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的赌徒与荒诞的圆满:评方方的《花满月》
比较池莉与方方的创作
比较池莉与方方的创作池莉和方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知名作家,他们的创作具有独特性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文学创作角度出发,比较池莉与方方的作品特点和艺术价值,探讨他们的创作风格、写作态度以及文学观念之间的异同点。
一、创作风格比较池莉的小说中以强烈的女性主义观念和对现实中社会问题的关注为特点。
她善于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呈现出男女、城乡、现代与传统等主题的矛盾冲突。
其中,对于现代女性的价值观问题,她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对于女性性自主和自由等问题有着独特认识。
例如,其代表作《天堂蒜薹之歌》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度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在现实中的苦难和挣扎,向读者提出全新的人性观和女性观。
相比之下,方方的小说风格则更为纯粹、淡雅优美。
她的创作倾向于通过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呈现出人类心灵的寂寞和孤独。
同时,方方的作品中常常涉及到死亡和生命的问题,展现出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
例如,她的《陆犯焉识》中,展示了犯罪者与该案检察官的心路历程,体现出对于人性复杂性的理解,同时也揭露出现实中司法与人性之间矛盾的问题。
二、写作态度比较池莉的写作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她勇于拓展写作想象力,呈现出对于人性奥秘的探索和对于问题的解决。
池莉对于现实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真正突出她的是缘于她对于?内心的深度刻画。
她一直鼓励女性在成功与爱情之间不断进行抉择,将自己完美的呈现给读者,并在此过程中带动聚焦许多令人关注的议题,引得读者的强烈共鸣。
方方则更为浪漫与理性并存的写作态度。
在她的小说中充满金色的童话,传达着希望与美好的信念,回望过去与未来,书写心灵之旅。
同时,作为一个身体残障人,方方一直鼓励人们不要因为自身条件而放弃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真正的强者与勇敢者面前,身体上的残疾并不重要。
三、文学观念比较池莉的小说中存在着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她通过小说展示女性的韧性、灵活性与创造力,对一些社会上存在的伦理价值的争论、性别的困扰、离婚等敏感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
《花月痕》主要内容解读与赏析
《花月痕》主要内容解读与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花月痕》主要内容解读与赏析【导语】:魏秀仁《花月痕》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第一部描写妓女生活的长篇小说。
往何处去——方方作品中女性的困境及其出路
往何处去——方方作品中女性的困境及其出路
石俏杨;付祥喜
【期刊名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29)009
【摘要】方方的作品不同于当代女性书写流行的纯粹私人化写作,不拘泥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是把现代女性遭遇的困境,放在人的价值中进行思考,在压迫与反叛、理想与现实的思辨中前行,由此开辟了当代女性书写的独特路径.
【总页数】6页(P45-50)
【作者】石俏杨;付祥喜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启蒙时代下儒家女性的家观念及其困境与出路分析——以《家》中的女性形象为例
2.方方作品《奔跑的火光》中的女性意识
3.悲情"他者"——方方作品中女性形象分析
4.困惑痛苦挣扎——方方近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5.中外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困境“逃离”——从空间批评角度对比分析《逃离》和《围城》中的女性角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坚持不懈的敏锐与关怀——读方方近年几部中短篇小说
绿色批评坚持不懈的敏锐与关怀——读方方近年几部中短篇小说路侃2012年,作家方方发表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引起读者和文坛的广泛关注。
此后,方方几乎每年都有一部能引起读者重视的中短篇小说问世:《惟妙惟肖的爱情》《云淡风轻》和今年的《花满月》,篇篇因为其中密切的当下性、严肃的社会思考、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发人深思的表现性而受到读者关注。
这样的长期对社会问题与正直人生的敏锐观察和艺术的表现,强大的创作激情和创作效果,在目前的文学中是少见的,更是可贵的,在50后作家中也已不多见。
新春伊始,从《小说月报》上读到方方的中篇新作《花满月》(原载《北京文学》2017年第1期)。
一个奇特、悲剧却不乏震动性的人物性格引起了阅读感受的波澜起伏,她再次证明了方方小说的成功总是得益于有一个性格表现达到极致的人物塑造:涂自强“蜡炬成灰泪始干”式的努力,惟妙父子“啼得血流无用处”般的知识困境,而这一次的《花满月》,则是一个孤独者的自我照耀。
主人公花满月以“奇人”形式贯穿始终,身为旧时代豪门大小姐,终日嗜赌麻将,为打满一百圈竟与家人从此分离,落入底层。
然而无比艰难的生活竟没有改变她对麻将的痴迷。
“文革”岁月中,社会大兴破“四旧”,人们都在对旧文化避之而唯恐不及,花满月却被一处抄家中散落一地的麻将声唤醒,用心思得到一副残缺的麻将,然后用木头、小刀、砂纸、火钩自己制作,凑齐了一副麻将,从此开始一个人的娱乐。
白天上班,夜晚开玩,以一当四,天天如此,风霜雨雪,无论冬夏,竟至几十年。
直到街上出现了棋牌室,老态龙钟的花满月去了竟然技惊四座。
最后台湾的家人回乡重逢,留下几万块钱,花满月在赌光这笔钱后,遽然死在牌桌上。
花满月人物的震撼首先在其包含了巨大的历史和社会内涵,如同浓缩的一部当代生活史:革命的急风暴雨下扫地出门,豪门之女隐姓埋名沦为车夫之妇,挥金如土落到引车卖浆者流,“文革”动乱风暴下如何一隅偏安,改革开放带来生命的重新焕发。
苦难人生与“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解读方方的小说《花满月》
44苦难人生与“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解读方方的小说《花满月》张 旭 五邑大学文学院摘要:《花满月》是方方所写的一篇中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落难富家小姐的麻将人生。
她嗜赌如命,在社会变迁和政治洪流中她颠沛流离。
在无法把控的命运中,赌博就是她的信仰和依靠,令她有了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小说故事独特传奇,让人惊叹之余,体会到世事的沧桑、命运的莫测和人生的多彩。
关键词:花满月;麻将;超然物外《花满月》这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富家小姐花满月因打麻将而错过了逃离的机会,从此隐姓埋名,躲避一场又一场政治劫难。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代风雨中,历经亲人离散、贫穷落寞与儿子反目的苦楚,她依靠一副残缺的麻将支撑起自足而强悍的人生。
一、苦难的人生(一)“凤凰”变“麻雀”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位锦衣玉食的富家小姐,因贪恋牌场,错过了去上海的船,顷刻间变得一无所有。
无奈寄居在车夫王四家中,为了不被抓走,她又不得不改名为“岳满花”。
此后花满月这个人便从世上消失了,一夜间“凤凰”变成了“麻雀”。
(二)颠沛流离的一生“岳满花”在一次酒后的“意乱情迷”,她成了王四的人,而后的生活并不幸福,王四拉车的收入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销,于是自幼不会做事的“岳满花”来到一家腌菜厂工作以补贴家用。
更加凄惨的是,不久王四因病去世,婆婆带着唯一的儿子回到乡下。
从此“岳满花”开始了一个人的孤独生活。
(三)戏剧化的晚年一个人的“岳满花”有房有工作,早出晚归,工资虽然低,但是一个人糊口也够了。
一次回家的路途中,她遇见红卫兵正在抄家,留下了一副残缺的麻将牌。
在一番“努力”后她得到了那幅麻将牌,顿时觉得幸福从天而降,此后她开始了“一人分饰四角”打麻将的日子,并乐在其中。
在花满月八十岁那年,她在台湾的侄子将她接回台湾和家人团聚,她的身份得以恢复。
而“恢复身份”的花满月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所有的钱来到牌场,在打满一百圈之后,她满足地死在了麻将桌前。
二、夸张化的语言描写——花满月的麻将人生(一)变故——“惜别麻将场”麻将场上的花满月像一个骁勇善战的战士,斗志昂扬,不知疲倦。
方方小说中女性的悲剧及成因
方方小说中女性的悲剧及成因杨晓岚【摘要】作为新写实小说的领军人物,方方总是能以寓意深刻生动感人的故事描述出现实生活的真实状态,呈现出一幕幕残酷的人生悲剧.她笔下的女主人公都勇敢顽强地和不幸的命运抗争,但是最终都摆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她用独特的视角探求女性悲剧的缘由,并且努力探索着女性自由解放之路.【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33)006【总页数】3页(P44-46)【关键词】方方;女性;生存困境;悲剧命运【作者】杨晓岚【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方方的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众多饱受磨难的女性形象,真实地叙述了不同阶层女性的生存状态,揭示了当代中国女性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痛苦。
方方笔下的女性都有着强烈的生命欲望,她们不仅追求着身体欲望的满足,还艰辛地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但是家庭和社会的压迫使得她们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
一、悲剧女性的生存境遇方方笔下的女性不仅在物质生活层面备受煎熬,还在精神层面迷失自我。
她们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在绝望中走上了毁灭自己的道路。
她作品中的悲剧女性具体分为以下三类:1.底层女性的挣扎《出门寻死》中的何汉晴是一位典型的都市底层家庭妇女,对内要操持家务,伺候公婆,对外则要支撑起养家的重担。
何汉晴艰辛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公婆的漠不关心,丈夫的责骂和小姑的冷嘲热讽。
精神上的苦痛再加上身体上的折磨使何汉晴不堪重负,她想到用死亡来结束这累人的日子。
正如波伏娃所说,女人不是天生的,她是被变为女人的。
何汉晴在单调繁重的家庭生活中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正如小说中所说:“你既然活到这个世上来了,你这条命归蛮多人所有。
”[1]何汉晴是千千万万个苦命女子的代表,她们每天都在繁重的劳务中度过,内心无比苦涩,始终找不到生活的美好意义。
死亡是她们摆脱痛苦的唯一途径,但是凡世的牵挂又使得她们顽强地存活,回归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之中。
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解读方方情爱小说系列
目前 的问题正在 于时评 与杂 文文体 的模糊 , 失 损 最大 的的落到 了杂文上 ,导致 当下 的杂 文的功能不能 充分显扬 , 而使 佳作不 多 , 从 锐气 大减 , 响渐小 。可 影 是, 时评 由于其文 体功 能能够充 分显扬 , 并抓 住了发挥 其功能 的最好时期 , 以佳作层 出不 穷 , 所 社会影 响愈来 愈大 。时评盖过 了杂文 , 杂文该奋起 直追 。 瞿秋 白曾经 给杂 文 以“ 会论 文 ” “ 斗 的阜 利 社 ,战
有 爱 无 爱 都铭 心刻 骨
解读方方情爱小说系列
李 雪 荣
方方 近年发表 的小说《 奔跑的火光》 《 、有爱无爱 都 铭心刻骨》 《 随天去》 《 、水 、闭上 眼睛 就是天 黑》 《 、 树树 皆秋色》 都是探讨爱情的 。 ,
在 宿命 中沉 沦
固执 , 执拗给方方 小说 中人 物 的命运涂 上了浓重 的悲剧色彩 , 他们 的命 运都是 因为一 些偶然 的事情或 爱情 中的 罪与 恶 者意料之外 的事情发生转 折 , 当命运 悄无声息 的改变 《 奔跑 的火光》 《 爱元爱都 铭心刻骨》 水随天 时 , 、有 和《 身处其 中的他们浑然不觉 , 的直到走进人生 的绝 有 去》 中的主人公无一幸免地成为 了犯 罪的主凶 , 每个人 境 、 命运的死角时依然执迷不悟如水下 , 的从此彻底 有 犯罪的诱因都是情爱 。他们 “ 完全跟 我们 一样 ” 然而 斩断旧 日情丝 , , 接受现实的情感如瑶琴 , 的依然生活 有 不幸 的爱情 , 却诱使他们走上了沉沦 的道 路 , 最终走 向 在混沌之 中 , 在命 运 的蛛 网中挣 扎如武 胜松 , 有的渴 了犯 罪 , 成 了无 法 挽 回的 悲 剧 。 酿 望让一切从头开始 , 但是太迟 了如英芝 , 有的则从此对 《 奔跑的火光》 讲述 了一个名 叫英 芝的美丽乡下女 情爱更加消极更加封闭 自己如华蓉 。所嫁非人使英芝 孩如何走 向堕落 , 最终 杀夫被判 死刑 的 故事。她并 没 想挣更 多的钱来改变 不如 意的生 活境况 , 然而挣 钱又 有什 么奢侈 的欲 望 与追求 , 只是 争取 过 “ ” 人 的生 活。 是 以牺牲她 的色相她 的 肉体来 实现 的 , 这使 她 陷入 更 为此 , 她忍辱 负重地 操持 着 家业 , 至 不惜 去 出卖 色 加绝望 的境 地。这 种饮 鸩止 渴 的做 法无 异 于玩火 自 甚 相、 肉体 。但 她一直被好 吃懒做 、 喝嫖赌 的丈 夫虐 待 焚 , 吃 这团在英 芝 的心 中燃 烧 的火焰 , 仅 灼伤 了她 自 不 着, 让公公、 婆婆刁难着 、 逼着 。在走 投元 路 的绝 境 己 , 威 还化成 了一把复仇 的大火 , 烧死了她命运中的恶魔 中, 她点燃那把 复仇的火焰 , 烧死 了 自己的丈夫 , 使 她 的丈夫贵清。 也 自己 的母 亲 死 于 火 海 , 底 败 坏 了 自己 的 娘 家 。 彻 正如题 目所示 : 有爱 无爱都 铭心 刻骨 ” “ ,普通 的 沉溺于一段近乎人鬼之恋的爱情 中无法 自拔 的瑶 下 岗女工瑶琴的爱情故事是一场撕心裂肺 的悲剧 。永 琴( 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 用擀面棍将 即将成 为 自己 失 所 爱 , 琴 为 此 撕 心 裂 肺 、 不 欲 生 , 此 整 整 十 年 《 ) 瑶 痛 从 新郎的陈福 民打成 了植 物人 , 自己被判 入狱 三年 。天 就“ 一个人恍惚地过着 ”心里 只有杨景 国, , 总是对着他 美( 水随天去》 的丈夫 虽然不是 被她 直接 杀死 的 , 《 ) 然 的相片说话 , 总是梦 见他……这 是一个 凄美 的爱情故 而无疑她是有责任的。她明明知道水下对三霸 已恨之 事 、 让人 唏嘘不 已。可 以说 , 某 种程度 , 从 她超越 了生 入骨 , 却故意打 电话要水下照顾酒醉 的三霸 , 给水下杀 死的界限, 这可 以说 已演变为一场旷 日持久 的人 鬼恋 , 三霸提供 了绝好的机会。 甚至贯穿着她 的第 二次所谓 的爱 情。然而在她和陈福 《 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树树 皆秋 色》 和《 中的爱情 固 民行将结婚之 际 , 她还是 沉浸在 那个爱与 被爱 的梦里 没有沾染鲜血没有生命 的消亡 , 而 当事人 的心却 走不出来 。当陈福 民将镜框砸 碎 , 然 将杨景 国的照 片撕 遭 到 了 重创 。难 以想 象 当武 胜 松 拿 走 所 有 积 蓄 和 情 人 碎时 , 瑶琴最终举起 了擀 面棍将 即将成为 自己新 郎的 私奔之后 , 的妻子和 母亲该 如何承 受这场 人生 突变 陈福民打成 了植 物人 。 他 带给她 们的打击 、 耻辱和无助。华蓉大病 了一场 , 哀莫 《 水随天 去》 中弥 漫着 的压 抑 和沉 闷几令 读者 窒 大于心死 , 她被无边的疼痛撕裂 , 如死灰。一个人心 息 , 心 水下的悲剧不在于他有所爱 , 而在于他爱上了一个 中的恶 就可以使他人深深 的陷入命 运的深渊。从 亲手 不该爱也不值得爱 的人 。天美并非水下所想象的那 样 杀人——过 失伤 人——借 刀杀 人—— 杀人于无形这条 温柔可爱 、 贤惠善 良, 对情可 以轻 易舍弃 , 她 对物充 满 创作线 索中可以看到 , 方逐渐从 形而 下 的层 面走 向 了贪恋欲望 。水下 自觉担 当起天美的保护者。说 到底 方 形 而上的层 面 , 这不仅仅是 一种 简单 的哲学 思维 的转 是在保护他心 中那块圣洁 的圣地 。可是天美实在是 承 变, 更是创作 理念的一次 质 的飞跃 。从 中我 们可 以看 受不了这种保护 , 也不配受到这种 保护 。 出当下情感 的复杂和人性 的种种顽疾 。 从武胜松 (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抛弃妻子 和情人 《 )
方方作品集——精选推荐
⽅⽅作品集1.《“⼤篷车”上》(短篇⼩说集----1983年长江⽂艺出版社出版);2.《⼗⼋岁进⾏曲》(中篇⼩说集----1986年长江⽂艺出版社出版);3.《江那⼀岸》(短篇⼩说集----1989年中国⽂联出版公司出版);4.《⾏云流⽔》(中短篇⼩说集----1992年长江⽂艺出版社出版);5.《⼀唱三叹》(中短篇⼩说集----1992年出陕西⼈民出版社出版);6.《随意表⽩》(中篇⼩说集----1993年出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7.《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1993年⼈民⽂学出版社出版);8.《远处遁逃》(1993年北京师范⼤学出版社)9.《⾏为艺术》(中篇⼩说集----1994年中国⽂学出版社出版);10.《何处是我家园》(中篇⼩说集----1995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11.《风景》(法⽂版)(1995年法国彼楷尔出版社出版);12.《桃花灿烂》(1995年台湾麦⽥出版社出版);13.《闲聊》(散⽂)(1995年四川⼈民出版社出版);14.《拈花⼀笑》(散⽂)(1995年群众出版社出版);15.《⽅⽅⽂集》(5本)(1996年江苏⽂艺出版社出版);《凶案》(短篇⼩说集)《埋伏》(中篇⼩说集)《⽩梦》(中篇⼩说集)《风景》(中篇⼩说集)《⿊洞》(中篇⼩说集)16.《桃花灿烂》(中短篇⼩说集----1996年百花⽂艺出版社出版);17.《推测⼏种》(中短篇⼩说集----1996年云南⼈民出版社出版);18.《风景》(英⽂版)(1996年中国⽂学出版社出版);19.《雅兴》(随笔)(1997年江苏⽂艺出版社出版);20.《⽅⽅⼩说三种》(英⽂版)(1997年中国⽂学出版社出版);21.《武汉⼈》(随笔)(1997年浙江⼈民出版社出版)22.《⽅⽅影记》(随笔)(1998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3.《出门看风景》(随笔)(1998年陕西师范⼤学出版社出版);24.《听取⾃然》(随笔)(1998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25.《落⽇》(法⽂版)(1999年法国STOCK出版社出版)26.《有个⼩孩叫冬冬》(长篇⼉童⼩说)(湖北少⼉出版社1999年出版);27.《⽅⽅⼩说精粹》(中短篇⼩说集----1999年四川⼈民出版社出版);28.《⽅⽅⼩说精品选》(1999年华艺出版社出版)29.《过程》(中篇⼩说集----2000年解放军⽂艺出版社出版)30.《暗⽰》(中短篇⼩说集----2000年中国华夏出版社出版)31.《拈花⼀笑――画与话》(西苑出版社出版)32.《乌泥湖年谱》(长篇)(2000年⼈民⽂学出版社出版)33.《⼜⼀个好⼈远⾏了》(随笔)(2000年明天出版社);34.《落⽇》(意⼤利版)(2001年意⼤利出版社出版)35.《都市谣⾔》(中短篇⼩说集----2001年北岳⽂艺出版社出版)36.《何处家园》(⼩长篇----2001年长江⽂艺出版社出版)37.《暗⽰》(中篇⼩说集----2001年中国⽂联出版公司出版);38.《到庐⼭看⽼别墅》(散⽂)(2001年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39.《奔跑的⽕光》(单⾏本-----2001年长江⽂艺出版社出版)40.《⽅⽅散⽂选》(2001年浙江⽂艺出版社出版)41.《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2001年意⼤利出版社出版)42. 《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葡萄⽛出版社出版)43.《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2001年法国STOCK出版社出版)44.《⿊洞》(2001年时代⽂艺出版社出版)45.《⽅⽅读本》(2002年花⼭⽂艺出版社)46.《翻阅武汉》(随笔集——2002年9⽉南⽅⽇报出版社出版)47.《祖⽗在⽗亲⼼中》(作家⽂库——2002年9⽉江苏⽂艺出版社出版)48.《有爱⽆有都铭⼼刻⾻》(四川⽂艺出版社,2003年5⽉出版)49.《作家档案》(2002年9⽉新世界出版社出版)50.《落⽇》(北京群众出版社2003年出版)51.《树树皆秋⾊》(北京⼗⽉⽂艺出版社出版)52.《夏天过去了》(浙江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53. 主编《你我的往事》(2004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54.《汉⼝的沧桑往事》(2004年湖北⼈民出版社出版)55.《闭上眼睛就是天⿊》(中短篇⼩说集:2005年武汉出版社)56.《⾏为艺术,中北路空⽆⼀⼈》(九元丛书:⼈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57.《⽅⽅⼩说精品》(2005年长江⽂艺出版社出版)58.《汉⼝租界》(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59.《⼀个⼈怎样⽣活不需要问为什么》(随笔集。
《花月痕》的三重意蕴探析
《花月痕》的三重意蕴探析摘要:《花月痕》在文学史上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文学意蕴表现为三重,历史内容意蕴层、哲学意味意蕴层、审美意蕴层,若各自独立或关注于一处难免会落入理解片面化的窠臼。
历史内容作为小说主体的背景和外因;哲学意味则是通过小说情节建构先发制人的灾难,演绎着消极“宿命论”;美未在“花月”,而在于残缺的“痕”,三重意蕴层中悲剧主题始终贯穿始末,可见得作者的审美选择,意在悲情美。
关键词:《花月痕》;意蕴;历史内容;哲学意味;审美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9)08-0068-03(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花月痕》作为明末清初的最为流行的小说至今变得默默无闻,文学价值观念的发展和读者的不断更替,使得《花月痕》体现乱世飘零之感的小说,已经难以像先前一样产生巨大的影响,但这并不能遮蔽它曾经的辉煌。
清末民初的许多作家都受其影响,甚至郁达夫作品《沉沦》中男主人公也有韦痴珠落魄的身影,“事实上,在中国近代小说中,几乎没有其他作品像《花月痕》那样,曾经在中国小说界产生过如此巨大的影响,它一度是小说家创作的楷模,开创了一种小说创作的风气,在当时的小说界占据了统治地位。
”[2]一、历史内容的复杂性对悲剧主题的催生1858年,魏子安完成了《花月痕》初稿。
这部“风花雪月”小说的自传性质已经毋庸赘言,丰富的研究成果都能为此证明。
[3][4]对于“写意小说”悲剧性意蕴的把控,大的时代背景像是一间特别“温室”,催生着悲剧种子的发芽。
国之残缺,士之恨。
“子安名秀仁,福建侯官人,少负文名,而年二十八始入泮,即连举丙年(一八四六)乡试,然屡应进士试不第,乃游山西陕西四川,终为成都芙蓉书院院长,因乱逃归,卒,年五十六(一八一九——一八七四),著作满家,而世独传其花月痕(《赌棋山庄文集》五)。
”[5](P200)魏秀仁的生活年段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从巅峰走向衰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爱,盛衰在世俗与人性的羁绊中——方方《桃花灿烂》的人性书写
爱情幻灭的悲剧 , 也享受着过程 的美妙 与精彩。
f 关键词 】 个人 主义 ; 女性 自我人格 ; 新写实主义
[ 中图分类号]2 6 7 /0 .
[ 文献标识码】 A
一
方方《 花灿 烂》 桃 的人 性 书写
李 雨庭
72 4 ) 10 6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中文系 , 陕西 西安
[ 摘
要】 在新写实小说中 , 方方的小说 以其独有的魅力赢得 了众多 的读者 。在她众多风格和题材各异的作品 中,桃 《
花灿烂》 唤起 了读者 的强烈审美意向。在这篇作品中 , 看到了人 的性 格的形成 、 我们 人生 际遇抉择与生存环境 的相克 相生 , 人性弱点与理想 张扬 的纠缠不清 , 现代男女对爱情的执著与追求 , 看到 了这人世 间那无 法解脱的爱情 以及对 也
中应 得 的 重 视 和 认 可 。陆 粞 聪 明 而 有 灵
年 幼 的 三 个 孩 子 他 一 走 了 之 。但 他 的 政 治 厄 运 却 紧 紧 追 随 4g 儿 女 门 。 两 个 女 儿 华 t的
和 娟下 乡到偏 远 的 山 区。这 给两 个 孩 子 造
性 , 情 而 又 宁 静 , 纯 而 又 势 利 , 强 烈 热 单 有 的 自我 求 证 愿 望 , 我 关 注 , 求 理 想 和 人 自 追 生 实 现 , 强 烈 的表 现 欲 , 终 处 于 焦 躁 、 有 始
2 1 年 6月 01 第2 8卷 第 3期
枣 庄 学 院学 报
J U AL O AO HU O RN F Z Z ANC UN VE t I Y l I T S
那一片忧伤的桃花_浅谈_桃花灿烂_中的爱情悲剧
后,星子与自己并不深爱的亦文结婚,粞也与 “桃花”这个意象正是星子第一次听到水香对
有后台的调度员那个神经质的妹妹有了一段 她描述自己与粞之间的性爱时在星子脑海中
短暂的婚姻。随着调度员的出国,前途一片黯 所形成的一个幻象,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
淡的粞又身患绝症,他的婚姻也随之解体。星 星子无法逾越的心理障碍。据此,我们发现造
智和欲望的冲突所带来的矛盾与尴尬。小说的 病危的粞的怀抱并为他生子,这时的星子其实
结尾,“星子自问:这究竟是些什么?又有什么 一样是痛苦、忧伤的。在追求独立、自尊的过程
意义呢?”其实也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失落与 中,星子所坚持的和所放弃的是否是值得的
怅惘。作家赋予星子这一形象的性格是独立、 呢?方方没有给出评判,只通过星子的忧伤与
再冲散他,使他在这个世界上不再留一丝的痕 庭,而是星子内心深处对“忠贞”的要求或者说
迹。只是,在此之前,又是谁一口一口地吃着他 是对“性爱”的恐惧。在追求真爱的过程中,星
呢?是生活本身?还是他自己?或是他们相互联 子为了捍卫自己的自尊和骄傲而拒绝了粞,但
手?再不,是人类这一类生命未曾进化得完美 这种拒绝其实又违背了内心真正情感的渴求。
轨与精神的背叛无疑划上了等号。这里星子对
[关键词] 方方 《桃花灿烂》 爱情悲剧
粞的“忠贞”的要求实质上反映了女性意识的
一种进步“。忠贞”本是爱情中的双方对彼此
应当遵循的规则,但在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
方方是20世纪新写实小说创作潮流中的 不是那么在意粞是暗示还是明言,不那么矜
主要代表。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方方的创作 持、骄傲,也许一切都会改变,至少两人可以享
又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女性意识,题材选择上也 有一段属于他们的甜蜜爱情。星子的这种矜持
《花月痕》对中国影视作品的影响探析
《花月痕》对中国影视作品的影响探析作者:张芮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04期【提要】《花月痕》是我国晚清时期浪漫性的一部“狭邪小说”,晚清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现代性发展的过渡时间段,虽然这部小说不是最出众的,也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批评和不屑,但是他对中国影视行业的作品创作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花月痕》作为青楼文学的佼佼者,比较清晰的在再现了在新旧社会的交替阶段,传统道德与现代社会现实道德之间的碰撞,他们在社会的最底层不断的挣扎与反抗,无论是个人情感还是生存的压迫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无论是什么样的历史时期,妓女这一角色都能够展现这个社会的一些现状,往往在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里,一切青楼文学的作品就脱颖而出了,他成为了文人们的一种精神载体,抒发了自己生不逢时的悲嘆和找不到伯乐的苦恼之情!摧毁了他们幻想的沙雕,风雨的洗礼让他们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所塑造的辉煌堡垒,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作品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夕阳将去的感叹和凄凉。
【关键词】花月痕中国影视作品影响一、关于《花月痕》《花月痕》这部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作者魏秀仁目睹了清王朝封建社会的逐渐崩塌,心中的雄图伟业无济于事的无奈,就眼睁睁的看着封建的大厦慢慢的坠落。
他创作的《花月痕》就是借韦痴珠、刘秋痕和韩荷生、杜采秋两对主人翁的故事来抒发自己虽有满腹才气与志向却无人赏识,无法大展宏图的痛苦。
中国自古就有描写才子与妓女相恋的传统题材,这类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例如陈圆圆等倾国倾城的美人,往往他们的个人情感故事总是与国家的兴亡息息相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圆圆曲》清代,吴伟业)他们的故事被人们所熟知,在文人笔下的妓女无论是对她们的啧啧称赞还是对她们的无尽责骂也罢,特别在历史转型时期,往往妓女被推上了风头浪尖上,最能够突出这个社会的现状,也能够引起人们的共同感。
这部小说的作者极力的描绘两对才子与佳人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一波三折的考验,才子狂吟高论,佳人哀怨悲伤来表现故事。
晚清小说《花月痕》现代性探析
晚清小说《花月痕》现代性探析
涂兰娟
【期刊名称】《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32)002
【摘要】作为晚清早期狭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花月痕》连接古今,不仅上承古典才子佳人小说范式,更是开一代小说的新风气,隐含着一定的现代性.它表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开启了颓废气息和浪漫叙事的先河.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涂兰娟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系湖北咸宁 437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
【相关文献】
1.彰显晚清文学地位重溯现代性源头——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
2.论王德威文学史观中的现代性问题——基于对《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的再解读
3.被压抑与未被压抑的现代性——《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重新评价》质疑
4.褊狭而空洞的现代性——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
5.试论晚清小说《花月痕》的现代属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方方中篇小说解读
方方中篇小说解读
张楠
【期刊名称】《小说评论》
【年(卷),期】1999()6
【总页数】4页(P66-69)
【关键词】中篇小说;方方;现实生活;人性;《风景》;美学意义;理解和把握;矛盾冲突;人物形象;知识分子
【作者】张楠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5
【相关文献】
1.分量不同的知识分子命运悲剧r——用"六观"法分析方方中篇小说《祖父在父亲心中》 [J], 翟传秀
2.自由的存在、选择与超越--方方新世纪以来的中篇小说之存在主义解读 [J], 刘文婷
3.解读方方的中篇小说《树树皆秋色》 [J], 买秀敏
4.评方方中篇小说《出门寻死》 [J], 蔡兰兰;
5.论新世纪方方中篇小说创作 [J], 康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执着的寻求和迷茫的期待——评方方的《桃花灿烂》
执着的寻求和迷茫的期待——评方方的《桃花灿烂》
季桂起
【期刊名称】《德州师专学报》
【年(卷),期】1993(009)003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当代著名作家方方的重要作品——《桃花灿烂》,探讨了方方小说创作思想内涵的主要特征,对方方小说创作的价值追求及其独特性、局限性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总页数】5页(P35-39)
【作者】季桂起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理想与现实间徘徊的爱情--评《桃花灿烂》 [J], 张婕
2.满目吴门烟水一坞桃花灿烂争妍—赏读高福民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桃花坞卷》文化随想 [J], 陆嘉明
3.论方方小说的主旨意象——以《桃花灿烂》《万箭穿心》为例 [J], 李贤
4.爱,盛衰在世俗与人性的羁绊中——方方《桃花灿烂》的人性书写 [J], 李雨庭
5.意味深长的人生悲剧——读方方《桃花灿烂》有感 [J], 容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颠覆的赌徒与荒诞的圆满:评方方的《花满月》
作者:龚子雯李奇志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20年第01期
内容摘要:《花满月》是方方小说中少见的以主人公名字直接命名的作品。
作品经由花满月这个特异的个体遗世独立于时代风云巨变中的麻将人生故事,实现了对传统的“赌徒”形象和“圆满”结局的颠覆与突破,体现了方方对人生价值意义的多面探究与幽深思考。
关键词:《花满月》“赌徒” “圆满”
《花满月》,作家方方发表于《北京文学》2017年第一期的中篇小说,是方方小说中少见的以主人公名字直接命名的作品。
这种命名方式一方面直观地告诉读者小说以人物“花满月”为中心展开叙事,另一方面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花好月圆”等用以描述人生圆满的词汇,透露了主人公人生或人生某个阶段的“圆满”。
本文将以主人公外在身份的变迁与内在身份的永驻为视点,探讨《花满月》对传统的“赌徒”形象的颠覆和对荒诞的“圆满”的叙事特点。
花满月对于麻将的嗜好是骨子里带来的“基因”,她的母亲是牌馆常客,在母亲子宫里的胎教就是哗哗的麻将声和母亲的麻将思维;花满月八岁时被母亲带上牌桌,从此沉迷于麻将。
作者似乎着意于花满月的天生赌徒性的生成,把她与麻将的关系叙述成天然的胶着。
小说中多次或直白或隐晦地提请读者麻将对花满月深层灵魂的唤醒,于是她明白了麻将是自己生命最本质的追求,所以花满月对外物的不在乎正是她对最真实的自我追求有着清醒认识的体现。
一个对自己有着清晰价值判断的人向来非常通透,他们不会浪费精力去应付与目标无关的事物,只执着于自身的理想与追逐。
花满月的塑造看似荒诞,实际也是对这类形象的高度概括。
故而花满月的赌徒形象,无一不显露着她对麻将高度的热忱。
一般而言,人生的追求往往会随着时代风云的变换而面目全非,但方方的叙事却呈现出两者的错位。
《花满月》的一个重要行文线索就是时代的全方位变化,从来不曾改变花满月为麻将而活的人生目的。
小说伊始她是地主富豪家的大小姐,此时的她沉湎于麻将之中对其他的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到处兵荒马乱。
花满月还在牌桌上”①;牌局正酣,作者笔锋一转,解放战争结束,社会性质彻底改变。
于是,因专注于麻将而错失前往上海机会的花满月只好藏匿在仆人王四的家里,并更名为“岳满花”,文中多次提及她在恍惚间意识到,世界真的变了,岳满花很难再恢复从前的日子。
为了生计她成为了王四的妻子,在腌菜厂中赚钱以维持生计,从前家里的女佣竟然把岳满花错认为是王四从乡下带过来的婆娘……面对这样的落差,岳满花与大多数人会产生的难以接受的抵触情绪截然相反,她“痛快地”接受这所有一切,并没有什么悲伤,生活依旧在有条不紊的继续:在腌菜厂整日庸庸碌碌,与儿子的关系也是冷谈寡情,丈夫因病去世,婆婆带着孙子离
开,儿子长大后甚至想在文革时揭发她的身份,最终岳满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
但她从不曾因为孤独感到气馁或自怜,反而享受于这个状态,并且在阁楼上设置了一个牌桌,自己与自己“对弈”,其乐无穷。
改革开放后亲人找到了岳满花,她终于又成了花满月,此时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着急与弟弟团聚,不是立刻把往日失去的钱财重新攥在手心,而是体面地前往牌馆,打满一百圈麻将。
时代在变化,她作为旧时代的一抹灰暗色彩,似乎在不断被时间前进的车轮碾压伤害,但无论是大小姐花满月,还是穷困潦倒的岳满花,她都坦然接受,这些有着云泥之别的身份都包裹着赌徒这个永恒不变的形象中。
《花满月》看似是在写着一个人所经历的沧桑巨变,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变化之下隐藏的内在形象的永驻,即时代的变迁都为主人公置之度外,人物不是在随波逐流,而是以最本质的面目和最原始的疯狂面对麻将,这就是一位永远的赌徒。
“赌徒”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他们被塑造得奸诈狡猾,卑劣手段信手拈来,同时他们还被赋予着一种追逐欲望的意义。
“欲望”的概念最早来自《圣经》中亚当与夏娃受到蛇的蛊惑,偷吃禁果而被赶出伊甸园的故事,“欲望”从此成为人的原罪,但也是驱使人们前进的原动力,而“赌徒”所追求的欲望通常是没有尽头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品《赌徒》中曾经形容主人公阿列克谢是“把全部生命、精力、狂热和勇敢都用到轮盘堵上了”②的一个人,他遭遇不幸的婚姻,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轮盘上。
故而传统的“赌徒”往往被刻画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不幸后投身于赌场的人,他们以运气为筹码,在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的赌博之中放纵自我。
这一方面表达了欲望膨胀后的“赌性”对正常人性的吞噬和毁灭,另一方面则表达了强烈的反抗意味。
由于现实世界的不顺,“赌徒”们在赌场流连忘返不能自已,他们所具有的,是无法填满的对物质深深的渴望,而这种渴望一旦有一次被稍微实现过,引发的将是无法遏制的更深的放纵。
从这个角度看,传统意义上的“赌徒”形象是对欲望的重复的、无限制的追逐,他们很难有真正满足的那一天,赌局总是络绎不绝,欲望也如同无底黑洞一般只会不断扩大,难以被填满,最终走向毁灭的深渊。
然而花满虽然是个痴迷麻将的赌徒,但与传统意义上的“赌徒”迥然不同,花满月对麻将的态度是虔诚的,她不以赢钱为目的,甚至不以牌技的高低为目的,牌桌上掩人耳目的小伎俩对她来说毫无意义,她在赌博中并不是“追逐”,而是“完成”,打完一百圈麻将是一个人生目标,所以从小说开篇到结束,她真正放在心上的就是完成这一目标,从而达到“圆满”。
就此而言,花满月形象是對传统“赌徒”的颠覆,她为的不是满足自己的利益欲望去反抗在社会中所遭遇的不公,而是单纯的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一种自我实现,她对于所处的社会变迁、社会地位、社会交往等等毫无兴趣,看起来散漫又冷漠,一心只想完成自己的目标。
这也是《花满月》对于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一种突破:成为自己,完成自己,生命就有了意义,就“花满月”了。
然而,无论是小说题目还是作者的写作倾向看,《花满月》都是与传统意义上的圆满相悖的一个“圆满”故事。
小说中虽数次出现几乎要趋于传统意义上圆满生活的片段,如岳满花嫁给王四并和他有了孩子,生活似乎可以这样稳定下去;但作者笔调一转,王四死于浮肿病,婆婆带着孙子回乡下了,岳满花瞬间遭遇丧夫失子的双重打击。
又如岳满花的侄儿侄女找到她并
与之相认,从前富足的生活又触手可得之时,她却意外暴毙在牌桌上。
生活仿佛是在故意捉弄这个命运颠簸的女子。
但方方不这么看,她表示:很多人的命运都是两只手的操纵,一是其生活背景,二是其自身性格。
花满月这种天性懒散的人,在什么样的社会都懒散,她也无所谓命运,她也不愿承担任何责任,更谈不上事业心。
“有作为是人生,无作为也是人生。
你也不能说她过得不圆满。
”
“打满一百圈麻将”是花满月从最开始坐在牌桌上搅弄那些小方块到最后含笑死去这段人生里唯一的心愿,书中曾几次描述花满月在牌桌上的心理,八岁时第一次被母亲抱到棋牌时听见那“哗啦啦”的洗牌声如同高山流水入耳即化;被家人规定只能打满一百圈时心无旁骛打到昏天黑地;在幽深的小阁楼里如同疯魔一般沉浸在麻将的世界;最后打满一百圈后阖然与世长辞。
她既不在乎对手,也不在乎输赢,真正让她心心念念着难以割舍、随时能抓住她所有思绪的,不过就是麻将本身。
这看起来着实有些荒诞,但如若我们抛开世俗的准则,从个体满足、消极自由的层面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圆满?所以方方说:“而实际上,这辉煌只要她自己觉得被照耀了,就已足够。
”《哲学大辞典》中把“人生价值”定义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迄今为止,这是所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但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质疑,如陈新汉就指出:在这一定义下“人生价值”成了“个人的所作所为对于某一主体的价值”,是逻辑不通的;而“人生价值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或人生的所作所为对于作为主体的个体自身需要满足的现实效应和对于作为主体的社会需要满足的现实效应”。
④花滿月实际上是具有充分的自我认识和人生价值自觉的,尽管她自我价值的实现是脱离了社会需要而实现的。
在这里,方方给予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去拷问价值判断,她以荒诞的、甚至有些疯狂的视角展示了花满月只属于自己、真正为自己而活的一生,是对中国文化传统意义上的“圆满”结局的改写,而这种花满月式的“圆满”是否值得认可,方方经由故事的叙事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反思空间。
《花满月》展示了一个特异的个体遗世独立于时代风云巨变中的故事,突破了以往文学作品中对于“赌徒”形象和“圆满”结局的固化描写,以花满月的麻将人生——纯粹的游戏的毫无功利性的人生,阐释了别样的人生面相,向读者呈现了某种超越社会规范约束的精神世界的满足,虽不可理喻,确真实存在。
注释
①方方:《花满月》,《北京文学》,2017年第1期。
本文后面所引的原文全出自本作品。
②陀思妥耶夫斯基:《赌徒》,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第96页。
③金炳华:《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213页。
④陈新汉:《论人生价值》,《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作者介绍:龚子雯,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16级学生;李奇志,本文通讯作者,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