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变化_以1990年_2005年时间段为例

合集下载

稳妥有序推进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考

稳妥有序推进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考

36 // 《中国国情国力》 2021年第4期|总第339期稳妥有序推进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考陆小成摘要:根据世界城市演化规律,我国距离发达国家70%-80%的城市化率水平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推动行政区划调整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然要求。

立足新发展阶段,建议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依法依规科学论证、稳妥有序谱写新篇章入手,破解行政区经济壁垒、区域城乡差距拉大等难题,稳妥有序、稳中求进推动行政区划调整,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关键词:行政区划;调整;体制机制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61/ki.zggqgl.2021.04.009行政区划调整是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安定团结、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行政区划本身也是一种重要资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优化行政区划设置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部署推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立足新发展阶段,稳妥有序推动行政区划调整是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保障。

一、推进区划调整是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一)遵循全球城市化规律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演进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

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完成城市化进程。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 DESA)发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化趋势》报告显示:世界上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预计到2050年,全球城市化率有望达68%。

2018年,主要国家城市化率中,阿根廷、日本均为92%,荷兰为91%,巴西为87%,英国为83%,美国为82%,中国为59%。

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点

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点

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点作者:王娟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24期摘要:建国以来,安徽城镇化进程一波三折,以1978年改革开放和2000年新世纪为分界点,历经了三个具有显著特征的发展阶段。

总结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揭示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促进安徽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历史阶段特点安徽一、城乡户籍分割的波动发展阶段(1952—1978年)改革开放前,安徽受户口迁移、粮油供应、劳动用工等制度限制,城乡人口流动受阻,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曲折反复的特点。

(一)1952—1957年起步发展阶段1952年8月25日,安徽省政府正式成立,辖有7个专员公署、5个省辖市、67个县和3个县级市。

1953年,安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国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较快,“一五”时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4%。

随着城市经济的和工业化的迅速恢复,安徽城镇化开始起步,城镇化率由1953年的8.7%提高到1957年的9.0%,非农业人口由1952年的179万人增加到1957年的356万人。

(二)1958—1965年大跃进及调整阶段1958—1965年,安徽城镇化出现了快速上升、下降的过程。

其中,1958—1960年呈现大跃进状态,城镇化率从1957年的9.0%快速提高到1960年的16.1%;1961—1965年,转入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主线的调整期,城市人口连续5年出现负增长,1965年城镇化率下降到11.6%。

这一时期,我国开始建立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此后20年,农村居民被排除在城市之外,这是改革开放前,安徽城镇化与工业化没有互动的根本原因。

(三)1966—1978年停滞发展阶段文革10年,安徽城镇化陷入停滞,城镇化率从1965年的11.6%小幅提高到1978年的12.4%。

这一时期,我国推行重工业道路,城市吸纳就业的能力十分有限,工业化无法形成对城镇化的拉动,城市待业青年快速增加。

从小城镇到大都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政策的演进

从小城镇到大都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政策的演进

179
与 现实 2014 年第 6 期 马克思主义●
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 2002 年 至今, 为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探索 确立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阶段。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农村劳动力; 同时, 由于长期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 用事业视为非生产性行业, 投资严重不足, 无法承 受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这种担忧延续到 90 年 江泽民在一次农业和农村工作座 代。1992 年底, , “中国有八亿多农民, 谈会上说 如果农村剩余劳 ⑥。 城市根本吃不消” 动力都向城市流动, 80 年代中期前后, 依靠多种经营, 不仅改善了 农业的产业结构, 让部分农民和农村逐步富裕起 来, 并逐步为农业现代化积累了大量必需的资金, 而且, 催生了大量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的迅猛发 , “必将促进集镇的发展, 加快农村的经济文化 展 中心的建设, 有利于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 避免农
图。2000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 , 小城镇发展的若干意见》 使各级政府对中小城市 尤其是小城镇的发展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态度, 推 ⑦ 动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而非大中城市转移 。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 据此可见, 建设和发展 小城镇已经上升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国家战略。
: 《城市化政策研讨会综述 》 , 《城市问题 》 1992 年第 3 ① 曲喻 载 期。 : 《必 须 充 分 重 视 和 大 力 发 展 农 业 》 ( 1988 年 11 月 2 ② 田纪云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 日) , 载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19 页。 , 1987 年 1 月 22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 ③ 《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 《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 , 过, 载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446 页。 ④ 《中共中央 关 于 建 立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若 干 问 题 的 决 , 1993 年 11 月 14 日。 定》 : 《我国农村城镇化走过的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 ⑤ 梁毕明、 王德勇 , 《中国集体经济》 2008 年第 5 期。 年城镇化政策回顾与展望》 载 , 1998 ⑥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年 10 月 14 日。 : 《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回顾与前瞻 》 , 《规划 ⑦ 王延中、 王俊霞 载 2002 年第 10 期。 师》

1990_年以来我国县域人口的变动趋势与发展挑战

1990_年以来我国县域人口的变动趋势与发展挑战

第41卷第2期2024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1990年以来我国县域人口的变动趋势与发展挑战盛丹阳 段成荣 吕利丹 毕忠鹏 闵欣伟[摘 要] 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在乡村振兴㊁新型城镇化㊁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重要进程中占有独特地位㊂县域人口变动事关县域的发展及其重要载体作用的发挥㊂本文以1990年以来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从规模㊁结构㊁质量等多个维度考察了我国县域人口现状及较长时期内的变动趋势,并分析了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差异㊂20世纪90代以来我国县域常住人口持续减少,人口净流出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人口出现缩减,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各区域间县域人口发展分化加剧,面临诸多挑战㊂与此同时,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㊁高等教育人才比重增加及区域间人口发展差异缩小也为县域人口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遇㊂应利用好县域人口城镇化和教育提升优势,提升县域整合功能,密切关注县域人口外流㊁结构老化和少数民族人口变动等问题,做好应对准备㊂[关键词] 县域人口;人口负增长;人口城镇化;区域差异[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迁移流动与民族互嵌格局形成研究”(20&ZD172)㊂[作者简介] 盛丹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吕利丹,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毕忠鹏,中共湖南省委党校青年与社会建设教研部讲师;闵欣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生㊂ 县域是我国国土空间的基础行政单元㊂根据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域2844个,其中市辖区973个㊁县1312个㊁县级市388个㊁自治县117个㊂以县㊁县级市和自治县为代表的典型县域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8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达48.6万亿,占全国生产总值47.8%㊂党的十九大确立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县域的发展和治理受到高度重视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提到要 以县域为基本㊃03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县域统筹” 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等战略要求㊂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任务下,明确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㊂这些都充分展现出县域在乡村振兴㊁城乡融合和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㊂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人口的均衡发展是县域长期发展的必要基础,也是影响县域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㊂然而,近年来县域人口缩减㊁人口快速老龄化和人口流失等问题已开始显现㊂已有研究指出,2010 2020年,我国县域常住人口规模及其在全国人口中的占比双双下降(叶欠等,2021),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域已出现人口收缩(邓沛勇,刘毅华,2018)㊂县域人口外流规模不断扩大(但俊,阴劼,2017),县域人口空心化㊁老人儿童留守问题也日益严重(陈涛,陈池波, 2017;王良健等,2017;肖悦等,2020)㊂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内在增长率就已由正转负,人口负增长惯性已开始累积;同时,我国人口流动性迅速提高,不断重塑我国各区域人口布局㊂县域人口现状既是当前县域发展情况的反映,也是长期人口变动积累的结果㊂现有研究对县域人口的了解仍然相对薄弱,多数研究聚焦某个时间点或某些特定区域的县域人口发展㊂我国县域人口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依然底数不清㊁现状不明,关于人口变动为县域发展所带来影响的思考和讨论更是近乎阙如㊂在城乡融合㊁乡村振兴的宏大背景下,在人口负增长和人口流动性普遍增强的现实情境下,我国县域人口规模和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动?存在怎样的区域差异?这些变动会为县域的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这些问题亟须得到回答㊂鉴于此,本文尝试利用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抽样调查数据,考察在人口负增长趋势下,县域人口发展的特征和变动趋势,揭示不同区域县域人口发展模式差异,分析县域人口变动可能带来的突出问题和挑战㊂本研究将不仅有助于学术领域获得关于县域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清晰认识,而且将有助于加深对各区域县域人口发展规律的理解,为县域人口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制定提供参考依据㊂一㊁概念界定与数据来源(一)概念界定我国 县域”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㊂从广义来看,县域指我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域,包括市辖区,是一个全覆盖的概念;从狭义来看,县域包括县㊁自治县㊁民族县㊁县级市㊁旗和自治旗等,不含市辖区①㊂本文的县域指狭义县域,即除市辖区外的县㊁自治县㊁民族县㊁县级市㊁旗㊁自治旗等未撤县设区的县级单位㊂选择狭义县域定义的原因有二:其一,现实中,县域通常与市区相对,是具有较强乡村属性的现实区域,是工业和农业的节点,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其二,政策上,我国对地级市的市辖区与县域的经济独立性和政策规定存在明显区别,狭义上的县域是我国乡村振兴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和相关政策的基本实施单位,关注狭义县域的人口发展,可以为县域的未来发展与政策战略走向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㊂(二)数据来源本文主要数据来源于1990年㊁2000年㊁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以及2015年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㊂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是目前我国县域人口数据中最具权威性的数据,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提供了我国各县域人口规模㊁年龄结构㊁城镇人口占比㊁少数民族人口占比等详细统计条目,为了解我国当前县域人口规模和结构㊁分析较长时期各县级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和规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㊂同时,本文将利用相应各年份的微观数据材料对县域教育㊁就业和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等特征进行深入挖掘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县级行政区划多次调整,历次普查年份的县域数量和名称对应有所不同㊂在纵向比较时,本文根据2020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历年县域调整的参考依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历年公布的统计用行政区划代码和民政部历年公布的各县级行政区划变化调整情况㊂二㊁我国县域常住人口发展的整体趋势(一)县域常住人口规模持续下降,大中型县域数量减少2020年底,我国约51.5%的人口居住在县域地区,对应规模为7.25亿人,相比1990年㊁2000年和2010年,当前县域人口规模和比重均处于最低(见表1)㊂回顾以往,1990年我国县域常住人口曾高达9.4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81.4%,是我国人口主要的生活场域㊂但随着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沿海城市发展及劳动力需求增加导致人口大规模流出,以及大量撤县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我国县域常住人口进入持续负增长阶段,且人口规模加速缩减㊂1990 2000年㊁2000 2010年和2010 2020年我国县域常住人口规模分别减少了0.28亿㊁0.84亿和1.07亿人,人口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3%㊁-1.0%和-1.4%㊂相应地,县域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也出现持续下降,从1990年的81.4%下降至2020年的51.5%,处于较低水平㊂㊃13㊃第2期 盛丹阳等:1990年以来我国县域人口的变动趋势与发展挑战①魏后凯,2022.县域经济有四大新增长点|专家解读2022中央一号文件.南方农村报,2月24日㊂㊃23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表1 1990 2020我国县域常住人口规模㊁城乡分布与个数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人口规模(亿人)9.449.168.327.25占全国人口比重(%)81.470.762.451.5县域数量(个)2127208919461817其中,人口规模在:<20万人人口总规模(万人)5718540150805734个数(个)50651148153020万人~50万人(不含)人口总规模(万人)30796298662806326632个数(个)90988283479350万人~100万人(不含)人口总规模(万人)38726374953609328527个数(个)555541516401≥100万人人口总规模(万人)19337188641399111650个数(个)157******** 注:根据1990年㊁2000年㊁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整理计算得到㊂下文若未特殊说明,所用数据均来源于此㊂ 1990年以来,我国县域小型化趋势不断增强,人口规模20万人及以上的县域数量持续减少,不足20万人的小型县域数量波动提高㊂1990 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规模为50万人~100万人(不含)和100万人及以上的县域分别减少了154个和64个,这些县域中由于撤县设区或撤并退出县域名单的占绝大多数(128个),也有90个县域是由于人口规模缩减到50万人以下;50万人及以上的县域数量也持续减少, 1990 2010年其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撤县设区和人口增长,但2010 2020年这类县域的减少则主要是由于人口缩减导致的人口规模级别下调;我国常住人口不足20万人的县域数量波动增加,1990 2010年这类县域减少主要由于区划合并和人口增长,而2010 2020年这类县域区划变动非常有限,主要受人口规模为20万人~50万人(不含)的县域人口缩减影响,在其他各类县域数量都减少时,实现了逆转增加㊂总体来看,人口规模为20万人及以上但不到100万人的县域仍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但我国人口规模为50万人及以上和50万人以下县域的数量占比㊁人口占比都发生了逆转,人口整体缩减成为县域小型化的主要因素㊂(二)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非农就业比例快速上升199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县域城镇人口规模㊁比例和非农就业比例都有较快提升(见表2)㊂从规模上看,县域城镇人口总量由1990年的1.10亿人迅猛增至2020年的3.49亿人,平均每年增加796.67万人,30年间,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3.84%,略低于我国平均水平(5.62%)㊂以历次人口普查为节点,19902000年㊁2000 2010年㊁2010 2020年我国县域城镇常住人口规模年均增长850万人㊁946万人和596万人,城镇人口增量与县域人口总量同步缩减㊂表2 1990 2020我国县域人口城镇化状况和变动人口城镇化指标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县域城镇常住人口规模(亿人)1.101.952.893.49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1.721.234.748.2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6.436.250.063.9县域户籍人口城镇化率(%)11.314.216.1县域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分布(%) 第一产业88.976.462.231.3 第二产业4.49.317.626.9 第三产业6.714.220.241.8 注:由于我国已经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2020年不再公布分县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人口数㊂ 我国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已由城镇化初级阶段进入城镇化加速增长的中级阶段,整体仍略低于同期全国城镇化水平㊂1990 2020年,我国县域城镇化率增长了36.5个百分点,年均递增约1.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增幅和增速与全国水平基本一致㊂但我国县域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始终低于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且两者之间的差距从1990年的0.4个百分点不断扩大到2010年的18.6个百分点,农业转移人口在县域城镇落户的比例有限是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㊂尽管相关部门2020年未提供有关数据,但短期内这一差距很难完全消弭㊂在保留农业转移人口原来农村户籍财产权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其真正落户城市的意愿,可能仍是未来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㊂在县域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县域非农就业比例迅速提高㊂1990 2020年,县域人口在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从88.9%持续下降至31.3%,下降了57.6个百分点,首次低于第二㊁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㊂但即便是在2020年,县域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占比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6%),第三产业占比也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8.2%)㊂从行业内部构成上来看,县域人口更多聚集于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等服务类产业,其次是制造业㊁运输业㊁建筑业以及电热燃水生产供应等能源产业,职业地位整体偏低,就业结构仍待改善㊂(三)县域人口净流出规模迅速增加,八成以上县域呈现人口净流出在全国人口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跨县域流动人口不断增加㊂其特征是,跨县流入人口稳步增长,流出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县域人口净流出规模不断提高(见图1)㊂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农业制度改革全面推行㊁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县域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稳步提升㊂2000年,㊃33㊃第2期 盛丹阳等:1990年以来我国县域人口的变动趋势与发展挑战我国县域流入人口为1805万人,流出人口为5414万人,县域人口净流出约为3609万人,69%的县域出现人口净流出㊂21世纪以来,东部沿海等地区经济迅速发展㊁就业机会增加,县域人口跨县㊁跨区域转移更加活跃㊂2010年,我国县域流入人口规模提高到8239万人,流出人口规模急剧增长到1.76亿人,人口净流出规模达到9361万人,81%的县域呈现人口净流出状态㊂2000 2010年间,县域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5.1%和11.8%㊂图1 1990 2020我国县域人口流入㊁流出和净流动规模 注:①根据1990年㊁2000年㊁2010年㊁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和2015全国1%抽样调查数据整理计算得到㊂②此处县域流入人口是指 现常住在本县㊁市半年以上,户口在外”及 人住在本县㊁市不满半年,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㊂县域流出人口是指 常住户口在县㊁市,普查时跨县外出”的人口㊂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县域流动人口相关口径为一年,与其他年份略有区别㊂2010 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增速进入调整期,县域流入人口规模出现回落,年均增速降至1.8%,县域净流出人口继续增加,总量超过1亿人㊂2020年,县域人口流入规模继续回落,县域人口流出的活跃性仍在增强,净流出人口总规模已经超过1.5亿人,超过县域人口总量的减少规模㊂我国跨县流出人口以跨省流动㊁乡 城流动为主,县域之间人口流动十分有限㊂由此可见,人口外流对县域人口缩减的影响不可忽视㊂(四)县域劳动年龄人口不断缩减,老龄化程度持续提升在人口自然转变和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县域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㊂1990年以来,我国县域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缩减,相应的占比在2010年后止升趋降(见表3)㊂以15~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的国际通用口径计算,我国县域劳动年龄人口从1990年的6.21亿人持续下降至2020年的4.72亿人,减少了1.49亿人㊂县域劳动㊃43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年龄人口规模缩减速度不断加快㊂1990 2000年县域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13%,2000 2010年降至-0.21%,2010 2020年更进一步降低到-2.40%㊂由于全国人口增速减缓和人口结构惯性的作用,我国县域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滞后于人口规模的负增长㊂县域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在1990 2010年持续增长,并于2010年达到72.1%的峰值,随后下降至2020年的65.1%㊂表3 1990 2020年县域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0~14岁2.722.341.561.45人口规模(亿人)15~64岁6.216.136.004.7265岁及以上0.530.700.771.080~14岁28.825.518.720.0人口占比(%)15~64岁65.666.972.165.165岁及以上5.67.69.314.9少儿抚养比(%)43.938.125.930.7老年抚养比(%)8.511.412.922.9人口总抚养比(%)52.449.538.853.6 在生育转变和县域劳动力人口缩减的共同影响下,我国县域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㊂1990年我国县域老年人口规模仅有0.53亿;2020年县域老人口已经达到1.08亿,增长了103.7%㊂老年人口占县域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5.6%持续提升至2020年的14.9%,提升了9.3个百分点,其比重和比重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㊂在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下,县域老年人口抚养比从1990年的8.5%持续上升到2020年的22.9%,对县域人口总抚养比提升的贡献度迅速提高㊂(五)县域人力资源禀赋迅速提高,受教育结构仍待优化尽管劳动年龄人口不断缩减,但县域人口教育普及状况不断改善,高等教育人才规模比重明显提高㊂如表4所示,6岁及以上的县域人口中未上过学的人口规模㊁比重明显下降㊂1990年,我国县域未上过学的人口多达2.12亿人,占县域总人口的22.5%;2020年,我国县域未上过学的人口规模已快速降低到0.28亿人,所占比例降至5.0%㊂与1990年相比,未上过学的人口减少了86.8%,所占比重降低了17.5%,扫盲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㊂此外,我国县域高等教育人口规模占比明显提高㊂2020年县域拥有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人口规模达6001万人,占比为8.9%㊂与1990年相比,受过高等教育的县域人口规模扩大了近10倍,占比提升了8.3个百分点,为县域发展提供了更多高质量人才㊂然而,教育程度为小学和初中的人口仍是县域人口的主体,县域整体受教育结构㊃53㊃第2期 盛丹阳等:1990年以来我国县域人口的变动趋势与发展挑战仍有待优化㊂即便在2020年,县域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仍仅有22.4%,远低于初中占比(40.4%),也低于小学占比(32.2%)㊂此外,县域人口受教育年限仍低于全国平均(9.5年),且与全国之间的差距由1990的0.4波动扩大到2020的0.9㊂这些现象意味着教育资源不足和县域人才外流等问题依然存在㊂表4 我国6周岁及以上县域人口受教育程度及平均受教育年限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受教育程度(%) 未上过学22.59.67.15.0 小学44.845.333.932.2 初中25.235.542.840.4 高中7.08.111.513.5 大专及以上0.61.64.88.9平均受教育年限(年)5.97.18.08.6 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6.37.48.79.3(六)县域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快,近七成仍居于县域农村地区县域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地㊂如表5所示,20世纪末,我国近八成少数民族人口都居住在县域㊂1990 2000年,县域少数民族人口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在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的占比一度达到79.5%;但2000年后,县域少数民族人口的规模㊁比重持续下降,截至2020年,我国县域少数民族人口规模降至7909万人,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仅为63.0%㊂表5 我国县域少数民族人口规模㊁比重与城镇化率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规模(万人)比重(%)规模(万人)比重(%)规模(万人)比重(%)规模(万人)比重(%)全国少数民族人口9120100.010523100.011197100.012547100.0县域少数民族人口713578.2836479.5832374.3790963.0非县域少数民族人口198521.8215920.5287425.7463837.0县域少数民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0.112.223.535.5 注:根据1990年㊁2000年㊁2010年㊁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和微观数据资料整理计算得到㊂ 结合上文对县域人口的分析可知,我国县域少数民族人口规模波动增长,在县域总人口中的占比持续提高㊂1990 2000年,县域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迅速,人口规模由7135万人增长到8364万人,年均人口增长率达到1.58%,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43%)㊂县域少数民族人口在全部少数民族人口中的占比也由78.2%提升至㊃63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79.5%㊂2000 2010年,县域少数民族人口出现小幅下降,人口规模减少了41万人,但在县域总人口中的占比仍提高了2.2个百分点㊂2010 2020年,县域总人口继续下降,县域少数民族人口规模的降幅也进一步加大,从8323万人下降到7909万人,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0.5%,低于我国县域平均水平,占县域总人口的比重反而增加了约0.9个百分点㊂总的来看,县域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的主体地位有一定削弱,但少数民族人口在县域人口中的地位仍有提高㊂县域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㊂1990 2000年我国县域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水平年均递增仅0.2个百分点,2000 2010年年均递增1.1个百分点,2010 2020年年均递增0.7个百分点㊂1990 2020年,县域少数民族城镇人口年均增加83.5万人,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4.1%,已超过县域城镇人口增长的平均水平(4.9%)㊂然而,县域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㊂截至2020年,县域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率仅有35.5%,约2808万少数民族人口仍生活在县域农村地区㊂三㊁县域人口发展趋势的区域差异我国城镇化的跨越式发展和各种资源向大中城市集中,造成了我国各个区域发展的巨大差距㊂要想全面把握县域人口发展的地区差异,必须对不同区域县域人口的发展情况有更具体的了解㊂为了使结果更清晰和直观,本文主要根据国家统计局提出的东㊁中㊁西和东北四大经济区域,对各区域县域人口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刻画①㊂(一)四大区域县域数量普遍减少,各区域县域平均人口规模差异大1990年以来,我国四大区域县域数量㊁人口规模普遍下降(见表6)㊂我国东部县域人口规模最大,1990 2020年其人口规模从3.12亿人持续下降至2.41亿人,在全国县域人口中的占比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且有小幅提升㊂东部县域总人口负增长主要受撤县设区的影响,30年间东部县域数量共减少了129个,其中50%以上为超过100万人的县域,一半左右的东部县域仍保持人口低速增长㊂中部地区县域人口规模㊁占比仅次于东部,1990 2020年其人口规模由2.83亿人持续降至2.31亿人,占全国县域人口比重提升了约2个百分点,县域数量减少了68个,同时80%以上的现存县域已出现人口负增长㊂西部县域人口规模下降幅度略大于中部地区,从1990年的2.85亿人逐步下降到2020年的2.09亿人,占全国县域人口比重下降了约㊃73㊃第2期 盛丹阳等:1990年以来我国县域人口的变动趋势与发展挑战①具体划分方法:东部县域包括北京㊁天津㊁河北㊁上海㊁江苏㊁浙江㊁福建㊁山东㊁广东和海南的所有县域;中部县域包括山西㊁安徽㊁江西㊁河南㊁湖北和湖南的所有县域;西部县域包括四川㊁重庆㊁贵州㊁云南㊁西藏㊁陕西㊁甘肃㊁青海㊁宁夏㊁新疆㊁广西和内蒙古的所有县域;东北县域包括辽宁㊁吉林和黑龙江的所有县域㊂㊃83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1.3个百分点,也有大量现存县域出现人口负增长㊂东北地区县域情况相对特殊,人口规模以2000年为节点先增后降,在2000 2010年和2010 2020年分别减少了0.05亿人和0.16亿人,在全国县域人口占比也从2010年的7.3%下降到了2020年的6.2%㊂表6 我国各地区县域人口规模及其在全国县域人口中的占比人口规模(亿人)占比(%)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东部地区3.123.032.762.4133.033.033.333.2中部地区2.832.702.562.3129.929.430.731.9西部地区2.852.782.392.0930.130.328.728.8东北地区0.640.660.610.456.87.27.36.2合计9.449.168.327.25100.0100.0100.0100.0 如表7所示,四大区域县域人口级别存在较大差距㊂2020年数据显示,相比其他区域,东部地区县域人口规模更大,常住人口规模100万人及以上的县域明显多于其他三个区域,不足20万人的县域则比中部和西部少,县域平均人口规模可达到57.7万人;中部地区常住人口100万人及以上的县域数量仅次于东部,人口不足20万人的小县域较少,县域平均人口规模达48.8万人;西部地区县域总个数最多,但80%以上都是人口不足50万人的县域,人口50万人及以上的县域较少,县域平均人口规模仅为26.8万人;东北县域中,人口不足50万人的县域约占86.9%,50万人及以上的县域数量仅有19个,县域平均人口规模为31.0万人㊂表7 2020年我国四大区域不同人口等级县域数量单位:个县域人口规模等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20万人48703704220万人~50万人(不含)1742203158450万人~100万人(不含)1451588418≥100万人5125121合计418473781145 注:根据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汇总数据整理计算得到㊂ (二)各区域人口城镇化水平趋同,东北㊁西部非农就业比例偏低由于各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不同,我国各区域县域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东部和东北高㊁中部次之㊁西部偏低的特征,但2000年以来地区间县域城镇化水平差距逐渐消弭(见表8)㊂1990年以来,东部地区城市得到优先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城镇常住人口增长了1.17亿人,城镇化率由11.7%提高到了54.4%,增长了42.7个百分点,远远超过其他地区㊂东北县域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也曾领跑全国,但21世纪以来,随着东北社会经济发展衰落,大量县域人口外迁,城镇化水平发展速度趋缓,逐渐。

适应城镇化未来发展需要的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适应城镇化未来发展需要的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区域经济评论2021.02REGIONAL ECONOMIC REVIEW 【城市经济研究】适应城镇化未来发展需要的行政区划调整研究*李晓琳摘要:行政区划调整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的“县改市”热潮,还是近年来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的特大镇改市,其实质都是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背景下,对资源配置格局再调整的需求体现。

长期来看,行政区划调整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形成高效率的组织体系。

但也要看到,中国所特有的行政区经济模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一定时期内行政等级仍将是不同行政单元间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短期内,要抓紧解决一批矛盾集中的行政区划调整问题,解决当前行政区划与承载人口不匹配的突出矛盾。

关键词:城镇化;行政区划调整;因地制宜中图分类号:F0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766(2021)02-0116-09收稿日期:2020-12-21*基金项目:2020年国家高端智库选题“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A2020051010)。

作者简介:李晓琳,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38)。

行政区划包括建制类型、建制层级和区划范围。

在中国,行政区划设置代表了中央政府对于不同行政区划主体的确权和赋能,直接影响了不同行政单元的资源获取能力和发展话语权。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中国行政区经济模式与人口流动、要素流动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经凸显。

通过优化行政区划调整,构建与城镇化未来发展需要相匹配的城镇体系,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命题。

一、城镇化未来发展对行政区划设置的新要求行政区划作为地方行政体制的基础,必然会受到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同时,科学合理的行政区划设置也是城镇化战略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

从现阶段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将依然处于快速推进阶段,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入深度市民化阶段,区域协调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一系列新变化都对中国行政区划设置提出了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西部经济快速增长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水平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呈现出较大差异。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保持东部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发展速度,逐渐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随着“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的相继实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重庆、四川、内蒙古等西部省市经济快速增长,而北京、广东、浙江、上海等东部省市经济增长趋于平稳。

2011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GDP增速的前10位,西部地区占据7席,东部地区仅占1席,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已逐步由“东快西稳”向“西快东稳”转换。

这种发展趋势是短期现象,还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本文将就此问题,利用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得出合理结论。

一、区域经济增长实现“东快西稳”向“西快东稳”的转换改革开放之初,东部地区[1]与西部地区不仅在人均收入、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上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对于市场经济门槛的跨越能力差异较大。

本文着重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选取了地区生产总值(GDP)、人均GDP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具有持续效果的指标进行研究。

(一)东西部经济总量相对差距呈缩小态势2011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92万亿元,是1978年的177.8倍;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为9.96万亿元,是1978年的137.2倍,东部地区生产总值是西部的2.70倍。

从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七五”时期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1994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作为“先富起来”的地区,大量生产要素涌入东部地区,东西部经济总量相对差距呈快速扩大趋势,2000年东部地区经济总量是西部地区的3.05倍;虽然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但在“十五”期间由于投资和政策的滞后效应,东西部经济总量的比值仍呈现持续扩大趋势,在2005年达到峰值3.24倍。

地级行政区划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广西梧州和贺州为例

地级行政区划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广西梧州和贺州为例

地级行政区划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广西梧州和贺州为例苏城艺摘㊀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行政区域调整非常频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打破行政区经济现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㊂本文以广西梧州和贺州为例行政区划调整为例,采用合成控制法,以反事实分析的方式探究行政区划调整所带来经济增长效应㊂研究发现表明:梧州和贺州的行政区划调整反而抑制地区经济发展,因而,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地而异㊂关键词:调整;经济增长;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F127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19)84-0032-02一㊁引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转型,地方官员的考核也发生了变化,从政治表现为主转向经济绩效为主㊂同时在财税体制改革和行政分权下,地方政府有了更大的财权和事权,从而出现了 行政区经济现象,虽然该现象不是我国所特有,但是在经济转型期下我国这样表现尤为突出㊂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是破解 行政区经济 现象的一个重要手段㊂行政区划调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省级层面行政区划调整,1988年海南从广东分出来,增设海南省㊂1997年重庆从四川分出来,升格为直辖市㊂第二类是地级层面行政区划调整,主要以 地市合并 和 县(市)升格 模式, 地市合并 是指把原来的地区行署和县级市合并到一起,组建新的地级市㊂ 县(市)升格 是指把原来的县级市直接升级为地级市,全县地域范围是改市后的城市地域范围㊂以1990 2017年的数据,我国新成立的地级市采用 地市合并 模式的共有99个,占新设地级市的89.18%;采用 县(市)升格模式的有12个,占新设地级市的10.82%㊂第三类县(市)级层面行政区划调整,主要以撤县(市)设区的模式,是指县(县级市)调整为地级市的市辖区,扩大城市发展空间㊂以2013 2017年的数据,撤县(市)设区的数量就多达71个㊂1997年,梧州地区的贺县㊁钟山县㊁昭平县和富川瑶族自治县从梧州地区分出,设立贺州地区,地区行署为贺州市;梧州地区剩下的岑溪市㊁藤县㊁蒙山县和苍梧县和梧州市合并,形成行政面积更大的新梧州市,行政中心设在梧州市㊂在行政区调整之前,梧州地区在人口规模㊁行政面积和经济总量都是梧州市的三倍以上,梧州市作为地级的行政区来说,其城市规模相对较小,需要融合更多区域来促进自身发展㊂二㊁文献综述关于行政区划调整对于经济影响的问题研究,国外的相关文献研究,Feiock和Carr(1997)通过对佛罗里达州的Jack⁃sonville和Duval的行政区的合并研究发现该合并政策对经济发展没有显著的影响㊂ReddingandSturm(2008)把东西的分裂和合并作为准实验,阐述了市场可得范围与经济增长关系的㊂国内学者研究行政区划调整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㊂第一,通过案例研究行政区划调整前后对地区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速的影响效果㊂张尔升(2012)通过对海南从广东分出建省的案例研究,采用纵向和横向比较方法,结果表明行政区划调整对广东的影响不大,对海南的经济发展有正负作用,但整体是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㊂其次是地级的行政区划调整,陈钊(2006)对四川省地级行政区划调整为例,通过对比相关地区在拆分前后占全省GDP比重发现,自区域拆分后,新设地区和保留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均高于周边同类地区,并且新设地区的中心城市发展更加快速㊂李郇和徐现祥(2015)实证分析了中国1990 2007年撤县(市)设区的样本,发现撤县(市)设区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短期正向作用㊂第二,以相关地区为例研究行政区划调整与经济某方面的影响(城镇化,产业结构等),朱建华等(2017)选取江苏省作为研究案例地,探究行政区划调整对城镇化进程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行政区划调整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㊂陈忠祥和李莉(2005)以宁夏中北部城市群为例,探究了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㊂上述文献对于深入探究行政区划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更多研究在23区域经济Һ㊀于省级层面或县(市)级层面的行政区划调整,对于地级的行政区划调整研究比较少㊂本文以广西梧州和贺州行政区划调整为例,采用合成控制法,以反事实分析的方式探究行政区划调整所带来经济增长效应㊂本文其他部分组织如下,第三节是研究方法的介绍,第四节是主要实证结果和稳健性检验,第五节是对主要结果的理论分析,最后是结论性评述㊂三㊁估计方法㊁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一)估计方法本文采用政策评估方法,把行政区划调整看作成是政府实施的政策实验㊂寻找合理的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比较来确定政策影响效果,我们使用合成控制法来评估行政区划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㊂合成控制法是由AbadieandGradeazaval(2003)首次提出的,他们通过利用西班牙其他地区作为对照组,模拟出没有受到恐怖袭击的巴斯克地区的潜在经济增长与事实存在恐怖袭击的巴斯克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比较,两者结果的差异程度被认为是恐怖活动对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区经济影响的效果㊂(二)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被解释变量,选用实际人均GDP表示经济增长水平,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总人口之比表示,考虑数据可得性,我们以1990年为基期省级的CPI进行折算㊂在预测变量选取上,本文选择以下的预测变量:(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3)人口密度,为地方每平方公里人口数;(4)实际人均产出增长率㊂我们使用1990 2009年的地区平衡面板数据,来分析广西地级行政区划调整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考虑到广西周边省市具体情况,选取的对照组样本:广西的百色,河池,北海;广东的韶关,清远,湛江,茂名,阳江,河源,梅州,汕尾;湖南的湘潭,常德,岳阳,株洲,邵阳,衡阳;贵州的六盘水;四川的德阳,绵阳,自贡,攀枝花;江西的鹰潭,新余,九江,萍乡,一共26个对照组㊂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㊁地方统计年鉴㊁中国经济数据库,通过手工整理㊂四㊁实证的主要结果1997年,梧州市和梧州地区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形成了现行的梧州市和贺州市㊂首先,我们先把梧州市和贺州市看成一个整体(简称大梧州),图1给出大梧州和合成大梧州的实际人均GDP增长路径,在行政区划调整之前,两者的路径几乎是没有差异,在行政区划调整之后,其中1998年间两者重合度依旧很高,在1998年开始之后,两者差距才慢慢显示出来,随时间推移进一步扩大㊂到2009年,合成大梧州实际人均GDP比大梧州高出3718元左右,约为71%㊂如表1所示,在构造合成大梧州的时候所选择的城市和权重都是相对分散的,构造合成大梧州是相对合理的,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对大梧州的经济反而起到抑制作用的㊂其次,同样深入探究行政区划调整对大梧州的作用效果,这次调整导致大梧州在1997年之后变成两个地区新梧州和贺州㊂对于新设的梧州来说,这调整的类型属于 地市合并 模式,行政等级是没有变化的,行政区范围扩大,区域市场的规模变大㊂对于贺州来说,该调整的类型属于 县(市)升格 模式,行政等级上了一个台阶㊂第一,我们把新设的梧州作为研究对象,图1给出了梧州和合成梧州的实际人均GDP的增长路径,在政策实施之前,两者的重合度相对较高的,在政策实施之后,两者的差距从1998年之后才开始拉大,这与大梧州的情况类似㊂到2009年,合成梧州实际人均GDP比梧州高出3895元左右,约为68%㊂该政策对于新设梧州来说依旧起到抑制作用㊂第二,我们把新设的贺州作为研究对象,图1展示了在政策实施之前合成贺州和贺州的实际人均GDP演变路径是几乎一致的,在政策实施之后,在1998 2002年之间两者的重合度仍然较高,到2002年之后,差距开始逐步扩大,到2009年,合成贺州实际人均GDP比贺州高出5642元左右,约为127%㊂这可得该政策对于新设贺州来说一样起到抑制作用,作用效果比大梧州和梧州还要大㊂第三,表1给出合成梧州和合成贺州控制组的情况,其两者在权重和城市选择上和合成大梧州差别不是很大㊂最后,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对大梧州的经济反而起到抑制作用的,该作用同时表现在梧州和贺州,对贺州的抑制作用比梧州更大㊂㊀㊀㊀(下转第54页)33的融资工具资金流向的监管,特别应当关注同业投资㊁同业理财㊁委托贷款㊁通道类信托贷款等加杠杆的金融业务的层层嵌套㊁风险隐蔽的金融产品㊂减少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的资金空转,是防范金融风险,较少资金 虚化 的重要内容㊂此外,在我国金融体系越发向混业经营发展的背景下,应当加强证监会㊁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完善监管标准㊁提升监管质量㊁减少监管真空,规范商业银行资金运用㊂要增强金融体系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特别是加强对中小银行的金融风险防范㊂中小银行往往是城市商业银行或村镇银行,其在推动地方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中小银行规模较小,在日常经营业务及风险控制中与大型银行相比不具备优势,驱使中小商业银行从事风险更高的信贷行为,更易面临流动性风险和内控风险㊂因此,应当加强对中小银行的风险防范,建立适合中小银行特点的风险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拓宽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㊂(四)寻找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动能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较少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的空转,除了规范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以外,更应该寻找可实现金融机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增强金融机构收益的新动能㊂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向融资缺口较大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监管部门可采用定向降准㊁再贷款㊁再贴现等措施降低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经营成本,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积极性㊂此外,商业银行应主动挖掘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在识别和把握新兴产业风险的基础上,适度调节资金支持,提升资金在实体经济中优势产业的利用效率㊂参考文献:[1]白钦先,谭庆华.论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J].金融研究,2006(7):41-52.[2]巴曙松,沈长征.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J].财经界,2013(9):22-24.作者简介:蒙飘飘,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与区域经济㊂(上接第33页)图1㊀大梧州㊁梧州和贺州行政区划调整的经济增长效应表1㊀合成的大梧州㊁梧州和贺州的控制组权重合成大梧州合成梧州合成贺州城市名称权重城市名称权重城市名称权重衡阳0.082河池0.204衡阳0.075六盘水0.308衡阳0.301六盘水0.521韶关0.102六盘水0123新余0.399新余0.24新余0.371株洲0.005株洲0.269五㊁结论上述实证研究发现广西梧州和贺州的行政区划调整反而抑制地区经济发展,因而,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总是正面的,因地而异㊂可能由于行政区划调整既有收益也有成本㊂其收益是行政区划调整后中心城市发挥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成本可能来源于行政区划调整打破原有均衡之后,需要重新整合当地各方资源,协调各方经济利益㊂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本身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较弱,行政区划调整所带来的收益微乎其微㊂行政区划调整不是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灵丹妙药,落后地区对此当有正确的认识㊂参考文献:[1]陈忠祥,李莉.行政区划变动与城市群结构变化研究 以宁夏中北部城市群为例[J].人文地理,2005(5):57-61.[2]李郇,徐现祥.中国撤县(市)设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地理学报,2015,70(8):1202-1214.[3]刘君德.中国转型期 行政区经济 现象透视-兼论中国特色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发展[J].经济地理,2006,6(26):897-901.[4]魏衡,魏清泉,曹天艳,赵静.城市化进程中行政区划调整的类型㊁问题与发展[J].人文地理,2009(6):55-58.[5]朱建华,陈曦,戚伟,陈田.行政区划调整的城镇化效应 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7,37(4):76-83.作者简介:苏城艺,男,广东湛江人,广西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财政理论㊂45。

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

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

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近年来,中国行政区划调整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因为这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行政区划调整是政府对行政边界进行重新划分的过程,其目的是优化区域布局、提高行政效能和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探讨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首先,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当一个地区经济实力较强时,行政区划调整可以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例如,将一个具有特色产业集群的地区划为一个新的行政单位,可以提高该地区的行政效能和吸引力,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此外,行政区划调整还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整合行政区域,可以达到更好的资源配置效果,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然而,行政区划调整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当原有的行政区划边界改变时,可能会导致政府投资的不稳定性。

之前政府投资的项目和计划可能需要重新制定,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

此外,行政区划调整还可能带来行政体制和政策的不连续性。

原有的政策和制度需要重新调整和适应,这可能导致行政管理的混乱和决策的滞后。

行政区划调整也会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在行政区划调整后,原有的社会关系可能发生变化,这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例如,原有社会团体的组织形式和关系需要重新调整,可能会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性的增加。

此外,行政区划调整还可能导致一些群体的权益受损。

一些边缘地区可能会因为行政区划调整而失去一些政府资源和关注,这可能会引发社会不满和不平等的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行政区划调整的积极影响,政府应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在行政区划调整中注重民众的参与和民意的征集,避免一刀切的做法。

这样可以增加政策的可行性和社会的认可度。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调整后地区的扶持力度,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例如,可以通过财政扶持、产业政策等方式加大对调整后地区的支持。

此外,政府还应注重行政体制和政策的连续性,在行政区划调整后及时调整政策和管理措施,避免造成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

1990-2008各城镇化率

1990-2008各城镇化率

1990-2022各城镇化率1990-2022各城镇化率引言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城市化程度则是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

1990年至2022年这段时期是中国城镇化迅速发展的阶段,本文将探讨1990-2022年各城市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通过对每年的年鉴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了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

城镇化率的计算方法城镇化率可以通过计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进行估算。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城镇化率 = (城市人口 / 总人口) 100%其中,城市人口是指在城市中注册的常住人口,总人口是指包括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总数。

1990-2022各城镇化率变化图表下表显示了1990-2022年各城市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单位为%。

- 年份 - 城市A - 城市B - 城市C - - 城市N --- 1990 - 30 - 25 - 12 - - 50 -- 1991 - 32 - 30 - 15 - - 52 -- 1992 - 35 - 32 - 18 - - 55 -- - - - - - -- 2022 - 60 - 55 - 45 - - 70 -- 2022 - 62 - 58 - 50 - - 72 -分析与讨论通过观察上述表格,我们可以看出1990-2022年间各城市的城镇化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从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A的城镇化率在1990年到2022年间从30%增长到62%,城市B从25%增长到58%,城市C从12%增长到50%。

这反映了中国在这段时期的城市化进程相对较快。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例如通过实施土地制度改革,放宽落户制度等政策,鼓励人们向城市迁移。

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此外,城市提供的更好的教育、就业和医疗等服务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口流入城市。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行政区划调整 调研报告

行政区划调整 调研报告

行政区划调整调研报告一、引言行政区划调整是指根据国家或地方政府的需要,对现有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和改革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对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行政区划调整的背景、目的、影响和挑战,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背景行政区划调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原有的行政区划可能无法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因此,需要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行政区划调整通常是由政府主导的,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来实施。

三、目的行政区划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优化行政管理和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通过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可以更好地实施政策和规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此外,行政区划调整还可以减轻行政负担,提高公共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性。

四、影响行政区划调整对于国家和地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行政区划调整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通过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其次,行政区划调整可以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通过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可以实现政府职能的优化和提升,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行政区划调整还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

通过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可以减少行政冲突和矛盾,提高社会管理和治理水平。

五、挑战行政区划调整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行政区划调整需要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

由于行政区划调整涉及到资源的重新分配,可能会引发一些利益冲突和争议,需要政府及时处理和解决。

其次,行政区划调整需要考虑历史和文化因素。

行政区划的调整应该尊重历史和文化传统,避免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最后,行政区划调整需要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行政区划的调整应该符合实际情况,避免浪费资源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六、结论行政区划调整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可以优化政府管理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不完全的再领域化与大都市区行政区划重组_以南京市江宁撤县设区为例_罗小龙

不完全的再领域化与大都市区行政区划重组_以南京市江宁撤县设区为例_罗小龙

第29卷 第10期2010年10月地 理 研 究GEOG RAPHICAL RESEA RC H V ol .29,N o .10Oc t .,2010 收稿日期:2010-01-20;修订日期:2010-04-12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CXNIGLAS2008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01031) 作者简介:罗小龙(1977-),男,陕西西安人,博士,副教授。

主要从事城市/区域管治、规划和发展政策研究。

E -mail :xluo @niglas .ac .cn 不完全的再领域化与大都市区行政区划重组———以南京市江宁撤县设区为例罗小龙1,殷 洁2,田 冬3(1.南京大学城市规划系,南京210093;2.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系,南京210037;3.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芜湖241003)摘要:从再领域化的理论视角对南京市江宁撤县设区的大都市区行政区划调整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重点关注城市和政府两类领域机构,从行政区划调整过程、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行政区划调整中的权力斗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城市空间重组是一个渐进过程,江宁通过撤县设区和撤乡镇设街道两种方式,正在逐步从县域经济向城区经济转型。

撤县设区后,江宁城市和经济快速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再领域化后江宁相对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但是,在江宁的再领域化中,政府领域重构并未伴随着城市空间的产生而出现,原县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得以保留。

在新的城市空间中出现了新市—区两级政府管理与原市—县—镇三级政府管理并行的体制。

因此,江宁的再领域化是一种不完全的再领域化过程。

这也是造成市—区两级政府权利冲突的制度根源。

关键词:再领域化;行政区划调整;撤县设区;南京文章编号:1000-0585(2010)10-1746-111 引言 19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分权化、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城市也出现了类似于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重构[1],去领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 )和再领域化(reter rito rialization )也开始在区域和城市中出现。

中国城镇化历史变迁

中国城镇化历史变迁

中国城镇化历史变迁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是城市化后发的国家,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行政区的建制制度(即行政区划制度)的产生,仅有80余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城镇化进程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进程。

如何划分和确定中国50年来城镇化历程,既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就目前的论著看,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两分法。

该观点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界线,将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为城市化的停滞和低速增长阶段,进一步又可细分为1950-1957年的短暂健康发展时期、1958-1960年的过度城市化时期与1961-1978年的城市化停滞时期。

第二阶段(1978-2000年)为城市化的迅速推进阶段。

[1](2)三分法。

一种观点认为新中国城市化发展50年,大体经历了三个各有特色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57年,为城市经济恢复和顺利发展时期,也是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时期;1958年至1977年是解放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1978年至2000年为第三阶段,中国城市化开始进人崭新的发展阶段。

[2]另一种观点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一阶段(1949-1957年)为城市拉动型的城市化发展时期;第二阶段(1958-1978年)为城市化倒退、停滞时期;第三阶段(1979-1 998年)为城市化较快发展时期。

[3]第三种观点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49-1956年)为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第二时期(1957-1978年)为调整和曲折发展时期;第三个时期(1978-2000年)为改革和加速发展时期。

[4](3)四分法。

一种观点认为,根据不同的政治经济特点,中国城市化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为起步阶段;第二阶段(1958-1965年)为动荡阶段;第三阶段(1966-1976年)为萧条阶段;第四阶段(1977-1996年)为发展阶段。

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调整问题研究

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调整问题研究

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调整问题研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时间里,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划发生了多次调整。

这些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国家的发展需要和地区经济、社会、人口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本文将就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调整问题进行研究。

一、地方行政区划调整的背景1. 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进入到全面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阶段,需要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以便更有效率地推进建设。

2. 1949年后,我国人口在增长,城市化进程在加速,需要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以实现更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3. 1997年我国成功收回香港后,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升,需要更符合国家实力的地方行政区划。

4.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加快推进地方行政区划调整,可以加快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划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可以加强地方政府的职能和服务能力。

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可以更加清晰的划分各个区域的职责,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2. 可以优化政府服务,提高民生福祉。

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可以更加贴合各个区域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从而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3. 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加快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可以更加精细地分配资源,实现区域间、城乡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乡村振兴,加速全国现代化进程。

4. 可以更加适应我国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可以更加实现新时代政府工作要求,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1. 北京市的调整2015年,国务院决定将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北戴河区、抚宁区划归到北京市,成立了北京市雄安新区。

这一调整的背景在于,北京市人口繁多,经济发展趋缓,城市压力日益增加,需要将部分非首都功能转移出去,以加强首都城市功能。

此次方案的实施,旨在推进首都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

同时,此次调整还有着振兴雄安地区,建设国家新区的意义。

我国行政区划的沿革及其和经济区划的关系(精)

我国行政区划的沿革及其和经济区划的关系(精)

我国行政区划的沿革及其和经济区划的关系一、行政区和经济区的差别与相关行政区和经济区的任务、性质以及形成过程等方面都有所差别:其一,行政区是地方政权存在的地域,由政权机关用行政命令和行政办法制定的行政管理区;由行政部门通过行政手段来管理。

经济区是经济实体,反映客观存在的地域生产综合体,以较大城市为中心,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中心城市和周围地区逐步形成经济网络极为密切的地区;依照经济法现和经济手段来管理。

其二,行政区的划分表示行政系统各级权力的范围,其大小及层次多少决定于行使职权的需要。

经济区划的主要任务是使国民经济在全国各地区因地制宜地合理发展,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其三,行政区的划分着眼政治为主,综合考虑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经济和自然地理等情况,为便于处理行政事务,强调纵向联系,不同层次的行政区是上下领导关系,各行政区之间界限分明。

经济区的划分着眼于经济为主,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组织生产和流通,发展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以及适应开放性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较广大的横向联系。

其四,行政区必须有明确的管理范围,而且相对稳定。

经济区的界限随着中心城市经济力量的消长,交通条件的变化,其范围亦可能变化,而且各经济区之间可以互相交织或部分重叠复合。

行政区和经济区虽存在着上述多方面的差别,但经济区为便于管理经济活动,在划分时需要考虑保持一定层次行政区的完整。

例如苏联1922年制定的《俄罗斯区划提纲》,指出经济原则是区划的基础,而在实施过程中又突出强凋了经济区划要保持一定层次行政区的完整性,力求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相一致。

目前苏联的综合经济区在上层有19个基本经济区(其中14个和各加盟共和国相一致,5个由俄罗斯加盟共和国分成),由它们组合成7个大经济区(相当于我国若干省区的组合)。

在中层有47个中层经济区,和行政上的州、边区和自治共和国相一致(相当于我国的地区或自治州)。

在下层有为数众多的基层经济区,由州、边区或自治共和国下的小区组成(相当于我国的县或若干县的组合)。

行政区划调整与大都市区发展_以广州市为例

行政区划调整与大都市区发展_以广州市为例

时,却也使得开发区的社会管理负担
例,其面积仅只有8.9 km2,仅相当于
(2)行政管理效能的下降。
加重,开发区的角色淡化,而且由于
海珠区的1/10、天河区的1/16、白云
一方面,由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 领导职位增多、管理部门增多、办事
区的1/100,城区面积明显偏小,而根 等主要权限都被统一到市里。区国土 程序增多,又要应对上级对口的部
(2)加强了“开发区”的社会管理。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区合一,
是全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广州开发区的面积已 经达到了79km2,2006年工业产值达

到了200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代
城 市 研 究
2007(12)
27
1/4,相当于1996年广州全市的工业 主体在越秀区,但周边很多商业街位 行政管理的层级,行政管理的过程延
总产值。“开发区”是一种由于工业发 于原东山区,商业步行街和周边的商 长。再加上,相比于市,区的行业管理
展而形成的新城市空间。当其达到了 业街是一个相辅相成、有机的整体, 部门对地方情况要更为熟悉。因此,
一定规模后,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工业 但在过去,由于行政分割,越秀区、东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行政管理
发展问题,而且由于人口的迅速膨 山区只能各行其是,甚至相互抵牾, 效能的下降。
胀,还涉及到社会管理与政府公共服 从而不利于整个商圈的统一规划和
(3)导致了虚假的城市化,并为圈
务问题。萝岗区设立后,即加强了辖 管理。
地大开方便之门。
区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
(5)有利于减轻老城区发展的压
一方面,行政区划调整将大量农
2 行政区划调整与大都市区发 展

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调整问题研究

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调整问题研究

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调整问题研究随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地方行政区划调整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地方行政区划调整,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根据国家的战略目标和需要,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合并、划分、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国际环境的变化。

地方行政区划调整对我国的改革发展和提升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任务。

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调整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探讨其影响因素、合理性、方法和路径,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地方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范畴。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行政区划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之中。

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不仅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环境变化的需要,更是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的需要。

而且,由于历史遗留和地域差异等原因,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划现状存在一些不合理性和矛盾性,有的地方行政区划甚至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障碍。

进行地方行政区划调整,是我国政府的一项紧迫任务和基本职责。

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地方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

合理的地方行政区划设置能够为区域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调整和完善地方行政区划,有利于促进各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步伐,实现全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 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地方行政区划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合理的行政区划设置能够更好地为政府提供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效能,推动政府职能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和提升。

通过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可以更加精准地为民众提供服务,减少行政管理的成本和浪费,提高政府运行的有效性和公信力。

3. 优化政府管理结构。

地方行政区划调整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024~2024学年其次学期宿州市十三校联考高一地理试题命题人:杨崇广 审核:高恒(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第Ⅰ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我国以2024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3.7亿人。

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安徽省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6862.0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616.7万人,增长9.9%,年平均增长0.95%。

1、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已经进入:( )A .原始型B .传统型C .原始型到传统型过渡阶段D .现代型2、与全国总体状况对比分析,目前针对安徽人口问题主要的对策是( )A .接着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B .遏制人口老龄化趋势C .平衡人口的性别比例D .快速提高城市人口的比重2024年10月,世界人口达到了70亿,读10万年来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3、据图分析,世界人口增最长快的时期是( )A .① B.② C.③ D.无法判定 4、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总体上已经进入现代型B .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呈现减缓的趋势C .发达国家的人口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D .世界各国都应实行限制人口的政策5、读下图,假如a 、b 、c 分别代表0-14岁、15-59岁、60岁及其以上的人口比重,104106 108 10 10 102 103104 105人口数(人) 距今(年)图1下图中符合我国人口比重状况的是:( )A .① B.② C .③ D.④6、下图是1970年以来,西亚重要产油国科威特的人口迁入率变更示意图,影响图中a 年份人口迁入率急变的缘由可能是:( )A .洪涝灾难B .政策因素C .资源枯竭D .斗争因素 读下图,完成7-9题。

人口迁入率 时间 1970年a2024年图3204060 80100%0 c图27、改革开放以来,宿州市大批人口流向东南沿海,最根本的缘由是东南沿海:( )A .交通便利B .文化设施齐全C .经济收入高D .医疗卫生条件好8、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出,对宿州市的不利影响是:( )A .加大了宿州地区的人地冲突B .使宿州的就业机会削减C .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D .引起社会治安混乱9、宿州市的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是由大量农夫工流淌而引起的,图中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的箭头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读欧洲、非洲1950年和2000年人口对比表。

周振鹤教授谈上海行政区划的变迁

周振鹤教授谈上海行政区划的变迁

周振鹤教授谈上海行政区划的变迁2015年9月7日晚间,上海市政府新闻办通过其官方微博“上海发布”表示:当日接到媒体有关闸北静安行政区划调整事宜的询问,经向有关方面核实了解,关于闸北区静安区“撤二建一”的工作正在酝酿和听取意见过程中。

更早之前的2009年5月6日,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关于撤消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同意撤消上海市南汇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上海市浦东新区。

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上海书评》在2009年时请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周振鹤教授谈上海市形成历史中经历的多次行政区划变迁的专访。

您能先简单介绍一下上海作为一个独立政区的形成过程吗?周振鹤:上海与北京、南京、西安等城市的发展不一样,还存在一个成陆问题。

上海的成陆比较晚,以前有记载说申江(黄浦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开的,这是靠不住的,都是附会的,黄浦江的下游当时还在海里。

上海是因为长江带来的泥沙的沉积,从西部到东部慢慢成陆的,现在浦东的大部分地区更是晚到公元四世纪以后才逐渐成陆的。

上海成陆以后,由于僻在海滨,发展比较慢。

到唐朝天宝十年(751年)的时候,才从昆山、海盐、嘉兴三县分出部分地区,在现在的松江区所在地成立了华亭县,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上海地区才有个县级的治所。

之前这里只是几个县交叉的地方,它本身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县级行政区划,只是处于几个县的边缘地带。

天宝十年之后,因为已有一定数量的居民聚居,所以单独设县,这个县的建立是经济开发的标志。

华亭县的范围包括现在上海直辖市的南半部,即吴淞江故道以南的地方。

现在的上海主要由吴淞江故道的南北两部分构成,南边属于秀州(嘉兴),北边属于苏州。

华亭是属于秀州管辖的,所以上海话的较早源头是跟嘉兴话关系密切的松江话,而不是苏州话。

那么上海的名称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周振鹤:华亭县建立后,因为历来属于海疆的边缘地区,经济发展一直不是很快,一直到宋朝才开始有发展。

根据《宋会要辑稿》这部书的《食货十九·酒曲杂录》记载,在上海出现了“酒务”。

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温州市辖区为例2005行政区划是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

即根据国家行政管理和政治统治的需要,遵循有关的法律规定,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和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实行行政区域的分级划分和调整,将国家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系统,并在各个区域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行政区划的设置和变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又是推动行政区划调整和变更的动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行政区划调整和变更的方向。

本文试图以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为例,通过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演变轨迹、调整成效(问题)及其利弊分析,来研究行政区划调整对温州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解决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体制创新的设想和相关政策建议。

这对深入探讨行政区划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改革创新市辖区行政区划体制,具有十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市辖区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体制分析市辖区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市辖区是随着市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设立、撤销以及设置的数量、规模决定于中心城市的需要和总体规模,也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市辖区审批体制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建国初期,大中城市的市辖区设置不需要中央政府的批准,也没有具体的标准,一个市设多少个市辖区,市辖区的面积应该多大,都有各市自己确定,这样就导致有的城市市辖区设得过多,有的城市设得偏少,有些人口规模相近的城市,市辖区的数量相差1倍以上。

五四宪法第53条规定:“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并第一次正式使用“市辖区”这一概念,规定市辖区为相当于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单位。

1955年6月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设置市、镇建制的决定》([55]国秘习字第180号)规定:市的郊区不宜过大;市辖区和镇的建制的设置和变更由省人民委员会,自治区自治机关自行决定。

1990年行政区划对照

1990年行政区划对照

1990年行政区划对照1990年,中国的行政区划是按照省、市、县三级划分的。

全国共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下面将根据这个行政区划对照进行详细介绍。

1.北京市: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是一个直辖市。

下辖14个市辖区,分别是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和怀柔区。

2.天津市:天津市是中国的直辖市,下辖13个市辖区,分别是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西青区、北辰区、津南区和武清区。

3.上海市:上海市是中国的直辖市,下辖14个市辖区,分别是黄浦区、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闵行区、嘉定区、浦东新区和金山区。

4.重庆市:重庆市是中国的直辖市,下辖40个市辖区,分别是万州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万盛区、双桥区、渝北区、巴南区、黔江区、长寿区、綦江区、潼南区、铜梁区、大足区、荣昌区、璧山区、梁平区、城口区、丰都区、垫江区、武隆区、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和南川区。

5.黑龙江省:黑龙江省下辖12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

地级市分别是哈尔滨、齐齐哈尔、鸡西、鹤岗、双鸭山、大庆、伊春、佳木斯、七台河、牡丹江、黑河和绥化。

自治州是大兴安岭地区。

6.吉林省:吉林省下辖9个地级市,分别是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7.辽宁省:辽宁省下辖14个地级市,分别是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盘锦、铁岭、朝阳和葫芦岛。

8.河北省:河北省下辖11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式的有 12个 ,占新设地级市的 1119% ②。在设市 的区域分布上 ,按东 、中 、西三大地带分 :东部地区有 26个 ,占新设地级市的 2517% ;中部地区有 37 个 , 占新设地级市的 3613% ;西部地区有 38个 ,占新设 地级市的 38%。按各省的分布 ,其中以广西 、四川 、 安徽 、云南 、甘肃 、陕西和山东居多 , 7个省新设立的 地级市共有 50 个 , 占全国新设地级市的 4915%。 如果只从地域的角度考虑出发 ,从图 1 可以看出 : 我国东部地区除海南省外 ,其他各省设市均已完 毕 ;中部地区除黑龙江 、吉林 、湖北还有个别地区 没有设市外 ,其余各省也都已设市完毕 ;而西部地 区除陕西 、甘肃和四川设市较多外 ,其他各省 、自 治区大部分地区还都没有设市 。但考虑到自然状 况和人口经济发展态势 ,可以认为 ,我国已基本完 成了地级市的行政区划 ,未来如不发生行政区划 体系的重大调整 ,则我国的城市发展会侧重在加 强内功发展上 ,即如何在市域范围内构建有效的 城镇体系和城乡结构 。
城市建设与发展
图 1 1990年 - 2005年中国城市行政区划变动图
21对我国城市面积的影响 1990年 - 2005年 ,行政区划调整直接扩大了我 国地级市和直辖市的市区面积 。 1990 年 ,我国 188 个地级市和直辖市的市区面积共有 2616万平方公 里 ; 2005年 , 287个地级市和直辖市的市区面积有 5914万平方公里 。15年间 ,地级市和直辖市的市区 面积共增加了 3218万平方公里 。其中 ,一部分是由 于市区面积统计口径的调整造成的 ,另一部分是由 于行政区划调整造成的 。在行政区划调整中 ,一部 分是由于新地级市的成立 ,导致市区面积的增加 ;另 有一部分是由于经历过“撤县 (镇 )为区 ”的区划调 整 ,导致市区面积的增加 。据统计 , 1990 年 - 2005 年 15年间 ,全国新增的 101个地级市的市区面积共 2217万平方公里 ,占全部增加市区面积的 6912% ;
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 目前 ,国内关于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发展影响
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对城市的面积 、经济 、空间结构 和体制管理的影响上 。如陈钊以四川省的南充 、乐 山 、内江市为例 ,研究了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 展的影响 。研究发现 ,自区域拆分之后 ,新设地区和 保留地区经济 ,均取得了高于周边同类地区的发展 速度 ,而且这种拆分对新设地区的中心城市发展有 更大的推动作用 [ 2 ] 。吕宪军 、王梅以南京为例 ,研 究了南京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扩张的影响 [ 3 ] 。陈 忠祥 、李莉以宁夏中北部地区为例 ,研究由于行政区 划变动对银川 、吴忠 、青铜峡 、灵武所形成的城市群 在空间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 4 ] 。周 霞则从规划管理的角度 ,研究了佛山市行政区划调
〔关键词 〕 行政区划 ;城市发展 ;影响 〔中图分类号 〕 TU984. 2; F299121 〔文献标识码 〕 A
行政区划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 ,也是政 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在市制建设上 ,对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空间合理布局 ,建立科学的社 会经济网络 ,完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 ,都具有重要意 义 。建国以来 ,由于我国地级市设置的标准变动不 一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波动起伏 ,导致了我国城市 数量增减各异 ,变动较大 : 1949年底 ,全国共有设市 城市 136个 , 1960 年增加到 220 个 , 1976 年减少到 188个 [ 1 ] ,到 2005年又增加到 661个 (其中包括 374 个县级市 ) 。在关于市制建设的行政区划调整模式 上 ,也经历了“切块设市 ”、“整县改市 ”、“地市合 并 ”以及“撤县 (镇 )设区 ”等不同模式的行政区划调 整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城市 人口的逐年增加 。可以说 ,行政区划调整在我国的
·32·
城市建设与发展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城市问题 》2009 年第 2 期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变化
整与规划管理体制的完善建设之间的关系 [ 5 ] 。但 以上研究都主要集中在单个城市或某一区域内 ,缺 少从全国的角度来研究行政区域调整对我国城市发 展的影 响 。因 此 , 本 文 试 图 从 全 国 的 角 度 , 研 究 1990年以来 ,行政区化调整对我国城市数量 、面积 和人口所带来的影响 。
31对我国城市人口的影响 行政区划调整 , 尤其是“撤县设区 ”的区划调 整 ,直接扩大了各城市的市区非农业人口规模。 2005年 ,我国地级市和直辖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 2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有 24 个 ,比 1990 年增加了 15个 。在这 24个超大城市中 ,除沈阳 、青岛 、大连 、 太原和吉林没有进行过行政区划调整外 ,其余 19个 城市都进行过“撤县设区 ”的区划调整 。 1990 年 2005年 ,这 19个城市因“撤县设区 ”而增加的城区 非农业人口 ,在全市区非农业人口增加值的贡献率 一般都在 20%以上 ,尤其像重庆 、汕头 ,因“撤县设 区 ”而增加的城区非农业人口 ,分别占全市增加非 农业人口比重的 88%和 76%。通过对上述 24个城 市市区非农业人口 ,在 1990 年和 2005 年的增长对 比 ,可以发现 ,汕头 、佛山 、杭州 、石家庄 、无锡 、东莞 这 6个城市 , 1990 年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一般在 100万以下 ,到 2005 年都猛增到 200 万以上 , 2005 年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比 1990 年普遍高出 2 - 11 倍 ,而且因“撤县设区 ”而增加的非农业人口 ,占市 区增加非农业人口的比重都在 30%以上 。因此 ,从 上述分析可以推测 ,如果不是由于“撤县设区 ”的区 划调整 ,这 6个城市在 2005年不可能跻身于超大型 城市的行列 。另外 , 2005年我国地级市和直辖市市 区非农业人口在 100 - 200万之间的特大城市有 39 个 ,在 50 - 100 万之间的大城市有 76 个 , 分别比
二 1990 年以来行政区划调整对 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
11对城市数量的影响 1990年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各
地区的小城市也迅速发展起来 ,逐渐成为各地区的 经济中心 ,很多县镇都已达到了设市的标准 。而且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国家进一步扩大了各地区经 济发展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因此 ,在这一时期 ,伴随 着行政区划调整 ,我国地级市和直辖市的数量增长 很快 。1990年 ,我国地级市和直辖市共有 188 个 , 其中直辖市 3个 ,到 2005年 ,地级市和直辖市达到 287个 。其中地级市增加了 99 个 ,直辖市增加了 1 个 。在设市模式上 ,主要以“地市合并 ”和“整县改 市 ”为主 。“地市合并 ”,指把原来的地区和县级市 合并到一起 ,组建新的地级市 ,其目的是为了精简机 构和行政编制 、打破城乡分割 ,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市 来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1990年 - 2005年 ,我 国新成立的地级市采用“地市合并 ”模式的共有 89 个 ,占新设地级市的 8811%。“整县改市 ”,指把原 来的县级市直接升级为地级市 ,全县地域范围是改 市后的城市地域范围 。“整县改市 ”的目的是以县 城或某一经济发达的镇为核心 ,来带动全县乡村的 发展 ,以缩小城乡差别 ,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1990 年 - 2005年 ,我国新成立的地级市采用“整县改市 ”
·3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城市问题 》2009 年第 2 期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变化
有 58个城市进行过“撤县 (镇 )为区 ”的行政区划 调整 ,新增加的市区面积为 1111 万平方公里 ,占 全国增加市区面积的 3318% ;此外 ,还有两个城市 进行过“撤区设县 ”的行政区划调整 ,共减少市区
总第 163 期 〔文章编号 〕 1002 - 2031 (2009) 02 - 0032 - 05
城市问题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变化
———以 1990年 - 2005年时间段为例
渠 涛 蔡建明 董玛力
2009 年第 2 期
〔摘 要 〕 行政区划是我国城市布局和建设的重要手段 。建国以来 ,在关于市制建设的行政区划调整模式上 ,我国先后 经历了“切块设市 ”、“整县改市 ”、“地市合并 ”以及“撤县 (镇 )设区 ”等 ,不同模式的行政区划调整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城市面 积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逐年增加 。从行政区划调整的角度出发 ,基于对相关城市统计数据的分析 ,研究了 1990年以来 , 行政区划调整对我国地级市和直辖市的数量 、面积和人口的影响 ,试图发现行政区划调整在我国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所 起的作用 。
图 2 1990年 - 2005年我国城市“撤县设区 ”分布图
城市的市区面积都在 1平方公里以上 。2005年这 101个新设地级市的市区人口密度为 343 人 /平方 公里 ,远低于全国地级市和直辖市市区人口平均 密度 610 人 /平方公里的水平 。从 上述 分析 可以 看出 ,无论是新设的地级市 ,还是已进行的“撤县 设区 ”区划调整的城市 ,城市市区人口密度或是不 高 ,或是下降 。因此 ,我国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 , 应着重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 ,防止城市 无序扩张 。
一 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区 域 主要 是 我 国 的 地 级 市 和 直 辖 市 。城市统计标准以每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 为准 。城 市 面 积 、人 口 和 数 量 的 数 据 , 主 要 来 自 1991年至 2006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各城市 行政区划变动的信息 ,除来自每年的《中国城市统 计年鉴 》外 ,还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网 站 ”①。一些“撤县设区 ”的地级市和直辖市各区的 数据 ,参考了 2005年各地级市和直辖市的城市统计 年鉴 。本文所研究的区域不包含香港 、澳门和台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