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医学院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设置探析_连婕

合集下载

人文课程体系

人文课程体系

人文课程体系(一)人文课程体系结构人文课程体系结构是一个复杂的课程体系结构,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归纳,目前高校的人文课程学科体系可大致分为八个大类,包括中西文化(含科技)教育、中西文学教育、艺术教育、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心理与健康教育、语言教育和社会实践。

(二)人文课程体系内容人文课程体系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它涵盖了诸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体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创业基础课程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等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课程。

此外,人文学科也包括文艺理论、历史与史学理论、哲学与语言研究等具体学科,这些学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现代语言和古典语言,社会科学,语言学,考古学等领域。

最后,人文课程体系还包括对文史哲通识课程的规划,这其中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的通识课程。

总的来说,人文课程体系旨在提升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科学与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

(三)人文课程体系作用和目标人文课程体系的作用和目标主要在于:1. 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通过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提高其对人类文化遗产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人文学科强调对人的全面培养,鼓励自由思考和创新,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 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教育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通过学习历史、文学、哲学等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人文学科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多元化的社会。

5. 为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基础:许多专业如新闻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等都要求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

同时,良好的人文素养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人文课程体系学习的重点1. 阅读和理解:人文课程体系学习的核心是阅读和理解文本,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文献、哲学论文等。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开展实践教学
通过临床实习、社区服 务、志愿服务等实践教 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 中体验医学人文精神, 培养其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积极建设医学人文实践 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 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建立实践考核机制
建立科学的实践考核机 制,对学生的实践表现 进行客观评价,激励学 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医疗纠纷与法律责任
患者权利与医疗公正
阐述患者的基本权利和保护措施,以 及医疗公正的法律保障和实践要求, 引导学生树立尊重患者权利和维护医 疗公正的观念。
探讨医疗纠纷的成因、类型和处理方 式,以及医疗行为中可能涉及的法律 责任和风险。
PART 03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 方法
REPORTING
案例教学法
社区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实践
了解社区文化
医学生应了解所在社区的 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尊重 社区居民的信仰和习惯。
关注弱势群体
医学生应关注社区中的弱 势群体,如老年人、残疾 人、贫困家庭等,提供必 要的医疗服务和关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开展健康教育
医学生应在社区中开展健 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 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
患者沟通与交流技巧实践
学会倾听
医学生应学会倾听患者的诉求和 意见,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要。
掌握沟通技巧
医学生应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 如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保持耐心 和热情、注意非语言交流等。
处理医患关系
医学生应学会处理医患关系,如建 立信任、解决矛盾、维护和谐等,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PART 05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 与考核
将课程考试、实践环节、课堂表现等各方面的成绩进行加权汇总, 形成学生的综合成绩。

医学高校人文类课程群设置构想研究

医学高校人文类课程群设置构想研究

医学高校人文类课程群设置构想研究医学高校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平台,不仅需要注重医学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人文类课程的设置在医学高校的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医学高校可以设置医学伦理课程。

医生是一个高度职业化的职业,他们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

医学伦理课程可以通过教授医学伦理原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医学伦理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和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

医学高校可以设置医学人文历史课程。

通过教授医学历史和人文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医学的发展历程和医学伦理观念的演变。

学生也可以通过研究医学伦理相关历史事件,深入思考医学伦理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提高对医学伦理的认识和理解。

医学高校可以设置医学文化课程。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多个学科紧密相关。

通过学习医学文化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医学与文学、音乐、艺术等领域的交叉关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和审美能力。

医学文化课程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医学博物馆和艺术展览,加深对医学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医学高校可以设置医学心理学课程。

医学工作常常面临与患者和他们家属的沟通和交流,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

医学心理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提高其在医学实践中的综合素质。

医学高校人文类课程的设置对于培养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医学伦理、医学人文历史、医学文化和医学心理学等课程,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

这将有助于他们成为具备高度医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医学专业人才,为社会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试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试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试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摘要:随着新课改课程改革的推行,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再仅仅是具备高能力,还对素质的高低也有了相应的要求。

现阶段,医学院校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当重视对人文素质的教育。

为了能够使教育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相关的教师应当积极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结构进行完善,丰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促使医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一、为医学生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性1、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现代医学是由生物医学发展而来,与传统的医学模式不同的是,现代医学更加注重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并且注重与时俱进,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医疗技术以及医疗服务。

主张从整体上认识人、理解人,然后全面的研究人体的健康问题,这就对医学院校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有了新的要求。

医学生必须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培训,注重对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做一个优秀的医疗工作者。

2、是新时期医学工作者的职业要求先进的医学研究技术的发展进步,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提供了许多便利。

例如,克隆技术,器官移植技术以及人体冷冻技术等等一系列的医疗科学技术成果。

这些医疗技术在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可能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这就需要相关的医疗工作者具备人文素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进行医学研究,更好的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服务。

医生这个职业被群众称为白衣天使,就在于医生的崇高的道德精神以及高超的专业技术。

因此,在学生时期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从而达到新时期社会对医学工作者的职业要求。

3、改善传统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医学院虽然也进行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但许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抓的重点问题都是学生求职的需要,课程目标过于功利化,强调的都是求职技能和技巧。

人文素质课程所占的比重过小,院校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工作还没有落实到位,这主要是院校的相关管理人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还不够重视。

国外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特点和我国的现状分析

国外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特点和我国的现状分析

[ ywod ]H ma ie; dc d ct n Me ia s d ns Ke r s u n t s Me i e u ai ; dc t e t i l a o l u
医生是 与人 打交 道 的职 业 , 医生上 岗先 学 人文 。 我 国 . 在 早 在远 古 时期 就有 神农 氏“ 百 草 。 日遇七 十毒 而 医道 立 ” 尝 一 之说 , 战国秦 汉 时期 《 帝 内经 》 明确 指 出“ 覆地 载 , 物 黄 则 天 万 悉备 , 贵 于人 ” 在西 方 , 希 腊 著名 的哲 学 家 希波 克 拉 底 莫 , 古 就 曾说 : 知道 患者 是什 么 样 的人 。 “ 比知 道 他患 了 什么 病更 有
也 变得 越来 越 重要 。本 文 主要从 医学 生 录取体 制 、 医学人 文 教育 的课 程设 置 以及 教学 的侧 重 点和 方式 等几 个 方 面 .
对 国内外 医学 生 的人文 素质 培养 现 状进行 了对 比分析 。分 析 的结果 对 我们 目前 的 医学 人文 素质 教育 的改 革 有一 定
1 6中■医药暑曩 0
C N ME I LHE AL HIA DCA R D
2 1 年 8月第 8卷第 2 期 01 3

教育论坛 ・
基础 , 者 、 患 医生 与 社 会 , 医学 史 , 理 学 , 业 行 为 自我 保 伦 职 护, 医学 学会 ” 等课程 。在 临床 阶段 的最后 一 年 又开 设 “ 向 转
其 中 “ 者, 患 医生 ” 程 分 为 3个 阶段 。 课 重视 医 患关 系 的教 育 和 医学 的人文 社会 性 . 学 时 间安 排贯 穿 临床 前 和临 床 阶段 教
情况 。 欧美 国家 开始 重新 审 视人 文 素质 教 育在 医 学 中的重 要 性 .现 代意 义 的 医学人 文 教 育 随着 医学 模 式 的转变 在 2 0世

哈佛核心课程体系

哈佛核心课程体系

哈佛核心课程体系摘要:1.哈佛核心课程体系简介2.哈佛核心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3.哈佛核心课程体系的具体课程设置4.对中国教育体系的启示5.哈佛核心课程体系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正文:哈佛核心课程体系是哈佛大学为学生提供的一种全方位的教育体验。

该体系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具备应对挑战的综合素质。

一、哈佛核心课程体系简介哈佛核心课程体系,又称为通用课程体系,是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部分。

该体系要求学生通过选修不同学科的课程,广泛涉猎各个领域,从而获得全面的教育。

学生在毕业时,需要完成一定的核心课程学分,以满足毕业要求。

二、哈佛核心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1.跨学科性:哈佛核心课程体系涵盖文学、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强调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

2.批判性思维: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独立分析问题、提出见解。

3.写作与口语能力:写作与口语是哈佛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具备扎实的写作与表达能力。

4.全球化视野:哈佛核心课程关注全球问题,培养学生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哈佛核心课程体系的具体课程设置哈佛核心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学与艺术:学生需选修一定数量的文学、艺术课程,以培养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2.社会与文化:涵盖社会学、人类学、历史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3.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4.外国语言与文化:学生需学习一门外语,并了解相关文化背景。

5.定量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统计等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6.道德与公民素养:通过伦理学、政治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公民素养。

四、对中国教育体系的启示哈佛核心课程体系对我国教育体系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我国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科领域,加强跨学科教育;同时,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教育质量。

论《医学人文》课程的体系建设

论《医学人文》课程的体系建设
【 课程建设】
论《 医学人文》 课程 的体系建设
颜世 军 , 孙连坤 , 潘双翼 ( 吉林大学 白求恩 医学院 , 吉林 长春 10 2 ) 30 1
摘要 : 尽管 目前许 多学校开设 了《 医学人文》 程 , 课 但各校对于此类课程的开设通常较为零散 、 不成体 系。 文 本
首 先对《 医学人 文》 课程的概念 内涵及其与公共基础课和 医学专业课之 间的 关系进行 了明确 的界 定, 而从三 个 进
这种错 观念 的, 导下 ,许 多学 只重视专业课程 j J 的学 , 忽 视 他 课程 , 更不川 说做一些与医学相关 的扩腱l 爻 思 号 r 这样的学 进入临床后 , 刈i 病人 当 然 只会 被 作 是疚病 的载体 ,正如美 罔医学科学 院士 { 刘 易斯 ・ 马斯 所 ‘“ 托 :我觉得 我不像 是个有 毛病 的活 人 , 更像一 个需要越怏解决越好的问题 ” 。因此 , 无法 存他 f 身 f 受 到被 关怀 当然 是意料之 中的事 情 了。 f j 感 我们甚 至还 呵以想 象的到 ,他们中 的一部分人是 如何 的把病人仪仪作 为消 费的主体 , 他们身上赚取钱财 , 从 并使他们 的心灵冉次受到伤害 。 开阔医学生 的视野 , ② 提升人 际交往 能力 ,以便 其 日后能够妥善处理 医际关 系和医患关系 。 众所周知 , 现在医患关 系较 以往更趋紧 人文素质 , 实到他们 的医疗实践 中去 。应 当指 , 落 医 张 , 种紧张的关 系既不利于 医学事业 的发 展 , 不利 这 更 学人文教育 既不 同于思想政治教育 ,也不 同于一些院 于医患双方保 持 良好 的心态 和健康 的身体。面对这种 任其发 展 , 或只是牢骚抱 校 在全 校 范 围内对所 有专 业 学生 进行 的普通 人 文教 情况绝 大多数学生束手无策 、 找 医学 人文》 课程的学 育, 它有着浓厚的医学色彩 , 强调 医学如何 为人类服务 怨 , 不到好 的解决办 法 。通过 《 习, 这些未来 的医生们 会变得更 加关 心病人 , 这便使 医 及医学如何与人文结合。医学生仅仅凭借个人兴趣挑 选几 门普通人文课程来学 习 , 不但缺乏系统性 , 缺乏 患双方有 了相 互理解的心理基础 ,如果 医生们拥有 良 也 好的沟通技能 ,并 以更易接受 的方式 表达 自我和传递 与医学 的必然联 系 ,因为绝 大多数学生还不 具备把零 紧张的医患关系定会得 到极 大的缓解 。同样的 , 散的普 通人文知识抽象 、 整理 , 自觉运 用到 医学 中的 思想 , 并 这种 良好 的人际交往技能也会 帮助他们处理与其他 医 思维能力。因此 , 医学专业 的教学计划 中列入相应 的 在 护士 、 技术人员 和医 院管 理者之 间的关 系 , 起到 事 《 医学人 文》 课程并将其贯 穿于医学教育 的始终 是非 常 生 、

医学高校人文类课程群设置构想研究

医学高校人文类课程群设置构想研究

医学高校人文类课程群设置构想研究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医学高校人文类课程群的设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医学高校人文类课程的设置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以满足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一、人文类课程的重要性人文类课程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培养医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养。

医学生需要学习医学知识,掌握医学技能,但更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1. 多元化人文类课程要根据医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置,涵盖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心理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2. 综合性人文类课程要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深度,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3. 实践性人文类课程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医疗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三、人文类课程群设置构想1.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是医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它涉及到医学生的医德医风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

医学伦理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理、道德规范和伦理决策,培养医学生的伦理思考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提高医学生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医患关系。

2. 医学人文与医学史医学人文与医学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医学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医学社会的文化价值,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医学文化修养。

医学人文与医学史课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了解医学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内涵,培养学生对医学人文的热爱和研究兴趣。

3.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健康的保护方法和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策略,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医学生的心理健康保护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5. 艺术与医学艺术与医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艺术对医学的影响和医学对艺术的启示,了解医学与艺术的交叉领域和融合关系,加强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医学论文: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的思考

医学论文: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的思考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的思考据全国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甚至教师只有不到50%真正了解医学人文这一概念,其余人群则对其的意义完全模糊不清,这也折射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人文教育上的不到位。

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并优化、创新人文课程设置。

1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基本构建原则对高等医学院校而言,基于医学人文教育目标的考虑必须以学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起点,在教学模式的可操作空间中多下功夫,集合多种人文教育要素来明确自身教育教学定位,也就是从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际状况出发,确立以下4点基本指导原则。

1.1 全球性原则全球性原则就是以全球医学教育为基本要求参照指标,明确对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子系统即人文课程系统的建立。

在这一系统中,首先要明确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人文知识与技能承载度;其次厘清它的教育内容包括了人文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以及通识教育。

这些教育内容存在目标联系但差异性也很大,在这里,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主体课程,而要以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为主,并适当加入鲜明的人文知识承载度课程作为教学体系衔接,确保人文教育的实效性。

1.2 基础性原则基础性原则主要侧重的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人文知识普及,其中通识教育也是我国必须树立起的经典教学范畴。

在这一点上有关通识教育专家就指出,不要将通识课程设计为概论式或仅仅普及理论的系统知识课程,而是应该深入实践它,将通识教育从形式思维教育发展成一种实质思维教育,这也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人文教育普及上需要学习欧美国家的地方。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在人文教育方面起步较晚,所以尚不成熟的地方依然很多,尤其是在人文教育这种抽象教育教学中只注重对知识的一味灌输,而缺少深度实践引导,所以通过恰当的理论实践相结合方式来感悟和巩固人文教育,从而实现对人文知识的升华。

1.3 整合性与交叉性原则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教学中普及人文基础必须要首先适当整理课程目标,优先将历史、哲学、通识等知识与医学知识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综合属性的人文课程。

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作者:刘欣欣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5年第04期摘要:医学人文素质是人文素质在医学行为中的体现,加强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教育,是医学生将来踏入社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当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本文对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的显性和隐性课程的构建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医学人文课程隐性课程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人格、气质和修养方面的内化,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

医学人文素质是人文素质在医学行为中的体现,其内涵核心是对医务人员的品德和对其医学知识及诊疗技能的正确认识和运用,两者不可缺一。

加强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教育,增强他们尊重病人、关爱病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医学生将来踏入社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当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加强学科建设,构建有医学特色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一)促进“两课”与其他人文课程的整合互补“两课”即马列主义理论与政治思想教育是高校进行人文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但是“两课”和其他人文课程在教学中常常处于割裂状态、各自为战的局面。

因此要对“两课”和人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使两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的良胜发展态势。

要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强化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哲学课除了培养医学生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外还要重视培养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品德课除了引导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人格外还要注重培养医学生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其他两课课程除了对医学生进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宣传外还要教育医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加强显性课程模块建设,以规范管理提升课程品位显性课程建设应从教学质量控制、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核心课程建设等关键环节入手,不断增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术基础,提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品位,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哈佛大学医学课程设置改革介绍

哈佛大学医学课程设置改革介绍

哈佛大学医学课程设置改革介绍哈佛大学医学院主要提供四类医学教育,第一类是医学研究生教育,学制4年,入学前需完成普通大学本科教育,所有此类医学生必须是美国公民或已获得长期居留权的人员,毕业后要为美国服务;第二类是科研型研究生教育,毕业后获得PhD学位,主要从事科学研究。

此外,每届约有10%的学生接受MD和PhD双学位项目学习,一般需6年,毕业后获得医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第三类是博士后研究生教育,此类培养多为短期项目培训;第四类是继续医学教育;另外,医学院还开设网络在线课程60余门。

我国临床医学生培养主要是第一类,因此分析第一类医学教育,即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三次课程改革哈佛大学的“New Pathway”课程开始于1985年。

之前一直是最传统的2 年基础课程+ 2 年临床实习的课程模式;大多数基础课程教学在大教室以讲座的方式进行,考核方式基本为多项选择的方式。

医学生认为头两年对于基础课程的学习是一种成为医生的障碍。

教师们虽然认为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应该加强,但是只有极少数教师认为医学生获得临床技能是教师工作重要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教师的责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哈佛大学开始“New Pathway”课程改革[1]。

21 世纪,尽管很多医学院校进行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但是改革主要集中在临床前的2 年时间段,在临床教学进行改革非常困难。

AAMC 美国医学院学会组织专家先后发布了对于临床前教学和临床教学的课程改革建议。

同时,医疗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医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医疗服务逐渐转移到非住院部的场所,使得原本的基于急性病、快节奏、以紧急处置为导向的临床教学需要向支持长期服务,监管和反馈,关注学术、职业和个性化发展。

哈佛大学医学院在原有临床前改革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临床教学改革为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

2010 年,卡耐基基金会再次对美国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进行了调研。

在报告中Cooke 指出,美国医学院校虽历经百年的发展,但是还是面临“课程不具有灵活性、没有以学生为中心、知识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对医疗实践理解的碎片化、对团队合作不够重视、过于重视医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缺乏全面系统的知识和能力、对职业素养的评价和提升还不足”等等挑战。

论构建以人文为核心的医学生人文素养课程教学体系

论构建以人文为核心的医学生人文素养课程教学体系

论构建以人文为核心的医学生人文素养课程教学体系【摘要】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医学院校应抓好人文课程实施的相关工作,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医学生;人文素养;课程体系为落实医学人文教育的指导思想,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医学院校应抓好人文课程实施的相关工作,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1 构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原则构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应根据医学高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结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不同人文学科的功能与作用,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和谐发展。

1.1 目的明确原则。

人文课程的开设,是培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

通过人文课程的教育,能丰富医学生的人文知识,形成人文知识与医学科学知识优势互补;能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与高尚的医德情操;能开阔视野形成大德大爱的情怀;能提高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现代医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完善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的新型综合素质人才,塑造医学生圣洁的灵魂,具有高尚的医德,形成人性化的世界观价值观。

1.2 重点突出原则。

医学高校人文课程构建,应确定人文学科核心课程,根据医学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而确定的骨干学科,应做到少而精,重点突出。

应重点开设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等课程可作为核心人文课程,确立巩固其在医学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国内外的很多医学高校此类相关人文学科,积累好不少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并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促进了医学与人文的融合,提高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1.3 全面和谐发展原则。

现在很多学者都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来阐述医学人文课程的内涵。

医学院校开设的课程应是医学专业课程、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体。

隐性人文课程建设就是要通过无形的教育,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重视医学生的入校宣誓仪式教育,授帽仪式活动;历代医圣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雕像的合理布局;国外医德格言的文化碑廊建设等。

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摘要】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是当前医学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系统探讨了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分别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在正文中,对医学人文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内容,同时探讨了如何将医学人文课程融入实践中。

结合医学人文教育效果评价方法,对医学人文课程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结论部分总结了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医学教育改革、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医学院校, 医学人文课程, 体系构建, 研究, 教育效果评价, 医学人文教育, 发展方向, 局限性, 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院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生的要求也不再只停留在医疗技术水平上,更加强调医生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和医德医风。

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成为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医学人文课程不仅有助于培养医生更全面的素养和技能,还能提高医生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医患沟通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目前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对医学人文课程的构建研究可以为医学院校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助于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医学人才。

深入研究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1.2 研究意义医学人文课程在医学院校中的设置和发展已经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医学人文课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帮助医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和伦理观,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医学人文课程的学习,医学生可以更好地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建立和患者更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完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框架的构想

完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框架的构想
文 修养 ;或是加 强对 医学专 业教 师的培养 ,通 过 中短 期 去
虽然 教育 部 、卫 生部 对加 强医学 院校 人文 素质教 育课
程 建设 提 出了政策 指导 ,但是 ,截 至 目前 我 国医学 院校还
没有一 个统 一的人 文素 质教育 课程 体 系 ,人文 素质教 育课
程设 置散乱 ,缺乏 科学性 、系统性 和规 范性 。因此 ,根 据
文化 与营销
中国 市场 21 年第4 期 ( 02 0 总第73 0 期)
完 善 医 学 人 文 课 程 体 系框 架 的构 想
贾鹏宇
( 中国医科大 学,辽宁 沈阳 10 0 ) 0 1 1
[ 摘 要]依据 医学人 才培养与未来职业 目标客观要求,开展 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把医学教育和人文知识教 育相
掌握 医学知 识和 医疗 技术 ,还要有 对人 性 的关怀 ,对他 人 的同情心 等人文 情怀 ;不仅 要关 注疾病 ,更 要关 注有思 想
3 构 建 医学人 文教 育课程体 系 的基本框 架
人类社 会 巨大 的发 展和进 步 ,带 动 医学 各个 领域 的发 展 ,医学模 式也从 原来 的纯 生物模式 转变 为生理 一心 理一 社会一 环境 的模 式 ,使 整个 医学面貌 发生 根本改 观 ,客观
感情 的患者 ,要 充满 爱心和 对社会 的高 度责任 感 等高 尚的 人 文精神 。这种 人文 精神在 现代 医学 教育 中的反 映 ,就是
构 建 医学与相 关人 文社会 科学 高度融 合 的医学人 文学 科群
课程。
上也 决定 着医学 生人 文素质 结构需 要 日 丰 富完善 。适 应 臻 未 来职业 胜任 力的要求 ,医学生必 须充 实完善 人文 素质 结

哈佛大学医学院三次课程改革比较及其启示

哈佛大学医学院三次课程改革比较及其启示

教 育改革的特 色和趋势 。文章通过介 绍哈 佛 大学 医学院在 过去 进行 的三 次课程 改革 的 背景 , 并进行 课程 改革 内容的 比较 和讨论 , 为我 国 医学院校进 行 医学课 程改 革提 供启示 。 [ 关键词 ] 美 国; 医学教 育; 课程 改革 [ 中 图分 类号 ] G S 1 [ 文献标 识码 ] A
院校医学课程 改革 的旗 舰 , 是 融合 新 的医 学教 育 理念 和 医
学教育实践进行医学课程创新的杰出医学院校的代表。在
过去三 十年时 间里 , 哈佛 医学 院进行 的三 次大 规模 课 程改
和提升还不 足” 等 等挑 战 。另 外 , 随着 医学 的发 展 , 对 于 疾 病和健康 的认识 已经 发 生 了很 大 的变化 。 因此 , 哈佛 大 学 开展 了第 三次 “ P a h t w a y s ” 课 程改革 , 重新 对课 程 内容进 行 组
务逐渐 转移 到非 住院部 的场所 , 使得原本 的基 于急性 病 、 快 节奏 、 以紧急处置 为导 向的临床 教学需要 向支 持长 期服务 ,
监管 和反馈 , 关注学术 、 职业 和个性 化发展 。正是 在这样 的
的改进 , 将课程设 计 的各个 要素进行 整体思 考 , 促进 知识在
1 . 整合医学课 程改革需 在坚持核 心理 念 的基 础上 循序
渐进 。 哈佛 医学 院进 行 的三 次大 规 模课 程 改 革 , 最 重要 最 核 心的特点 和理 念就是不 断加强整合 。在该 校 的数次 改革
中, P B L都被认 为是整个 整合课程 的核 心 , 是贯 穿器 官 系统
没有一所 医学 院会 认为该 校已经达 到了最 理想 的课程
体 系 。在课程 改革 中 , 医学 院 作为 一个 组 织机 构 不断 在进

医学高校人文类课程群设置构想研究

医学高校人文类课程群设置构想研究

医学高校人文类课程群设置构想研究引言:在当今社会,医学高校人才培养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也需要具备较强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医学高校中设置一门人文类课程群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课程种类、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课程种类:1. 心理学类课程:包括心理学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疾病与心理咨询等,帮助医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知识,提升沟通和服务患者的能力。

2. 伦理学类课程:包括医学伦理学、职业道德教育等,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和职业道德观,培养患者至上、负责任的职业素养。

3. 人文历史文化类课程:包括医学人文史、医学人文地理等,拓宽医学生的人文知识广度,培养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

4. 社会学类课程:包括社会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使医学生了解和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

二、课程内容:1. 强调实践教学:增加实践环节,如心理咨询模拟训练、伦理决策案例分析等,使医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

2. 开设跨学科课程:将人文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程相结合,如医学伦理学与临床课程相结合,增加对医学伦理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实例。

3. 引入前沿热点话题:结合社会热点和医学发展趋势,增加相关课程内容,如医学伦理与人工智能、医学伦理与生物技术等,引导医学生思考医学伦理的新问题。

4. 着重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课程设计中增加小组合作项目,鼓励医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互相协作,增强沟通和协作能力。

结论:医学高校人文类课程群的设置对于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同类别的课程设置,可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医学伦理观,增加心理健康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希望未来医学高校能够重视人文类课程的设置,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再思考

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再思考

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再思考
韦勤; 柏茗
【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
【年(卷),期】2009(030)009
【摘要】课程设置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基础和中心环节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仍不够理想。

通过分析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针对现有的医学教育学制和整体教育状况,提出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和改进对策,以课程设置为解决为问题的切入点,推动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总页数】3页(P70-71,封3)
【作者】韦勤; 柏茗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系天津 30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5
【相关文献】
1.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探析 [J], 燕娟;陈晓阳
2.对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再思考 [J], 马利军;张静宇
3.国内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J], 李秀宁;高超;刘翰楠;张春燕;梁霞;唐勇
4.以叙事医学角度思考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改革 [J], 李恩亮;郑恒
5.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再思考 [J], 韦勤;柏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开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开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开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李淑玲;杨晨;路海;岳新
【期刊名称】《济宁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41)1
【摘要】医学人文课程作为医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未来医疗工作者职业精神、医学道德的重任.但我国很多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在开设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师资资源缺乏、教学体系有缺陷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开设现状进行调查,以探讨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的缺点与不足,积极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对于今后培养兼具医学技能与人文素养的高水平临床医学卓越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总页数】4页(P9-12)
【作者】李淑玲;杨晨;路海;岳新
【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济宁医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济宁医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济宁 27206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
【相关文献】
1.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开设现状与意义 [J], 徐程洪;王学丽
2.贵州省医学院校人文素质公共选修课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唐宇宏;潘鸿
3.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J], 丁颢;许燕;霍小舟
4.山东省某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满意度现状及对策研究 [J], 于奇;吴炳义;郭晓宇;周建裕;毕玉;欧阳翔
5.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开设现状调查 [J], 李淑玲;高立;杨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大类五十多门,贯穿于 医 学 生 四 年 的 学 习 中,为 医 学 生 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课程选择。 1 医 学 人 文 必 修 课 程 1.1 基 础 医 学 教 育 阶 段
医学人文必修课程是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主要内 容 。 在 基 础 医 学 教 育 的 两 年 里 ,医 学 生 学 习 人 文 、社 会 、 行 为 科 学 课 程 ,包 括 职 业 导 论 、病 人 - 医 生 、社 会 医 学 导 论、卫生保健政策、医 学 道 德 与 职 业 精 神、社 区 医 生/医 学 探 索 及 人 类 发 展 等 。2010 学 年 、2011 学 年 和 2012 学 年 的 医 学 人 文 课 程 总 课 时 数 占 一 、二 年 级 总 课 时 数 的 比 例分别为27.95%、29.80%、30.56%,见 表 1。 根 据 哈 佛医学院的课程要求,具体内容规定如下 。 [4] 1.1.1 职 业 导 论
状 。 提 出 改 革 必 修 课 程 、完 善 选 修 课 程 、促 进 医 学 人 文 教 育 与 专 业 教 育 整 合 的 几 点 建 议 。
关 键 词 :医 学 人 文 教 育 , 哈 佛 医 学 院 , 课 程 体 系 , 必 修 课 , 选 修 课
中 图 分 类 号 :R-05,G642.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2-0772(2013)08-0026-04 Explo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in Medical Humanity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LIAN Jie,YAN Juan,WANG Hong-qi.School of Public Health,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030001,China Abstract:The medical humanistic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Harvard Medical School has been integral and systematic.This article is introdu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from two sections:obligatory courses and electives.The obligatory courses has two stages:fundamentals of medicine including introduction to the profession,patient-doctor year I and patient-doctor year II,social and population sciences related courses,pursuing inquiry in medicine and principal clinical-advanced experiences with patient-doctor year III,clinical management related courses,capstone course.Every obligatory course is elaborat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content and hour of curriculum,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It states all the more than fifty electives of sixteen disciplines about medical humanity in the Harvard Medical School.And give some suggestion on reforming obligatory courses,completing electives and promote integration between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 education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urrent medical humanistic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Harvard Medical School. Key Words: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Harvard Medical School,curriculum system,obligatory courses,electives
“职业导论”为 入 门 课 程。 哈 佛 医 学 院 对 全 体 新 生 展开 为 期 两 周 的 职 业 教 育,课 程 安 排 集 中,课 时 数 占 4%左右。从不同角度 介 绍 职 业 概 况,通 过 以 问 题 为 中 心 和 协 同 学 习 等 方 法 ,明 晰 医 学 生 在 向 医 生 过 渡 的 过 程 中 所 需 要 建 立 的 目 标 、期 望 和 需 求 。 该 课 程 还 为 医 学 生 展示出在逐步成长为医生的过程中所需掌握和学习的 各 种 医 学 知 识 和 经 验 ,让 其 对 医 学 和 医 生 有 一 个 总 体 的 了解和认识。考评方式为出勤率和课堂参与程度。
课程名称
职业导论 病人-医生 社会医学 临床流行病与人口健康 卫生保健政策 医学道德与职业精神 社 区 医 生/医 学 探 索 * 人类发展 人文课程合计
2010 年 ~2011 年 课 时 数 (h)占 总 课 时 百 分 率 (% )
80
4.35
267.5
14.55
26
1.41
42.25
① 山 西 医 科 大 学 公 共 卫 生 学 院 山 西 太 原 030001 ② 山 西 医 科 大 学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山 西 太 原 030001 *基金项目:2012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卓 越 医 师 医
学 人 文 培 养 基 地 建 设 ”,项 目 编 号 :J2012037 △ 通 讯 作 者 ,E-mail:telefriendme@msn.com
Medicine and Philosophy,Aug 2013,Vol.34,No.8A,Total No.482
哈 佛 医 学 院 医 学 人 文 课 程 体 系 设 置 探 析 ——— 连 婕 等 医 学 与 哲 学 2013年 8月 第 34卷 第 8A 期 总 第 482期
表1 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医学人文必修课程课时汇总
人文交叉的多方面知 识 与 理 论,包 括 医 学 史、医 学 伦 理 献;基本卫生保健政策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与 选 择;从 ,针对临床实践中所 遇 到 的角度批判性地评价医疗决策的效果;从个人和社会两
的现实问题加以讨论,应 用 多 学 科 知 识 和 技 巧,提 出 具 个层面阐述人类发 展 的 时 间 过 程 和 变 化。 近 三 年 课 时
自19世纪哈佛大学校长 Charles Eliot进行医学教 育体制改革,至1985年 哈 佛 医 学 院 进 行 “新 途 径”课 程 改革,哈佛医学院呈 现 出 持 续 不 断 成 长 和 完 善 的 过 程。 哈佛医学院“新途径”课 程 改 革 近 30 年 来,相 比 传 统 的 教育模式,其改革 成 效 是 显 著 的[1-2]。2006 年,为 了 适 应 医 学 发 展 和 医 学 模 式 的 转 变 ,哈 佛 医 学 院 从 课 程 体 系 上进一步整 合 基 础 医 学 与 临 床 医 学,增 强 课 程 的 合 理 性,发 展 新 的 医 学 教 育 模 式 。 [3] 同 时,医 学 人 文 教 育 也 进行了相应调整,与医 学 专 业 教 育 相 融 合,形 成 人 文 科 学与医学相融合的医学教育模式。
续到临床实习。该课程第一、二学年主要对病史采集和 的社会因素、人口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如何影响健康与疾
体格检查进行指导,第 三 学 年 在 临 床 实 践 中 从 经 济、社 病;临床流行病学与生 物 统 计 学 的 基 本 原 则,这 些 学 科
会以及伦理学角度审视患者的治疗与照顾,融合医学与 必须具备以循证实践 为 基 础 的 医 学 与 批 判 性 的 医 学 文
1.1.2 病人-医生
病 学 与 人 口 健 康 、卫 生 保 健 政 策 以 及 医 学 道 德 与 职 业 精
“病人-医生”即医患关系,作为哈佛医学院重要的 神以及人类发展五大 课 程,这 些 课 程 旨 在 强 调 21 世 纪
医学人文课程,跨度三 年,从 基 础 医 学 阶 段 教 育 一 直 延 医生面临的重大医学问题,向医学生呈现出国内或国际
职业导论、病人-医生I与病人-医生II、社会与人口科学相 关 课 程 以 及 医 学 探 索 四 大 类 课 程 和 临 床 见 习 与 实 习 阶 段 的 病人-医生III、临床管理相关课程以及凯普斯课程三大类 课 程 出 发,分 别 对 各 门 课 程 的 主 要 内 容、课 时 安 排、教 学 方 法、 评 价 方 式 等 进 行 阐 述 。 并 以 介 绍 十 六 大 类 五 十 余 门 选 修 课 的 课 程 设 置 为 补 充 ,剖 析 哈 佛 医 学 院 医 学 人 文 课 程 体 系 发 展 现
1.29
10
0.52
579
29.80
2012 年 ~2013 年 课 时 数 (h)占 总 课 时 百 分 率 (% )
72
3.72
346
17.87
28
1.45
42.75
2.21
38
1.96
34
1.76
21
1.08
10
0.52
591.75 30.56
*2011 年 之 前 ,针 对 参 加 全 球 卫 生/社 区 计 划 或 暑 期 研 究 计 划 的 学 生 开 设 “社 区 医 生 ”或 “医 学 奖 学 金 ”,二 者 为 二 选 一 课 程 ,课 时 数 及 课 程 安 排 都 相 同 ;而 从 2011 年 秋 季 开 始 ,取 消 了 上 述 课 程 ,针 对 全 校 医 学 生 进 行 “医 学 奖 学 金 ”科 研 项 目 的 训 练 开 设 了 “医 学 探 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