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015ed210066f5335a8121de.png)
《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光在_________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真空中,光的速度是_________.2.如图所示的三种光学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_________,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__.(选填对应的序号)3.如图是被水环抱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产生这种视觉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漂亮的“蛋壳”闪着耀眼的光芒,这是____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4.婷婷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_________m;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如图所示,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对准看到的鱼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________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_________一些(选填“深”或“浅”).6.(2006•哈尔滨)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____,“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______位置.7.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_________(甲透镜/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_________(近视/远视)眼的矫正.8.如图所示是济宁市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二、选择题11.现在,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设想你是一位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不但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明,还要会合理判断灯光的照射情况,若前方出现弯道时,灯光照射路面的情C D13.(3分)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14.(3分)(2009•茂名)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三、作图、计算题(每题8分,共24分)15.(8分)(1)在图1中画出电线杆在太阳光下的影子.(2)在图2中画出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图3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4)窗口前有一个小孩(用AB表示),那么在室内可以看到整个小孩的范围是什么,请在图4中表示出来(范围用阴影线表示).16.(8分)(1)如图1所示,要将一束太阳光AO反射到室内的B点,请你在O点正确地填入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2)将图2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17.(8分)国庆节时,许多城市在广场燃放礼花.礼花在几十米的高空爆炸,响声巨大,并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照亮了整个城市.(1)如果你离广场很远,对礼花爆炸时的声音和色彩能够同时感觉到吗?为什么?(2)如果你看到色彩和听到声音前后相差的时间为5s,那么,你离广场大约有多远?(取声速为340m/s)四、实验题(每题8分,共16分)18.(8分)小孔能成像,但所成像的形状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决定做实验进行研究.她在两个相同的空罐底部中央分别打上圆孔和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接着她将圆形小孔和方形小孔分别正对烛焰和发光的灯丝,并保持小孔到它们的距离相等.小华看到了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像的各种情况如图所示.(1)比较甲、乙两图,实验条件中只有_________不同,而所成的像却相同.由此可知: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所研究的那个因素_________(有关/无关).(2)比较甲、丙两图可知,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_________有关.(3)根据以上探究结论,可以作出如下判断:丁图中灯丝所成像的形状与丙图中灯丝所成像的形状_________(相同/不同).19.(8分)(2013•香洲区二模)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向ON靠近,则OB_________ON.(选填“靠近”或“远离”);(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则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_________;(3)要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需测出图甲中的反射角∠_________(填写字母)和入射角大小,如这二个角相等,则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你认为这样做需改进的地方有:_________.五、探究题(每题8分,共24分)20.(8分)(2013•阜新)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1)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2)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3)如图乙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它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4)该小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5)此实验不能用平面镜进行,是因为平面镜_________,不能确定像的位置.21.(8分)(2013•鞍山)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道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蜡烛的焰心、_________、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外,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_________的_________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56cm刻度线处,小丽从透镜的左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_________镜.22.(8分)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_________、缩小的_________像,如图1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2)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_____(填以下选项).A.0~10cm B.10cm~25cm C.10cm~极远处D.0~25cm(3)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图2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图是_________.(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长度相当于像距,在全班同学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_________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_________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使全班同学都能清晰的进入取景框中.。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4a360f04a1b0717ed5dd9d.png)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 (11 × 3 分= 33 分 )1.如下图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叉鱼 B.手影C.看到地上的书 D .凸面镜使光芒汇聚2.以下光路图中,正确的选项是 ( )3.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据目睹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绚丽的光环,与常有的彩虹色彩完整同样。
”佛光形成的主要原由是( )A .直线流传B .小孔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4.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5.以下对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池水看起来比实质浅,这是因为光的反射惹起的B.茂密的树荫下出现好多圆形的光班,这是因为光的折射惹起的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因为光的漫反射惹起的D.因为光路可逆,因此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6.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奇妙。
当后边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芒“反向射回去”。
图中是四种尾灯的剖面表示图,此顶用于反光的镜面拥有不一样的形状。
能产生上述成效的镜面是()7.一条光芒 AO 从空气中斜射向沉静的水面,如图甲所示。
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在图乙中有四幅描述其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此中正确的选项是 ( )8.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纳 ()A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9.在研究近视眼视力改正问题时用如下图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边紧靠瓶壁的凸面镜相当于晶状体,右边内壁相当于视网膜。
【教科物理上册】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综合检测
![【教科物理上册】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综合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ac5b696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2.png)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综合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22四川乐山市中期末)下列例子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影子的形成B.日食与月食C.挖掘地铁隧道时用激光指引方向D.雷雨来临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2.(2022山东菏泽中考)下列与“影”相关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曹州古城永安塔在湖中的倒影B.小孔成像形成的倒影C.灯光下人手在墙上形成的手影D.透过玻璃窗看到的老师背影3.(2022黑龙江哈尔滨中考)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4.(2022湖南邵阳中考)小凯学习完光现象之后,兴致勃勃地回家给妹妹表演了一个小魔术。
他先让妹妹站定,在她面前摆一只“空碗”(如图甲所示),然后缓慢地往碗里倒水,成功地给妹妹“变”出了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
魔术的成功是利用了()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5.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
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A.近视眼,镜片ⅠB.近视眼,镜片ⅡC.远视眼,镜片ⅠD.远视眼,镜片Ⅱ6.(2023福建南安期中)白天,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铝合金板等都能将强烈的太阳光反射到路面上或房间内,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以及人们的工作和休息。
形成光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光的镜面反射 B.光的漫反射 C.玻璃幕墙是光源 D.光的直线传播7.(2022湖北武汉江汉期末)如图是实验室用的显微镜,关于这种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光镜实际上是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图中A点在目镜的一倍焦距内C.图中A点一定位于物镜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D.目镜能够成倒立、放大的实像8.(2022上海中考)已知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5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则此时成()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9.(2022湖南湘潭中考)如图,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541b8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5.png)
2023-2024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 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 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 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 \cmD. 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答案】D【解析】解: A.观众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故 A正确.B.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凸透镜,银幕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B正确;C .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拍摄时,为了产生立体视觉,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 cm ,故 C正确;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 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D.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乒乓球,这是因为()A. 乒乓球是个发光体B. 乒乓球对光线产生漫反射C. 乒乓球对光线产生镜面反射D. 乒乓球吸引光线的作用【答案】B【解析】解: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乒乓球不是光源,乒乓球的表面会发生漫反射.故选B.3.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 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 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答案】C【解析】解: A .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该选项说法错误.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该选项说法错误;C .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该选项说法正确;D.平面镜成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不会发出光线.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C.4.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小明对家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了观察分析,正确的是()A. 台灯的灯罩内表面做得光滑是为了利用光的漫反射B. 寒冷的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水凝固而成的C. 鱼缸中的水温问题比室温略低是因为水蒸发吸热D. 客厅中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这两盏灯一定是串联的【答案】C【解析】解:A、台灯的目的是让光线射向同一地方,因此灯罩的作用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起到增强亮度的作用;由于光滑面会可以让光线射向同一个方向,所以台灯灯罩做成光滑,为了能发生镜面反射.B、寒冷的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水蒸汽凝华而成的,故B错误;C 、水蒸发吸热降温,因此鱼缸中的水温问题比室温略低,故C正确;D、因为串联电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而并联电路干路的开关也控制整个电路,所以两盏灯的连接方式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故选C.5.如果用一块红色玻璃对着写有蓝字的白纸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看到紫色的字,这是由于蓝光与红光混合在一起能得到紫光B. 看到的纸是红色的,这是因为太阳光通过红色玻璃时只有红光能照射到纸面再反射进入眼睛C. 看到的字是黑色的,这是由于红光射到蓝字上会被蓝色的字吸收而成黑色D. 看到的纸是红色的,是由于白纸能将太阳光反射到玻璃时只有红光能通过,其余光被其吸收【答案】D【解析】6.学校的花园、小树林、教室到处都涉及到物理知识,下列叙述正确()A. 我们看到的红花是因为红花吸收红色光B. 教室里各个位子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光的反射C. 利用校园内大镜子整着装时成正立、等大的实像D. 同学们树阴下的“圆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虚像【答案】B【解析】解:A 、红花只反射红光,故A错误;B、光射到黑板上,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见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故B正确;C 、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D、地面上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B.7.因为有了光,世界才会如此绚丽多彩,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B. 假如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做操时队伍更容易排直C. 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属于光的漫反射D.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解: A .人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照射到眼睛上,故 A错误;B.排队时用到了光的直线传播,假如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做操时队伍将不容易排直,故 B错误;C .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属于光的漫反射现象,故 C正确;D.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入射到另一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故 D错误.故选 C.8.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B. 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 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 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答案】B【解析】解: A .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 A错误;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B正确;C .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故 C错误;D.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因此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故 D错误.故选 B.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B. 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C. 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D. 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答案】C【解析】解: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验钞机,根据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制成红外线夜视仪,故A错误;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C 、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C正确;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不是红、黄、蓝,故D错误.故选C.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0.下列是一些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都是由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B. 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可用“光的折射”来解释C.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D. 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漫反射现象【答案】A, D【解析】解: A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所以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都是由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故 A正确;B.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错误;C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紫外线才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故 C错误;D.由于漫反射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因此,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故 D正确.故选 A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1.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发生了光的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这种反射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附答案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附答案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https://img.taocdn.com/s3/m/d0860a6c43323968011c92cb.png)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共24分)1. 要观察月亮表面的面貌,可选用A. 放大镜B. 显微镜C. 近视镜D. 望远镜2. 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像B.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绿、蓝C. 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一定发生偏折D. 太阳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3. 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A. 在屏上只能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B. 能得到物体清晰的不完整的像C. 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D. 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4.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 钻石B. 太阳C. 猫头鹰的眼睛D. 月亮5.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B.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C. 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D. 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6. 如图所示,其中平面镜成像正确的是A. B.C. D.7. 如图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8.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 不透明的物体被光线照射时,后面形成影子B. 日食、月食的形成C. 平静的湖面上看到山的倒影D. 晚上探照灯的光束照到很远9. 下列关于光和光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教科版八上物理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八上物理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03b61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f.png)
教科版八上物理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上期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一、选择题1.夏天,浓密的树叶下形成了“树荫”,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射到地面上形成了一个个“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树荫”是树叶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树荫”的形状不规则,它们是太阳的像C.“光斑”的形状不规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光斑”的形状规则,它们是太阳的像2.手电筒发出的光竖直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若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斑会变为下图中的()AB C D3.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如图所示的一种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就可看到竖直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挡风玻璃上看到的是仪表的实像B.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小C.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90°4.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A.0.4 mB.0.3 mC.0.2 mD.0.1 m5.保护视力,要有良好的读书、写字姿势,需要坚持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其中“一尺”指书本与眼睛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尺左右(30~35 cm).如果患上近视眼,必须到专业眼镜店配近视眼镜,关于配戴了近视眼镜能正常阅读的同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同学的眼睛不再是近视眼了B.戴上近视眼镜后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虚像C.戴上近视眼镜后像仍然成在视网膜的前方D.所戴的近视眼镜对光有发散作用6.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这架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B.将照相机升高,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C.若要全身像,应增大照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D.若要人像更亮,需要在两位照相人身后进行“补光”7.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玉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玉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蜡烛通过凸透镜成的是虚像C.凸透镜的焦距等于20 cmD.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0 cm8.图a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图b中的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则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图a图bA.乙→丁→甲→丙B.乙→丙→甲→丁C.甲→乙→丙→丁D.丙→甲→乙→丁9.(多选)如图所示,小丽和小明相距2 m,通过同一块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观看对方,小明能通过透镜看到小丽眼睛正立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小丽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B.若图中小丽的手将透镜水平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则小明看到的正立的像有可能变大C.小丽从透镜中看不到小明的像D.小丽从透镜中一定能看到小明倒立、缩小的像二、填空题10.如图是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月全食时的照片.当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由于光,故会发生月食现象.平常我们能够看见月亮是因为太阳光在月球表面发生了.11.霜降过后,枫树开始变红,我们能看到火红的枫叶是因为枫叶(选填“吸收”或“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红光.红色(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光的三原色.12.在手表的表面上滴一个小水珠,透过小水珠看表盘上的字,字被(选填“放大”或“缩小”)了,看到的是字的(选填“实”或“虚”)像. 13.黑洞是宇宙中质量很大的天体.如图所示,恒星1、2发出的光在经过某黑洞附近时发生了弯曲,然后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类观测到恒星1的位置与原位置相比(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若在黑洞的位置用一个光学元件代替黑洞对光的作用(光学元件的尺寸可大于黑洞),该光学元件为.14.如图所示是一条鱼跃出水面,咬食荷花的情景,鱼在水中看到荷花,是因为此时光从斜射入中(前两空均选填“空气”或“水”);鱼要准确地咬到荷花,应该跃向看到的荷花的(选填“下方”“上方”或“本身”)位置.15.如图所示,工人为了让与水平面成10°角的太阳光竖直照向井里,应该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角放置,若太阳光入射时绕入射点顺时针旋转了50°,要使太阳光仍然竖直照向井里,应让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旋转.16.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空气泡下方处较(选填“亮”或“暗”),这是因为太阳光射向空气泡和水时,出射光线会(选填“发散”或“会聚”).17.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你认为凸透镜的焦距f (选填“可能大于”“等于”或“一定小于”)L.然后小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白纸,如果光斑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f一定(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L.三、作图题18.如图所示,将一木板放在平面镜前,请通过作图说明该女孩能否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脚尖.19.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BC面紧贴在一块平面镜上(如图所示).一束红光垂直于AB面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经AC面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0.如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请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画出光路图并确定凸透镜及其焦点的位置.四、实验探究题21.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折射角γ 0° 11.2° 22.0° 32.0° 40.5°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和现象.(2)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是.(3)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且折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22.物理实验课上,小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却能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确定.(2)小华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蜡烛B与完全重合,由此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当他改变蜡烛A到透明玻璃板的距离再次进行实验时,发现当蜡烛A靠近透明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选填“变大”“大小不变”或“变小”).(3)做实验时,老师发现有一组同学在安装玻璃板时,没有使玻璃板完全与桌面垂直,但并没有立刻给他们指出,而是观察他们能否自己发现问题.你认为他们接下来在正确操作的前提下,遇到的问题是.23.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甲乙(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请你举出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实例:.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时,小莉的指尖不小心触碰到了凸透镜,此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填选项前字母)A.指尖的像B.指尖的影子C.烛焰完整的像D.烛焰不完整的像(3)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方移动.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上都,应该将凸透镜向方移动.(均选填“上”或“下”)(4)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16 cm刻度线处,则人眼如图中(选填“A”“B”或“C”)所示时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如图丙中的(选填“1”“2”“3”或“4”).丙丁(5)小明同学用另一个凸透镜做实验,如图丁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对比图甲可以知道,与小莉选用的凸透镜相比,小明选用的凸透镜的焦距(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24.平时我们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的,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1)人眼能根据观察对象,通过自动调节晶状体实现.(填字母)A.看清不同亮度的物体B.看清不同颜色的物体C.看清不同大小的物体D.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2)由图乙可知,减小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晶状体的焦距变大,此时眼睛能看清(选填“近”或“远”)处的物体;人眼若长期观察(选填“近”或“远”)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形成(选填“远视眼”或“近视眼”),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或“后”)方,此时应配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甲乙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1.D“树荫”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树叶的影子,形状是不规则的,A、B错误;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这就是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斑”是太阳的像,C错误,D 正确.2.B3.C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A、B 错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C正确;汽车仪表显示面水平朝上,借助挡风玻璃可看到仪表竖直的像,物体与像成90°角,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D错误.4.D5.D6.C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A错误;根据通过光心的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可得,将照相机升高,人脚相对于胶片的高度会更大,更不可能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所以要照全身像需要将照相机降低,B错误;增大照相机和人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增大物距,像会变小,物体成像范围变大,可以成全身像,C正确;若要人像更亮,应该使人的前面正对照相机的部分能够反射更多的光线,所以需要在两位照相人身前进行“补光”,D错误.7.D由题图知,物距为20 cm,已知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成倒立、缩小的像,说明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即20 cm>2f,所以f2f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如图丙.因此选项A正确.9.BC小明通过透镜能看到小丽眼睛正立的像,说明小丽的眼睛通过凸透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小丽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A错误;凸透镜成虚像时,当物距增大时,像会变大,B正确;小明距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小明通过透镜成的像在透镜左侧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而小丽的眼睛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内,所以小丽从透镜中看不到小明的像,C正确,D错误.10.沿直线传播(漫)反射11.反射属于12.放大虚【解析】小水珠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3.偏高凸透镜14.空气水下方【解析】荷花反射的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鱼的眼睛,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荷花变高了.鱼要准确地咬到荷花,应该跃向看到的荷花的下方位置.15.50°25°16.暗发散17.可能大于小于【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光线到达焦点后会继续向前射出,题中所述的非最小的光斑可能是在光线到达焦点之前形成的,也可能是在光线到达焦点之后形成的.如果凸透镜远离白纸,光斑变大,说明光斑是在光线到达焦点之后形成的,则焦距小于L.18.如图所示,该女孩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脚尖.19.如图所示.20.如图所示.(合理即可)或21.(1)反射折射(两空位置可互换)(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增大小于0°22.(1)较黑暗像的位置和大小(2)蜡烛A的像相等大小不变(3)无法让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23.(1)放大投影仪(合理即可)40(2)C(3)上下(4)B4(5)小一些【解析】(4)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16 cm刻度线处时,u=6 cm<f,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题图丙中的4所示,由于像与物在同侧,故人眼应如题图中B所示去观察.(5)比较题图甲和题图丁可知,物距相同时,题图甲中的像距大于题图丁中的像距,说明小明用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较强,焦距较小.24.(1)D(2)远近近视眼前凹透镜第11页共1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8b380caaea998fcc220e80.png)
《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1.同学们对“电闪雷鸣”肯定不陌生,科学研究表明“雷声”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你平常观察到的现象又是怎样的呢()A. 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B. 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C. 看到闪电的同时听到雷声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2.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 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 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用放大镜看报纸B. 三棱镜分解白光C. 日全食D. 水中倒影4.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城市里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B. 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现象C. 太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圆形光斑D. “日食”的形成5.下列物理现象中:①老人用放大镜看书;②在岸上看水中的鱼;③太阳灶烧水;④水中的筷子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小风矫正了近视眼后看书轻松多了,心想也该帮爷爷矫正老花眼,下图中是用来表示老花眼的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①C.②④D.③④7.某些动物(如响尾蛇)靠红外线来捕食,它们是根据猎物身上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猎物的位置.下面哪个是人们模仿响尾蛇的这一特点而发明出来的()A.可以进行科学实验的宇宙飞船B.一种可以跟踪敌方飞机的导弹C.红外线照相机D.红外线夜视仪8.闪电是云层和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而放电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雷鸣。
打雷时,人们看到的闪电和听到的雷鸣是()A. 同时的B. 先看到的闪电后听到的雷鸣C. 先听到的雷鸣后看到的闪电D. 以上都错9.如图,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A. B. C. D.10.关于光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所成的一定是放大的B. 古诗文中“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折射现象C. 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D. 电影屏幕对光的反射是镜面发射11.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日食B. 水中倒影C. 小孔成像D. “折断”的铅笔12.关于望远镜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A. 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B. 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C. 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物体D. 天文爱好者用的望远镜,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13.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B. 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C. 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D. 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14.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三)(含答案)023105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三)(含答案)023105](https://img.taocdn.com/s3/m/50ecf8a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9.png)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三)试卷考试总分:95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7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35分 )1. 根据图中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的虚线框内是 透镜,可以矫正 眼。
( )A.凸透镜,近视B.凸透镜,远视C.凹透镜,近视D.凹透镜,远视2. 下列光现象的示意图,描述正确的是( )A.如图说明了日食的成因B.如图中所成的像可承接在光屏上C.如图说明了近视眼的成因D.如图是解释“潭清疑水浅”的光路图3. 用水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蜡烛、水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恰好在光屏中央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水透镜的焦距可能为B.图中水透镜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同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应将蜡烛向上调整或将光屏向下调整D.向水透镜中注水使其变厚,蜡烛、透镜位置不变,向左移动光屏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4. 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小明画了图中的光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透镜的焦距等于()()A B C D 15cm20cmC.透镜的焦距小于大于D.透镜的焦距大于小于5. 年月日,全球第一张“黑洞”照片公布,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人员将黑洞边缘环状(明亮)部分用红色显示,红光不属于光的三原色B.人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照片是由于光的折射C.用放大镜将图片放大来观察图片,利用了光的反射D.在阳光下观察这张照片,桌面上出现该照片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6. 如图所示,为水面,为法线,水面下处有潜水员,水面上方、处分别有小明和小红.他们分别通过水面观察对方的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明看到小红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潜水员看到小明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小明观察小红的像对应的光路中,是入射光线,入射角为D.潜水员观察小明的像对应的光路中,是折射光线,折射角为7. 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有一静止的物体,如图,如果他想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则应瞄准( )A.看到的物体B.看到的物体的下方C.看到的物体的上方D.看到的物体的前方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8. 可视化人体测温仪,比常用的测温枪更能快速、准确的测出体温。
科教版《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验题及答案
![科教版《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验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f01a6a561252d380eb6e1f.png)
科教版《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验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写在各题后的括号里。
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灶B.月亮C.平面镜D.太阳2.如图1 所示,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 、放大的字 BC 、手影D 、倒影3.下列四个物理现象中,有一个形成的原因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现象是( )A.人站在太阳光下就有影子B.对镜梳妆时能看到镜中的“自己”C.黑板上有一小块“晃亮”D.河水中映出了岸边的树的倒影4.如图2所示,表示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正确的是图( )5. 如图3所示,光线AO 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则图中折射光线应当是( )A. OBB. OCC. ODD. OE6.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7. 如图4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5中的( )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6中的( )图2 图39.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7,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10.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 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 ,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四)(含答案)222817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四)(含答案)222817](https://img.taocdn.com/s3/m/70a142b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a.png)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四)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如图所示的光学作图中,正确的是()A.光的反射B.平面镜成像C.光的折射D.光通过凸透镜2. 对于下列各图示中的光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并不是由像发出的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3.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正确的是( )A.B. C. D.4.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光速比声速慢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沿直线传播D.光传播一定需要介质5.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日食B.立竿见影C.水中倒影D.海市蜃楼6. 紫外线能杀菌也能使萤光物质发光。
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A.验钞机B.遥控器C.夜视仪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7. 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若在图示位置用力向下挤压桌面,则(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C.标尺上的光斑向右移动D.标尺上的光斑向左移动M S P8. 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都比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物体亮C.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衣服呈红色D.在岸上看到水中的云,看到的是云的实像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9. 人眼结构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10. 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满烟雾,倒扣在桌子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束(如图甲所示).若在杯底放置一个凸透镜或凹透镜,光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11. 如图所示的六块玻璃制成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对光具有________作用;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12. 如图在以下四种透镜中,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________,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________.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13. 小东想测出一块凸透镜的焦距,那么他可以怎么做?14. 在图中画出发光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de10873c1ec5da51e270a0.png)
图2《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题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30小题。
其中附加题为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不计入总分。
2.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岸边垂柳映在水中的像是____像;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是____像。
(选填“实”或“虚”)2、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___.如图9,在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上一块透明的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只呈现________色光.3、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55°,此时反射角为 。
我们能从教室的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因为光发生 反射的缘故。
4、如图,小宇用放大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
他看到的是“YS ”两个字母正立、放大的 像,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5、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将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
如果天气晴好,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
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的_________道理解释。
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
比较简易的做法是如图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 反射。
题 号一 二 三 四 总 分 附加题 得 分图1 图3 图47、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人眼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眼就是_ ___眼。
用凸透镜可以矫正眼。
8、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回想我们的实验过程,我们是选用了作为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9、人站在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m。
若人以0.5 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m/s。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023039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023039](https://img.taocdn.com/s3/m/de1186b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6f.png)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二)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 疫情期间,武汉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了如图所示的全自动热成像测温告警系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对人员体温进行测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B.该系统利用红外线测量人体体温C.人体到摄像头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倍焦距D.摄像头内的电荷耦合器件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2. 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另外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他也一定看到你的眼睛,这说明反射现象( )A.反射角=入射角B.遵循反射定律C.光路可逆D.光沿直线传播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望远镜是用于观察近处的很小的物体的仪器B.望远镜中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凹透镜C.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很小的物体的仪器D.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大物体的仪器4. 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B.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不可能会聚在一点C.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D.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5. 下列对生活中的光现象及其应用的认识,合理的是( )A. 汽车的后视镜多是用凹面镜,它起到了扩大视野的作用B. 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到达了该物体C. 白浪河中出现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37C∘2D.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投影仪投到幕布上的图像是因为光在幕布上发生了漫反射6.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主要反应光具有能量的是( )A.照镜子B.用放大镜点燃纸C.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组织D.手影游戏7. 如图所示,白板上画有两个黑色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明显发生了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下方箭头是凸透镜形成的虚像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D.把玻璃杯移得离白板更远一点,观察到下方的箭头比移动前变得更大8. 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9. 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两倍焦距,荷花在底片上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则应使照相机镜头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荷花.10. 一只小鸟在距离湖面处飞行,该湖水深为,则小鸟在水中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当小鸟冲向湖面时,它在水中的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 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的________道理解释。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八)(含答案)023047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八)(含答案)023047](https://img.taocdn.com/s3/m/9d9c99c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9.png)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八)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清晰的烛焰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若要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像,光屏和蜡烛要适当向左移C.若只将凸透镜适当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清晰的像D.若只将蜡烛适当的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清晰的像2.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时,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C.如果在凸透镜靠蜡烛一侧放一近视眼镜,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D.凸透镜位置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并适当调节光屏位置可得到等大、倒立的实像3. 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院内常利用红外线灭菌B.通讯主要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D.手机在通话时涉及到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4. 如图所示的广告图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它违背了光的某种规律,下面哪幅原理图能说明它违背的规律()10cm5GA.B.C.D.5. 我市某小学为保证校园安全,引进“人脸识别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放大镜相同B.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C.人脸识别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人脸识别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6.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D.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7. 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丙表示的是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的情况,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8. 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9.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当人通过门缝往外看,眼睛离门缝越________(选填“近”或“远”),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这可以用光的________来解释.10. 如图所示, 年月日晚,我国大部地区的天空上都出现了百年一遇的“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观。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da42a614791711cd79177d.png)
一、填空题 1 中沿直线传播。
真空中的光速是、光在。
3、图中是被水环抱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
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产生这种视觉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 ____,漂亮的“蛋壳”闪着耀眼的光芒这是__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4、婷婷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_______m;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如图所示,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______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_____些(选填“深”或“浅”)。
6、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
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位置.7、如图9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 (甲透镜/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近视/远视)眼的矫正。
8、如图7所示是济宁市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加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
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二、选择题9、月亮、太阳、点燃的火把,其中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和月亮B.太阳、月亮、火把C.只有太阳D.太阳和点燃的火把10、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11、现在,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设想你是一位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不但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明,还要会合理判断灯光的照射情况,若前方出现弯道时,灯光照射路面的情况是A.照射情况不变B.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网Z§X§X§K][来源:学。
科。
网]C.灯光离开路面D.照射距离变短12、下列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一致的是13、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14、如图4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 —2020秋四川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 —2020秋四川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fc1a8e4bceb19e8b8f6ba7f.png)
单元测试(四)在光的世界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1~10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1~12小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未选全得1.5分,凡有选错均不得分)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A.阳光下,地面上出现树阴B.放映幻灯片时,屏幕上出现放大的实像C.用放大镜看地图D.中秋的夜晚,看到水中映出天上的月亮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潭清疑水浅”与“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C.初三学生李凡照毕业照时成的像与平时照镜子所成的像都是实像D.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3.以下是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B)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4.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5.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C)6.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A.凹透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凸面镜7.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 cm,当物体距焦点5 cm时,则物体的成像情况是(D)A.一定能用光屏接收到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C.一定成放大的实像D.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8.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天鹅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天鹅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错误的是(C)A B C DA.大海深处发光的水母是光源B.雾天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表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C.医生用电子胃镜通过光导纤维观察人体胃肠道内部是利用光的多次折射传输图像信息D.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证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10.如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关于眼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此时的物距等于20 cmC.当物距是30 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蜡烛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光屏上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性质相同B.若只升高蜡烛,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C.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D.若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还会承接到清晰的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3.池中水的深度是2 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 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3.8×105_km__,水中的月是__虚__(填“实”或“虚”)像.14.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__凸透__镜,使太阳光__会聚__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爱车小贴士烈日下洗车须及时擦干,否则会导致车漆失去光泽15.在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物镜的__焦点__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__放大__.16.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__凸透镜__,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__实__(填“实”或“虚”)像.17.将一个平面镜斜放在水槽中,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夹角为55°,如图甲所示,则反射角应为__35__度.向水槽中加水,使平面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太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调节水面高度和镜面角度,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出现一道“彩虹”,如图乙所示,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__色光__混合而成的.18.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0 cm,蜡烛位置如图所示,光屏应放在光具座__60_cm刻度线右侧__范围才能得到__倒立、放大__(填像的性质)的清晰实像.19.把幻灯片放在教学用的投影仪上,如果要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应使投影仪__远离__(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__下__(填“上”或“下”)移动.20.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是图中的__乙__ (填“甲”或“乙”)图,应该配戴由__凹_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三、作图题(共6分)21.(2分)一小球在水平面上向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平面镜滚去,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小球位于图中位置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22.(2分)如图所示,鱼缸侧壁有一平面镜,画出光线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和该反射光线射出水面后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解:23.(2分)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沿竖直方向射向平面镜,画出其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进一步画出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解:四、实验探究题(共26分)24.(14分)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个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乙所示,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在__同一平面内__.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 30 302 453 60 60(2)在探究过程中,小明得到了上表所示的数据:小明实验过程中,漏记了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__45°__.分析上述实验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__反射角等于入射角__.(3)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__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__.(4)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__粗糙的__(填“粗糙的”或“光滑的”),此时发生的是__漫反射__.25.(1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1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__15.0__cm.(2)如图2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为什么?答:__不能,因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__.(3)如图3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__倒立__、__放大__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__能__(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4)在图3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 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左__(填“左”或“右”)移动.。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题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d4140baf1ffc4fff47ac49.png)
综合检测题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全卷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2009•攀枝花)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生动形象的诗句,在我们欣赏这些优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湖光映彩霞”--光的折射现象B.“潭清疑池浅”--光的反射现象C.“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光的色散现象2. (2013•齐齐哈尔)如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3.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
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镜里的像是虚像B.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C.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镜靠近0.2m,像将远离镜0. 2m4. 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C.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5.(2013•德阳)如图2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6.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
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
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7. 如图4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前后转动板E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8. 如图5所示,物体AB高1.6m,平面镜CD 高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B.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m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m9. (2007•沈阳)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然后倒入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如图6所示,可以看到大、小两枚硬币.以下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大、小硬币”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大、小硬币”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大硬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小硬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大硬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小硬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10.(2010•肥城市模拟)如图7是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整体建筑外观采用上大下小的“斗拱”型设计,看似一个粮仓,又像一顶古代的礼冠,故被称为“东方之冠”,完美诠释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一游客在馆前某处想拍摄馆的全景像,但其发现在该位置无论如何调节调焦环都不能得到“东方之冠”的全景像,那么他该()A.将相机向前移动,且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B.将相机向前移动,且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C.将相机向后移动,且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将相机向后移动,且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11.(2013•潍坊二模)如图8所示,主光轴上有一点光源,在透镜的另一侧有一光屏.光屏、点光源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现让光屏稍微靠近凸透镜,光斑的面积会减小,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判断()A.d一定小于fB.d一定大于2fC.d一定大于f,小于2fD.d可能大于2f,也可能小于f12. 如图9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窗的位置应为( )A .aeB .adC .bcD .bd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 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17.如图10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 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 点滑到b 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五)(含答案)083628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五)(含答案)083628](https://img.taocdn.com/s3/m/9f58f6f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4.png)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五)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关于下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C.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D.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2.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B.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是因为光的反射C.“猴子捞月”是属于折射现象D.假如空气密度保持不变,射向夜空的灯光会沿着直线传播3. 下面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演员对镜化妆B.手影游戏C.用放大镜看邮票D.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4. 年月日,天空中上演了本世纪最壮观的一场日环食景象,火红的太阳逐渐变成了一个金色2020621的“指环”(如图).下列光现象,与日环食成因相同的是()ArrayA.长虹饮涧B.杯弓蛇影C.海市蜃楼D.凿壁偷光5. 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B.地面发生漫反射D.水面发生漫反射6. 下列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B.小明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C.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比鱼在水中的实际位置浅D.太阳通过树叶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7. 如图,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处;现将平面镜沿虚线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A.仍成像在处,成的是实像B.仍成像在处,成的是虚像C.像随平面镜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8. 显微镜在生物课时我们已学过,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像,再经目镜再放大一次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9.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单元测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灶B.月亮C.平面镜D.太阳2.如图1 所示,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 、放大的字B 、小孔成像C 、手影D 、倒影3.下列四个物理现象中,有一个形成的原因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现象是( )A.人站在太阳光下就有影子B.对镜梳妆时能看到镜中的“自己”C.黑板上有一小块“晃亮”D.河水中映出了岸边的树的倒影4.如图2所示,表示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正确的是图( )5. 如图3所示,光线AO 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则图中折射光线应当是( )A. OBB. OCC. ODD. OE 6.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7. 如图4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5中的( ) 图 2图3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6中的( )9.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7,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10.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 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 ,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f<2cmB.2cm<f<4cmC.4cm<f<5cmD.5cm<f<8cm10.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图7图6A B C D11.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12.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新 课 标 第 一网A .在水池边看到水中的鱼B .月食的形成C .平静的水面倒映出蓝天白云D .茫茫白雪看上去非常刺眼1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15.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的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个器件相当于下面的A .平面镜 B .凸面镜 C .凸透镜 D .凹透镜16.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17.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18.如图所示,“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19.在下列现象或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影子的形成B .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A 杯中“断笔”D 日食美景 B 水中倒影C 棱镜分光A .立竿见影B .倒映在小河中的桥C .水面“折”枝D .日全食A .景物在镜中成B .勺柄在水面处“断开”C .拱桥在水中的倒影D .蜡烛通过小孔成像C.平面镜中所成的像D.观看水中的游鱼20.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雨后彩虹B.水中“月亮”C.墙上手影D.海市蜃楼二、填空21.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15所示,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23.右下图所示,小明在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在桌面虚线处竖立一块,在它前后各放一粒相同的棋子A .B,若要确定A的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这里我们采用了研究方法.要研究像与物到镜面距等,我们还需的器材为.24.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一些隐含的已知条件。
利用激光测月球距地球的距离,隐含条件: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25.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镜,对太阳光有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26.夏天太阳光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会形成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太阳的像;将放大镜正对着太阳,调整它与地面的距离,地面上会形成很小很亮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27.如图5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这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
28.“一滴水珠可能引发一场火灾”,这是危言耸听还是真知灼见?请从光学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见解。
29.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
清澈见底的漓江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
30.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水中的月是_______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3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回想我们的实验过程,我们是选用了作为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32 ..身高1 .7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 .5m处,当他向镜子靠近0 .5m时,他在镜子中的像到镜的距离是m,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将.33.在平板玻璃墙前放一物体,用白纸做屏幕,放在玻璃墙后面,无论怎样移动,白纸屏上(选“能”或“不能”)出现物体的像,说明平面镜成像 .34.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花店墙壁上会竖放着一块大平面镜,它的作用是 .,牙医用平面镜来诊断病情,它的作用是. 35.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米,湖水深5米,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是像(填“实”或“虚”),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该“倒影”距离湖面米。
36.下列给出的三幅图,分别主要运用了什么光学知识?A、激光引导掘进方向B、小泥人照镜子C、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图9答:A B C三、作图题36..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
37.如图所示,一束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请作出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38.完成下面的光路图。
3940.画出图11中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
41.如图12所示,S 为一个发光点,P 为平面镜前的某一点,试画出由S 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 点的光路图。
42.根据图13中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43.如图14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 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 移。
设计凸透镜成像实验记录表格图1444.一束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下图(a )所示,用刻度尺量可知,此透镜的焦距大小约为 cm ;若将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2cm 处,如图(b ),则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 像。
45、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的活动中小明他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1)。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2)实验中对蜡烛1和蜡烛2有什么要求?为什么?(3)实验前,陈祥他们猜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你能帮他检验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吗?请写出你的方法。
(4)用刻度尺量出像和物体各自到玻璃板的距离,看有什么关系?为了证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你还应该怎样对实验进行改进?46、如图12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第一步:如图12A 改变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是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第二步:如图12B 把纸张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光线,实验结论是: 。
六、眼睛、通过透镜看世界、走进彩色世界专题47、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 ( )48、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A 图12 B图11网膜上形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 .成倒立、缩小的虚像C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9、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是其中的____图,矫正近视眼应配戴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50、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51、光的三原色是__、__、__。
彩色电视机屏幕就是由__、__、__三种光点组成,在混合成各种颜色的光。
52、显微镜、望远镜都是利用光的__原理工作的,前者是两块__透镜,后者是两块__ 透镜或一块__透镜和一块__透镜组成。
53、下图所示,艺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情形,说明白光是__(单色、复合)光,它的组成是__、__、__、__、__、靛、__。
如果在三棱镜和光屏之间放一块透镜,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__(可以、不可以)得到白光,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_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