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初三)物理《功》的教学反思
九年级物理教学反思(共7篇)
篇一:初中九年级物理教学反思九年级物理教学反思今年我担任了九年级的物理教育教学,随着时间过去中考以快结束,回顾这一年的教学我认识到了物理教学应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死扣难、偏、怪题,不为考试而考试的宗旨和指导方针,要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基础,重实效。
只有这样,教师就会放开手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和思路。
挖掘教材和研究教法,力争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
一、中考复习应以课本为基础教师的授课必先确定教学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如何把握,时间和内容如何合理的分配。
但在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深度与浅度相差悬殊,师生互动交流并非融洽,教法与学法相脱节的现象发生。
通过对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的作用。
我在讲授课程时,把教材的编排顺序通过由浅入深的原则,根据以往授课时学生认知规律的特点给予调整,使学生学习轻松易懂。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都是以课本为主,重点抓好第一论的基础复习,把他们的基础知识打牢固,在进入道更深层次的复习,例题的讲解要有针对性。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反思教学效果,在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因此,有益的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学创新有了智慧的沃土。
二、对教学方式多注重精讲多练教学方式的反思是反思的重中之重。
它应包含课堂环境条件,是否适应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是否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教师激情是否高涨,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亢,怎么样才能创造既有舒适感又有生活情调的高雅活动场所,同时,内容怎样处理,顺序如何调查,语言怎样运用,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课堂结构如何布局,学生兴趣怎样激发,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怎样构建等。
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显著提高。
在习题的选取上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精讲,并让学生反复练习,对所讲的知识点加以巩固,增强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这样才能起到我们复习的效果。
三、对学生应该学会分层次教学教学的本质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课堂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
《功》教学反思
《功》教学反思《功》教学反思1本节课有两个重点内容:一、电功、电能的概念;二、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根据教材的安排,首先引入电功概念,然后通过演示实验通过自己的尝试,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恰当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具有创新的物理实验突出了本节课的亮点;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等方法,尽可能的再现了知识的发展过程。
首先引入电功概念,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出电功的大小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并得出电功的计算公式,最后是巩固和联系。
这样的安排可能最大的优点就是流畅,但缺乏的就是创新和课改所倡导的对学生发展的关注。
考虑到以上的因素,我对这节课进行了这样的重新设计:在讲电功、电能的概念分析到电功的实质时我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实例思考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可引起哪些变化:或牵引物体运动;或发光、发热;或发生化学变化等等,让学生知道电流做功的多种表现形式。
这样做学生虽然没有完全掌握概念的内涵,却掌握了电功的大部分外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研究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采用先猜想、再实验、最后总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这样的教学模式强调开放性和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采用对比机械功,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引导他们思考、分析、讨论,自然而然引出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强调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学生的理解。
在电能表的教学中,由于实物太小,一两句话很难讲清楚,所以我用电脑设计了一个小动画,使电能表的数字跳动和旋转都一目了然,直观而有效。
《功》教学反思2本节主要讲述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与机械效率等方面的内容。
前面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和功的基本概念以及功的原理,而引入这些物理概念的目的就在于研究机械做功与机械效率的问题。
初学“机械效率”,往往对这些概念陌生难懂,思维不通、前后矛盾,甚至分析实际问题中把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弄混淆。
《第十一章四、功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功率》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物理课程《功功率》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功和功率的基本概念,理解它们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识别和计算功的大小,理解功率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并能够用功率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功和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在于功率的物理意义及其与速度、力等物理量的关系,需要结合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
三、教学准备:为了顺利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需要准备以下教学工具和材料:物理教材、投影仪、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滑轮组、弹簧测力计、计时器等)。
同时,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案,以便于进行课堂教学。
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些教学工具和设备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板可以用来书写和展示重要的知识点和实验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粉笔则可以在黑板上绘制图形、图表,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视觉认知。
实验器材则能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亲手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提前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案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课件和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更高效地吸收知识。
通过课件的演示,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而教案的准备则能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有条不紊。
总的来说,这些准备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高效、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在学习和实验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四、教学过程:一、导引激趣,铺就学习之路在《功功率》的第一课时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将首先通过一段生动的视频引入课题。
视频内容可以包括日常生活中与“功”和“功率”相关的场景,如体育比赛中的冲刺、搬运重物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知“功”与“功率”的概念。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教学设计新授课 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2.知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3.学会功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W=FS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绳、小车。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尽量的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充分交流和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但是也许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在交流的过程没中,有的学生发现了问题,但没有大胆的提出来。
因为老师过于考虑课堂的进程化推进,所以没有安排充分的时间,或者说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鼓励学生把不清楚的问题全部都提出来。
例如: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时,做功为零。
现在反思,如果让学生充分的把不清楚的问题能够提出来,通过充分的讨论,这些问题应该是不难解决的。
学情分析本班有学生50人,其中女生23人,男生27人,作为一个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总体情况来看,女生的学习自觉性比较强,学习效率也很高。
而男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多数男生在学习上都不甚操心,需要老师和家长随时提醒。
15岁左右的初中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仍需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实验和实例分析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本节之前学生还没有学习关于能的知识,在没有能的转化的知识的情况下,功的定义是很难下的;但学生已有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认知水平来构建“功”的概念。
总之,在学习习惯上,还需要花功夫来培养。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效果分析一、效果分析应重视评价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情感的变化与发展。
初三物理教学反思(通用14篇)
初三物理教学反思〔通用14篇〕初三物理教学反思〔通用14篇〕初三物理教学反思篇1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是指“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认知程度、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教学心理的自我监控”。
我们知道,初三复习是为学生参加中考做准备的,中考注重考察学生物理学习所到达的程度和程度。
因此,知识与才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并重。
复习除了要发挥其稳固、强化根底知识的作用外,主要的还在于其是一个再认识、再发现的过程。
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疏理知识的脉络,形成相应的才能,还要获得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有益启迪和认识。
然而,在历年的总复习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许多值得去考虑的东西,就我个人的教学经历,我觉得值得反思的方面有:反思之一:教过与许多老师认为:课本上的知识点都是学生平时已学过的,应该会了,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在课堂上复习了。
因此,总喜欢找一些新颖的,平时没见过的习题来让学生练习,然后评讲。
认为这样复习效果会显著,会进步学生应试程度。
可是,当学生对已讲过的根底考点、习题还做不起来时,我们总是抱怨学生:“我都教了好几遍了,你怎么还不会?!”,言下之意,我老师没法子了,是你学生的责任!其实不然,我们想一想,假如说:教过等于,学生不都是总分值了?还有复习的必要吗?无论什么样的班级,也不管学生的学情怎样,都会存在一定的薄弱点。
虽然要求老师对每个学生都能做到了如指掌且对症下药不太容易,但老师平时做个有心人,勤于记载,把大多数同学平时学习时存在的普遍问题,记载下来,复习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我一直提醒自己:教过不等于了,复习时重点问题重点讲,常错问题反复练,这样复习的针对性有了,效果才会好。
反思之二:全体与局部在总复习时,认为总复习是为少数学生升学效劳的,更有甚者,认为是为考重点中学的学生效劳的。
于是,复习之初,就高要求、高起点,大局部学生对复习内容都听不懂,上课迷惑不解,昏沉欲睡。
2023年《功》物理教学反思
2023年《功》物理教学反思《功》物理教学反思1今日上了一节校内课题探讨展示课,讲的是九年级总复习第八章电功率的单元复习。
电功率是初中物理重难点章节之一,由于本章内容较多,共由六节内容组成,所以我今日的复习内容侧重电能和电功率的复习。
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注意学习方法的`刚好总结。
课前给学生发了复习指导案,以学问结构的形式呈现,包含一些填空,公式等,让学生自己看书复习基本学问。
但从上课学生的表现来看,自主复习的效果不是很志向,一些概念、物理意义、公式等还是不能精确娴熟的表达出来。
所以上课时,在重难点解析时占用的时间较长,对学生的薄弱之处又进行了强调和梳理。
由此,在后面的做题时间就相对的少了些,没有完成预设的习题。
本节课的优点在于:一、整节课始终与学生处于同等地位来复习探讨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全部的学问点和练习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刚好给与点评,让学生明白自己解题的对错,问题出在哪里。
三、练习题大都集中了这几年的中考题的题型,让学生明白中考的考试方向。
四、本节课始终贯彻“先学”、“后教”、“做中学”的有效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理念。
《功》物理教学反思2本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单凭老师用语言进行讲授不简单让大多数学生明白,因而我考虑用试验来突破这个难点。
(1)考虑增加试验:课本中仅用杠杆和动滑轮两个演示试验进行教学,经过反思我觉得功的原理作为一个普遍的物理规律,只用两个试验是不足以说明它的普遍性的,因此我考虑增加试验。
反思学生已有的学问和水平,可以增加的试验有:定滑轮和滑轮组。
但又考虑到课堂时间的问题,最终确定增加滑轮组这个试验。
(2)改演示试验为学生试验:确定增加试验后又思索:三个试验若都是演示试验,劝服力上也可能有问题,不如让学生亲自对手去做。
回想学生学习动滑轮和滑轮组时都曾经亲自对手做过这两个试验,学问和操作上的`基础都较好,因而改为学生试验问题不大。
初中物理《功》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8篇)
初中物理《功》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8篇)初中物理《功》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物理《功》优秀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物理《功》优秀说课稿篇1一、对本节教材的理解《功》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我计划用一课时进行新课教学。
本节内容主要分成两部分,对功的理解,功的计算。
在学习第七章《力》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力的知识,本节课是对“力”与”功和能“知识的一个衔接和升华。
功和能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是《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为学生了解“能量”做铺垫,而本节内容又是学习本章知识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我设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定知识与技能: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含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2、通过观察、分析,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2、通过讨论,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力学中“功”的含义;记住功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及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特点,尽量使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和实例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日常生活的关系。
因此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学生观察、讲授、讨论和实例演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功》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一)、创设情景,导入学习
展示两个小孩在水平地面上共同提一桶水,都提得
满头大汗,他们对水桶做功了吗?
(二)、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教学过程
(分析具体事例得到)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2、功的计算
W=FS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牛(N).距离单位是米(m)由公式确定功的单位就是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
实验、探索活动。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
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具体事中,体会到得出规律 学生学习能
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 力分析
研究归纳科学知识的精神。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
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功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
教学目标 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
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 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米(Nm).人们给功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是焦耳,简称
焦(J)。
1、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得到极大的调动,特别关注后进生和不善言语的学生,
给他们创造展示的机会。 课例研究综
2、课中注意到情境问题的回题,解决学生急欲解 述
决的问题。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讲评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讲评课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纠正检测中出现的错题,复习掌握功和机械能的基本知识点。
2.引导学生对出现的错题进行分析、探讨、纠正,并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3.对易错点知识进行限时检测,同时训练解题的速率与效率。
【教学过程】一.将答案投影在黑板上,让学生自查错题,并将错因总结在下表中。
二.典型错题归类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相关错题1、5、9知识点: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没有距离、有距离没有力、力和距离垂直。
对应训练:(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2).船在水面上匀速行驶,受到重力、浮力、牵引力和阻力的作用,其中()A.重力对船做功 B.浮力对船做功C.牵引力对船做功D.没有力对船做功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相关错题2、3、10。
知识点: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由速度和质量共同决定。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物体质量越大,举高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通常认为在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势能为零。
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必定有动能和势能各自的变化,而且是此增彼减。
即减小的能必定转化为增大那个能。
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给出的隐含条件(如光滑、不计阻力等),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对应训练:(3)、空中匀速上升的直升飞机,在上升的过程中,它的()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不变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4)、篮球落到地面又弹起来,接触地面时被压缩,然后恢复原状,若不计一切阻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B.压缩过程中动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C.恢复过程中动能增加,弹性势能减小D.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3、功和功率的相关计算相关错题4、7、11、15、19、知识点:(1) W=Gh=FS=Pt P=W/t=Fv(2)应用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初中物理《功》德观课报告
初中物理《功》德观课报告
学科
年级
学时数
课题名称
物理
初中二年级
2学时
功德观课
课前热身
1.在学生上课前,老师要进行课前热身,例如让学生通过运动或唱歌来
放松身心,调整状态。
2.在上这节课之前,老师要对这个课题的观点有所了解,理解《功》这
个概念和它的应用。
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老师向他们引入这个话题,给他们一个想象空间。
课程内容
1.学习《功》的内涵和本质三种不同情况下的功等速运动加速运动
重力运动功的计算方法,包括单位、公式、解法等等。
2.学习《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功的定义可以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
活中的各个方面如灯泡发光,电视机播放电影,水流的形成因为带有“工作”
或“能量”这样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3.学习关于《功》的道德价值
在这个单元的课程学习之后,学生会意识到有意义的工作的重要性,还会增加对自己工作的内在动力和使命感。
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义务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通过解释“有意义的工作”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他们可以学会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课后反思
1.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功》的概念和应用,还有关于《功》
的道德价值。
2.在《功》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逐渐理解有意义的工作对于社会
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也随之增加。
最后,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实践“有意义的工作”的理念,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功和功率》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一。
另外就是在题目的讲解上虽然归了类,但还不够集
中和典型,还需要再多精炼,对题进行拓展。变形,归
纳总结方法性的东西欠缺。
今后,我一定更加认真地专研教材,在平时的工作 中多积累经验,以便更好地投入到下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物理
教学课例名
《功和功率》
称
功和功率【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材分析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功的计算。
3、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计算
1.知道电功及其单位。
教学目标
2.理解电功的公式,会用电能表测量电功。 3.理解电功率的概念。
4.理解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功、功率的关系重难点三:功和功率的计算。
功和功率这一知识点在中考中是个重点,而且与其
他知识的混合考查较为灵活,所以复习的时候也尽量以
贴近中考为主,为中考铺路。以一节课下来,感觉自己
的预期目标已达到,但还有不足。
课例研究综
在内容的讲解上,本人认为知识点的讲解过细了,
述
因为毕竟是复习课,这也是后面做题时间紧的原因之
式,组织和引导同学分析和理解,通过比较的方法,借
助例题加深理解。
教学策略选
学生在新课学习中对知识点的学习相对比较独立,
择与设计 对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理解的不够透彻,如对本节中要
复习的功、功率的关系,在进行功和功率的计算时,常
出现乱套公式。针对以上情况,考虑到是复习课,可让
学生课前对要复习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起到小结的作
学生在新课学习中对知识点的学习相对比较独立,
对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理解的不够透彻,如对本节中要
复习的功、功率的关系,在进行功和功率的计算时,常
学生学习能 出现乱套公式。针对以上情况,考虑到是复习课,可让
初中物理 《功》课例教研反思
《功》课例教研反思本次课例教研的主题是“通过’同课异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我们物理组选择的课题是第八章第一节《功》由宫雪辉老师主讲,通过两轮的讲评,我们对如何设计导学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有了新的认识。
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要从教师备课入手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观点贯彻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一、首先体现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上进行边缘性知识学习,为此导学案中要设计好知识链接,复习旧的知识即使达不到温故知新的程度,至少会为接受新知打下基础。
知识链接部分的知识难度不用太大,最后是学生能自己解决,或者能在小组内解决。
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部分是导向案的重点,要以问题引领,所提的问题要目标明确,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
在问题的引领下要设计好解决问题所涉及到的事实依据(可以是生活经验或者是显而易见的实验事实),对问题的分析过程要体现在导学案中,最后还要有结论,对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要留有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这样学生经历思考问题,分析事实交流合作,归纳出正确的结论的过程,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当堂反馈:要针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规律或者学完的公式,设计简单的习题以加深对所学的内容理解熟练应用。
位置要紧跟在每个知识点后面,习题不易过多1到2个即可。
巩固练习:知识是需要反复练习,加强理解的,解题的技巧也是需要反复举例练习,才能加深记忆和理解。
导学案上面的习题教师要精挑细选,真正的做到了精讲精练。
二、课堂组织上更要牢牢把握住自主合作的主线,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很多,但最终都是看学生通过本节课学的怎样?教师讲的再好学生不会做题那就是失败的课,如何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如何让学生能顺利的掌握本节的知识点,在本次教研中我们尝到合作学生的甜头。
宫老师在班级上分了8个学习小组,指定了组长,在讲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时,注意了以事实为依托,然后让学生思考后讨论“做功的必要因素是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加深了对做功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问题明确指向性强,学生思考有的放矢,讨论前又能结合导学案中的图片提示,集中了思维的指向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初中物理《-功》教学设计及反思
《功》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②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②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③经历探究功的原理的过程,感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的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②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对“功的原理”的探究与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验演示,师生互动理解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功劳、立功_____贡献大功告成、事半功倍_____成效师: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板书:功二、新课教学(一)物理学中的功师: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作了功。
多媒体:投影教材插图师:平面上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同学们首先分析下小车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生:观察并分析受力师:哪一个力对小车的前进作出了贡献呢?生:拉力师:拉力作用在小车上,并且使小车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定的距离我们就说拉力做了功,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拖车将货物升高一段距离,哪个力做了功?生:分析受力,分析支持力师:在力学中,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书写)比如我们马拉车,哪个力对物体做了功?生:拉力(做笔记)(二)功的计算师: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投影:由图甲可知,用力把一木板提升1米做了一定的功,图乙把同样三块木板提升1米高,拉力做的功与甲相比有什么关系?把一块木板提升3米呢?师: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功》说课稿15篇
《功》说课稿15篇《功》说课稿1一、教材地位及作用《功》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功的定义,二是功的计算。
功在初中物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三大主题之一,本节内容不仅是__内容的基础,而且是为以后学习“能量”做好了铺垫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 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含义和单位。
3. 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
教学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四、适合的教学对象:上课没有听讲的学生,物理零基础并且对物理没有兴趣的学生,或者可以作为预习课来讲。
本班学生反应较快,但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欠缺,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
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具体的动态实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认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活动2【讲授】新课一、力学中的功1、做功的含义课件展示:(1)叉车把货物举起;(2)小孩拉动小狗;(3)锤子把钉子敲击进入木块中。
教师提问:(1)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2)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是否移动了距离?(3)物体移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4)物体所受的力对物体的移动是否有贡献?逐个实例进行分析。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学生总结:物理学中的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结合以上三个实例,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出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功》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物理
教学课例名
《功》
称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功是物理学中最基
本、最重要、又是与能量密切联系的一个物理量。研究
功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变化,为
研究能量转化过程奠定定量分析的基础。对功的概念的
认识水平直接影响能的概念的形成和功能关系的建立。
5、各小组学生畅谈收获 让学生小结反思这课节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我 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困惑?与其他同学说说。
《功》这节课是在学完《力》的基础上,学生才能 学习的,首先《力》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就比较抽象,而 《功》的知识又是建立在《力》的基础上,对于初中学 生来说更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选取课题之 前,总认为这节课比较简单,但在真正备课的过程中才 发现,每一个知识点在设计起来都比较棘手。对于功的 定义式,虽然它是一个标准一个规定,但是为什么要用 乘的关系,而不用除或二次方、三次方的关系,我想这 些学生心目中都会有疑问,所以设计时不知从何下手。 课例研究综 后来,在王平老师的探究模式中找到了“比较—建构” 述 这种模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通过比较干活问题, 从而建构出功的定义,觉得很好,但是,在讲课的过程 中,由于课件制作的问题,一开始就给学生出示了两组 数据,学生一看就不知从何下手,这样就使简单的问题 变为复杂。如果在课件上能配上一个人推箱子的动画, 做得再细致些,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而且还能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效果会更好一些。
的,使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 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2、合作学习:教学中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充分交 流,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功,体验成功 的快乐,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初中物理《做功了吗》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做功了吗》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做功了吗》教学反思
日常生活中,人类为了生活而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可以说是在做功。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认识,当要把这种认识引导到物理学所讲的“做功”上来时,这种认识就要阻碍正确的知识的传授。
例如,当讲到“功”的这部分内容时,有学生讲,如果我抱着一个物体,物体不动,然后向前走去一段路程,问:我做功了吗?是啊,他抱起这个物体,出了力;向前走了一段路程,有了距离,按理应当说具备了做功的条件,从日常生活的经验讲,他也应当说是做了功。
可是从物理学的知识来分析,他做功了吗?物理学上所说的做功包括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于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如果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学生所说的情况,我们就会发现:他抱起了物体出了力,但是这个物体所受到的力是:
①、竖直向下的重力;
②、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其他方向上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从这方面来讲‘他’虽然向前走了一段路程,有了距离,但是在通过的距离上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确的对学生讲:你没有做功。
如果要说你做功,那是日常生活上所说的劳动,和物理学所说的做功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如果这个物体是放在地面上,用力推或拉一段距离,则这时力对物体做功了。
因为这个力作用于物体上,满足第一个条件;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又满足第二个条件;两个做功的必要必要都同时满足了,所以你做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的教学反思
今天下午我借高一6班上了《功》这节课,功是机械能的第二节,是机械能这一章非常重要的一节,因为功能关系是这一章的主题,学好了功的知识才能进一步学好功能关系。
这节课有个背景,那就是学生初中已经学过功的两要素,以及功的计算公式,只不过初中只局限于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的情况。
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功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全面地学习功的计算方法和正负功的含义。
一、我认为在这节课里,可以为以后上这节课提供经验的有:
1、重难点的分析:这节课的重点是功的计算公式以及应用,难点是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以及功的标量性。
后面的重点如动能定理的学习十分依赖学生对功的计算掌握情况,所以学会多种对功的计算方法包括一些特殊力的功的计算是很重要的。
当然,这不是这一节课能完成的,还需要习题课、复习课甚至是后面的课中的应用逐步完成的。
这节课里要让学生理解功的一般公式W=Flcosα中各个字母的意义以及在使用时关键找到力和位移的夹角。
功的正负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代表了方向,这是收到了前面速度加速度这两个矢量在直线运动中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一个负迁移。
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正功负功分别代表了对运动是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或者说是动力的功和阻力的功。
这一分析说明功的正负不代表方向,那功到底有没有方向呢?我把它从公式W=Flcosα中每个元素都代表着大小来认定功也只有大小,这样能让学生更容易记住。
但是这不是最好的办法。
2、新课的引入: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在历史中,功的概念的建立是用了很长时间的,并不像高中课本里那么直接地就产生了。
所以我是用三个社会生产中存在的例子,让学生分析里面的能量的变化和力做功的情况,从而让学生体会能量的变化总伴随着做功。
并且从例子的分析中让学生回忆起功的两要素:力和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3、通过练习来引出问题。
新的公式学习之后,必须要通过练习来熟练和检测使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课中的练习一,是让学生比较力与位移成锐角和成钝角两中情况下,功的计算的问题,通过计算发现成钝角时功是负的。
这个例子反映出功有正负。
通过这两个问题自然而然学生会思考功为什么有正负,初中为什么功没有负的?这能引出功的正负是由α角来控制的。
学生进而会想功的正负代表了什么,这就引出了这节课的难点,功的正负的意义。
课中练习二是通过各个力做功的总和和求合力的功二者的比较,来引出总功与合力的功相等这一难点的。
4、让学生上黑板上写出解答过程,暴露学生的易错点。
学生在计算练习二的时候,把功的单位写错,把受力分析图中的支持力和拉力的分力混淆,摩擦力和位移的夹角没通过画图找而是凭感觉写上力的夹角,这些问题充分地暴露了出来,通过指正能帮助其他同学也纠正过来。
5、把学生表现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来反映。
由于6班已经有学习小组的形式了(从讲台上看到的),所以我把学生主动或被动回答问题的表扬记在小组上,我是想让学生们课堂思维能更积极些,小组的荣誉只是一种激励方式。
二、我认为这节课里,可以为以后我上课吸取的教训有:
1、重难点上的时间分配应更充分些。
上完课我感觉自己在一些细节上花的时间多
了些,处理功的正负的问题上举的例子不够充分,学生反映也比较平淡。
2、功是标量这个难点,书上是直接给出的,没有任何说明。
我自己上完课感觉我
的处理过于简单化,或许学生心里还是有疑虑的,不相信的,我是打算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让学生理解,但是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在这节课上直接突破呢?我还没有答案。
3、学生的练习过程应该放到实物展台上。
让学生写好后再上黑板写出来,这时候
其他学生就没有事情做了。
我当时的处理办法是让其他学生写下一个小题,但是后来想
到,这样上黑板的同学就没有时间思考后面的小题了,对他不公平。
4、时间上把握欠缺了些。
最后一个收官的练习时间太紧张,这是前面时间控制得
不够好的原因,中途只看过一次钟。
以后要利用机会关注时间的使用量与课程进度。
5、没能让学习小组发挥更大的功效。
这件课上,表面上提到了学习小组为单位的
竞争,其实学生并没有积极地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
一个我给他们讨论的机会和时间不够,二个学生似乎也没有形成习惯。
总之,通过上这节课,我认识到自己的教学功底还有很大的不足,特别是如何突破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这些教学技巧上面,我必须广泛地听课积累他人的成功经验,同时自己还要抓紧理论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我自己的努力创新,想策略。
我想,今后只能奋起直追才能更好地胜任学校交给我的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地为我可爱的学生们服务。
傅国奚
20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