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浅析

合集下载

1浅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浅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浅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摘要】本文从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着手,分析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议,以期对于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所裨益。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对策一、我国农村的养老方式的现状随着社会变革加剧,我国农村传统养老方式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农村很多地区的老年人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存在许多问题。

(一)农村土地养老保障不断弱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民拥有土地的数量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递减,加上农业劳动生产率依然低下,我国有限的土地越来越难以承载农民的养老需要。

(二)农村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挑战。

首先,家庭养老投入受到制约。

人口流动性增强,更多的农村年轻人到外地独立谋生,以至不能够切实地承担起扶养老人的责任。

其次,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农民子女凸显养老负担。

越多的农民独生子女形成“四二一”的家庭格局,一对夫妇可能赡养4个老人,养老负担逐渐演变成突出的社会问题。

(三)农村人口老龄化拖累农民改善养老状况。

到2008年底,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

农民老年人队伍数量庞大,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生存质量,而且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重大人口因素。

(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重家庭养老负担。

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搞基础建设,长期的聚少离多,造成了农村人口结构老化,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失去了依托。

在此情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好转,而是面临着更多的新困境。

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随着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解决了部分群众“老有所养”的问题,对于改革和维护社会安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科学、系统、规范、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相差甚远,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政府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老年人提供个“保护伞”,使其老有所养,但是,目前社会养老保险所覆盖的人数非常少,未能真正发挥社会保障的功能。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农民的退休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给农民的晚年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

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已经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面我们将对这个制度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随着我国城镇社会保险制度逐渐健全,许多城市居民已经加入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但是对于农村居民,尤其是在农村的老年人中,许多人没有这种保险。

因此,从2009年开始,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试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目标人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目标人群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较低,无法承担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相同的费用,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费用相对较低,只有每年几百元的费用。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具体方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具体方案有两种:一种是个人账户制度,这种制度是对个人缴费,个人账户上积累的养老金是个人的;另一种是集体账户制度,这种制度是对村集体缴费,穷困老人可以从村集体账户上领取养老金。

不同的村庄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案。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截至2019年,我国已经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覆盖,保险购买率已经达到96.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优缺点优点1.可以解决农村老年人的退休问题,降低老年人生活的风险;2.缓解贫困老人的经济压力;3.制度的建立推动了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险意识的提高。

缺点1.养老金发放的金额较低,很难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2.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时间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3.农村居民的经济水平有限,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能力有限。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发展未来发展方向1.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养老金的金额;2.在提高农村居民经济水平的基础上,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未来发展挑战1.随着农村青壮年转移至城市工作,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人口还将减少;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间短,制度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其现状及对策分析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现状分析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为农村居民建立的保障其养老金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而我国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了两部分:新农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新农保是国家对农村居民实施的一种全额财政补贴政策,旨在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则是指由城乡居民个人和政府共同缴纳的养老保险制度,其目的是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的养老保险保障。

尽管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目前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不够广泛,很多农村地区并未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使得农村居民在养老保障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农村居民在退休后依然无法得到充分的养老保障。

农村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不够完善,很多农村居民由于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无法及时缴纳保险费,导致其在养老保障方面存在很大的风险。

二、对策分析针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

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应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逐步增加养老金的发放标准,确保农村居民得到充分保障。

应该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居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和了解,促使其积极参与养老保险制度。

应该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机制,并对困难农村居民提供相应的养老保险资助,以缓解其养老保障的压力。

三、结语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涉及到了我国数亿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农村居民在养老保障方面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前言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发展,老年人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

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运而生。

本文将浅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农村居民提供老年保障,缓解农村养老问题。

中国的农村地区人口比较集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较低,所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对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农村民众的福利感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进行了试点工作,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经过多次修订,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于2014年开始实施,取代了之前较为简单的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设计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用的是“全国统筹、地方管理”的模式。

政策上规定,全国范围内统一制定养老保险标准,由各地方根据当地经济实际情况来具体实施。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方式分别为个人缴费、单位缴费和政府补贴。

政策规定,每个人每月的个人缴费金额应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5%。

同时,政府会根据财力情况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作和实施效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作和实施主要通过基金的投资运作来实现。

具体地说,基金会定期对所收到的缴费资金进行投资,从而使基金在未来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

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3.08亿人。

结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投入力度和政策完善力度。

相信在未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备受关注。

面对日益增长的农村老年人口和农民养老难题,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完善和改进。

本文将就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路径进行探析。

一、问题的存在1. 资金短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严重短缺。

据统计,全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不足2万亿元,与城镇职工基金规模相比严重不足。

2. 保障水平低由于资金短缺,导致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较低,很多农民只能领取到微薄的养老金,无法满足正常生活所需。

3. 制度不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政策设计和实施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参保门槛高、退休年龄提高等,难以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

4. 管理不规范农村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亟待改善,部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不规范,导致资金流失和浪费。

二、发展的路径针对现存的问题,需要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完善相关政策。

可以适当调整参保门槛和缴费标准,扩大保障范围,提高领取养老金的比例,确保农村老年人生活的基本保障。

2.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投入,完善资金来源和使用渠道,确保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充实和稳定。

3. 强化社会保险意识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认知和参保意愿,促进农民自愿参保。

4. 推动多元化发展除了政府主导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外,还可以鼓励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将多元化发展与政府主导相结合,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

5. 强化监管与管理政府部门应强化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建立健全的运行机制,切实保障资金的安全和合理利用。

通过以上的发展路径,可以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有助于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发展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亟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参与。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摘要】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完善的一个新制度。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背景和研究目的,分析了其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

接着详细阐述了该制度的建立过程、内容和特点,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并提出了政府应对措施和发展前景展望,指出了制度的总结和未来发展的展望,同时给出了建议和启示。

该制度的建立对促进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意义重大,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内容、特点、问题、挑战、政府应对措施、发展前景、总结、展望未来、建议、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解决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难题,保障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养老保障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一直是个难题,许多农村老年人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养老保障。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政府根据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化的需要,积极推进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帮助农村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社会安全感,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民的消费能力,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相信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农村社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分析其在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难题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对制度内容和特点的剖析,揭示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政府应对措施,为推动制度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通过展望未来,探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前景,为未来政策制定和改革提供参考。

浅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初稿

浅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初稿

浅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内容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老龄化现象。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受城市化的发展,家庭结构变迁,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我国“空巢”老人的数量与比例不断增加,农村养老问题成了一个大问题,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因此,尽快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就成了当务之急。

解决这一问题,需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

通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加深对其认识,很好的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关系到农村乃至全国经济改革和社会的稳定,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引言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老有所养问题一直是广大农民最关注的问题。

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体系并没有形成,而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重视不够。

以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采取个人,单位和国家等多方出资筹集养老基金,并为老年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我国至今尚未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本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做了初步分析和思考。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特点及发展历程(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保证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它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第一,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

判断是否“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的标准,则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否脱离,或者对劳动者而言,参加的生产活动是否属于其主要社会生活内容而定。

另外,法定的年龄界限亦根据各国实际情况相应确定。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记 在 个 人名 下 ;以 县级 为 基本 核 算单 位 ,逐 步 分 级 负 责保 险 基 金 的运 营 和保
值 增 值 ;参 加 保 险 者 达 到 规 定 的领 取 年
构的 改变 ,农村 老龄人 口的 养老 问题成 为 了国家
关注 的重点 ,党 的十七 届三 中全 会指 出 ,农 村养 老保 障问题 ,对 经济 、社会 、政 治发展 乃 至实现
大 批 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向城 市 工 业 部 门转
移 ,这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使 农 村 人 口加 速 老
龄 化 ;大 量 农 用 土 地 被 国 家 和 集 体 强 制
征 收 用 于城 镇 建 设 ,耕 地 减 少 ,农 民难
以增 收 ,土 地 养 老 模 式 被 打 破 ,失 地 农
全 面小康 社会 目标 ,构 建和 谐社 会具有 重大 的现
实 意义 。本文从 我 国实行 的新型 农村社 会 养老保
明 我 国 的人 口 老 龄 化 仍 在 进 一 步 发 展 ,
并 有 加 速 趋 势 ,而其 中 农 村 老龄 人 口 占 7 %左 右 。这 就 意 味 着 解 决 了农 村 养 老 5
有 给 予 应 有 的 财 政 支 持 和 政 策 支 持 ;投 保 金 额 基 本 上 都 集 中在 低 档 次 的投 保 水 平 上 ,所 以保 障 基 本 生 活 的 原 则 很 难 实
种 家 庭 结 构 的 变 化 客 观 上 使 得 子 女 养 老 的 比例 在 下 降 ,传 统 的养 老 观 念 受 到 冲 击 。这 些 给 农 村 传 统 养 老 保 障 模 式 带 来
巨大 的 冲击 。
我 国原 有 的农 村 社 会 养 老 保 险是

浅谈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论文

浅谈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论文

浅谈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论文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浅谈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许多问题。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困境,我国于2014年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本文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背景、改革的目标和策略、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问题、建议一、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迫在眉睫。

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如资金缺乏、覆盖范围窄、待遇水平低等。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困境,我国于2014年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二、改革的目标和策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覆盖面广、参保率高、待遇水平合理的制度。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采取了多种策略,包括提高政府支持力度、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增加缴费比例、建立统一的养老金计算方法等。

三、试点工作的实施效果经过几年的试点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参保覆盖面显著提高,农民工等特定群体的养老保障得到了改善。

其次,养老金发放水平有所提高,部分地区的养老金已接近城镇居民养老金的水平。

此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还推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工返乡创业。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虽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金来源不稳定,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

其次,养老金待遇水平与城镇居民养老金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最后,参保群体中的农民工等特殊群体仍然存在保障难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养老金发放水平,并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强调基层组织的角色,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险意识。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指为满足农村居民老年生活基本需要,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然而,在实践中,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问题与现状、原因分析以及路径探析三个角度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分析。

一、问题与现状近年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覆盖面窄。

截至 2020 年底,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已达2.5 亿,但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不足 1.5 亿人,覆盖面不足 60%。

大多数农村老年人依然没有享受到养老保险的保障。

2. 水平偏低。

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养老金的领取标准较低,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3. 资金缺口大。

由于很多农村老年人未参加养老保险或者参保人数太少,导致农村养老保障基金缺口较大,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需求。

二、原因分析1. 政策不完善。

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政策缺失和不完善是导致覆盖面和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

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并且加快进度。

3. 农民参保意识淡薄。

由于农民对养老保险缺乏了解,以及生活负担沉重,很多农民不太愿意参加养老保险。

这导致参保率低,不能满足农村老年人基本的生活保障需求。

三、路径探析1. 完善政策制度。

政策制定者需要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化和完善,使之更能被老年人所接受,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增加财政投入。

在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方面,应该加大宏观政策财政支持的力度,提升其保障水平,从而实现全民养老的目标。

3. 加强农民参保教育。

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农民对养老保险的知识宣传和参保教育,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和积极性,推进农村养老保障的全面发展和普及。

总之,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完善,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难点,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和推广层面入手,不断加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福利保障。

浅谈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

浅谈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

浅谈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摘要党的十六大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

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还是主要依靠家庭养老,但随着农村社会和农民家庭经济条件的变化,家庭养老作为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开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1992 年1月民政部推行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在经过十多年的调整、整顿后,不但没有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得以普及,参保率反而呈下降趋势,这不得不使我们重新思考农村养老保险的模式问题,究竟应该运用何种模式来解决我国农民的养老难题,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为何会遭受重大的挫折,究竟是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本身在制度设计上不合理,还是我国目前根本就不具备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

文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写作的目的,意义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回顾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的历史演变: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的现状,从制度本身和制度的执行过程两方面对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部分发达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的试点经验;第四部分,最后,在分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实旌的制约性因素的基础之上,得出我国现阶段不能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只能建立一个分地区分人群的多层次的养老模式。

关键词:养老保险模式;家庭养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绪论1.1问题的提出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探索性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

1986年,上海、大连等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成为首批试点地区,从而启动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序曲。

1991年6月,原民政部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确定了以县为基本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并于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公布实施。

浅析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

浅析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

浅析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摘要】家庭养老长期以来就是我国农村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这一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农村养老的需求,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及问题。

本文从农村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出题,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家庭养老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对策1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1.1覆盖率低,发展不平衡农村养老保险低覆盖率低主要是由于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还比较低,经济状况比较落后,这使之很多家庭在满足自身生活和子女上学都存在困难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产生对养老保险的需求;并且在农村自古以来家庭养老,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人们观念的转变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此外,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或者是对政策的宣传没有使用通俗化的语言表达,这就会让有条件的农民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养老保险或者是没有想到而未参加养老保险。

同时,农村养老保险在我国发展极不平衡。

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优越的经济条件所以发展较好,而在中西部地区开展得不尽人意,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几个发达省市,仅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和北京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占全国基金总量的70%以上。

1.2基金的储备不足,增幅过慢主要体现在:首先,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不高,参保人数不多,参保人缴纳的保费低,所以农村养老保险收取保费较少。

其次,缺乏政府扶持。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是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但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的效益不好,农民没有从集体经济中得到帮助,政府又没有给农民补助,这就成了农民自己筹集资金的养老模式,而且也没有调动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最后,基金没有得到很好地保值增值。

一方面,目前农村养老保险适用的仍然是1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单一,大部分都是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由于基金交给县级部门管理,基层购买国债比较困难,加之银行利率逐年下降,这就使得基金不能得到有效地增值。

浅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浅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浅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困境的分析1991年6月,民政部在山东省组织了较大规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并于1992年制定颁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该方案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

到2000年末,我国约有6172万人参加了社会保险,占整个农村从业人员的11%,养老基金结余仅195.5亿元,参加者人均不足320元,也仅有几十万人享受了社会养老,所占比率很低。

2001年随着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部主管划归劳动保障部主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被“清理、整顿”,陷入停顿不前的困境,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意义不言而喻,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为农民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

然而现如今却产生了“政策微效”的现象,即政策结果距离政策预期有很大的差距。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政策微效”的结果呢?许多研究者大多从经济学的角度或是具体操作层面来寻求制度萎缩的原因,例如:该制度以农民个人交费为主,缺乏互济性;养老保障基金投资渠道单一、运营层次低、银行利率下调等导致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缴费水平偏低,大多数农民选择2-4元/月的投保标准,难以满足农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需求;领取保险金的年龄缺乏灵活性;该制度保富不保穷,保少不保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混乱,出现了民政部门或政府挤占、挪用甚至贪污、挥霍保险基金的情况等等。

笔者试图从社会学角度对此进行分析,试图探求该项制度停滞不前的深层原因。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价值理念发生偏移。

社会学研究探讨的问题很多,但社会公平一直是核心问题。

因此在社会学视野中,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应该是以追求社会公平为价值目标,旨在保障公民个人及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建设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指导。

一切社会政策都是为经济政策服务,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配套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社会公平的基本价值理念只能让位于或偏移于效率优先的理念。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摘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结果。

也是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令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建立明显滞后,本文将探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建立新农保制度的建议与对策,促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由区域试点推广到全国。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传统文化;基本原则;改革。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采取的方式是个人缴费与集助、政府补贴相结合,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这是我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第二次改革。

在近二十年一片养老金赤字、缺口、隐性债务的理论、舆论背景下,在客观现实当中,中国养老金不是出现了巨额的缺口,而是不断累积出巨额的养老金盈余。

因此,思考并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刻不容缓。

一、建立新农保制度,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民生工程,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开创性工作。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行新农保,改革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模式,逐步建立现代社会的养老保障制度,使我国农民几千年“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转变为社会养老的公民意识,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最终破解“三农”问题。

同时,也为实施新农保制度所需要的基金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实现城乡全体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

二、制约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因素(一)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开始推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直接制约着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设计上,重城市、轻乡村,是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占中国人口70%的农村人口,几乎完全被摒弃于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民养老基本上依赖于家庭和土地,农民始终游离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边缘。

(二)农村集体经济名存实亡,农民收入水平有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农村人口流动的增加,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路径。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覆盖范围有限。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仅覆盖了农村居民中的一部分,且参保率较低。

这导致了许多农村老人无法享受到养老保险的福利。

第二,保障水平不高。

农村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

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和投资运营机制。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个人缴费,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投资运营机制,导致养老保险基金难以持续发展和增值。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财政收入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个人缴费能力有限,无法承担较高的养老保险费用。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和运营机制薄弱,容易出现资金盗用、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参保率。

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村民的保险意识,促使更多的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

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

可以适当提高养老金水平,增加老人的养老收入,同时加强服务保障,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

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如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同时加强基金的投资运营管理,提高基金的收益率。

除了以上路径外,还可以通过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可以将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相结合,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

可以鼓励和引导农村老人参与产业发展和务工就业,增加养老保险的收入来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资金来源不稳定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健全资金运作机制,并与其他社会保障体系衔接,共同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现状浅析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现状浅析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 识
通过各种途径,如媒体、社区宣传、学校教 育等,向农民普及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和相关 知识,提高他们的参保意识和积极性。
增强农民的风险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帮助农民认识到参加养老保 险是应对老年生活风险的一种必要措施,增
强他们的风险意识。
完善制度设计
制定合理的缴费标准
基金筹措困难
筹措渠道单一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措主要依靠地方政府 财政补贴和农民个人缴纳,筹措渠道相对单 一,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筹措难度大
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收入较低,导 致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措难度较大,一些 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也较大,难以承担高额的 补贴。
04
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策略
加强监管力度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养老保险相关法律法规,为监管提供法律保 障。
强化资金监管
加强对养老保险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资金使用合法 、透明,防止挪用和浪费现象。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定期向社会公众披露农村养老保险相关信息,增强透 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提高保障水平
提高养老金待遇
通过调整缴费和待遇享受政策,逐步提高农村养老金 待遇水平,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要点二
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 方便快捷的参保服务。
多渠道筹措基金
加大政府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投入,提高对农民的补贴 水平,降低农民的参保负担。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
通过政策引导和优惠措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养老 保险领域,扩大基金规模。
05
农村养老保险的未来展望
建立正常调整机制

浅析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浅析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和可持续性。
建立有效的监管 机制:加强对农 村社会养老保险 制度的监管,确 保资金的安全和 有效使用,防止 制度滥用和浪费。
推动制度创新: 不断探索新的筹 资模式、给付方 式和管理方式, 提高制度的效率
和可持续性。
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监管,确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加强对基金的监管:加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确保基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投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确保农民老有所 依、老有所养。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制度的发展
意义与影响: 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制度的完 善对于保障农 民老年生活、 促进农村经济 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社会保障权益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促进农村社会 的稳定和发展。
建立完善的监 管机制:加强 对农村社会养 老保险制度的 监管,确保制 度的公平、公
正和透明。
定期评估制度 效果:对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 制度进行定期 评估,及时发 现问题并加以
改进。
提高监管和评 估人员的素质: 加强对监管和 评估人员的培 训,提高其专 业素质和工作
Part Three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浅析军辉容提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我国农村的土地保障和家庭养老两种传统养老保障方式的保障能力日渐减弱。

而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种种不足使之不能很好的为农民提供完善的养老保障,因此为了解决好农民的养老问题,探索建立一种合理的养老保障体系已迫在眉睫。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农村养老形势的分析,指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不足,并给出了针对性的改革建议,提出了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主、商业养老保险为补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关键词:养老保险人口老龄化保险模式一、引言十七大将“老有所养”作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提出要加快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并号召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总人口中有半数以上生活在农村。

长期以来,土地保障和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农村主要的养老保障方式,但是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计划生育政策深入和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得我国农村的土地保障和家庭养老的保障功能日益弱化,给我国的农村养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虽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已经开展多年,但是其体系还不完善,覆盖围也很小,大多数的农村人口仍然处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之外。

为了缓解我国农村越来越严峻的养老压力,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农村情况的新型养老保险模式。

针对我国农村目前的养老形势,许多学者纷纷发表文章进行讨论。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一书根据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的主要缺陷和问题,通过对我国省各种类型农民的特征进行分析,系统地提出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和模式等。

《我国农村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探析》(玉江,2008)通过对农民养老保障的需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农村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然后深入地分析了农村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给出了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对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毛小兵在《商业保险参与农村养老保障的可行性分析》(2008)一文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引入商业性保险公司参与农村养老基金的管理和运作的观点,并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主要优势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针对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时玲通过《中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及其启示》一文对日本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情况进行了阐述,并将两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详细比较,得出了日本经验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启示。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戚敏,2007)通过对西方工业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模式的探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农民的养老方式也将逐渐转变,为了能给农民提供完善的养老保障,应结合我国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的状况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即以一个多层次的逐步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基础,逐步引导保险公司进入我国的农村市场,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为我国农民提供更完善的养老保障。

本文在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农村的养老形势以及传统养老方式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弊端,最后给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并对保险公司进入农村市场给出了一些建议。

二、我国农村目前的养老形势(一)我国农村的人口老龄化现状按照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对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我国于2000年就跨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又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以及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下表是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表。

表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表单位:%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08》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中的相关数据整理而得从表一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历次统计中,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而0-1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却大幅下降,老龄化的加剧将使劳动人口的老年赡养比逐年增加,加重了劳动人口的养老负担。

同时,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事实是,我国老年人口中有大多数生活在经济不发达、养老保障比较薄弱的农村。

我国过去几年人口的城乡分布结构如表二所示:表二我国近几年人口城乡结构分布单位:万人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08》中数据整理而得以2000年为例,从表中数据可知2000年我国全国人口总数为12658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数为8073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78%,再由表一中的数据可知200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96%,则通过计算可以得出200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为8811万人,在这些老年人口居住在城镇的约为3179.9万人,而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则有5631.1万人,是城镇地区该年龄段老年人口的1.77倍。

同时,从表二中的数据还可以看出一个现象,即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城镇人口的数量逐年增加,而农村人口的数量却在逐年减少,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逐年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进入城市务工,而且其多数为年轻的劳动力,导致了我国农村实际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要快于城镇,而且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也要高于城镇,为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得原本养老保险就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要比城镇地区面临更大的养老问题。

(二)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1、土地的保障功能日益弱化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均耕地面积较少,有的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甚至要低于国际警戒线的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本来就使土地的保障功能严重的先天不足,难以保障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

另外,随着近几年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而农民又得不到足够的征地补贴,因此土地无法保障这些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

虽然国家近年对种地的农民进行了种地补贴,但与此同时各种种地成本也在不断的上升,农药、化肥价格不断上涨的同时农产品的价格却在不断下降,因此仅靠土地无法满足农村家庭的生活所需。

而且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这样无法继续劳动的老人也就不能靠变卖土地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

种种的限制导致了土地的保障功能越来越弱,根本无法保障农民的养老问题。

2、家庭养老越来越不堪重负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最传统的养老方式,我国的孝道文化使家庭养老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一直承担着农村老人养老的重任,而农民大多也都抱有“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

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我国农村家庭结构逐渐的小型化,下表是我国五次人口普查中平均每户家庭的人口数。

表三五次人口普查中每户家庭人口数表单位:人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2008》从表三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五次人口普查中我国居民的家庭平均人口数正在逐年的减少,而且在最近三次的人口普查中下降幅度均较大。

由于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出现了大量的“4-2-1”或“4-2-2”的家庭结构模式,即一对夫妇抚养4个老人和1到2个的孩子,而农村地区也不例外。

家庭规模的缩小,使一个家庭往往需要赡养更多的老人,而且农村地区家庭收入较少,经济负担之重使家庭养老越来越不堪重负。

另外,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无人照顾,这使家庭养老面临另一重考验。

(三)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不足1986年,根据国家有关要求民政部开始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调研和探索工作,并于1991年在等地进行了个人账户模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1992年1月,由民政部制定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开始实施,方案要求采取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筹资模式,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这标志着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实施。

截至2006年底,我国农村有5374万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仅占全国应参保农民总数的不到8%,累计保险基金为310亿元,只有355万参保农民领取了养老金。

而同样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1999年时我国农民参保人数为8000多万,2004年时的数字是5389万,同比较低了30%多①。

农村养老保险开展十多年来,不仅没有获得快速的发展,相反农民的参保人数却在逐年的减少,除却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和农民保险意识差的影响之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本身设计的缺陷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1、现行农村养老保险覆盖围小,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保险需求。

我国地域辽阔,农村各地区间因为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结构的差异而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东西部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差距在逐年扩大。

因此,相对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更需要有农村养老保险来保障他们晚年的养老问题,但是恰恰相反,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却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截至2006年底,我国东部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已经超过60%②。

然而,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大多数的农民仍处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之外,无法享受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所提供的养老保障。

2、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制定工作落后,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是政府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而一项制度的顺利实施需要有国家的法律提供有效的支持。

在国外,许多国家都纷纷以立法的形式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予以支持,如日本、德国、美国等都已经制定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以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能够顺利实施,为农民提供养老保障。

而我国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上的立法工作相对落后,到目前也只是按照民政部于1992年颁布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而且是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没有法律强制性。

而我国的农民保险意识又较差,不会主动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就不利于养老保险工作的展开。

另外,由于没有立法的保障,而领取保险金又是在以后的事情,使很多农民担心将来不能够领取到养老金,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也不愿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这种源于对制度本身信心的缺乏制约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

3、保险资金的筹集难以保证,设计保障水平较低。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费的收取实行的是“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方式,但是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集体经济发展落后,使得集体补助十分有限,国家的补贴又难以到位,这就导致将来领取养老金的水平完全靠个人缴纳保费的积累,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成为了一种低层次的商业养老保险,只适用于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而贫困地区的农民却无力参加。

另外,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太低,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养老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