导入课堂创设教学意境吸引学生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引出本课主题——古筝曲《渔舟唱晚》随后让学生尝试弹拨古筝聆听古筝的音色在这一环节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同学没练过古筝却能演奏出来的声音这么好听呢就这一问题我为学生介绍古筝的历史知识并且介绍五声音阶我亲自演奏《渔舟唱晚》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如:乐曲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特点在分段欣赏时每一段我都采取不同的体验方式第一段我让学生随着音乐声模仿我的演奏动作感受这一部分的诗情画意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感受速度的变化以及清角音“Fa”的作用第三部分引导学生随节奏或拍子做轻声拍击感受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分析乐曲让学生听了想、想了说、说了动、动了画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参与中课堂自始至终有很浓的音乐气氛通过关注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明白了不同的音乐语言表示不同的情景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最后完整欣赏时我请同学配上诗朗诵帮助学生想象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我觉得整节课的层次清楚教学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我从孩子随堂创作的文学随笔和绘画中看出他们读懂了音乐受到了感染进入渔舟唱晚音乐教案篇三:《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渔舟唱晚》小学五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理论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音乐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要从学情出发挖掘音乐作品最突出的特征结合原有知识基础生成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体现音乐教学的系统性与发展性(二)理论依据本课教学设计以《音乐课标》中相关课程理念作为理论依据重点凸显以下两项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该理念对什么是“音乐审美”进行了解读音乐审美指的是对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本课教学活动在兼顾学生兴趣的同时根据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乐曲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该项课程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收益音乐课的教学活动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性教学中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1.对整首作品的分析本课赏析的音乐作品《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演奏的器乐曲采用五声调式是古筝演奏家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辞》为素材发展改编而成的乐曲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彭蠡”即现在的鄱阳湖乐曲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在夕阳西下、湖光山色无比优美的时刻渔人满载着劳动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快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曲为三段体具体呈现为A+B+C+尾声2.对乐段的分析A.第一乐段谱例1第一乐段是全曲的“起始”部分(见谱例1)全段节拍较为自由共运用了三种节拍(4/4、5/4、2/4)为交替节拍它们所占的比例为4/4拍13小节5/4拍2小节2/4拍1小节呈现出4/4+5/4+4/4+5/4+2/4的交替顺序富于变化的节拍使得旋律行进更加自由流畅第一乐段的旋律非常具有歌唱性前两乐句为变化重复较为自由的节拍、平稳流畅的曲调、相对舒缓的节奏加上古筝委婉高洁的音色和运用慢板奏出的韵致悠扬的旋律造就了第一乐段宁静幽雅、意韵深远的听觉感受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碧波万顷、帆影点点的“唱晚”景象B.第二乐段谱例2第二乐段共分为三个乐句(见谱例2)采用2/4与3/4交替的节拍主要节拍为2/4拍是乐曲“承”的段落这段旋律从第一段旋律发展而来用按、揉两种指法相配合奏出的清角音“fa”增添了调性色彩的变化使人耳目一新“花指”(*)奏法增加了音乐的韵味随后(bc)两乐句旋律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中层下落但两个乐句节奏律动形态有所不同b乐句采用c乐句采用的节奏形态的节奏形态、两个乐句在进行中打破了原有节拍的强弱规律运用弱起以乐汇为动机不断下行模进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满载而归的喜悦情景C.第三乐段的分析谱例3第三乐段(见谱例3)是乐曲的“转折”段落2/4拍运用了一连串的动机模进旋律采用复式递升递降的发展手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本乐段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按、滑、叠揉的催板奏法形象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D.尾声尾声为乐曲的“合”部分音乐在达到高潮后突然切住速度徐缓下行的旋律出人意料地落在宫音上(全曲是徵调式)具有耐人寻味的效果乐曲也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二)学生情况分析表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本首音乐作品的情感态度分析:经过调查了解到在本班43个孩子中喜欢通俗歌曲的43人占调查人数的100%;喜欢民族歌曲的有13人喜欢民族器乐曲的只有8人仅占调查总数的18.6%当前由于受多种媒介的充斥加之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对音乐主动接受范围大多局限于结构短小内容通俗、生活气息浓郁且音域不宽、曲调顺口易于传唱的“流行音乐”对于器乐曲的主动接触十分有限因此本课对器乐曲《渔舟唱晚》的赏析要充分激发学生听觉兴趣调动多种感官进一步帮助他们了解我国民族音乐体会古曲音乐的雅致韵味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主动接受意愿提升音乐审美能力2.对本首作品表达主题内容的分析:该首作品从标题上理解表现的是长江中下游江西鄱阳湖一带渔民荡桨归舟的情景对于江南水乡、渔民生活等内容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美丽富饶的南国》一单元中已有所学习因此对于音乐标题所表现的内容有所了解由此也会帮助他们更准确的体验与理解音乐作品过程与方法:在以往音乐欣赏学习中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主聆听习惯且喜欢以亲身体验和自主思考的方式学习新知孩子思维较为活跃常常能够就某一知识点延伸畅谈和讨论因此本节课教师会结合音乐作品特点及具体学情设计音乐探究话题同时会有意识的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加以提炼、展开、体验知识技能:。
渔舟唱晚 音乐教案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渔舟唱晚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音乐作品《渔舟唱晚》,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和表演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合唱和合奏的形式,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教学重点:1. 理解和欣赏《渔舟唱晚》的音乐特点和表达方式。
2. 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3. 学会合唱和合奏的基本技巧。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渔舟唱晚》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3. 歌曲的歌词和乐谱。
4. 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渔舟唱晚》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音乐欣赏:1. 播放《渔舟唱晚》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2. 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表达方式,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学习歌曲:1. 分发歌曲的歌词和乐谱给学生,让他们跟着录音或视频一起唱歌。
2. 强调歌曲的发音准确性和情感表达,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音准。
合唱和合奏: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别练习不同的声部或乐器。
2. 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声部或乐器,鼓励他们合作演奏。
3.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和合奏表演,展示他们的成果。
评估与总结:1. 对学生的合唱和合奏表演进行评估,给予肯定和建议。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发展音乐才华。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他中国传统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音乐会,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教学延伸:1. 将《渔舟唱晚》与其他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多样性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音乐创造力。
教案撰写完毕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相匹配。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教案
渔舟唱晚[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课本第九册(五年级上册)第一课近代传统筝曲欣赏《渔舟唱晚》[设计思路]近代传统筝曲《渔舟唱晚》作为一首聆听曲,学生对乐曲的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本课主要以“乐配画”“画配乐”的形式引导学生聆听、体会乐曲。
本课时有三个内容:一是学生运用想象在脑海生成一幅画面,二是为画配乐,三是学生听完后能根据音乐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因此,本课从以下三点实施教学:第一,以通过学生聆听、教师讲解,让学生自己体会音乐并运用想象生成画面,能理解体会音乐情绪,再对比不同的音乐情绪,更加确定画面音乐风格。
第二,教师给出不同的画面,让学生想象选择符合画面的音乐。
第三,了解了乐曲《渔舟唱晚》标题的意义,能说出乐曲表现的情境,从而感受和体验筝曲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对古筝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喜爱以古筝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器乐艺术。
[教材分析]《渔舟唱晚》是五年级第一课《朝夕》中的一首聆听曲。
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
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
乐曲大体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音乐安宁而悠远,抒发了对滨湖晚景赞赏的情怀。
接着音乐逐渐活泼流畅,旋律的律动渐快。
仿佛渔民唱着渔歌抒发着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
乐曲的第二部分活跃欢快表现了渔船破浪疾驰的场面。
[教学目标]一、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乐曲的欣赏学习使学生对古筝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对以古筝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器乐艺术产生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乐配画”和“画配乐”以及学生自编故事的活动让学生理解乐曲表现的情境,感受和体验筝曲的艺术魅力。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古筝艺术、及历史。
2.学生能运用想象能力为“乐配画”,能分辨各段落音乐特点进行“画配乐”。
《渔舟唱晚》教案范文(精选6篇)
《渔舟唱晚》教案范文(精选6篇)《渔舟唱晚》范文篇1一、教学内容:欣赏《渔舟唱晚》二、教学目标: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
五、教学过程:聆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小结: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流行于当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因此人们称它为古筝,筝的形状狭长而扁平,琴体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条弦,均按五声音阶排列。
筝的传统奏法是用右手弹奏琴弦,掌握音高和节奏,左手则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
表演《晚风》:1、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
《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
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
2、写在歌谱左上角的是拍号,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3/4、4/4。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了解《渔舟唱晚》的背景知识,理解古诗词的意境。
学会正确朗读和背诵《渔舟唱晚》。
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1.2 教学内容分析《渔舟唱晚》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平。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来感受诗词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艺术风格。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方式营造氛围。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渔舟唱晚》与其他作品的异同。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通过展示《渔舟唱晚》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
播放《渔舟唱晚》的音乐版本,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音乐性。
2.2 背景介绍讲解《渔舟唱晚》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平。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的生活背景对其创作的影响。
2.3 朗读和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渔舟唱晚》,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组织学生进行背诵练习,加深对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2.4 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看法。
三、教学评价3.1 评价方法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问答、讨论和背诵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2 评价内容学生对《渔舟唱晚》的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能力。
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反思4.1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分析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程度。
4.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如相关音乐、视频等,以丰富教学手段。
五、教学延伸5.1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以培养其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举办诗词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5.2 学习资源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诗词作品,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诗词网站、论坛等,进行进一步学习和交流。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教案、说明及反思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教案、说明及反思教案教学目标•听懂《渔舟唱晚》这首歌曲;•能够正确唱出歌曲;•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调子的唱法;•歌词的明确表达;•情感的传达。
教学难点•准确掌握调子的唱法;•感性理解并传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1. 温习知识教学内容: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唱歌技巧。
教学步骤:1.老师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听后说出自己的感受;2.老师再次播放该音乐,让学生跟着唱。
2. 正式教学教学内容:《渔舟唱晚》这首歌曲,并教授歌曲的唱法、表达技巧。
教学步骤:1.老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先听一遍,体会整个歌曲的情感和氛围;2.老师带领学生听第一句话的旋律,并与学生一起唱;3.老师逐句教唱,在唱完每一句后加以解释和评价;4.老师让学生整体跟唱歌曲。
3. 巩固练习教学内容:通过练唱来巩固和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并针对唱法、情感等方面的不足进行纠正和提高。
教学步骤:1.老师让学生分组练唱歌曲;2.老师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点评并进行调整、提高。
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听懂了歌曲?2.学生的唱法是否准确?3.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意义?说明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集体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相结合。
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以集体教学法为主,调整学生的节奏和情感,为学生提供一种稳定和有力的唱歌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使得学生之间互相配合,进行分享和合作。
通过小组内部的合作,学生可以在其中获得良好的情感、应对、相信、参与等体验,提高学生的站在协作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渔舟唱晚》这首歌曲在情感和氛围方面比较复杂和难以掌握,同时又要求学生在正确表达歌词的基础上准确掌握调子的唱法。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是协助学生克服歌曲唱法和情感方面的难点,从而较好的掌握歌曲。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中,老师首先在评价方面存在欠缺,需要通过更多的评价和建议来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敢想、敢输出的勇气。
渔舟唱晚五年级教案
渔舟唱晚五年级教案《渔舟唱晚五年级教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渔舟唱晚”吗?嘿嘿,今天就让我这个小老师来给大家讲讲!想象一下,在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太阳慢慢落下山去,天边被染成了红彤彤的一片。
一艘艘小小的渔船在湖面上飘荡着,渔夫们一边划着船,一边唱着欢快的歌。
这画面多美呀!这就是“渔舟唱晚”啦!那咱们要怎么来学习和感受“渔舟唱晚”呢?别着急,跟着我一步一步来。
首先,咱们来听听音乐!闭上眼睛,仔细听听那悠扬的旋律,是不是感觉自己好像就坐在那小渔船上,随着波浪轻轻摇晃?“难道你们不觉得这音乐特别美妙吗?”然后呢,咱们来看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哇!那些画面里的湖水多么清澈,渔船多么精致!“这难道不比动画片还好看吗?”接下来,咱们一起讲讲关于“渔舟唱晚”的故事。
比如说,渔夫们今天捕到了好多鱼,他们开心得合不拢嘴;又比如说,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雨,渔船在风浪里摇摇晃晃,可把渔夫们吓坏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讲得可热闹啦!在课堂上,咱们还可以分小组讨论。
“难道你们不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吗?”有的同学说,他从“渔舟唱晚”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有的同学说,他觉得渔夫们的生活虽然辛苦但很快乐。
咱们还可以模仿渔夫划船的动作,一边哼着音乐,一边感受那种悠闲自在的感觉。
“这是不是很有趣呢?”最后,咱们每个人都来画一幅自己心目中的“渔舟唱晚”。
可以是彩色的,也可以是黑白的;可以画大大的渔船,也可以画小小的鱼儿。
同学们,通过这么多方式,咱们是不是对“渔舟唱晚”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受呀?我觉得“渔舟唱晚”就像是一首美丽的诗,一幅动人的画,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咱们以后要多去发现这样的美好,好不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聆听《渔舟唱晚》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复习歌曲《晚风》,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复习歌曲《晚风》
1、聆听歌曲《晚风》。
2、跟琴演唱歌曲,老师矫正不准确的地方。
3、分组唱、男女唱、个人唱。
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5、根据歌曲表演。
三、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四、教师小结:通过此课学习,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反思:
《晚风》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歌曲。
歌曲以“晚风”为题材,生动的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 “夕阳的晚上”、“树丛中夜莺的歌唱”等等,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我觉得这一课的教学难点在于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唱好二声部合唱,对于刚上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唱好二声部是有一定困难的。
有的学生音准都很难把握,更别说是二个声部的歌曲了,我想只要能让他们感受到歌曲的意境,营造一种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培养他们感受歌曲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唱熟两个声部,我根据这首歌曲旋律特有的规律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区别,从而唱准旋律,使学生把握旋律更深入。
然后再让学生在我的指挥下逐个乐句的进行两个声部的合唱练习,让合唱难度减小化,让学生兴趣、信心增大化。
这样学生在一个比较缓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