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
今古对的教案(3篇)
第1篇年级:一年级教材:《识字6 古对今》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学会书写“古、凉”等7个生字,正确读准“圆、严、寒”等12个生字。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并能背诵对韵歌。
3. 通过观察图画、对对韵歌识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4. 通过朗读、认识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5. 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 字音教学的重点为“圆、严、寒”;书写指导的重点是“夕、语”。
2. 词语理解重点在“严寒、酷暑”。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
2. 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老师与学生一起板书课题:“识字6 古对今”。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1. 出示12个词语(课件出示),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2. 小组合作学习: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3. 指导读词语。
指名读,相机正音。
注意“暑、晨、朝”都是翘舌音;“圆、严、寒”都带有前鼻韵母“an”;“凉、杨”都带有后鼻韵母“ang”。
4. 开火车读,齐读。
三、识记生字1.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如:观察字形、比较字音、组词等,帮助学生认识生字。
2.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写。
四、朗读对韵歌1. 学生自由朗读对韵歌,注意停顿、重音。
2.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 学生齐读对韵歌。
五、背诵对韵歌1. 学生尝试背诵对韵歌。
2.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对韵的美。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和对韵歌。
2.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对韵的现象?二、观察图画,识字1. 出示与对韵歌相关的图画,让学生观察。
2. 教师引导学生从图画中找出对应的生字。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一等奖)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一等奖)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和对话,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和美感。
1.2 教学内容《古对今》是一首描绘自然界景象的古诗,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生字词、朗读、背诵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诗句的意义和朗读技巧。
3. 背诵和运用诗句。
2.2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书写和结构。
2. 诗句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3. 对诗句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句描绘的景象。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生字词和诗句。
3.2 教学手段1. PPT:展示生字词、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2. 实物教具:展示自然界的事物,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诗句。
3. 作业本: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创设情境,引出《古对今》这首诗。
4.2 学习生字词1. 学生自读诗句,圈出生字词。
2.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读音。
3. 学生跟读,巩固生字词。
4.3 理解诗句意义1. 教师讲解诗句的意义。
2. 学生朗读诗句,注意语气和节奏。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4.4 背诵诗句1. 学生跟读诗句,熟悉韵律和节奏。
2.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诗句。
3. 学生展示背诵成果。
4.5 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学设计(通用4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学设计(通用4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学设计(通用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
(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古对今》教案(通用12篇)
《古对今》教案(通用12篇)《古对今》教案篇1(2423字)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对子”这种语言艺术形式,根据课文内容了解对子中词语的组成特点。
过程与方法1.教师范读生字和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生字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3.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板书,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对子中词语的组成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领略四季朝暮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丰富美妙,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仿照课文的形式自己编创对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对子,也叫对联,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
它与中国的语言、文字、修辞、思维以及社会观念有密切关系。
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将一些自然现象融入到对子中,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而且能让我们认识更多新的生字朋友。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吧!(板书课题)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边音“凉、李”,翘舌音“暑、晨、朝”。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圆、李、杨”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寒、暑”等字时,可以通过学生集体表演的方法;学习“香”字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夕、古”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谜语示例:禾苗青青,长在上边,太阳红红,落下山头。
(谜底:香)形近字对比示例:古-舌(舌头)-吉(吉祥)细-田(农田)-抽(抽查)夕-多(多少)-歹(好歹)凉-京(京剧)-谅(原谅)(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一、教学目标
•能够掌握识字6《《古对今》中的生字词。
•能够理解古代与现代的对比。
•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古今生活差异。
二、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这里列出具体生字词)。
•理解古今生活对比。
三、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古今生活对比并用语言表达。
四、教学准备
•课本《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粉笔、黑板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
1.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古代与现代的生活差异。
第二部分:学习新知
1.逐个教授生字词,并组织学生练习书写。
2.请学生读课文《古对今》,并进行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古今对比之处。
第三部分:拓展延伸
1.让学生将古代与现代的生活对比写成小段落,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各自对古今生活对比的理解。
第四部分:总结
1.整理学生的发言,总结古今生活对比的要点。
2.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完成课堂作业。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思考古代与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并写一篇小短文。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兴趣?
•学生对古代与现代生活的认识是否有提升?
•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手段?
以上为《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的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古对今》教案(9篇)
《古对今》教案(9篇)《古对今》教案1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第一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这种形式识字。
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
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进行理解、诵读、欣赏和积累,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会认“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凉”“夕”“细”“语”四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激发对“对子”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会写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对“对子”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教法:讲解法示范法情景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朗读法五、教学流程(一)、复习《对韵歌》导入1、理解“对”字教师出示上学期所学课文《对韵歌》,同学们拍手诵读。
师:这是一首“对韵歌”,这里的“对”是什么意思?(相对,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都能用上“对”,如“黑对白”、柳绿对桃红)2、师介绍中华特色文化--对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对今》这篇课文里就有许多对子,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
2、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3、自由读课文。
4、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图片,引出本课“二线格”的生字(1)读准字音:a.全班齐读、小老师带读等多种方式读生字。
b.学生提醒要注意的读音。
(2)识记字形学生采用“加一加”“编故事”“猜谜语”等方式识记字形。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代和现代的一些生活方式和工具的不同。
2.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让学生了解古代和现代的一些生活方式和工具。
2.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难点: 1. 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
三、教学准备1.课文《古对今》。
2.图片或实物展示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工具。
3.PPT或教具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老师向学生展示古代和现代的生活照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有哪些不同。
2. 导入课文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古对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并找出课文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4. 组织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让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5. 拓展延伸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展示,引导他们思考古代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优缺点,激发他们的思考。
6. 课堂小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古代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差异,鼓励学生多多关注历史和文化。
五、课堂作业1.练习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写一篇日记,描述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比较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引发了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避免赞美一方贬低另一方,要尊重不同的历史和文化。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案
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古对今》。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对仗句式和意境。
3. 能够认识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1.2 技能目标1. 能够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运用对仗句式进行简单的创作。
3. 能够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古对今》是一首描绘自然景物的古诗,通过对比古今的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永恒。
课文内容富有诗意,形式独特,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2.2 生字词课文中有部分生字词需要特别注意,如“古”、“今”、“对”、“仗”等,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认读和理解。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古对今》。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对仗句式和意境。
3. 能够认识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3.2 教学难点1. 对仗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2. 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朗读法通过多次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4.2 讲解法对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对仗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4.3 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自然景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5.2 朗读课文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5.3 讲解生字词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认读和理解。
5.4 讲解对仗句式对课文中的对仗句式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5.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对仗句式进行创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回答问题和小组合作的表现,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仗句式的运用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精选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精选7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络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
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到达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络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教学过程】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一、游戏导入认识“古”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
我说左,你说右。
谁听清楚了?上——下左——右远——-近开——关男——女粗——细高——低安静——热闹英勇——胆小寒冷——炎热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
板书课题:古对今古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
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3、师生合作读。
〔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4、男女生合作读。
5、我们读一读今天要认识的生字,用手指着带拼音的字。
6、〔1〕出示图片,谁读这两个字:古今〔2〕看这两个图形:圆方比拟圆和园〔3〕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呢?〔严寒〕〔4〕冬天过去了,我们来到了什么季节?〔酷暑〕①“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对今》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生字词:“古、今、山、水、江、河”。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感知古代和现代的不同之处。
能力目标:•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古代和现代的不同。
•能够学会用“古、今”这两个词进行对比表述。
情感目标:•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珍惜现代的生活,并理解古人的智慧和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掌握“古、今”这两个词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在识字及理解“古、今”概念方面可能存在困难。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古代与现代的不同。
•提问:你认为古代和现代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 学习课文(15分钟)•课前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熟悉课文情境。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解释生字词的意义。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交流课文理解。
3. 拓展活动(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古代与现代的生活方式、交通工具等。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小故事创作,结合“古、今”来写故事。
4. 活动展示与总结(10分钟)•学生代表或小组进行展示分享小故事,并分析使用了哪些“古、今”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古、今”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时间的变迁和社会发展。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了课堂氛围,也促进了学生对“古、今”概念的理解。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实践活动,深化对古代与现代的认识,并激发对历史、文化的更多兴趣和思考。
《古对今》教案(精选8篇)
《古对今》教案(精选8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寒”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
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图片上的景色。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教师与学生合作读。
(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2)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结合图片理解词语。
①(课件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等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上的景色,随机出示对应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②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随机出示“和风、细雨、柳树、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三、初读韵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巩固生字。
2、小组比赛读。
3、指导学生发现对子歌中的特点。
(1)字数相同。
(2)意思相反或相近。
(3)动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天气与天气对。
四、学习第1节对子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
(古今)(2)铜钱。
(外圆内方)(3)四季对比图。
(严寒,酷暑,春暖,秋凉)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古对今》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与现代的一些对比情况
2.学习如何运用简单的对比方法进行论述
3.熟悉《古对今》这篇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理解古代与现代的差异与联系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利用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提高学生对现代生活的感恩和认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理解古代与现代的差异与联系
2.运用简单的对比方法进行论述
难点
1.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他们对古与今的认识
2.帮助学生区分古代与现代的差异之处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简短的引言,引起学生对“古对今”这个话题的兴趣,并展开讨论。
2. 学习《古对今》
1.听课文朗读。
2.师生共同探讨古代与现代的不同之处。
3.学习文中的知识点及理解作者的用意。
3. 小组合作
学生分组,讨论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对比,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讨论发言。
4. 朗读表达
学生围绕“古对今”主题展开朗读和个人表达,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四、课堂作业
1.作文:写一篇关于“我的家乡与古代的异同”。
2.背诵《古对今》课文。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古代与现代的对比理解仍有待提高,下一节
课我将增加互动环节,更多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以上是本节《古对今》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培养他们的对比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古对今》教案
6《古对今》教案(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古对今》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对韵歌。
对韵歌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情境优美,语言精练,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
二、教学目标1.了解对韵歌的特点。
2.通过朗读、认识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
3.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4.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5.激发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认识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
2.激发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四、教学难点:了解对韵歌的特点。
五、教法学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六、教学准备课件贴纸七、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
老师唱对韵歌。
“孩子们,老师上节课让你们学唱的《对韵歌》你们学会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对今》,请同学们欣赏课文,并思考一下这篇课文为什么是对韵歌?”每一行都有个“对”字,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韵母都是“ang”。
(二)整体朗读,寻找诗歌写作结构上的特点:从老师说的这句话中找对子。
请男生站着读,女生坐着读。
男生先读,女生后读。
按上面的要求读一读。
数一数,全文共有几个小节?每一小节都有几句话?课文中每一个小节为我们呈现的对子是从哪些方面来对的呢?让我们再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三)学习第一小节。
请大家拍着手来读读第一小节,读完小组内成员互相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1.“古”和“今”、“圆”和“方”是什么关系?(反义词)2.像它们这样的单字反义词还有很多,我们也可以对一对,比如:左对右,前对后,你还能找出更多这样的组合吗?(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3.“严寒”和“酷暑”是什么关系?它们是用来描述什么的词语?(反义词、气温)4.从“春暖”和“秋凉”你能看出什么?(这是两个描述季节的词语,春天暖和,秋天凉爽)5.第1小节有两个对子,数一数每个对子上下联的字数,你发现了什么?对子的上联和下联字数要相同。
(四)学习第二小节对子排列的这么整齐,读起来会很有节奏感。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古对今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差异。
2.帮助学生认识到古代人的生活和现代人的生活的变化。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尝试将古代的情景带入当代生活。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并比较古代和现代的生活差异。
2.探讨古代文化对现代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通过阅读文本《古对今》,让学生了解古代与现代的不同之处,并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化对现代的影响。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利用图片展示古代和现代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两者的不同。
2.引导学生谈论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
第二步:阅读理解
1.请学生阅读《古对今》这篇文章。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收集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对比资料。
第三步:讨论交流
1.分组讨论学生所总结的古代与现代的差异。
2.每组选一名同学代表,并在全班面前陈述所讨论的内容。
第四步:展示思考
1.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化对现代的影响。
2.让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代和现代的生活差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逐渐意识到古代文化对当代的影响。
反思古代智慧并使之融入现代生活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六、布置作业
假如你生活在古代,你会怎样度过一天?请以你的想法写一篇小短文。
以上为本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本节课能够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思考与理解,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探究精神。
2024年春季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学设计
3.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如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亲身体验孩子的学习过程,增进家校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长期教学规划】
1.古诗系列教学:将《古对今》作为古诗教学系列的起点,逐步引入更多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古诗,形成系统的古诗教学计划。
2.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背诵、默写和阅读理解练习,评价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3.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通过同伴反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
4.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收集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延伸】
1.古诗主题活动:组织古诗朗诵比赛或古诗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反思】
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朗读表现、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古对今》;
-理解古诗中的对仗、韵律特点。
2.教学难点:
-分析古诗描绘的春天景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展示春天的风景画,引导学生描述画中的景物。
2.诗歌朗读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对今》,注意朗读节奏、韵律。
3.诗歌解析
-教师逐句解析《古对今》,解释生字、词语,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对今》人教(部编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诗《古对今》中四季的描绘,学习了生字词,感受了古诗的韵律美。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四季变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些美丽的诗句,并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感受自然的变化。如果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诗中的季节景象。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四季在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季节变化的美,启发他们用语言表达对自然的感受。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积极主动,讨论氛围浓厚。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展示成果时,表达还不够流畅,可能是因为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能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古”与“今”的时间对比仍然存在困惑。这个问题提醒我,在讲解难点时,需要更加具体、生动地举例,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观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对今》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古对今》选自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生字词,如“古”、“今”、“春”、“夏”等;学习古诗的韵律和奏,理解古诗描绘的四季景象;通过对比“古”与“今”的不同,培养学生对时间观念的初步认识;通过朗读、背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教学重点为生字词的学习和古诗的朗读、背诵,教学难点为理解古诗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了解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差异
•培养学生对古代生活的好奇心和兴趣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基本认知
二、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差异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基本理解
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古代生活的特点以及与现代生活的对比
四、教学准备
•教材: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教具: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的视频或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生活的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
•让学生听读课文,重点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步: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差异,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第四步:课文朗读(10分钟)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步:练习与巩固(15分钟)
•老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六步:拓展延伸(10分钟)
•带领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古代生活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六、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和差异。
七、家庭作业
•让学生回家通过阅读有关古代生活的书籍或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本教案设计以《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为教材依据,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差异,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古代文化的魅力。
6《古对今》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4. 准确精炼,概括性强:板书应准确精炼地概括对仗词语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
5. 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如使用色彩、图案等元素,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八、课堂
1. 课堂评价:
2. 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生的作业包括对仗词语的练习题、创作对仗词语的诗歌、文章等。我会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对他们的答案进行评分,并给出详细的点评。在点评中,我会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如他们的对仗词语运用是否准确、他们的表达是否流畅等。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如“你做得很好,但还有进步的空间,继续加油!”、“你的作业完成得很出色,继续保持!”等。
(2)鼓励学生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从中学习对仗词语的运用,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和运用对仗词语。
(4)组织学生进行对仗词语游戏,提高学生对对仗词语的兴趣和运用能力。
(5)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对仗词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6)引导学生进行对仗词语的创作,如写对仗词语的诗歌、文章等,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优秀6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篇一一、说教材:《古对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册的一篇识字课文。
它是以对对子的方式识字,有三组对子组成。
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
读着课文就如自己身处大自然里,听着鸟儿的欢唱,闻着花木的芬芳。
大自然充满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文章的语言优美,如“严寒酷暑”、“春暖秋凉”、“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学生虽然不能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但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电视、图画等媒体已有了感性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会写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所蕴涵的自然美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凭着对教材的理解,再从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所蕴涵的自然美。
难点是对“对子”的理解。
为了突出重难点,在设计思路时,努力以读为主线,在读通、读好课文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三、说教法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说学法在整堂课教学,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文本的美,早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训练语言,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儿歌。
正确识字、写字。
2.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
在识字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对韵歌,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李、香、夕”4字,会写“古今、李子、香气、夕阳”4个词语。
2.通过读韵文、看图,初步了解对韵歌中描绘的景象,认识其中的事物,感受对子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掌握方法识字和写字。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对子的兴趣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对子歌。
(板书课题)2.揭示对子歌特点。
每一句中都有一个“对”字,“对”字前后分别是两种相对的事物,我们就叫它“对子歌”。
3.齐读课题。
认读生字“古”。
二、初读课文,学习新字,用多种方法识字(一)初读课文,学习认读字1.自由读文: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2.反馈指导:(1)学生提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字卡(注音),指名拼读,相机指导。
读音:重点指导暑、晨、朝(翘舌音);凉、杨(后鼻韵母)。
字形:学生自己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借助熟字识字:“员”加“大口框”是“圆”;“京”加“两点水”是“凉”;“田”加“丝字旁”是“细”;“多”减去一半就是“夕”(3)自由拼读、全班齐读。
(二)再读课文,巩固识字1.导语:生字我们都读准了,我们把它们送回课文,再读一遍。
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2.反馈指导:(1)分小节指名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古对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
(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2)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小结
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6古对今
和风细雨
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
鸟语花香
课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总结,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学生对于识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呢?便是我们教学者课下需要深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