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校园里的听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您现在收听到的是池州学院校园广播周末休闲广场的晚间节目。
我是今天的主播。
岩井俊二,一个常常与青春联系在一起的人物,他是日本新电影运动旗手,被誉为日本最有潜质的新近“映像作家”,也有中国影迷称他为“日本王家卫”。
九十年代以来,日本电影复苏,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日本新电影运动”。
就是他,用他最简单的叙述,平稳安定悄悄打开也许被尘世腐蚀得千疮百孔的心脏。
这到达的才是一种本质上的真,甚至是爱的升华,让人感动。
而这些完整的爱没有缺憾或是吞噬了那些原本浮在上面的污点,我总是记得大片大片雪白的东西或许是雪或许是花瓣来完善每一个画面层次分明. 这些朝花夕的感情最终成为一种最健全的意识着包裹我们。
影像与文字其实殊途同归在我们这个不可否认拥有着破败黑暗的世界越阳光灿烂的地方阴影也就越大我们没有必要进行粉饰。
孤独的灵魂在苍穹下漫步电影文学标榜绝望到极致的美感例如岩井俊二的电影《莉莉周的一切》里面的少年莲见雄一最后还要艰难活着。
他在银幕上第四次在绿色原田上静静修整之际画面哗的一下全息变成黑屏。
接着是噼啪的键盘击打声音。
想必仍然,莲见雄一又静静地回到了自己的网络上。
深深埋在属于自己的暗淡天地里,仍旧读着,继续写着,早些时候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喃喃细语...
这段文字是我认可的文字每一个字都好像是为了《莉莉周的一切》而拼凑的。
完美的钻石切面。
一如这影象。
《莉莉周的一切》。
那是关于一群孩子青春里的故事发生在广袤幽静的彼端,一场最最残酷的青春物语。
在这场残酷的青春里所有灵魂就像是云朵,在天空中飘浮。
游荡。
然后渐渐变淡。
隐去。
流离失所。
青春该是美好的。
是的美好但其实青春里的孩子同样带着伤感需要一些东西来依靠,来安慰自己,不是么?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经历过就不能否认其中搀杂着的几许惆怅和那些张不大的心事。
那时一种阳光下的无可奈何。
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有青春,即将拥有,即将逝去,都是一刹那的事情,一切都在告别之中。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里面标志性的景物。
那一片无边无际向世界尽头不断蔓延而去的青色麦田。
麦田里那张14岁少年令人心疼的脸。
倔强而又哀伤。
青春里的孩子毕竟也只是孩子而已。
那么在他们实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可不可以放弃呢?
在这个白衣飘飘的年代里,一切就像是命中注定的。
关于青春我想也该是一种宿命。
过去的应该学会忘掉。
或者学会遗忘是一件对事情。
但有些事情是一辈子也忘不掉的。
就像是在这走马观花的日子里,总有一种情感叫我们泪流满面。
年华总是一深一浅就过去了。
时间总在一晃一荡就跑远了。
是的,不管怎么样。
那些年少的是都将化为记忆的书签,永存。
抬头望一望这片淡定的蓝天似乎也在微微变幻。
身后的那片青涩麦田也在随风摇曳。
结这最最残酷的青春。
闭上眼睛的时候,我会想起那些稚嫩清雅的面庞,而后一时冲动去窥探他们的内心,竟然,一道道惶恐而亮丽的伤。
有时候想,一些看似很有生命力的东西往往极其脆弱的。
比方人的内心,比方孩子的心,比方梦想,比方爱。
很容易被摧毁,甚至来不及践踏,就已经灰飞烟灭了。
只留下大片大片的色彩,大片大片的伤逝,大片大片的寂静,死一般的毫无生息。
年轻,究竟是多庞大的耗费呢?看《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这部电影的时候,耳畔总缠绕着一种放映机持续不断的响声,还有瞬息变幻的胶卷层叠交错的节奏。
它们在我的眼前,铺展开一条条亮丽的过往和追忆。
导演的心境也是这样的吧,试图用一种并非真实的手势成就一个个被经营得令人动容的童话。
不会有太多初恋纠缠一生的,不会有太多梦想凭借时间就可以实现,不会有谁站在豆蔻许下诺言而后付诸生生世世的执著。
那些都是容许被遗忘的奢求,都是容许被饶恕的背叛。
用华丽的方式装点起来,布下恰到好处的人物,演绎细水长流或者荡气回肠也许更容易使内心温暖起来。
内心温暖起来的时候,才能够倾心并且投入地去创作,而后,去热爱。
太多美好精致的画面在眼前铺陈,太多虚饰的情致喧闹芜杂,总会厌倦的。
也许美丽这种东西,是经不起太多繁复讲述的,汹涌的情绪也经不起一再地轮回。
于是天空缤纷绚烂,我只被煞白的阳光灼疼双眼。
我们在看《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时,眼底总有一种强烈的刺痛感,一种强烈的视觉映像,被色彩所浸淫,还有内心,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沉淀,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摧残。
岩井俊二的其他影片,都非常善于用很艳丽的色彩描述生命。
比方《情书》是白色的,《燕尾蝶》
是暗红色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是绿色的。
没有错综,仅仅是大片色彩的聚集和升腾,仅仅是情绪的膨胀和煎熬,来源于眼底的直观呼应以及冲击,竟然这般的深远和强烈。
体验,从色彩中,显得更为虔诚和由衷。
导演岩井俊二将绿色的堆积发挥到了极致,浅绿的浸染是种细微而沉郁的感知,是种灵性的传承,看起来年轻并且,惶恐。
是种不太招摇的冷色调,事实它是招摇的,我冷静的时候会觉醒到。
尤其是绿油油的麦田,很高很高的麦子茂盛而张扬地陈列。
远远看去,这种生命的矗立是令人窒息的,看起来像吞噬。
仿佛遥远的,被渐渐覆盖的青春。
或许用一种颜色叙述一个故事是单调的,但用一个故事来诠释一种色彩会令人感到虔诚。
想是最初的好感吧,想是总源于远观的热爱情绪,但我们还是心甘情愿地被欺骗了,心甘情愿地沉浸到华丽故事背后深深的悲凉中。
怎么形容呢?仿佛悲伤,仿佛悲伤是一种流质,它一滴一滴,就这么顺着我的喉咙,有序、无声、连续不断淌过我的身体。
从上倒下,不见汹涌,却冰凉。
以至于它滴下每一毫米的距离,我都有清晰的感知。
直到我有感于自己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直到我发现自己的身体开始发胀,直到我从开始的不信变成后来的坚信,直到我依旧无法使别人相信,使别人相信青春是一场渗透到深处的冰凉。
是蔓延,是纠缠,是无法捕捉的流动的悲凉。
也许是这样吧,我还可以一如既往地经历着年轻,他们也一样。
无邪地张狂地奢侈地张扬年轻,不计后果,不计伤痛。
影片中大片大片弥漫着德彪西的音乐,纷纷乱,却又稠密。
很奇怪,德彪西的音乐似乎很难用颜色来名状,一种漂浮的感觉,有点雾气。
之所以选择德彪西,是因为'德彪西的钢琴曲一般极富色彩感,用大量感性的和弦与看似无意义的音阶去捕捉光影'。
'光影'是什么呢?我不太懂,假如青春是一段光影,难怪会被拉扯被扭曲得这样不动声色,也难怪会如此游离亦如此生动。
或许真是这样的,我们依赖着一些虚幻的,渺茫的幸福,时时沉溺于那些美妙的幻觉,去抵挡内心深处不可言说的虚无。
只是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全心投入吧,所以可以坦然接受幻觉与现实的分野,转身离开的时候,也许也会伤感,却不会那么容易心碎。
电影中虽然布满了稀薄而弥漫的气息,但音乐在背后的声音中'深入浅出',倒也淡化了伤痛,只是迷茫,甚至昏昏欲睡。
我曾经试着问好多朋友有关青春的色彩,他们总是尽
力地去解释,却又词不达意。
似乎每个人都觉得能够用颜色来表述这样的比喻,似乎每个人都觉得有能力去驾驭去掌控,但又似乎所有人都觉得力不从心。
这是很微妙的感觉,太美丽的东西会令人想要占有。
占有,占有年轻的所有凄美和残酷,也占有生命中所有珍贵的情感、朦胧和无知。
占有本身是没有错的,或许有时候面对就是一种绝对的勇气。
我是说,面对一场空无的挣扎,往往看来,是一种奢侈的流逝。
我想成长如果注定就是一场失去,那我情愿收敛一些伤害。
我们有能力掌控吗?我们有能力去挽救吗?
原本好端端一个残忍的故事,竟被演绎得如此干净和纯洁。
因为很多时候都是沉默的镜头,是画面里大片绿油油的麦田,是那些孩子脸上一闪而过的忧郁。
不知道为什么,始终有些隔岸观火的漠然。
改变有时看起来突兀,有时看起来酝酿已久。
星野和莲见都没有健康和完整的家庭,友情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全部。
冲绳之旅所经历的生死,彻底改变了星野,他忽然变得残酷、无情,星野的变化使得所有人的角色发生挪移,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每个人都找到了最恰当自己的位置。
比方莲见也骤然变得麻木起来。
他从来都不去指责星野的改变,甚至仿佛预料已久,他默默的配合,默默的迁就,甚至默默地摧残,对自己和他人。
他喜欢的久野永远失去了青春最宝贵的美丽和贞节,这些莲见原本是可以挽救的,但是他眼睁睁目睹着摧毁的过程,眼睁睁的看着喜欢的女生被人伤害,却也无动于衷。
影片中津田的死常让我在闭上眼睛的时候感受到淋漓的痛。
她的自杀或许是电影中最日本的地方,无论什么原因死于豆蔻,死在最美的时候,是日本最乖异的美学逻辑。
津田是被星野抓住的援助交际的女学生,之后的每一次交易星野理所当然地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钱。
出卖自己的身体却为不相干的同学赚钱,津田似乎并没有恨得多彻底。
她没有反抗,只是自虐,疯狂的自虐。
她跳进污水中把自己弄脏,她把星野留给她的钱在地上踩烂。
她的自杀很突然,一个人跑在路上,看见大叔们在放风筝,她说'要是能骑在风筝上就好了。
'大叔回答:'哈哈,真是奇怪的想法。
'十五秒后津田葬礼的队伍在夕阳下缓缓穿过,她的尸体在夕阳下看起来绝美,一种飞翔的姿势,落地无声。
对于青春,死亡也唤不回的觉醒。
依然毫无知觉,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出一丝一毫的伤痛。
毫无知觉,我始终记得他们插着耳机听Lily的样子,站在不晓得何处,却无关任何
处。
他们站在不同的地方,躲在不同的角落里,却是同样的虔诚。
对于爱,或者关怀,从来都没有亲近的。
与家庭的距离背离得太过遥远,在社会的奢靡外相中沉沦,没有人能够拯救他们,甚至亲近地说一些话。
豆蔻年华,被一群没有强烈情感的时光抹去了本该有的单纯和甜蜜,反正都没有了,似乎没有等来盛开,似乎从来注定凋零。
想想,这是一个缺少信仰的时代所牺牲的孩子们。
缺少信仰,也就远离了激情和壮烈。
这是个太过拥挤的年代,再也没有多余的空间容纳哪怕一点点的宣泄和逃离。
莉莉周,只是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
但他们终究是孤独的,每个人都没有办法像我们一样把所有的故事看清楚,所呈现的仅仅是一点点,一点点悲怆,一点点弥留,一点点咆哮,一点点落寞。
记得星野在荒野中撕心裂肺地狂叫,记得津田落在地上时放肆地张扬臂膀。
死亡,本不该这样近的,只是在孩子的心里,比我们预料的要近的多。
他们更舍得放逐生命,也更懂得怎样让一切结束得看起来壮观。
我们所不能承受的,我们所最无法遗忘的,兴许就是这样的伤与这样的漠然间的反差。
偶然间镜头回到学校,回到我们所熟悉的课堂,从讲台上看下去的孩子们使我根本无法相信曾经发生的事,曾经流露出的深深的狰狞。
我想我算是坚强的,我想着那是日本的社会,那是日本的孩子,那么我们的孩子呢?有没有,哪怕一点点,这份令人惊悚的漠然,到底有没有呢?看完严井俊二的电影,经常会产生一种恍惚的虚脱感,或者,这正是他的作品真正令我着迷的地方,使我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着清醒,虽然很难说这种清醒给我带来更多的是快乐还是痛苦,但是我想我愿意这么清醒着,不至于陷入不自觉的麻木。
我们的生命中似乎没有什么很深植于内心值得去追求的东西,没有确切的信仰,但却有许许多多Lily的踪迹在漂浮,有许多虚幻而美妙的东西在我们的身体里播洒着,无微不至。
我似乎可以信耶稣信佛,在恰当的时候选择契合的信仰,只是心中仍是虚空。
这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只是毫无力气的,去遭遇和留念。
信仰,有时真的太过脆弱的,或许真正脆弱的是我们的内心,而冷漠,只是太过热爱这世界,背叛却是催促太早收敛起激情和感触,以至于半径40mm的弱小的心脏开始渐渐沉重,渐渐苍老,渐渐无所投靠。
是的,在今天晚间的这期节目当中,分享到的是一部来自于岩井俊二用光影记录下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这样一部的感悟,之前仕娜在准备这期节目是时候,在网上寻觅'莉莉周'踪迹的时候,发现了一段真挚的评论:原来我们终究只能在虚幻的幸福里相亲相爱。
而一旦回到现实中,残酷的依然残酷,弱小的依然弱小,所有不如意的事,都无法因为暂时的逃避而真的消失不见。
我们可以在虚幻中紧紧拥抱,却依然在现实中冷漠相对;可以在虚幻中尽情倾诉,却依然在现实里固守着疏离;可以在无形的交流中灵犀相通,却依旧在现实里互相残忍伤害。
带伤的豆蔻,常常看不到血迹,却能不禁怀念起过往的心血来潮。
怅然的年华,常常毫不留痕迹,却能真实悼念起无悔的绿色幻醒。
青春的流逝,青春的感悟每个人的感悟都是不同的,岩井俊二这一大师为我们所展现的还有更多,比如《四月物语》、《烟花》等等,推荐同学们私下可以欣赏欣赏。
好的,此刻是时间已经走向了午间的12.18分,最后,主播,卜秦仕娜,龚亚梅,代表今天的导播。
和实习播音员感谢你们的陪伴,晚间我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