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要点
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复习资料(精编版)
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复习资料在变化的历史中能读出不变的人性,但是人性本身又是那么复杂。
这就是让读历史的人在明了复杂的人性后回对现实的社会中人有了更多的同情之理解。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七年级上册历史资料,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七年级上册历史资料1统一国家的建立一、秦朝(一)秦朝的统一1、秦王“扫六合”,统一全国:前230年——前221年(韩→赵→魏→楚→燕→齐)(1)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2)都城:咸阳(3)统一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和社会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建立了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巩固统治的措施:措施影响政治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
军事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统一岭南,修筑灵渠)秦朝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3、我们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呢?①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候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②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③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的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④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秦始皇评价:我国历很有作为的君主(史实);但也有残暴的一面(史实);总体功大于过。
)(二)“伐无道,诛暴秦”1、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1)焚书坑儒:这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2)繁重的徭役和沉重的赋税(上交三分之二)(3)严重的刑罚(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赵高“指鹿为马”)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含答案)
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含答案)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化石和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代表有?A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距今约。
B .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包括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距今约。
C .县人发现于湖北郧阳,目前发掘出3个头骨化石,距今约。
3、通过对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遗址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
4、人和动物的区别是。
二、北京人1、遗址位置2、距今时间:北京人生活在距今。
3、命名:1921年发现,后来古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 "或"北京人"。
4、北京人头盖骨发现:1929年,我国青年学者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5、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
6、工具: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
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等。
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7、生活方式:北京人结成,生活在一起,共同从事获取食物的劳动。
8、火的使用:北京人会,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学会用火是。
9、地位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
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
三、山顶洞人1、山顶洞人距今,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为“山顶洞人”。
2、山顶洞人的模样和基本相同,属于。
3、山顶洞人在继续使用的同时,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
4、山顶洞人已经知道,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
5、山顶洞人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其他的原始人群交往。
山顶洞人有,也会埋葬死者。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1、距今约2万年,他们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一、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1.人类起源的科学解释:演化论-人类起源于非洲,经过演化发展至今-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逐步分离和差异化-人类的智力和工具的发展2.旧石器时代-出现早期人类: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狩猎、采集和探索-早期人类的石器工具制作和使用3.新石器时代-农业的诞生:农耕文明的兴起-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定居、聚居、人口增长、社会分工和贸易的出现4.文明的发展和传播-水利工程的出现和发展-农田灌溉和城市建设的关系-文化和技术的交流和传播: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二、古代文明1.早期文明-夏、商、周三代的产生和演变-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神话和传说对古代文明的影响2.阿凡提的故事和剑桥历史故事的故事背后-阿凡提的故事中反映的中亚地区的文明-剑桥历史故事中反映的西亚地区文明-中亚和西亚文明的交流和传播3.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城邦和民主政治的出现-古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落-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影响:民主政治、艺术、科学和法律4.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的出现和发展-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金字塔和法老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三、中国古代文明1.先秦诸子百家和封建王朝-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儒家、道家、墨家等-封建王朝的兴起和演变:夏、商、周、秦、汉2.秦始皇统一六国-嬴政的统一战争-统一后的和措施:制定法律法典、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3.隋唐帝国和宋朝-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唐朝的政治和文化繁荣:科举制度、诗词歌赋、唐宋八大家等4.明清时代的政治和经济-明朝的科举制度和海外扩张-清朝的封建专制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四、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丝绸的起源和传播-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形式-丝绸之路上的商品和文化交流2.丝绸之路的影响-经济上的影响:促进了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文化上的影响:宗教、哲学、科学的交流和传播3.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航海技术和船只设计的发展-海洋贸易的繁荣和城市的兴盛4.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文化交流和融合-经济繁荣和城市发展-政治交流和外交关系。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1——3课原始社会)1课:远古居民1、我国境内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发现地点在云南省元谋县,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2、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是北京人遗址,距今约70-20万年,地点在北京周口店,他们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取火。
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人:约7千年前,属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
2、半坡氏族:约5、6千年前,属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世界上最早种植粟,住半地穴式的房子,饲养猪狗。
制造彩陶,会防线、织布、制衣。
3课:华夏之祖1、人文初祖是指黄帝,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曾和炎帝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
2、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P13。
(1)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2)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发明乐谱。
(3)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3、黄帝之后,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先后有尧、舜、禹,这种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4——9课)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1、国家产生: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阶级产生。
2、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
奴隶社会开始了。
启继位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最后一个暴君是桀。
3、商朝: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
盘庚迁都到殷,所以商朝又叫殷朝。
末代暴君是纣。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知识点归纳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知识点归纳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知识点归纳历史属于文科,应该将背诵作为重点,所以七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归纳整理好要背的知识点。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知识点一、商鞅变法: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二、百家争鸣: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
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
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
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著作是《韩非子》。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知识点归纳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长江流域。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点清单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清单(1-12课)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知识体系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清单01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考点一:我的境内的古人类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
(2)蓝田人距今约160万年;发现于陕西蓝田。
(3)郧县人距今约100万年;发现于湖北郧阳。
考点二:北京人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1)发现:1921年发现北京人遗址;1929年,我国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2)时间、地点: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3)体质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能够直立行走。
(4)使用工具: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5)生产生活: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群体生活;已经会使用火(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6)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三: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复原头像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1)时间、地点:距今约3万年,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2)模样:和现代人相同。
(3)使用工具:打制石器,制作骨器。
(4)生产生活: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有埋葬死者的行为。
清单02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考点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粒(1)农业的起源:距今约1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2)定居生活: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
人们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考点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1)主要区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是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济兴盛的区域。
历史初一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要点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41-44)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朝人刻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7、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8、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公元前221年。
9.名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
2、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3、焚书坑儒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看待:是对文化的摧残,钳制了思想)
4、北筑长城,抵御匈奴
5、南凿灵渠,开发南疆
5、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6、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兵家的鼻祖。
第三单元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P56-59)
1、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创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6、屈原代表作《离骚》,离:遭遇 骚:忧愁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7、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8、《诗经》记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现象。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46-49)
半坡居民 黄河流域 约五六千年 磨制石器骨箭头 半地穴式 猪狗 纺织 彩陶 鱼 陕西西安 粟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的传说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一、夏、商、周的更替: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第7课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根本原因),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辩论,互相影响,出现了思想文化上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三、百家争鸣的影响1、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2、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8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天文、历法和医学1、《诗经》中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哈雷彗星扫过北斗。
2、夏朝时期出现历法,商朝时出现干支纪日,战国时人们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3、战国时期扁鹊发明切脉诊法,使用望、闻、问、切四诊法看病。
4、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1、商周时期把记录占卜情况的文字刻写在龟甲或牛、羊等兽骨上,这些文字称为“甲骨文”。
历史地位: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朝开始。
4、清代王懿荣是我国最早研究甲骨文的学者,被誉为“甲骨文之父”。
5、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6、青铜器的主要用于祭祀和军事等方面,也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7、曾厚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音律最全、音域最广、气势最宏伟的编钟,至今还能演奏乐曲。
8、商朝中晚期开始,青铜器上刻有的文字称为金文。
9、西周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
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10、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大量夏商时期的文物,有青铜树、青铜面具、青铜人像、金杖、玉礼器等。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
期中考点归纳考点1:知道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1)分封的目的:为了管理国家,巩固统治。
2)分封内容:周王对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授民授疆土”,分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听从国王的吩咐,担当拱卫王室的责任。
3)分封原则:西周实行依据血缘关系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的宗法制4)主要封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5)分封的作用: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亲密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6)对西周分封制的评价分封制因相互牵制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并便利管理。
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疆域,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但发展到后期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以及人们的野心慢慢膨胀导致了后期各种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征战导致民不聊生。
考点2:知道商鞅变法的主要史实,相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1)根本缘由: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目的: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3)措施:A、经济方面:①嘉奖生产(免劳役);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③统一度量衡(秦国范围内);B、军事方面:嘉奖军功(分爵),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C、政治方面:①编制户口,加强刑罚(体现法家思想);②推行县制。
4)历史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商鞅变法胜利的缘由:①顺应了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②指导思想正确,供应了一系列详细而行之有效的措施;③秦孝公信任、重用商鞅;④商鞅敢于和旧势力作斗争。
6)对商鞅变法及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相识①改革必定会遭到旧势力的阻碍,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会使变法者付诞生命的代价;②改革是实现社会变革的途径之一,符合时代要求的变法,必定能推动社会进步;③改革者不仅仅要具有改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要树立“实现理想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一)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比较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二
)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1、河姆渡与半坡的比较
2、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于山东大汶口,制作出黑
陶、白陶,出现了私有财产,贫富分化。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三)
第3课华夏之祖
1、华夏族的形成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
2.黄帝——“人文初祖”
3、禅让制
(1)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尧、舜、禹
(2)禅让制是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四)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1、夏、商、周的更替
2、启继承父位,表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4、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① 夏桀、商纣残暴统治。
② 汤、武王得到民心。
③ 汤、武王任用贤人。
④ 联合其他小国。
5、分封制
(1)分封的目的:巩固统治
(2)分封制的内容:
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命令;交纳贡品;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
(3)分封的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6、西周时期社会等级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知识点整理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商朝是灿烂时代,西周时用于祭祀。
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西南——成都平原——“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青铜面具像、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奴隶的悲惨生活:这时的灿烂文明是以奴隶的悲惨生活为代价的
一、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夏桀、商纣王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尹、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二、夏商周的政治
1、“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知识点整理 篇1
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多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钻孔石斧)。陶器是主要用具(鱼纹彩陶盆)。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遗址在云南省元谋县(位于长江流域)。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遗址在北京周口店,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一、古代文明
- 考古学简介
- 中国古代文明的四大发源地
- 古代文明中的职业分工
二、古代的中国
- 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
- 夏、商、周三代的特点和贡献
-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和典范
三、古代的世界
- 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特点
- 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治理制度
- 印度古代的社会制度与宗教
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作用
- 中华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 胡服骑射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五、中世纪的世界
- 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和特点
- 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特点
- 的兴起和传播
六、非洲、亚洲和美洲的古代文明- 非洲的埃及文明和尼日尔河流域文明
- 亚洲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 美洲的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
七、中世纪国家的兴起
- 英国王权与议会的权力较量
- 法国的君主集权与三级会议体制
- 中国封建社会的自治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八、艺术的发展与变革
- 古代世界的艺术形式和特点
- 中世纪的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
- 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与风格创新
九、科学的发展与变革
- 古代世界的数学和医学发展
- 中世纪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发展
-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贡献
十、古代科技与现代世界
- 古代世界的造纸和火药技术传入西方
- 中世纪的指南针和印刷术传入西方
- 古代科技的影响和启示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提纲》的内容概要,希望对你的期中复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必背知识点
1. 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 传说启蒙人神农氏,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 五帝时期与三皇时期常被看作夏朝初期的传说时代
2.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实存在的朝代
- 商朝最著名的遗迹是商城殷墟,又名殷墟遗址
- 商朝的文化瑰宝是甲骨文
3.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 分为西周和东周
- 西周时期以封建制和宗法制为主
- 东周时期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4.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战乱纷呈、百家争鸣的时期
- 各国之间进行了大量的战争和外交斗争
-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孟子为代表的墨
家等思想家和学派相继兴起
5.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 由秦始皇嬴政建立,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 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改革,如推行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
币制度等
- 著名的建筑是长城和兵马俑
6. 联邦制及专制制度
- 联邦制是指由多个州、地区或政治实体组成的国家或政府,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处理事务
- 专制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由一个人或一小群人控制,个人权力
较大
7. 总结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的必背知识点梳理,包括了夏朝、商朝、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秦朝以及联邦制和专制制度等。
希望
同学们通过复这些知识点,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期中七上历史知识点
期中七上历史知识点期中七上历史知识点主要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和事件,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的总结:1. 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开始。
2. 商朝的兴衰: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以青铜器文化著称。
商汤灭夏后建立商朝,商朝后期出现了盘庚迁都等重要事件。
3. 西周的建立与分封制: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分封给诸侯,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春秋时期,诸侯割据,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标志着中国由封建分裂走向统一的前奏。
5.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6. 汉朝的兴盛: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时期。
汉武帝时期,对外扩张,开辟丝绸之路,对内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儒家思想。
7. 三国鼎立: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魏、蜀、吴三国相互争霸,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8. 隋唐的统一与繁荣:隋朝短暂统一后,唐朝接替,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经济、政治都非常繁荣的时期,特别是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
9. 五代十国的动荡:唐朝后期,地方割据严重,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
10. 宋朝的科技与文化: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和文化非常发达的时期,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在宋朝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11. 元朝的辽阔疆域: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之一,实行了民族融合政策。
12. 明朝的海禁政策:明朝初期实行海禁政策,限制海上贸易,但明朝中后期,随着郑和下西洋,海上贸易逐渐开放。
13. 清朝的康乾盛世:清朝前期,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被称为“康乾盛世”。
这些知识点是期中七上历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时应重点掌握。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1. 古代文明- 文明的起源- 人类始祖的发现- 古代文明的定义与特征- 中国古代文明- 夏、商、周三代的建立与发展- 甲骨文的出现与意义- 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埃及古文明- 尼罗河平原的特点与农业发展- 法老制的建立与发展- 金字塔的建造与意义- 美洲古文明- 印加帝国的兴起与发展- 阿兹特克帝国的建立与衰落- 玛雅文明的繁荣与衰退2.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 家族制度与王权制度- 封建制度与等级制度- 宗法制度与礼制的作用- 秦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秦始皇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的实施与行政体系- 法家思想在秦朝的影响- 汉朝的政治制度- 刘邦与汉高祖的政治理念- 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 文章官僚制度的运行与作用3. 丝绸之路与汉朝的对外交往- 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 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与交通要道- 丝绸之路的商品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的影响与意义- 汉朝的对外交往- 南越与南蛮的统一与治理- 东汉的西域政策与西域都护府的建立- 倭贾与罗马帝国的外交关系4.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技-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与改进- 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 牛车、风车和水车的运用与改进- 中国古代的文化- 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的意义- 道家思想与道家文化的影响- 的传入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基础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基础知识点第一部分系统复习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1.元谋人:距今约年,生活在流域省县,是已知我国境内最早人类。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
2.北京人:距今约年- 年,生活在北京市龙骨山一带。
保留的某些特征,但分工明显。
过着生活。
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
3.山顶洞人:距今约年。
生活在北京市周口店顶部洞穴由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中。
模样和现代人相同。
掌握和技术,会取火。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人距今约年,生活在流域省余姚河姆渡村。
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作物是,式住房。
长江流域原始居民有人和人。
2.半坡人距今约年,生活在流域省西安半坡村。
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作物是(小米)。
式住房,会制作陶(人面网纹盆),出土纺轮表明会、、。
农耕时代的原始居民有人和人。
3.远古居民归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使用石器,过着生活。
河姆渡人、半坡人都使用石器,过着生活。
第3课华夏之祖1.涿鹿之战:距今约年,联合部落打败东方的部落。
2.黄帝:初祖,和炎帝一起被后世称为之祖,在涿鹿之战打败。
嫘祖发明,仓颉发明,伶伦制作。
这些都来源于。
3.禅让制:黄帝之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的传位方式。
4.大禹:所治之水是。
“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的品格,约前年建立我国第一个制王朝。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我国奴隶社会包括朝(约前 - 年)、朝(约前 - 年)、西。
2.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国家,约前年建立。
相传夏朝的历法称,即今天的。
禹传位于子,从此,世袭制取代制。
3.商朝:前年灭建立。
因迁都至也称殷朝。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商朝出现的文。
商朝是我国青铜时代的辉煌时期,代表有鼎和方尊。
商朝最后一个王,施用等酷刑,牧野之战战败在自焚。
4.西周:前年,在辅佐下在之战灭建立,都城是。
西周最后一个王是,“戏诸侯”,被族灭亡,启示我们做人要。
5.分封制:周王为了巩固实行。
周天子把、平民、,分给、功臣等,封他们做。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知识要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⑵距今年代:约一百七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⑷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二、北京人: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⑵距今年代: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⑷历史地位: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三、山顶洞人: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⑵距今年代:约三万年。
⑶生产生活: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会与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
生活的集体——氏族。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河姆渡原始居民:(南方的代表)⑴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
⑵距今年代:约七千年。
⑶种植作物: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南方雨水多,气候温暖)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住干栏式房子(南方多雨潮湿,干栏式可以通风防潮),过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陶器,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北方的代表)⑴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
⑵距今年代:约五六千年。
⑶种植作物: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国家。
(粟,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后叫小米)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
饲养猪狗等动物,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打猎捕鱼。
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
住半地穴式房子(北方寒冷,干燥),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帝:⑴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领,曾与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大败东方的蚩尤部落。
⑵炎、黄部落结盟后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二、黄帝:⑴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领,曾与炎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部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一、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
1、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2、人类有进化过程中取得的的重大进步是制造和使用工具。
3、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原始人名称元谋人
北京人生活地点
云南省元谋县
北京周口店龙
距今年代
约170万年
约70~20
体质特征
保留某些猿
工具制造
打制石器
打制石器
用火情况
自然火
自然火骨山万年的特征
山顶洞人龙骨山山顶约18000年和现代人差磨制石器、骨人工取火
不多针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1、在原始时代,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做氏族。
项目
不同时间
地理环境
原始农业
河姆渡人
距今约6000多年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镇)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半坡人
距今约5000多年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
原始手工业制造陶器(黑陶)制造彩陶
点房屋结构干栏式房屋(具有通风防潮的性能,半地穴式房屋(具有保暖避风好适应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好处,适应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
1、生产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相同点2、生产活动:都产生了原始农耕和原始手工业
3、社会组织:都处于氏族公社时期
三、神奇的远古传说
1、距今约4000多年的远古时代黄河流域的著名部落首领,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部落。
2、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九黎族的一部分也加入进来,他们成为了中原地区的主体居民。
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3、后人尊奉炎帝和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称他是人文初祖。
4、历史上把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方式来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四、夏传子,家天下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2、禹死后,启继承王位,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3、夏桀是有名的暴君,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亳。
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朝又叫殷朝。
五、公元纪年法
1、公元纪年包括公元、世纪、年代。
公元前后的时间分界是公元元年。
( 。
2、两个时间都是公元前或公元后,计算时间的公式是:A -B=C
3、两个时间一个是公元前,一个公元后,计算时间的公式是: A+B
)-1=C 六、西周的分封
1、商纣残暴,前 1046 年,周武王在牧野率军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度,将王族、功臣及旧贵族 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示意图: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奴隶、平民。
3、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统治范围, 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4、嫡长子继承制,保证了王室贵族权力的顺利继承。
5、前 771 年,犬戎杀死幽王,西周结束。
前 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七、甲骨文与青铜器
1、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青铜技术产生和发展于夏商时期,鼎盛于晚商和西周。
代表作品司母戊鼎是我国已经发 现的最大青铜器。
3、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青铜时代。
4、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文字,叫金文,又叫钟鼎文。
八、春秋战国的纷争
1、争霸实质:大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
2、春秋五霸:齐桓公(葵丘会盟)
、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时期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是长平之战。
4、春秋和战国时期政治上的显著特点:春秋时期是争霸,战国时期是兼并,争霸和兼并过 程使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九、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铁家具和牛耕在春秋时开始使用,战国时得到推广,生产力显著提高,出现了地主和农 民两个新兴阶级,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各诸侯国相继变法。
2、前 356 年,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
变法内容:①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 战③推行县制。
意义:废除和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 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
1、战国时,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发挥着防洪、灌溉、 运输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屈原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作是《离骚》。
3、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风》、《雅》、《颂》三部组成。
4、春秋战国时期绘画成为一门独立艺术,
《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最早的画帛。
十一、百家争鸣
1、 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学说,反对暴政。
根据鲁史编写
了《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的言行,被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2、 百家争鸣
儒家: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思想
墨家:墨子——“兼家”“非攻”举贤,倡节俭,反浪费 道家:庄子——“鄙夷权贵”“乐天安命” 法家:韩非——“以法治国”“君主集权” 兵家:孙膑——“战前准备”“以少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