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发38号(关于修订医院应急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版解读

发《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 (卫医管发〔2011〕33号)】
• 2011年12月卫生部医管司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实施细则
卫生部医管司
医院评审标准起草思路
• 本细则共设置7章73节378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7节342条636款标准,用
式(如:制度修订)
卫生部医管司
医院评审标准起草思路
• 每条标准判定运用PDCA质量管理原理进行判
断,采用五档的方式表达评审结果
• A-优秀:持续改进后有成效 • B-良好:有监管、检查结果 • C-合格:能有效执行 • D-不合格:仅有制度、规章、流程 • E-不适用,是指与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院功
• 3.1.2.1 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
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 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 的操作。
• 3.3.3.1 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
度与流程。
• 3.6.2.1 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
程。
• 3.9.1.1 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项目 类别
第一章至第六章标准条款
C级 或5分
B级 或7分
A级 或10分
其中:50条核心条目
C级 或5分
B级 或7分
A级 或10分
甲等 ≥90% ≥60% ≥20% 100% ≥70% ≥20%
乙等 ≥80% ≥50% ≥10% 100% ≥60% ≥l0%
各级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不合格。
卫生部医管司
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及应对策略。
上海市卫生局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公告-沪卫法规[2011]13号
![上海市卫生局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公告-沪卫法规[2011]13号](https://img.taocdn.com/s3/m/642d23d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61.png)
上海市卫生局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公告正文:---------------------------------------------------------------------------------------------------------------------------------------------------- 上海市卫生局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公告(沪卫法规〔2011〕13号)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本市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沪府办发〔2010〕23号)要求,上海市卫生局组织对2010年6月1日前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清理结果已经2011年第11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将清理结果公告如下:236件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68件规范性文件废止。
附件:上海市卫生局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目录二○一一年六月三十日上海市市卫生局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目录(截止2010.6.1)一、保留的规范性文件文件名文件号1关于下发《上海市医疗事故行政处罚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沪卫医管〔2010〕11号关于印发《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站)工作规定》的通知沪卫医政(2004)113号3关于印发《上海市医疗机构病人遗体管理规定(修订)》的通知沪卫医政(2004)114号4关于加强本市有关单位赴外省市采集血浆(液)管理的通知沪卫医政(2004)121号5关于本市医疗临床用血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沪卫医政(2004)184号6关于加强上海市医疗机构护理员、护工管理的通知(修订)沪卫医政(2004)72号7关于对本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通知沪卫医政〔2006〕115号8关于印发《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等8项专项技术管理规范的通知沪卫医政〔2006〕120号9关于妇幼保健机构外设婚前医学保健服务点执业登记有关事宜的通知沪卫医政〔2006〕85号10关于印发《上海市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沪卫医政〔2009〕26号11关于医院接受外院注射单有关问题的通知沪卫医政(1998)128号关于印发《加强本市各临床专业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的通知沪卫医政(1998)35号13关于颁发《本市内部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的通知沪卫医政(1998)49号14关于转发卫生部第5号令《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卫医政(1999)126号15关于转发医疗机构聘用外国医师有关问题的通知沪卫医政(1999)76号16关于在全市医疗机构中引入竞争机制、实施医师挂牌服务的通知沪卫医政(2000)104号17关于转发卫生部、外经贸部第11号令《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卫医政(2000)120号18关于下发《上海市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沪卫医政(2000)187号19关于加强本市医院非检验科开展临床医疗检验项目质控管理的通知沪卫医政(2000)200号20关于下发《上海市无偿献血表彰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卫医政(2000)44号21关于医疗机构开展自身输血工作的通知沪卫医政(2000)92号关于转发卫生部《关于执业助理医师能否设置个体诊所问题的批复》的通知沪卫医政(2001)228号23关于确定医师资格考试合格人员取得医师资格日期的通知沪卫医政(2001)238号24关于转发民政局、卫生部《关于城镇非营利性机构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沪卫医政(2001)84号25关于转发卫生部《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沪卫医政(2002)100号26关于转发《卫生部关于组织义诊活动实行备案管理的通知》的通知沪卫医政(2002)15号27关于本市医疗机构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若干意见沪卫医政(2002)208号28关于指定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定点机构的通知沪卫医政(2002)209号29关于在本市市区部分医院实行危重病人急救病人急救预报工作的通知沪卫医政(2002)20号30关于本市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对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的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通知沪卫医政(2002)229号31关于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的补充规定沪卫医政(2002)231号关于医疗事故争议中现场实物检验的通知沪卫医政(2002)232号33关于实施医师资格考试注册有关培训工作的通知沪卫医政(2002)339号34关于本市市区县级医院使用新版《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沪卫医政(2002)69号35关于唾液酸等53项临床检验项目停止使用的通知沪卫医政(2002)95号36关于《加强重危病人急救预报工作》的通知沪卫医政(2002)99号37关于转发卫生部关于发布《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总则》等13项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的通知沪卫医政(2002)第117号38关于对通过医师资格认定取得《医师资格证书》人员开展执业注册工作的通知沪卫医政(2002)第223号39关于转发《关于做好军队转业,复员或退休移交地方人民政府安置的医师换领地方〈医师资格证书〉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117号40关于进一步落实常态常效管理、做好发热门诊和疫情监测工作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133号41关于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受助人员医疗应急救治工作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144号42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监督执法,维护正常献血秩序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149号43关于印发《上海市区县中心医院临床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基本内容和要求(试行)》和《临床检验等19个专业的质控督查基本内容和要求(试行)》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150号44关于加强肾脏移植术后门诊抗排异治疗管理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154号45关于下发性病医疗机构设置基本要求(修订稿)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156号46关于本市医院延长门诊服务时间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163号47关于加强本市脐带血采供活动管理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164号48关于在本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组建应急救治医疗队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169号49关于下发《上海市区县医疗急救中心(站)基本建设标准》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181号50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医疗机构采购、使用植入型医疗器械管理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187号51关于严禁在公共场所以推销形式非法开展医疗活动和药品销售活动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197号52关于转发卫生部同意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荐新修订的<传染病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的通知》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199号53关于转发《卫生部关于推荐新修订的<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医院感染的技术指南>的通知》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202号54关于印发《上海市麻醉质控手册》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226号55关于转发《关于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医疗和牙医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228号56关于转发《关于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32号57关于加强医院隔离病区管理的紧急通知沪卫医政(2003)77号58关于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92号59关于做好孕产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工作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97号60关于做好精神病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收治工作的通知沪卫医政(2003)98号61关于对70周岁以上老年病人就医凭证实行优先服务的通知沪卫医政(90)第25号62关于印发《使用青霉素的有关规定》的通知沪卫医政(91)第41号63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残联关于下发《关于社区精神病防治经费使用意见》和《上海市特困精神病人专项医疗经费的试行办法》的通知沪卫医政(95)第18号64关于印发《上海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医疗机构设置和执业登记管理规定》的通知沪卫医政(97)第60号65关于印发《上海市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卫医政(97)第62号66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三种血液台帐登记表样张的通知沪卫医政(97)第95号67上海市卫生局关于下发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等五种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基本要求的通知沪卫医政[2006]83号68关于印发《上海市招生体检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卫医政﹝2004﹞133号69《关于规范本市医疗机构名称核准工作的意见》沪卫医政﹝2005﹞44号关于协助开展对吸、戒毒人员进行尿样检测工作的通知沪卫医政〔2004〕13号71关于加强本市医疗机构人禽流感监测和收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沪卫医政〔2004〕20号72关于重申加强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沪卫医政〔2004〕2号73关于加强医院门(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紧急通知沪卫医政〔2004〕3号74关于加强本市医疗机构拥军优属工作的通知沪卫医政〔2004〕48号75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通知沪卫医政〔2004〕56号76关于加快本市医疗机构传染病专用门诊建设的通知沪卫医政〔2004〕67号77关于组建区(县)专业质控组的通知沪卫医政〔2004〕81号78关于下发《上海市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沪卫疾妇〔2007〕69号79关于修订下发《上海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卫疾妇〔2008〕18号关于下发《上海市重性精神疾病报告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沪卫疾妇〔2010〕011号81关于印发《上海市职业病报告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卫疾控〔2004〕40号82关于加强急性职业病调查处理和诊断工作的通知沪卫疾控〔2004〕42号83关于下发《上海市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卫监督〔2006〕22号84关于下发《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的通知沪卫监督〔2007〕6号85关于印发《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卫监督〔2008〕9号86关于下发《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沪卫监督〔2009〕27号87关于印发《上海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沪卫卫监〔2004〕56号88关于下发《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卫防(95)05号89关于下发《上海市血液及血液制品监测监督工作方案》的通知沪卫防(96)26号关于《机动车驾驶员职业性健康检查和驾驶机动车适应性检测实行归口管理》的通知沪卫防(97)7号91关于下发《上海市恶性肿瘤报告办法》的通知沪卫疾控(2001)61号92关于本市对传染病菌、毒种开展调查和加强管理的通知沪卫疾控(2001)65号93关于下发《上海市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卫疾控(2001)66号94关于下发《上海市肺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卫疾控(2001)68号95关于下发《关于加强本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卫疾控(2001)73号96关于转发《卫生部、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大型建设项目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沪卫疾控(2002)20号97关于加强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工作的通知沪卫疾控(2002)22号98关于对医保门急诊就医记录册(自管)制度实施中有关事项说明的通知沪卫疾控(2002)36号99关于做好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遗体处理和丧葬活动的紧急通知沪卫疾控(2003)44号关于做好从发生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例地区返沪人员医学观察、来沪人员健康检测工作的通知沪卫疾控(2003)47号101关于印发《公共场所及设施消毒管理操作规程(暂行)的通知》沪卫疾控(2003)53号102关于做好当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防治工作常态长效管理的通知沪卫疾控(2003)71号103关于印发《上海市<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沪卫疾控(2003)8号104关于加强本市非典预警工作的通知沪卫疾控(2003)91号105关于发布《上海市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发布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沪卫疾控﹝2005﹞17号106关于印发《上海市艾滋病及常见机会性感染减、免费药物治疗实施办法(试行)》和《上海市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沪卫疾控﹝2005﹞18号107《关于下发〈上海市接种单位管理办法〉、〈上海市接种门诊工作规范〉的通知》沪卫疾控﹝2005﹞63号108关于实施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的通知沪卫疾控〔2003〕108号109关于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的通知沪卫疾控〔2004〕13号110关于加强本市流脑、乙脑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沪卫疾控〔2004〕20号111关于下发《上海市菌阳肺结核病政府减免治疗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沪卫疾控〔2004〕24号112关于印发《上海市碘盐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沪卫疾控〔2004〕25号113关于实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因病死亡病例网络直报有关工作的通知沪卫疾控〔2004〕26号114关于下发《上海市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沪卫疾控〔2004〕2号115《上海市托幼机构消毒隔离工作常规》沪卫卫监(1999)58号116关于加强本市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的通知沪卫卫监(2002)13号117关于下发《上海市季节性生产加工月饼卫生备案管理办法》等三个规范性文件的通知(上海市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卫生备案管理办法)沪卫卫监(2002)16号118关于下发《上海市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沪卫卫监(2002)81号119关于印发本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设备配置要求的通知沪卫卫监(2003)54号120关于印发本市职业病诊断机构设备配置要求的通知沪卫卫监(2003)70号121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的通知沪卫卫监(2003)72号122《关于印发〈上海市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审批程序(修订)〉的通知》沪卫卫监﹝2004﹞101号123《关于印发〈上海市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沪卫卫监﹝2004﹞102号124《关于印发〈上海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许可审批程序(修订)〉的通知》沪卫卫监﹝2005﹞1号125关于下发《关于加强本市儿童和青少年的眼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沪卫医政(1996)19号126关于下发《关于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收治和管理的意见》的通知沪卫医政(1999)60号127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通知沪卫妇基〔2004〕11号128关于做好本市医疗机构儿童尸体处理的通知沪卫妇基〔2004〕18号129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产科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沪卫妇基〔2004〕20号130关于下发《上海市工厂企事业内设医疗机构考核标准》的通知沪卫妇基〔2004〕22号131关于做好本市妇科常见疾病筛查服务执业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沪卫妇基〔2004〕33号132关于下发《上海市儿童保健门诊规范要求》的通知沪卫妇儿(2000)06号133上海市卫生局、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卫妇儿(91)17号134关于下发上海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沪卫妇儿(96)02号135关于下发《托幼机构传染病报告和意外事故报告办法》的通知沪卫妇儿(98)02号136关于方便病人就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简易门诊”的意见沪卫妇基(2001)10号137关于下发《上海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沪卫妇基(2001)15号138关于为上海市离休干部提供社区保健医生服务的办法(试行)沪卫妇基(2001)19号139关于下发在全市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通知沪卫妇基(2001)35号140关于开展慈善医疗门诊工作的意见沪卫妇基(2001)3号141关于开展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个案调查和讨论工作的通知沪卫妇基(2002)13号142关于本市一级医疗机构统一使用新版《住院病案首页》的补充通知沪卫妇基(2002)17号143关于本市乡村医生纳入执业医师管理的实施意见沪卫妇基(2002)31号144关于对本市重残无业人员实施门诊医疗救助的通知沪卫妇基(2003)1号145关于印发“上海市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点(中心村卫生室)建设标准沪卫妇基(2003)6号146关于转发卫生部、公安部《关于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沪卫妇基(2003)8号147上海市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沪卫妇基(98)6号148关于国务院《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的实施意见沪卫妇基〔2004〕7号149关于印发《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基本标准>和<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基本标准》的通知沪卫基层〔2006〕13号150关于印发《本市市民社区就诊和定向转诊普通门(急)诊诊查费减免试行办法》的通知沪卫基层〔2006〕8号151市卫生局、市财政局等关于印发《本市郊区村卫生室门诊诊查费减免试行办法》的通知沪卫基层〔2007〕2号152关于印发《上海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主要工作内容》的通知沪卫基卫(2000)10号153关于下发《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验收标准》的通知沪卫基卫(2000)15号154关于本市使用统一社区卫生服务标志的通知沪卫基卫(2000)16号155关于印发《上海市个体诊所常用和急救药目录》的通知沪卫药事〔2004〕5号156关于转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管理规范》、〈中医药科研实验室记录规定〉的通知沪卫中医[2001]2号157上海市卫生局关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关于取得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专业学历的外籍留学生、台湾、香港、澳门居民申请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前专业实习的有关问题〉的批复沪卫中医[2002]6号158关于印发《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实施细则》的通知沪卫中医﹝2005﹞8号关于施行《上海市中医病证护理常规》(第2版)有关事宜的通知沪卫中医〔2004〕11号160关于印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卫科教[2004]第41号161关于在上海办理医用特殊物品准出入境证明有关事宜的通知沪卫科教〔2004〕34号162关于印发《关于推进上海市卫生系统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卫科教〔2006〕31号163关于印发《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的通知沪卫科教〔2010〕5号164关于印发《上海市医学科技成果鉴定实施办法》的通知沪卫科(97)11号165关于启动《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的通知沪卫科(97)13号166关于下发《上海区县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暂行实施办法》的通知沪卫科(97)31号167上海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生物样本及病毒毒种管理的实施意见沪卫科教(03)26号168关于印发上海市全科医学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基本要求的通知沪卫科教(03)8号关于下发《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建设暂行实施办法》的通知沪卫科教(2001)15号170关于印发《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沪卫科教(2002)35号171关于下达“强化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内部管理的若干的意见”的通知沪卫科教(2002)50号172关于印发《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的通知沪卫科教﹝2005﹞27号173关于贯彻落实《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实验室诊断工作程序》的有关规定沪卫科教〔2004〕1号174关于在本市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工作的通知沪卫科教〔2006〕28号175关于下发《临床专科住院医师培养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卫医教(89)4号176关于开展上海市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专科)自学考试工作的通知沪卫医教(93)33号177关于印发《上海市医学进修教育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沪卫医教(93)37号178关于开展上海市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本科)自学考试工作的通知沪卫医教(99)12号关于实施《上海市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沪卫医教(99)23号180关于印发《公共卫生和预防医(技)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沪卫医教(99)4号181关于印发《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卫规财〔2008〕14号182关于印发《上海市医疗机构制剂计价办法》的通知财收物价医保药监联合183关于印发《上海市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和植入型医用材料价格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财收、物价联合184关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特需服务价格管理的试行办法沪卫财收(2002)8号185关于下发《关于加强防疫收费管理和核定部分防疫项目收费标准的通知》沪卫收(1996)字第221号186关于本市医院结算医疗费可实行“5舍6进”的通知沪卫收(1998)15号187《关于取消部分防疫收费项目的通知》沪卫收(1998)字第34号188关于本市医疗机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套用财政圆制章的通知与财政联合发文关于印发《关于上海市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的通知》与财政联合发文190关于下发《关于本市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问题的处理规定》的通知沪卫监〔2004〕4号191关于本市贯彻卫生部《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的实施意见沪卫监察〔2007〕1号192关于印发《上海市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通知沪卫审计〔2007〕1号193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医疗器械采购、使用管理的通知沪卫药事(2001)5号194关于印发《上海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评标专家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卫药事(2002)10号195关于印发《上海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和纪律规范意见》的通知沪卫药事(2002)11号196关于通报本市医疗机构腹膜透析液集中询价采购成交结果的通知沪卫药事(2002)5号197关于印发《上海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评标办法》的通知沪卫药事(2002)9号198关于使用医疗机构药品集中公开采购系统的通知沪卫药事(2003)13号关于采购中标药品有关事宜的通知沪卫药事(2003)7号200关于试行«上海市援摩洛哥医疗队员自费休假的暂行规定»的通知沪卫外(2001)409号201关于印发«公派出国逾期不归人员的处理办法»的通知沪卫外(92)113号202关于印发《上海市卫生局援外医疗队员生活待遇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卫外〔2004〕49号203关于下发《关于加强本市市级医院基本建设的指导意见》沪卫规建(2002)75号204关于加强本市市级医院基本建设的补充意见沪卫规建(2003)70号205关于深化本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沪卫后(2000)23号206关于下发《上海市卫生行政许可审核文书规范》的通知沪卫法(2004)17号207对《关于部分医疗机构使用护理人员从事医技工作适用法规的请示》的复函沪卫法(2004)1号208关于印发《上海市卫生行政许可审核程序》的通知沪卫法(2004)7号关于下发《上海市现制现售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卫法规〔2006〕11号210关于下发《上海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卫法规〔2006〕18号211关于印发《上海市重大医疗成果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沪卫办(2002)60号212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医院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通知沪卫办(2002)第42号213关于下发《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建设档案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卫办(98)第23号214关于切实加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填报、调查、统计工作的通知沪卫办(2004)27号215关于印发《上海医院信息系统功能规范(试行)》的通知沪卫办〔2004〕26号216关于废止上海市卫生局历年发布的含处罚内容的规范性文件的通知沪卫法(1996)第21号217关于卫生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及期限问题的通知沪卫法(1999)12号218关于医疗机构出卖、出借和转让医疗文件法律适用问题解释的通知沪卫法(1999)6号。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广告管理的通知(卫医发〔2008〕38号)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广告管理的通知(卫医发〔2008〕
38号)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
【年(卷),期】2008(000)009
【总页数】2页(P5-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3
【相关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名单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196号) [J],
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办医管发〔2009〕133号) [J],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修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部分附表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125号) [J],
4.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审批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卫医发〔2008〕35号) [J],
5.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20]11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公布日期】2019.04.08•【字号】黑应急办发〔2019〕42号•【施行日期】2019.04.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黑应急办发〔2019〕42号各市(地)应急管理局,各直属事业单位:为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现将《2019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推动落实。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办公室2019年4月8日2019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要点一、继续深化应急管理改革(一)加快应急管理机构组建1.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改革工作,积极争取编制部门支持,加强与涉及职责划转部门沟通协调,统筹谋划、加快推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
(承办处室:人事处)(二)积极承接转隶职责2.及时组织调整安委会、减灾委和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等指挥协调机构,切实扛起各指挥协调机构办公室责任,主动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加强与涉灾部门合作,统筹推动各项事故灾害防控重点工作开展。
(承办处室: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处、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火灾防治管理处、自然灾害救援处)(三)继续推进“两个意见”落实3.重新调整防灾减灾救灾改革任务分工方案,各县(市、区)年底前全部出台实施方案,加强督促检查,推动改革举措落实到位。
(承办处室: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4.进一步梳理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和推进部门,科学设定完成时限,加强督促检查,推动改革举措落实到位。
(承办处室: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处)二、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四)狠抓风险防控责任落实5.严格落实自然灾害防治责任。
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推动建立权责一致、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担负起灾害预防的行业管理责任,严格落实部门分工负责制。
沈阳市司法局关于印发沈阳市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

沈阳市司法局关于印发沈阳市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
件目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沈阳市司法局
•【公布日期】2024.02.01
•【字号】
•【施行日期】2024.02.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司法行政综合规定
正文
沈阳市司法局关于印发沈阳市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
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相关单位:
根据《辽宁省规章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37号)的有关要求,现将沈阳市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予以公布。
沈阳市司法局
2024年2月1日
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
说明:本目录仅包含2019年以来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区、县(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
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涉及与引用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涉及与引用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涉及与引用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1.2.3.1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04.1.16)《临床诊疗指南》(卫医发[2006]139号;2006.4.7)《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卫医管发[2009]99号;2009.10.13)《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卫医政发[2011]55号;2011.6.15)(书)1.2.5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卫办药政发[2009]232号;2009.12.29)《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卫办药政发[2009]232号;2009.12.29)★1.3.1.1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关于实施“万民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通知(卫医发[2005]165号;2005.4.20)《关于成立“万民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办公室》的通知(卫医发[2005]86号;2005.4.25)《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8.5.13)1.3.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主席令第17号;2004.1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2003.5.9)1.3.7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主席令第15号;2009.6.27;自2010.1.1起施行)★1.4.2.1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和《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消防安全规范》的通知(卫办发[2006]16号;2006.1.6)《2008-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08]64号;2008.12.4)《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8.5.13)《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卫应急发[2009]40号;2009.4.27)《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5号;2003.5.12)《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8.5.13)《2008年–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08]64号;2008.12.4)《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卫医管发[2010]14号;2010.2.1)★2.3.2.2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8.5.13)《2008年--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08]64号;2008.12.10)《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14号;2010.2.5)★2.6.1.1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8号;2001.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8法》号;2001.6.20)《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号;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卫办发[2004]130号;2004.4.21)《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卫办发[2004]40号;2004.4.28)《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4]136号;2004.9.2)《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和《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的通知(卫办医发[2004]166号;2004.10.19)《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卫生部关于加强“肢体延长术”管理的通知》(卫医发[2006]393号;2006.9.25)《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8.5.13)《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卫医管发〔2009]111号;2009.11.26)卫生部医政司关于推荐使用《医疗知情同意书》的函(卫医政函[2010]42号;2010.3.4)★2.7.1.1 《全国“平安医院”创建工作考核办法及考核标准(试行)》.(卫办发[2008]20号;2008.3.25)《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卫医管发[2009]111号;2009.11.26)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2年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24号;2012.2.17)《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卫通[2012]7号;2012.4.30)★2.7.1.2 《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卫医管发[2009]111号;2009.11.26)《关于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惫见》(司发通[2010]5号;2010.1.8)《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卫医管发[2010]14号,2010.2.5)《关于“三好一满意.活动2011年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指标》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103号,2011.7.27)2.8.5 《无烟医疗机构标准(试行)》(卫妇社发[2008]15号;2008.3.10)《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卫妇社发[2009]48号;2009.5.20)第三章患者安全★3.1.2.1《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2008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卫医发[2008]28号;2008.5.12)《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卫医管发[2009]38号;2009.4.28)《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卫医管发[2011]33号;2011.4.18)★3.3.3.1《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医协会发[2009]7号;2009.2.13)《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卫医管发[2009]38号;2009.4.28)《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卫办医政发[2010]41号;2010.3.17)《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0]44号;2010.5.12)《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卫医管发[2011]33号;2011.4.18)《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卫办医改[2012]94号;2012.8.3)3.4.1.1《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卫通[2009]10号;2009.4.1;自2009.12.1起实施)★3.6.2.1《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8.5.13)《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卫医管发[2009]38号;2009.4.28)《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卫医政发[2009]119号;2009.12.14)《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卫医管发[2010]14号;2010.2.1)《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卫医管发[2011]33号;2011.4.18)《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卫办发[2012]45号;2012. 6.26)★3.9.1.1《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2008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卫医发[2008]28号,2008.5.12)《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卫医管发[2009]38号;2009.4.28)《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卫医管发[2009]111号;2009.11.26)《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卫医管发[2011]33号;2011.4.18)《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卫医管发[2011]4号,2011.1.14)《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卫医发[2002]206号;2002.8.20)3.9.2.1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卫医发[2011]4号;2011.1.14印发;自2011.4.1起施行)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4.3.2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2009.3.2)★4.3.5.1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2009.3.2)《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卫医管发[2011]33号;2011.4.18)《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卫办医政发[2012]94号;2012.8.3)★4.3.5.2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2009.3.2)《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0.5.25)《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卫医管发[2011]33号;2011.4.18)《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卫办医政发[2012]94号;2012.8.3)★4.5.7.4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8.5.13)《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1年版)》(卫办医管发巨[2011]148号;2011.12.24)★4.5.7.5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8.5.13)《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1年版)》(卫办医管发[2011]148号;2011.12.24)4.5.8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23号;2009.12.25)4.6.5.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2004.8.19)★4.6.8.2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8.5.13)★4.6.8.3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8.5. 13)《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卫医管发[2009]99号;2009.10.16)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三好一满意“活动2011年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指标》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103号;2011.7.29)★4.7.5.1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8.5.13)《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卫医管发[2009]38号;2009.4.28)★4.7.5.2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8.5.13)《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1年版)》(卫医管发[2011]33号;2011.4.22)★4.8.4.3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8.5.13)《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50号;2009.6.10)★4.9.1.1.1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9号;2009.1.19)关于印发《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23号;2009.2.13)《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业务科室建设和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97号;2009.9.9)★4.9.1.1.2《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8.5.13)《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0.5.25) ★4.9.2.1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0.5.25)4.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主席令第17号;2004.12.1)4.10.2 《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卫医发[2004]292号;2004.9.6)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规章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和《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的通知(卫办医发[2004]166号;2004.10.19)《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1号,2005年2月28日起施行)4.10.3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2003.6.16)4.10.4.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7号;2006.8.24)《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办应急发[2005]288号;2005.12.2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2003.5.12)4.11.1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2009]6号;2009.3.16)4.11.3 《医院中医药房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2009]4号;2009.3.16)《医疗机构中煎药室管理规范》(国中医药发[2009]3号;2009.5.5)4.15.1.1《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2011.1.31)4.15.2.6《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2007.2.14)4.15.2.8《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卫医政发[2010]62号;2010.4.20)《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卫医政发[2010]62号;2010.4.20)4.15.2.10《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24号;2010.2.22)4.15.3.6《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政发[2010]28号;2010.2.10)4.15.4.1《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卫生部令第69号;2009.8.18;自2009.9.21施行)★4.15.5.1 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卫医发[2004]285号;2004.8.19)《2005年卫生工作要点》(2005.1.24)关于《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细菌耐药监测网》的通知(卫办医发[2005]176号;2005.11.29)《“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通知》(卫医发[2005]39号;2005.7.8)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2008.3.24)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2009.3.2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2011.4.18)《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1]56号;2011.4.29)《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2]32号;2012.3.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2012.5.8,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3]37号;2013.5.6)★4.15.5.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2004.8 .2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2012.5.8,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2011.1.31)《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2010.2.10)★4.15.5.3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2009.3.25)《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卫医管发[2009]38号;2009.4.28卫生部医政司关于《普通外科I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2009.11.25)《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0]44号;2010.5.12)《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2010.12.14)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人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32号,2012.3.5)★4.15.5.4 《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2007.2.14,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1]56号;2011.4.18)《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2]32号;2012.3.5)《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3]37号;2013.5.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2012.5.8,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4.15.6.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主席令第45号;2001年2月28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国药管安[1999]401号;1999.11.25)《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2010.12.13,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4.15.6.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76号;2003.5.9)《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09]82号;2009.5.19)《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0]44号;2010.5.12)4.16.1《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医发[2006]73号;2006.2.27)4.17.1《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31号;2009.3.6)4.18.1《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6号;2006.1.24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放射性心脏损伤诊断》(卫通[2012]4号;2012.3.15印发,2012.8.1施行)★4.19.4.3《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3号;1997.12.29)《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生部文件卫医发[1999]第6号;1999.1.5)《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8.5.13)《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2000.6.2)★4.19.5.1《血站基本标准》(卫医发[2000]448号;2000.12.14)《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2012.6.7)《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2000.6.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2003.6.16)《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6号;2003.10.15)《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卫医发[2006]167号,2006.4.25)★4.19.5.2《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8.5.1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医办[2009]151号;2009.10.15)《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0]44号;2010.5.12)《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2012.6.7)《血站管理办法》(中华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4号;2005.11.17)《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2000.6.2)《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2012.6.7)★4.19.5.4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医办[2009]151号;2009.10.15)《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0]44号;2010.5.12)《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2012.6.7)《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实施指导意见》(卫疾控发[2001]8号;2002.4.25)★4.20.3.2 关于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通知(卫医发[2001]2号;2001.1.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2009.3.23)《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卫医政发[2009]73号;2009.7.20)卫生部发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6项卫生行业标准通告(卫通[2009]10号;2009.4.13)《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卫医管发[2011]33号;2011.4.22)★4.20.5.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8号令;自2006年9月1日起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2004.8.22)《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2008.3.19)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130号;2008.6.27)《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1]5号;2011.1.17)关于《持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32号;2012.3.5)★4.20.5.2 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卫医发[2004]285号;2004.8.19)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130号;2008.6.27)《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1]5号;2011.1.17)关于印发《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12一2015年)》的通知(卫医政发[2012]63号;2012.9.25)《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0.5.25)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5]130号;2008.6.27)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号;2011.1.17)关于印发《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12一2015年)》的通知(卫医政发[2012]63号;2012.9.25)《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卫医管发[2011]33号,2011.4.22)4.20.7《医院消毒技术规范》(2009发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2012.4.5发布;2012.8.1施行)《医院消毒供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卫通[2009]10号;2009.4.1,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医院消毒供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卫通[2009]10号;2009.4.1,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卫通[2009]10号;2009.4.1,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4.20.8.1《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卫通[2009]10号;2009.4.1,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WS/T312—2009)4.21.1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6号;2006.1.24;自2006.3.1起实施)4.21.2.1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1年版)》(卫办医政发[2011]107号;2011.8.12)《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卫医政发[2010]32号;2010.3.12)《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自2010.1执行)(书)《血液透析室管理标准》(卫医政发[2010]35号;2010.3.23)4.22.3.3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2003.6.16)《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6号;自2003.10.15施行)4.23.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9号;自2009.2.28;自2009.6.1施行)《临床营养技术操作规范(2010版)(卫生部委托中国医师协会编著;2011.10.1;人民军医出版社)《临床营养诊疗指南(2010版)(卫生部委托中国医师协会编著;2011.10.1;人民军医出版社)《ICU营养指导意见(2006)(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分册(2008版)(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临床肠外肠内营养操作指南(2004)(中华外科学会临床营养支持学组)4.23.3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2010.1.22)4.24.1 《医用氧仓安全管理规范》(质技监局锅发[1999]218号;1999.9.18)《医用氧气加压舱》(质检总局GB/T19284-2003;2003.9.11,,204.3.1实施)《医用空气加压氧舱》(质检总局GB/T19284-2003;2003.9.11,,204.3.1实施)4.24.1.2《医用氧仓临床使用安全技术要求》(卫医发[1996]34号;1996.8.5)《医用氧仓安全管理规范》(质技监局锅发[1999]218号;1999.9.18)4.25.1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6号;自2006.3.1施行)4.26.1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的通知》(卫医发[2004]100号;2004.4.1)4.26.5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6卫通[2006]16号;2007.4.1)4.27.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主席令21号;2009.12.26)★4.27.5.2《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198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1号;2002.4.4,自2002年9月l日起施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卫医发[2012]195号;2002.7.19,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卫生部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84号;2011.11.1)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5.1.2 《护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7号;2008.1.31,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5.3.2.1《护士守则》(中华护理学会2008.5.12制订)《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0]13号;2010.1.22)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对《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征求意见稿)》、《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三个文件征求意见的函(卫医政护便函[2010]4号;2010.1.11)《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0]44号;2010.5.12)《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卫医政发[2009]49号;2009.5.22)卫生部关于印发《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等三个文件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9号;2010.1.20)《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卫医管发[2011]33号;2011.4.22)《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卫医政发[2010]125号;2010.7.23)《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及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有关工作》(卫办医政发[2010]154号;2010.9.14)《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卫医政发[2010]108号;2010.12.22)《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卫医政发[2011]23号;2011.3.23)《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2011.6.30)《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卫医政发[2011]96号;2011.12.31)《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2年工作方案》(卫办医政发[2012]24号;2012.2.17)《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卫办医政发[2011]47号;2012.4.19)★5 .3.3.1 关于《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医发[1997]23号;1997.6)《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卫医管发[2010]14号;2010.2.1)《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及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有关工作》(卫办医政发[2010]154号;2010.9.14)《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卫医政发[2010]108号;2010.12.22)《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卫医政发[2011]23号;2011.3.23)《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2011.6.30)《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卫医政发[2011]96号;2011.12.31)《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卫办医政发[2012]47号;2012.4.19)5.3.11《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2010.1.22)《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24号;2010.2.22)5.5.1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卫医政发[2009]90号;2009.9.18)5.5.1.3《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卫医政发[2010]41号;2010.3.17)5.5.1.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8号令;自2006年9月1日起实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2003.6.16)5.5.2《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卫通[2009]10号;2009.4.13)5.5.3《新生儿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23号;2009.12.25)第六章医院管理★6.1.2.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1994.2.26)《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审批管理的若干规定》(卫医发[2008]35号;2008.7.4)《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号;2009.3.16)★6.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5号,1998.6.26,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护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7号;2008.1.31,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6.2.1.2《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路专项工作的实施意见》(卫办发[2006]156号;2006.4.21)《卫生部关于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的指导意见》(卫医发[2006]428号;2006.10.23)《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建立健全防控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路长效机制的工作方案》(卫规财发[2006]471号;2006.12.7)《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8.5.13)《医疗机构院务公开监督考核办法(试行)》(卫医政发[2009]122号;2009.12.25)《医院向内部职工公开的信息目录》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105号;2008.6.3)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0号;2010 .2.11)关于《做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势下院务公开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91号;2010.10.19)《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院务公开考核标准(试行)》(卫医政发[2011]39号;2011.5.11)6.4.3.3 《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卫科教发[2000]477号;2001.12.2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第28号;1994.7.5;自1995.1.1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主席令第24号;1999.10.31;自2000.7.1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主席令第21号;1994.3.22;自1995.1.1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主席令第48号;2006.2.28;自2006.6.1起施行)《医院会计制度》(财会字[1998]58号;1998.11.17)《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2010.12.28)6.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主席令第21号;1999.8.30;自2000.1.1起施行)6.7.1 《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卫办发[2007]296号;2007.12.7)《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11]24号;2010.3.24)★6.8.2.1《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5.5.13)《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卫医管发[2009]211号;2009.11.26)《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医疗卫生机构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卫办应急发[2011]64号;2011.5.3)★6.8.7.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卫生系统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2003.12.16)卫生部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2004.2.17)《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和《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消防安全规范》的通知(卫办发[2006]16号;2006.1.6)《全国“平安医院”创建工作考核办法及考核标准(试行)》(卫办发[2008]20号;2008.3.25)《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5.5.1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2008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6.9.1 《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11]24号;2010.3.24)6.9.3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2004.12.31)★6.9.6.2《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号;2005.3.17)《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医发[2008]27号;2005.5.13)《2008年--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08]64号;2008.12.4)《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11]24号,2011.3.24)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的通知(卫办医管发[2012]57号;2012.5.21)6.10.1 《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卫生部令第75号;2006.6.3;自2010.8.1施行)。
【精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体系队伍建设的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市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意见》(安监总应急〔2006〕196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意见》(晋政办发〔2005〕57号)的要求,为切实加强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尽快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尽快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促进全市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现就“十一五”期间加强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靠科技,整合资源,健全机构,完善预案,构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努力提高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全市安全生产的持续平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工作目标(一)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生产经营单位专(兼)职救援队伍的建设。
2007年全市县(市、区)乡(镇)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管理机构, 2008年建立8支综合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初步完成构建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目标。
(二)健全和完善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建立覆盖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
2007年上半年出台市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危化企业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2007年完成县乡政府、市直有关部门、高危重点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备案审查工作,组织开展高危行业应急救援演练。
医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号:盘县康复医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单位:盘县康复医院2017年6月目录摘要 (1)1 总则 (2)1.1 编制目的 (2)1.2 编制依据 (2)1.3 适用范围 (3)1.4 预案体系 (3)1.5 工作原则 (3)1.6 事件分级 (4)2 环境概况及环境风险分析 (6)2.1 医院概况 (6)2.2 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风险保护目标 (6)2.3 潜在突发环境事件危险源概况 (7)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8)3.1 应急组织机构 (8)3.2 职责 (9)4预警与预防 (11)4.1 预警 (11)4.2 预防措施 (12)5 应急响应 (14)5.1 应急响应程序 (14)5.2 信息报送与处理 (14)5.3 指挥协调与安全防护 (18)5.4 应急措施 (19)5.5 应急监测 (24)5.6 信息发布 (26)6 应急终止 (26)6.1 应急终止的条件 (26)6.2 应急终止的程序 (26)6.3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27)7 后期处置 (27)7.1 现场恢复 (27)7.2 善后赔偿 (28)7.3 事件调查 (28)8 应急保障 (28)8.1 资金保障 (28)8.2 装备保障 (28)8.3 通讯保障 (29)8.4 人力资源保障 (30)8.5 技术保障 (30)8.6 其他保障 (30)9 预案管理与更新 (30)9.1 应急预案的管理 (31)9.2 预案的更新 (31)10 附则 (32)10.1 本预案中部分名词术语定义 (32)10.2 预案的签署、解释和实施 (32)附件8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33)附件9 应急物资库管理制度 (37)附件10 医院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38)附件11 格式文件 (39)摘要为了加强我院的环境监督管理,尽力预防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建立健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我院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保护环境,保证正常的生活秩序,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并对存在风险源的单元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事故提出应急措施以及善后处置措施。
卫生部关于发布《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发布《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8.04.01•【文号】卫监发[1998]第12号•【施行日期】1998.04.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医疗安全与血液正文卫生部关于发布《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方案》的通知(卫监发[1998]第12号)广东、浙江、江苏、安徽、四川、北京、上海、深圳、连云港省、市卫生厅(局),部工卫所,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现发布《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实施中的有关技术指导工作由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负责。
附件: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方案卫生部一九九八年四月一日附件: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方案前言核电厂核事故医学应急是国家总体应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核事故,首先是抢救受伤或辐射损伤的人员,保护广大公众的健康;其次是维护国家财产的安全。
作为核辐射纵深防御的最后一道屏障,核事故应急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的系统工程。
因此,事先没有充分的组织准备、周密的响应行动计划和平时的培训演练,是不可能迅速有效地实施应急响应行动的。
作为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一,卫生部负责全国核事故医学应急的组织协调和计划工作,制定出便于操作的核事故医学应急工作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124号总理令《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国家核事故应急计划》和卫生部38号部长令《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为使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领导小组在核电厂一旦发生严重核事故,并接到国家核事故应急指挥中心的应急指令后,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响应行动,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本方案主要适用于核电厂的核事故医学应急准备和响应行动。
对其它情况下的核事故、放射事故及其辐射影响,也可参照本方案实施应急响应行动。
第三条实施本方案应认真贯彻执行我国核事故应急工作“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方针,逐步健全核事故医学应急及其监测体系,以便在应急响应时能迅速有效地对中、重度放射损伤病人组织医疗救治,为公众提供有效的医学保障。
医院感染适用法律法规标准指南概要

与医疗安全密切想关 带着病人和医务人员身心健康 事关医院生死存亡
一
医院感染事件回顾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管理是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
医院感染管理是提高医院效率、效益的重要保证。
医院感染管理是促进医院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医院感染管理是影响医疗高新技术开展的关键环节。
二
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介绍
三
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法规简介
第一章 总则(共4条)
第三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一款规定了办法的适用范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二款: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保护,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针对感染
导实施; (三)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
负责人报告;
三
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法规简介
第二章 组织管理(共6条)
(四)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五)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六)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七)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八)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 (九)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十)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十一)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十二)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一、建立责任制成为组织管理的第一要素,各级人员、各部门应各负其责。
医院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参考目录

法律法规规章参考目录一、综合类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主席令第21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第28 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主席令第5 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主席令第24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主席令第45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主席令第70 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6 号)9.中华人民共和因传染病防治法( 主席令第17号)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主席令第48 号)11.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主席令第3 号)1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60 号)13.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国务院第421号令)14.信访条例(国务院令第431号)15.艾滋病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457 号)16.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 (卫医发(1994) 第30 号)17.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技术规范(建设部公告第90 号)18.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63 号)19.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发(2005)3号)20.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命名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医发(2006)433号)21.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35号)2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建设部国家发改委)23.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 年工作规划(中发(2008)9 号)24.关于修订《医疗机构管理实施细财》部分附表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 125 号)2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审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26.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66 号)27.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卫办药政发(2009)232 号)28.卫生部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2010年9 月)29.关于印发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10号)30.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02) 11号)3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主席令第93 号)3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主席令第21号)3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主席令第68号)3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主席令第3号)3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主席令第69号)3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主席令第6 号)37.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9号)3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主席令第15号)39.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主席令第21号)40.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主席令第35号)4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52号)42.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主席令第62号)4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44.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6号)4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46.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国务院令第491号)47.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1号)4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49.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613号)50.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51.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4号)5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35号)53.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9号)54.关于印发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问题的解释的通知(国人部发(2003)61号)55.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卫办应急发(2005)288号)56.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57.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卫应急发(2007)262号)58.关于批准发布《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08)164号)59.关于印发《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的通知(卫妇社发(2010)42号)60.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61.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62.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GB18466--2001)6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64.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卫办发(2007)296号)65.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卫医管发(2011)75号)66.关于印发医院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的通知(卫办医管发(2011)159号)67.关于做好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卫办医管函(2012)196号)68.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卫办医管函(2012)574号)69.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卫办发(2012)45号)二、医院管理类1.关于开展卫生下乡支农活动的通知(卫医发(1997)第4号)2.关于印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通知(中办发(2000)15号3.关于中央级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签署审核意见有关问题的函(财建2000)69号)4.关于印发《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的通知(卫办发(2002)116号)5.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6.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4)369)7.关于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P生工程”的通知(卫医发(2005)165号)8.关于印发《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260号)9.关于印发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全维委发(2006)11号)10.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中纪发(2007)7号)11.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管理的通知(卫规财发(2007)208号)12.关于加强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卫科教发(2008)2号)13.关于组织实施2008年度西部卫生人才培养项目的通知(卫办人发008)115号)14.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卫科教发(2008)45号)15.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卫规财发(2009)7号)16.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卫妇社发(2009)48号)17.关于印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51号)18.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卫农卫发(2009)68号)19.卫生部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卫医管发(2009)95号)20.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服务管理工作(卫医政发(2010)12号)21.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的若干意见(卫医管发(2010)14号)22.关于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试点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26号)23.卫生部公布首批通过复审测试的数字证书认证机构(卫生部通告(2010)23号)24.第二批通过卫生部复审、测试的数字证书认证服务机构名单(卫生部通告(2011)1号)25.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协(2011)3号)26.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卫人发(2011)15号)27.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卫办综发(2011)39号)28.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卫办综函(2011)350号)29.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卫办发(2011)60号)30.关于全面开展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通知(卫办综函(2011)1126号)31.关于进一步加强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建设工作的通知(卫办发(2012)14号)32.关于发布《卫生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等23项行业标准的通告(卫通(2012)5号)33.关于深化卫生政务公开加强卫生政务服务的意见(卫办发(2012)18号)34.关于切实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的通知(卫发明电(2012)5号)35.关于贯彻执行《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的紧急通知(卫发明电(2012)10号)36.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卫办发(2012)738号)37.关于发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等3项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卫通(2012) 16号)38.关于发布《糖尿病筛查和诊断)等2项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业(卫通(2012) 17号)39.关于进一步加强食源性疾病相关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12)70号)40.关于印发《卫生部关于加强“十二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卫科教发(2012)85号)41.关于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卫办发(2012)61号)4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43.《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6号)44.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16号)45.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局令第24号)46.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第80号令)4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第140号令)48.电离福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49.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公安部公告2011年版)50.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卫疾控发(999)第164号)51.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卫科教发(2000)477号)52.艾滋病及常见机会性感染免、减费药物治疗管理办法(试行)(卫疾控发2004)107号)53.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54.关于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6)92号)55.关于印发《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卫办发(2007)267号)56.关于印发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试行的通知(卫妇社发(2008)15号)57.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医学教育临宋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卫科教发(2008)45号)58.关于印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8)766号)59.关于印发《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卫应急发(2009)40号)60.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卫医政发(2010)26号)61.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11)24号)62.关于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15个技术方案的通知(卫应急发(2011)94号)63.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卫办医管发(2011)111号)64.预约诊疗服务考核评价标准(卫医管综信便函(2012)68号)65.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卫办医政发(2011)137号)66.关于印发《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办发(2011)85号)67.关于印发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办规财发(2012)96号)68.关于深化城乡医院对1支援工作进一步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通知(卫医管发(2012)60号)69.关于印发《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规财发(2012)86号)70.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卫生部令第75号)71.关于下发《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的通知72.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卫医发(2002)193号)73.关于印发《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通知(卫医发(2003)287号)74.关于发布《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的通知(环发(2003)188号)75.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32号)76.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05)292号)77.关于印发《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的通知(卫2科教发(2007)17号)78.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政发2000909号)79.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57号)80.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卫医管发(2009)72号)81.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卫医管发(2009)111号)82.关于印发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4号)83.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84.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卫医管发(2010)14号)85.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24号)86.关于印发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8号)87.关于加强医疗机构类别和医院妇幼保健院级别审批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57号)88.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29号)89.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卫医政发(2010)114号)90.关于公布现行有效部门规章目录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5号)91.医疗机构内部价格管理暂行规定(卫规财发(2011)32号)92.统一使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系统(卫办医管函(2011)337号)93.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纪违规问题调查处理智行办法(驻卫纪发(2011)22号)94.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和校验工作的通知(卫办医管函(2012)713号)95.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卫通(2012)7号)三、医疗管理类l.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08号)2.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卫教发(1993)第1号)3.医用氧舱临床使用安全技术要求(卫医发(1996)第34号)4.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草案)(2004)(中华外科学会临床营养支持学组)5.临床诊疗指南(卫医发(2006)139号)6.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要求(GB/T20470-2006)7.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8.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6卫通(2006)16号)9.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0.患者安全目标手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1.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年版)(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CS-CL02:2008)13.关于发布和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的通知(医协会发(2009)7号)14.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116号)15.关于印发《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试行)(卫医政发(2009)119号)16.临床营养技术操作规范(2010年版)(卫生部委托中国医师协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7.临床营养诊疗指南(2010年版)(卫生部委托中国医师协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8.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19.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年版)20.《关于印发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41号)21.发布《胃癌诊断标准等5项强制性行业标准(卫通(2010)13号)22.关于印发《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56号)23.关于进一步做好医师定期考校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办医管发(2010)208号)24.卫生部发布《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卫通(2011)2号)25.关于发布《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等8项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国卫通(2017)2号)26.卫生部发布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等2项卫生行业标准(卫通(2011)4号)27.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卫办医政函(2011)405号)28.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1)574号)29.关于印发《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的通知(卫妇社发(2011)56号)30.关于印发畅出血性大肠杆010:H4感染诊疗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2011)87号)31.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32.关于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53号)33.关于印发《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2011-2015年)》的通知(卫办应急函(2011)1057号)34.关于发布《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等3项卫生标准的通告(卫通(2011)20号)35.关于发布《血清甘油三酯的酶法测定等8项标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的通告(卫通(2011)22号)36.关于发布《旋毛虫病的诊断》标准的通告(卫通(2012)3号)37.关于发布《放射性心脏损伤诊断》卫生标准的通告(卫通(2012)4号)38.关于印发《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的通知(卫疾控发(2012)20号)39.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卫科教发(2012)48号)40.卫生部关于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卫办发(2012)50号41.关于发布《疾病管理基本数据集第6部分:肿瘤病例管理等4项强制性行业标准的通告(卫通(2012)11号)42.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办医管函(2012)701号)43.关于发布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的通告(卫通(2012)13号)44.关于发布《肺炎诊断》等10项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卫通(2012)14号)45.关于发布《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第2部分:催吐、洗胃》等6项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卫通(2012)15号)46.关于发布《血液储存要求等3项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卫通(2012)21号)47.关于印发《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卫办科教发(2012) 151号)48.关于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的通告(卫通(2012)22号)49.关于发布《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等8项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卫通(2012)23号)50.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51.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1S015189:2007)52.组织病理学技术(周庚寅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5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集(43册)(人民军医出版社)54.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24号)5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5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5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58.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GBZ98-2002)59.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2)60.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WS/T393-2012)61.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7)537号)62.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质技监局锅发(1999)218)号)63.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卫疾控发2006)218号)64.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国食药监械(2007)229号)65.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版)(卫办医政发(2012)51号)66.输血医学常用术语(WST203-2001)67.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6号)68.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5号)69. 关于废止、修改部分环保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环境保护部令第16 号)70.卫生部决定废止《全国城乡孕产期保健质量标准和要求》等7件部门规章(卫生部令第83 号)71.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7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 号)73.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的通知(卫医发(2004)100号)74.关于加强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监督管理的通知(卫科教发(2005)7号)75.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通知(卫医发(2005)73号)76.关于印发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校验实施细则的通知(卫科教发(2006)4号)77.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06)32号)78.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通知(卫医发(2006)73号)79.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卫医发(2007)66号)80.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随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 号)81.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130 号)82.关于内科执业医师出具心电图诊断报告单有关问题的批复(卫医政函(2008)557号)83.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23号)84.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 18 号)85.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卫办医政发(2009)31号)86.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2009)6 号)87.关于印发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09)425号)88.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卫医政发(2009)50 号)89.卫生部关于印发《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卫医政发(2009)77号)90.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09)757号)91.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卫区政发(2009)90号)92.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卫医管发(2009)99 号)93.关于印发《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83号)94.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卫医政发(2009) 123号)95.关于规范活体器官移植的若干规定(卫医管发(2009) 126号)96.关于对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实行执业登记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32号)97.血被透析室管理规范(卫医政发(2010)35号)98.关于印发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0)909号)99.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管理办法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 194号)100.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卫办医管发(2011)14 号) 101.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号)102.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临床心理利门诊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103.关于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43号)104.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卫医政发2011)31号) 105.关于印发《综合医院中医药药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1) 14 号)106.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 卫医政发(2011)47号) 107.关于推广应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开展医院评价工作的通知(卫办医管函(2011)683号)108.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1)84号)109.关于印发《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16号)110.关于印发《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实施心脏手术技术规范(2012年版)》和《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实施手术技术培训管理规范(2012年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号)111.关于印发《“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医政发(2012)13号)112.关于印发第三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2)376号)113.关于印发人工微关节置换技术管理规范(2012年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68号)114.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卫办医政发(2012)87号)115.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卫办医政发(2012)88号) 116.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卫办医政发(2012)89号) 117.关于印发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管理规范(2012年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93号118.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94号)119.关于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管理的补充通知(卫办医政函(2012)705号)120.关于印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2年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 100号121.关于血液透析室登记及人员执业等有关问题的批复(卫医政函(2012)255号)122.卫生部关于加强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卫发明电(2012)23号)123.关于规范健康体检应用放射检查技术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2)148号)124.关于印发《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的通知(卫办综发(2012) 166号)四、护理管理类1.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卫医政发(2011) 55号)2.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检查评价表(卫办医政函(2011)973号)3.关于印发《传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的通知(卫办医发(2007)90号)4.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卫医政发(2011)96号5.护士条例(国务院令第517号)6.关于印发《医护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卫医发(2004) 108号)7.护士守则(中华护理学会)8.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卫医政发(2009)49号)9.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卫医政发(2010)9号)10.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卫医政发(2010)9号)11.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卫医政发(2010)9号)12.关于印发《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108号)13.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30号)五、医院感染管理类1.关于印发《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2133号)2.卫生部关于印发《血被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的通知(卫医发(2005)330号)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213-2008)4.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通知(卫办妇社发(2008)74号)5.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WS310.1-2009)6.医院消南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2-2009)7.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老及灭菌效果监测(WS310.3-2009)8.关于印发《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的通知(卫监督发(2010)82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酚类消毒剂卫生要求(GB27947-201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空气消毒剂卫生要求(GB27948-201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疗器械消毒剂卫生要求(GB/T27949-201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手消毒剂卫生要求(GB27950-2011)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皮肤消毒剂卫生要求(GB27951-201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的卫生要求(B27952-2011)。
急救体系建设及质量控制

能力标准
• 区域急救网络布局建设: • 依据人群覆盖、急救时间覆盖、专科急救
能力覆盖,建立市县乡村急救中心、急救 分中心、急救站(点)四级急救网络医疗 机构
能力标准
• 1、急救资源覆盖率
• 人口密度与急救资源配置: • 高密度城区:省会中心城市、地级市按每20-25万
人,设立急救中心, • 中密度城区:中心城市郊区、县或县级市每10万
• 出诊反应时间:3分钟内
• 急救服务半径:城市中心城区平均急救服务半径3-5公里内的,平均急 救反应时间(接听呼救电话到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原则上应控制在1015分钟内;城市郊区、农村等地区平均急救服务半径8-10公里内的, 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内;边远、欠发达地区可 结合 当地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急救服务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
规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 1.受理与调度
各级120指挥调度中心和承担急诊急救职能的医疗机构
•
保证24小时在岗 铃响三声 立即接警
• 获取信息:现场地点及状况、伤员数量及情况、周边交通状况
• 指导工作:指导报警(目击)人注意保持通讯畅通和现场保护,指导报 警(目击) 人开展初步现场处置。
• 调度工作:立即受理,按照区域划分原则,实施“就近、就急、就能 力”调 度,及时向分中心或 网络医院下达出诊指令,遇重大、突发
• 5、急救需求
• (1)回车率:
• (2)急救出车率:
院前急救服务系统效能评价
• 6、灾害应急能力
•
第一辆赴现场的急救车在5分钟之内赶赴现场,第二批次能出动
的急救车不低于总急救车拥有量的30%,在20分钟之内赶赴现场。
•
急救指挥车应在15分钟内出发,并担负起指挥、协调职能。
2023年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一、最佳选择题1.根据“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下列不属于保障药品质量安全重点任务的是()A.加快古代经典名方制剂研发,夯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基础B.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和疗效评价体系C.构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机制D.完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答案】A2.关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原则是临床急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指南推荐和基层能够配备B.独家生产品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应当经过单独论证和价格谈判C.含有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D.药品有被召回记录的,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答案】C3.根据《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办法》,不属于执业药师执业范围的是()A.药品研制B.药品生产C.药品经营D.药品使用【答案】A4.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事实确凿、有法定依据、拟作出数额较小的罚款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其中,对法人的罚款数额为()A.5000元以下B.1000元以下C.3000元以下D.10000元以下【答案】C5.下列行为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的是()A.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依法申请从事药品零售活动B.疫苗配送企业接受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委托,向接种单位配送疫苗C.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在网络药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开展经营活动D.血液制品的进出口审批及监督管理【答案】B6.关于药品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A.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B.药品标准分为法定标准和非法定标准,其中法定标准是药品质量的最高标准C.非法定标准包括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等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现行版本为2020年版【答案】B7.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抽查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药品检验结果之日起向原药品检验机构申请复验的时限是()A.3日内B.5日内C.10日内D.7日内【答案】D8.国家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根据法律依据纳入评价范围的具体事项中,禁止给予医药回扣等不正当利益的法律依据是()A.《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B.《价格法》C.《药品管理法》D.《反垄断法》【答案】C9.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关于冷藏药品储存、运输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冷藏车厢内,药品与厢内板需保持10厘米以上距离B.药品批发企业应当由专人负责对冷库储存的冷藏药品进行重点养护检查C.运输冷藏药品的冷藏箱应当具备自动调控温度的功能D.未经验证的新购进蓄冷剂不得用于疫苗运输【答案】A10.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论证和审核,处方药可转换为非处方药,下列药品中未进行非处方药转换的是()A.潞党参口服液B.保妇康凝胶C.蒲地蓝消炎片D.血府逐瘀丸【答案】D11.药品零售许可审批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先核定的是()A.经营类别B.经营地址C.经营条件D.经营范围【答案】A12.关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药品的说法,错误的是()A.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与符合条件的药品生产企业签订委托生产销售协议和质量协议B.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C.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有能对所生产药品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的机构、人员D.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有保证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并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答案】A13.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验证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测量设备使用的温度传感器最大允许误差是()A.±0.5°CB.±0.1°CC.±1.0°CD.±1.5°C【答案】A14.根据《疫苗管理法》,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在销售疫苗时,应当按照规定建立真实、准确、完整的销售记录,并保存备查的时限为疫苗有效期满后不少于()A.2年B.3年C.1年D.5年【答案】D15.根据《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对临床诊断明确、用药方案稳定、依从性良好、病情控制平稳、需长期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使用一般常用药品可开具长期处方,处方量最长不超过()A.4周B.8周C.12周D.24周【答案】C16.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下列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行为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应当认定为严重缺陷项目的是()A.销售胰岛素未配备冷藏设备B.拆零销售药品,但未设置拆零销售专区C.向个人消费者销售药品未开具发票D.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未做到分区陈列【答案】A17.关于仿制药注册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仿制药分为两类,一是仿制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原研药品,二是仿制境内已上市原研药品B.仿制药应当与原研药品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规格、适应症、给药途径和用法用量,且处方工艺一致C.符合豁免药物临床试验条件的仿制药申请人可以直接提出药品上市许可申请D.仿制药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受理和审评审批【答案】B18.关于中药饮片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没有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B.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向医疗机构销售中药饮片无需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C.医疗机构炮制中药饮片应当是该中药饮片临床需要且市场上无供应D.具有中医学专业中专学历的,可从事中药饮片验收工作【答案】D19.负责制定本医疗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的是()A.医疗机构学术委员会B.医疗机构医务部门C.医疗机构药学部门D.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答案】D20.根据《关于发布〈已上市中药说明书安全信息项内容修订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通告》,“本品含XXX,不可超剂量或长期服用”的表述属于()A.与特殊用药人群有关的警示语B.与成分、剂量、疗程有关的警示语C.与不良反应有关的警示语D.与注意事项有关的警示语【答案】B21.关于药品研制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药品研制管理是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可及的前提与基础工作之一B.国家支持研制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经验方、医疗机构配制的中药制剂等具有丰富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的中药新药C.国家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对人的疾病具有明确或者特殊疗效的药物创新鼓励具有新的治疗机理等的新药研制D.开展药物安全性评价应当遵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保证药品研制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答案】D22.根据《进口药材管理办法》,主管全国进口药材监督管理工作的是()A.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B.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C.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D.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答案】C23.关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说法,正确的是()A.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广告参照药品广告有关规定严格监管B.包括2岁以上婴幼儿适用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C.按照药品管理的要求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D.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注册证书有效期为3年【答案】A24.根据《药品管理法》,不属于劣药的是()A.擅自添加防腐剂、辅料的药品B.被污染的药品C.成分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D.未注明或者更改产品批号的药品【答案】C25.关于药品召回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境内代理人在境内实施药品召回的,应当按照《药品召回管理办法》规定组织实施召回,并向其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药品召回和处理情况B.召回药品需要销毁的,应当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或者储存召回药品所在地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公证机构监督下销毁C.实施药品一级召回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申请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召回信息D.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对召回药品的处理应当有详细的记录,记录应当保存5年且不得少于药品有效期后1年【答案】C26.根据《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生产、销售假药,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不适用的行政处罚是()A.公安机关处10日的拘留B.处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5倍的罚款C.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D.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答案】B27.根据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管理规定,下列经营行为错误的是()A.蛋白同化制剂批发企业可以向综合医院销售该类产品B.拟经营肽类激素的批发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批准C.除胰岛素外,药品零售企业不得经营蛋白同化制剂或者其他肽类激素D.进口蛋白同化制剂的,进口单位应当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进口准许证》【答案】D28.关于药品注册管理基本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变更原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载明事项的,申请人应当对药品变更进行充分研究和验证B.药品注册证书有效期内,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持续保证上市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C.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建立药品加快上市注册制度,包括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关联审批、特别审批及应急审批程序等5种D.我国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实行分类注册和转换管理,相关机构分别制定非处方药上市注册指导原则、上市后转换技术要求等【答案】C29.根据《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调整工作规程的通知》,关于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的说法,错误的是()A.纳入目录管理的药品重点包括辅助用药、抗肿瘤药物、抗微生物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肠外营养药物等B.目录更新调整的时间原则上不短于3年,纳入目录管理的药品品种一般为30个C.对于调整出原目录的药品,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继续监控至少满1年掌握其处方点评、使用量、使用金额等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持续提高D.纳入目录管理的药品应当是临床使用不合理问题较多、使用金额异常偏高、对用药合理性影响较大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答案】D30.关于已上市中药变更的说法,错误的是()A.应当遵循中药自身特点和规律,符合必要性、科学性、合理性的要求B.药品规格变更应当遵循与处方药味相对应的原则以及与适用人群、用法用量、装量规格相协调的原则C.对功能主治或者适用人群范围进行删除的,应当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后,说明删除相关内容的合理性D.生产工艺及辅料等的变更不应当引起药用物质或者药物吸收、利用的明显改变【答案】C31.国家鼓励培育道地中药材。
全院同质化内容

全院同质化内容一、心肺复苏操作流程:1、发现患者倒地或失去反应。
2、确认没有反应:即刻大声呼喊病人无反应,携带听诊器则直接听诊心音,发现没有心音立刻进行CPR;没有听诊器则触诊大动脉搏动,同时观察自主呼吸。
10秒内确认无反应后即行CPR。
3、启动急救系统:强调施救者团队(呼叫帮助、CPR、除颤、静脉通路)4、CRP流程:复苏姿势(平卧在硬质平面上)→C→A→BC:胸外按压(胸骨中下1/3段,剑突上2cm或两横指;按压深度>5cm;按压频率>100次/分钟;先迅速按压30次,再人工呼吸;每2分钟交换按压人员,以保证按压质量。
)A: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下颚推前法)B:人工呼吸(简易呼吸器即球囊面罩通气,使胸廓有起伏,30次胸外按压后行2次人工呼吸,后者6-8次/分钟,与胸外按压不同步)C/B :30/2,更强调胸外按压(如果单人CPR则只做不间断按压,等待救援医生护士到达再做人工呼吸)5、除颤(连接除颤仪3分钟内判断是否予以首次除颤;室颤则非同步,双向波120J→≥200J;除颤→按压→除颤不间断进行)6、药物治疗(肾上腺素1mg/3-5分钟;胺碘酮 300mg首剂)*心肺复苏成功标准:恢复自主循环(病人有挣扎,或自主呼吸恢复,心律、脉搏、血压恢复)。
*心肺复苏失败标准:积极CPR 30分钟后,仍无生命迹象。
(溺水、低温者应适当延长抢救时间)*呼叫心电图室医生进行心电图确认。
7、 CPR成功患者转运:平卧;担架/平车转运;平地转运双脚朝前,上楼、上坡时头朝前。
施救者站在病人右侧,注意脉搏、呼吸、面色变化。
二、停电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常备应急灯、手电或蜡烛等,以便应对意外停电。
2、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备好 Jackson 回路装置或简易呼吸器,以备意外停电时维持患者的呼吸。
3、带有蓄电池的仪器,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处于饱和状态。
4、接到停电通知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尤其是危重患者抢救设备的替代方法。
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湘卫报[2008]63号
![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湘卫报[2008]63号](https://img.taocdn.com/s3/m/e68f3f9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c.png)
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正文:---------------------------------------------------------------------------------------------------------------------------------------------------- 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湘卫报﹝2008﹞63号)根据《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通知》(湘政办函[2008]97号)要求,省卫生厅对现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
现将清理结果公布如下:一、省卫生厅决定,废止《关于印发新修订的的通知》等3件规范性文件(见附件1)。
二、省卫生厅决定,宣布《关于印发的通知》》等22件规范性文件失效(见附件2)。
三、省卫生厅决定,确认《关于印发的通知》》等92件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见附件3)。
四、省卫生决定,重新公布《关于印发《湖南省妇幼保健机构保健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等30件规范性文件(见附件4)。
上述废止、宣布失效的规范性文件,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不再执行。
各级有关单位要做好有关规范性文件废止、宣布失效后的后续管理工作。
上述确认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与本公告发布前连续计算;重新公布的规范性文件,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重新计算有效期,规范性文件规定了有效期的,按其规定的有效期执行。
省卫生厅于2008年9月30日以前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未列入继续有效和重新公布的规范性文件目录的,自2008年10月1日起不再执行。
确需继续执行的,依照法定程序重新制定规范性文件。
附件:1.省卫生厅决定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2.省卫生厅宣布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3.省卫生厅确认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4.省卫生厅重新公布的规范性文件目录2009年2月9日附件1:省卫生厅宣布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文件标题文号1关于印发新修订的《湖南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的通知湘中医[2006]49号2关于印发《湖南省实施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考核评分办法》的通知湘中医[2005]14号3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考评细则》的通知湘中医[2006]4号附件2:省卫生厅决定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文件标题文号1关于印发《湖南省老中医药专家师承教育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湘卫中发[2001]6号2关于印发湖南省农村示范中医医院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湘卫中发[2002]7号3关于印发《湖南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的通知湘中医[2001]36号4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标准(试行)》和《湖南省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标准评分细则(试行)》的通知湘卫中局[2000]34号5关于印发《湖南省食品生产企业GMP认定办法》、《湖南省保健食品企业GMP审查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湘卫法监发[2003]6号6关于严禁利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与施行选择性别的人工流产和引产的通知湘卫基妇发[2002]7号7关于下发湖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卫生目标(暂行)的通知湘卫基妇发[2002]6号8关于印发中医药科技工作五个管理办法的通知湘卫发[2001]135号9关于印发《湖南省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卫生许可证登记证发放管理规定》和《湖南省放射性同位素准购批件发改与放射源管理规定》的通知湘卫法监发[2003]17号10关于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的意见湘卫基妇发[2001]7号11湖南省卫生厅关于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湘卫基妇发[2001]10号关于临时指定有关单位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和职业健康检查与职业病诊断工作的通知湘卫法监发[2002]32号13关于印发《湖南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区)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的通知湘卫中发[2001]3号14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湘卫中发[2001]4号15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考核内容与要求(试行)》的通知湘中医[2001]40号16关于进一步支援湘西自治州卫生扶贫工作的意见湘卫医发[2001]10号17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湘卫医发[2001]11号18关于印发湖南省社会义诊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湘卫医发[2001]18号19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用氧管理的通知湘卫医发[2001]20号20关于加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管理的通知湘卫医发[2001]38号21关于印发临床急危重症抢救程序的通知湘卫医发[2001]43号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贯彻湖南省妇女发展规划和湖南省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湘卫基妇发[2001]8号附件3:省卫生厅确认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文件标题文号1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医医院护理管理规范与工作质量标准》的通知湘中医[2004]9号2关于印发《湖南省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标准》的通知湘卫中发[2004]4号3关于印发湖南省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湘卫中发[2004]5号4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湘卫中发[2005]2号5关于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湘卫中发[2006]4号6关于城市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意见湘卫中发[2006]6号7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湘卫中发[2006]10号关于印发《湖南省农村示范中医医院评审验收细则》的通知湘中医[2007]11号9关于印发《湖南省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湘中医药[2007]27号10关于印发《湖南省2007-2010年城市社区卫生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方案》的通知湘中医药[2008]27号11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标准》和《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湘中医药[2008]40号12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湘中医药[2008]41号13关于印发《湖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湘中医药[2008]46号14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评审细则(试行)》的通知湘卫妇社发[2007]14号15关于印发《湖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湘卫妇社发[2008]2号16关于印发《湖南省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试行)》的通知湘卫妇社发[2008]6号17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创建乡镇卫生院产科合格县市区评估验收办法》的通知18关于印发《湖南省高危孕产妇转诊管理规范(暂行)》的通知湘卫妇社发[2007]7号19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城市二、三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湘卫妇社发[2007]8号20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湘卫妇社发[2007]11号21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规范(暂行)》的通知湘卫妇社发[2007]12号22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行)》的通知湘卫妇社发[2007]13号23关于进一步规范助产技术服务与管理的紧急通知湘卫基妇发[2004]9号24关于进一步规范在疫区设点治疗血吸虫病工作的通知湘卫血防发[2006]1号25关于推进全省血吸虫病疫区村卫生(血防)室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湘卫血防发[2006]4号26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章程》的通知湘卫血防发[2008]1号27关于开展职业卫生技术职务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机构资质审定工作的通知28关于加快实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GMP工作的通知湘卫法监发[2004]22号29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的通知湘卫医发[2004]8号30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医院感染管理等5个学科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的通知湘卫医发[2004]11号31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规定及病例(案)医疗质量评定标准》的通知湘卫医发[2004]21号32湖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的通知湘卫医发[2004]28号33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医师执业注册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湘卫医发[2004]31号34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的通知湘卫医发[2004]45号35关于印发《国家中西部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项目管理湖南实施细则》的通知湘卫医发[2005]12号36关于印发湖南省急诊科等6个专业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的通知湘卫医发[2005]15号37关于下发《湖南省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实施细则》的通知38关于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通知湘卫医发[2005]23号39关于印发《湖南省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价标准与奖惩办法》的通知湘卫医发[2005]25号40关于在省直部分医院实行影像学检查结果相互认可的通知湘卫医发[2005]34号41关于印发《湖南省各级综合医院手术分类及批准权限规范》的通知湘卫医发[2005]35号42关于印发《湖南省临床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湘卫医发[2005]41号43关于印发《湖南省临床专业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的通知湘卫医发[2006]9号44关于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通知湘卫医发[2006]27号45关于印发《湖南考区全国医师资格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湘卫医发[2006]33号46关于印发湖南省防盲治盲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湘卫医发[2006]44号47关于进一步规范“120”特服号码管理的通知48关于印发《湖南省消毒供应中心建设与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的通知湘卫医发[2006]47号49关于印发《湖南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通知湘卫医发[2006]48号50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医疗机构审批和监管工作的通知湘卫医发[2006]49号51关于印发《湖南省临床麻醉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湘卫医发[2006]50号52关于在省会部分三级医疗机构之间实行部分医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制度的通知湘卫医发[2006]56号53关于做好医疗机构有关检验工作的通知湘卫医发[2007]06号54关于印发湖南省医疗美容等7个专业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的通知湘卫医发[2007]24号55关于印发《湖南省〈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湘卫医发[2007]35号56关于印发《湖南省〈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湘卫医发[2007]41号57关于实施医疗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意见58关于印发湖南省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实施方案湘卫医发[2008]1号59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医医院护理管理规范与工作质量标准》的通知湘中医[2004]9号60关于印发《湖南省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标准》的通知湘卫中发[2004]4号61关于印发湖南省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湘卫中发[2004]5号62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湘卫中发[2005]2号63关于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湘卫中发[2006]4号64关于城市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意见湘卫中发[2006]6号65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湘卫中发[2006]10号66关于印发《湖南省农村示范中医医院评审验收细则》的通知湘中医[2007]11号67关于印发《湖南省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68关于印发《湖南省2007-2010年城市社区卫生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方案》的通知湘中医药[2008]27号69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标准》和《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湘中医药[2008]40号70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湘中医药[2008]41号71关于印发《湖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湘中医药[2008]46号72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定》的通知湘卫疾控发[2006]8号73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和《湖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湘卫妇社发[2006]13号74关于建立新闻发布制度的意见湘卫办发[2004]24号75关于印发局域网工作站安全保密制度的通知湘卫办发[2004]10号76关于印发《湖南省卫生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湘卫办发[2005]3号77关于印以《湘西地区开发卫生发展规划(2005-2015年)》的通知湘卫办发[2005]7号78关于印发《湖南省医疗卫生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范》的通知湘卫办发[2006]6号79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所、中心、站校)务公开制度的意见湘卫办发[2006]7号80关于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实施意见湘卫办发[2006]12号81关于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医疗信息发布制度的通知湘卫办发[2007]30号82关于印发《湖南省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实施办法》的通知湘卫办发[2007]35号83关于印发《湖南省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和湖南省肠道病毒(EV71)感染病例医疗救治应急预案》的通知湘卫办发[2008]9号84关于印发《湖南省卫生厅信访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湘卫办发[2008]19号85关于加强乡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意见湘卫农卫发[2005]11号86关于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和管理的通知87关于印发《湖南省村卫生室建设指导标准(试行)》的通知湘卫农卫发[2007]5号88关于印发《湖南省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湘卫农卫发[2007]6号89关于印发《湖南省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试行)》的通知湘卫农卫发[2007]7号90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的通知湘卫农卫发[2008]2号91关于学习贯彻《湖南省乡村医疗机构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湘卫农卫发[2008]4号92关于印发《湖南省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湘卫规财发[2008]3号附件4:省卫生厅重新公布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文件标题文号1关于印发《湖南省妇幼保健机构保健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湘卫基妇发[2003]10号2关于印发《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3关于加强剖宫产手术管理的通知湘卫基妇发[2003]12号4关于印发《湖南省晚期血吸虫病人治疗救助实施办法》(试行)和《湖南省晚期血吸虫病人治疗救助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湘卫血防发[2005]6号5关于进一步强化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责任防范集体食物中毒发生的通知湘卫法监发[2002]12号6关于进一步加强一次性输液(血)注射器监管完善使用后处理技术措施的通知湘卫法监发[2002]14号7关于对下岗职工办理卫生许可证的收费实行减免政策的通知湘卫法监发[2002]17号8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采购索证管理建立食品采购销台帐制度的通知湘卫法监发[2003]34号9关于印发《湖南省超市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通知湘卫法监发[2003]38号10关于印发《湖南省米粉生产经营企业卫生管理办法》的通知湘卫法监发[2003]5号11关于印发《湖南省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处置管理规定》的通知湘卫法监发[2003]9号12关于落实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的通知湘卫法监发[2003]12号13关于进一步规范食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广告出证管理落实违法广告联合公告制度的通知湘卫法监发[2003]11号14关于核定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通知湘卫医发[2001]6号15关于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批发证工作的通知湘卫医发[2002]17号16湖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性病诊疗机构管理的通知湘卫医发[2003]3号17湖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湘卫医发[2003]4号18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发热门诊设置要求与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湘卫医发[2003]3号19关于印发《湖南省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02-2010年)》的通知湘卫基妇发[2002]10号20关于印发湖南省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指导标准(试行)的通知湘卫基妇发[2004]11号21关于印发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湘卫基妇发[2004]17号22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实施产前诊断技术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湘卫基妇发[2004]1号23关于发布《湖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湘中医[2004]37号24关于印发《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乡村医生血防劳务补助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湘卫血防发[2004]8号25关于发布《湖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湘中医[2004]37号26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人禽禽流感医疗救治预案(试行)的通知湘卫医发[2004]9号27关于加强我省农村卫生队伍建设的意见湘卫科教发[2003]2号28关于印发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基本设施与人员配置指导标准(暂行)的通知湘卫基妇发[2004]19号29关于印发《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湘卫农卫发[2005]12号30关于印发《湖南省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湘卫农卫发[2005]13号——结束——。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宣布失效第四批委文件的决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宣布失效第四批委文件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12.18•【文号】•【施行日期】2020.12.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宣布失效第四批委文件的决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委机关各司局,驻委纪检监察组办公室,委直属和联系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文件清理工作要求,我委决定,对于那些主要内容同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精神相抵触的,或者不利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或者明显不适应现实需要的,或者已有新的规定的,或者调整对象已消失、工作任务已完成的等不需要继续执行的第四批委文件宣布失效。
附件:宣布失效的第四批委文件目录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12月18日附件宣布失效的第四批委文件目录序号文号标题1卫规财发〔1998〕第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防病经费及国内外捐赠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2卫计发〔1997〕第19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服务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3 (81)卫计字第37号印发《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的通知4卫疾控发〔2001〕114号卫生部关于继续加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通知5卫疾控发〔2000〕第126号卫生部关于加强霍乱防治工作的通知6卫办发〔1999〕第382号卫生部关于规范突发事件和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通知7卫疾控发〔1999〕第54号关于进一步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8卫疾控发〔1998〕第50号关于印发《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的通知9卫疾控发〔1997〕第16号关于下发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的通知10卫疾控发〔1996〕第19号关于下发《全国卫生防疫站评审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卫生防疫站评审标准》的通知11卫疾控发〔1996〕第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12卫疾控发(1995)第14号关于做好救灾防病工作的通知13卫防发(1993)第11号关于做好防汛抗旱卫生防病工作的通知14卫防发(1992)第17号关于印发《全国计划免疫冷链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15 卫防发(91)第5号关于加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县(区)卫生16 卫防发(90)第10号防疫站全面建设的几点意见》的通知17 卫防字(89)第36号关于加强脊髓灰质炎控制工作的通知18 (88)卫防字第65号关于加强乙型肝炎血源疫苗使用管理的通知19 (86)卫防字第49号关于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20 (85)卫防字第41号关于发布《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1 (84)卫防字第6号关于加强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22 (84)卫防字第24号关于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23 (84)卫防字第53号关于加强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意见24 (82)卫监字第35号关于做好学生口腔病保健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1〕88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救灾防病工作的通知25号卫办地发〔1998〕第关于进一步做好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通知26182号27 卫办发〔1999〕第2号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28 卫医发〔1998〕第2号关于下发《口腔医院评审标准(试行)》的通知29卫药发〔1997〕第29号关于进一步提高血液制品安全性的通知30卫医发〔1997〕第28号关于下发《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分部)》的通知31卫医发〔1996〕第42号关于进一步搞好医院分级管理和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32 卫医发〔1996〕第1号关于恢复单采血浆工作和加强单采血浆站管理的通知33卫药发(1995)第55号关于禁止生产和临床使用未经病毒去除或灭活的凝血因子类血液制品的通知34卫医发(1995)第11号关于整治采供血机构和血源队伍的通知35卫医发(1992)第27号关于下发《肿瘤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的通知36 卫医字(90)第6号关于印发《加强输血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37 (88)卫医字第20号关于下发《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的通知38卫监发〔1998〕第12号关于发布《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方案》的通知39卫科教发〔2001〕212号关于印发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40卫科教发〔2000〕230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的通知41卫科教发〔1999〕第610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42卫科教发(1995)第35号关于下发《卫生部关于加速卫生科学技术进步的意见》的通知43(88)卫科教字第18号关于下发《卫生系统保护涉外知识产权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44(83)卫科教字第75号关于下发“医学实验动物规划”和“卫生系统实验动物管理暂行条例”的通知45 全继委〔2007〕6号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关于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机构申请条件、评审程序及结果认定的通知46卫法监发〔2002〕122号卫生部关于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有关问题的通知47卫法监发〔2001〕285号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健康相关产品审批工作的通知48 卫法监发〔2001〕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娱乐场所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49卫法监发〔2000〕458号卫生部关于印发消毒产品检验规定的通知50卫法监发〔2000〕217号卫生部关于印发消毒产品企业卫生规范的通知51卫法监发〔1999〕第233号卫生部关于规范健康相关产品审批工作的通知52卫法监发〔1999〕第120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审批工作程序的通知53卫监发〔1998〕第24号关于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54 卫监发〔1998〕第3号关于加强放射卫生监督工作的通知55 卫监发〔1997〕第2号关于贯彻《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56卫监发〔1996〕第56号关于加强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通知57卫监发(1992)第6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辐照加工装置放射防护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58 卫监发(91)第25号关于发布《卫生监督统计报告管理规定》的通知59 卫监发(91)第16号关于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实行分级管理的通知60 卫监字(90)第18号关于发布《放射防护监督员管理规定》的通知61 (88)卫防字第96号关于下发《消毒技术规范》的通知62 (88)卫防字第87号关于加强营养工作的通知63 (87)卫防字第49号关于发布《消毒管理办法》的通知64 卫妇发(1995)第6号关于下发《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的通知65卫办科教发〔2001〕77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66 (86)卫妇字第1号关于下发《城乡儿童保健工作要求》的通知67 (85)卫妇字第10号关于颁发《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通知68卫法监发〔2002〕133号关于印发《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的通知69卫法监发〔2001〕36号卫生部关于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70卫法监发〔2000〕262号关于开展工矿企业健康促进工作的通知71 卫法监发〔1999〕第卫生部关于发布《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的通620号知72卫法监发〔1999〕第492号卫生部关于加强急性职业中毒防治工作的通知73卫法监发〔1999〕第189号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工作的通知74卫监发(1994)第28号关于发布“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的通知75卫监发(1991)第53号关于发布《核设施正常运行和事故期间公众受照剂量监测与评价规范》的通知76卫监发(1991)第43号关于发布《电离辐射计量检定员管理规定》的通知77 卫监发(1991)第1号关于发布《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分册)的通知78 (88)卫防字第7号关于发布《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的通知79 (87)卫防字第60号关于修订颁发《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的通知80 (85)卫防字第90号关于加强乡镇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通知81 (85)卫防字第86号关于印发《核电站环境放射卫生监测及公众健康状况调查规范》的通知82 (80)卫工字第41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放射性同位素卫生防护管理工作的通知83卫人工发〔2000〕151号卫生部人事司关于建立卫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培训考评人员的通知84卫人工发〔2000〕第94号卫生部人事司关于成立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印发《卫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的通知85 ——卫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认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任职条件(试行)。
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

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应急管理部•【公布日期】2021.05.15•【文号】应急厅〔2021〕38号•【施行日期】2021.05.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应急厅〔2021〕38号国家矿山安监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管理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急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部机关各司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整治安全评价机构弄虚作假问题,全面净化安全评价市场,经应急管理部领导同意,现将《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应急管理部办公厅2021年5月15日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两个根本”,筑牢安全底线,铁腕治理安全评价机构弄虚作假问题,应急管理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要求(一)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安全评价领域突出问题,以整治安全评价机构弄虚作假、生产经营单位以虚假报告获取相关许可(“两虚假”),安全评价机构出租出借资质、评价人员出租出借资格证书(“两出借”)等问题为重点,对《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1号,以下简称1号令)施行以来法定评价项目和现有安全评价机构全面排查(“两个全覆盖”),延伸检查相关生产经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整治一批、震慑一批、吊销一批、提升一批,全面清理整顿安全评价市场。
(二)坚持底线思维。
立足“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着力化解安全评价领域冲击安全底线的突出问题,分类、分行业梳理安全评价领域现存问题的表象、成因与机理,分地区、分行业总结提炼典型案例,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安全评价机构直接责任,推进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底线。
基于保护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健康视角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草案)》的若干建议

图1 职业有害因素预防控制的优先等级原则全的患者(Safe health workers, Safe patients)[6]。
3我国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的政策实践进展与不足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颁布,分别于2011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予以修订)的调整范围涵盖了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企事业单位,为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健康工作提供了基础性法律保障,用人单位要承担职业病防治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其中,“第四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
” 2020年6月1日起施行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五十条规定“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时,医疗卫生人员应当服从政府部门的调遣,参与卫生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
对致病、致残、死亡的参与人员,按照规定给于工伤或者抚恤、烈士褒扬等相关待遇。
”第五十五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奖励制度,体现医疗卫生人员职业特点和技术劳动价值。
” 2012年通过、2018年修订的《精神卫生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精神卫生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全社会应当尊重精神卫生工作人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职业保护,提高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并按照规定给予适当的津贴。
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因工致伤、致残、死亡的,其工伤待遇以及抚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1989年通过,分别于2004年和2013年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2023年金属非金属矿山(小型露天采石场)主要负责人备考押题二卷合一带答案32

2023年金属非金属矿山(小型露天采石场)主要负责人备考押题二卷合一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1卷一.全能考点(共100题)1.【判断题】建立职业安全康管理体系,指的是企业将原有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按照体系管理的方法予以补充、完善以及实施的过程。
参考答案:√2.【判断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参考答案:√3.【判断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报告应急预案的修订情况,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参考答案:√4.【单选题】非煤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主管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以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检查。
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进行登记,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A、每月B、每季度C、每年参考答案:A5.【判断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文件资料档案,并妥善保存。
参考答案:√6.【单选题】根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不属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A、通风系统B、井下人员定位系统C、紧急避险系统参考答案:A7.【单选题】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民用爆炸物品和爆破作业的安全规定,由具有相应资格的爆破作业人员进行爆破,设置爆破警戒范围,实行()爆破制度。
A、定时B、随时C、强制参考答案:A8.【单选题】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定,具备保障()的必要条件。
A、资源保护B、职工安全C、安全生产参考答案:C9.【判断题】对于一般机械零件,其材料选用原则包括:使用性能原则、工艺性能原则、经济性原则。
参考答案:√10.【单选题】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滕州市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的通知

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滕州市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6.20•【字号】滕政办发〔2018〕60号•【施行日期】2018.06.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滕州市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的通知滕政办发〔2018〕60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滕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滕州市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已修订完毕,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6月20日滕州市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1.4工作原则2 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2.1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2.2重大事件(Ⅱ级)2.3较大事件(Ⅲ级)2.4一般事件(Ⅳ级)3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组织体系3.1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3.2专家组3.3医疗卫生救援机构3.4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4 应急响应和终止4.1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分级响应4.2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及指挥4.3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4.4信息报告和发布5 医疗卫生救援的保障5.1信息系统5.2急救机构5.3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5.4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5.5物资储备5.6医疗卫生救援经费5.7医疗卫生救援的交通运输保障5.8其他保障6 医疗卫生救援的公众参与7 附则7.1责任与奖励7.2预案制定7.3预案的解释7.4预案的发布8附件8.1滕州市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专家组成员名单8.2滕州市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伍信息一览表8.3滕州市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医疗物资储备一览表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卫计部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菏牡院发〔2016〕38号
关于修订医院应急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科室:
为使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事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理,保证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特修订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应急管理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以人为本,快速反应。
科学处置,协调合作。
二、应急管理工作体系
建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院长为第一负责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部门,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由办公室牵头负责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队伍分为医疗救护组及后勤信息安全保障组。
建立以医院专家为主的应急技术专家队伍。
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队伍和应急技术专家库成员及工作职责(见附件一)。
三、各岗位人员应急管理工作职责
1.医院行政总值班应急管理工作职责和流程(见附件二)。
2.各部门,各科室负责人应急管理工作职责与任务(见附件三)。
四、应急响应机制与处置流程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见附件四),当事人按照事件性质上报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组织核实具体情况后提出是否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如无须启动应急预案,直接安排相关人员落实;如需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迅速介入,组织实施相应应急预案。
附件一: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应急队伍成员及工作小组职责附件二: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行政总值班应急管理工作职责附件三: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各部门、科室负责人应急管理工作职责与任务
附件四: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应急响应机制
二○一六年九月十四日
主题词:修订应急管理方案通知
────────────────────────────────────
抄报:牡丹区卫生局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办公室2016年9月14日印发───────────────────────────────────────打印:高影校对:李俊共印:120份
附件一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
应急队伍成员及工作小组职责
突发重大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队伍、应急技术专家库成员调整补充后如下:
一、突发重大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李华伟
副组长:周建孟令奇安胜李学宏田满菊
苏海波潘之存
组员:孙凌飞任庆运高金銮何传进李朝晖
李俊许惠萍叶文平李国栋侯仅元
肖爱民邵杉孙玲徐巧菊
下设办公室,李俊任办公室主任(兼)。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监督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2.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据其影响,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3.及时、有效开展监测、分析和决策工作,必要时请求外力支援。
4.指定信息发言人,按照有关规定作好信息发布、传递工作。
5.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中,对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不负责任、不履行岗位职责、不服从指挥调度、散布谣言、扰乱医疗秩序、危害公众健康等行为者,按照
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二、应急队伍分医疗救护组和后勤信息安全协调保障组
1.医疗救护小组
组长:孟令奇周建田满菊
组员:孙凌飞任庆运何传进王志刚卢宁
李慧吕素芹魏桂玲杨洁
2.后勤信息安全协调保障小组
组长:苏海波安胜李学宏潘之存
组员:叶文平谢卫松李朝晖李俊王胜军
侯仅元时圣民龚超侯凯铧程胜奇
王文才王国强
各小组职责:
(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时,迅速组织核实具体情况后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并提出是否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建议;
(2)接到应急领导小组指令后,迅速组织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3)监督、指导应急工作的开展,必要时提供人力、物资、设备等有效支持;
(4)总结应急处置工作的实施情况和所取得效果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三、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应急技术专家库(见下页)。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应急技术专家库
附件二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
行政总值班应急管理工作职责
一、医院根据突发事件的临床特点,随时组成具有明显专业特点的专案组,安排专业人员承担主检医师工作指导临床工作。
二、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应急措施的人员培训。
三、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医务科、总值班必须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甄别,由主管医疗副院长以及医务科根据事件的性质、涉及的人员数量,所需调用医疗救治和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质的情况,向总指挥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由总指挥宣布本预案的启动。
四、突发事件发生后,医务科或院总值班根据职责迅速向主管院长汇报。
汇报内容:1.突发事件的性质;
2.病伤人员数量及病伤状况;
3.参与救治科室;
4.需要调用的人员、药品及设备。
五、指挥中心及医务科接到需派出医疗队任务时,白天由科室主任根据要求迅速做出人员安排报医务股组队,夜间由院总值班根据专业需求从值班医师中选派,并通知当事科室主任进行人员补充。
六、医务科全面负责外出医疗队的业务支持。
各类突发事件行政总值班应急报告制度
医院及医院各部门发生下列重大情况时,必须及时向上级部门或院领导或有关部门报告请示,除紧急事项口头请示报告外,重大问题都应写出言简意赅的文字报告,报告程序如下:
一、重大医疗抢救程序、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灾难性事故、烧伤、中毒等情况的院内抢救:
带好通讯工具,立即到现场参与急救协调,并及时通知急诊科做好抢救准备,同时报告医务科或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同时根据院领导指示进行上报卫生局总值班(若遇有不明原因的创伤,应先向110报警)。
二、重大的医疗抢救(院外):
接到通知后,立即报告医务科、带班院领导或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并按院领导的意见处置相关事项,同时根据医务科安排,通知医院救援队人员及时到达集结地点。
三、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报告医务科、院感科及值班院领导或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并按意见处置相关事项,通知现场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通知院感办负责人到达现场进行相关工作的处理,并按照传染病防治的相关规定,做好转诊、上报等工作。
四、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差错事件:
报告医务科,请示处理意见并按指示办理相关事项,通知科主任或副主任或医疗骨干到达现场抢救、处理,并积极协助相关科室处理有关事项。
五、发生政治性重大问题或触犯法律事件或严重的违纪事件:
报告保卫科、院领导、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通知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处理情况,按照领导指示,进行上报有关部门。
六、损坏或丢失贵重器材或贵重药品:
报告办公室和医务科,并通知设备科、药剂科、及值班院领导、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并按指示办理相关事项,同时向保卫科及110报警。
通知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处理情况,按照领导指示,上报有关部门。
七、重大经济损失问题:
偷盗、抢劫,报告财务科、值班院领导或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通知有关人员、保卫科、财务科、到达现场处理情况,按照领导指示,上报有关部门。
、
八、突发全院性停电、停水问题:
应立即通知电工班人员,事件发生半小时以上仍未得到解决,应通知后勤负责人,总值班根据事态发展的情况应当机立断报告分管副院长或值班领导,并按领导指示认真办理有关事项。
在事件处理完后及时完善事件处置记录。
九、突发重大安全生产事件:
如火灾、斗殴,应立即报告值班院领导和医院主要领导,通知保卫科负责人,并按领导指示认真办理有关事项。
医院行政总值班应急管理工作流程
附件三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
各部门、科室负责人应急管理工作职责与任务
一、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急诊科人员全天候准备人员,建立有效地通讯网络,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
二、夜间各值班人员随时准备听从院总值班调遣。
三、全院各部门主任负责将《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各类应急预案汇编》灌输至本部门内的每一位职工(包括临时工),并定期进行演练。
四、任何部门及个人对突发事件必须立即据实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内容包括:1.病伤人员数量;
2.病伤情况;
3.参与救治科室。
附件四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应急响应机制为使应急信息的接收、报告和上级指令有效传递以及应急处置的启动实施有序进行,以和医院总值班(应急办)和医务科为信息和指令上传下达的枢纽,形成本院应急医疗救援系统内部的联系网络,并与上级院外有关部门相衔接。
响应流程如下图所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