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建立及发展1983年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前夕,国务院转发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提出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问题。
文件指出:建立和健全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搞好国家审计监督的基础。
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我国的部门和单位开始边组建、边开展内部审计活动。
1983年9月,中国石化总公司率先成立审计部,开展了内部审计监督活动。
1985年8月,国务院发布《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
《内部审计暂行规定》要求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审计署成立后第一个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文件,对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规范;1989年12月5日审计署重新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废止1985年的规定,此次规定是对1985年规定的查缺补漏;1995年7月14日,审计长郭振乾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1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取代1989年的规定,这次规定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变,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大多都是按照此进行的;2003年3月4日,审计长李金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4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自2003年5月1日实行新规定,此次规定是在总结1995年规定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而制定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是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蓝图。
二、四次规定的比较。
笔者对四次规定中的四个主要的方面作了简要的比较。
(一)定义。
1985年:“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加强财政财务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机构依照国家的方针政策、财政经济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在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对本部门(行业)、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本部门、本单位负责并报告工作。
试析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
财 经 论 坛
—■l ●
【 要 】 我 国 企 业 内部 审 计 从 发 展 之 初 即 被 高 度 重视 , 摘 在
政 府 的 大 力推 动 下 , 过 二 十 多年 的 发 展 , 经 虽然 取 得 较 大 进 展 ,
到贯彻执行 , 财产物资是否得到恰 当的保管和利用 。因此 , 管理
压 力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 , 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 国家 为 了维护经 济秩序 , 也需 要企业 完善内部 控制 系统 , 迫使 企业
实行改 革开放 政策后 , 我国积极 向国外吸取先进 的管理思
想和 方法 , 转变 企业 的经 营机制 , 国有企 业转变 为拥有 经营 将 自主权 的法人机构 。企业拥有较 大 自主权后 , 追切需 要其加强 内部管理 , 建立 健全 自我约束机 制 , 因此产 生了 建立 内部审计 制度的需要 。
三 、 国企 业 内部 审 计 现 状 及 特 点 我
责任的部门不明确 , 这种局面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因 此 , 国可以对内部审计工作在 上市公司的开展做 出更为明确 我 的规定 , 主要是明确内部审计对较高层的审计委员会负责或监
事会负责 。我 国在完善企业 内部控制相关 法规 的过程 中, 也应 明确内部审计在 内部控制 中的作用 , 并注重内部控 制法规 的切 实执行 ,从而促进 内部审计在 企业 内部控制 中的职能发挥 , 为 内部审计提供 发展 的平 台。 3 加强 内部 审计职 业教育 , 高人 员素质 。我 国企业 内部 、 提 审计的发展需要提高从业人 员的素质 , 从而借助从业人 员的作 用, 使内部 审计工作为 企业做 出更大贡献 , 促进 内审职能 的发 展和社会对内部审计认识的转变, 使企业管理者重视内部审计 发挥 的效益 , 更多的企业 自发建立 内部审计制度 。提 高内部 使 审计人 员的素质可 以从两方 面着手 : 一方 面 , 高校应 培养适 合 内部审计发 展需要 的复合型专业 人 员 ; 另一 方面 , 发挥我 国 要 内部 审计协会的作用 ,加强对从业 人员的培训和 资格 认证 , 提 高从业人 员素质 。 4 发挥 内部审计协会作 用 , 大 内部审计 的影 响。改变我 、 扩
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_历程回顾与启示_王兵
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王兵刘力云张立民(南京大学会计学系210093审计署审计科研所100086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0044)【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建立30年以来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文章认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大致可分为建立起步、巩固提高和转型发展三个阶段。
内部审计之所以取得快速发展,关键在于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审计署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有效指导和管理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吸收借鉴国外经验,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关键词】内部审计回顾启示30年一、引言自从1983年我国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以来,内部审计已经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
30年来,内部审计工作从无到有,内部审计队伍日益壮大,内部审计规范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30年来,在广大内部审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内部审计作用和成果日益彰显,内部审计影响力不断增强,内部审计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目的在于对我国内部审计30年来的发展,做一个综合回顾和评价。
尽管不同学者已围绕着不同时期我国内部审计发展或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王志钧和庄恩岳,1987;王志钧,1990;刘世林,1992;何卫红和赵佳,2011)。
但相比已有研究,本文的贡献在于:(1)从内部审计建立到现在这一更长的时间跨度,回顾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内部审计30年发展作出了一个粗略的阶段划分,以更好地认识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特征。
(2)基于内部审计发展的阶段,本文梳理过去30年内部审计发展所获得的启示,并对我国未来内部审计发展做出初步的展望。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目的不是提供文献评述,而是在这一框架中说明内部审计实务与理论的发展脉络。
二、近30年中国内部审计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内部审计的发展是伴随着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目标的演进而不断发展的。
内部审计的起源与发展趋势
内部审计的起源与发展趋势-——农村信用社稽核理论与实务第一章导论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联系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纽带,肩负着支持“三农”、发展地方城乡经济的重任。
而农村信用社稽核是我国社会主义审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内部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在信用社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是现代审计理论在信用社管理领域中的延伸和发展,是一门具体的应用科学;它在信用社组织构架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是信用社内部风险监管的“守护神"和维护财经法纪的“执法者",是专职机构的工作人员通过检查会计、业务资料来对各项业务经营和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等进行审查、评价,并发表意见的经济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等的一种科学方法.因此,它属于经济监督的范畴。
为了加强对信用社的管理,提高其业务活动的经济效益,确保财经法纪和正确经营决策在业务经营活动中得以贯彻执行,就必须加强对信用社内部的稽核监督。
通过稽核监督来促进依法经营,达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认真贯彻执行财经法纪和各项规章制度,揭露和防止各种经济犯罪行为,保证投资者和债权人资财安全完整的目的,不断促进信用社各项业务经营和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按照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要求,对农村信用社实行股份制改造,达到规定条件和要求的,可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以县级联社为法人核算单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金融机构,旨在提高支持“三农”、服务“三农”、发展城乡经济的能力,以更快适应国际金融一体化要求.不论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称谓作何变化,其服务对象、业务范畴、核算要求基本类同,为其称谓上的方便及习惯上的理解与接受,本书中将多种并存的农村信用社机构名称统称为“信用社”。
信用社稽核属于审计中的内部审计范畴,在阐述信用社稽核职能、作用之前,有必要先研究和探讨内部审计工作的起源与发展趋势。
增值型内部审计案例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各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纷纷加强对价值链的控制与管理。
作为企业核心价值链中的一环,内部审计也被信息全球化时代赋予了革新意义――由传统内部审计过渡到增值型内部审计。
首先简述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提出以增值为核心的内部审计理论,接着分别以我国的武汉钢铁企业案例和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做对照,说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实施方案及经济效果。
关键词:增值型内部审计;武汉钢铁;法国兴业银行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096-02一、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1983年以来,新中国的审计机关已经走过三十年的历程。
从最初借鉴国外的法律法规与经验实例,到如今不断探索创新,致力于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审计道路,都离不开对我国审计工作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离不开审计理论的积累与指导。
我国内部审计的建立与完善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初步建立阶段(1983―1994年)。
国务院首次提到内部监督的问题,开始注重内部审计工作,在1983年批转审计署的《关于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198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第10条明确规定:“县以上政府部门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
”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1989年审计署再次修正补充对内审工作的规定,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总之,在此阶段,内部审计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建立与发展的阶段,我们在认可其监督职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应该明白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完善过渡阶段(1994―2002年)。
1994年8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内部审计制度;1995年7月审计署为使审计工作开展得更加全面、有法可依,发布《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法》和新规定的颁布也使得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又向前迈入一步;2002年2月,中国内部审计师学会更名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组织已经自成一个独立的体系。
浅谈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浅谈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的一种审计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对企业行为进行检查和评价,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利益最大化。
随着企业管理和监管环境的不断变化,内部审计也不断经历着发展历程。
本文主要从内部审计的起源、发展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内部审计的起源内部审计起源于19世纪初,当时工商企业规模在逐渐扩大,管理水平较低,许多企业家为了克服财务管理问题和提高企业效益,采取了一些措施,在企业内部设立财务审计部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估,以及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来保障利益和规避风险。
这也是内部审计的雏形和初步形成。
二、内部审计的发展1.内部审计向专业化发展20世纪60-70年代是内部审计在发展方面最为重要的阶段。
当时,一些企业意识到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承认内部审计所具有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内部审计不再只是简单的原因分析和异常检测,而是具备了预防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同时,内部审计也逐渐建立了相应的标准,推进内部审计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2.内部审计向综合管理发展21世纪内部审计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单一的财务审计向理念和方法的革新,逐渐转变成综合管理,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经营管理和业务开发等。
纵向拓展业务范畴,逐渐形成了跨部门的内部审计体系。
内部审计的目标也从单一的财务目标转向绩效目标,这种变化促进了企业对内部审计的实施计划和方法的创新和调整。
3.内部审计从增值服务发展内部审计不再仅仅为了发现问题和风险,还纵向拓展业务范畴,向上游启动和向下承接更多的财经管理业务。
逐渐从被动的审核过程逐渐转变成主动的合作和增值为企业服务的过程。
内部审计带来的变革,逐渐变成了对企业管理的贡献和对经营风险的管理信心。
三、内部审计的未来展望未来的内部审计将从审计员的过程性知识向未来实施计划的管理变革发展。
从对单一系统的管理演变到企业治理的全面管理,从事实核实向创新有益的策略管理方式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审计发展历史
审计发展历史一、引言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旨在评估和验证组织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情况的合法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审计发展的历史,从古代审计开始,到现代审计的发展和应用。
二、古代审计古代审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最早出现在古代文明社会中的财政审计。
古代埃及、巴比伦、希腊和罗马等文明古国都有类似审计的实践。
审计的目的是确保政府收入的合法性和准确性,并监督政府官员的财务管理。
三、中世纪审计中世纪的审计主要集中在教会和政府机构。
教会审计主要是为了确保教会财务的透明度和合规性,以及监督神职人员的财务行为。
政府审计则是为了监督政府官员的财务管理,以避免腐败和滥用职权。
四、现代审计的起源现代审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公司的兴起,需要一种独立的机构来评估和验证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于是,审计公司应运而生。
最早的审计公司之一是创建于1849年的普华永道(PwC)。
五、现代审计的发展随着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审计在20世纪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审计的目标从最初的财务报表准确性扩展到了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合规性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同时,审计的方法和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六、现代审计的应用现代审计已经成为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管理工具。
企业通过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以及评估风险和改进内部控制。
政府通过财政审计来监督政府机构的财务管理和预算执行情况。
非营利组织通过审计来确保捐款的使用合规性和透明度。
七、现代审计的挑战和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审计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跨国公司的审计难题,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会计准则和审计标准的差异。
另一个挑战是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审计师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工具。
未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审计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八、结论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内部审计在当代的作用与价值
01
内部审计通过提供独立的、客 观的意见,帮助组织识别和应 对风险,确保稳健运营。
02
内部审计在组织治理结构中扮 演着重要角色,促进了董事会 、管理层和外部审计之间的协 同合作。
03
内部审计通过改进内部控制和 业务流程,帮助组织提高效率 和降低成本,增加价值。
内部审计面临的现代挑战与对策
02
内部审计的现代发展
内部审计的成熟与成长
1
内部审计从简单的财务审计逐渐向更广泛的业 务领域拓展,涵盖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公 司治理等方面。
2
内部审计的技能和方法不断更新,引入了计算 机辅助审计、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
3
内部审计的角色逐渐从单纯的监督转变为更注 重提供咨询服务,帮助组织改善风险管理、内 部控制和治理。
内部审计的角色逐渐从单纯的 监督转变为更注重提供咨询服 务,以帮助组织实现其战略目 标。
内部审计的焦点已从财务报表 逐渐转向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和治理结构。
内部审计的职能已从简单的查 错防弊扩展到价值增值,强调 为组织创造长期价值。
对内部审计发展的建议
内部审计应深化对组织战略和目标的了解, 以便更好地提供咨询服务,促进组织价值增
2
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内部审计如何更好地与外部 审计、董事会和其他治理机构合作,共同为组 织创造价值。
3
随着新兴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未来研究可 以探讨如何利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提 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内部审计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扩展,内部审计所面临的 挑战也在不断增加。例如,如何应对全球化、如何有效利用 大数据技术、如何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等。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及审计分类
《审计学》讲义教材:《审计学》,吴良海、王锴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参考书:《审计与鉴证服务》,刘明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第1章导论第1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审计产生的动因:因受托经济责任的存在而带来的对经济监督的需要。
二、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政府审计的产生的发展西周:设有审计职能官员——宰夫,标志着我国政府审计的萌芽。
秦汉时期:设“御使大夫”,仅次于相,权威性提高。
上计制度日趋完善。
隋唐时期:在刑部下设“比部”——我国最早的独立于财政机关以外的审计监督机关。
宋:设审计院,为“审计”一词的开始。
元明清:停滞不前。
民国:《审计法》——我国第一部审计法。
新中国:成立前,有审计机构。
成立之初,无独立的审计机构。
1982年修改宪法。
83年9月,成立审计署。
2.内部审计的产生内部审计萌芽:奴隶社会。
我国西周时代的司会,负责政府岁入、岁出的汇总,并兼管财政经济监察工作可以说是原始意义上的内部审计。
现代内部审计:20世纪40年代,由于企业管理的复杂化;管理部门应承担防治舞弊和差错的主要任务;外部审计费用过高——现代内部审计监督出现。
3.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1)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商业城市、航海贸易发达→ 合伙经营方式出现→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聘请会计专家(与任何一方均无利害关系的第三者)来担任查账和公证的工作(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形成——南海公司事件查尔斯•施奈尔——标志着独立会计师的诞生。
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会计师协会”——世界上第一个执业会计师协会,标志着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的诞生。
专业特征:法律地位得到确认;(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四)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历程的启示1、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3、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特征。
浅谈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
d e p th re a d s┃深读┃财经论坛┃浅谈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一、内部审计职能定位较为模糊关于内部审计的职能,有人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因此内部审计的职能就是监督。
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上的模糊,不利于内部审计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要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与发展趋向有十分明确的认识。
1.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企业财产完整,是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同时,这也是内部审计机构的基本职责。
2.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是内部控制的又一基本目标。
3.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在切实提高传统的财务审计质量并改进完善企业各项会计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将审计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内控制度与经济效益审计范畴,为宏观管理服务。
另外,在审计方法上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审计。
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的控制质量,是审计所要解决企业管理的重点问题之一。
二、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确定不合理传统的财务审计以企业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为审计对象,主要检查会计信息和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笔者认为,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其审计范围应该是“无范围”,应该不只局限于财务领域,也包括业务经营领域和管理领域,企业的一切行为皆是审计的范围。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有如下几个方面:检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和执行情况;对企业主要的、具体的经济行为进行全程监控和风险提示;对企业各部门及其所有业务进行日常监测,帮助其提高效率,估量其风险;为企业决策层提供有价值的管理建议与经营决策参考;对已经发生的行为实施检查,揭露其可能存在的虚假和欺骗行为;监督企业行为是否遵循有关法令、规章及行业规范。
内部审计部门既可以从评价各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在生产、采购、销售、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领域查找管理漏洞,识别防范风险,也可以深入到企业管理极细微的环节进行查错纠弊。
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历程研究
中 国 内部 审 计 协 会 2 0 0 3年 发 布 的 内 部 审 计 准 则 中 的定 义
“ 是 更 高层 次 的 阶段 . 实现 了两个 转 变 : 即 一是 内部 审计 正 由管理 审 计 为 :本 准 则 所 称 的 内部 审 计 , 在 组 织 内部 的一 种 独 立 客 观 的 监
(. 州市人 民政 府公报 室 , 州 3 0 2 ;. 1 杭 杭 10 62浙江省教 育发展 中心 , 杭州 3 0 5 ) 10 3
[ 要] 摘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企业组织形 式的发展 变化 , 企业规模不 断扩 大, 管理层级逐渐增 多, 内部 审计 促使
迅速发展 。本文针对 内部 审计概念的演 变和我国 内部 审计发展历程进行 阐述 和研 究, 以期更好地开展 内部 审计工作。
和风 险 导 向 的综 合 审 计 阶 段 。 1 内部审计概 念 随 着 国 内外 经 济 的 蓬 勃 发 展 和 企 业 组 织 形 式 的发 展 变 化 ,
内部 审 计 之 父 索 耶 2 o 0 5年 关 于 内 部 审计 的定 义 为 :内部 审 “
客 其 发 展 大 致 经 历 了 财 务 审 计 阶 段 、 营 审 计 阶 段 、 理 审 计 阶段 计 是 内部 审 计 师 对 组 织 内 不 同 的运 营 和 控 制 实 施 系统 、 观评 价 经 管 的活 动 , 目的是 确 定 : 1财 务 和 运 营信 息 是 否 准 确 和 可 靠 ;2 其 () () 企 业 所 面 临 的 风 险是 否 已经 被 识 别 和 最 小 化 ;3 ( )外 部规 章 制 度 和 可 被 接 受 的 内 部政 策 和 程 序 是 否 已经 被遵 循 ;4 是否 达 到 了 ()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建立及发展1983年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前夕,国务院转发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提出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问题。
文件指出:建立和健全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搞好国家审计监督的基础.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我国的部门和单位开始边组建、边开展内部审计活动。
1983年9月,中国石化总公司率先成立审计部,开展了内部审计监督活动。
1985年8月,国务院发布《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
《内部审计暂行规定》要求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1985年12月 5日,审计署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审计署成立后第一个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文件,对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规范;1989年12月5日审计署重新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废止 1985年的规定,此次规定是对1985年规定的查缺补漏;1995年7月14日,审计长郭振乾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1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取代 1989年的规定,这次规定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变,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大多都是按照此进行的;2003年3月4日,审计长李金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 4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自2003年5月1日实行新规定,此次规定是在总结1995年规定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而制定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是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蓝图。
二、四次规定的比较.笔者对四次规定中的四个主要的方面作了简要的比较。
(一)定义。
1985年:“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加强财政财务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机构依照国家的方针政策、财政经济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在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对本部门(行业)、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本部门、本单位负责并报告工作。
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设立的一个独立的、客观的、咨询式的活动,旨在提供有关组织运作情况的可靠信息和建议。
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在现代企业中,它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在早期,内部审计主要是为了强调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加和组织的复杂性,内部审计逐渐成为组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时的内部审计员主要关注财务和会计方面的问题,以防止欺诈和浪费。
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审计的范围逐渐扩大,开始关注组织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在20世纪中叶,随着公司规模和国际业务的增加,内部审计开始与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密切合作,以帮助管理层评估和提高运营效率、管理风险和实现战略目标。
到了21世纪,内部审计的角色和功能进一步演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组织面临的风险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加。
现代内部审计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企业财务利益,还包括评估组织的整体风险管理、合规性和业务运营。
同时,内部审计也开始关注非财务领域的风险和机会。
例如,内部审计可以关注组织的信息安全、数据隐私、环境可持续性、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
内部审计员不再仅仅是财务和会计专家,他们还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与各个部门和层级的管理人员进行紧密合作。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新技术的发展,内部审计也开始运用这些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例如,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来分析庞大的数据集,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机会。
他们还可以使用智能审计工具和机器学习算法来自动化一些重复性的审计任务。
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变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从最初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到现在的全面风险管理和战略支持,内部审计始终致力于为组织提供有关运营效率、风险管理和合规性的可靠信息和建议。
随着技术和业务环境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为组织的成功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浅谈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内部审计浅谈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傅志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换,对内部审计的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笔者就未来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实际问题,谈点初浅的认识。
一、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根据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提出的新的改革思路,新的一届中央政府决定,工业部门没有管企业的任务,改为国家局,划归国家经贸委领导,搞规划、搞行业政策、搞项目布点,防止重复建设。
对于企业,政府一是管市场,二是管质量。
随着各级政府机构改革的陆续展开,其必然形成:1.在审计体制上,部门内部审计将逐渐萎缩,大中型企业内部审计将得到加强。
(1)基于中央已将工业企业主管部门撤销改为国家局和各级政府机构受总编制的影响,一方面地方上一些主管部门也将随之被撤销,作为其所属的内审机构亦将不复存在。
另一方面有些保留单位的专职审计人员也将有改行或转为兼职内审的可能。
对部门的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和审计工作的开展必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2)国家对国有大型企业建立稽察特派员制度,负责对企业查帐,对企业主要领导成员的业绩进行评价,并作为对企业主要领导人奖惩任免的依据。
迫使企业领导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上,真正建立起对企业经营者或管理者的约束激励机制。
随着这种机制在全国各地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盈亏与经营者或管理者的切身利益必将真正挂起钩来,企业的经营者或管理者的紧迫感亦将加强,促使其加强管理,由过去的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而企业要走向市场,必须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必然重视内部审计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为内审工作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内审的地位也将随之提高。
(3)资产重组后的股份制企业的董事会,为了维护广大股东的切身利益,亦需要加强对企业经营领导者的监督管理。
因此,必然把内审工作摆上应有位置。
一方面通过内审机构使董事会掌握了解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和效益情况;另一方面又可以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强化管理。
中国内部审计历年发展历程
围、主要职权、工作程序、干部任免、职责要求等做了具体的规定,这样就使内部
审计工作的开展有了法规性的依据,取代了1989年的《规定》
--
-中规国定内的部演审变计学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协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
法》、《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章程》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作为独立行业有组织体系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制定了
》;审计署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办、国办印发了《党政
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 该指南是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南的草拟和制定充分总结了内部审 计机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经验,适应内审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对于进一步规 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表1-1
发展阶段
时期
西周
秦汉
隋唐
宋朝
我国内部审计 元明清萌芽期ຫໍສະໝຸດ 1912年1914年
1918年
1928年 1983年
1985年
1987年 1989年 1994年 1995年
2002年
2003年 新中国内部审
计发展期 2004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10年
中国内部审计历年发展历程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8年
中国内部审计历年发展历程
出现审计的雏形 奠定审计发展的基础 审计职能进一步扩大 出现“审计”一词 审计的全面衰退
内部审计进程
北洋政府设立审计处 颁布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审计法典《审计法》
审计发展历程
审计发展历程
审计发展历程始于古代。
在古代,审计主要是国家财政收支的检查,确保君主权益不受损失。
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审计也逐渐扩展到了商业领域。
在18世纪工业革命期间,随着企业
的兴起,对企业财务的审计需求也增加了。
19世纪,在工业
化进程中,美国开始建立起审计制度。
到了20世纪初,英国
和其他国家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审计机构和审计准则。
审计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独立审计师的身份也得到了认可。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的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审计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同时,审计的范围也从财务审计拓展到了内部审计、合规审计等领域。
审计的目标也不再局限于揭示错误和欺诈,更加注重提供对企业经营状况和风险的评估。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方法和工具也得到了创新和改进。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审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审计工作更加高效和准确,同时也提高了审计师的专业能力要求。
另外,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概念的兴起,也给审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内容和角色。
总之,审计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简单的财务审计到综合性的风险评估和信息监管的发展过程。
未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不断创新,审计也将继续发展,并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史、现状、趋势--讲解本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史、现状、趋势要求学生查找文献,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分小组讨论)一、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第一阶段(1983年— 1994年)为我国内部审计初步建立的阶段。
1983年月15日国务院成立了国家审计署。
1983年国务院批转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首次提到了内部审计监督问题。
1985年8月审计署颁布了《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
《内部审计暂行规定》要求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1985年12月审计署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这是审计署成立后第一个关于内部审计的法规文件,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起到了规范和一定的推进作用。
1987年7月国务院转发了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报告》;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审计条例》,其中第6章对内部审计作了较全面的规定;1989年12月5日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废止1985年的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内部审计的部门规章。
这一阶段通过行政法规确立了内部审计的基本制度,促使我国内部审计走上了依法审计的轨道。
1994年8月颁布了《审计法》,其中第29条明确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从而在法律上确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准则提供了法律依据;1995年7月14日,审计长郭振乾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1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取代?1989年的规定,这次规定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变,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大多都是按照此进行的。
这一阶段通过颁布《审计法》及《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促进了内部审计的发展。
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和内部审计发展的要,1998年经审计署批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Society;Learn;academy更名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association。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审计的产生、含义。
能力目标:
能够区分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能够区分民间审计与内部审计。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对审计的认识。
【情境引例】
假如你是一名审计人员,准备审查一所学校是否存在乱收费行为,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审计?
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审计产生的直接条件: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我国国家审计的萌芽阶段:西周
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内部审计萌芽:西周时期
“南海泡沫”事件
1721年议会聘请查尔斯.斯耐尔进行审查,标志独立审计师———注册会计师的诞生.
案例分析
王丽受聘担任建业会计事务所的总经理,他曾经做过
营销工作,此番出任,踌躇满志。
上任后,王丽一改从前
建业创办人的稳健作风,以经营企业的策略和手段来经营
会计师事务所,使事务所的业务快速扩展。
近年来,中国
证券市场异常活跃,有意申请股票上市的公司如雨后春笋。
王丽适时聘请了在证监会任要职的李先生做顾问,并大肆
宣传。
请思考:经营会计师事务所这一行业,是否如同经营
其他公司?是否能用广告或其他促销方式来扩大业务量?
课后小结
该任务主要介绍了内部审计的含义、产生、发
展,以及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及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新对策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会计 学院 ,湖北 武汉 406 ) 一步推动我国 内部审计走 向法制化 、 规范化及 职业 化, 促进 我 国内部 审计 内
容及 审计 目标 的拓展及其加 强与国际的协调。 [ 关键词 】 经济全球 化; 内部 审计 ; 发展 ; 对策 [ 中图分类号 】3 .5 29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4—43 (06)2 0 5— 10 8 3 20 0 —0 3 0 4 我 国内部审 计再 上一个 新 台阶 的必 由之路 , 是 中国 内 也 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 ( )我 国 内部 审计的发展 历 程及其 法制化 、 范化 一 规 及职业化趋势 回顾我国内部 审计 的 发展 历程 , 大体 上经 历 了 以下
发展 。为了适应我 国加入 WT O的新 形势 和 内部 审计 发 展 的需要 ,9 8年经 审计署批准 , 19 中国内部审计 学会 更名 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 使其成 为对企 业 、 事业行政 机关 和 其他 事业组织的 内审机构 进行行 业 自律 管理 的全 国性 社 会团体组织 。20 年 中国内部审计 协会开始 实行 国际上 01 通 行的行 业 自律 管 理 , 动 我 国 内 部 审 计 逐 步 走 向职 推
[ 收稿 E期 ]05 1 — 6 t 20 — 0 2
[ 订 日 ]06 0 — 0 修 期 20 — 2 1
【 作者简介 ] 高子宏(93 )男 , 1 一 , 湖北黄冈人 , 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 , 从事审计 、 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
-
3 ・ 5
维普资讯
内部控制及 内部审计机制 ; 随着加入 WY O后 经营环 境的
变化, 组织经营管理的发展, 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内部审计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对其内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也开始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本文将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发展趋势数据化审计数据化审计是数字化审计的一种发展方式,主要是以数据技术为基础,结合企业数据资源,实现对企业各个方面的审核和监控。
数据化审计可以实现“全流程审计”,即从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到结果形成等整个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监控,并且可以通过强化对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过程的监控,提高置信度、减少风险、增强企业内控能力,有效提升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
智能化审核智能化审核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审计中,提高审计效率和精度,优化审计方式和方法。
智能化审核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审计、数据挖掘、模型构建等技术手段。
相比传统审计方式,智能化审核能够通过数据关联、趋势分析、风险评估等手段,减少重复工作和冗余审核,提高审计效率。
同时,智能化审核还能够在数据量过大或审核难度大的情况下,较好地发挥其优势,提高审核精度,防范风险。
数字化报告数字化报告是指通过数字方式展示审计结果和分析,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数字化报告不仅可将审计结果以一种灵活、直观、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而且还能够实现在线分享和查阅,以及高效的输出和打印。
数字化报告的出现,不仅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高效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满足客户对信息多元化、个性化、实时化和互联网化的需求。
应对措施发展数字化技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发展,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和推动。
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培育相关人才,以满足数字化审计的需求。
国有企业还应积极开展数字化技术与内部审计的深度融合,着力提高数字化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和效果,全面推动数字审计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建立及发展1983年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前夕,国务院转发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提出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问题。
文件指出:建立和健全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搞好国家审计监督的基础。
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我国的部门和单位开始边组建、边开展内部审计活动。
1983年9月,中国石化总公司率先成立审计部,开展了内部审计监督活动。
1985年8月,国务院发布《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
《内部审计暂行规定》要求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1985年12月 5日,审计署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审计署成立后第一个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文件,对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规范;1989年12月5日审计署重新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废止 1985年的规定,此次规定是对1985年规定的查缺补漏;1995年7月14日,审计长郭振乾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1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取代 1989年的规定,这次规定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变,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大多都是按照此进行的;2003年3月4日,审计长李金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 4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自2003年5月1日实行新规定,此次规定是在总结1995年规定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而制定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是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蓝图。
二、四次规定的比较。
笔者对四次规定中的四个主要的方面作了简要的比较。
(一)定义。
1985年:“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加强财政财务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机构依照国家的方针政策、财政经济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在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对本部门(行业)、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本部门、本单位负责并报告工作。
”1989年:“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的直接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本单位领导人负责并报告工作。
1995 年:”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实施内部监督,依法检查会计账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活动。
“ 2003年:”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日标。
“(二)内部审计的领域。
1985年:“国家行政机关、国营企业事业组织应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1989年:“政府部门、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制度”。
1995年:“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单位,依法实行内部审计制度”。
“非国有经济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可参照本规定的有关条款执行。
”2003年:“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三)与审计机关的关系。
1985年:“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业务上受同级国家审计机构的指导,并向其报告工作;企业事业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业务上受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指导,并向其报告工作。
” 1989年:“审计署负责指导全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指导本地区的内部审计工作;审计机关驻政府部门派出机构负责指导直属单位和行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上级内部审计机构负责指导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1995年:“审计署负责指导和监督全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指导和监督本地区的内部审计工作;审计机关驻部门派出机构负责领导所属单位和指导、监督本系统内部审计工作;部门和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领导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2003年:“内部审计机构应当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业务质量,并依法接受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业务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内部审计协会是内部审计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是社会团体法人……内部审计协会依照法律和章程履行职责,并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内部审计应当按照内部审计准则、规定,按照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要求实施审计。
”(四)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职责。
1985年:“对资金、财产的完整、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对财务收支计划、经费预算、信贷计划、外汇收支计划和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会计报表、决算的真实、正确、合规、合法,进行审计并签署意见;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进行专案审计;贯彻执行国家审计法规,制定或参与研究制定本单位有关的规章制度;办理本单位领导、上级内部审计机构交办的审计事项;配合国家审计机关对本单位进行的审计。
”1989年:财务计划或者单位预算的执行和决算;与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国家和单位资金的管理情况;专项资金的提取、使用;国家财经法纪的执行情况;承包、租赁经营的有关审计事项;所在单位领导人交办的和审计机关委托的其他审计事项。
1995年:财务计划或者单位预算的执行和决算;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建设项目预(概)算、决算;国家财经法规和部门、单位规章制度的执行;其他审计事项。
2003年:内部审计机构按照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要求,履行下列职责: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含占控股地位或其主导地位的单位,下同)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本单位内设机构及其所属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法律、法规规定和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要求内部审计工作报告。
三、比较后的结论以四次规定颁布的时间作为划分的界限,可以把我国内部审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规定变化并不大,本质上并没有区别,这两次可以作为一个阶段-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初期;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大多按照第三次颁布的规定进行,可以说是它造就了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而第四次即2003年颁布的规定对我国内部审计未来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和展望,是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
从上述四个规定的比较中,不难看出我国的内部审计发展的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内部审计出消极防弊转向积极兴利再到价值增值。
(一)内部审计的昨天(1995年以前)我国内部审计的过去侧重于包括揭露错误和舞弊行为在内的财务会计事项的审计,属于消极的防弊功能。
我国的内部审计的产生建立不同于西方国家,并非起源于内部受托责任,而是强制性建立,是国家审计的有利补充,它从属于国家审计,是国家审计职能的延伸。
国家审计是对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更侧重于错误舞弊行为的揭露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循审查。
因而,此时我国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控制,对部门、单位的财务收支、财务决算进行审计,即通过稽核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评价内部控制效果,履行监督职能,维护本部门、本单位的合法经济效益,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另外,内部审计也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但这种经济效益审计更注重的减少损失浪费,防止国有财产流失,而非促进企业管理。
总之,在此阶段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辅助力量发挥了巨大作用,协助国家审计进行审计监督,为维护财经法纪、减少损失浪费、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内部审计的今天(1995年-2003年)我国内部审计的今天可是说是一个过渡阶段,由消极防弊向积极兴利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内部审计己由财务审计逐步扩展为包括财务事项和非财务事项在内的业务审计,内部审计除了具有传统的防弊功能外,更具有积极的兴利功能。
在此阶段,我国的内部审计虽然还是国家审计的从属,但这种从属关系正在变淡。
在1995年规定中,我国法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部门仍是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大中型国有企业等国有单位,但此次规定中,增加丁一条:“第十七条非国有经济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可参照本规定的有关条款执行。
”虽然只有区区的几十个字,但其意义非同小可,这说明当时非国有经济组织也开始注重进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辅助力量的职能在退化,内部审计正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对单位内部的活动进行监督审计并提出建议。
相应,内部审计的职责也扩大,不再局限于对“与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的审计监督,而是变成对整个部门、单位的经济效益、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监督,注重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这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由消极防弊走向积极兴利。
(三)内部审计的明天(2003年以后)在以高科技、网络、电子商务为特征的明天,我国内部审计将发生更为重大的变革,扩展为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及组织价值增加于一体的管理审计。
2003 年的规定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规定,这一次规定与前三次规定相比,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首先,在这次规定中,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域拓宽到任何组织,从而摆脱了国家审计从属的地位;另外,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直接指导和监督,变为通过内部审计协会进行间接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这充分表明我国的内部审计己从国家审计的辅助地位走上独立行使监督职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
其次,内部审计的职责进一步拓宽,涉及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审计。
此时,内部审计不再侧重于监督控制,而是着眼于服务,即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管理过程的有效性,从而提升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管理服务。
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除及时准确的报告有关差错防弊和资产保护信息以外,更重要的是针对管理和控制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管理和控制各项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寓监督于服务之中。
再次,内部审计的范围扩展到“经济活动”,使内部审计的外延大大扩展,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此时不再单单局限于积极兴利,更在于增加企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