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课堂PPT)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5.1)--第三章第5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5.1)--第三章第5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2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

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1.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其基本性质、趋势,并对社会发展起根本作用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

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对这一原理的理解要注意以下三点:注意的第一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更根本,规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两对基本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

注意的第二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马原第三章第二、三节(附练习题)

马原第三章第二、三节(附练习题)

­ ¾
à ¼
µ Ê
¦ Á
Ð Ö
ú ¹
Õ È
¾ ±
À Ã
ú ¹
要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发展教育
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教育的功能:
培养人才、发展科技、 传承文化、服务社会
★ 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 ★ 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教育的作用
★ 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
重要动力 ★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 性,全局性作用
一七八九年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攻占巴士底狱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2、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无产阶级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 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 步而创造条件。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改革:
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 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 社会各个领域采取革新举措。
2008年“2007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
鲁豫有约——对话袁隆平先生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如何发展科技?
Ð ¹ Ö ú Õ ± È ¾ À ¹ Ã ú
ó Ñ ´ §É ú Ê ý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平 2008年8月,中国的粮价 油价肉价的胀势不仅得到 了控制,而且都在跌,中 国经济的头号难题找到了 答案:农业丰收得靠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世界可以没有比尔· 盖茨, 不可以没有袁隆平。
走近袁隆平

《马原》精品课课件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原》精品课课件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第二十八页,共108页。
第二节 社会 发展(fāzhǎn)的动力
一、社会(shèhuì)基本矛盾是社会(shèhuì)发展 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fāzhǎn)的直 接动力
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十九页,共108页。
生产力的最 终(zuì zhōnɡ) 决定作用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决shàngcé反作n g定jiànzhù用)
经济基础
(决shēngch反 作ǎ n定guānxì用)
生产力
社会三层次 结构的动态 系统
第三十二页,共108页。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标准的基本含义:是否有利于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衡量(héng liáng)社会进 步、检验各项 和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shàngcéngjiànzhù)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 本动力。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两对矛盾辩证 运动(yùndòng)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根本。
C.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生产 力是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生产关系。
第三十一页,共108页。
四、社会形态
(二)社会形态(shèhuìxíngtài) 的划分
社会形态基本的划分法
经济社会形态 技术社会形态
第二十三页,共108页。
(二)社会形态(shèhuìxíngtài)的 划分
1.经济(jīngjì)社会形态
(1)五种(wǔ zhǒnɡ)社会形态划分法: 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为:原始社 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 阶段)

新版马原第三章部分

新版马原第三章部分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社会形态一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 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 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新生事物成长的复杂性包括发展过程中的暂时倒退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二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四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历史范畴所谓阶级是指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阶级斗争的基础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表现和结果先进阶级对反动阶级的斗争才能实现社会形态的质的飞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斗争中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从而使社会形态处于量变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级社会的科学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四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四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社会革命的实质社会革命的实质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革命阶级推翻反动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ppt-文档资料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ppt-文档资料

课堂练习
1.不定项选择:在下列选项中,对矛盾的概念理解 正确的有 A、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B、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既存在于事物内部,也 存在于事物之间 C、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只存在于事物内部 D、矛盾双方有时存在对立关系,有时存在统一关 系
AB
2.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指(单选)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 贮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它们是两
种相反的作用,是相互排斥的。
资本主义社会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 者,剥削者,而无产阶级是被统治者,被 剥削者,它们的地位和利益是根本对立的,
是相互斗争的。
学校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启发与传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 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 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 盾分析法
阅读课文思考: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是什么?
2、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 辩证关系?
另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
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 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道德经》
“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 正义的名字”。
——赫拉克利特



纪律
自由

极 与
先进
落后


正确
错误
战争
和平
“失败是成功之母”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马原第三章(已修改).ppt

马原第三章(已修改).ppt

原始工具 青铜器
铁器
大机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
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2)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从基本适合, 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 由此存在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 求的客观规律。 规律的基本内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 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 在实践上,它为我国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 尤其是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经济体制改 革的实质,就是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各种体 制性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注意: 1、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
❖ 走出商店,吴老汉忽又站住了。他重新把钱掏出来, 仔仔细细再点一遍,复又返身进了商店。
❖ “姑娘。”
❖ 售货员似乎没听见,仍在眉飞色舞地跟那小伙子扯 东侃西。
❖ “姑娘。”吴老汉声音又提高一些。
❖ 售货员依然只顾谈笑。
❖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 即社会意识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的 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 可以落后或预见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3、辨析:“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柯林武德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女孩子。” ——胡适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马原》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页PPT

《马原》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页PPT
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马原》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 根本动力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高中政治必修4优质课件6:9.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高中政治必修4优质课件6:9.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 辩证矛盾是事物固有的一种客观矛盾,其公式为“事物既是这个,又是那 个”(相比较而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逻辑思 维过程中,对同一个论断既肯定又给予否定的自相矛盾现象,其公式为 “事物既是这个,又不是这个”(自相矛盾)。生活中我们承认事物的辩 证矛盾,思维中我们要避免逻辑矛盾。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 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同一(依赖、包含、转化)以差别和对立为 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 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第一,矛盾双方的“依存”离不开对立。如,“长”依赖于其对立面 “短”,而不会依存于“大”,因为“长”与“大”并不对立。可见, 依存只是对立面之间的依存。第二,矛盾双方的“转化”离不开对立。 如,“长”只有向其对立面“短”转化,绝无“长”与“大”转化。
2、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表现: 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 (4)方法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73 含义、意义)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 有矛盾统一体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长”和“短”必须在一个统一体中,所以才存在对立关系,如“ 长”和“小”,二者不在一个统一体中,因此不存在对立和斗争。 即没有了同一性的制约,斗争性也就不存在了。
同一性(拳击场)以斗争性(拳手比赛)为前提。 斗争性(拳手比赛)寓于同一性(拳击场)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马原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原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 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 是制度化的社会物质关系; 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有内在联系。 2、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 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意识形态即观念上层建筑与政治上层建筑的 关系:后者决定前者,前者指导后者。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 和改革、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
物质 生产 实践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节
社会基本基本矛盾 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
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运动也是人们活动的过程,因而包含着人
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历史发展是一种 自然历史过程: 客观的、物质的、辩 证的过程,具有不依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 观规律。 (1)任何人都不能 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客观规律 性); (2)人们可以按照 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 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主体选择 性、自为性)。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同一; ●社会形态的性质由经济形态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所 决定,故又称为社会经济形态; ●一定的社会形态总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呈现出来,故又 称为社会制度
一、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 的辩证统一
1、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即统一性,指各 国历史发展过程所具有的一般性、共同性和普 遍性。 (1)纵向:无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各国家和 民族都将自然地依次经历由低到高的五种社会 形态。 (2)横向: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 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和普遍性。 2、例证。

第三章 第一讲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第三章 第一讲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第三章 第一讲 社会基本矛盾 运动及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由哲学基本问题引申出来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பைடு நூலகம்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019/12/29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二、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唯心史观 2、唯物史观
2019/12/29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 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5、理论联系实际,在当代中国要充分发挥社 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加强先进文化建设。
例如:为纪念新中国诞生六十周年而产生的
系列文化产品,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建设,大 大增强了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2019/12/29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九、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1、历史上不乏变法(改革)图强的成功案例。 2、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2019/12/29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十、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双刃 剑
1、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例如:近现代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推动。 2、科学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
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由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基 本要素构成。
科技和管理渗透在生产力基本要素中,起到越来 越大的作用。
2019/12/29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生产关系的概念与构成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案例讨论(思考题):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环境的理论是怎样的?

《马原》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ppt课件

《马原》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ppt课件

1
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ppt课件
2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
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 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 用的矛盾。
ppt课件
3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
会形态的变化和发p展pt课件。
18
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
的生活水平。
ppt课件
13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之三: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 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ppt课件
14
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革命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 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ppt课件
12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 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 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 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 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
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之二: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 和发展
ppt课件
1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构成一个三层结构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24
3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2020/4/24
4
政治法律(观念上层建筑)
政治结构
经济结构 广义指生产方式 狭义指经济关系
*社 会 基 本 结 构 图 示* 5 返回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 的作用主要表现之一: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 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020/4/24
6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原始工具
青铜器
铁器
大机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 社会
2020/4/24
7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生 产 力
决定 反作用
生 产 关 系
促进作用 阻碍作用
2020/4/24
8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性质和变化发展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2020/4/24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
1
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020/4/24
2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
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 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 用的矛盾。
2020/4/24
15
改革案例
2020/4/24
16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 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 段。
2020/4/24
17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 现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 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 的最终决定力量。
动态系统。
2020/4/24
12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 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020/4/24
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 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 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 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 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 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 的生活水平。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 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
20会20/4/24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8
13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之三: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 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020/4/24
14
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革命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 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9
2020/4/24
10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之二: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 和发展
2020/4/24
1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构成一个三层结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