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考必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00个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初中生一定要牢记!

100个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初中生一定要牢记!

100个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初中生一定要牢记!为大家整理了100个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全是必考内容,初中生一定要牢记!电学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

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5.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6.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8.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9.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0.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反比。

12.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3.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14.“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15.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多并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

16.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①短路②总功率过大。

17.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一段是北极(N极)。

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18.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9.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20.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21.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发电机)。

物理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和公式

物理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和公式

物理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和公式一、物理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任意一个系统内,能量的总和不变,即能量守恒。

2、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内的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即动量守恒。

3、牛顿定律第一定律:没有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其速度相对保持不变,也叫定力定律;第二定律: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的质量相乘后的积分结果,即力的积分结果,称为物体的动量;第三定律:任何一种力都是施加在某物体上的另一物体所施加的一个反作用。

4、能量守恒的原理能量守恒的原理:在任一一个系统中,能量的总和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能量守恒。

5、静电场静电场:也叫静电场,是一个充满电荷的空间,电荷被静电场所围绕,这种静电场具有各种电压和电场强度,它确定着电子在该空间中运动的路径和速度。

6、电势能电势能的定义:当电荷流动,从一个电位高的位置到另一个电位低的位置的能量消耗,称为电势能。

电势能的公式为:电势能=电荷量×电位差。

7、功率功率是能量在单位时间内释放或消耗的量,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8、阻力阻力:是把电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降低电流的强度的装置或现象,其公式为:电流=电势/阻力。

9、电压电压是电势区别的量,表示电流从电源流向负极时的势能变化情况,电压的公式为:电压=电势差/电荷量。

10、声速声速:声是一种物理现象,它是以特定频率的振动传播到相应物质中,反射在各个表面,最终到达人耳附近的空气中而产生的,声速的公式是:声速=频率×波长。

二、物理初三中考必背公式1、能量守恒定律的公式:E=KE+PE+U,其中E表示总能量,KE 表示动能,PE表示势能,U表示热能。

2、动量守恒定律的公式:mv=mv+mv,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 表示物体的速度。

3、牛顿第二定律公式mv=F,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F表示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4、电势能的公式:Ep=qV,其中Ep表示电势能,q表示电荷量,V表示电位差。

初中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整理

初中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整理

初中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整理一、声学部分。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响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发声。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在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当空气几乎被抽尽时,听不到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v_固>v_液>v_气。

声音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女高音歌唱家的音调比男低音歌唱家的音调高,因为女高音歌唱家声带振动的频率高。

-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如用力敲鼓,鼓面振幅大,声音响度大;在教室外听到老师讲课声音比在教室后面听到的声音大,是因为距离发声体近响度大。

-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例如,我们能分辨出钢琴和二胡的声音,就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 - 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 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1.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而加速度则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加速度可以为正值、负值或零,分别表示加速、减速和匀速运动。

2. 力和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如果物体受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则说明了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F=ma,其中F 为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3. 能量和功: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所具有的能力,单位为焦耳(J)。

功表示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功=力×位移×cosθ。

4.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系统中,机械能守恒,即系统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位置有关。

5. 阻力和摩擦力:阻力是物体运动受到的,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6. 电路和电阻:电路是电流沿着导体或半导体的闭合路径流动的路径。

电阻是物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

7. 静电和电荷:静电是指由于电荷分布不平衡而产生的现象。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相同电荷相互排斥,异电荷相互吸引。

8. 光线折射和反射:光线在两种介质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光线在与界面垂直的方向反射,根据角度相等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9. 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性:声音是物质振动在介质中传播产生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由频率决定,响度由声音的强度决定,音色由声音的谐波成分决定。

10. 光的折射和反射: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根据光的波动性质,光在与界面垂直的方向反射,而在与界面不垂直的方向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完整版)中考物理知识点(最新整理)

(完整版)中考物理知识点(最新整理)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同种均匀介质(特例: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向另一种介质) 演示:光在水中传播 向水中滴加牛奶 目的:使光路更清晰。 光沿直线传播应用:影子,激光准直,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小孔成像的特点:1,成倒立的实像。2,物体离小孔越近,光屏离小孔越远,所成
的相越大。3,像的形状与物体形状有关,与小孔形状无关。 光速: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光速最快。
汽化:1,蒸发(缓慢的汽化现象,只发生在液体表面,任何温度下都会进行) 2,沸腾: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高低。2,液体表面积大小。3,液体表面空 气流动速度。
液化的两种方式: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四,光现象
九,压强 物理含义: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越大) P=F/S 影响因素:1.压力大小。2.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的重力作用和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测量液体压强大小?
仪器:压强计 观察:U 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表示压强越大。 液体压强公式:p=ρgh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各部分的液面都在同一水平面上。 大气压强:产生原因:空气的重力作用且空气具有流动性。
弹簧测力计: 工作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使用:1.观察量程和分度值。2.校零。3.测力时,所测的力要挂在挂钩一端, 并且保证所测力的方向与弹簧伸长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4.读数时,视线垂直于刻度盘。
重力: 施力物体:地球。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结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G/m g=9.8N/kg 表示:质量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9.8N. 温馨提示:g 会受地理位置的影响。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找重心的方法:悬挂法(自己想)

中考必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必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必備——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第一章聲現象知識歸納1,聲音の發生:由物體の振動而產生。

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聲音の傳播:聲音靠介質傳播。

真空不能傳聲。

通常我們聽到の聲音是靠空氣傳來の。

3.聲速: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米/秒。

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空氣體快。

4.利用回聲可測距離:S=1/2vt5.樂音の三個特徵:音調、響度、音色。

(1)音調:是指聲音の高低,它與發聲體の頻率有關系。

(2)響度:是指聲音の大小,跟發聲體の振幅、聲源與聽者の距離有關系。

6.減弱雜訊の途徑:(1)在聲源處減弱;(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在人耳處減弱。

7.可聽聲: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の聲波:超聲波:頻率高於20000Hzの聲波;次聲波:頻率低於20Hzの聲波。

8.超聲波特點: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聲能較集中。

具體應用有:聲呐、B超、超聲波速度測定器、超聲波清洗器、超聲波焊接器等。

9.次聲波の特點:可以傳播很遠,很容易繞過障礙物,而且無孔不入。

一定強度の次聲波對人體會造成危害,甚至毀壞機械建築等。

它主要產生於自然界中の火山爆發、海嘯地震等,另外人類製造の火箭發射、飛機飛行、火車汽車の賓士、核爆炸等也能產生次聲波。

第二章光現象知識歸納1. 光源:自身能夠發光の物體叫光源。

2. 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の。

3.光の三原色是:紅、綠、藍;顏料の三原色是:紅、黃、藍。

4.不可見光包括有:紅外線和紫外線。

特點:紅外線能使被照射の物體發熱,具有熱效應(如太陽の熱就是以紅外線傳送到地球上の);紫外線最顯著の性質是能使螢光物質發光,另外還可以滅菌。

1. 光の直線傳播: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

2.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3.我們能看到不發光の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の光射入了我們の眼睛。

4.光の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美打印word版(中考必背)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美打印word版(中考必背)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中考必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一、运动和力1.运动的描述和计算2.力的概念和单位3.牛顿三定律4.斜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5.摩擦力和弹力6.动能和功率的计算7.力、功和能的转化二、热学1.温度和热量的概念2.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3.热膨胀和热收缩4.定压和定容热容量的计算5.相变和相变潜热6.气体状态方程7.热能和功的转化三、光学1.光的传播和反射2.光的折射和光的折射定律3.凸透镜和凹透镜4.双凸透镜和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5.光的波长和频率6.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四、电学1.电荷、电流和电压的概念2.电功率和电能的计算3.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4.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5.电阻的概念和计算6.并联电阻和串联电阻的计算7.电磁感应和发电机原理五、能源与能量转化1.能源的概念和分类2.火力、水力和风力发电3.核能与核反应4.太阳能利用和太阳能电池5.电能守恒和机械能守恒6.能量转化和能量效率的计算六、声学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声音的特性和振动3.音的高低和音符的区分4.多个声源的叠加和差别5.回声和共鸣6.声波的频率和波长7.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七、化学1.物质的组成和性质2.元素的周期表和元素符号3.化学键的形成和键的强度4.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5.酸、碱和盐的概念和性质6.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指示剂7.摩尔浓度和溶液的稀释计算以上是中考物理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对中考物理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中考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

中考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

中考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
1. 动力学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物体相互作用,彼此产生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2. 热学
- 温度:物体分子运动的快慢程度的度量。

- 热量:物体由高温到低温传递的能量。

-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 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体积会增大。

- 热平衡:物体间热量的传递达到平衡状态。

3. 光学
-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 光的颜色: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频率越低光越红,频率越高光越蓝。

4. 电学
- 电荷:原子中带电粒子。

-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

- 电压: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受到的驱动力。

- 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 电路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5. 声学
- 声音的来源: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 声音的传播:通过介质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声音的特性:频率决定声调,振幅决定音量。

以上是中考初三物理的必背知识点精华,希望对你有帮助!。

(完整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2)相对静止二、运动的快慢1.速度(1)物理意义: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v=s/t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每秒(m/s)(4)单位:m/s km/h换算 1m/s=h2.匀速直线运动(1)概念: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变。

3.变速运动(1)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2)公式: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即 v=s/t三、长度、时间及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更准确的测量就要选用游标卡尺等其他工具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1mm=10μm 1m=10μm1m=10nm 1μm=10nm4、刻度尺的使用: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1.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重力和万有引力定律;-斜抛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

2.光学:-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学仪器: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光的波粒二象性;-光谱分析。

3.热学:-温度和热量的定义和单位;-物态变化:凝固、熔化、汽化和凝结;-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热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4.电学:-静电场和电场强度;-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直流电路: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电功率; -磁场和磁力。

当然,中考物理还有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知识点,如下所示:5.声学:-声的特性:频率、音强、音速和波长;-音的传播:声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声音的反射和吸收。

6.真空技术:-真空的定义和测量;-真空技术的应用:真空泵和真空容器。

7.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物质的三态和物质的状态变化;-常见的物质:金属、非金属、半金属和合金。

8.核能和原子能:-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和质子;-放射现象和放射性物质;-核反应和核能;9.电磁学:-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概念;-洛伦兹力和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和变压器。

10.动力学:-等加速度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物体受力的平衡和斜面问题;-力的合成、分解和分解的应用。

11.流体力学:-流体的性质和基本假设;-流速和流量、连通性原理;-伯努利方程和帕斯卡原理。

12.实验仪器和测量:-容积管、弹簧测力计、量角器等常用实验仪器;-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和单位;中考物理:如何解决复习难题?初中物理考试的难主要有三方面:计算难,实验难,概念难。

计算难体现在单选最后两道、填空最后两道、最后两道综合题中的分析和计算;实验难体现在测量并推导表达式、证明、证伪、探究实验;概念难体现在多选题,每一句话都需要反复斟酌,对照概念、实验原理来判断正误。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下面是中考物理知识点的完整总结归纳:1. 物理量与单位:1.1 量:物理现象可观测或可对物理变化进行观测的属性。

1.2 物理量:可以用物理定律或物理关系表示的量。

1.3 单位:为了度量物理量大小而规定的已知大小和符号的量。

2. 测量与误差:2.1 测量:用已知的物理量去比较未知物理量的过程。

2.2 误差: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3 精确度与准确度:精确度指一组测量结果的接近程度;而准确度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3. 运动学:3.1 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3.2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移。

3.3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3.4 全程等速运动:速度恒定,加速度为0。

3.5 直线等加速度运动:加速度恒定但不为零。

4. 动力学:4.1 牛顿定律: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力是使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且方向相反。

4.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可分解为多个力的合成,合成力可分解为多个力。

力合成或分解的方向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来确定。

4.3 弹力:当物体变形时,物体内产生的恢复力。

5. 能量与功:5.1 功:力对物体施加的作用。

5.2 功的计算公式:功 = 力 ×位移× cosθ5.3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5.4 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 = 功 ÷时间5.5 动能:物体具有的由于运动而具备的能量。

5.6 动能公式:动能 = ½ ×质量 ×速度²6. 静电学:6.1 电荷:物体的基本属性,可为正电荷或负电荷。

6.2 静电力:由带电体间的电荷作用产生的力。

6.3 库仑定律:两个带电体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6.4 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形式:吸引和排斥。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必背知识点汇总(2024)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必背知识点汇总(2024)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必背知识点(浓缩版)一、声必背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振动产生;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传声介质有固体、液体、气体,固体传声效果最好。

3、真空不能传声光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用到科学推理法5、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区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6、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叫做超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叫做次声波。

7、控制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2)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3)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1、凸透镜和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和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平行过焦,过焦平行,过心不变,二焦相等3、凸透镜成像规律实像动态变化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像距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像距变小。

4、近视眼和远视眼近视眼利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利用凸透镜矫正。

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实验前需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物距(u ) 像的性质像距(v ) 关系 应用正倒 大小 虚实 u >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 <v <2f u >v 照相机、摄像机u =2f 等大 v =2f u =v 测焦距f <u <2f 放大 v >2f u <v 投影仪、幻灯机u =f不成像 u <f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1,六种物态变化(会背)(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吸热)(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放热)(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吸热)(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中考必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珍藏版)

【中考必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珍藏版)

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内部资料)中考物理知识梳理目录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3节声的利用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物变态化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4节光的折射第5节光的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2节滑轮第3节机械效率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3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内能的利用第2节热机第3节热机效率第十五电流和电路第1节电荷摩擦起电第2节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第4节电流的强弱第5节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第2节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第2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3节电阻的测量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第2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及其应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第2节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家族第2节核能第3节太阳能第4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5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②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

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

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

“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

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

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6、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

初中物理一些单位换算1.时间单位换算:1h=60min=3600s1min=60s2.电流单位换算:1A=103mA=106uA 1mA=103uA3.电压单位换算:1V=103mV1kV=103V4.电阻单位换算:1kΩ=103Ω1MΩ=103kΩ=106Ω5.功率单位换算:1kW=103W6.电能单位换算:1kW·h=3.6×10J 1度=1kW·h7.长度单位换算1m=10dm=102cm=103 mm=106 um=109 nm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um 1um=103nm 8.面积单位换算:1m2=102dm=104cm9.体积单位换算:1m3=103dm3=106cm310.容积单位换算:1L=103mL1L=1dm=10-3 m3 1mL=1cm=10-6 m311.质量单位换算:1kg=103g=106 mg 1g=103mg 1t=103 kg12.密度单位换算:1g/cm3=1×103Kg/m313.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14.一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0mmHg(毫米水银柱)中考物理知识点大全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1、记住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还是放热。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知识点汇总(共73个)(表格版)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知识点汇总(共73个)(表格版)
按要求组装滑轮组
难点
(四)压强和浮力(6个考点)
1
压强
压力压强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易错点有三个:
①理解分清压力和压强;
②压力与重力的联系与区别;
③求压强时受力面积的判断。
2
液体的压强
要知道液体内部有压强及其特点
3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的存在、产生、相关现象的解释
【重点】大气压强生活中的应用。
4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用其解释有关现象
【易错点】学生容易理解为飞机是靠浮力上升的。
5
浮力
浮力的方向、测量、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及其解释相关现象
【重点】浮力的实验探究过程
6
浮力的利用
㈠物体的浮沉条件;
㈡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理
(五)功和机械能(5个考点)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
一、声现象(4个考点)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及其传播
2
声音的特性
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防治噪声
4
声的利用
声的利用
二、光学(两大块)
(一)光现象(5个考点)
1
光的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光的反射现象
3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方案
4
密度
中考热点
5
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运动和力(6个考点)
1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解释

(完整版)初三物理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完整版)初三物理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完整版)初三物理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本文档旨在总结初三物理全册的必背知识点,帮助学生复物理课程。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
1. 物理基础知识:
- 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
- 国际单位制
- 物理量的测量
2. 运动与力:
- 直线运动:速度、加速度、位移
- 平抛运动:抛体的运动规律、水平抛体和斜抛体的运动
- 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运动定理、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 万有引力和行星运动
- 静力学:力的平衡与不平衡、杠杆原理、浮力和压强、密度和相对密度
3. 力学能与机械能:
- 势能与动能
- 机械能守恒定律
4. 声与光:
- 声:声的传播、声的特征和声的性质
- 光: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成像和光的色散
5. 电与磁:
- 电:电流、电压和电阻、串联和并联电路、欧姆定律、半导
体和电子器件
- 磁:磁场、磁场的产生和应用、电磁感应和发电
这些知识点是初三物理全册必背的重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同
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物理知识。

不过,请注意,在使用本文档时,请结合教材进行学习和理解,并及时向老师请教遇到的问题。

最完整初中中考物理必考精华知识点总结归纳

最完整初中中考物理必考精华知识点总结归纳

最完整初中中考物理必考精华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物理是中考中最重要的一科,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

下面是初中物理中考必考的精华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力和压强1.力的三要素:作用点、方向、大小。

2.力的单位:牛顿(N)。

3. 重力,重力公式:F=mg。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

4.压强,压强公式:P=F/A。

其中,P为压强,F为作用力,A为受力面积。

二、运动和力的关系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条件。

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F=ma。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4.加速度公式:a=Δv/Δt。

其中,a为加速度,Δv为速度变化量,Δt为时间变化量。

三、运动中的能量转化1.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的能量,势能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具有的能量。

2.注意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条件。

3.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守恒。

4. 动能公式:Ek=1/2mv²。

其中,Ek为动能,m为物体质量,v为速度。

四、光的传播和反射1.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4.光的折射定律:折射角、入射角和折射率满足正弦定律。

5.空气中光速的近似值:30万千米/秒。

五、光的成像1.凸透镜和凹透镜。

2.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大于焦距,成像距小于焦距;物距等于焦距,成像距等于焦距;物距小于焦距,成像距大于焦距。

3.凹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大于焦距,成像距小于焦距;物距小于焦距,成像距大于焦距。

六、电学基础1.电荷和元电荷。

2.基本电荷是电荷的最小单位,约等于1.6×10⁻¹⁹库仑。

3.电流和电流强度,电流的单位为安培(A)。

4.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

2024年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 机械学1.1 运动学: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定义、计算方法;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的计算;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1.2 动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的内容和应用;质量、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力的合成与分解;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和运动分析。

1.3 能量和功:机械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案;功的定义及功的计算;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1.4 运动中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1.5 重力和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和计算;重力的特点和应用;地球上物体的重量。

2. 声学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方式、传播方式和速度的计算;声波的特点。

2.2 声音的调制与利用:噪声、纯音和音乐的区别;音叉、弦乐器和吹管乐器的声音特点及原理。

2.3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的反射规律和计算;回声产生的条件和利用。

2.4 声音的吸收和共鸣:声音在物体上的吸收规律和现象;共鸣现象和应用。

2.5 声音的音量和音调:音量与声波振幅的关系;音调与声波频率的关系;音调的高低和大小的判断与计算。

3. 光学3.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和速度的计算;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3.2 光的成像: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和计算;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和计算;光的凸透镜组成像的特点。

3.3 光的颜色和光谱:光的三原色和三基色;光的分解与合成;光的干涉与衍射。

3.4 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定律的表达和计算;光的色散现象和原理。

3.5 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的表达和计算;光的直线传播的速度与频率的关系;声光二者速度差和应用。

4. 电学4.1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定义和计算;电流的方向和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4.2 电阻和电导:电阻的定义和计算;电阻的串并联和电阻率的计算。

4.3 电压和电动势:电压的定义和计算;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必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9.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第三章光的折射知识归纳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3.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4.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

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放大镜5.光路图: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第四章物体的运动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s=vt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

1米/秒=3.6千米/小时。

13.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v=s/t;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第五章力知识归纳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

(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第六章力和运动知识归纳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七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