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决胜全面小康的“三农”篇章
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
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辞旧迎新的钟声刚刚响过,党中央、国务院就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农业和农村工作,这充分体现了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
这次会议按照十六大的部署,对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政策措施十分具体,现在需要全党全社会行动起来,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真正把“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撑。
我国人民从缺吃少穿到温饱有余,实现总体小康,农产品供给的全面增长、农业的巨大进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但是,要完成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加强,绝不能削弱。
只有面向市场,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满足城乡居民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只有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购买力日趋旺盛,才能真正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农村。
农村能否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
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民生活水平比较低,还有几千万人尚未摆脱贫困;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长期滞后,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亟待改善;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仍有扩大的趋势。
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推进农村的小康建设,任务艰巨,难度很大。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全党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着眼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农民问题,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使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相适应。
谱写支农新篇章“贷”动农民奔小康——德惠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支农工作综述
议 等情况 。
国银 行业经营现 状 ,运 用大量详实 数据和生 动的业 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 结合 九台农 商行发展实际 , 入浅出 、 深 条理清晰地全面
阐述 了 在 银 行 开 展 投 资 理 财 业 务 的 必 要性 、 行 性 和 现 实 可
业的发展提供 了强有力 的资金支持 。
壮大 支农 资金实力 。 实支农工作基础 夯 发挥 受限。为打破 资金瓶颈 , 惠联社 多策 并举 , 力筹集信 德 全
贷支农资金。
增强支农服务功能 。 满足农 民资金需求
几年来 ,德惠联社根 据农村经济发展 的实际和农户经营
支农工作有新思路 : 实行“ 一降低 、 两放宽 、 三优先” 即降 。
贷款营销 有新办法 : 惠联社 以服 务“ 农 ” 工作 出发 德 三 为
点和落脚 点 , 紧密结合 “ 三农 ” 资金需求 , 大贷款营销 力度 , 加 扩 大贷款 覆盖面 , 固农村信 用社 在农 村金融 市场 的主体地 巩
逐 笔排查 , 摸清 了成 因 , 查实 了底数 。在 此基础上 , 一户一策 , 放宽 , 在农 户信用等级评定上 , 放宽准入条件 , 放宽评定标 准 ,
采取 责任清收 、 跟踪 清收 、 包保 清收等 多种措施 , 全力清收 不 全辖共评定信 用户 6 ,7 ,占农 户总数的 3 .%,并实行 03 6户 33 良贷款 。 特别是 自 2 1 00年初开始 , 在全辖创造性地开展 “ 法企
用社 各项 存款余额 3 .亿 元 , 中低成本资金 1 . 27 其 38 4亿元 , 占 成立后 ,经积极与德 惠市政府协调 ,对公 存款余额 已达 28 .4
谈“三农”问题
谈“三农”问题
谈“三农”问题
2019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对社会大局稳定意义重大。
作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80 后,爷爷辈和母亲又是辛苦劳作在田间的土生土长的农民,从小目睹和参与并见证了农村点点滴滴的变化,对于“三农”有着自己特殊的情结,结合《中央一号文件》和自己的基层工作经历,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一下自己对“三农”问题的感悟。
一、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
近年来涌现出像毕业于耶鲁大学却一心扎根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并发起关于农村的“黑土麦田”公益组织的秦玥飞;也有刚刚获得度感动人物,援藏16 年如一日把基层调研深入所任职的每一个角落的钟扬,还有那些为“三农”问题不求回报默默付出的派驻的第一书记。
他们都是时代的楷模,基层干部队伍学习的榜样。
在国家更加完善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相关举措下,年青一代,更应沉下心来、放下身段深入农村、密切联系农民群众,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一号文件》中指出“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
唯物辩证的原理告诉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三农”问题,农民问题是根,民间有一句“一个家族,无。
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心得体会精选范文四篇
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心得体会精选范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心得体会精选范文1在中国,农业的'发展不是一个单一的产业发展,更需农民与农村的协同跟进,即所谓的“三农”,"三农”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若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素质无法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从事农业生产的环境恶劣,就不能使农作物得到良好的培育,也不能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更无法达到所谓的高质量现代化农业。
因此,农业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建立在农村的发展与进步的基础之上。
作为现阶段的农业发展也需要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与实现与农业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取得长远的进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这一重要的发展战略是在新时期农村发展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明确的指出了发展农村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现阶段“三农''问题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更是成为政府最关注的重点。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憧憬,关键就是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补齐农村发展滞后的短板,建设好美丽乡村,让农村人也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美好成果。
对于实现乡村振兴,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比之前的统筹发展更加具体;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无疑给广大农业经营者吃下了一颗“长效定心丸”;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更是切中了农村人才短板的要害;等等。
对于这一系列的新政策带来的不仅仅是农村发展的新希望,更是实实在在的政策帮扶。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1——学习《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闻 言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看,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农业农村发展,让广大农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从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来看,大头重头在“三农”,必须向农村全面发展进步聚焦发力,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与国家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从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来看,基础在“三农”,必须让亿万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让美丽乡村成为现代化强国的标志、美丽中国的底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局出发,加快补齐“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基础,确保“三农”跟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步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着眼于实现党的使命提出来的。
我们党成立以后就一直把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带领亿万农民求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发展集体经济,大兴农田水利,大办农村教育和合作医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发展乡镇企业、农民进城务工,废除农业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等,都是为了让广大农民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但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我们要牢记亿万农民对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把乡村建设好,让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着眼于为全球解决乡村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出来的。
2019 年“三农”改革路线图划定农地制度改革进入深化施工期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2XIANGCUN KEJI 2019年1月(上)2019年“三农”改革路线图划定农地制度改革进入深化施工期2019年“三农”改革路线图已经划定。
2018年12月28—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落实2019年和2020年“三农”工作硬任务,部署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
12月30日,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进一步部署了2019年重点任务。
记者获悉,2019年将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加快编制村庄规划,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此外,将加强重大政策研究,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供给。
针对农地制度改革,2019年将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以及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
农村宅基地改革将秉持“稳慎推进”思路,探索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有效途径。
2019年“三农”硬任务确定2019年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切实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突出抓好“三农”工作各项硬任务的落实,确保顺利完成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2019年和2020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是什么?会议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此外,还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强化乡村规划引领,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等。
此次会议还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按以往惯例,这一讨论稿经讨论修改后,很可能形成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
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后,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进一步明确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确保脱贫攻坚不能延误,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粮食生产不能下滑,务必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由点到面全面推开,取得实质性进展;“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做到完全彻底,按时保质完成专项行动;非洲猪瘟不能蔓延成势,毫不松懈做好防控工作。
贯彻落实2020年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贯彻落实2020年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日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这是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为做好明年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年来,“三农”工作成绩斐然。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年度脱贫任务全面完成。
农业生产稳中有进,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乡村建设有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点到面推开,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面完成,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乡风文明建设有效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应当看到,做好“三农”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
在重要农产品保障方面,一些地方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在脱贫攻坚方面,既要全面完成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任务,又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任务艰巨;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一些地方存在执行力度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不匹配的问题。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这一伟大征程上,作为最基础的产业、最广阔的区域、最多数的群体,农业不能拖后腿、农村不能掉队、农民不能缺席。
要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农业这个基本盘必须稳住,“三农”压舱石作用必须发挥好。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如期摘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任务,也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越到吃劲的时候,越要响鼓重锤,尽锐出战。
要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政策、资金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要扶真贫、真扶贫,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巩固脱贫成果。
要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
确保近14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
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益。
要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稳住粮食播种面积,保障农民种粮收益。
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论文1000字五篇
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论文1000字五篇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论文(篇1)人才是社会干事创业的第一资源。
大学生则是人才当中最主要的力量。
大学生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其素质和能力还是值得信赖的。
近年来,不少地方对于大学生越来越重视。
很多农村地区,长年难以摆脱贫困。
关键还是在于人才方面出了不少问题。
近日,一篇名为《让大学生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的文章更是旗帜鲜明表达了大学生应该不断为乡村振兴助力,促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
很多贫困地区,贫穷和落后与人才的匮乏和短缺不无关系。
贫困地区,受限于诸多的客观条件,人才,特别是大学生难以在一些贫困的农村施展才能。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贫穷,导致对于很多乡村在人才的政策和引入上也很缺乏甚至没有底气和勇气。
对于大学生的引才工作政策上的缺失,直接就造成了很多偏远农村人才缺乏,而大城市往往有显得人才过剩甚至饱和。
这就是长期以来困扰很多偏远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
因此,加强人才工作,让大学生不断在乡村振兴上助力,往往就能破解很多乡村振兴发展的问题。
新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早已深入人心。
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持久地高质量发展,人才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没有大量具有能力和高素质的大学生不断助力当地发展,经济想要实现突飞猛进难以为继。
因此,破解偏远农村发展的瓶颈,就要不断发挥大学生的作用,让大学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让大学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要积极打造可以让大学生施展才能够的事业平台。
很多农村地区,产业都比较落后甚至很缺乏,加上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导致很多大学生即使去了很多农村也难以有所作为。
很多大学生到了这些地方甚至有种被埋没、甚至最终被荒废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解决,往往就会导致农村地区与城市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人才的匮乏问题必将长存。
在一些农村地区,大学生来到这些地区,往往也留不住。
因此,真正要破解农村地区人才的问题,还是要不断发展事业平台,让大学生来到农村不会觉得是游一游。
“三农”工作十四论
“三农”工作十四论作者:肖玉明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第8期肖玉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笔者试将其要义归集为以下十四论。
一、战略重位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凸显,农业转方式调结构难度大,农民增收形势严峻,“三农”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历史经验表明,“三农”矛盾突出全局被动,“三农”形势向好全局主动。
我们要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战略地位不动摇,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不断筑牢农业农村这个基础,稳住“三农”这个“战略后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
二、乡村振兴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矛盾突出。
我们要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顺应农民新期盼,明确思路举措,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要按规律办事,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优先任务,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大真金白银投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文化建设·19·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农业建设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民生活的保障,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只有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才能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形势下的战略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三农问题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要把农业及农村的发展放在优先地位,在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问题上要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以及生活富裕的目标,更进一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及政策体系的建设,使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得到快速推进。
在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新形势下的战略需要,是解决人们日益增加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举全国之力,根据我国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着力于全面推动农业、农村及农民的进步和发展,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振兴谱写新篇章。
二、实施城乡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措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的开展,是一项工作量较大且复杂的工作,还需要资金和政策的保障。
第一,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做好引领及规划工作,对国家发表的各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政策认真贯彻落实,注重各项政策及任务的落地工作,对相关政策及规划做好相应的实施效果评估报告,并根据当地农业及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新的发展规划,使规划更具科学性、可行性。
第二,提升各产业之间的有效融合发展。
针对各地区生产特点及优势,对农业产品、产业以及生产布局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促进粮食产业与其他林牧渔等统筹结合发展,各产业之间融合发展,提升产业价值。
在农业生产中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生产自动化及智能化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谱写新时代“三农”新篇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谱写新时代“三农”新篇章作者:彭秀茹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29期黨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史无前例地把这个战略庄严地写入党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要求:“必须立足国情农情,顺势而为,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一、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发展出现了新问题新矛盾改革开放四十年了,作为改革的发源地,农村这四十年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世界绝无仅有的,也是前无古人的。
但是,我国大部分农村还在延续过去千家万户“划田埂而种”,生产效率低,规模化程度不够,收入水平也不高。
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乡村不再是蓝天白云绿草,随之而来的是雾霾、土壤重金属污染、水质下降,草场退化等,甚至更有甚的是城市垃圾转向乡村,农村资源被过度开发,出现“空心村”危机。
大量农民进城务工,造成土地经营分散、闲置,土地产出率难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也造成青壮年大量流失,很多孩子都走出农村去上学或去打工,大房子里只住着一两个老人,失去了小时候农村的人气、生机和活力。
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家庭离散化态势显现,“三留守”问题突出,一些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现象比较严重,小官巨贪、村霸控制等现象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导致农村发展出现了新问题新矛盾。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成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使命要求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改革开放40年,中央先后发布20个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2018年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新时代乡村振兴作出了全面而长远的规划和部署,目的就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
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作者:李军国来源:《新长征》2020年第06期《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的历史关口和当前国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发布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指导“三农”工作的重要文献。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粮食和生猪生产两大核心领域,特别提出“保供稳价”。
尤其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农产品稳产保供不仅有助于稳定民心,确保社会各界全力投入疫情防控战,也为疫情结束后各项经济生产顺利恢复和加速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
“三稳”的提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稳住农业发展基本盘更加重要。
尤其是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农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多年经验表明,经济形势越复杂,越要稳住农业、稳住粮食。
如何稳住农业基本盘,文件提出,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稳定农民基本收益,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
与此同时,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优先安排农产品加工用地指标,支持产粮大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跨省域调剂使用,目的是为了让农民种粮、地方抓粮不吃亏。
二是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是我国既定的战略目标,确保猪肉等优质农产品供给安全无疑是重要前提。
“猪粮安天下。
”文件指出,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2020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落实“省负总责”,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保障猪肉供给。
严格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举措,抓紧打通环评、用地、信贷等瓶颈。
保护绿水青山决胜全面小康热爱美丽生态家园作文10篇(2)
保护绿水青山决胜全面小康热爱美丽生态家园作文10篇(2)保护绿水青山决胜全面小康热爱美丽生态家园作文范文六一天,我跟着爸爸看新闻,听到总书记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听着听着,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去年的一件事:那次回老家,爸爸妈妈带我去东山参观谷文昌纪念馆。
我既兴奋又好奇,“妈妈,哪里好玩吗?哪里有……”妈妈不耐烦地说:“明天看了就知道。
”第二天,我一进那里,还没有来得四处看看,就见不少人围着一个导游姐姐,我迫不及待地凑上前,想知道导游说什么。
听着听着,我才得知以前的东山经常闹风沙,百姓苦不堪言,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
自从谷文昌当了东山县委书记后,他带着东山人民填土埋沙,植树挡沙,虽然一次次失败,并没有动摇他的信念,他继续带着东山人民脱贫致富……“快走!”妈妈催道。
我赶紧随着人流边走边看,一块块展板上生动地介绍了谷文昌的事迹,我不禁萧然起敬,眼睛不觉也湿润了。
我们东山人怎么能不以他为骄傲呢?站在谷文昌的雕像前,我浮想联翩,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曾经有过忧伤,曾经有过高兴,曾经有过希望……他其貌不扬,却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事儿。
他身上那愚公移山的精神和人定胜天的决心,我们怎么能不被折服呢?“妈妈,快给我拍照!”我手扶旁边,斜着脑袋望着他,幸福地笑了。
走出纪念馆,望着眼前美好的一切,我感慨万分,还情不自禁地说:感谢您,谷文昌爷爷!是您让东山人民过上了好日子……“你在想什么?”爸爸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才回过神来,是啊!只有绿水青山才有繁荣富强,只有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啊!今天的我们,应该像谷文昌爷爷那样,建立生态家园,创造一个充满着绿水青山的地球!保护绿水青山决胜全面小康热爱美丽生态家园作文范文七诚实对自然人类,请诚实面对自然。
疫情期间街道空无一人,鸟叫声是那样的嘹亮,到处都是鸟鸣,这是对人类终于“安静”的无奈还是发泄?疫情暂时缓解,戴上口罩出门走一走,鸟儿似乎也大不一样,从前我一走到它们身边,它们总是惊慌失措地飞走,或许是平时被人类的恶意侵犯而产生的第一反应;可今年,几个月鲜少看见人类的它们,有时候我走到它们身边,才轻松地扇动翅膀飞走。
百年伟业 “三农”华章——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领域的百年成就及其历史经验(上)
百年伟业 “三农”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未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总揽,回顾第一个百年奋斗光辉历程,展望第二个百年奋斗光明前景,深刻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是一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一条重要线索,党重视解决“三农”问题走过的百年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的百年奋斗史诗的重要组成,是党的初心使命最生动的诠释。
农业农村系统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总结、系统梳理党领导做好“三农”工作的历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握历史规律,汲取前进动力,接续拼搏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谱写新的“三农”华章。
一、从百年党史看,“三农”问题始终是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一以贯之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焦点和任务不同,但“三农”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这是由“三农”问题本身的一系列本质特性所决定的。
“三农”问题具有政治性,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长期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力量,解决“三农”问题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也必将伴随现代化全过程。
“三农”问题具有基础性,农业是关系吃饭问题的基础产业,农民是关系政权稳定的基本群体,农村是关系永续发展的战略后院,土地制度是最重要的生产关系安排,农业农村这块“压舱石”如果稍有动摇,就会影响经济社会大局。
“三农”问题具有全局性,“三农”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方面面,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事关国家现代化全局。
“三农”问题具有战略性,构建新发展格局,农业农村可腾挪的空间、可投资的领域、可激发的动能都很大,新阶段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稳住农村这个大后方和根据地。
保护绿水青山决胜全面小康作文1000字5篇
保护绿水青山决胜全面小康作文1000字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保护绿水青山决胜全面小康作文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走进川蜀大地,绿色的山、绿色的树、绿色的产业,蓝天、碧水、净土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坚持以创新培育动能,坚持以协调增添后劲,坚持以绿色夯实本底,坚持以开放拓展空间,坚持以共享释放红利,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谱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绿色成为了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
无论是乡村振兴、产业蝶变,还是城市形态提升,不管是一片彩林的启示、一座矿山的转身,还是一池莲塘的诞生,都离不开绿色这抹底色……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四川行活动记者镜头下,绿色发展都是小康路上绕不过的话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绿色是幸福底色。
绿色发展——绿色成为小康路上的引航灯。
让蓝天更多,让碧水更清澈。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作为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明确提出要以的决心肩负起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让绿色成为小康路上的引航灯。
小康生活,除了吃饱穿暖,还要让大伙脸上有笑容、心里有快乐。
就这个意义上说,全面小康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生态的发展,只有良好的生态才能夯实全面小康基础。
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透过媒体记者用笔端、镜头、话筒,在川蜀大地这片土地上,绿意盎然的美景令记者啧啧称赞,巴中市南江县正直镇长滩村曾经是一介贫困村,在走向全面小康路上,当地把绿色发展融入全面小康全过程,发展绿色产业,使过去环境脏乱的贫困村成为了如今的4A级景区,这里有独特的彩林景观、有绿色的乡村旅游、有良好的生态文化,绿水青山成为走向全面小康路上的一座座金山银山。
实践表明,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让乡村资本、人口、产业、项目聚合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不断聚集的发展要素让既有生态资源转型升级,进入越美越富、越富越美的良性循环。
乡村振兴心得300字
乡村振兴心得300字推乡村人才振兴,人力资本开发至关重要。
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参与农村的建设,在农村实现自身价值,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一、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
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的重要保障。
民是农村的主体,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的义务教育水平,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和教育程度,提高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农民的比重建设具有高学历水平的乡村人才队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要加强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
一是要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可度,在财政资金、土地流转政策等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倾斜,让职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鼓励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成为新农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加强对农村本土人才的培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
三要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使农村劳动力资源跟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二、增加乡村人才的存量,留住人才与乡贤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增加乡村人才储备,就要坚持“留下来”和“引进来”相结合。
“留”就是要把录用的人才留下来、把本土的人才留下来。
要想留住“引进来”的人才,要做好宣传工作。
让他们了解到乡村人才建设对于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
二是加强政策倾斜。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扎根农村基层,营造出关心农村工作、爱护乡村人才队伍的社会氛围。
三是提高乡村公共服务。
针对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优化公共资源的配置,改善居住环境,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使人才无后顾之忧,专心参与农村的建设农民是最了解乡村、最希望实现乡村振兴的人,要通过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乡土乡情的人文力量,吸引各类人才回归家乡。
增加农民发展创业的机会,带动农民发展致富,让本土的农民自愿“留下来”,积极参与乡村的建设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20.01.02•【文号】•【施行日期】2020.01.02•【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2020年1月2日)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
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贯彻执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
全党务必深刻认识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毫不松懈,持续加力,坚决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胜利。
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全面完成脱贫任务。
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已经脱贫,现在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阶段。
要坚持精准扶贫,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补齐“三农”短板决胜全面小康
补齐“三农”短板决胜全面小康作者:陈文胜来源:《新湘评论·下半月》2020年第03期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实现之年,是布局“十四五”工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谋划之年。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统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对于湖南这样的农业大省来说,做好2020年的“三农”工作成为决胜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
补齐“三农”短板的现实挑战湖南脱贫攻坚已取得关键性进展,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扎实推进,农业农村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也要看到所面临的三大现实挑战。
农业仍然面临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的挑战。
近年来,湖南根据人多地少、小农大省的省情,以精细农业为取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新步伐,不少地方的特色农产品无论是内在品质还是外形包装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作为粮猪大省,如南县的稻虾米、道县的富硒大米、华容县的华容稻,以及宁乡花猪、武冈铜鹅等,价格高达普通品种的数倍,高质量农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新局面。
但也仍然存在着农产品同质化竞争、低端产品去产能难等突出问题。
如多地推广种植黄桃,同质化竞争导致黄桃供大于求而价格大幅度下降;洞庭湖区推广小龙虾养殖,一年产量就增加三倍多,很快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价格快速下滑;湘北、湘西南品质好的冰糖橙供不应求与老品种的柑橘滞销并存;以南县、道县、华容县为代表的优质大米供不应求与普通大米滞销并存。
既有江永县这样以“香柚、香芋、香姜、香米、香菇”而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县,也有不少仍然为粗放经营而名不见经传的农产品“大路货”县。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演进与化解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演进与化解探索肖兴笛1,万 珊2(1.中共黔南州委党校,贵州 都匀 558000;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塑就了辉煌巨变,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高速发展。
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产生了三类改造,致使“三农”问题凸显并遗留至今。
步入新时代,我国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集中在农村新产生了五大方面问题。
遗留问题与新产生问题共同形成了新时代面临解决的“三农”问题。
化解“三农”问题的路径,重点就是部署好“三农”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逐步逐项落实“三农”工作,在此基础上,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稳中向新,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夯实了根基。
[关键词]“三农”工作;国民经济;改革开放[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未来四年是富有政治意义与纪念意味的几年,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是我们工作的坐标。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曾在《领导者》一书中写到:“成功者一定要能够看到凡人所看不到的眼前利害以外的事情,需要有站在高山之巅,极目远眺的眼力。
”自党的十三大以来,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出发,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又进一步划分明确“三农”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
“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1982年至1986年,连续发布聚焦“三农”问题的五个“一号文件”;2004年至2018年,连续15年聚焦“三农”问题,推动“三农”工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改革开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塑就了辉煌巨变,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高速发展。
当前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缩小城乡差距、化解“三农”难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新篇章。
论三农工作读后感
论三农工作读后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深入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便民服务中心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最多,未脱贫人口最多。
这些人都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要在2020全部实现全部脱贫,任务重,使命艰巨。
这任务谁来扛着?这使命谁来担当?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便民服务中心两级党员干部带领全中心人民尤其是贫困群众齐心协力来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
首先要懂农业,就是熟悉了解党的“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熟悉当前我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情况,就是知道种地的老百姓会种什么,想种什么,能种什么;养殖的农民会养什么,想养什么,能养什么。
会抓“三农”工作,是“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
其次就是“爱农村”,不仅是爱农村秀美的田园风光,有一种从灵魂深处热爱这块热土的情怀,有一种扑下身子能一头扎进农村的动力。
我在农村工作二十个年头了,刚在农村工作的时候感觉工作很枯燥,没意思,时间长了,就爱上了农村的山山水水,爱上了农民的勤劳、淳朴的性格,有了一种扎根这里的想法,每每投入做一件事情,就会觉得就有一种乐趣,一种动力,一种灵魂的升华。
最后就是“爱农民”,就是要从骨子里尊重他们,善待农民,和他们坐在炕塄畔上拉家常感觉到亲切,不能觉得农民文化素质低,眼界低就去看不起他们,能客观认识农民身上的缺点错误,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同情和施舍。
如果我们具备了懂农业的本领,有了爱农村扎根农民的情怀,有了爱农民、懂农民、将自己放身农民中的情趣,就有了做好“三农”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这样才能踏踏实实投身农村,扎扎实实将党的“三农”政策落实落地,才能把乡村振兴的规划图一锤一锤敲扎实。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2022年“三农”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JIANGSU RURAL ECONOMY NO.405 卷 首JUAN SHOU
谱写决胜全面小康的“三农”篇章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也在农村,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月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新世纪以来第16个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
江苏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就今明两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
省委书记娄勤俭批示强调,“三农”工作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小康的短板所在。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江苏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农村改革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四化”同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着更加强烈的“三农”情怀和责任担当,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突出抓好脱贫攻坚、农村住房条件集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文明提升,积极展开现代农业建设探索,让农民持续感受丰收的喜悦,让鱼米之乡呈现新的时代内涵,让高水平全面小康在江苏乡村大地如期实现。
省长吴政隆批示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持续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要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要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住房条件,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江苏明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落实规划和十项重点工程,突出抓好脱贫攻坚、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项重点工作,围绕硬任务抓落实,紧扣高质量抓推进,确保圆满完成到2020年确定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围绕高质量完成好今明两年“三农”各项任务,落实领导责任、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撑、推动优先发展,尊重基层创造、发挥主体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任务部署见行动、落实见成效,不断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推动江苏乡村振兴走在前列。
□
本刊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