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

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而学生自学是一种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说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成为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的人。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

下面就我的教学谈谈我自己的几点做法:一、重视数学课本的阅读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教材构建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早就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需要用语言或文字来表达,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阅读。

发挥数学教材的作用,加强数学阅读,教材是教师执教的根源,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他是数学专家集结过去经验,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任何教辅用书替代不了的。

数学课文不同于语文课文。

语文课文有故事情节,而数学课文则是以严谨、演绎的面貌出现,重在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巧妙引导,让学生会读。

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时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即先看一看,课本中这部分内容讲了哪些知识?哪些能看懂?哪些不理解?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进行圈点划批,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概念。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平行线概念“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课题研究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题研究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139825 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一、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自学方法第一,会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阅读学习内容的习惯,不能一目十行,也不能走马观花,要注重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尤其是对于一些概念,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及时对概念进行解读,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全面。

第二,会思。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对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进行划分标记及思考,要对重难点进行深入的分析,知根知底。

学生要积极思考,特别是对于一些数学公式,要知道它们的推导过程,对自己理解错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更正。

第三,会记。

划线作为复述策略中的代表,是一种很好的助学方法。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无法理解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划线标记,等到上课的时候再认真听讲此部分,仍然不懂的可以问老师。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

第四,会练。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尤其是在预习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练习以便检验预习的效果。

一边思考一边练习对他们来说是种不错的学习方式。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见解,有见解就有交流的愿望,有交流又可激起新的思考。

而学生有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形成自学能力。

要及时组织多向交流,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最小公倍数的教学中,有的学生说:“在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如果只要18和30公有的质因数2和3,那么相乘的积是6,6是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而不是公倍数。

”又有学生讲:“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不但要包含它们公有的质因数2和3,而且要包含18独有的质因数3和30独有的质因数5,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是18和30的公倍数。

”又有学生补充说:“18的质因数里有一个2,30的质因数里也有一个2;18的质因数里有一个3,30的质因数里也有一个3;而在它们的最小公倍数里只能要一个2、一个3,这样才能保证是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数学教学要重视小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数学教学要重视小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数学教学要重视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必须渗透学习指导。

而进行学习指导,则必须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数学学习,小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因而,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十分重视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自学能力的概念界定自学,是指学习者独立的学习活动。

在学校教学中的自学,是指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独立的学习活动。

发挥小学生学习上的独立精神是自学的本质。

二、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意义自学能力是解决掌握知识和发展智能,提高整体素质的联结点与突破口。

自学能力是其它各种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它将为以后的创造发明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成为知识大厦赖以支撑的栋梁。

(一)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

它必然印证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推断。

今天的中国已经越来越清楚地告诉国人:中国已经走入知识经济的伟大时代。

信息社会不只要求人们掌握了各种信息,更重要的是善于运用高新知识去摄取并处理所获得的信息。

而自学能力正是构成这种独立摄取、处理信息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因而,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使他们具有搏击奔腾的科技洪流的本领。

也只有具有这种本领,方可成为社会发展潮头的弄潮儿。

(二)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加快学习速度、缩短掌握知识的时间、提高知识质量的需要。

学海固然浩瀚,但是如果小学生具有相当的自学能力,则可以在浩瀚的学海中遨游,自由地索取,不管知识陈旧的周期怎样缩短,都可以迎头赶上去,适应这个周期变化,从而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随时遇到的新问题。

同时具有自学能力,学习起来,得心应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学习速度必然加快,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则如”笨鸟”,即使”先飞”,也始终赶不上具有自学能力的人。

(三)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竞争社会、独立工作、独立研究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需要每个人独立工作,独立研究,独立处理纷呈复杂的信息,如果没有自学能力,何以独立工作与研究?未来社会竞争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虽然是方方面面的,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相关方法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相关方法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相关方法人教版新课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帮助小学数学出现了一次重要的变革,这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转变,让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所提高。

小学数学教材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这样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终身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应该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本文对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相关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使学生树立起自学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就是要学生学会自学,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做准备,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学生学习的条件也在不断地改善,学习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所以学生应该树立一种自学意识,这样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任何时候获取一些知识,是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模式。

小学学生自学意识的培养,首先应该在课前,数学知识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小学阶段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很强,所以其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所以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可以对内容有所了解,让学生列出预习的提纲,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抓住重点,理解其中的一些知识,使学生可以在课前就把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课堂中,也可以加深对已经学到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明白和掌握存在问题的知识点,同时这样也使学生的注意力非常的集中,使学生拥有更好的心理准备,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升。

二、使学生培养出自学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了解学生的一些具体学习状况和学习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照顾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成为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去,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去学习,突破学生的思想障碍,使学生的学习拥有更强的目的性。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关键词:兴趣、思想、方法、习惯内容摘要:随着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些知识、技术仅靠课堂或老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必要的补充,自学是一种最佳的途径,“知识可能被遗忘,但能力却伴随你终身。

”如果一个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就可以扩大知识面,并增强自身的技术和技能。

素质教育中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学习能力又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它影响其它能力发展的速度、深度和广度。

正文: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创造条件,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学会自学。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

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总之,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兴趣能使人的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教师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以便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时,一方面要对学生说明进行自学数学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自学数学的兴趣。

数学活动课是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又一个主战场。

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的优势,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引导和强化。

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

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我们教师研究的课题。

这里所说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因为一个人学识渊博,大量的知识是靠自己学习得来的。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学生获取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我们教师可以在教给他们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慢慢学会自己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

一、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意义(一)自学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叶圣陶先生说:”教科书上的知识是很有限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鼓励孩子自己学习,在课堂之外学习,锻炼观察本领,思考、试验的本领,创作的本领,还要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

”要适应现在的社会,就必须不断地学习。

这就要求自己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自己会学习。

(二)自学能力是学习的需要。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知识的基础,也有了一定的自己学习的能力,但由于没有掌握自己学习的方法,或在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学生不知道怎么自学?学生学习的兴趣受到影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探求。

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我们当老师的要采取一些有用的方法把学生引到自学的道路上来。

教师要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

(三)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需要。

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

学生是被动地参与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根本得不到培养。

为了改变这种教育现状,我们当老师的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

在国内,陶行知早就强调,”教学的本质是学习”。

在国外,赞可夫强调,”把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学”。

学生能自己学习知识,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透彻,所学知识就更加扎实。

学生的动脑能力更强。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让学生拿出所带的圆形物体。

你能量出所带物体的周长吗?学生积极发言,说出很多种方法:用线围物体量一圈,再量线的长度;把圆形物体在尺子上滚一圈,再看尺子的刻度;把圆形的纸物体,用剪子剪开,再量长度...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找出直径与周长的关系,到此学生自己解决了本课的问题。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摘要】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讨论这一话题。

在探讨了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以及这种能力的重要性。

正文部分包括了如何培养小学生自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自学意识、克服困难、家长和学校如何帮助他们。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小学生们将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方法、意识、困难、家长、学校、促进、总结1. 引言1.1 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对数学的喜爱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通过自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需求进行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律和自控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至关重要,可以激发兴趣、提高效率、养成良好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有必要重视并加强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1.2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影响。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通过自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进行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自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谈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谈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谈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学能力是指学生个体为确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自主学习,并为达到确定的目标而不懈地努力的主观条件。

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

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生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

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师在备课是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注重知识探索过程中的能力转化;注重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

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促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从而调动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另一个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醒其参与学习的热情,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之中。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优秀范文五篇]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优秀范文五篇]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现在知识日新月异,只有终身学习,主动学习,不断学习,方可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再加上人的一生中接受教师教育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可以说人的学习绝大部分是来自吸取外界的信息进行自学。

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在于教会学生学。

”“教会学生学习”的核心问题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无数事实证明,授人以“鱼”只能管一阵子,授人以“渔”即管用一辈子。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

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1、“引”。

在课堂上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引导得当,教师要遵循因势诱导的原则,适时提出问题,如:在新知识出现时提出问题;在知识的关键处设问;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设问,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设问,创设一个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问题情境。

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重要的一方面。

并且创设的问题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问题要适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跨度适当,不能太难,当然也不能太简单。

(2)所设问题要遵循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所设问题要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并且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启发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特别是农村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离开教师的“引”是不可能的。

“引”的方法一般有这么几种:①教师的启发性语言;②一些富有思考性的自学思考题;③一些思维性较强的练习题,④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自学的兴趣进入自学的境地。

2、“放”。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地把教师的作用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从大变小,最后消失”。

数学学科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科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论文之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才能的培养在教学领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开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才能是广大老师谈论的中心。

所谓自学才能,确实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才能。

假如学生自学才能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明显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

古人说得好:“善学者老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老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才能,他就能够主动学习,独立考虑下面,我就在小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自学才能要从低年级做起自学才能不是一朝一夕构成的,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的。

一年级数学教材插图非常多彩色套版,确实是吸引小学生看的,许多知识是用图来说明,因而要先启发学生看图的兴趣,教给学生怎么样看图,引导怎么样思维,怎么样分析图意,从而进展思想教育,最后,联络数学做到四个字。

“看、想、议、说”,看确实是引导观察,想确实是启发考虑,议确实是互相谈论,说确实是指导口述。

老师及时总结,重点讲解:例如我教10以内数的认识时,在备课时,予先选择了几幅合适儿童观察、考虑、分析的名画:讲课时,我把名画展示在学生面前,由于这些画色彩艳丽,人物形象生动,非常受学生欢迎,如此学生对看图有了浓重的兴趣,然后,教会学生怎么样看数学书上的图。

看数学书上的图,跟看小人书上的图不一样,看小人书上的图,主要是看故事,看数学书上的图,是看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看图上画的什么,数一数有几个,边看、边想、边说。

看不明白的能够咨询老师。

这确实是培养一年级学生自学才能的最初的做法。

如此做,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和表达才能。

通过一个时期的训练,学生的自学才能逐步提高了。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才能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

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适应,开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才能,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爱学习,主动学习。

小学数学论文浅析小学学生学习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论文浅析小学学生学习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柯曾鸿(贵州省赫章县结构彝族苗族乡毛姑小学553200)《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育理念,这就充分表明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对全面发展型人才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而且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但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小学生刚入学,有的还不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

对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都仍处于迷茫状态,更不要说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体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就自身的教学经历谈下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小学生对数学自学的现状1、对学科兴趣不高,自学人数少。

小学数学是一门相对于其它学科较抽象的学科,数学术语相对多,这就决定了数学学科的抽象性。

对于一些刚入学不久、学法还没掌握的小学生来说,难度系数较大,再加上小学生的学习意志不够坚强,导致他们去该学科的兴趣不大。

具体表现在自学人数较少,及时有个别学生在课前有自学的习惯,也没达到预期的自学效果。

2、自学任务不明确。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学对学生的自学培养不是很关注,具体表现在没有给学生明确自学任务,没有给学生预习的题目,一般都只是在上完每一小节之后,告诉学生明天的自学任务。

没有结合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自学任务。

3、题目设计过难。

自从新课改提出以后,很多教师也有开始意识到自学的必要性,但很多教师也只是走形式主义路线。

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设计相应的预习题目。

一般给学生预习的题目基本都是例题,这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大部分学生即使想去预习,也无从下手。

4、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监督不到位。

当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觉得,自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效果不大。

所以对小学生的自学情况也不是很关注,很多时候布置学生回去提前预习也只是口头上布置,真正有去落实检查的教师很少。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普及,自学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数学学习这一科目上,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本文将从兴趣培养、方法指导和环境营造三个方面论述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兴趣培养是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基础。

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关心共同完成。

教师应该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发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互动,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可以在购物时引导孩子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找零的钱数,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应用。

方法指导是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关键。

小学生在自学数学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学生应该学会利用教材和课本进行自学。

教材是学生自学的重要工具,学生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地应用教材进行学习。

学生还应该学会积极地寻找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可以多借阅数学相关的书籍、参加数学俱乐部、利用互联网资源等。

学生还应该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掌握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例如制定学习计划、分解学习任务、经常进行复习等。

通过掌握这些学习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环境营造对于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习环境的营造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家长也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鼓励孩子独立学习,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社会方面,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一些数学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场所和机会。

社会还可以加强对数学教育的关注,提供更多的数学学习资源,为学生的自学提供更好的条件。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需要从兴趣培养、方法指导和环境营造三个方面着手。

只有在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自学能力,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摘要】引言部分首先对数学自学能力进行了定义,指出了其在小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从培养自学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资源和工具以及注重实践和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通过培养自学习惯可以让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让他们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解决数学难题,利用资源和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更加高效地学习,注重实践和反思则可以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自学习惯、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利用资源、工具、实践、反思、结论。

1. 引言1.1 定义数学自学能力数统计等等。

感谢配合!定义数学自学能力是指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自我反省的能力,能够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自我管理、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问题分析和解决等方面的能力。

数学自学能力不仅仅是指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

数学自学能力是小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也是他们成为自主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的关键能力。

通过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于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重要性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成就感。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快乐和自信。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数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小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论文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在这种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小学数学教改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数学课堂要想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乐园,我们一线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改意识,还要不断创新教改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是教学改革的最主要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在不断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进行不断的探索、尝试和实验。

第一部分培养阅读教材的能力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苏联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这场竞争中,要使书籍始终成为胜利者。

只有在书籍成为学龄初期儿童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才会有学习的愿望,这种学习愿望才能确立起来。

”要想培养儿童对书籍的敏感度,提高对知识渴求的愿望,就要从儿童初入学就开始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只凭着在课堂上看书学习是有局限性的,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课堂这个舞台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教师用熟练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探索的欲望、和对各学科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字的含义并会恰当运用。

虽然素质教育倡导了许多年,但在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老师把教材内容彻底讲透了,双手捧给学生,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非常依赖老师,这样就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也遏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首先让学生学会自己看书,让教材上的内容成为引起学生思考的资源源泉,引起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关注,逐渐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敏感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入到自主学习的轨道。

如:我在课堂上教学生时,我说:“把书打开”,学生就七嘴八舌的问:“翻到哪一页?”我就反问:“你们这么多人都记不住,我一个人能记住吗?自己找找看。

”从此以后每天该学习哪一页学生记得非常清楚。

所以老师适当“懒”一些,学生就会“勤”一些。

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第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

为此我在学生自学的培养上有几点认识与大家斟酌。

一、激发自学动机,提高自学兴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经无非有两个,或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或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而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往往会记得更牢。

并且,学生通过自学获得新知时,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这在一般学习中是不可能体会到的。

所以,提高学生的自学兴趣,是比较关键的,让学生战胜自我,投入进去,坚持到底,争取成功。

可通过一些科学家的例子来说服学生。

我介绍了曾被人称“低能儿”的爱迪生,他通过刻苦自学,终于成为发明大师;著名数学大师华庚,出身贫寒,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却凭着超人的意志登上数学的高峰。

这些典型实例,使学生受到启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师在实施时不可操之过急,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刚开始进行自学,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消除他们的疑虑。

教师还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要让学生都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行,大力宣传倡导自学的重要意义,介绍自学经验,强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

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自学,让他们产生自学的愿望,以便形成正确的自学动机。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时,一方面要对学生说明进行自学数学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自学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

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

二、进行自学指导,培养自学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

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小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更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我将从课堂教学和家庭教育两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基础。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来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如数学软件、课外读物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家长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一些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引导孩子独立学习。

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数学游戏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并监督他们的学习进度,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阶段目标和步骤,不能一步到位,要循序渐进。

要适当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改进方法。

要鼓励学生多进行练习和巩固,通过反复操练来巩固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只有在课堂教学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小学生。

希望家长和教师能够共同合作,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促进他们数学自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新课标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而自学能力正是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自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自学信心1.转变教师“教”的观念受应试教学的影响,在课堂上许多老师是满堂灌、一言堂,使学生失去了许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消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这样教学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培养的学生可能高分低能,缺乏后劲。

而近年来我国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卢仲衡老师指导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等。

他们成功的关键都取决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先学后教”是它们的根本理念。

所以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无论在备课还是上课中都要注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只有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所学会的知识才不会淡忘,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

2.转变学生“学”的观念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内因,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单靠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的水平是远远不够的。

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感悟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从而不断增强自主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自主探索发现的或自己亲身实践获取的知识,才容易理解、印象最深;要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将来立足社会的必备技能。

二、营造自学氛围,寻求自学乐趣1.营造自学的课堂氛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无穷的潜能,要把学生的自学潜能发挥出来,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摘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会自学自学兴趣自学方法能力培养
【正文】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

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法引导,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学,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单位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
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

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

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

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

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

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其次,试着看懂例题,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或课堂发问。

试做“做一做”。

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第三,寻找生活数学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因此,预习时必须让学生试着找找生活中的原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如“循环小数”在预习时,可以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循环”的现象,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概念。

二、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

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

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

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三、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⑴创设合作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因此,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

比如,教学“步测、目测”时,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活动测量操场,学生在步测中既要保持步伐大小基本一致,又要数步数,如果测量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布置两人一组,一人走一人数,给学生合作的机会;教学统计图表时,有的统计图表在正面,可有关的分析、问题却在反面,学生阅读不方便,教师可以布置同桌合作,一正一反,便于阅读。

这些做法都可以激励学生合作的兴趣。

⑵形成合作的习惯
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

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⑶提高合作的效果
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出成效,有意义”。

如:给学生设计“合作学习记录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必须做记录,每个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轮流做记录员、轮流发言。

合作学习开始阶段,教师经常性地回收“合作学习记录表”,对操作错误的及时给予纠正,对表现优秀的更要给予肯定,激励学生把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步完善。

四、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新课标》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自学《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已经不再像初始阶段那样只是随便看看书,而是会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学生会在书上用铅笔写出自己思考的问题:“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其探究的欲望,在自学时就掌
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即三角形的面积=底×高?。

自学检测表明学生的自学是有效的。

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