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析作品
新闻作品评析范文
新闻作品评析范文新闻作品评析。
近年来,新闻报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闻作品的质量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作品的评析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一篇网上下载最多的新闻作品为例,进行评析和仿写。
原文标题,《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应对挑战任重道远》。
新闻报道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海平面的上升,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文章指出,应对气候变暖的挑战任重道远,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评析:这篇新闻作品在报道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报道。
首先,文章提出了气候变暖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如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海平面上升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其次,文章指出了应对气候变暖的紧迫性,强调了全球各国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这种全面、客观的报道方式,使读者对气候变暖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增强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仿写:新闻标题,《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应对挑战亟待解决》。
最近的研究显示,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环境污染导致了空气质量恶化、水资源短缺、生态平衡失衡等问题,给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应对环境污染的挑战亟待解决,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地球家园。
这篇新闻作品在报道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报道。
首先,文章提出了环境污染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如空气质量恶化、水资源短缺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其次,文章强调了应对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呼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地球家园。
这种全面、客观的报道方式,使读者对环境污染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增强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总结:新闻作品的评析和仿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对优秀新闻作品的分析和模仿,可以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培养客观、全面的报道能力。
中外新闻经典作品评析
“中外新闻经典作品评析”课第三次作业
评《耀眼的闪光,震耳的轰鸣,伤心的悲号——甘地遇刺》这是一篇目击记,以生动、细腻地描写把爆炸现场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像“突然,一道耀眼的白光闪过”、“一堆血肉模糊的尸体扭曲成了稀奇古怪的形状”等等,给人以强烈的冲击,现场的残酷让人心惊。
报道的标题就是对整个文章的布局概括,十分鲜明地直指事件——甘地遇刺。
文章再一步步地展开,十分紧凑,扣人心弦。
报道用开始描写的一片祥和喜庆的气氛与后来爆炸发生后的混乱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更加反衬出对于制造爆炸事件的人的憎恨和面对甘地遇刺内心的悲怆。
在遇刺前得描写中,还特意写到甘地去拜祭他7年前被暗杀的母亲,这在人们看到甘地遇刺后回想起来他母亲的死,增添了悲凉之意。
而结尾写到,人们不知道甘地已死,还“等待着甘地飞向他的下一站”,让人悲悯。
辛格在面对如此血腥、暴力的爆炸现场能够如此迅速地冷静下来,查看现场,预测到后来发生的骚乱,并迅速驾车离开,不得不说十分地让人敬佩,体现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极高的素质。
新闻作品评介范文
新闻作品评介范文一、报道的标题和导语——先声夺人。
这篇新闻的标题就特别给力,简单直接又霸气侧漏,让人一眼就知道大事发生了——咱们中国的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了啊!就像一个超级英雄闪亮登场时的呐喊一样。
导语部分呢,那也是毫不含糊。
它简洁地概括了这个伟大事件的核心内容,把天问一号着陆火星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一样,一下子就丢到了读者面前。
而且啊,在简短的几句话里,还透露了天问一号的重要意义,就像是给读者抛了个钩子,让大家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了解下去。
二、报道内容——干货满满。
报道里详细地介绍了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的整个过程。
从它进入火星大气层,到经历那“恐怖七分钟”的着陆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描述得紧张刺激。
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看一场超级科幻大片一样,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
而且呢,新闻里用了很多通俗易懂的表述,没有那些让人看了头疼的专业术语大杂烩。
比如说,它会把天问一号着陆过程中的一些复杂操作,比喻成汽车的刹车、转向之类的,这样咱普通人一下子就能想象出来是怎么回事了。
除了着陆过程,新闻还介绍了天问一号这个项目背后的团队付出的巨大努力。
那些科学家们就像是一群幕后的超级英雄,多年来默默地在实验室里钻研、在发射场忙碌。
这部分内容写得特别感人,让我对这些为了国家航天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人充满了敬意。
三、新闻的价值——意义非凡。
这篇新闻的价值可太大了。
首先呢,从科技传播的角度来说,它让广大民众了解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巨大进步。
以前总觉得火星离我们超级遥远,航天这种高大上的事儿离自己的生活十万八千里。
但是看了这篇新闻,才知道咱们国家已经这么厉害,都能把探测器稳稳地降落在火星上了。
这就像是给大家打开了一扇通往宇宙探索的大门,激发了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对航天的兴趣。
从国家形象塑造方面来看,这简直就是一张超棒的国家名片啊。
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卓越成就,展示了我们国家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就好比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又秀了一把自己的“肌肉”,而且是充满智慧和科技含量的“肌肉”。
新闻作品评析范文
新闻作品评析范文新闻作品评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新闻作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闻作品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媒介,更是引导公众舆论、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以一篇新闻作品为例,进行评析和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教育发展》是一篇关于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新闻作品。
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国政府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了农村教育在这一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文章详细分析了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师资短缺、教学条件落后等。
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如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等。
首先,这篇新闻作品在选题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前瞻性。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的一个战略方针,而农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情况对于整个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选择这一主题进行报道,对于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这篇新闻作品在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文章通过对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如师资短缺、教学条件落后等,使读者对问题的严重性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同时,文章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是切实可行的,如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等,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
然而,这篇新闻作品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报道的过程中,文章对于一些数据和事实的来源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说明,这就使得读者对于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产生了一定的质疑。
其次,文章在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没有对于这些措施的实施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充分的分析,这就使得读者对于这些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产生了一定的疑虑。
综上所述,这篇新闻作品在选题和分析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在报道的客观性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上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因此,希望新闻媒体在今后的报道中能够更加注重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也要对于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新闻作品评析范文
新闻作品评析范文新闻作品评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闻作品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纸媒逐渐被网络媒体所取代,新闻作品的传播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
在这个背景下,新闻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以一篇网上下载最多的新闻作品为例,对其进行评析,探讨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首先,该新闻作品的标题《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就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因为垃圾分类是当前社会热议的话题。
标题简洁明了,能够准确传达新闻的主题,吸引读者点击阅读。
在新闻报道的开头部分,作者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背景进行了介绍,简要概括了各地的做法和成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这样的写作方式能够让读者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增强了新闻作品的吸引力。
其次,新闻作品在报道细节方面做得也很到位。
作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各地的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并对不同地区的做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这样的报道方式既能够呈现事实,又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
此外,新闻作品还通过引用专家的观点和数据统计,增强了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这种全面客观的报道方式能够让读者对新闻内容产生信任,提高了新闻作品的影响力。
然而,该新闻作品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报道的角度上,作者过于强调了各地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和成效,缺乏对存在问题和困难的深入挖掘。
这样的报道方式可能会给读者一种“一切都很完美”的假象,影响了新闻作品的客观性。
其次,在新闻的结尾部分,作者没有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缺乏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思考和总结。
这样的报道方式可能会让读者觉得新闻内容缺乏深度,影响了新闻作品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该新闻作品在标题吸引力、报道细节和权威性方面都表现出色,但在报道角度和深度上还有待提高。
新闻作品应该在报道事件的全貌的同时,注重对事件的深入分析和思考,增强新闻作品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希望新闻媒体能够在今后的报道中不断改进,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为社会传递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优秀新闻作品评析范文
优秀新闻作品评析范文新闻作为传递信息、反映社会的重要媒介,对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众多的新闻作品中,有一些作品因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分析以及生动的描述而备受关注,成为优秀的新闻作品。
本文将对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进行评析,探讨其成功之处。
首先,这篇新闻作品在选题上具有独特性。
它选择了一个热点问题作为报道对象,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
其次,这篇新闻作品在报道过程中采用了丰富的事实和数据,通过大量的调查和采访,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现象,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此外,这篇新闻作品在表达上采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同时,这篇新闻作品在分析问题上有着独到之处。
它通过对事件的深入分析,揭示了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而且,这篇新闻作品在报道过程中能够客观公正地表达作者的观点,不带有个人情感色彩,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取客观的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
最后,这篇新闻作品在结构上也非常严谨。
它采用了开门见山的写法,先点明主题,然后逐步展开,层层深入,最终得出结论。
整篇文章层次清晰,逻辑严谨,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读起来通顺流畅。
综上所述,这篇新闻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作品,主要在于其独特的选题、丰富的事实和数据、生动的语言、深刻的分析以及严谨的结构。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使其成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范本。
希望更多的新闻作品能够像这篇作品一样,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为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闻作品评析
实习作品评析我暑假在《武汉晚报》和中国新闻社湖北新闻网实习,发表多篇新闻作品,其中不少作品都令我印象深刻,在创作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我在《武汉晚报》发表过一篇民生新闻:81岁婆婆通宵给孙子摇蒲扇,以下为新闻内容:因为电路长期超负荷运转,导致东西湖区吴家山街长青西村连续三晚停电。
前天,住在该小区的张先生来电,希望本报帮忙呼吁,彻底解决小区的供电难题。
当天下午,记者在长青西村看到,阳光依旧炽烈,居民们聚在屋外摇着蒲扇纳凉,对小区何时正常供电议论纷纷。
81岁的居民王婆婆说,她一个人在家带孙子,因为晚上没有电,她只好通宵给孩子摇蒲扇,自己却彻夜未眠。
在吴家山上班的朱先生说,他让老婆和孩子回娘家避暑了,自己要上班只好在这里坚持。
长青西村有1300户住户,约4000居民。
社区主任陈向明说,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和2000年初。
“小区现有电压只能支撑1000户居民。
”陈主任认为,小区线路已经老化,再加上电路长期超负荷运转,到了夏季用电高峰期,就出现了停电问题。
居民们还反映,小区电压不稳、停电频发早已出现,只不过今年持续高温,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东西湖区供电部门工作人员回复,长青西村急需进行电力扩容,但小区物业方因资金问题,至今未递交电力扩容报告。
长青西村物业公司刘经理说,检修、维护小区电路,并更换变压器,物业公司已投入大量资金,但大规模进行电力扩容,他们无力承担费用。
记者反映此问题后,东西湖区供电部门派出一支抢修队,该小区用电暂时恢复正常。
吴家山街办事处、信访、供电等部门正协商“电力扩容”事宜。
这篇文章的初稿其实和现在有很大区别,最开始的时候,是按照我当天的采访过程来写的,大概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现场情况的大致介绍,第二部分是对居民的采访,第三部分是对相关物业、供电部门的采访。
整篇稿子写下来篇幅不小,而且重点不突出,实习老师跟我说,新闻稿要精炼、突出重点。
我跑得这个新闻它的新闻点就在于大夏天里连续停电,居民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要抓住这一点来写,然后采访居民的过程中又有不少很不错的素材,于是要我先拿出80多岁的老婆婆为孙子通宵摇蒲扇这个事例来加强整个新闻的戏剧冲突,突出停电对居民的影响,抛出看点,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然后在围绕小区情况、停电原因、解决措施等内容将新闻展开,整个新闻精炼简洁的将新闻事件讲清楚了,并且重点突出,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优秀新闻作品评析范文
优秀新闻作品评析范文优秀新闻作品评析。
新闻作品是新闻媒体的精华,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应该具备客观、真实、全面、深入的特点,能够准确地反映事件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本文将以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为例,对其进行评析,探讨其优秀之处。
标题,《抗洪一线的“90后”女兵,冲锋在前,无惧洪水》。
这篇新闻作品以抗洪一线的“90后”女兵为主题,通过对她们的生活、工作和情感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展现了她们在抗洪救灾一线的英勇形象,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首先,该新闻作品在报道对象的选择上具有独特性。
作者选择了“90后”女兵作为报道对象,这一群体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因此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
同时,这些女兵在抗洪一线的表现也是令人瞩目的,她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展现了出色的战斗精神和责任感。
因此,选择这一群体作为报道对象,能够有效地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其次,该新闻作品在报道方式上具有真实感和感染力。
作者通过对女兵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状态和内心情感的真实记录,展现了她们在抗洪一线的英勇形象和坚定信念。
例如,报道中描述了女兵们在洪水中奋勇救援的场景,她们冲锋在前,无惧洪水,展现了出色的战斗精神和责任感。
这些真实的情感和场景能够深深地触动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最后,该新闻作品在报道内容上具有全面性和深度。
作者在报道中不仅展现了女兵们在抗洪一线的英勇形象,还深入挖掘了她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例如,报道中描述了女兵们在面对洪水时的内心挣扎和坚定信念,展现了她们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这些全面深入的报道内容能够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女兵们的形象和情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综上所述,这篇新闻作品在报道对象的选择、报道方式和报道内容上都具有优秀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通过对这篇新闻作品的评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女兵们在抗洪一线的英勇形象,还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她们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这对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优秀新闻作品评析【范本模板】
爱国和害国,只有一步之遥(奖次:二等奖项目:文字评论题目:爱国和害国,只有一步之遥作者(主创人员):冯雪梅编辑:丁先明刊播单位:中国青年报)日本政府罔顾历史,非法“购买”钓鱼岛,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激起中国民众的愤怒和不满。
几天来,我国不少城市都爆发了针对日本的示威游行.从不断更新的微博中,可以看到这些抗议活动的进展.然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如何能做到冷静克制、保持理性。
掀翻的汽车、冒烟的街道、暴戾的表情——当日本媒体幸灾乐祸地称中国抗日陷入“暴徒化”,并预测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动荡时,“非理性”的抗议,正中以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的“下怀”。
泄愤式的爱国,保卫不了钓鱼岛,更保卫不了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失去了对法律底线的恪守,激情就会变成恶魔。
“义愤填膺”地打砸同胞的汽车,“同仇敌忾”地围攻在华的日本人,吃霸王餐,抢劫店铺,这些暴行,跟爱国毫不沾边。
砸车,损害的是公民的个人财产;袭击日餐店,累及无辜;抵制日货,也让国货一并受损。
全球化之下,各国的经济已经彼此渗透融合,不由分说地抵制,很可能导致“玉石俱焚”.爱国和害国,有时候只是一步之遥,理性是两者的分界线.钓鱼岛之争以及中日关系,错综复杂,绝非“匹夫之勇”就能了断。
愤怒和冲动,不是解决问题之道。
保持理性,才能应对复杂的局面,才能让别人明白你的利益表达,才能获得支持和尊重。
而一旦偏离了理性,再理直气壮的诉求,也会在“闹剧”中化为乌有.以此来审视此次的游行,在谴责一些暴力行为-—它们必须得到严惩—-的同时,也向那些理性的参与者致敬。
15日,北京民众在日本驻华大使馆门前示威.当日,北京市公安局就在“平安北京"的官方微博发言:“在表达爱国热情过程中,大家都保持了理性的态度,配合现场民警引导,现场秩序井然。
在此,北京警方感谢大家的配合,谢谢大家!”“贵阳新闻网"的官方微博报道:“今天(15日)的贵阳,没有人掀车、没有人破坏同胞财产,所有人都理性地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文明贵阳人,是理性的爱国者,决不会伤害自己的同胞.”网友“南京正在发生”的微博说:“总体来看,南京今天(15日)十分理性,没有看到掀翻的日系车,没有看到日系车被包围,没有看到店铺被砸,没有看到纵火,没有造成恐慌。
永不抵达的列车新闻稿评析
新闻评析《永不抵达的列车》首先,这篇新闻的题目-----永不抵达的列车,平时的列车是按时发车、到站的,而这班列车是“永不抵达的”正契合了这班失事列车将永远无法抵达终点站的事实。
文章从列车上的两个普通学生在失事当天看似普通的一天开始。
以时间为纵线,以三个精确的时间为节点,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平实地叙述了以陆海天和朱平为中心的,灾难前、灾难中、灾难后的事情,以小见大。
让人不禁跟着他们一同经历人生的最后一天,正因为知道了他们的结局,这样两个开朗阳光的学生的生命戛然而止,更让人难受。
同时,特稿回忆与现实纵横交错,回到了他们的过去,回到了他们各自明朗、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生活,与那天晚上在夜色中遭遇灾难的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加上在灾难发生后,文中的议论“悲剧没有旁观者,在高速飞奔的中国列车上,我们每一位都是乘客”表达了对事故的痛心与控诉还有对于列车安全的忧虑。
文章描述了灾难发生前列车上的场景以及详细描述了灾难发生后事故现场的情形,如“夜晚已经来临,有人买了一份包括油焖大虾和番茄炒蛋的盒饭,有人正在用iPad玩“斗地主”,还有人喝下了一罐冰镇的喜力啤酒。
”“车厢已经被挤压变形,乘客被座位和行李紧紧压住,只能发出微弱的呼救声。
消防员用斧头砸碎了车窗。
”灾难前的平静与灾难后的混乱的对比,突发的事故,突然地离去。
文章的语言生动,富有情感,大量使用了与朱平和陆海天相关的人的话语。
亲人朋友对他们的思念与爱,“悲伤的母亲再也说不出什么话来,整日只是哭着念叨:‘我的小朱平会回来的,会回来的。
’”深切感人。
但是文章有一个问题,太多的列车失事前的场景描写。
作者虽然做了大量的调查,但是他毕竟不在现场,那么多的细节与心理描写,难免有失实的地方。
指导修改精短妙巧以构文撼动人心引深思——评析新闻特稿《永不抵达的列车》《永不抵达的列车》是近来一篇撰写十分成功的新闻特稿,文章借助两个普通学生失事时的回忆与灾难镜头切换,反映了交通事故对人生造成的深深伤害。
新闻稿分析范文(推荐8篇)
新闻稿分析范文(推荐8篇)电视专题类作品评析关于“电视专题片”与“深度报道”电视专题片的评析新闻专题是就其中一新闻题材所做的深度报道,这种报道比较详尽且有深度。
在时效上,它和消息最为相近,是报道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内容上它是消息类新闻需要报道的延伸、扩充,是较为详尽全面的报道。
对电视新闻专题片的评析,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题材的选择是评析新闻题材的选择,是新闻专题片成功的基础;也是评析新闻专题片的一个重要标准。
新闻性,是新闻专题片的根本属性,也是它区别于其他专题片的一个重要特性。
准确选材:须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为依托;敏锐的新闻嗅觉,捕捉具时代;特色又蕴含社会意义的题材(重大题材,重要性);群众普遍关心的、迫切需解决的问题(群众题材,群众性)二、内容的创造1、“消息”与“新闻专题片”的区别同:新闻性纪实性异:篇幅短与长;报道的深与浅消息讲究的是时效,以快、新取胜,而专题讲究的是深、广,以对消息的补充、延伸和拓展见长。
2、新闻专题片的深度1)新闻专题片的深度首先表现在主题的深刻性主题:一部作品全部思想内容的体现和概括,是作品的灵魂;关系到作品价值的高低。
主题的提炼:记者驾驭报道题材时,不能只是简单客观再现事物,而是对题材进行深入发掘;大量占有素材的基础上,通过多层次的思考、分析,提炼出深刻的、富有启示性的主题。
本会议新闻稿由恒安重工提供,会议新闻稿主要包括:新闻召开时间、地点、人物、会议主题、达成共识等问题。
xx年8月15日,下午14:30分,在恒安重工三楼多功能会议厅召开了“xx年恒安重工第四季度工作计划暨目标会议”。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恒安重工:柴董事长、何总经理、刘厂长、各部门经理和部分车间及后勤代表人员等,共36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何总经理主持。
本次会议主要明确了xx年恒安重工第四季度工作计划及工作目标,初步计划xx年第四季度恒安重工销售目标为:8000万人民币,实现车间环境及人员的整改,到年底初步实现公司5S规范化管理,继续健全售后跟踪服务及调查体系。
新闻奖作品评析
新闻奖作品评析新闻奖作品评析是对优秀新闻作品的深入探讨与研究,旨在总结成功经验,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
本文将对近年来获得新闻奖的作品进行分析,以期为新闻工作者和读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评析标准新闻奖作品评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主题选择:新闻作品的主题是否符合时代背景,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2.采访调查:新闻作品的采访调查是否深入、全面,能否为读者提供详实的信息。
3.写作手法:新闻作品的写作手法是否新颖、独特,能否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4.社会效果:新闻作品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包括舆论引导、问题解决等方面。
5.艺术表现:新闻作品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面的艺术表现。
二、获奖作品案例评析1.案例:《大国重器》评析:《大国重器》是一部反映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纪录片。
作品主题鲜明,展示了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
采访深入,涉及众多科研领域和一线科研人员,为观众呈现了真实的科研场景。
作品采用航拍、动画等多种表现手法,使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该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激发了国人的科技创新热情。
2.案例:《疫苗之王》评析:《疫苗之王》是一篇揭露疫苗行业黑幕的调查报道。
作品选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揭示了疫苗行业存在的问题。
报道深入调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公众提供了权威的信息。
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犀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该作品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推动了疫苗行业监管的加强。
3.案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评析:《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是一组关注乡村教师群体的图片报道。
作品通过图片展示了乡村教师的坚守与奉献,传递了正能量。
摄影记者深入基层,用镜头记录下乡村教师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该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提高了人们对乡村教师的关注。
三、总结新闻奖作品评析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优秀新闻作品的共性与特点。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应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深入采访调查,创新写作手法,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为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新闻评论评析范文范例
新闻评论评析范文范例 .doc
新闻评论评析范文范例
本文将对《无穷的发展前景》这则新闻的内容进行评论,以此来分析其中的含义。
该新闻报道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前景,说明了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前景。
新闻报道中强调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此外,新闻还指出,中国正在加快其经济发展步伐,并在财富分配、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对该新闻的评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当今中国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不仅在经济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而且在政治、社会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此外,中国正在努力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总之,通过对《无穷的发展前景》新闻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今中国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未来的发展必将更加辉煌。
优秀新闻作品评析范文
优秀新闻作品评析范文
《新闻作品评析》
本文评析了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该新闻以客观、准确、言简意赅的语言报道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内容真实、关键信息齐全,同时运用了图片和事故背景介绍等多种手法,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具体的事故现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首先,该新闻作品的标题非常醒目,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事故的主要特点,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标题的设计既突出了新闻的重要性,又起到了提醒和警示的作用,有效地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其次,新闻报道内容详实,采访到了多个事故现场的目击者,并提供了他们的具体描述和见解。
这些目击者引用的语言都比较直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这些目击者还提供了一些有关事故原因的信息,增加了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此外,该新闻作品还运用了图片来展示事故现场,并详细介绍了图片中的各个细节,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性,也让读者对事故的严重性和现场情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该新闻作品还在结尾处提到了事故对当地交通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关部门采取的应对措施,展示了当地政府的决策和行动,给读者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总而言之,这篇新闻作品在报道的选择、内容的真实性、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点。
它既在新闻标题上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又通过详实的描述和真实的图片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了事故的情况,同时还提供了相关信息,让读者对事故的影响和解决办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这是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
新闻奖作品大山里的百灵鸟一等奖消息评析
新闻奖作品《大山里的百灵鸟》一等奖消息评析1. 引言在当今社会,新闻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承载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
而新闻奖作品更是代表了优秀新闻作品的集大成,对于社会舆论的引导和公众知识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近日,新闻奖评选结果公布,作品《大山里的百灵鸟》荣获一等奖,这无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这一新闻奖作品进行深度分析和评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优秀作品并引发深入思考。
2. 作品概况《大山里的百灵鸟》是由知名记者李明创作的一篇深度报道,内容主要围绕我国西南部偏远山区的自然生态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展开。
该作品通过鲜活的文字、真实的图片和深入的调查,展现了大山深处的百灵鸟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并最终获得了新闻奖一等奖的殊荣。
3. 评析从内容深度来看,《大山里的百灵鸟》所涉及的主题并不仅仅是关于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的描绘,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
作者通过讲述当地居民与百灵鸟的故事,呼吁人们关注保护自然环境和珍惜生态资源,这正是较浅的内容涵义。
而在更深层次上,作品还反映了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缺乏的现状,提出了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的呼吁,这展现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在内容广度方面,作者不仅局限于文字描述,还通过真实的图片和丰富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使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大山里的百灵鸟和当地居民的生活。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也让观众有机会从多个角度去认识主题所涉及的诸多信息。
4. 总结回顾通过对《大山里的百灵鸟》这一新闻奖作品的评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不仅仅是一篇有关自然生态的报道,更是一篇关于人与自然、社会与生存的思考文章。
作者功力深厚、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成功地展现了作品所蕴含的深度和广度。
这篇文章受到了一等奖的肯定,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对于坚持公正客观、关注社会民生的新闻报道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5.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优秀的新闻作品应当具备深度和广度兼具的特点,既要有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也要能够全方位地展示所涉及的内容。
新闻经典作品赏析
新闻经典作品赏析第一篇:新闻经典作品赏析新闻经典作品赏析——《在台老兵:一瓶打了五十年的酱油》《在台老兵:一瓶打了五十年的酱油》这篇作品从一个有关原国民党军队在台老兵的故事呈现了这些老兵对大陆母亲的思念,对祖国统一的感怀。
该作品以小见大让社会引起对老兵的感恩与祖国统一的热烈渴望。
该作品标题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在台老兵”突出新闻核,包含巨大信息量;“一瓶打了五十年的酱油”新意十足,富有音韵美,诙谐之中饱含无奈与同情。
全篇作品更是以“一瓶打了五十年的酱油”的故事为线索引出后续新闻采访内容。
该作品的采访由来偶然性十足,记者“在高雄采访时”,当地陪同的蔡金树先生讲的一个有关原国民党军队在台老兵的故事激起了记者的兴趣,“正好原定是采访行程还早,临时决定去看看仍然在世的老兵。
”于是,记者团来到高雄市左营区长青学苑老人活动中心,才产生了这篇报道。
该作品全面深入了解了老兵居住环境与日常活动,在四十位老兵中更是深刻地采访了几位老兵代表,其中有浓重东北口音的陆先生、来自黄山脚下的胡老先生、原籍福建的郑松岭老人,还包括蔡金树先生的介绍。
正是有这些作为当事人的老兵的话语,记者才能深入了解到这些1949年前后,来到台湾的五六十万名国民党军人如今只剩五万多名老兵的现状,更是证实了这些采访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
整篇作品包含记者深深的感情,感人至深,和观众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该作品直观的评论性语句少之又少,大多直接性组织采访材料,巧妙布局。
举例来说,记者把整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其中运用两个小标题分层表述。
第一部分,开篇选用蔡金树先生讲述的一个有关原国民党军队在台老兵的故事——一瓶打了五十年的酱油,开门见山又不乏趣味性来挑明主题、引出下文;第二部分,记者来到青学苑老人活动中心,记述了老兵们的日常活动,小标题“看着聊得热闹,其实各说各话”更是道出了这四十多位老兵们的心酸经历,简略描写了几位代表性老兵的采访;第三部分,着重描写了为这五万多位老兵们修建的眷村屋落的环境,还重点描写了了郑松岭老人的现状与采访,小标题“无儿无女,垂垂老矣”悲伤四溢,生动道出这些老兵们的现状与内心的孤苦。
(大学作业)新闻作品评析案例
❖ 两者的角度完全不一样,却同样能够引人深思, 尤其是激起我们这些非当事人,也非媒体记者的 反思。可以说这样的新闻主题是相当有价值的。
❖ 四、结构上:都从事实本身出发——
层层递进,引出主要论述:
❖ 南都:好像是“误导式”的,却也是与其观点紧密结合。 你看,标题是苹果时代,阐述完事实紧接着就是把人们 带到“苹果时代”,然后又告诉人们这不是苹果的错, 于是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本文的重点——问题在哪呢?在 人的身上,于是其论述就犹如剥洋葱般一一展开了来, 不得不令人拍案叫好。实在佩服。
苹果时代:男子卖肾买iPad,女子卖身买iphone
❖ 2011-06-06 南方都市报
苹果时代:男子卖肾买iPad,女子卖身买iphone
❖ 湖南有位高中生,17岁,喜欢iPad,没钱买,网上 有“卖肾中介”歪打正着勾搭了他,男孩脑子发热,一 咬牙一跺脚,两万两千元就把右肾切给人家了。少了个 肾,多了个iPad,够拉风。前阵子北京有家苹果专卖店卖 iPad,抢啊,全是年轻人,抢着抢着斗殴了,甘洒热血买 “苹果”。也够拉风。还有个例子,一90后女孩想买 iphone,她爸不给买,她发微博说若有男人送她一个她 就给他初夜。这不拉风,这很血色。
一针见血地指出苹果时代人们异化的消费主义和 畸形的消费观,更触及当前急需解决的社会现象。
❖ 南方报网:揭露黑幕、引人深思 着重于从医院和中介之间的利益链来剖析和揭露 “卖肾悲剧”背后的真相。
❖ 三、角度上:一个从当事人出发,一个从当事人 背后的利益链出发,都具有针对性。
❖ 南都是从人们盲目的虚荣心导致的“不自量力” 的消费这个角度来写。着重于消费观这个角度。
优秀新闻作品评析范文
优秀新闻作品评析范文新闻作为传播信息、报道事件的重要媒介,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优秀的新闻作品不仅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件的发展和变化,还能够深入剖析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下面,我们就来评析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探讨其成功之处。
这篇新闻作品是关于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报道,事故发生在一个繁忙的高速公路上,造成了多人伤亡。
整篇报道以客观冷静的语气描述了事故的发生经过和造成的后果,同时也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初步推测和分析。
报道中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对事件进行过多的煽情渲染,而是以事实为主,突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在报道的开头,作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了事故的基本情况,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到了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影响范围。
随后,作者通过采访事故现场的目击者和相关人员,对事故的原因和过程进行了还原和分析,这样的报道方式使得整篇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同时,作者还对事故的影响和可能的后续处理进行了展望,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思考空间。
在整篇报道中,作者的语言简练明了,没有出现过多的修辞手法,但却能够准确地表达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紧密,条理清晰,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报道的内容。
同时,报道中还穿插了一些事故现场的图片和视频,这样的多媒体呈现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了报道的直观性和真实性。
总的来说,这篇新闻作品在客观性、真实性和说服力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
作者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客观冷静的态度和多媒体的呈现方式,成功地将事件的发展和影响向读者展现出来。
这样的优秀新闻作品不仅能够及时准确地向社会传递信息,还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优秀新闻作品案例评析
优秀新闻作品案例评析以优秀新闻作品案例评析为题,以下列举了十篇符合要求的优秀新闻作品:1. 《中国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这篇新闻报道了中国成功发射了载人航天飞船的消息。
文章介绍了发射的时间、地点和目的,还详细介绍了航天飞船的功能和特点。
通过这篇新闻,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2. 《全球最大规模海底考古发现:航母沉船》这篇新闻报道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海底考古发现,即一艘航母沉船的消息。
文章介绍了沉船的位置、历史背景和考古发现的重要性。
读者通过这篇新闻可以了解到海底考古的意义和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3. 《世界最大瀑布重新发现:高度超过1000米》这篇新闻报道了世界最大瀑布的重新发现,这座瀑布的高度超过1000米。
文章介绍了瀑布的地理位置、特点和重新发现的过程。
通过这篇新闻,读者可以了解到地球上自然奇观的多样性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4. 《医学界突破:新药治愈癌症》这篇新闻报道了医学界的一项突破性发现,即一种新药可以治愈癌症。
文章详细介绍了这种新药的研发过程、机制和临床试验的结果。
通过这篇新闻,读者可以了解到医学科技的进展和癌症治疗的新希望。
5. 《全球最大规模动物迁徙现象:百万只鲸鱼南下》这篇新闻报道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动物迁徙现象,即百万只鲸鱼南下的消息。
文章介绍了鲸鱼迁徙的原因、路线和影响。
读者通过这篇新闻可以了解到自然界的壮观景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6. 《国际足坛重大转会:世界级球星加盟中国俱乐部》这篇新闻报道了国际足坛的一项重大转会,即一位世界级球星加盟中国俱乐部的消息。
文章介绍了球星的个人背景、转会费和对中国足球的影响。
通过这篇新闻,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和国际足坛的变化。
7. 《科技巨头发布最新产品:革命性智能手机问世》这篇新闻报道了科技巨头发布的最新产品,一款革命性的智能手机。
文章介绍了这款手机的功能、设计和市场反应。
通过这篇新闻,读者可以了解到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和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态势。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
对《全球最快列车驰骋南中国》赏析《全球最快列车驰骋南中国》这篇消息记者对12月26日武广高速铁路投入运营这一事件的报道。
首先从这篇消息的题目来看,题目中“全球最快”强调了这列列车在世界上的地位,抓住了新闻要点“最快”,同时隐含有了记者的一种自豪之情在内;而“南中国”三个字则强调了列车所在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南部和武广高铁对中国南方的意义,“驰骋”二字更是补充说明列车对于中国南方交通联系的密切和通畅性。
导语开头“今天9时08分”时间精确到了分,充分表现了消息时效性——“快”这一特点,同时也说明记者采写新闻的迅速。
高铁列车要经过很多的地方,但作者选取了湖南湘潭,“全球最快列车首次驶过毛泽东故乡湖南湘潭”,新中国的第一位主席的故乡,从而自然地引出“这位开国领袖诞辰116年的纪念日”使之与开国领袖的诞辰相联系。
同时也为消息中记者化用毛主席的诗句做了铺垫。
导语虽然简短,但包含信息点广泛,大大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
新闻背景的应用是这篇消息的一大亮点。
首先利用背景材料制造新闻点,例如“全球最快列车首次驶过毛泽东故乡湖南湘潭”将“毛泽东故乡湖南湘潭”和“开国领袖诞辰116年的纪念日”两个背景材料与高铁驶过的站湘潭有机结合。
这一写作方法与《中国地铁列车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相似,将地理背景“天安门”与地铁列车运行相结合,二者分别把“天安门”和“毛泽东故乡”作为一个新闻点呈现,将时代背景与历史结合。
其次是利用不同的背景材料横向的比较来突出新闻点,例如“这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全长1069公里,比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西班牙马德里至巴塞罗那高铁长出400多公里”通过武广高铁与西班牙马德里至巴塞罗那高铁的长度的横向比较,突出武广高铁的长。
记者时将武广高铁放到世界的背景中作比较,从而表现武广高铁在世界的地位,同时也暗含一种自豪之情。
另外,“与去年8月在华北平原通车的京津城际铁路相比,武广高铁在速度、技术、难度上都堪称…升级版‟”,将武广高铁放于国内的背景中与京津城际铁路在速度、技术、难度进行相比,从对比中表现武广高铁的技术水平的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篇有深度有力度的舆论监督佳作刊登在《人民日报》2002年5月29日上的通讯《决策为何连连失误》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
这是一篇涉及一个地市级党委和政府决策行为的有深度、有力度的舆论监督报道。
从写作上来说,这篇通讯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主题专一,中心突出。
刘熙载〔清〕在《艺概·文概》一文中,把“旨戒杂”作为文章“七戒”中的第一戒,他强调文章的主题不可繁杂含糊,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能搞多主题,而应专一、集中。
大量的新闻写作实践表明,一篇报道或文章,若能抓住一点,写细、写深、写透,能把一个事件、一个意思写清楚、写透彻,这篇文稿便算是好文章;要是分散笔墨,这也写一点,那也写一点,成了“大杂烩”,不仅篇幅会拉长,而且什么问题也没有写清楚。
兵书上讲:“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写作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一篇文章中,宁可集中反映和说明一个问题,也不可轻描淡写、不痛不痒地罗列十个问题。
这篇通讯就是这样一篇主题专一、中心突出的好新闻。
报道从大局出发,围绕当前党的中心工作,披露了安徽省淮北市某些领导为了出“政绩”,盲目决策,上马一些有形象、有影响但不切实际的招商引资项目,在政治上、经济上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令人民群众失望和不满的事实。
文章主题重大,寓意深刻,提出问题尖锐,但行文并没有咄咄逼人,更没有戴帽子、打棍子,而是在平和、客观的陈述和剖析中渗透着对淮北现象专一的批判,凸显其力度。
也正是由于此,文章很好地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真正收到了“治病救人”的效果。
——足够的投入,高质量的产出。
在许多人眼里,记者“上通天下入地”,“吃香的喝辣的”,是地道的“无冕之王”。
然而,美国一权威机构曾做过一项关于劳动量大小的调查,排第一位的是矿工和码头工人,其次便是警察和记者。
参加过悉尼奥运报道的中新社体育记者魏群说,在悉尼期间,每天工作时间最少是16个小时,一个汉堡一顿饭是常有的事,许多棒小伙儿都累趴下了。
如果没有敬业精神,恐怕难以胜任记者一职。
农民种地没有足够的投入不会有好收成。
企业家做市场没有足够的投入就难以创出名牌。
军事家攻城略地没有足够的兵力投入就难以取胜。
当然并不排除农民碰上了好天气,企业家碰上了好运气,军事家靠敌人的疏忽大意侥幸取得成功的,但从规律上讲,要有足够的投入才会有比较大的胜算。
同理,要写出新闻精品,也要有充分的投入。
要投入思想,投入智慧,投入情感,投入精力,没有足够的投入,或者投入不到位,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报道。
记者就像猎人,武器再先进,也要到深山中去,否则是难以打到好猎物的。
据介绍,2002年年初,人民日报编辑部和淮北市一些干部群众告知人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淮北一些领导干部盲目决策,要在这个人口不到200万、经济又不发达的城市里上马高尔夫球场、建设耗资30亿元的高消费的温哥华城,结果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和形象损失。
作者敏锐地感到,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各级干部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而对淮北现象的核实和剖析,正能从反面揭示这个主题。
当地干部为了“政绩”而搞形象工程,问题的实质是没有处理好“做官”与“为民”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出政绩与办实事的关系,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背道而驰。
为此,记者排除重重困难,先后两次到淮北,跑工地,进农家,拍照片,采访干部、外商、工人、农民等150多人,收集了大量材料,历经两个多月方正式成稿。
采写过程中,编辑部与记者进行了多次沟通,并精编此稿。
由于有了足够的投入,因而写出的稿件主题集中、鲜明,行文简练、明了。
仅2000字,就将一个涉及地市级党委和政府决策行为失误的重大而复杂的问题,写得很有说服力,不能不说这是一篇深入采写、精心修改出佳作的成功范例。
——解决问题及时,传播效果好。
传播效果好与否,是衡量一篇稿件是否是精品的重要标尺之一。
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一篇新闻精品,应该在刊发之后,很快就成为受众“街谈巷议”“单位话题”的内容,新闻精品对新闻市场的占有率应是很高的。
具体表现为:发行量(尤其表现在报纸的零售方面)、转载量(被其他媒体转载)、传阅量(同一条新闻被多少人传阅)、引用率(被受众讲话写文章所引用)、反馈量(受众来信、来电对这条新闻的反应),等等。
这些指标越高,表明传播效果越好,在受众中产生的共鸣就越大。
这篇通讯在上述几个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指标。
据介绍,稿件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安徽省委领导对文章表示赞同,省委宣传部领导充分肯定了这篇报道,并请淮北市委组织干部学习讨论这篇文章。
安徽全省干部群众对这篇报道给予好评,一些地方领导表示要引以为戒。
淮北市的领导专门找到作者,接受了批评,并妥善解决了类似问题。
之后,淮北的招商引资工作正常进行,成效明显。
这篇报道在新闻界、理论界也引起很大反响。
上海《报刊文摘》头版头条予以转载,新华社、工人日报等10多家媒体以此为题发表评论。
新华社、经济日报、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浙江日报等媒体的同仁给记者站或报社来电,认为人民日报刊登的这篇舆论监督稿件高出一筹。
此事还成为一个案例,被一些党校课程引用。
山东省委党校的一位教授撰文认为:“这是一篇有深度有力度的舆论监督稿。
”此稿获2002年度人民日报精品奖。
附原文:安徽淮北市去年几个大的招商项目接连搁浅:号称亚洲最大的高尔夫球场工程奠基已一年多,如今工地成了荒地;据说要投资30亿元的“温哥华城”在挖了4个大坑后,也没有了下文——决策为何连连失误安徽淮北市的人民路,过去是条不出名的市郊马路,去年却出了一番风头。
淮北市民被告知,路东和矿山集镇塌陷区将建起亚洲最大的高尔夫球场,相距不远处,还要建起投资30亿元的“温哥华城”,淮北这座煤城将彻底改变其工业城市的面貌,成为一个供人们休闲旅游的“绿色家园”。
然而时隔半年,“绿色家园”成了半拉子工程,打基础留下的大坑像是几个深深的问号,至今静静地躺在那里。
淮北是我国五大煤矿基地之一,过去地方经济对煤电产业的依赖性很强。
着眼于淮北的未来,当地提出了城市转型的思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商贸、旅游城市。
为实现这个目标,淮北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开放型经济。
然而,几个大的招商项目接连搁浅,让人不能不重新审视城市的转型之路应该怎么走。
画在纸上的绿色家园2000年,北京一家民营公司找到淮北市有关领导,希望在淮北建一个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高尔夫球场,称为新世纪生态家园高尔夫6+1球场。
项目直接投资30亿元,间接投资超百亿。
面对这么大的外来投资,淮北人喜出望外,像接待贵宾一样,先后6次接待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和公司决策人员,并划出9800亩土地,承诺以每亩10元的价格给投资商,供他们在距市区10公里的矿山集镇塌陷区兴建6个连体国际锦标型球场,在市郊人民路东段建一个公益性娱乐球场。
2001年4月,该项目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启动仪式。
谁知工程奠基至今一年多,工地成了一片荒地。
而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至今没有收到这个项目的用地许可申请。
高尔夫球场工程搁浅,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时,有人又介绍来一位加拿大客商,带来的项目计划是,建设一个国内一流的生态住宅区,包括国际会展中心、五星级酒店、国际新闻发布中心、豪华公寓及其他公共配套设施,取名为“温哥华城”。
眼看投资巨大,淮北市又决定辟出4150亩建设用地,将其列为“重中之重”项目,希望3年内初步建成,2001年10月之前,先建一个别墅群。
淮北有的是煤矿塌陷地,但许多已复垦,种上了庄稼,要实施这两大工程,许多已经复垦的土地贡献了出来。
“温哥华城”的建设需要郊区余庄、梁庄、暗楼村的部分土地,当地居民给予全面配合。
任圩镇的农民眼看着100多亩齐膝高的芝麻、豆子被推土机铲去。
去年8月11日,“温哥华城”一期工程——别墅苑举行了奠基仪式。
然而到10月,这个工程挖下4个大坑之后,就动不起来了。
记者日前在工地上看到,4个大坑在太阳下暴晒,其中一个占地近20亩的大坑,灌满了水,周围杂草丛生。
钢筋水泥基础已打了一半,一些裸露在外的钢筋,锈迹斑斑。
命运坎坷的招商项目淮北是个有190多万人口的地级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多元,该地区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不多。
在这里建亚洲最大的高尔夫球场可行性何在?多少人会来此玩高尔夫?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出这个问题。
答复是:可以建飞机场,请东南亚的大财团老板开着私家飞机来淮北打球。
此语一出,引来哄堂大笑。
同样,建设高档的“温哥华城”,在淮北有多大的销售市场?不切实际的项目,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坎坷的伏笔,这样的结果,作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时候都分析到了吗?其实,这些工程开工后,外商并没有再投入多少资金,而是用这些土地进行“再招商”。
前不久,记者遇到“温哥华城”工地上的一个留守人员,他说,这工程去年10月就停工了,挖坑的钱还是市里拿的呢。
不该付出的“学费”暗楼村有几个自然村所在地被确定为塌陷地,决定搬迁至现“温哥华城”工地处。
但“温哥华城”的建设占用了这些农民的宅基地,面临房屋倒塌危险的农民还没有找到新的安身之处。
这些项目还没有上马前,淮北的宣传广告早已铺天盖地。
一年内,淮北举行了3次规模较大的活动,做广告,请明星,开新闻发布会,花费谁也说不清。
有知情者说,仅几个新闻发布会和奠基仪式,就超过200万元。
当地一些干部的说法是:“外商出面,淮北拿钱,捞个虚名。
”在淮北采访时,许多人对我们说,搞经济工作,难免会有失误,我们也允许决策者付一些学费。
但如果是为了追求影响和“政绩”,人民是不愿意承担这笔学费的。
淮北的市民告诉我们,群众心里自有衡量干部政绩的一杆秤。
去年淮北市人大常委会对副市长进行述职评议,有32名人大常委出席会议,负责这些引资项目的副市长不称职票达到16张。
几个招商项目的流产和搁浅,如今已引起淮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痛定思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开始走一条务实的招商引资之路。
最近一段时间,淮北开展了热烈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市里领导提出,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要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和调研。
据悉,市里正在启动南洋工业园,将有制衣、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电子等行业的50家外商投资企业进驻淮北。
人们期待淮北转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